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更新时间:2023-11-11 11: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制度经济学课程笔记 第一讲、新制度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人的行为假定 一、研究对象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制度。经济理论的四大柱石:天赋要素、技术、偏好和制度。

二、为什么叫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人物:科斯、诺斯。

近代制度经济学:强调非市场力量,重视价值判断,而不重视实证分析,主张政府干预。代表人物:康芒斯、加尔布雷思。旧制度经济学 代表人物: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提出“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的越高越能畅销的一种现象,反映了人们的挥霍性、炫耀性消费心理。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和核心范畴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特征:①用古典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②将制度作为经济变量,在传统经济学三大基石(天赋要素、技术、偏好)基础上引入制度③遵循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强调竞争条件下的自利会引到利他,竞争制度优于其他,在竞争社会里,个人可通过自由的个人活动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④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运用的基本概念是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交易费用。 四、人的行为假定

(1)人类动机是双重的。(2)有限理性。(3)机会主义倾向。 人具有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双重性,既有个人财富最大化的追求,又有精神层面的追求。

有限理性:指人类大脑中处理信息以及系统地阐述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上的局限性。原因有: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掌握信息是不完全的;人的头脑是稀缺资源,人的行为能力有限;从事活动搜集信息需要成本。诺思的认识: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指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责任的行为。

机会主义:是人们以不诚实的或者说欺骗的方式追求自利的行为。用威廉姆森的话说,机会主义就是“欺诈性地追求自我利益”。

理性的无知:在知识搜寻成本高昂而结果又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只获取特定信息并保留对其他信息的无知是合乎理性的。

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在获得信息之前无法确定信息的价值,只有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判断已经可以决策,但此时信息沉淀成本已经形成,导致信息搜寻成为一项有风险的活动。

第二节、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科斯 1937年《企业的性质》发现“交易费用”,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960年《社会成本问题》,提出科斯定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诺斯:制度变迁理论 国家理论 经济史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般性:

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东西方都是一样的;制度分析方法适用于所有国家;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揭示的制度运行和制度演变的规律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

第三节、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一、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1)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修正:①由制度既定到制度变迁②由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③由完全信息到信息不对称④由无摩擦社会到正交易费用。

(2)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①核心假定的借鉴:资源、制度的稀缺性以及经济人假设②对分析方法的借鉴:以资源稀缺性的有效配置为主体,以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为方法, 1

研究成本和收益。

新制度经济学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制度,不是一种简单的应用,而是一种有修正、有发展的应用。

二、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科斯认为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渊源关系。在分析方法、理论体系、基本理论范畴、研究领域均有所创新。

三、与马克思的制度分析的关系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为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框架。诺斯指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

第四节、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

1985年勒帕日《美国心自由主义经济学》进入中国。1987年威廉姆森到中国社科院讲交易费用。1987科斯论文翻译成中文,1988张五常发表《卖桔者言》,1989威廉姆森到中国体改委做报告。1991、1993科斯诺斯分别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93年天泽研究所成立。1995北大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所,研究中国问题、中国历史、中国文献。可以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华文明五千年、分析中国古典哲学、分析制度设计、分析理论推进。

第二讲、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制度的特征:⑴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⑵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⑶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二、制度的构成

诺斯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制度)、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制度)和实施机制所构成。

1、正式制度

(1)概念: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

(2)在正式制度中,诺斯指出,政治规则通常决定着经济规则,它不是按照效率原则发展的,而是受到政治的、军事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意识形态的约束。因此,完全有可能,一个民族长期停留在低效率的经济制度中。

2、非正式制度

(1)非正式制度概念: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那些对人的行为的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

(2)诺斯将非正式制度分为三类:对正式制度的扩展、丰富和修改;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准则;自我实施的行为标准。

(3)非正式制度的构成:

①意识形态:集团成员共同拥有的思想、道德、伦理、习俗、价值等。意识形态包括:世界观的总和;关于现存制度的认识;个人的道德准则。

②习惯:指所有在正式规则无定义的场合起着规范人们行为的惯例和或作为“标准”的行为。

③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也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内容。 3、制度的实施机制

(1)概念:保证制度得以执行和发挥作用的手段、工具、政策、机构。

(2)人们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这个国家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是否完善,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检验一个国家的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或是否具有强制性)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

