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考考试试题_每日一练

更新时间:2024-05-03 06: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项选择题(2月01日)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生物金华说 2.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3.(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4. (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5.“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B.永恒性 C.普遍性 D.相对独立性

6.“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教学原则是( )

A.藏息相辅 B.启发诱导C.教学相长 D.长善救失 7.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 C.凯洛夫 D.洛克 8.“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 ) A.许慎 B.孔子 C.朱熹 D.韩愈

9.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0.“六艺”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 A.礼乐 B.射御 C.书数D.经义 单项选择题:(2月02日)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2.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说明了教育的( )

A.永恒性B.历史性 C.继承性 D.生产性

3.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士亚力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于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朱熹对“悱”的解释是()

A.口求通而未得之意 B.达其辞C.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D.开其意 5.“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沛西?能B.孟禄 C.利托尔诺 D.马克思

6.( )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7.《爱弥儿》的著者是()

A.裴斯泰洛奇 B.夸美纽斯 C.洛克D.卢俊

8.( )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A.稷下学宫 B.鸿都门学 C.太学 D.郡国学

9.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 )

A.教师职业的出现B.文字的出现

C.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D.教学方法的系统化 10.以下是由杜威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

A.五步探究教学法 B.五段教学法 C.教学四阶段论 D.参观教学法 单项选择题:(2月03日)

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D.《学记》

2.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杜威

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 A.等级性 B.专制性 C.刻板性 D.象征性 5.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模仿 C.语言D.动物本能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是( )

A.科举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禅让制

7.()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精神,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 A.孔子B.墨子 C.老子 D.庄子

8.“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 C.社会发展功能 D.隐性功能 9.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10.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2月04日)

1.瞽宗是( )大学特有的名称。

A.夏代B.商代C.西周D.春秋战国时期

2.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卢梭D.康德 3.“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 )

A.古代社会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

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处于最低层的是( ) 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吠舍

5.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 )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现代社会 6.下列不是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的是( ) A.维多利诺B.凯洛夫C.蒙田D.伊拉斯谟

7.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 )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 C.福禄贝尔 D.斯宾塞

8.“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观点是()的观点。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9.()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A.心理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0.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A.个性全面和谐发展B.实用主义 C.人本化 D.终身教育

11.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A.庠 B.序 C.校 D.学 12.认为“亲知”“闻知”“说知”是获得知识的三种主要途径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 )

A.荀子 B.孔子C.墨子 D.孟子

13.与近现代社会相比,古代社会更重视教育的( ) A.文化功能 B.人口经济C.政治功能 D.经济功能 14.()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15.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16.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单项选择题:(2月05日)

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依从B、接受 C、认同D、内化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发展危机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 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构成。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

4、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写课文中没有的、与课文中某些重要信息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从而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 5、有人把( )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A、访谈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 6、相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贾德C、班杜拉D、杜威

7、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8、皮亚杰认为,()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10B、9C、12D、18

9、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10、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 单项选择题:(2月06日)

1、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C、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D、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2、一般来说,喜欢人云亦云,社会敏感性高,爱好社交的人属于()认知风格。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 3、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耶克斯和多德森B、马斯洛C、韦纳D、阿特金森

4、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 A、个案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

5、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 6、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A、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7、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

8、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解决问题的哪个阶段()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9、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 A、个案研究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 10、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 )

A、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B、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C、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D、着眼于法律的权威 单项选择题:(2月07日)

1、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

2、()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

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4、“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5、在学习了语文拼音之后,会干扰其对英语音标的学习,这属于() A、垂直迁移B、水平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 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7、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属于学习过程的( ) A、理解阶段B、获得阶段C、保持阶段D、知识提取阶段 8、下面哪一选项是迁移( )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实验一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C、学生蹦学习一篇文章,教师带领学生用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9、头脑风暴法的特征是( )

A、跳跃式B、不经过明显的推理C、向不同的方向扩散D、集体讨论

10、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的方式是()。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一般技能D、特殊技能 单项选择题:(2月08日)

1、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转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是在()阶段。

