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毛概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26 05: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引言

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口号已经喊了很长时间,但即使作为社会思想非常活跃的大学校园,创新思维依然对于很多大学生比较陌生与遥远。现在大学中有关创新的组织社团不在少数,同时各种创新平台也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式。我通过自身经历及调查了解了同济大学的现状:现在同济的社团组织中有校团委科技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学校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同时有些小型社团也在围绕某些特定方面有创新活动,如我校汽车协会等。作为材料学院团学联科技部的一员,我和团队其他同学也会和相关院系,比如机械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一些科技节等活动来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但这些组织社团等主要是作为一个组织联系或提供服务平台来鼓励学生创新,本身缺乏专业性。这些活动多数都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在整个同济的影响不大。

再看各种平台,如上海市创新实践项目,挑战杯,陈嘉庚杯,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SITP)等有关创新的竞赛或项目等,虽然报名学生数量或项目数量很多,但最后结题率很低,而竞赛得奖也只是凤毛麟角,在大学中的影响力还是很有限。所以我想通过自身创新体会及对学校创新制度的分析来给出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普遍培养方式的建议。

二、分析原因

在引言中提到,我校在学校组织方面主要由校团委科技服务中心负责,本人曾是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一个团委服务部门,校团委科技服务中心主要是负责组织一些科技活动及参与到各项竞赛答辩的宣传及后期工作中,其面对的受众主要是对科技创新有兴趣的学生。由于资金有限,在组织活动方面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能力有限。

绝大部分学生无法以学校组织活动的形式培养创新意识。

再看对创新较为热情的同学:以材料学院为例,第五期SITP项目中申报的项目数多达50多个,但最后能够完成项目答辩并最终结题的仅有不到十个。之后我又针对这个学期的上海市创新实践项目做了一个网上问卷调查,发现有高达50.4%的项目来自于本专业导师的引导,20.8%的项目来自于相关过去的未完成项目,仅有不到30%的项目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创新想法。又通过分析学生报名参加该项目的动机发现,大多数学生是以跟风的态度报名参加的,参与人数中60.1%的同学是完全参与到立项人的活动中,起初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有13.2%的参与学生称自己有自己的创新想法并进行了本次实践。这样的创新实践能有多大作用值得怀疑。可见即使去参加有关创新活动的同学其创新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再将视野转向全校,我调查了身边的一些同学,他们对于创新的看法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以下是摘取的一部分回答记录:

刘同学(我院奖学金获得者):“创新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把考试考好,绩点上去才是硬道理”;

王同学(同寝室的同学):“创新就是那些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做

的嘛,又不是大家都得创新”;

郑同学(机械学院好友):“创新挺难的,我们专业知识这么缺乏,能有什么创新?”

唐同学(原传播与艺术好友):“我们文科专业,创新点少,你们理工科应该努力创新啊!”

在被问到他们的创新意识怎么样时,他们几乎全部回答很少有创新意识,理由就如上面回答中所言。有的认为创新只针对科技;有的认为创新没必要,没动力;有的认为自己专业知识少,很难创新;也有的认为自己专业不适合创新。

这些同学的回答可以反映出我们现在绝大部分大学生十分缺乏创新意识,一方面是他们对于创新意识的理解有些狭隘,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激励方式或制度来促使所有大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创新。

经过分析,笔者认为由于大学未能把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纳入到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标准或所占比重太小才是根本原因。同时由于现实社会的影响,大学生依然未能摆脱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影响,在考试的制度瓶颈下越陷越深,对创新意识理解有误,这些原因也直接导致了大学教育方式的扭曲及创新思维教育的缺陷。要想真正实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及思维的普遍提高,必须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考核纳入学分范畴,通过各种方式综合评估出学生创新学分的绩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活跃大学校园,使大学的思想更富创新精神。下面我将以个人经验及经历为线索,分析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创新意识,同时改革大学创新制度,将学生的日常创新思

维表现体现在具体的学分上。

三、解决方案

(一)主科必修课增加“联想学分”

【个人经历】:

我经常在必修课中听到老师由此学科产生的种种联想。就以本人所学专业材料类为例,有一门必修课叫工程力学。其中讲到梁的受力分析时老师结合社会实际说,我们要想做国家的栋梁,就要学会弯曲,只有弯曲才能产生力的作用,造福国家,对社会产生影响。短短的一句话就让学生了解了梁的弯曲受力使其产生力的作用的原理。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我们要先学会适应社会才能真正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道理,如果不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展现自己的力量?另一个例子,在学大学物理有关熵变化这节的内容时,我知道了一个自然规律,就是一切自发的反应变化都是熵增变化的,即从有序到无序是自然变化的,而从无序到有序则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才能发生的。笔者以此联想到社会亦是如此:国家发挥的作用就是提供外在的能量使社会变得有序,但这种方式归根到底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在“毛邓三”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社会性质的最高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无序”的,这个“无序”是说人们自由,无需用国家机器外在提供限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这也与老子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终极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也许笔者的想法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这种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而联想创新的思维习惯却是很重

