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19-00_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_应可福_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9 21: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 第一章 生产与运营管理导论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概念。

答:生产与运营管理是指对产品(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变换过程实施计划、组织和控制而构成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2.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指导原则。 答:书中未见。

3.简述如何划分企业的生产类型。

答:(一)按生产性质可分为物质生产型和劳动服务型两大类。 (二)按工艺特性可分为加工装配式生产和流程式生产两大类。 (三)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同种产品的数量及其出产的重复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三类。

(四)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型生产分为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MTS)与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两种。

4.如何衡量生产系统。 答:(一)衡量生产系统绩效的指标

1

衡量生产系统绩效的指标主要有产品的质量、生产成本、生产率、有效性和适应性等。 (二)生产系统绩效评价

生产系统的绩效评价有两种体系:一个是财务评价体系;另一个是运作评价体系。

财务评价体系通常使用3个指标:①净利润,是公司盈利的绝对数量;②投资收益率,是对投资效果的相对评价;③现金流量,是对企业生存状况的评价。

运作评价体系通常使用以下指标:①产销率,是企业通过销售获取资金的效率;②库存,是企业以销售为目的采购各种物资所占用的资金;③运作费用,是企业将库存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一定产销率的一切费用。

5.(略)

答: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2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

复习思考题

⒈ 说明战略、战略管理及生产与运作战略的涵义。

答:战略是对全局发展的筹划和谋略,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结果,以及组织将采取的重要行动方案。 战略管理是一个包括战略的分析、战略的形成、战略的实施及战略的评价与反馈的动态系统过程。

生产与运作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为了实现总体战略而对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建立、运行以及如何通过生产与运作系统来实现组织整体目标而规定的行动纲领。

⒉ 简要解释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

答:企业战略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总体战略、经营层战略、职能层战略。

企业总体战略是企业战略总纲,它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决定企业的使命,选择企业的经营方向,配置企业的资源,使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经营层战略又称事业部战略,它是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的某一经营单位的战略计划,它是企业总体战略在经营单位中的具体化,是局部性战略计划。

职能层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层战略指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制定的具体实施战略,包括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

3

战略、生产运作战略、研发战略等。

⒊ 请调查一个企业,了解该企业的各项战略,并分析生产与运作战略与企业其它战略的关系。 答:(略)

⒋ 制定生产与运作战略时应分析哪些内外环境? 答:(一)企业宏观环境

企业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行业环境

行业是指由生产类似产品、满足同类用户需求的一组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体。 (三)市场环境

市场的需求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的配置。 (四)企业总体战略、经营层战略和其它职能层战略 (五)生产能力

⒌ 说明制定生产与运作战略的程序。 答:(1)编制制定战略任务说明书。 (2)进行环境分析。 (3)制定战略目标。 (4)评价战略目标。

4

(5)提出备选战略方案。 (6)选择战略方案。 (7)实施战略方案。

⒍ 实施生产与运作战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①战略: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而确立的长远发展筹划。 ②结构:组织结构图及其内容。

③制度:规定的制度和例行程序,如会议方式、业务流程、资金预算系统等。

④作风:主要领导人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技巧以及企业的传统作风。

⑤人员:企业内部重要人事分类的详细内容。 ⑥技能:主要人员或整个企业的独特能力。 ⑦共同价值观:企业长期形成的宗旨、经营哲学等。 ⒎ 简述生产与运作战略框架。 答:参见P31-32。图2-6

5

ERP系统极大地扩展了管理信息集成的范围,除原有的MRPⅡ系统的功能(制造、供销、财务)外,还集成了企业的其他管理功能,如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管理、仓库管理、运输管理、项目管理、市场信息管理、国际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电子邮件、金融投资管理、法规与标准管理以及过程控制接口、数据采集接口等等,成为一种覆盖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除此以外,ERP还汇集了离散型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以满足多种生产类型企业的需要。

