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考博《运动训练学笔记》复习材料

更新时间:2024-06-29 09: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运动训练学笔记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从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体育竞赛活动的日益活跃,现代奥运会的百年盛事,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可以清晰地描绘出20世纪现代竞技体育的 发展历程。 竞技体育的构成: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少年儿童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工作。选材时,应注意考虑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力求使用科学的测试和预测方法,努力提高选材的成功率。

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重要途径。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规则的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系,并作用于社会媒介。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

竞技体育管理 无论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下才能得以实施并得到理想效果。 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竞争性 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即竞技能力。竞技体育可以简单理解为比较竞技水平高低的体育活动。激烈的竞争性就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于其它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竞技运动的参加者总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战胜对手。竞争性是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杠杆,它既增加了比赛胜负的不确定性,也使得竞技运动更具有魅力。

规范性 高度的技艺性是竞技体育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高度的技艺又是以对技术、战术和各种训练的规范性要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竞技体育的规范性还表现在各个竞技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竞赛规程等制约机制的规范性和竞技体育管理的规范性方面。

公平性 竞技运动中的竞争应该在高度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比赛规则和规程就是其中最主要的要求参加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不仅比赛必须严格根据规程和规则的要求来进行,平时训练也必须针对规则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

集群性 竞技体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同时参与,才有可能组织竞赛活动。在集体项目中,这种集群性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竞技体育的集群性还表现在运动员或运动队与其他个人或集体的关系中,如与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关系,与裁判员、球迷和观众等各方面人员之间的关系。

公开性 现代通讯的发展,使重大体育比赛活动能够成为吸引全球数亿人关注的社会活动。而且,积极体育具有比一般社会活动更为明显的公开性和外相性的特点。在运动训练方面,新的运动技术和训练方法,经由运动员比赛,很快成为大家共享财富,同时也会成为被对手利用而成为战胜自己的武器。因此,竞技体育的公开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竞技体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观赏性 竞技体育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发展而来的,现代竞技体育日益加强的竞争性,更大大加强了其可观赏性。 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现时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排解社会成员不良心绪。 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运动训练释义 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重要途径。

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目的。其中,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继而通过参加运动竞赛将其已获得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 无论从活动时间、活动容量,还是从人们投入的力度来看,在竞技体育多种构件中,运动训练都是最重要的。理想的运动选材是为运动训练提供优质的素材,运动竞赛则是对训练成效的检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遗传效

1

应、生活效应及训练效应多元途径,其中,训练效应是运动员获得竞技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运动训练与运动员的选材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由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科学的选材选出了具有优越的先天性遗传能力的可造之材,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使得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的竞技能力得到充分展现。选材为成功训练准备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但如果没有科学的训练,再好的素材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选手。

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 成功参加竞赛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运动训练的内容和安排应力求符合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和竞赛规则的要求,最终求得在比赛中充分地表现出已经具备的竞技能力。同时,运动竞赛的特定条件和气氛,为创造高水平运动成绩提供了平时训练中难以具备的良好条件,而运动成绩也只有在专门组织的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正是对其训练效果的最好检验。 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训练,其训练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训练内容和手段,而是要认真分析各种内容和手段对提高专项运动能力作用,包括直接、间接作用,长期、短期作用,以便更为有效地选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服务于专项竞技水平提高。

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双子模型规律)

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不论其包含的时间跨度有多大,不论是多年的训练过程还是周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一个特定的时刻,都是其前一时刻状态的延续,又都是后一时刻状态的先形。一次、一周或更长时间的大负荷训练,会对运动员其后的状态发生深刻的影响,而一段时间训练的间断同样会引起其竞技能力状况的相应变化。训练过程这种延续进行和前后制约的特性,即称做连续性。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又都必然地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和方法手段以及负荷,都各有自己特点。尽管这些阶段看来是人为的划分,但必须符合运动训练过程本身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外部加于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使之更好地承受外加负荷,这就是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现象。在负荷保持在一定范围的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也都会保持在一个适度范围内,。这时,负荷的量度越大,对机体刺激度越深,所引起的应激越强烈,机体产生相应的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竞技能力提高的也就越快。但负荷超出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运动员的机体会产生劣变现象。这种劣变现象会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提高产生消极的作用,甚至会迫使一名优秀运动员过早结束运动寿命。

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运动训练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性行为,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施科学的调控,制定科学训练计划,是实施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而在竞技比赛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训练和比赛过程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原已确定的训练计划和对训练和比赛过程的设计都需要给予相应的调节,实施必要的更改,以力求原定目标的实现。而在内外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原定目标已不可能实现时,则亦应调整训练目标及各相应环节训练工作的要求。

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有着广泛多学科联系,各种不同科学学科、科技理论、科技思想、科技方法与仪器器材都能在竞技体育领域发挥各自得影响和作用。在运动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运动员状态诊断、训练目标建立、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现代科技成果。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目的

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水平。

运动训练学主要任务 1. 2. 3. 4. 5.

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深入探索尚未被人们说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 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

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 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2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内容

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运动训练学的目的、任务、特点;有的训练原理和原则;有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智能训练;训练过程的计划和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等。 ●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是由哪些基本环节构成的

运动训练过程就是反映培养优秀运动人才的体育教育和体育实践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各训练单元、训练课、训练日、训练周、训练阶段、训练年和多年训练等运动训练的基本过程构成。并按训练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确定、训练控制模型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的实施和训练过程的反馈监控等训练控制程序进行调控。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理论的构思与命名

运动训练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在专项运动训练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了各个专项的训练理论,继而以此为基础,又发展和建立了一般训练理论。一般训练理论研究普遍适用于众多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是在高层次上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专项运动训练理论密切结合专项训练实践,研究适用于专项训练活动需要指导性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的可应用的训练方法。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这一体系已日益表现出其明显的不足,即一般训练学在力求概括适宜于所有项目的共同规律时遇到巨大困难;同时专项训练学受到视野的局限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化和提高;以及这两个层次中间所出现的明显断裂。人们在探讨研究众多竞技运动项目共同规律的过程中强烈的感受到,在许多方面常常难以、甚至不可能将不同项目所具有的多种风格和特点简单地作出单一的概括和归纳。而如果将某几个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许多共同特点立即清晰地显现出来了。按照不同项目的类属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既可比一般训练理论更加准确而深入地揭示同类项目的规律,又可在专项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和提高;并有机地加强这两个层次理论之间的联系。

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1983)。 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即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负荷量度及训练的组织这样四个问题进行的。因此,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系统分析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高低,都是由运动员的心、技、体、战、智五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其中,体能又包含形态、机能及素质三个方面状况。

各个因素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所起作用的大小依项群特点的不同而有着明显的区别;同一种竞技能力对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作用也依项群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

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运动成绩是运动竞赛的结果。任何一场运动竞赛的结果都必然包括两个方面,即比赛的名次和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影响比赛结果的基本因素是运动员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竞赛对手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以及运动竞赛结果的评定这样三个方面。其中,运动员自身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状况毫无疑问对运动员成绩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

4.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运动训练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通过运动竞赛,将已获得竞技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创造出理想的运动成绩。竞技需要原则(亦称从实践出发原则)是指导训练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发展竞技能力需要,以及在比赛中充分发挥竞技能力的需要,决定着运动训练的具体任务和训练内容。而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根据训练的任务和内容而予以选择的。在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及时地对优秀选手竞技能力结构新特点加以研究。当代优秀选手竞技能力的新特点可以用“全面加特长”加以概括。 ●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竞技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 标准 项群划分 竞技能力主导因素 体能主导类 速度力量性 速度性 动作结构特点 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非周期性) 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 成绩评定方法 测量类 测量类 3

耐力性 技能主导类 表现准确性 表现难美性 同场对抗性 隔网对抗性 格斗对抗性

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 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 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测量类 测量类 评分类 命中类 得分类 制胜/命中类 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首先,对现有的不同等级的运动项目进行对应的项群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众多运动项目发展的状况,便于人们从社会学、地域学、遗传学及训练学等不同角度科学地分析造成各类项目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的原因。继而可以选出与现有的优势项目隶属于同一项群但暂时落后的项目。由于这些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极为方便地借鉴同项群中先进项目成功的训练经验,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暂时落后的项目有可能比其他项群的落后项目更快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向优势项目行列中转移。