4、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区别:(1)就表现形式而言,非正式制度规则具有无形性,它存着于社会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以舆论、口谕方式相互传递,世代传承。正式制度都有相应明确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它通过正式、规范、具体的文本来确定,并借助于正式的组织机构来实施或保障。(2)从实现机制来看,非正式制度依靠内在的心理

约束和内心的自省自觉。而正式制度具有外在的强制约束机制。(3)从实施成本来看,非正式制度的实现不需要太多的社会成本。而正式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运行成本较高。(4)从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来看,非正式制度的建立与形成需要较长时间,一旦形成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其变化与演变也是相对较慢、渐进的过程;正式制度建立虽需通过一定程序,但建立过程时间较短,变迁也可以以激进的方式完成。(5)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正式制度的可移植性较强。非正式制度的可移植性较差。(6)从知识表达和传导方式来看,非正式制度一般不能明确表达,也不能通过编码化的知识进行传递,只能通过传递双方的共同理解和信任在实践中获得。正式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其直接的依据和表现是编码化的显性知识,它可以通过语言或以符号形式进行表述、传递和存储。联系:(1)二者是相互生成的。(2)二者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

5、几个概念:

制度安排:管束特定行为和关系的一整套行为准则。

制度结构:某一特定对象中所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制度结构中,不同制度安排的地位是不同的,制度结构不是制度安排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互补与相互融合。

企业家精神:对机会高度敏感的人,能够打破限制发掘新知,其本质特征:创新、冒险、预见性、竞争性进攻和宽容。

第二节、制度的起源

一、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

1、制度稀缺的定义:指相对于人类行为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发散性而言的,作为规范人类行为的制度安排总是不足的,不可能对每种行为都制定相应的制度安排加以约束,总有一些行为没有制度安排予以规范。

2、控制社会的三种方法:(1)“三纲五常”等传统观念(非正式制度)(2)强制(正式制度)(3)市场制度。

二、合作的缘起:囚犯困境

(一)“囚犯困境”模型及其制度的起源 坦白 拒绝 1、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由于搭便车的存在,理性自利

的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做出贡献。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正是制度的起源。两种解决方法:①集体行动不对称②选择性激励即建立激励制度

少数人剥削多数人:少数人易于协调,容易为共同利益协调达成一致行为,而多数人则相反。

2、布坎南“公共选择”。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供给、需求与生产,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选择。经济活动的背后是政治活动,而政治活动的实质是经济活动。制度的公共选择问题是政府选择。公众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会产生腐败,主张非国有化和放松管制。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戈登《同意的计算》,打破政府垄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一种约束机制给政府形成压力,使得政府工作人员不能随意使用权力,这种约束机制即制度。 3、搭便车:是指某些经济主体只享受资产运用给他带来的好处,而不愿意为该资产运行支付成本,或者是资产拥有者在享受资产运行的利益时,无法排除他人不付费也享受该资产运行的利益。实质是指别人经济活动的私人收益率低于其社会收益率,其中一部分被“搭便车者”无偿占有。

六、财产制度的起源

1、考特和尤伦的思想实验

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在其《法和经济学》一书中构造了一个关于财产制度起源的思想实验。他们假设了一个拥有人、土地、农耕技术和武力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里没有政府和法院。(1)实验的前提是无政府状态。(2)人们用武力保护土地产权。(3)出现了个人效率与社会效率的差距。(4)国家在建立产权保护体系方面是最具有优势的组织。

2、德姆塞茨关于私有产权的起源

他认为,私有产权的首要功能在于驱使经济参与人实现“外在性进一步的内在化”。产权的初始分配完全可以“随机决定”。

第三节、制度的功能

制度的功能:⑴制度能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从而降低交易成本。⑵制度能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⑶制度的社会保障作用。⑷制度的动力激励作用,能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系统,弥补激励效果不足。⑸制度的信息传递作用。⑹制度的信息预期功能。⑺减少外部性的功能。

第三讲 制度的变迁理论 第一节、制度变迁的概念和原因

1、制度变迁: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其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

2、制度创新: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通称,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

3、制度变迁的原因:在于制度稳定性、环境变动性和不确定性(①技术进步②防范不确定性风险③合作有序④公共安全)、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三者之间持久的冲突。