A、原型定向B、原型动作C、原型内化D、动作定向 2、形成稳定的态度和品德是在()阶段。

A、依从阶段B、认同阶段C、内化阶段D、同化阶段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B、教师C、教学心理D、学习心理 4、高智商与高创造性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5、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

6、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C、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B、不同的理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图像

8、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

A、原型定向B、原型模型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9、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是指() A、认知策略B、元认知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计划

10、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主要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不平衡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单项选择题:(2月09日)

1、( )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 2、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B、巩固C、应用D、迁移

3、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4、15岁- 25岁属于(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4、小明把新学习的概念“钢笔”归到以前学习的概念“笔”之下,这种策略属于()

A、计划策略B、精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组织策略 5、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6、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7、瑞士教育家()曾主张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本性,并提出“教学要心理化”,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A、裴斯泰洛奇B、卡普捷列夫C、乌申斯基D、维果斯基

8、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其人格发展的培养()时期。

A、羞耻感B、内疚感C、勤奋感D、孤独感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U型曲线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C、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D、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10、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 单项选择题:(2月10日)

1、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将迁移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D、近迁移和远迁移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877年B、1879年C、1903年D、1913年

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 A、幼儿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4、()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青年中期 5、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 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

6、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B、精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认知策略

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对当时的心理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8、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 9、“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米尔顿D、华生

10、如果儿童处于2~7岁年龄阶段,那么他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单项选择题(2月11日)

1、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 2、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是( ) A、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B、有符号功能思维 C、获得“守恒”概念D、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3、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4、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 )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5、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 6、提出学习是由顿悟而产生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苛勒 7、元认知监控的特征是( )

A、设置学习目标B、预计结果C、修正目标D、检测认知过程

8、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到一定逻辑抽象水平以后,这种思维形式适用于任何具体领域。从迁移的理论来看,这种观念与( )接近。 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产生式理论D、学习定势说

9、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B、间隔强化C、负强化D、正强化 10、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D、认知结构理论

单项选择题(2月12日)

1、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2、下列不是前运算阶段的特征的是() A、早期的符号功能思维B、自我中心性 C、思维的片面性D、守恒观念形成

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年期的特征是( )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4、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B、经典条件作用 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

5、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 6、根据迁移性质和影响效果的不同,一般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7、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8、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提出反思性教学研究是在()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 9、技能是一种()

A、智力B、能力C、才能D、活动方式

10、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单项选择题(2月13日)

1、4岁的男孩小石认为空气没有重量,但经过科学演示使他得知自己错了。他现在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从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解的变化属于( )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性迁移

2、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出现在()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阶段 3、四岁的丽丽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这体现了丽丽的哪种思维特征()

A、可逆性B、不守恒性C、自我中心性D、守恒性

4、通过排除材料间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等,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 5、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的时期是( )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 6、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7、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条件反射

8、提出程序教学并支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9、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的。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成年期

10、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单项选择题(2月14日)

1、()强调“废除教师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A、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 A、皮亚杰B、桑代克C、布鲁纳D、维果斯基

3、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A、自然学科B、普通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理论心理学 4、周总理在学生时代,曾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

5、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

6、主张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7、认知策略属于( )

A、心智技能B、交际技能C、操作技能D、言语技能

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是()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9、有机体会对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 )

A、刺激泛化B、刹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 10、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单项选择题:(2月15日)

1.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A.杜威和《普通教育学》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2.在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B.《新教育大纲》 C.《教学与发展》D.《民主义与教育》

3.西汉初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 4.广义的教育是指()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一切培养人的活动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6.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军事体育训练D.读、写、算的教育

7.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B.归纳法C.辩证法D.阶级分析法 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B.中国C.巴比伦D.埃及 9.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书中。 A.《论语》B.《札记》C.《师说》D.《学记》

10.“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论语》B.《孟子尽心下》C.《孟子尽心上》D.《大学》

单项选择题:(2月16日)

1、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2、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

A、规则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解决问题的学习 3、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A、元认知计划B、元认知能力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知识 4、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A、场依存的人比场独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时间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5、儿童对形状形成正确知觉的关键期是( )岁。 A、1 B、2 C、3 D、4

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在学习比较复杂或困难的内容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而()