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有序性是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项群的划分和项群体系的建立使得竞技项目这一巨大群体的内部结构更加有序,进而为运动训练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其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3.同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在一般训练学理论中,研究者通常难以注意到和揭示出混处于所有项目之中的一组项目的训练规律,而通过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则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以一个项目的训练实践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项训练理论,不可能做出具有更为普遍适用性的提炼和概括,而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则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运动项目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某些运动大项的综合性特点,如果只以历史形成的运动项目为单位去认识运动训练规律,必然会受到极大局限。项群训练理论体系建立,将很大程度上使得研究者打破固有的运动项目界限束缚,对进行跨项的规律性探索和研究成为可能。 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有为数不少的运动员是从领项中选拔过来的,“同项群内部的转项多于异项群之间的转移”,在运动训练界许多人的思维中,本已潜存着一种朦胧的“项群意识”,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将会使人们这种朦胧的潜意识转化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行动,从而促进竞技人才的合理流动。 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任何一个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处于完全闭锁式的状态,在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很自然地会从其他项目吸收那些对自己适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时,也不断地把自己科学理论、精湛的技巧以及有效的方法传输给别的项目,历史经验表明,这种信息的交流主要发生在同项群不同项目之间。然而,在人们对于项群的构成还缺乏科学的、明确的认识之前,这种认识还常常是自发的,也是缓慢的。可以预期,在项群理论的指导下,对于同项群之间训练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移植,将会更加自觉、更会有效地得到实施。例如体操运动员运用保护带的训练方法推广到跳水训练中,乒乓球的多球训练推广到羽毛球、排球训练之中等等都是同项群训练方法相互移植的成功的例子。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优秀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 技战术在本项群各个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又特长;技术熟练、准确又实用。战术特征表现为战术方法、比赛阵形和比赛意识有机结合。整体攻防战术协调发展,个人、组合与全队战术协调发展。 2.体能特征 本项群运动员具有身体健壮、肌肉细长并且富于弹性、脂肪层薄、臀部肌肉紧缩上收,以及踝关节围度小、跟腱清晰、足弓高等形态学特征,以满足快速、灵活、激烈对抗等比赛特点的需要。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所反映的机能能力在体能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是运动员在长期比赛中持续运动的体能基础。本项群运动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主要有力量、速度、灵敏、柔韧、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等。

3.心理和智能特征 本项群运动员心理特征主要包括球感、情绪、注意力和意志品质等,而智能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观察记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技战术问题的能力。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主观因素:本队的竞技水平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水平;客观因素:对手水平、竞赛办法、比赛环境、比赛时间、裁判行为等。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员训练的特点

1.技术训练 全队技术训练强调提高整体攻守效能,注重攻守训练内容的同步化。在个人技术训练中重视训练内容的专门化,使个

4

体特长更为突出。同时,还特别强调技术动作的动力性,提高对抗能力及在激烈对抗条件下技术的准确性。

2.战术训练 由于攻守的配合速度明显加快,快速反击战术在进攻打法的训练中占重要位置。注重发展运动员聪明才智,以求有目的地训练运动员比赛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在时间短促、情况复杂的条件下随机应变地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应加强以多攻少、以少防多的战术训练。

3.身体训练 发展速度和耐力等素质是身体训练的重要任务。要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即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完成技战术行为速度,强调训练负荷强度和加速疲劳后的恢复,注重训练内容的全面化和内容组合的最佳化。

4.心理训练 围绕保持运动员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和稳定的情绪,以及正确对待比赛胜负和得失的心理品质组织相应的训练。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1.运动成绩释义 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和名次。

竞技水平 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为竞技水平。不同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比赛结果的评价方法也不相同。

比赛名次 不论哪一个运动项目,比赛结果都必须要分出名次。在许多情况下,比赛名次的意义甚至超过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价值。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以及在比赛中发挥的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到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赛中与强劲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它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被淘汰。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1.竞技能力释义 竞技能力即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和耐力三中基本运动素质,以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人体的形态及机能状态是决定其他运动素质水平的基础条件。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可从技术的合理性及稳定性两方面予以判定。战术能力则表现为力求出色地发挥自身地体能、技能及心理能力,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干扰对手竞技能力的发挥,以及对手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施加合法的影响这样三个部分。高度发展的协调能力是运动员掌握合理技术的重要先决条件;而除了技术基础之外,运动员智力状况及一般的和专业的知识水平则对其战术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涉及广泛的领域,在竞赛中则集中地表现于运动员的参赛情绪及竞技意志,运动员保持高昂而适度的参赛情绪和顽强意志的重要条件是强烈的参赛动机和良好的性格特征。

2.竞技能力与两个相似概念含义异同

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 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即称为运动能力。在竞技运动中的运动能力则称为竞技能力。因此可说,运动能力的涵盖面比竞技能力更广,而竞技能力只是运动能力诸多表现中的一种。

●竞技能力与运动训练水平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作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程度。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也常用于表达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能力。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包括哪些内容?是如何建立的?它在运动员训练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1.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和抽象。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本质特征。 每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都有着各自不同特点,但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又有着许多共同能够特征。建立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即可科学地概括并准确地描述这些共性特征,以便为运动员确定竞技能力训练目标提供标准的参照系,同时又对运动

5

不同类型的训练周期及其时间构成

周期类型 多年周期 年度周期 大周期 中周期 小周期 日周期 时间构成 2-20年 1-3个大周期 准备、比赛、恢复期各1,每个大周期10-30个周 4-15周 7加减3天 1-3次训练课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 贯彻周期安排时,要考虑到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以周训练为例)

不同训练周型及其主要任务

周型 基本训练周 赛前训练周 比赛周 恢复周 主要训练任务 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 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的目标 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超量恢复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和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后者是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而前者是变异因素。因为重要比赛日程的安排通常与某个项目最适宜的比赛条件的出现相一致的,而且通常上一年度即已确定。在竞技体育界,人们普遍认为奥运会冠军的荣誉远比世界纪录保持者要高,因为创造世界纪录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大多数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在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而4年一度的奥运会,则要求运动员必须在特定时间表现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在与世界各国优秀选手的同场竞技中取胜,显然这一要求的难度大大高于前者。这就要求教练员不仅能使运动员具有所需要的竞技能力,而求能使之在预定时间里把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可以说,优秀教练员的高超教练艺术更突出表现在这一点上。尽管人体本身受着生物节律的影响,但她并非绝对不变的,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安排使其在特定的时间里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由人来控制,教练员应努力做到有把握地调节这一变异因素,使之与特定的比赛日程安排相吻合。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整个训练过程中不同时间跨度的周期组成了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周期之间衔接。每个周期的负荷起点、负荷的高峰及负荷最低点明显还有规律性的联系,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适宜负荷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运动员在训练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训练效应。机体对适宜的负荷产生适应,但如若负荷过小,不能引起机体必要的应激反应;而在过度负荷的作用下则会出现劣变反应。 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

1.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 在负荷保持在一定范围的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都会保持在一个适度范围之内。这时负荷的量越大,对机体刺激的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体产生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竞技能力提高得也就越快。

2.过度情况下机体的劣变现象 机体负荷生物适应现象只发生在适宜负荷的条件下,而当负荷超过了一定的范围,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或成为过度负荷时),运动员机体便会产生劣变现象。劣变现象特征包括:慢性体重下降;非受伤引起的关节及肌肉疼痛;慢性肠功能紊乱;扁桃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鼻塞和发冷;出现皮疹和肤色改变;周身性肌肉紧张;疲惫不堪,失眠不安。过度疲劳会对运动员机体带来很大破坏,会导致运动员健康状况和体能明显下降,使运动创伤增加,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有些运动员甚至过早结束了自己运动寿命。在训练实践中,对机体的负荷通常都是连续实施的,几次负荷之间不同的间隔与联系,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如果在前次负荷后机体的超量恢复阶段再施予负荷,会使机体水平不断提高;而如果前次负荷后运动员的机体还没得到恢复便再次施予负荷,则会导致机能水平下降。

11

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负荷,都包含着负荷的量与强度这样两个方面。前者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量的大小,后者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负荷的量和强度分别通过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来,人们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指标去反映负荷量和强度的大小。负荷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或单个(单组)动作中运动员机体所承受的负荷刺激。负荷量是指在持续、连贯的身体活动时,运动员机体在承受一定外部刺激总量时,所表现出的内部应答反应程度。

(1)负荷量评价的指标 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次数是指训练中重复练习的次数。时间是指一个统计单位中(一种练习、一次课、一周、一年或其他单位)训练的总时间。距离是指完成各种周期性练习的距离。重量是指完成练习的重负重量。

(2)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 负荷强度的大小常常通过练习的速度、远度、高度、单位练习的负重量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 负荷量和强度构成了负荷的整体,他们彼此依存而又相互影响,任何负荷量都是以一定的强度为条件而存在的,任何负荷强度又都是以一定的量为其存在的必要基础。一个方面的变化必然导致另一个方面的相应变化。

2.渐进式增加负荷的量度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随着运动员生物年龄的增长和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提高,通常需要相应加大负荷的量度,但这一变化必须循序渐进地实施,才能得到理想效果。循序渐进的增加负荷,有四种基本形式即: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和跳跃式。

(1)直线式 负荷的增加是直线上升的。在这种方式增加中,负荷强度的动态变化通常不明显。负荷的上升主要是基于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及重量的不断增加。适用于负荷起点较低的初学者。

(2)阶梯式 练习一段,保持一段,每增加一次负荷,几乎要保持一周的时间。若以日为单位,负荷呈阶梯式上升,若以周为单位,负荷则表现出斜线上升的趋势,这种增加负荷方式适用于优秀运动员、等级运动员及初学者。