第二节、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

一、制度变迁的需求

1、制度变迁的需求:人们对收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在现有制度下无法获得潜在的或更好的利益,而对新制度产生的一种需求。

2、影响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①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②宪法秩序③技术④市场规模⑤其他制度安排的变化⑥偏好的变化⑦偶然事件

二、制度变迁的供给 1、制度变迁的供给:一种新制度的生产者(制度变迁供给主体)在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时设计推动制度变迁的活动,是制度变迁的生产者供给愿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2、制度供给的主体:个人、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政府(垄断性、强制性、非营利性、公共性、目标多元性等特点,在制度供给中至关重要。)

影响组织在推动制度变迁方面的因素:组织规模的大小;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的目标是否清晰;组织的进取性、创造性。

3、制度变迁的原则:成本--收益分析法 收益≧成本。 2

甲 坦白 拒绝 乙 5年/5年 10年/3月 3月/10年 1年/1年 “囚犯困境”是现代博弈论的一个经典模型,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囚犯困境告诉我们,强调个人理性的非合作博弈往往可能是无效率的,相反,重视团体理性的合作博弈则一般可以带来“合作剩余”。

合作基于公共知识的存在,而公共知识来源于①博弈进行前的信息交流中达成的共识或共同的玩法。②博弈者们从事事前存在的习俗。③博弈者所在的文化环境提供。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在于:合作剩余。即在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这个协议的达成过程,实质就是制度的起源过程。

纳什均衡:在博弈中,博弈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行动规则的浓缩认识稳定下来,其自己的认识才稳定,当自己的信念和行动规则一致时形成的状态。

合作剩余:合作者通过合作得到的纯收益与如果不合作得到的纯收益的差额。

三、科斯制度起源理论: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科斯制度起源理论的核心范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这两篇经典论文都与解释制度起源有关。

科斯制度起源理论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形成的内在联系。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

四、诺思制度起源理论。

分工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费用下降,市场交易费用增加。制度的作用在于,规制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降低到最低点。

五、奥尔森和布坎南的制度起源理

4、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①宪法秩序;②制度设计成本;③现有知识积累及其科学知识的进步;④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⑤现存制度安排;⑥规范性行为准则;⑦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帕累托改进”:制度变迁过程中,至少有一人的福利得到改善,同时任何人的福利没有受到损害,这种制度变迁过程,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尽管新的制度安排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另一部分人获得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制度变迁总体上是合算的。

双轨制:同一个商品,在国家计划内有一个价格,同时允许其在市场竞争中价格,市场价格远远高于计划内价格,形成一个很大的价格差。我国改革之初实行双轨制,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增加收入;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得以维护。

三、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1、制度均衡:一项制度安排供给适应了制度变迁的需求,处于一种相对不变的状态。制度均衡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偶然现象,制度均衡的实质是指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2、制度非均衡: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真空的存在或低效制度不能被代替的状态。制度非均衡的类型包括: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两种。

3、制度市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完全竞争的制度市场、寡头垄断的制度市场、完全垄断的制度市场。

4、政治创租:政府政客利用行政干预手段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地创造租金,诱使私人企业向他们“进贡”作为得到这种租金的条件。

5、抽租:政府官员故意提出某项会使私人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为威胁,迫使私人企业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与政府官员分享。

第三节、制度变迁的过程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 分为五个阶段:(1)形成“第一行动集团”阶段。(2)“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阶段。(3)“第一行动集团”对已提出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的阶段。(4)形成“第二行动集团”阶段。(5)“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协作努力,实施制度创新并将制度创新变成现实的阶段。

“第一行动集团”是指:那些能够预见到潜在市场经济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就能获得这种潜在利益的人。

“第二行动集团”是指: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帮助“第一行动集团”获得经济利益的组织和个人。

二、制度变迁的时滞

概念:在潜在利润出现和使潜在利润内部化的制度创新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即制度创新滞后于潜在利润的出现。

制度变迁的时滞可分为四个部分:认知和组织;发明;菜单选择;启动时滞。

菜单选择的时滞:指在搜寻已知的可替换的菜单和从中选定一个能够满足初次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安排的时间。