A、提高B、降低C、不变D、无关 7、()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A、学习期望B、学习兴趣C、学习压力D、学习动机 8、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9、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10、组织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调节策略 单项选择题:(2月17日) 1、下列不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表格B、摘录C、列提纲D、过度学习

2、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

3、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迁移D、垂直迁移

4、学习者在阅读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放慢速度,这里采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5、“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归因理论B、成就动机理论C、强化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

6、问题解决时没有固定的答案,是通过发展新方法形成新思路和步骤的是( ) A、常规性问题解决B、手段—目的分析法C、启发法D、创造性问题解决 7、“杯弓蛇影”是一种什么现象()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 8、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

9、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 )的任务。 A、25% B、50% C、75% D、100%

10、问题解决的第三个阶段是()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验证假设D、提出假设 单项选择题:(2月18日)

1、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贝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2、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 3、下列属于人本主义动机理论的有()

A、操作作用理论B、需要层次论C、成就动机理论D、归因分类理论 4、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原型定向

5、属于内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是() A、运气B、努力C、能力D、任务难度

6、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正迁移

7、通过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是() A、动作技能B、智力技能C、技能D、思维活动

8、在学习中,学习者采用在主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元认知策略

9、学生根据哺乳动物的关键特征,来判断某些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的过程是() A、抽象化B、概括化C、归纳化D、分化

10、班杜拉认为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A、自我期待B、自我判断C、自我评价D、自我效能感

单项选择题:(2月19日)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学生B、教师C、学习D、教学 2、为了要记住“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这样的联系,这是运用了学习策略中的()

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工策略D、组织策略

3、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习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

4、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是在() 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 5、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

6、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组织策略B、认知策略C、精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7、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无作用D、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8、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一共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 A、8次B、10次C、12次D、15次

9、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桑代克B、武德沃斯C、贾德D、詹姆斯 10、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是指() A、计划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单项选择题:(2月20日)

1、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子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的影响。

A、定势B、正迁移C、原型D、负迁移

2、当学习动机处于()水平,学习效果较好。 A、高B、低C、适中D、任何

3、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B、抽象型C、沉思型D、冲动型 4、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5、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

A、发现学习B、合作学习C、接受学习D、掌握学习

6、成就动机理论观点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最可能会()

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 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8、在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动觉控制开始起主导作用。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定向操作 9、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来源于()

A、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主义理论C、建构主义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 10、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单项选择题:(2月21日)

1、临近期末考试,小明根据考试范围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这种策略属于( )

A、计划策略B、监控策略C、调节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

2、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属于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 ) A、信号学习B、刺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概念学习 3、力求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属于()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高尚的动机D、认知内驱力 4、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直接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A、手段—目的分析法B、逆向工作法C、爬山法D、算法式

5、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

6、学习策略能够迁移到类似或者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这种迁移属于( ) A、具体迁移B、特殊迁移C、一般迁移D、水平迁移 7、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欢对问题承担责任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8、“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练习B、示范C、言语指导D、反馈

9、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注明论断的科学家是()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布鲁纳D、维果斯基 10、用“道德两难法”让儿童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班杜拉D、奥苏贝尔 单项选择题:(2月22日) 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说的是()

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学习策略D、学会学习 2、学习效率与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

3、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活动方式是() A、动作技能B、智力技能C、练习D、能力

4、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 5、过度学习的适当强度是()

A、100%B、110%C、120%D、150%

6、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

7、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

8、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在学习动机是()

A、获得表扬B、获得高分C、获得好名次D、获得解答

9、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从而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 10、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这属于()

A、复述策略B、元认知调节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单项选择题:(2月23日)

1、在认知结构的背景下研究迁移的人是( )

A、考夫卡B、贾德C、布鲁纳D、桑代克 2、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B、形成认知地图 C、形成新的完形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3、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阶段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B、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 4、一般认为,个体智力在()达到高峰。 A、18岁B、15岁C、25岁D、45岁

5、在教室里,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还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是属于学习策略的()策略。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6、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

A、10~12岁B、8~10岁C、0~2岁D、2~7岁

7、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 8、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托尔曼D、斯金纳