要的,但现在很多大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以上两例中第一例让同学们上课感觉平添乐趣,将哲理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使同学们的听课效率提高,而笔者自己的一例则给自己也带来了无尽快乐,后来与物理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他也认为这种方式很好,真正理解了自然万物相通的原理。

【具体操作】:

于是我想,为何不可以增加一个主科或必修课的创新联想学分,每门科目0.5学分。具体操作是可以在学期末让学生将本学期学的这个科目知识的相关创新联想以书面形式交给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给出成绩。提倡跨学科联系,也可以是本学科知识的延伸探究或与生活中的联系等。这个学分可以算,也可以不算,属自由学分。如果学生交了此作业,便将其学分增加0.5计算。也许会有人认为这0.5学分不值一提。其实不然。以我大二上学期主课为例,工程力学,C++,电工学,大学物理(下),线性代数(“毛邓三”由于学分较大,奖励方式可另行计算)共计5门课,对应也有2.5个学分,这对于想出国或保研的同学来讲至关重要,也许可以为他们的奖学金提高一等。同时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用上之前学生的有趣联想,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跃,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另外这种分散学分给予主体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现学分成绩造假等现象,并且给有余力的同学更多发挥他们创新思维的空间,或许一些想法就是未来科技创造的源动力。

(二)文理兼修,提倡通识教育

【个人经历】:

我本身是一个比较喜欢文科专业,比如文学、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工科学生,在大学中也选修了很多偏文科方面的选修课,比如在大一选了公共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文化遗产概览,在大二选了诗歌美学,文化产业学等选修课。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想象思维及创新思维。例如,在文化遗产概览课上老师会鼓励学生做PPT展示,展示学生在学期中对于上海及周边的文化遗产的游记或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所思所感。这种方式既使学生走出去体验可触摸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悟历史,品读文化魅力的能力。中国古语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真正在实践中才能培养人文素养,进而帮助学生将工科知识与生活艺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笔者在这门选修课中选择了上海的朱家角作为展示对象。其题目为《且行且珍惜,且爱且回忆》,主要讲了本人在游览朱家角过程中感觉到的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朱家角水乡之情的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愈加浓厚的商业之感,但即使这样,来朱家角游览的人们依然络绎不绝。这也反映了人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非常渴望拥有一个接近自然,享受心灵放松的时光。恰恰是这些细致而微的感觉让我体会到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渴求虽然较高,但仍然离不了精神生活的享受。在城市化进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中如何做到协调发展同时坚守必要的人文底线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济是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土木工程及建筑是全国知名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一部分会在设计院或从事与城市规划、房地产建筑相关

的专业。如果学生可以在专业知识已经具备的前提下同时具有一定的艺术人文修养,则不会做出现在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甚至违法用地,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我记得在诗歌美学这门选修课上老师讲过,在单纯学习科技的人们眼中,文化遗产毫无价值,只有文理兼修,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才会知道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义,才可能会有一种敬畏精神,才会遵守一定的道德底线。而这种在城市规划中坚决保护好文化遗产,以创新的意识将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结合起来的方式谁又能说不是一种创新?

创新的含义很广,在笔者认为,只要是人们没有想到的思想灵感或是一种简单的意识都可称之为一种创新。如果连这种创新意识都没有的话,之后的创新实践就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刚刚去世不久的乔布斯可谓是现代社会创新的杰出代表,他的“苹果”之所以畅销世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创新意识,而这种创新则源于他的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他对于书法的酷爱帮助他实现了i-phone系列输入法的大胆创新,成为了全行业的领军者。这种创新就是源于他的文理兼备的特质,如果没有他的艺术修养及对艺术的不断追求,苹果产品很难成为这个逐渐开始注重细节,讲求艺术生活的世界的弄潮儿。

在我看来,工科学生从高中开始基本上就是以锻炼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为主,进入大学后有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于逻辑思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试想如果大学教育依然只看重自然科学,而对人文艺术等社会科学不重视的话,很难想象同济的理工科学生可以在创造性及发散思维方面有很大建树。就现在的情

况来看,虽然学校多次强调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实力,鼓励学生综合发展,但同学们对文科科目的兴趣依然不高,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学校有特定要求的文史类选修8学分才去上的,上课积极性差,很多都是走过场,在课堂上玩手机或做其他作业。以我所在的“诗歌美学”这门选修课来看,共有学生三十多名,但上课能参与到与老师互动交流的仅有不到十个人。而这种参与程度还是建立在老师对于发言即可记录名字,并且直接计入最后平时成绩评定的奖励基础上的。即使这样,情况也并没有明显改观,活跃课堂气氛的就是那几个同学。深入分析原因,我认为是选修课的学分偏低,导致学生不重视选修课。但选修课恰恰又是学生跨专业学习的主要方式,所以应适当增加选修课学分。

【具体操作】:

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式:

1、在1.5学分的基础上增加0.5个创新思维学分,鼓励学生将本课程中与其他科目联系的想法与后期实践以书面形式交与任课老师,并鼓励学生以不同方式表现这门课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相关创新联想。最后由任课教师给出0.5学分所对应的绩点。

