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思考

更新时间:2024-01-15 16: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思考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全面分析当前农村精神文明的现状,发现问题,落实对策,对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文明委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这一中心任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民主法制意识增强、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省级文明县成功创建,残疾人示范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六连冠”,同时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全省平安县”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并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建成省级文明县标兵。

(一)干群认识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成效显著。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臵,与经济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二是各乡镇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声有色、亮点纷呈。三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广大

- 1 -

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提高,主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感知、享受到了文明创建的成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292家单位被评为“文明单位”,其中7个乡镇被评为“文明乡镇”,占全县10个乡镇的70%;56个村被评为“文明村”,占全县111个行政村的51%。以上文明乡镇和村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市级12个、县级48个;在全县农村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6840户,“五好文明家庭”440户,“好公婆”、“好儿女(媳)”、“好丈夫”330多名。

(二)农民思想状况良好,农村社会风气好转。

一是农民群众思想状况呈现“三个主流,一个盼望”的良好状态。广大农民群众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成为主流;对中央、国务院关注“三农”问题,切实为农民谋利益的重大举措非常拥护成为主流;农民增收致富信心强成为主流;盼望过好日子的心情十分迫切。二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广大农民冲破小农意识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观念悄然发生变化,环保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少生快富等意识深入人心,关心公益事业、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文明新事层出不穷,农村社会风气逐步好转。三是诚信经营单位、道德模范评选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全县共命名表彰诚信经营单位31个;全县受到命名表彰的道德模范共15人,其中,国家级提名奖2人,省级2人,市级5人,县级10人。第二届市级道德模范我县推荐3人,2人受到命名表彰,县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进入评审阶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较好的思想基础。

(三)积极落实政策,惠民工程广泛实施。

- 2 -

一是“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成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全县目前建成县级文化中心1个,乡镇文化站10个。二是积极争取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的支持,共争取120台“绿色电脑”送进我县乡镇文化站和农村学校,支持全县农村学校、社区和乡镇文化站建设。三是按照节俭、使用、有效和公益性原则,依托现有农村中小学、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志愿者服务站设施条件,改扩建了3个乡村少年宫、2个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和2个志愿者服务站。四是通过社区、学校、乡镇推荐,文明委审核,市级以上媒体公示等程序,07年以来共推荐8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圆了大学梦,5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升入“宏志班”,享受“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金,切实让全县更多的人享受精神文明建设惠民工程带来的实惠。五是组织5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甘肃省文明办组织的“心向党、跟党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暑期红色夏令营活动,使未成年人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尊重历史,传承红色记忆,弘扬革命传统,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

(四)农村文化阵地日趋完善,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乡镇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依托中央、省、市、县财政投资和自筹资金的方式,10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办公大楼; 84个行政村按照“8室、2栏、5站、1中心”的规范化标准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其中建起办公楼房的为42个村;94%的村建成文化室和农家书屋,35%的村建成了体育健身广场,经常性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村民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学校少年宫、远程教育站点活动正常;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脑入户率、宽带开通率逐

- 3 -

年提高;不少乡镇还创造条件建立群众性演出团体、业余文艺宣传队,经常性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如:新城子镇的节子舞,红山窑乡的“卍”字灯俗展等等。农村文化阵地日趋完善,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五)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农民群众实惠多多。 一是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进行文明常识和科学生活方式教育,人民群众的生活陋习明显减少、文明生活意识明显提高、文明行为习惯明显改进。二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针对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使环境卫生更加整洁,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观。三是农村“五个一”(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宣传阅报栏、一个村务公开栏、一个农家书屋、一个远程教育站点)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为农村各类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四是“五进农家”(理论政策进农家、道德法律进农家、文化体育进农家、卫生计生进农家、科技教育进农家)和“三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活动继续开展,教育农民群众转变旧观念,抵制旧风俗,树立新风尚。五是深入开展“五争一创”(争当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好妯娌、好邻居,创建星级文明户)道德实践活动,弘扬优良传统、倡导文明新风。六是群众利用农闲时间和传统节假日开展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秧歌、民间小调、广场舞、球类比赛等。通过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把开展文明创建的过程变成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的过程,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 4 -

在充分肯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新形势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领导重视不够。

一是相对于经济工作来说,不少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务虚、软任务,在干部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督查考核方面,偏重经济工作,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缺乏长远、系统的规划,往往停留于年初布臵,年底总结评比,重两头、轻中间、号召多、落实少、布臵多、检查少。因此,基层干部也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指标,有的被动应付,得过且过,有的搞花架子、搭盆景。

(二)部分农民政治素质下降。

一些农民特别是部分青年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集体观念、道德责任感淡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履行订单合同、诚信意识较差;二是无理取闹、煽动不明真相的上访、缠访、闹访时有发生;三是在征地拆迁中漫天要价,致使许多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四是参加公益活动不积极、不主动。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主力军。

一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加之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的推进,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动力涌向城市进行务工、经商创业;二是城乡教育资源实行优化整合,农村中小学撤并62所,学生进城上学,家长进城照料。因此,短时间、短距离流动人口增多,农村年富力强,文化素质较高的能人和知识分子涌向城市、市场、工厂,形成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甚至部分村成

- 5 -

为了空壳村。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文化需求不高,接受文化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精神文明建设缺乏热情,造成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主体弱化,缺乏主力军。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费不足。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依赖性强,缺少经费,设施无法维护,队伍无法组织,活动无法开展。在农村,镇村财力普遍紧张,加之项目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安排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杯水车薪,精神文明建设项目回报低、见效慢、周期长,对社会投资吸引力不足,导致不少地方存在精神文明建设捉襟见肘、等米下锅、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不足。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多还停留在搞活动、刷标语、挂横幅、提口号等一般的、沿袭多年的老办法上。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大众媒介利用不够,研究不深,对互联网、手机这些新兴媒介利用才刚刚起步等。

三、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揽全局,用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农民、动员农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责任。

一是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坚决克服“可有可无”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生产力”的观念,切实加强领导,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上应有的位臵,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

- 6 -

新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实施细则,扎实推进,稳步实施。二是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力度,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作为硬指标,与干部政绩、奖金、升迁挂钩。三是要发挥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吸引群众参与,真正发挥以群教群的作用。

(二)强化思想基础,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发展主题、找准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环节和基本目标,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教育和武装农民,激发广大农民带头创业,带头致富的热情,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二要加强技能教育。综合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和第二轮“十万农民提升计划”活动等各种资源,加大对农民市场经济知识、农副业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创业技能和致富本领,增强他们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三要加强道德教育。以公民道德规划和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增强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创建。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投入。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解决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投入总量偏低、比例偏小的问题。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探索以工养文、产业兴文的路子,增强基层宣传文化部门的自身造血功能,鼓励和支持多种社会力量投资,捐助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广开渠道、多

- 7 -

方筹措、解决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僧多粥少”的问题。

(四)运用多种教育,使社会主义思想占稳农村阵地。 一是树立教育理念。重点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现阶段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教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寓教于乐活动之中,使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稳农村阵地。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通过干部岗位轮训、科技培训和理论学习,帮助他们走出“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的困境,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政府与百姓的联络员、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同时,加强对骨干后备力量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真正使他们能“进得去、留得住”,肩负起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三是树立文明新风。以创建文明村、文明户为载体,弘扬正气,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文明和谐”的农村文明新风尚。四是建立文化阵地。镇村都要加大对文化阵地建设投入,使农村娱乐有载体,活动有场所,致富有奔头,用昂扬向上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 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i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