9、很多科学家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进行不懈的探索,他们的动机主要为() A、自我提高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外部动机 10、测验时跳过某个题目,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加工策略 单项选择题:(2月24日)

1、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有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酝酿效应

2、依据“最近发展区”而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得科学家是()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布鲁纳D、维果斯基 3、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4、()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

5、为了促进迁移,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概括化水平,依据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关系转换说D、认知结构迁移论 6、“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7、有关技能和习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技能和习惯都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B、技能和习惯都有好坏之分

C、习惯是保守的,技能是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

D、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8、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9、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是()

A、操作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经典条件反射 10、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 A、观察法B、测验法C、问卷法D、实验法 单项选择题:(2月25日)

1、()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年初期

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

A、学前期B、青年期C、学龄期D、成年早期 3、()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 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4、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其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低级的动机 C、高尚的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原有观念为下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这种学习是()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

6、精加工策略的实质是( )

A、重现学习材料B、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C、把材料归类D、计划监控

7、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为()

A、推理法B、启发法C、讨论法D、头脑风暴法

8、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

9、以往习得的经验对当前活动有影响,这种现象属于( ) A、定势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迁移 10、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是()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的时期D、0~3岁的时期 单项选择题:(2月28日)

1、()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精加工策略 2、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3、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操作练习

4、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

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6、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复述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8、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 A、斯金纳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 9、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A、操作技能B、动作技能C、运动技能D、智力技能

10、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单项选择题:(强化练习-测试) 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A、形成条件反B、形成清净的整体完形C、同化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说的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3、会骑自行车,有利于学习两轮摩托车,这主要受下列哪种机制的影响() A、变式B、定势C、正迁移D、负迁移

4、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 5、“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6、廖世承在()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1903年B、1908年C、1913年D、1924年 7、“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

8、体操、游泳、球类等活动涉及的技能类型主要是()。

A、认知技能B、社交技能C、智力技能D、动作技能 9、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10、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儿童信任感的最佳时间是() A、0~1.5 B、2~3 C、6~12 D、12~18

单项选择题:(3月1日)

1、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 A、模仿B、练习C、想象D、学习 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望梅止渴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D、蜘蛛织网

3、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

4、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B、沉思型C、辐合型D、发散型

5、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

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A、推理式B、算法式C、演绎式D、启发式

6、学生先学习了苹果、香蕉的概念,再来学习水果的概念,这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7、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8、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奖励D、惩罚 9、认知策略是( )

A、监测信息加工过程的策略B、调控信息加工过程的策略 C、信息加工的策略D、辅助管理可用的资源的策略

10、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 A、心理练习B、整体练习C、区组练习D、分配练习 单项选择题:(3月2日)

1、资本主义时期最初的幼儿教育特点是() A、保证幼儿的存活B、发展幼儿的智力 C、具有慈善性质D、培养身心和谐的幼儿

2、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师()的目的。

A、讲授新教材B、上课C、批改作业D、巩固新教材

3、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 A、朋友B、授受C、领导D、人与人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5、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B、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

C、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D、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教材

6、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 7、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8、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7、根据课程实施的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D、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8、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是( )

A、学校教育B、课外教育C、校外教育D、家庭教育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 )开始施行。 A、1986年B、1994年C、1995年D、1999年

10、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 )的不同而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B、学生的学习要求

C、课程的任务D、课程的呈现方式 单项选择题:(3月10日)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敬业爱业B、为人师表C、团结协作D、热爱学生

2、()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比例关系和衔接方式,以及不同性质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

A、教育类型B、教育结构C、教育分类D、教育组织形式

3、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个体差异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

4、“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其他目的如传递特定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为参与社会生活和成为优良的公民做好准备,以及履行整个社会的特定职能,完成家庭责任和谋生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乃是一曲推论,它们是重要的,但属于第二位的目的。”这段话体现了( )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教师中心论

5、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叫() A、学制B、学校教育C、正规教育D、制度化教育

6、古代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的是()

A、班级授课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混合教学

7、“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智育过程B、心理辅导C、德育过程D、美育过程

8、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 )