启动时滞:指可选择的最佳安排和开始旨在获取外部利润的实际经营之间存在着时间间隔。

影响制度创新时滞的因素有:宪法秩序;现存的制度安排;有无现存制度可以借鉴(发明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利益调整过程的复杂程度。

三、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1、路径依赖的含义与分类:

(1)生物学家古尔德较早明确提出了“路径依赖”的概念,技术上的路径依赖被用来描述技术变迁过程中的自我积累、自我强化性质,即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收益递增性质。

技术变迁的影响因素:规模经济(制度推广,成本降低)、学习效应(经验,收益递增)、协作效应(技术的采用导致互补技术的采用)、适应性预期(与之相适应的非正式规制的产生)。

(2)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在这种路径中走下去。

影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因素:规模效应;学习效应;协作效 3

应;适应性预期。

路径依赖:最初被用来描述技术变迁过程中的自我积累、自我强化性质,即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收益递增性质;诺斯则进一步把技术变迁中的正反馈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用路径依赖概念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巨大影响力,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种路径就可能对这一路径产生依赖。

诺斯将路径依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成功的路径依赖(诺斯路径依赖Ⅰ);一种是持续失败的路径依赖(诺斯路径依赖Ⅱ)。

诺斯路径依赖Ⅰ:沿着既有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特点:增加资本流动性,减少了信息成本,分散了风险,有一个稳定的政府,该政府致力于规范市场的秩序和法律制度体系。

诺斯路径依赖Ⅱ:沿着既有的错误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持续失败的路径。特点:①市场交换依赖于社会关系,是人治而非法治。②存在一种以人情为纽带的贸易关系,缺乏法律和竞争准则,存在着大量小额交易和小型企业。③产权没有正式的法律制度保护,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具有个人偏好的性质。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稳定政府,且政府无力或无意从事法律建设,政府官员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追求金钱和权势,机会主义盛行。

2、路径依赖的形成原因: (1)自我增强机制。

(2)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 3、路径依赖的意义:

(1)较好的解释了不同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 (2)进行制度创新时,初始的制度选择是很重要的。 (3)制度变迁有时成本巨大,尤其是进入锁定状态时。 (4)路径依赖的特性可能会导致低效制度均衡的长期存在。 锁定:当收益递增不能普遍发生时,制度变迁就朝着非绩效方向发展,而且愈陷愈深,最终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状态。

四、制度变迁中的制度选择 1、个人选择与集体选择

集体选择的特点:集体性;规则性;强制性;政治性。

集体选择的类型:⑴独裁选择(个人决定集体)--专制。⑵一致性同意—理想的状态,可实现帕累托最优。⑶多数人同意---民主。

一致性同意的特点:①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②自愿性,契约性,权利可以得到保障,并且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有利于体现平等;③避免搭便车的行为;④决策成本较高。

多数人投票:基于“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分为:简单多数和比例多数两类。具有如下特点:①不符合帕累托准则,非帕累托改进。②易形成倒霉的少数。③还有可能出现投票悖论。④还会出现策略性行为。⑤导致集体的愚昧。

2、为什么少数服从多数?降低决策成本(协商达成一致的成本)和外部性成本(不同意的人的成本)。

3、多数投票规制的困境

(1)投票悖论:又叫“孔多塞悖论” 即在超过两个选择方案时,由公众投票选出集体的偏好,极有可能出现循环大多数的现象,难以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 民主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投票,而在于权力的制衡。民主是可以被操作的。

阿罗不可能定理:寻找这样一种决策机制,其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程序的影响,同时不能限制投票人的偏好和独立决策的能力,在最后将所有的偏好都转化为社会偏好,这是不可能的。

(2)理性的无知和集体的愚昧

理性的无知:在知识搜寻成本高昂而结果又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只获取特定信息并保留对其他信息的无知是合乎理性的。

集体的愚昧:在投票的过程中,由于投票本身对投票者的影响不大,而投票者搜寻信息却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因而每个投票者会忽视个人投票的重要性,投票结果很可能产生对集体不利的结果。

(3)同一规制下的不一致 4、制度选择后的实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度的漏洞。

第四节、制度变迁的方式及其组合应用

一、制度变迁的层次

可以分为:基础性制度安排和次级制度安排。 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即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基础性制度安排是