(3)波浪式 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继续增加负荷。但长时间保持高负荷,机体又得不到休息,往往又导致过度负荷。因此负荷的增加需要有起伏,每一次负荷下降可比前一阶段的最低负荷稍低,然后再提高到新水平,始终按波浪式上升,无论连接波峰还是波谷,都表现出斜线上升的趋势。这种增加负荷方式适用于优秀运动员、等级运动员及初学者。

(4)跳跃式 训练负荷跳跃式增加,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对优秀运动员可以采用。因为优秀运动员的成绩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机体各部分调节及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支配,容易按固定的模式进行。为了打破这种定型,可采用突然增加负荷的方法,对机体给予强烈刺激,以期经过一段休整再达到一个新的较高水平。跳跃式增加负荷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打破机体不同系统之间旧的牢固联系,促使其在新的水平上建立新的练习,求得运动员承受负荷能力产生突破性提高。

3.科学地探究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负荷量度的增加会带来更好的训练效果,而且越接近运动员承受能力的极限,效果就越明显。运动员负荷量度临界值的大小随其发育程度、竞技水平等较为稳定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又受着运动员健康状况、日常休息、心理状态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他的测定与评价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用科学的诊断方法力求准确地掌握负荷量度的临界值,避免过度训练。

4.建立科学诊断系统 为了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把握不同时期运动员竞技能力状况,以便准确地判断负荷的适宜度及恢复程度,从而决定训练中应取得相应对策,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选取可靠的指标,在恰当的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地进行准确诊断。 5.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训练离不开负荷,没有负荷就不成其为训练;训练也离不开恢复,没有恢复,负荷只会导致运动员机体能量物质消耗,导致运动员机能下降。现代运动训练中,越来越重视负荷与恢复的协同效应,不是在负荷后运动员业已疲劳时才考虑恢复问题,而是在计划负荷的同时,就应考虑到负荷后的恢复问题。 ●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训练任务及不同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

1.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 不同专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守着不同因素的影响。在选择训练内容和手段时,就必须注意到不同项目专向竞技的不同需要,有计划地实施区别对待。

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包括性别、日历年龄、生物年龄与训练水平、竞技水平、生理和心理特点、身体状况、训练情绪等,这些方面都对训练安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另外,同一名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在不同阶段、不同时刻的表现,不同训练环境和训练条件也都对训练内容和组织实施提出明显不同的要求。

3.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 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以及在不同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包括决定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教练员

12

的业务水平,对训练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训练所处的阶段和具体要求,以及气候场地、器材等外界环境等等这些因素的不断运动变化,都要求教练员及时根据具体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组织训练。 贯彻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所需要注意的因素 主要因素集中在运动专项、训练对象和训练条件这三个方面。

(1)运动专项 包括专向成绩决定因素(如短跑取决于速度力量与频率;中长跑取决于耐力)和专项成绩的发展规律。

(2)训练对象 每一个训练对象都有不同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训练学方面特征。生物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形态、发育状况及个人的生物节律。心理学特征包括:气质、个性及参加训练的动机等。社会学特征包括:家庭状况、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等。训练学特征包括:训练年龄、接受负荷能力等。

(3)训练条件 考虑到训练所处的时期和阶段,还要考虑到场地、气候、同伴、环境等。

2.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在集体项目中,个人训练作为集体训练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个人项目的训练时,又必须注意处理好与集体训练的关系。对枯燥、单调的个人训练项目,如能有效地组织集体训练就会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荷,使他们对训练产生更高兴趣。

3.教练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对于运动员的初始状况,教练员可围绕竞技能力的几个主要决定因素来了解具体情况。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更要注意通过课上观察、记录与运动员的成绩,通过批阅运动员的训练日记,以及通过专门组织测试,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的变化,为科学地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提供必要依据。 直观教练原则

直观教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角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 直观教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1.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 直观教练原则主要是依据人的认识规律确立的。人的正确认识的形成,都要经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练习时,一般都是沿着直观(具体、生动思维)——实践(建立动作表象,学习和了解技术要点)——建立概念(形成抽象思维)——学会和掌握动作技能的思维认识程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直观的感性认识起着重要作用,是掌握动作机能的起始和基础。

2.动作技能形成原理 动作技能和其他竞技能力的形成发展一样,都有其内在联系和自身体系,反映着事物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发展规律。在动作技能形成全过程中,所获得的丰富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动作技能形成。 贯彻直观教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教练员应高度重视直观教练原则的运用。 2.注意应用科学技术新成果。

3.注意直观教练与积极思维的有机结合。 适时恢复原则

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

1.人体机能能力量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 人体机能能力量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称为恢复。在恢复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持续一段时间后再降到原有水平,即完成一次训练负荷后恢复全过程。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负荷越大,消耗越激烈,恢复过程就越长,超量恢复也越明显,运动训练中的恢复,并不是满足于回到原先水平的恢复,而是要追求超量恢复。

2.调整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训练中掌握好关键性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练到什么时候该歇,疲劳到什么时候该调,必须要准确地予以把握,才能保证训练的成功。训练疲劳对机体的刺激若达不到必要的深度,每练多少就要恢复、调整,就不会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但如果该调不调,负荷过度,则会引起机能劣变,在心理上、生理上受到严重损伤。 贯彻实施恢复原则的训练学的要点 1.准确判断疲劳程度

(1)自我感觉 是有效的简单判别方法。运动员在疲劳时,会感到肌肉僵硬、局部酸疼、四肢无力、呼吸急促、胸部发闷、力不从心。在恢复过程中,上述疲劳感觉逐渐减轻或消失,自我感觉新的活力又重新滋生,继续训练的愿望逐渐加强。应当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训练任务常常是在运动员自我感觉疲劳时进行的,没有这样一种过程就不能对机体产生足够深的刺激,因而也无从实现更

13

高机能水平的适应。

(2)外部观察 在训练中,运动员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眼神无光、连打呵欠、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动作无力、失调、错误增多、技术规格下降等现象,可初步判定疲劳已产生并加深到一定程度。当上述现象完全消失,特别是动作准确性、稳定性及平衡能力有了明显改变与加强,就说明机体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恢复了。

(3)生理测试 可采用呼吸肌耐力测试、体位血压反射测试、皮肤空间阈测试、肌张力测试、心电测试、脑电测试和视觉闪光临界频率阈限测定等。

(4)心理测试 采用自我疲劳感觉表、自我恢复感觉表等。 2.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1)训练学恢复手段 主要包括变换训练环境训练内容,交替安排负荷,调整训练间歇的时间与方式,在训练课中穿插一些轻松愉快、富于节奏的练习;在恢复过程中以轻微的肌肉活动,帮助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更快消除;根据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安排好每天训练时间,成为一种习惯的定型,节省神经能量,也有利于恢复。 (2)医学生物学手段 (3)营养学恢复手段

(4)心理学恢复手段 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等。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释义及作用

1. 运动训练方法释义 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是在教练员的训和运动员的练的过程中被予应用,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双边活动中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方法。是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训练方式和办法的概括,是对各种具体训练方法的集中表述。

2.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 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过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2.运动训练方法体系

(1)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 构成运动训练方法的主要因素是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媒体及其变化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等要素。

(2)运动训练方法基本分类 可分为整体控制方法和具体操作方法两大类。前者包括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两种具有整体思维特征的训练方法;后者包括完整训练方法、分解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以及比赛训练法8种具体的直接操作的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手段概述 1.运动训练手段释义及作用

(1)运动训练手段释义 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2)作用 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运动项目的各类竞技能力。 2.运动训练手段体系

(1)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 可以从身体练习的动力特征、动作结构和动作过程三个层面予以解释。动力特征包括力的支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动作构成包括动作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及节奏。动作过程包括动作开始、进行、结束。 (2)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分类

以练习目的分类,分为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提高战术能力的训练手段,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 以训练手段效果对专项影响,分为一般训练手段和专项训练手段。 以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分为基本训练手段和辅助训练手段。

以练习手段的动作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包含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的单一结构训练手段和包含固定性练习及变异性练习的多元结构训练手段两大类。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法 ●模式训练法

14

模式训练法是指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其操作程序为: (1) (2) (3) (4) (5) (6) (7)

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 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

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

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 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 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 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模式训练法的结构与特点

1.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模式训练法是由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训练目标模型给出了未来运动训练过程目标发展的指标体系;检查手段是采集运动训练现实状态的信息工具;评定标准是甄别现实状态与训练模式间差异性质和成度的鉴标体系;训练手段是根据训练模式所提出的发展目标以及评定结果的反馈信息所提出的练习方法。

●建立目标模型首先必须明确训练目标,即期望训练达到何等水平、具有什么特征的运动员。进而,需确定训练目标竞技能力结构的影响因素,并对反映这些影响因素状况指标参数进行数学处理,建立起尽可能定量化的目标模型。