A、教师职业的出现B、文字的出现

C、班级授课制的出现D、教学方法的系统化

9、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

A、比较法B、榜样示范法C、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

10、我国的教育专著《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B、课内与课外C、学习与思考D、学习与行动 单项选择题:(3月11日) 1、备课的要求不包括( )

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设计教法D、批改作业

2、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A、不带偶然性B、不带主观性C、全面性D、不带随意性 3、“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这体现了(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权 4、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5、个案研究法属于( )

A、定性研究方法B、定量研究方法C、质的研究法D、描述研究法 6、“揠苗助长”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7、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B、归纳法C、辩证法D、阶级分析法

8、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 A、问题B、计划C、行动D、反思

9、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发现法

10、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外、校外活动的目的,从现有设备条件、辅导教师的特点、能力以及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确定的。这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 )特点。

A、自愿性B、实践性C、灵活性D、客观性 单项选择题:(3月12日)

1、“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 A、导向B、激励C、评价D、指导 2、启发式教学是一种( )

A、具体的教学方法B、教学形式C、教学指导思想D、教学组织形式 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可塑性B、现实性C、潜在性D、特殊性

4、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B、直观性C、巩固性D、启发性

5、合作开发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各方之间的交流,特别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提高。以下不属于合作开发的形式的是( ) A、校际合作B、校内合作C、教师与专家的合作D、课题研究 6、关于学生文化的成因,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师生的交互作用B、社区的影响

C、同伴群体的影响D、教师之间的交互作用

7、()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A、选修课程B、研究型课程C、显性课程D、活动课程 8、关于师生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师生在教学內容上结成授受关系

B、师生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C、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输出--吸收的关系

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0、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单项选择题:(3月13日)

1、()的意义在于避免或减少对先前所学知识的遗忘。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检查知识D、运用知识

2、以下旨在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是( ) A、家长委员会B、家长学校C、电话联系D、咨询活动

3、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充分体现了教师() 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C、丰富的学科文化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4、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原则。

A、疏导B、因材施教C、导向性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5、常用的计分法有等级制计分和( )计分。

A、百分制B、考查制C、自我评价制D、标准分销 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B、学习C、锻炼D、考试

8、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职位,从时间上来说() A、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出现的早B、是同时的 C、师范学校出现的早D、不确定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 10、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理论。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 单项选择题:(3月14日)

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2、( )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

A、学生集体和个人B、学生集体C、学生个人D、班干部

3、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

4、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5、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启发性D、巩固性 6、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A、明确的共同目标B、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C、共同的生活准则D、一定的组织结构

7、我国高校于1999年开始大幅度扩招,毛入学率已经由1998年的9. 8%增长到2004年的( ),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A、19%B、18%C、15%D、18.8% 8、斯宾塞是( )的代表人物。

A、形式教育论B、实质教育论C、教师中心论D、学生中心论 9、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教学B、政治课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活动 10、以下不是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B、哈明C、西蒙D、拉斯 单项选择题:(3月15日)

1、教师将正在上课的学生赶出教室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 2、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项目是( )

A、帮老助残B、植树造林C、打扫校园D、拥军优属

3、在学习某课题前,使学生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积累必要的感性经验,从而顺利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参观是()

A、总结性参观B、准备性参观C、并行性参观D、现实性参观

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 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它是于( )年颁布的。

A、2000B、2004C、2001D、2002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于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朱熹对“悱”的解释是()

A、口求通而未得之意B、达其辞C、口欲言而未能只貌D、开其意 8、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生产关系D、经济基础 9、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0、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 ) A、主体与客体的关系B、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C、权利与义务的关系D、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单项选择题:(3月16日)

1、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A、洛克B、赫尔巴特C、卢梭D、康德 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发挥学生的() A、主观能动性B、灵活性C、互动性D、多样性

4、教师职业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5、下列是教师劳动长期性的表现是() A、一日为师,终身为父B、教育机智

C、不断改进教学方法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B、永恒性C、普遍性D、相对独立性

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8、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的运用。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

9、《学记》中“不陵节而施”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10、( )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A、课外阅读活动B、社会公益活动C、体育活动D、科技活动 单项选择题:(3月17日)

1、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一种课程论是()。 A、要素主义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