⒉试述MRP系统的目标。

答:①最大限度地保证订货任务的按期完成;②提高库存管理的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量,包括中间库存和在制品库存,以减少在库存上的资金积压;③提高计划的可靠性,实现均衡生产;④集成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⒊简述MRP系统输入信息的基本内容。

答: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文件;订货(余额)文件;在制品文件。

⒋简述MRP系统计算的特点。

答:(1)根据产品计划,可以自动连锁地推算出制造这些产品所需的各部件、零件的生产任务。

(2)可以进行动态模拟。不仅可以计算出零部件需要数量,而

11

且可以同时计算出它们生产的期限要求;不仅可以算出下一周期的计划要求,而且可推算出今后多个周期的要求。

(3)运算速度快,便于计划的调整与修正。 ⒌简述闭环MRP的生产数据库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产品定义数据;(二)产品结构数据;(三)加工工艺数据;(四)工作中心(能力资源)数据;(五)工具数据;(六)工厂日历

⒍试述产品定义数据的内容。

答:数据内容为:项目号、项目名称、类型(产品、部件、零件、标准件等),计量单位、批量、安全库存、提前期(安全提前期)、制造或采购代码、存放位置、低层代码、工艺路线号、所用材料标准及价格等。

⒎简述MRPⅡ的特点、功能体系。 答:MRPⅡ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数据的共享性;(二)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三)物流和资金的统一性;(四)动态应变性;(五)模拟预见性;(六)管理系统性

现代MRPⅡ系统,一般按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帐务、成本、资金)分为三大子系统。

⒏试述MRPⅡ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实施环境。

12

答:为了成功地实施MRPⅡ系统,下面4个前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的支持;及时、准确的数据输入;管理人员的支持;一般员工的理解与有关知识的培训和掌握。

MRPⅡ的计划和库存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具有下列特点的企业:产品的BOM层次较多;有较大的批量规模;需求量、生产工艺、生产能力以及供应商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组织方式。 ⒐计算题 答: B 周期 净需求 量 订购量 净需求 C 量 订购量 0 30 0 30 30 30 30 30 0 30 0 30 30 30 30 30 0 40 40 0 40 40 40 40 0 15 15 0 15 15 15 1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13

第六章 作业计划与排序

复习思考题

1.车间作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一)核实 MRP 产生的计划清单;(二)下达生产订单;(三)监控在制品生产;(四)与车间生产相关的其他工作。

2.常用的人员调度规则有什么?

答:①把人员优先安排到已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工作地;②把人员优先分配到等待工作数量最多的工作地;③把人员优先分配到有最大标准工作量的工作地;④把人员优先分配到有最早需要完工的工作地。

3.排序的优先规则有很多,是否有最有效的? 答:没有。

4.若干工件经过二、三台设备加工时可以使用约翰逊法排序,当设备更多时,怎么办?

答:穷举法,即CDS法。。

5.服务作业排序与制造业作业排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在制造业中,生产作业排序是主要的,因为要加工的工件是排序的关键。

14

而在服务业中,劳动力作业排序却是主要的,因为服务人员的多少、提供服务及时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6. 将顾客需求分配到服务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一)细分需求;(二)实行差别价格;(三)促进非高峰期的需求;(四)开发互补性服务;(五)使用预订系统。

7. 设置火警 119、急救 112、匪警 110 的作业排序原理是什么 答:最具动态响应性的排队规则是最高优先权原则。根据这一规则,服务首先提供给刚刚到达、但具有优先权的顾客,正在进行的服务可以被中断。

8. 使用预订系统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答:预订等于预先提供了产品和服务。预订发生以后,再出现的服务需求,就会被转移到企业内部相同的其他设施上,由于事先买卖双方都有了约定,顾客来了就可以得到服务。这既减少了等候时间,又可使管理者更有效的组织生产。

9.为什么银行、车站、电影院、超市和游乐场等很多场所都大量使用自助设备?