检查手段有检查项目、检查方式和检查工具三个要素组成。其中检查项目按训练内容分类,可以分为机能、技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等项目;检查方式涉及到群体、个体、环境等诸多因素;检查工具按物理性质分类,可分为电测、机测、光测、磁测及化测等工具。三者合成检查评定的信息采集手段,为教练员提供运动训练现实状态的具体信息。 评定标准为教练员提供识别运动训练过程状态依据。

训练方法根据评定结果选用籍以实施模式训练、解决具体训练问题。 2.模式训练法的特点

(1)模式训练法具有信息化特点。模式训练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以训练模型的指标体系为控制依据,以评定标准的指标体系为监督、检查工具。整个训练过程的发展与变化均置于信息控制之下,有助于及时纠正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偏态。

(2)模式训练法具有定量化特点。模式训练法所依据的训练模型与评定标准均具有定量的特点。实践中,训练模型的指标体系可为未来训练过程提供明确的训练目标,评定标准的鉴标体系可为现实状态的训练状况提供明确的反馈信息,有助于定量控制运动训练的过程。 模式训练法的应用

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模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结果了解运动员现实情况,修正训练计划的相应环节或教练员指导方案,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模型指示的预定目标。

首先,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测验,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与检测成绩对应的标准分数,同时按照“综合性、均衡性、适应性”的计算方法评出等级,以确诊出运动员现实的基本状况;其次,根据训练模型确定出下一阶段训练过程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差距,确定训练重点,选择训练手段,实施严格的模式训练;最后。在预定的时间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测验,以检查模式训练效果,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问题,继而又进入新的一轮应用过程。 程序训练法

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程序训练法以训练程序为控制依据。训练程序是将训练过程的时序性与训练内容的逻辑性融为一体的有序集合体。训练程序表达了训练过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训练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说,训练程序中训练内容的逻辑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越清晰、越细致,则越有利于程序训练的组织实施。科学编排程序是实施程序训练法的重要前提。 程序训练法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1.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程序训练法由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程序训练法是以训练程序为控制依据,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联系形式三种要素组成。

编制训练程序要求将庞大、繁杂的训练内容按照系统分解成小训练内容单元(步子),并由其编制具有相关性、逻辑性特点的训练内容体系。

15

时间序列通常是指训练过程训练单位时间的有机排序与衔接,要求将整个训练过程分解成有机相连的时间段落、以便将特定的小训练内容单元置于特定的时空之中,使不同的训练内容通过时间序列有机相联。

联系形式是指在特定时间范畴内不同训练内容衔接的方式,或者不同时间范畴内不同训练内容的衔接方式。主要有“直线”、“网络”两类。直线训练程序结构简单、较易操作,但训练内容的容量较小;网络训练程序结构复杂、较难操作,但是训练内容的容量大。 2. 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特点

(1)程序训练法具有系统化特点。程序训练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以训练程序的内容体系为控制依据,以评定标准的指标体系为监督、检查工具。整个训练过程的发展与变化均置于系统控制状态之下。

(2)程序训练法具有定性化特点。便于教练员抓住训练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选定明确的训练方向。

(3)程序训练法具有程序化的特点。由于训练内容规划在训练程序过程之中,因此,训练过程中训练内容的变更实质上是在严格检查、评定、监督之下,按照训练内容内在关系的本质联系,有步骤、有计划进行。 程序训练法应用的过程

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程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标准、检测手段了解运动员的现实情况,以便修正教练员的指导方案或根据训练程序指出的内容继续实施程序训练。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程序指示的预定目标。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分解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戈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运用分解训练法可集中精力完成专门的训练任务,加强主要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环节的训练,从而获得更高的训练效益。当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较为复杂,可予分解,且运用完整训练法又不易使运动员直接掌握的情况下,或者技术动作、战术配合的某些环节需要较为细致地专门训练时,采用分解训练法。

类型: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逆进分解训练法。

1. 单纯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需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的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对练习顺序并不刻意要求。特点是: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训练的顺序不必特别要求,便于教练员安排训练。

2. 递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需要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将第一、二两部分合起来训练;掌握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第三部分合起来练。如此递进式地训练,直至完整地掌握技术或战术。该方法虽然对练习各个环节的练习顺序并不刻意要求,但对相邻环节的衔接部分则有专门的要求。

3. 顺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需要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三个部分一起训练;如此步步前进,直至完整地掌握技术或战术。特点是: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大体一致;后一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一部分内容。应用该技术便于建立技术动作过程和战术动作过程完整概念,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和战术意识。

4. 逆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逆进分解训练法与顺进分解训练法相反,应用时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最后一部分;逐次增加训练内容到最前一部分;如此进行直至完整地掌握技术或战术。特点是:训练内容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顺序恰恰相反;多运用于最后一个环节为关键环节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 完整训练法

完整训练法释义 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运用完整训练法便于运动员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通过同一动作或同组动作的多次重复,经过不断强化运动条件反射过程,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通过相对稳定的负荷强度的多次刺激,可使机体尽快产生较高的适应性机制,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构成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因素:单次(组)练习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及两次(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

重复训练法的类型 短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小于30秒,强度最大,休息充分)、中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30秒-2分钟,强度次大,休息相对充分)、长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2-5分钟,强度较大,休息相对充分)。

16

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1.短时间重复训练法应用 普遍适用于磷酸盐系统供能条件下的爆发力强、速度快的运动技术和运动素质的训练。(如排球运动单个扣球技术动作的练习或传球与扣球技术组合动作练习)。特点是: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短,负荷强度大,动作速度快,间歇时间充分,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的各个环节前后稳定。间歇过程多采用肌肉按摩放松方式,以便能尽快促使机体恢复机能。重复次数和组数相对少。可有效地提高负荷强度很高的单个技术动作或组合技术动作运用的熟练性、规范性和技巧性;可有效地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磷酸盐的储能和供能能力;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有关肌群的收缩速度和爆发力。

2.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普遍适用于糖酵解供能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和素质的训练(如同场对抗项群中爆发力较强、速度较快的单个技术动作的练习或有此类技术为主所构成的组合技术动作重复练习)。特点是: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应较长,通常为30秒-2分钟;练习时,负荷时间可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或负荷强度可略长于主项比赛的距离;负荷强度应较大并与负荷时间呈现负相关性;单一练习动作的各个环节或组合技术的基本结构应前后稳定;能量代谢主要由糖酵解供能系统完成;间歇时间应当充分。间歇放松采用慢跑呼吸以及按摩,以便能尽快清除体内乳酸。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糖酵解供能系统得储能和供能能力以及糖酵解供能为主条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中各种技术衔接与串联的熟练性、规范性、稳定性以及机体的耐乳酸能力。 3.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主要适用于无氧、有氧混合供能系统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素质的训练工作。(如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的运动技术、战术的串联练习、连续攻防的对抗练习、组合技术的重复练习以及一次负荷持续时间为2-5分钟的各种运动素质的练习)。特点是:一次练习过程的负荷时间更长,通常在2-5分钟之间;技能主导类项群技术的练习种类较多,同时参与技术、战术训练人数较多,战术攻防转换次数较多,训练实践环境气氛较浓,组织难度增大。负荷时间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或负荷距离略长于主项比赛的距离;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呈现负相关性;无氧和有氧混合供能性质明显。 ●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释义 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法的类型 高强性间歇训练法(时间小于40秒 强度大 心率190 间歇很不充分)、强化性间歇训练法(A型时间40-90秒 强度大 心率180 间歇不充分;B型时间90-180秒 强度较大 心率170 间歇不充分)、发展性间歇训练法(时间大于5分钟 强度中 心率160 间歇不充分)。

1. 高强性间歇训练的应用 是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磷酸盐与糖酵解供能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的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如同场性运动项群中连续曲线跑动进行的攻防技术练习或连续跑动的“人盯人”防守技术练习)。特点是: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短,负荷强度大,心率多在每分190次左右;间歇时间极不充分,以心率下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确定依据;练习内容多为单个技术或组合技术;练习的动作结构基本稳定;能量代谢主要启用磷酸盐系统以及糖酵解供能系统。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在该两类系统供能条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以及糖酵解供能状态下技、战术运用的规范性、稳定性和熟练性。

2.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是发展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如同场运动项群中局部攻防战术配合练习,篮下禁区的连续攻防战术的练习等)。其特点是: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群来讲,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负荷强度通常略低于主项比赛强度的10%-5%,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80或170次左右即可,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确定依据,动作结构前后稳定。对于技能主导类项群来讲,技术动作种类较多,动作练习多为组合技术,技术动作的负荷强度较高,负荷性质多为力量耐力性和速度耐力性。负荷时间较长,其中A型强化性间歇训练有利于提高负荷强度较高的运动技术、战术运用的熟练程度,有利于提高糖酵解供能为主的供能能力及该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素质;B型强化性间歇训练有利于提高负荷强度适中的运动技术、战术运用的熟练程度,有利于提高无氧与有氧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以及此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素质。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十分强调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强调启用糖酵解供能系统或以其为主的混合代谢系统供能。