一国的基本制度规定,包括宪法和法律结构等重要制度设计,决定、影响着其他的制度安排。

次级制度安排(第二级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一般在制度环境的框架里进行。

从制度的层次来看,制度变迁中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矛盾可能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制度环境的变迁滞后于制度安排;一种是制度安排滞后于制度环境。

二、制度变迁的方式:可以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

(1)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国家在追求租金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它是以政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程序是自上而下的激进性质的存量革命。

(2)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

定义: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来自于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对潜在利润的追求,改革主体来自于基层,程序为自下而上,具有边际革命和增量调整性质。

特征:在改革成本的分摊上向后推移,在改革的顺序上,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和从外围向核心突破相结合,改革的路径是渐进的。

优点:(1)具有坚实的组织保障机制,具有自动的稳定功能。改革震动效应在预期内,具有内在的优化演进机制和广泛的决策修正机制,降低了决策失误率。(2)激励机制持久起作用,保证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改革收益外溢性和改革主体的受益性,保证了改革的不可逆性。

缺陷:(1)改革难以彻底,核心制度难以突破。或者强制性制度供给长期滞后,制度需求缺口大。(2)改革时间较长,改革成本较大且有向后累积的趋势;改革主体可能会出现逐步位移。(3)这种改革还可能导致“双轨制”长期存在,加大了政府和官员的“寻租”空间。

三、渐进式制度变迁和激进式制度变迁 1、激进式制度变迁

定义:激进式的制度变迁是以终极预期目标为参照系数,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一步到位安排预期制度的方式,“破”与“立”同时进行,也就是在新制度安排的同时,否认现存的组织结构和信息存量。

内容:萨克斯“休克疗法”。简单地讲,“休克疗法” (或激进式改革)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稳定宏观经济、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三者之间,稳定宏观经济是必要条件,私有化是基础,而经济自由化是核心,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追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三者同时实现。

优点:(1)减少不必要的争论;(2)减少变迁成本向后累计的风险;(3)急需的核心能够较快安排到位。

缺陷:(1)现存的组织结构和信息存量的破坏,人们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增大改革的组织成本和信息成本;(2)改革具有不可逆性,无法对不适应实际的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3)如果是整体制度变迁,一旦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政权易位。

2、渐进式

定义: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是假定每个人、每个组织的信息和知识存量都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预先设计好终极制度的模型,只能采取需求累增与阶段性突破的方式,逐步推动制度升级并向终极制度靠拢。

特征:(1)渐进式改革是先试点后推广。(2)渐进式改革经常选择双轨制改革方案。(3)渐进式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4)渐进式改革是一种倾斜式改革。(5)渐进式改革是一种增量改革、边际改革。

四、整体制度变迁与局部制度变迁

整体制度变迁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制度体系的改革,又可称之为宏观制度变迁。与整体制度相对应的制度均衡可以称之为一般制度均衡。

局部制度变迁是同一轨迹的单个制度变迁,与局部制度相对应的制度均衡称之为局部制度均衡。

五、正式制度变迁和非正式制度变迁 正式制度变迁:

政治企业家:通过推行或阻碍制度变迁来谋求好处的人或组织机构。

制度竞争:制度竞争即不同制度之间的“争胜”,是多个供给主 4

体通过一定的过程或载体(经济、政治、文化等)检验其制度安排

之优劣和利弊的活动。

非正式制度变迁:个人行为扩散的结果。“自然秩序的扩展”。--哈耶克。

六、制度变迁方式的相机组合

组合一:强制性制度创新方式+激进方式的变迁模式,简称激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优点:(1)制度安排的速度快,节省变迁时间,减少制度“阵痛”时间;(2)减少利益集团制度寻租的机会,节约制度实施成本;(3)变迁的力度大,核心制度易于被摧毁而让位于新制度。 缺点:(1)有很大的破坏性,可以引起社会大的震荡,一旦安排的制度缺少制度需求,也不符合制度变迁的方向,则会使制度跌入供给陷阱。(2)制度变迁具有不可逆性,缺乏弹性的修正的合理时滞。(3)切断了原有制度的联系,损失了信息存量。