C、永恒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2、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

B、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C、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D、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

3、教育理论研究要求人们在全面了解已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预见现实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走向,这说明教育理论研究具有() A、多样性和不确定性B、继承性和超前性 C、概括性和间接性D、复杂性和抽象性 4、“成熟势力说”是由()证明的。

A、华生B、格塞尔C、洛克D、弗洛伊德

5、( )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

A、格塞尔B、卢梭C、霍尔D、高尔顿 6、下列不是劳动教育的内容的是( )

A、反对浪费,提倡节俭B、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C、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D、引导学生善意对人 7、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机构是()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部门B、教师所在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部门 8、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 )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9、( )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生的。

A、分支学制B、多轨学制C、单轨学制D、双轨学制 10、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方针B、教育规律C、教育任务D、教育目的 单项选择题:(3月18日)

1、()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A、幼儿园B、小学C、中学D、大学 2、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A、课程目标B、课程实施C、教学任务D、课程评价 3、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A、整理知识B、创新C、经验描述D、继承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活动。

A、打扫校园B、植树造林C、拥军优属D、帮老助残 5、“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教育万能论 6、下列( )没有实行。

A、壬子学制B、癸卯学制C、壬寅学制D、壬戌学制

7、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属于普通中学在()方面的要求。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8、课外教育是()

A、课外和校外的文体活动B、课堂教学的延续 C、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D、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是( )

A、科举制B、察举刹C、九品中正制D、禅让制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提出了坚持把()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育人为本B、教育C、改革创新D、促进公平 单项选择题:(3月19日)

1、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制 2、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政治制度 3、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属于教师的( )

A、学科专业素养B、职业素养C、能力素养D、人格素养

4、“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5、()又称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A、内部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绝对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6、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 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

7、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体现了( )的理念。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显性课程 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不包括()

A、及时与家长沟通B、维持正常的班级秩序

C、教授学生各科知识D、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9、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10、下列关于班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B、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C、班级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D、最先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夸美纽斯 单项选择题:(3月20日)

1、关于组织班会应注意的事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主题不宜过杂 B、班主任应是引导

C、要有的放矢D、班干部要做好“导演”工作 2、“学在官府”说明了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技

3、学生希望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得到教师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A、管理者 B、示范者C、朋友 D、传道者

4、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首创的,后来由其学生( )加以改进并大力推广。

A、克伯屈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陶行知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四书章句集注》 D、《孟子》 6、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7、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片面发展的本质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B、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年龄结构等,都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C、学制的建立没有必要参考外国学制的经验

D、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应具有( ) A、情景性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10、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明了、联合、系统和( )四阶段。 A、分析 B、综合C、方法 D、统合 单项选择题:(3月21日)

1、智力活动以非智力活动为内在动力。以下不属于非智力活动的是( ) A、情感B、意志C、观察D、兴趣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目( ) A、《春秋》B、《论语》C、《师说》D、《学记》

3、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经常性活动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 4、( )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A、主题班会 B、运动会 C、晨会D、校会 5、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B、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 C、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D、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A、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D、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7、( )指出:“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识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而停止。”体现了对“知识与知识的应用”的重视。 A、洛克B、裴斯泰洛齐C、卢梭 D、乌申斯基

8、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必须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进行,不得违反社会道德规范,这体现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A、伦理性B、科学性C、操作性D、客观性

9、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 A、管理B、交往C、引导D、控制

10、()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B、桑代克C、斯金纳D、杜威 单项选择题:(3月22日)

1、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的兴趣小组属于(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2、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

A、导向B、评价 C、激励 D、知道 3、《教师资格条例》颁布于( )年

A、1996 B、1993 C、1995 D、1994

4、下列德育原则与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有关的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C、知行统一原则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5、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 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C、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D、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6、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7、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必须进行的工作是( ) A、选定课题 B、课题论证C、文献检索 D、历史分析

8、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示范性 B、主体性 C、间接性 D、连续性

9、( )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A、稷下学宫 B、鸿都门学 C、太学 D、郡国学 10、()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外铄论 单项选择题:(3月23日)

1、下列关于班级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班级管理是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m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