3. 发展性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是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代谢下的运动强度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如同场运动项群中篮球运动“三对三”攻防转换练习)。特点是:一次练习时间较长,负荷时间至少在5分钟以上,负荷强度控制在平均心率为160次/分左右,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确定依据,一次持续练习的动作种类可以单一,亦可多元,供能以有氧代谢系统为主。 ●持续训练法

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练习时,平均心率应在每分钟130-170之间。持续训练主要用于发展一般耐力素质,并有助于完善负荷强度不高但过程细腻的技术动作,可使机体运动机能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刺激下产生稳定的适应,内脏器官产生适应性变化;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以及该供能状态下有氧运动强度;可为进一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

17

及无氧代谢工作强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持续训练法可分三种类型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中时间持续训练法和长时间持续训练法。

1. 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素质训练之中,也适用于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中动作强度较高的素质、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工作。(同场性运动项群中接球、运球、投篮等组合技术攻防战术练习)。特点是:一次持续练习的负荷时间相对较短(约5-10分钟),负荷强度相对较高,平均心率负荷指标控制在每分钟170次左右练习动作可以单一的亦可多元;练习动作的组合可以固定也可变异;练习过程不中断。可有效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无氧、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和该供能状态下的运动强度,该供能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激烈对抗的持久性、攻防技术运用的转换性、负荷强度变换的节奏性、各种攻防技术运用的衔接性、某项技术战术应用的熟练性和疲劳状态下技术效果的稳定性,以及有氧、无氧代谢下的供能能力和运动强度。

2.中时间持续训练法的应用 普遍适用于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各个项目中多种技术的串联、攻防技术局部对抗、整体配合战术或技术编排成套的技术或战术训练,以及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包括匀速持续训练和变速持续训练。其中匀速持续训练是一种典型的以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该方法的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因具体运动项目的比赛距离不同而有所差异。其特点是运动强度较低,运动过程不中断,练习动作相对稳定,负荷强度一般在心率每分钟160次左右,人体能量消耗较小。变速持续训练是一种强制性的以发展有氧与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该方法运动强度相对较高,负荷强度变化较大,运动速度变化较多,运动过程不中断,负荷强度一般心率每分钟170-150之间,人体能量相对消耗较大。持续负荷时间至少应10分钟以上。

3.长时间持续训练法的应用 对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运动项群具有直接训练价值。实践中,具有匀速持续训练、变速持续训练和法特莱克训练三种。长时间持续训练法中的匀速持续训练和变速持续训练与中时间持续训练法的主要不同是:负荷强度相对更低,负荷时间相对更长,训练场所变更较多。法特莱克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为主、适当发展有氧与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为己任的耐力训练方法,其特点训练环境不稳定,运动路线不固定。负荷时间较长,运动速度的快、慢变化不具有明显的节奏性,但具有明显的随意性;运动过程始终不断,练习过程的负荷强度呈现高低交错,心率指标为每分钟160-130次之间。心理感受相对轻松。长时间持续训练法应用的目的是发展一般耐力,过分采用长时间持续训练法进行训练,不仅无助于技能类运动项群运动成绩提高,甚至有可能引起技能不良迁移或阻碍主要专项运动素质发展。因此,只作为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中一项辅助性的练习。 变换训练法

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变换训练法的类型包括负荷变换训练法、内容变换训练法、形式变化训练法。

1. 负荷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1)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均保持恒定的搭配形式。可使机体某一技能或素质产生适应,或者是使某项运动技术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2)负荷强度恒定、负荷量变化的搭配形式。可通过量的提高,发展机体某一运动机能或运动素质耐力水平,或者通过量的减少,促使机体恢复。(3)负荷强度变化、负荷量恒定的搭配形式。可通过提高强度,发展机体某一运动机能或运动素质工作强度,或通过降低强度,促使机体恢复,或学习、掌握某种高难技术。(4)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均有变化的搭配形式。可通过提高负荷强度,减少负荷量,发展机体某一机能或素质的工作强度或技术动作的难度和强度,或者通过降低负荷强度,提高负荷量,发展某一运动机能或素质水平,或巩固基本技术。特点降低负荷强度,可利于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负荷强度及密度,可使机体适应比赛的需要。

2.内容变换训练法应用 适用于难美性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组合练习。而对机能主导类运动项群,内容变换训练方法较多应用于身体训练。特点训练内容变换节奏适应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变化的基本规律,使训练内容的变化种类适合运动技术、战术应用的要求;使练习内容之间变换符合实际比赛变化的需要,进而提高运动员比赛应变能力。

3. 形式变化训练法应用 主要反映在场地、线路、落点和方位等条件或环境变换上。特点是使各种技术更好地串联和衔接起来;对运动员产生新的刺激,激发起较高的训练情绪,进而促进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促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提高训练质量。 ●循环训练法

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循环训练法的结构因素:每站练习内容、每站运动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循环之间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循环练习的组数。类型:循环重复训练、循环间歇训练、循环持续训练。三种循环训练法的组织形式有三类:流水式、轮换式、分配式。流水式训练的做法:建立若干练习站(点)后,运动员按一定顺序,一站接一站地周而复始地进行当个练习。可以有效地

18

全面发展都种运动能力,并可使机体各个部位以及内脏器官得到训练。轮换式训练做法:将运动员分成若干组,各组运动员在同一时间内在各自练习站中练习,然后按规定要求,依次轮换练习站。可以有效地集中发展某一运动机能和机体的某一部位,使身体局部产生深刻反应。分配式训练的做法:设立较多的练习站,然后根据运动员具体情况指定每名运动员在特定的若干练习站内训练。 1. 循环重复训练的应用 是指按照重复训练法的要求,对各站之间和各组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不作特殊规定,以使机体得以基本恢复,可全力进行每站或每组循环练习的方法(即可用于技术训练也可用于素质训练)。(在篮球运动训练中,可将跑动接球、运球过人、急停跳投、冲抢篮板等作为练习站实施循环重复训练)。应用特点:可将各种练习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练习动作应熟练规范,练习顺序符合比赛特点,间歇时间较为充分。持续两组练习后进行一次长间歇。应用目的:提高高强度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提高攻防过程中的对抗性;并将技术动作和运动素质与代谢系统得训练融为一体,是之共同提高;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磷酸盐系统的储能和供能能力;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有关肌群的收缩速度和爆发力。

2.循环间歇训练法应用 按照间歇训练法的要求,对各站和各组之间的间歇时间做出特殊规定,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进行练习的方法。该法常用于发展运动员体能,亦用于协调发展技术、战术和素质之间的有机联系。应用特点:将各种练习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各练习站的负荷时间至少30秒以上,站与站之间间歇不充分。循环组间间歇可以充分,亦可不充分。应用目的:有效提高该类项目运动员糖酵解系统及其与油烟代谢系统混合供能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该供能状态下的速度耐力及力量耐力。 3. 循环持续训练的应用 是指按照持续训练法的要求,各站和各组之间不安排间歇时间,用较长时间进行连续练习的方法。应用特点:各练习站有机联系,各个练习的平均负荷强度相对较低,各组循环练习各站之间无明显中断,一次循环的持续负荷时间至少应在8分钟以上甚至更长。应用目的:可提高运动员持久的对抗能力、运动技术的稳定能力以及技术之间的衔接能力;可提高运动员攻防技术的转换能力、疲劳状态下连续作战的能力以及有氧工作强度;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工作强度以及有氧代谢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 比赛训练法

比赛训练法是指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是根据人类先天的竞争和表现意识、竞技能力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适应原理、现代竞技运动的比赛规则等因素而提出的一种训练法。可分为教学性比赛方法、模拟性比赛方法、检查性比赛方法和适应性比赛方法。

1.教学性比赛方法的应用 指在训练条件下,根据教学的规律或原理、专项比赛地基本规则或部分规则,进行专项练习的训练法。应用特点:可采用部分比赛规则进行局部配合训练;比赛环境相对封闭,便于集中精力训练;比赛过程可以人为中断以便指导训练;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小,利于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可以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激情、提高运动负荷强度;系统提高运动技术衔接和串联的熟练程度;强化局部或整体配合的密切程度;协调发展不同训练程度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激励运动员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更好的挖掘运动员潜力。

2. 检查性比赛方法的应用 是指在模拟或真实的比赛条件下,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对赛前训练过程的训练质量进行检验的训练方法。应用特点:可采用正式比赛规则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比赛;比赛环境可以封闭或开放;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可以设置检查设备进行赛况监控。检查性比赛方法主要应用于检验运动训练质量,寻找薄弱环节,分析失利因素,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提供改进训练工作的反馈信息。

3.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 指在训练的条件下,模拟真实比赛的环境和对手,并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行比赛的训练方法,在技能主导类对抗性运动项群中经常被采用。特点是:比赛环境类似正式比赛环境,按照比赛规则严格进行,模拟对手类似比赛对手。通过模拟性比赛可提高运动员科学训练的目的性;增强运动员对心理压力的承受性;检验教练员训练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加强训练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提高对真实比赛状况的预见性。

