关于运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4-01-25 01: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运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作者:宋其彪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2期

当前,报刊、电视、网络等所报道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屡见不鲜,而身边的现实也告诉我们,“知礼、诚信、明理、厚德”等中华传统美德亦渐渐远离青年一代。青少年传统礼仪的渐失与人文素养的下滑,究竟说明了什么呢?而问题的结症又在哪里呢?我们知道,中华文明深蕴于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诵读传统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便是我们对这一问题思考后探索的一条途径。

一、关于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

思考一: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粗俗的商业化文化沙尘暴式地冲击着我们的校园;学生妒意杀生、弑父杀母、无视生命、涂炭生灵的悲剧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当前人文教育的下滑和道德教育的薄弱。 思考二: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腊八节为什么喝粥?青少年中知之者甚少,但他们对“肯德基”、“汉堡包”却情有独钟;清明节、中秋节蕴涵着多少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却追捧与我们相去甚远的“情人节”、“圣诞节”……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传统文化教育的乏力和中华文明秉承的危机——

思考三:《弟子规》开篇指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篇“圣人训”明确地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做事小心谨慎,说话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好这些之后,还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这说明了什么呢?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品德重于知识,育人重于教书。 思考四:回观历史,我们的祖先曾拥有“天下为公”的责任理念,“无为而无不为”的做事风范,“无欲则刚”的人生志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载物”博大胸怀……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是进行道德人文教育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

二、关于产生这些现实问题的根源思考

(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传统文化思想源远流长,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才形成了今天系统的民族传统美德。而当前的现实,虽然素质教育目标明确,课程标准理念分明,可是在其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教育的不扎实、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甚至有缺失和断层的现象,致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出现了下滑。 (二)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及时跟上,而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又没有设置好过滤层,各种不良文化的冲击,致使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对缺乏是非观念的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y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