答:通过自助服务改变客户感知和排队管理。

15

答: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一)人与物的结合状态

在生产现场,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有A、B、C三种: ⒈A状态:这是人与物能马上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 ⒉B状态:这是人与物不能马上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即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或尚不能很好发挥效能的状态。 ⒊C状态:这是指生产现场的人与物失去联系的状态。 (二)物与场所的关系

⒈A状态:这是一个良好的状态。 ⒉B状态:这是需要改善的状态。 ⒊C状态:这是需要彻底改造的状态。

定置管理的任务是努力使物与场所保持A状态,而对B状态和C状态,坚决采取措施和对策,使其转换为A状态。 (三)信息媒介与定置的关系

⒈位置台帐;⒉定置图;⒊场所标志;⒋物品标识

⒋定置管理的原则及实施程序是什么? 答:定置管理的原则有如下六项:

(1)定置必有图;(2)有图必有物;(3)有物必有区;(4)有区必挂牌;(5)有牌必分类;(6)账(图)物必一致。

26

定置管理的实施主要经过4个阶段: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⒌简述5S活动。

答:5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高素养的活动。 (一)整理

整理是5S活动中的第一步,日语中的“整理”不仅仅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把东西整理好,而更多的意思是指将不要的东西处理掉。 (二)整顿

整顿是将整理后需要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 (三)清扫

清扫就是指把生产现场打扫干净,包括机器、工具、地面、墙壁天花板及其他工作场所。 (四)清洁

清洁是对经过整理、整顿、清扫以后的生产现场状态进行保持,这是第4项S活动,清洁所追求的是对良好状态持之以恒的保持。 (五)素养

素养是一种作业习惯和行为规范,也是5S的最终目标。

⒍目视管理的概念是什么?作用表现在哪里?

27

答:目视管理是指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通俗地讲,目视管理就是针对眼睛观察的情况,及时调整行动、方式、方法来进行现场管理,有的书上也称为可视管理。 (一)目视管理可以让问题和异常暴露出来 (二)目视管理可使管理人员快速获得生产现场信息

⒎简述目视管理的具体应用。 答: (一)物品的目视管理

(二)作业的目视管理 (三)设备的目视管理 (四)品质的目视管理 (五)安全的目视管理

28

第十章 生产成本管理

⒈如何理解成本的涵义?

答:成本是指在企业进行某项活动时所发生的各种相关耗费。传统的成本概念仅限于生产领域,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即制造成本。随着企业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成本的含义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将成本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人们将扩展后的成本概念称为广义的成本。相对而言,传统的成本概念称为狭义的成本。 ⒉成本管理的程序是什么?

答:1. 确定成本管理目标;2. 制定成本管理计划;3. 进行成本预算;4. 实施成本控制;5. 进行成本计算;6. 实行成本考核

⒊如何制定标准成本? 答:见207页图10-10。

⒋价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是什么? 答:见211页表10-3。 ⒌简述产品的质量成本。

答:质量成本可以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四种类型。

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法,是指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

29

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地进行动态反映,计量作业与成本对象的成本,进而评价作业业绩与资源的利用情况。

作业成本法的建立依赖于两个基本前提,即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根据这两个前提,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可概括如下:

(1)按不同的成本动因(cost driver),设置成本库(cost pool); (2)按各成本对象所耗用的作业量分摊其在各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汇总各成本对象从成本库中所摊得的作业成本,计算其总成本与单位成本。

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对象,也是成本分配的媒介。作业消耗资源,即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至作业;产品消耗作业,即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产品。

⒎简述作业成本法的具体步骤。 答:⒈第一步骤

(1)确认作业与作业中心。

(2)归集成本或资源并分配至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

⒉第二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的第二个步骤,是将归集于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即最终产品或产出或顾客。将成本库所归集的作业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到作业,再按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对作业的消耗情况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上,这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

30

洗换油、定期检查、计划修理等。 ⒉计划保养维修制

其核心是三级保养和大修理。 ⒊预防维修制

核心是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以降低停工损失费用和维修费用。主要做法是: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对非重点设备和事先无法预测的突发故障进行事后维修,对重点设备以及一般设备的重点部位进行预防性维修,在故障处于萌芽状态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

6. 什么是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的磨损有哪些补偿方式?