4. 适应性比赛方法的应用 是指在真实比赛条件下,力求尽快适应重大比赛环境的训练方法。应用特点:在重大比赛前,在真实的比赛环境下,按照比赛规则,与真实的对手或类似真实的对手进行比赛。以尽快促进各个竞技能力因素实现高质量匹配,促进运动员产生旺盛的竞争欲望,发现影响重大赛事成绩关键问题,形成与重大比赛相适应的最佳竞技状态。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

●(简述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体能训练的意义: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基础;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1)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并不意味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使身体各部

19

位、各器官系统和各运动素质绝对均衡地得到发展与提高,相反,正确的做法应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安排有主有次、以主带次。(2)应与技战术、心理、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3)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4)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5)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运动员对训练的兴趣,使运动员减少对训练的枯燥感和无味感。 身体形态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

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1)身体训练各种方法对身体形态都有意义,可根据需要运用相应的训练方法。(2)任何一个专项训练手段对使身体形态向专项需要方向发展都有显著作用,几乎所有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基本上都是通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实现的。(3)手持轻器械训练(4)舞蹈训练法。

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1)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2)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3)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4)采用都种方法手段改善身体形态。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可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力量素质分类)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值。

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

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 最大力量的评定及训练负荷的确定

评定运动员最大力量较为理想的方法是,测定肌肉等动练习时的最大力值。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当器械以各种不同速度运动时都可以表现出最大力值。对少年及一般运动员力量评定可采用握力、背肌力、屈臂悬垂、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及俯卧撑等指标。 最大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基本训练方法负荷量度的确定 (1)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确定应有利于改善运动员肌肉收缩时内协调的能力,即提高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有利于增大运动员肌肉的体积。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训练强度一般可控制在75%左右。第一力量训练必须有一个准备性的渐进过程,如对少儿训练,先从40%左右负荷强度开始,然后再逐渐加大负荷强度。第二,每周应穿插一些更大强度,如90-95%的负荷强度训练。(2)负荷数量(次数与组数) 练习重复次数与负荷强度有很大关系,通常,以50%的负荷强度做20次左右,每减少5%的强度,重复次数可增加两次,每增加5%的强度,重复次数可减少两次。用25%的负荷强度训练时,开始可连续重复8次,随着运动员力量增长,练习重复次数增加到12次后,即应及时提高负荷强度。(3)组间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长短取决于练习持续时间和负荷强度的大小,持续时间越长,负荷强度越大,间歇时间就越长。此外,间歇时间长短与参与工作肌肉数量有关,局部肌肉参与工作,间歇时间可短些,参与工作肌肉越多,间歇时间越长。 其他方法负荷确定

1.大强度法 按大强度法训练时,要求逐渐达到用力极限,以后继续用中上强度训练,直到对这种刺激产生劣性的反应时止。负荷强度85%以上。负荷数量 每组1-3次,安排6-10组。间歇时间 3分钟左右。

2.极限强度法 突出的特点是负荷强度达到极限。负荷强度 先采用接近本人的最大强度进行练习,然后递增。又称阶梯式训练方法。负荷数量 练习的重复次数和组数均很少。组间间歇时间 相对要长一些。运用此法注意把握好负荷强度增加幅度和适应时间;此方法只用于高水平运动训练,切不可用于少儿运动训练;要十分注意对运动员的腰部的保护,防止发生外伤事故。

3.极限次数法 是以某一强度达到极限练习次数的训练方法。训练强度不大,要求每组的重复次数达到极限次数,直到不能做为止。对促进肌肉肥大,增加肌肉横断面积效果显著,对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深刻影响。

5.静力练习法 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有较好作用。负荷强度 略大一些。练习持续时间 与强度有关,负荷强度为40-50%时,持续时间15-20秒;负荷强度60-70%时,持续时间6-10秒;负荷强度80-90%时持续时间4-6秒;负荷强度95%以上持续时间可为2-3秒。练习组数 不宜太多。间歇时间 相对长一些。练习注意:持续时间要适当,不可以过短或过长;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肌肉协调功能下降,并对技术训练造成不利影响。注意将静力与动力练习结合起来训练;注意练习后的放松练习;在练习前提醒运动员做深呼吸,用力不可过猛,否则会出现一些生理性反应。

20

5.变换训练法 负荷强度、练习重复次数与组数、组间间歇时间等因素都可变化,如金字塔式训练法85%×5次+95%×3次+100%×1次。

●快速力量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快速力量的评定 快速力量的大小,通常可采用动力曲线描记图分析评定。通过计算快速力量指数也可评定快速力量 快速力量指数=力量的极限/达到力量极限的时间

快速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负荷强度 从30-100%都可,很多情况下采用不负重的练习方法。也可以体重为依据,半蹲练习为体重的50%;深蹲为体重的30-40%。(2)负荷数量 应以不降低练习速度为原则。负荷重量大,则重复次数少;负荷重量少重复次数多,一般每组练习重复次数为1-5次。练习组数以不降低每次练习速度及不减少重复次数为原则,组数不宜安排过多。练习持续时间15-20分钟之间。(3)一方面保证运动员完全恢复,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运动员兴奋性降低,一般安排1-3分钟。 ●爆发力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爆发力的评定 评定爆发力多用爆发力指数为指标。爆发力指数=最大的力量/用力时间。

爆发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负荷强度 依需要而定,有时以30%的强度负重练习,也有时不负重,仅克服自身体重练习。(2)负荷数量 安排重复次数与组数时,注意应以不降低速度为原则,一般以1-5次为好。发展爆发力训练,应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速度来完成每一次重复练习。(3)间歇时间 保证运动员工作能力完全恢复为原则,但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不利于下一组的训练。一般1-3分钟或3-5分钟。 相对力量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相对力量的评定 评定可在对最大力量测定的基础上进行,用运动员的体重去除最大力量便可以计算出该运动员的相对力量。 相对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多采用提高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方法。(1)负荷强度 要求动作快,所以不管负荷重量大小,实际负荷强度都是大的,只有这样才能动员更多运动单位参与工作,也可使肌纤维工作同步化的程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肌肉内协调的功能,使相对力量得到发展。(2)负荷数量 发展相对力量由于负荷强度高、总负荷量则小,因而产生的超量恢复就少,是运动员的体重得到控制。

力量耐力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力量耐力评定 多采用多次重复完成比赛模仿动作的方法,根据运动员重复次数进行评定。力量耐力指数=练习阻力×重复次数。 力量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负荷强度 一般采用25%-40%的负荷强度。(2)负荷数量 一般要求多次重复,甚至达到极限。具体次数因负荷强度不同而异,重复组数视运动员而定,不宜太多。企图用组数去弥补练习重复次数不足,是不会收到良好训练效果的。(3)间歇时间 可以从30秒到90秒,这取决于练习持续时间和参加工作肌肉的多少。若用心率控制间歇时间,可在心率恢复到110-120次/分时,进行下一组练习,假如练习持续时间较长,间歇时间也可加长。 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

1.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 人体相应环节运动,肌肉张力不变,改变长度产生收缩力克服阻力的训练为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可分为向心克制性及离心退让性两类工作形式。(1)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肌肉长度逐渐缩短,所产生的张力随着关节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练习时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掌握好发挥最大肌力的关节角度,可得到事半功倍训练的效果。(2)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工作:肌肉做离心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比肌肉做向心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40%。肌肉退让工作是指肌肉在紧张状态中逐渐被外力拉长的工作,即肌肉的起止点彼此向分离方向移动故又称离心工作。与向心力量训练相比,退让训练能克服更大阻力,更有效地发展“制动力量”,这是因为离心收缩能动员更多运动单位参与工作。做离心收缩时,动作要慢,所需要时间应比向心收缩的时间长一倍左右。

2.静力性等张收缩训练 在身体固定姿态下,肢体环节固定,肌肉长度不变,改变张力克服阻力的练习方法。可以动员更多肌纤维参与工作,表现出的力量大,力量增长也快,并节省训练时间,工作时间不能持久。静力练习憋气有利于运动员表现出最大力量。憋气时间与运动强度有关。负荷强度为100%时,憋气时间2-3秒;负荷强度90%-80%时,憋气时间4-8秒;负荷强度70%-60%时,憋气时间6-10秒。一次课静力练习时间,冬季高水平运动员30分钟,夏季为比赛期,5-10分钟即可。

3.等动收缩训练 由美国李斯特尔等于1967年创立。等动力量训练在特制的等动训练器上进行,练习时,肢体动作速度保持不变,肌肉始终发挥较大张力完成练习,等动练习集等长和等张之所长于一身,有利于最大力量增长。

4.超等长收缩训练 超等长练习时先使肌肉做离心收缩,然后接着做向心收缩。利用肌肉的弹性,通过牵张反射,加大肌肉收缩力量。优点在于:在做离心工作时,肌肉迅速被拉长,它所受到的牵张反射是突然而短促的,肌肉各个牵张感受器同步地受到刺激,