2、本科阶段可以要求学生在文法、经管、艺术类三个大类中必须每类都至少选择一门课程作为选修,共计要求8学分。这样可以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及创造性。

(三)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多思考

【个人想法】:

这一点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人们常说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社会担当意识与责任感。而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就是大学生逐渐缺少了独立的思考,人云亦云,行为趋向于世俗化和功利化。我不是批判功利化,但同时要知道社会也需要那些敢于承担责任,做出与众不同而对社会有利的事情的人。敢于做与众不同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思想上亦步亦趋,思维僵化的人很难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我每天都会去图书馆自习,在等待电梯的过程中发现嘉定校区图书馆的电梯停靠楼层设置有缺陷。笔者认为三部电梯在每个楼层都停靠是不合理的。比如经常会出现某一个电梯人很多而另外两个比较少的现象。同时也经常会出现从高层下行的电梯在低层无谓开启的现象:因为此时(一般是图书馆即将关门或吃饭时间)从上面下楼的人很多,下行电梯很多次在较低楼层被打开,但此时已无法容纳更多的同学,导致既浪费了等待乘坐电梯及在电梯中学生的时间,又造成了电梯的无谓损耗及电力浪费。因此我认为可以将三部电梯像四平路图书馆一样,设置分层停靠,并且其中一部电梯只提供八层以下的运行服务。虽然这个建议并未被图书馆方面采纳,因为图书馆有自己的考虑。但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对笔者这种敢于创新,积极思考的精神予以了充分肯定。在这个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创新源于生活与思考的道理,只有鼓励学生感悟生活,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意识的提高。

【具体操作】:

于是我认为,可以将辅导员与学生形成参与主体。在形势政策课之外单独设置0.5生活创新学分,在期末结束时以书面形式将本学期中学生感悟到的或实施了的创新想法或实践以书面形式提交,由辅导员做出考核评价。同时鼓励学生与辅导员在学期中进行交流沟通,这部分可算作平时成绩。同时为了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也可以将一个同学的创新想法所引发的同学之间的思考讨论以各种方式交与辅导员,使学生在讨论中不断激发创新思维。

(四)建立全校范围学生与老师互动交流平台 【个人经历】:

我作为上海市创新实践项目及SITP项目的参与者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过少。虽然某些学院有导师制,但很大程度上也是走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导师与学生切磋知识,激发创新灵感的作用。虽然大多数本科生的专业知识还很欠缺,但提早让学生了解学校老师所研究的项目有利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导师的学术促进,或许一个本科生的一个想法或意见可以给导师原本停滞不前的研究道路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灵感。同时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同时使其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众所周知,只有感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高考填志愿制度的不完善已经让很多学生被迫学习自己本身并不喜欢的专业。如果大学校园又不能给这些学生提供了解实践他们所喜欢的专业的机会,那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我本身喜欢

偏文的专业,上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于是在选修课中选择了心理学课程。但由于同济没有心理学专业,因而很多心理学想法与实践计划由于没有同伴或老师专业指导而暂时搁置。如果学校可以让一些有部分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老师作为我的跨专业指导老师,则可以对我在心理学方面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也可以使我在这方面的创新思维得以发挥。 【具体操作】:

基于此我提出另外两个建议:

1、 每学期开始及学期中期学校将本学期在职教师所研究的项目或课题及老师所在学院及开设课程(指那些没有具体研究课题的教师)公示于校选课网上(涉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机密的课题除外),学生可以在这两个时间点的任意一个时间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及导师或感兴趣的老师作为本学期的创新专业或跨专业指导老师,设置1学分。要求学生参与到老师所研究的课题中或与老师交流自己在指定老师所学专业领域的想法与学习计划。参与方式平时可以以邮件或见面等形式交流。学生最终将自己在这学期的创新专业中所学到的内容或创新点以书面形式交给老师,由老师给出评定。(为了防止该设置流于形式,可以要求老师最终的成绩评定形成梯度,如“优”等级只能有25%等类似选修课评定的方式来评价。)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导师制在专业方面的局限单一性,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建立了校师生之间有效的学术联系,可谓一举两得。

2、在以上的实践基础上,相应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决定是否

将学生的创新想法公示。学院可以将愿意被分享的创新想法汇总,在下个学期末在选课网上公示。此时这些想法自然成了SITP项目的母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由选择项目,形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这个项目可以作为假期创新学分,如果最终可以完成答辩并有成果展现,每个参与人可以有0.5学分算入总成绩,而立项人也可有其他额外奖励。这样既使创新项目的数量质量得以保证,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以人为本,最大程度促使学生思考和创新。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于本人创新经验的讲述及关于校创新制度优化方案的思考,可见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思维习惯方面无论校方还是学生自己都还有待做进一步实践。只有在学分设置制度方面勇于尝试,不断完善,参与主体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普遍提高。

希望创新意识的美丽之花可以在学分制度改革的肥料滋养下,在大学这个自由富饶的土壤中朵朵盛开,让大学校园永远充满创新的气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8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