组合二:强制性制度创新方式+渐进方式的模式,简称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优点:相对比较温和,避免制度震荡和破坏性,制度作用对象也有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可以减少制度作用对象对新制度的抵制。 缺点:(1)利益集团寻租的可能增强和各种“搭便车”的现象不可避免;(2)可能会出现制度变迁的强度不够的现象;(3)制度的内生诱导仍然不够。

组合三:需求诱导性制度创新方式+激进方式的组合模式,简称激进式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优点:(1)因为有充足的内生需求,制度安排一般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制度实施的阻力小,实施成本低;(2)制度安排成功的概率相当高;(3)制度供给较及时,可以较大地缩小制度供需缺口;(4)制度安排的可逆性大,便于制度修正和调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度变迁组合模式。 缺点:(1)这种类型导致核心制度更替脱节,反过来又加大制度供需缺口,使制度跌入供给陷阱;(2)制度变迁的时间较长;(3)制度变迁成本向后累计推移,从而使矛盾和问题积累起来。

组合四: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渐进方式的组合模式,简称渐进式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优点:(1)社会震荡小;(2)制度内生需求充分,能够较准确地把握制度变迁的方向;(3)制度安排成功概率高。 缺点:(1)变迁时间长,搭便车的多,利益集团的寻租多;(2)变迁强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把握制度变迁的好时机;(3)制度供需缺口大,制度跌入供给陷阱的概率极高;(4)制度变迁成本高,而且越往后成本越高。

第四讲、交易费用理论

一、交易费用的内涵:

1、交易费用,又称交易成本,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费用。

交易费用的思想由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而后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

2、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

E·菲吕伯顿将交易费用分为:市场型的交易费用、管理型的交易费用、政治型的交易费用。市场型的交易费用是利用市场平等价格机制发生的费用,包括信息收集费用、讨价还价费用、监督执行费用。管理型的交易费用是组织内部通过政令、管理发生的费用,包括建立和改变组织发生的费用、组织运行的费用。政治型的交易费用是政治机构运作的费用,包括政治组织建立、改变、调整的费用,政体运行的费用。

3、交易费用的性质:⑴一定程度上是对稀缺资源的损耗。⑵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有利的交易。⑶虽然交易费用无法消除,但运用技术和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4、把握几点: (1)交易费用交易对象广泛,制度本身的变革也需要交易费用。 (2)交易费用与生产费用不能混淆。

交易费用不创造产品,也不增加产品效用。 (3)交易成本不能与机会成本相混淆。

机会成本是利用一定的资源和时间获得的收益的同时,所放弃的用同样的时间和资源所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没有实际发生,具有比较意义和决策意义。交易成本却实际发生。

二、交易费用的成因 1、人为因素:(1)有限理性。(2)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威廉姆森)。 (1)资产专用性。(2)交易的不确定性。(3)交易的频率。 资产专用性:指耐用人力资产或实物资产在何种程度上被锁定而投入一特定贸易关系,因而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它们在可供选择的经济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包括:专用场地、专用实物资产、专用人力资产、特定用途的资产。需要注意:①为支撑某种具体操作费用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一旦具体交易没有到期就提前结束,则耐久资产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毫无价值。②看这些人是否珍惜这种关系。如果都支持这种关系,就会采取措施预防敲竹杠问题。

第二节、交易费用范式

一、交易费用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范式是指一套公认的信念、标准、思想方法、统率知觉的条理化规则等。

1、科斯以前:亚里士多德:人与畜牧业。康芒斯 交易分为(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交易。)

2、科斯的发现:交易费用。

3、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的发展。威廉姆森强调不同的交易纬度有不同的契约关系或制度框架:认为影响交易种类和交易费用大小的有三个维度,即交易发生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

二、交易费用的基本构成 1、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论点 (1)市场和企业为相互替代而不是相同的交易机制,因而企业可以取代市场实现交易。

(2)企业取代市场实现交易有可能减少交易的费用。 (3)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

(4)企业在“内化”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额外管理费用。 (5)现代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及企业节省交易费用的努力是资本主义企业结构演变的唯一动力。

2、交易费用研究的一般思路

在指出交易的特性之后,从交易费用最小化的能力方面探讨可能采用的治理结构。在简化形成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交易与治理结构的匹配,并通过实证研究予以确认。