21

产生的兴奋高度同步,强大而集中,能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同时参与工作,使肌肉产生短促而有力收缩。其更接近比赛时人体运动形式,肌肉突然发力,技术结构相似,传递速度快,因而可得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完成超等长练习时,肌肉最终收缩力量的大小主要是由肌肉在离心收缩中被拉长的速度快慢所决定的,而不单纯是由肌肉被拉长的长度决定的,肌肉被拉长速度的快慢比被拉长的长度更为有效。

5.循环训练法 发展力量耐力训练可将几个训练手段编组循环进行。 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

1.负重抗阻力练习2.对抗练习3.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4.利用力量训练器练习5.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练习6.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7.电刺激。

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在主要发展运动员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的力量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小肌肉群、远端肌肉群、深部肌肉群的力量练习。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应根据完成训练任务的要求,正确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规范并明确正确的动作要求。

3.处理好负荷和恢复的关系 (1)在一个训练阶段中,负荷安排应大中小结合,循序渐进地提高负荷量度。(2)在小周期训练中,应使各种不同性质的力量训练交替进行。(3)在每组重复练习中,注意组间休息。一般来讲,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组间休息要长些。(4)力量训练后,要特别注意使肌肉放松。

4.注意激发练习兴趣 神经冲动强度越大,肌纤维参与工作的数量越多,冲动越集中,运动单位工作的同步化程度也越高,表现出的力量也越大。

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1)掌握儿少力量发育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力量训练。男孩绝对力量自然增长的敏感期为11-13岁。女孩10-13岁。在儿少时期,速度力量的发展比绝对力量的发展得快一些且早一些。7-13岁是速度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力量耐力的自然发展趋势较为稳定,男孩7-17岁之间直线上升趋势;女孩13岁以后增长速度缓慢,14-15甚至出现下降。(2)儿少不可进行大强度训练(3)儿少力量训练应以动力性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特别要尽量避免出现憋气动作(4)儿童力量训练,不要过早强调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应着重身体全面发展的力量训练。 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 ●分类 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能力。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个动作的能力。 移动速度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的位移速度。 反应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反应速度由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决定的,基本属于纯生理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通过训练可使运动员潜在的反应速度能力表现出来并稳定下来。

2.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一般说,适宜时间为1.5秒左右,最多不能超过8秒。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的动作上效果为好,可缩短潜伏期时间。

3.反应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信号应答反应的动作熟练程度上。 反应速度训练常用的方法手段

1.信号刺激法2.运动感觉法3.移动目标练习4.选择性练习 动作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动作速度应与掌握和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比赛动作要求相一致

3.在使用反复做某一个规定动作为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地变换练习速度。 4.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不超过20秒。

5.练习与练习之间间歇是由练习的强度所决定的,练习强度大,需要的间歇时间就应长些。以30-90秒为宜。 提高动作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

1.利用外界助力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

22

2.减少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

3.利用动作加速度或利用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发展动作速度。 4.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 5.缩少完成练习的空间和时间界限。 移动速度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提高移动速度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力量练习;另一个是反复进行专项练习。 无论哪个途径,训练中必须重视确定适宜的训练负荷

1.赛跑运动员进行快速力量训练时,不同练习内容对练习的组数及每组重复次数有不同要求。 2.超等长力量练习。

3.在训练实践中,运动员力量得到提高,并不意味着移动速度马上可以提高,也有时当力量训练负荷减少以后,才有提高,这种现象叫“延迟性转化”。

提高移动速度的常用方法和手段

1.发展最高移动速度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应以使每次练习均以高能磷酸原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一般保持在20秒以内。 2.各种爆发力练习 3.高频率专门性练习

4.利用特定的场地器材进行加速练习。 速度训练基本要求

1.速度素质的训练应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行。

2. 速度素质的训练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完成,一般应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

3.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高现象,称“速度障碍”,客观原因由于技能动力定型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水平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要能量的提供会遇到更大的困难,而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阻力也更大。主观因素:过早片面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负荷过度、恢复不好等。

4.儿少训练应注意事项 (1)掌握儿少速度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安排速度训练。反应速度6-12岁;动作速度4-14岁;移动速度13岁以后男孩超过女孩。(2)由于移动速度具有多素质综合的利用特点,移动速度的发展与力量、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儿少速度训练要十分重视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 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耐力素质分类)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耐力素质按人体生理系统分类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也称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吸收、输送和利用氧气的能力,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它是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供能形式,坚持较长时间工作能力,可分为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和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

以耐力素质对专项的影响,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 有氧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确定

1.持续训练法 (1)负荷强度 采用持续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强度相对较小,心率可控制在145-170次/分之间。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心率可通过公式: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70%。(2)负荷数量 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3)工作方式 匀速持续跑、越野跑、变速跑、法特莱克跑(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训练的兴奋性,吸进更多的新鲜氧气,推迟疲劳的出现)。

2.间歇训练法 (1)负荷强度 心率可达170-180次/分。(2)负荷量 间歇训练中分段练习的负荷量持续工作时间不超过2分钟,少则仅几秒钟。(3)间歇时间 一般机体未充分恢复,心律恢复到120次/分。(4)休息方式 积极性的休息(5)练习持续的时间 需半小时以上。

3.循环训练法 要选好练习内容,应选作用于心血管耐力的练习为主要练习手段;每站练习负荷,可按极限负荷的1/3左右安排。

23

4.游戏练习 适用于少儿训练,负荷强度以心率为140-150次/分为宜,运动时间在20分钟以上。 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负荷的确定

(1)负荷强度 其强度为80%-90%,一次练习持续时间介于1-2分钟。(2)重复练习的次数与组数 重复次数3-4次,组数新手2-3组、有素运动员3-5组。确定练习组数基本原则,使运动员在最后一组也基本能保持所规定的负荷强度,而不应下降太多。(3)间歇时间 一种是以恒定不变方式,另一种是逐渐缩短时间的方式安排。组间的间歇时间一般要长于组内间歇时间,以利于恢复。 专项耐力训练常用的方法和手段

1.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的专项耐力训练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主要表现为以最大强度重复完成比赛动作的能力。因此,其训练内容手段应以多次重复完成比赛动作或接近比赛要求的专项练习为主。实践中,多采用极限或极限下强度完成此练习。

2. 体能主导类周期竞速项群的专项耐力练习 体能主导类周期竞速项群有耐力性和速度型两个项群。耐力性项目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要求用尽可能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全程。除超长距离,专项耐力重要供能形式为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其主要训练方法为大强度间歇训练法及比赛训练法。其负荷特征(1)采用超乳酸阈强度直至在较短段落中超比赛强度训练。(2)中距离运动员训练课负荷总量达到比赛距离的3-6倍,长距离为1-3倍。(3)两次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相对略长。(4)练习采用的段落长度,中距离为比赛距离的1/4-3/4;长距离不超过3/4,但常采用比1/4专项距离短的练习段落。 速度性项目运动的主要供能形式为磷酸盐无氧代谢供能,常采用1/2至全程段落练习,负荷总量为比赛距离的3-10倍,负荷强度为95%-100%。

3.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的专项耐力训练 表现为以最佳技术重复完成完整比赛动作的能力。因此,在赛前训练中,须多次完成成套练习或1/2套以上练习。

4. 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的专项耐力练习 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目比赛时间较长,要求运动员能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持续表现出最佳技能和体能。因此,训练中要注意安排长时间的专项对抗练习或局数练习。有时甚至安排超过正式比赛时间或局数的训练。 耐力训练基本要求

1.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 2.加强意志品质培养

3.儿少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1)掌握儿少耐力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安排耐力训练,一般地,女孩9岁、12岁,男孩10岁、13岁、和16岁时,耐力素质有大幅度提高。(2)必须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3)耐力训练的内容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4)耐力训练基本方法持续训练法,此外还可以用法特莱克式变速跑。 柔韧素质及其训练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分为一般柔韧素质和专项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训练负荷量度确定

1.负荷强度 采用自身用力拉伸法应依运动员自我感觉来安排;负重练习,负重量不能超过被拉长肌肉力量的50%。

2.练习的数量 运动员的年龄与性别不同,练习的次数也应有所区别少年运动员练习的重复次数,因为成年的30%-40%,女子应比男子少10%-15%。每组持续练习的时间6-12秒,静力性练习时,可停留固定30秒左右时间。间歇时安排肌肉放松或进行按摩。 柔韧练习的方法

动力拉伸是指有节奏地、通过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练习使软组织逐渐地被拉长的练习方法。静力拉伸练习时,先通过动力拉伸缓慢的动作将肌肉等软组织拉长,当拉伸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暂时静止不动,使这些软组织得到一个持续被拉长的机会。 柔韧训练的基本要求

1.发展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相结合 2.注意柔韧性练习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3.柔韧性练习应保持经常 4.采用多种手段发展柔韧性

5.儿少柔韧训练应注意事项(1)应抓紧7岁以前进行柔韧性练习,力争12岁以前使柔韧性得到较好的发展。(2)应多用“缓慢式”和“主动”活动。(3)13-16岁之间发育较快,避免受伤,16岁以后,可逐渐加大柔韧性练习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灵敏素质定义

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能力。 衡量灵敏素质的标志是运动员在各种复杂变换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应答动作。