答: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由于使用或自然力及其他原因,都会发生磨损。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是由于摩擦、腐蚀、自然力等原因造成机器设备的实体发生磨损,是看得见的磨损。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是指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比原有设备生产费用低、性能和效率高的同类设备,使原有设备发生贬值和经济上的劣化。

设备发生磨损后,需要进行补偿,以恢复设备的生产能力。由于机器设备遭受磨损的形式不同,补偿磨损的方式也不一样。补偿分为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设备有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修理,无形磨损的

36

局部补偿是现代化改造。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完全补偿是更新。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由于设备总是同时遭受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因此,对其综合磨损后的补偿形式应进行深入研究,要运用财务评价方法来确定是采用大修、现代化改造,还是更新。

设备磨损形式 可消除性的有不可消除性第二种无形磨形磨损 的有形磨损 损 (局部补偿) (完全补偿) (局部补偿)修理 更换(更新) 现代化改造(改装) 设备磨损 的补偿方式

37

第十二章 生产运营系统的改进与完善

复习思考题

⒈简述方法研究的程序。 答:⒈选择研究对象

⒉观察、记录有关的全部事实 ⒊研究分析事实 ⒋开发经济有效的新方法 ⒌实施新的标准工作方法

⒉请结合日常生活或你所接触的企业,观察并写出一个流程图。 答:参见表12-2和图12-7。 ⒊生产系统改进有哪些内容?

答:(一)市场对生产系统的需求促发的改进 (二)产品的改进 (三)加工方法的改进 (四)操作方法的改进 (五)生产组织方式的改进

⒋简述流程再造的定义。

答:企业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

38

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⒌详述如何选择关键流程。

答:一般再造成功的企业都是依据如下三项原则来挑选关键流程进行再造。

⒈绩效的低下性;⒉地位的重要性;⒊落实的可行性

通过这三项原则的运用,一般都能比较方便地挑选出要进行再造的流程,并确定适宜的再造先后次序。不过,应该强调的是,在挑选要再造的流程时,没有任何一种公式化的方法可供使用。上述的三项原则也只是经验的总结,只能作为参考,而不是正式的原则。关键流程的挑选更多的是一项艺术。

⒍简述如何实施流程再造。

答:新设计的流程是否可以直接大规模地投入运作?答案是否定的。它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小范围试验后,才可全面实施。总之,设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总的来说,将概念设计直接投入实际的运行,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想法。可取之道是,通过一些中间步骤的试验。“再造工程师”应该像一名真正的工程师。新设计的流程投入运行时应遵循同样的原则。一般可以在试验室制作一个虚拟的流程,并进行运行。在运行中,可以观察流程是怎样运作的,它们成功于何方,又失败在何处。这种试验可以设计得以假乱真。由于整个操作都是在实验条件下进行,其花费也就不多,与真实的流程投入运行后,发现设计有误所造成的损失相比,往往少得多。

39

第十三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⒈ 简述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

答:一、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个性化买方市场的形成

三、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但研制开发的难度加大 四、经济全球化

⒉ 请调查一家制造企业,了解该企业应用了哪些现代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答:注意答案的专业性和条理性。

⒊ 简述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CIMS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

答: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及其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的要求。 是指一个公司在连续的、不可预测的、变化的环境中发展和繁荣起来的一种能力,即对迅速变化的全球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是公司用计算机网路与全球生产系统、市场、竞争者连接起来,在高质量、高性能、低成本、顾客设定产品配置等用户需求驱动的市场形势下所表现出的一种能力。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j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