3、交易费用范式的总体思路 (1)交易是分析的基本单元;(2)造成各交易存在成本差异的关键是交易的频率、不确定性及资产专用性;(3)各种一般治理模式都是由一系列属性所界定的,每一模式都表现为成本、竞争力上的离散的结构性差异;(4)每一种一般治理模式都适用不同的合同法; (5)预测内容表明,交易与治理结构的对应方式各不相同,但都主要是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6)将制度环境视为位移轨迹的参数,其变化将导致治理成本(特别是比较成本)的变化,可以提出额外的预测内容;(7)无处不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对可行的备选方案所做的比较制度分析。

第三节、交易费用的测量

一、交易费用测量的意义、难点

交易费用概念定义的差异;测量的目标不一样;交易成本的单独估计相当困难;如果交易成本非常高,许多种交易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一价定律在此并不适用。

二、交易费用测量的两个层次 1、交易费用测量的两个层次

(1)制度或体制的差异引起的交易费用(2)测量商品或劳务的标准及技术变化引起的交易费用。

2、总量的交易费用(即制度费用),包括建立市场制度的费用、建立适当政治框架的费用,或者建立个人人际关系、树立个人声誉或培养交易技巧的费用等。

3、既定制度下的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或交换成本:在制度既定下(或制度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测量完成交易所需要的成本,它包括对所交易的商品或劳务的性质的考察、收集相关信息的成本、订立、履行契约的成本等。

4、总量交易费用和每笔交易费用成反比,趋势是:总量交易费用呈上升趋势,每笔交易的成本呈下降趋势。

5、技术进步对交易费用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产生诸如新的有效的度量方法使交易费用降低;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意味着出现更复杂的商品从而提高交易费用。举例说明:如计 5

算机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节约了交易费用,却增加

了维护网络安全,甄别信息真实的费用。

第四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应用与评价

一、交易费用理论的应用 1、纵向一体化理论

技术决定,市场缺陷。资产专用性高,交易费用高。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把企业和市场看作不同的治理方式,由于市场存在缺陷,导致交易双方转而求助于一体化的解决方式。

2、技术转让理论:物化的技术(设备);非物化的技术(操作方法)

3、跨国公司理论

资产专业性高,交易费用高,交易难以达成。企业的无形资产与核心技术,难以达成交易,企业组建跨国公司。

第五讲、产权理论

第一节、产权的含义、内容与形式

一、产权的含义

公用地悲剧:加勒特·哈丁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公共资源的自由使用会毁灭所有的公共资源”。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产权制度:是指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和社会关系。

二、产权的内容

1、产权的基本构成: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 2、菲吕伯顿的分类:绝对产权:物品所有权、非物质产权、人自身的资产(人力资本)。相对产权:合约责任、道德责任、非自愿性责任。

3、人力资本的三层含义:人力资本不是指人本身,而是指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可为他人服务,可创造财富。人力资本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本虽指后天的知识和技能,但也有先天因素。

4、人力资本产权:由于人力资本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人力资本产权的特点:①它与产权主体的不可分割性。②不能用来抵押承担风险。③难以辨别,难以获得信任。④人力资本必须与实际资本或货币资本联系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6、产权的统一与分离:产权的核心是所有权,所有权也可以分为独占和分享。

三、产权的形式:按产权主体分: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 共有产权:指那些为谋取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平均收益最大化的产权。

第二节、产权的属性与功能

一、产权的属性:1、产权的完备性与残缺性。2、 产权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3、 产权的明晰性与模糊性4、 产权的实物性与价值性5、 产权的可分割性、可分离性与可转让性6、 产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二、产权的功能:1、激励与约束2、外部性内在化3、资源配置功能

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

一、产权的起源

1、产权起源的原始模型:

(1)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权及其制度的产生、演变、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建立排他性的产权制度。②建立可转让性的产权制度。③与各种组织形式创新联系在一起的产权制度。

(2)影响产权形成的因素

产权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技术②人口压力③资源的稀缺程度④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3)原始产权模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原始模型是最符合产权效率的标准模型。②参与者还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集团,参与者相互之间的博弈及其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力量来选择产权形式。③原始产权模型重点分析了排他性产权的建立过程。④在原始模型里不存在国家,因而政治、法律对产权形成的影响可以不考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s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