24

灵敏素质的主要手段

1.让运动员在跑、跳当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各种动作。 2.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练习 3.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练习

4.各种改变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作出复杂应答的游戏等。 灵敏训练的基本要求 1.灵敏素质要从儿少开始训练

2.灵敏训练的安排一般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运动员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运动技术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

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对每一个具体运动员来说,最合理的技术动作都不会完全相同,而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 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 动作要素包括

1.身体姿势 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

2.动作轨迹 指在做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所移动的路线。包括轨迹形状(直线、曲线、弧线)、轨迹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及各种旋转与环绕)和轨迹幅度(长度、角度)。 3.动作时间 指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4.动作速度 指在单位时间里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距离。

5.动作力量 指在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克服阻力所用阻力大小,是人体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6.动作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同一动作重复的次数。

7.动作节奏 指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时间特征。包括用力大小、时间间隔的长短、动作幅度的大小及动作快慢等要素。 技术结构

1.动作基本结构 由动作基本环节和环节之间的顺序构成的。 2.技术组合 由若干独立的技术动作连结组成的集合。 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主体因素

1.人体结构力学特征 运动技术必须以身体动作作为表现形式,而身体动作表现以人体解剖结构作为基础。

2.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 运动技术的合理性依赖于参加动作的肌肉群的协调程度,而这种协调程度又依赖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合理而精细的支配,即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协调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 3.感知觉能力

4.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 越多,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技术动作。 5.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6.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客体因素

1.竞赛规则 直接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2.技术环境 是指运动员(队)周边相关群体(国家、地区或运动队)的整体技术水平。在很多项目中,“明星”级运动员只能产生于良好的技术环境之中。

3.器材设备与场地 运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器材设备与场地的进步,甚至某些技术若离开了这些因素就无法存在。

25

技术训练常用方法 直观法和语言法

1.直观法 指在技术训练中,借助运动员的各种感觉器官,使运动员建立起对练习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帮助运动员正确思维、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运用直观法应注意:

(1)根据具体条件和可能,广泛利用各种直观手段 提高多感官的综合分析能力;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往往具有阶段性。如开始学习技术动作时,视觉作用较大;但在提高过程中,就应更多地通过肌肉本体感觉改进和完善技术。 (2)把运用直观法和启发运动员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

(3)对于运动水平较低、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应更多使用电影、录像和示范等直观手段。

2.语言法 指在技术训练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运动员的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运动员借助语词明确技术动作概念,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 语言法以讲解为主,力求目的明确、通俗易懂、精简扼要、富于启发性,并注意讲解时机。 完整法和分解法

完整法是指运动员从技术动作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完整地进行练习,从而掌握技术的训练方法。其优点在于一开始就使运动员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不致影响动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此方法多用于学习简单技术动作或不能分解练习的较复杂的技术动作。

分解法是指把完整的技术动作按其环节,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使运动员分别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减少运动员开始学习的困难,在掌握了完整技术动作中相对独立的几个部分后,再进行完整练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掌握动作的信心。此法主要用于较复杂的技术及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成套技术动作练习中,在改进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时亦可使用。一般将分解练习看作是完整练习的补充。 运用完整法和分解法应注意:

(1)对于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可采用先分解后完整的练习。

(2)少儿初学者善于模仿,对于一些不很复杂动作,可以完整练习后再分解练习。 (3)一般来讲,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分解练习的比例相应越大一些。

(4)训练程序不是固定的,教练员应根据技术动作的难度、结构及运动员年龄及心理特征等来确定采用什么方法。 想象法与表象法

1.想象法 指在练习前,通过对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激活这些痕迹,使技术动作完成更为顺利和正确的一种训练方法

2.表象法 又称念动法。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回忆和再现、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 减难法与加难法

减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加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技术的关系

实践证明,凡能够攀登上世界体育高峰的运动员,一般都具备扎实的基本技术。无论哪个项目,都必须长期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狠抓基本技术训练。运动员如欲长期保持高峰状态,延长运动寿命,以基本技术为核心的基本功、基本实力是否雄厚,是一个必备条件。然而,除了必须抓好基本技术训练外,还应努力掌握高难技术。在现代运动竞赛中,这类技术本身难度价值和完成的质量情况,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我国跳水队出的巨大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走在世界跳水难度的前面”,即训练中以难度领先。同时注意正确处理难度和基本功的关系,要发展难度,必须要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身体素质基础。这样,高难技术和基本技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2.处理好特长技术和全面技术的关系

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或)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在训练中,对这类技术应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使其成为运动员在竞赛中获得高分或克敌制胜的主要手段。特长技术好事决定技术风格是否鲜明的重要因素之一。专项运动技术群特长技术形成应从以下三个因素考虑(1)运动员(队)

26

整体打法及场上位置的特定要求。(2)该项运动技术群中,运动员(队)完成得最为出色的技术动作或技术类别。(3)该项运动技术群中带有关键性作用技术。(4)运动员个人特点及使用的特殊器械。

在狠抓特长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当力求全面地掌握专项运动的各项技术,因为:(1)专项运动技术动作群中的各种技术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起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称为运动技术的“转移”。一个似乎不太重要的辅助性技术掌握,亦往往可能影响特长技术水平。(2)在运动竞赛中,技术是否全面,是保证特长技术能否发挥的重要条件。在竞赛实践中有这样现象:一名运动员尽管特长很突出,但因技术不全面,在某方面留下缺陷,因而在比赛中给对手以可乘之机,没待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之前,已告失利这种情况说明运动员技术系统(技术群)在竞赛中所能发挥出的整体效应有是服从“木桶原理”,即往往不取决于水平最高的技术(特长技术)而取决于其他水平较低的技术。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不但要求运动员有精绝的特长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全面技术。

“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技术的全面性决定了战术的多样性。在比赛中,既要给对手造成最大限度的不适应,又要使自己最大限度适应对手,往往看起来只是战术的问题,但实际还包括技术问题。 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技术规范又称技术规格。在训练学中,特指依据科学原理而确定的。人们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所必须遵从模式化要求。在训练中,必须在强调技术规范化的同时,应重视技术个体差异,使两者完美结合起来。德国训练学家曼·葛欧瑟指出“每个人与理想模式都有偏差,这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技术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近似地达到理想动作模式的要求,即每名运动员都应掌握技术当中的重要环节,同时还要保持个人风格和特点”。教练员必须明了:对运动技术特点的重视、保护乃至有目的的发展,是使这些特点发展为特长,从而攀登上世界体育竞技高峰的重要环节。在球类对抗项目当中,技术的“实用性”是最为关键因素。如果过分拘泥于技术规范化,而对实用性有所忽视,比赛效果往往受到影响。而实用性在很多情况下,不仅由技术规范化所决定,而且还由运动员的个人技术特点所决定。 4.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技术训练时,应当认识和利用技术活动内部存在的固有的联系。由高到低、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分到合、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联系。无论练习的内容的安排和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都要服从“学习、提高、巩固,再学习、再提高、再巩固”的一般程序。然而现代运动技术训练实践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先易后难、先浅后深等教学顺序也并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唯一模式。在特定条件下,“难点先行”“先深后浅”,即所谓“先难后易”“先深后浅”,亦可收到良好效果。

“难点先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也绝不等于不要基本技术,它只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训练程序,而这种程序必须同常用的程序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归根到底,“难点先行”仍是循序渐进的一种特例,不同的是它按照新的“序”来进行训练。 5.处理好合理内部机制与正确外部形态关系

合理的内部机制指运动技术必须符合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所指明的神经肌肉工作原理。运动技术还应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学原理。同时运动技术还应具备正确外部形态其意义表现(1)外部形态和内部机制往往交互影响。具有正确的外部形态技术,可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有效的神经冲动以及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对完成练习比较适宜的神经冲动,都能顺利到达有关的神经和肌肉部位,此外技术具有正确的外部形态,会加快肌肉协调能力及动作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发展。(2)对于技术外部形态,我们常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描述技术动作在经济性和实效性等方面特征。(3)技术美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部形态来体现的。(4)体育院校的学生在进行训练时,更应注意正确外部形态。 6.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技术流派是不止一个运动队,而是若干个运动队都具有的相似的技术风格。

技术系统是技术风格的内核,技术风格是技术系统特征的集中表现,运动员的技术风格不同,实质上是源于技术系统的不同,不同的技术系统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技术风格。

某一技术系统区别于另一技术系统的特征表现为(1)系统构成的元素不同,主要表现在各具体技术的水平(质和量)不同。运动技术是一个复杂系统。各项具体技术在这个复杂系统中所占的地位是不同的。有些技术处于主导地位,有些技术处于辅助地位,技术全面并不等于技术均等。在实践中我们常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技术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来评价运动员的技术风格。(2)技术结构不同,即各具体技术的组合方式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不同。

27

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1)特长技术 特长越显著,风格越突出(2)运动员神经类型(气质类型) 一定的气质类型适合于一定的技术风格(3)种族特征 种族形态与心理特征制约着运动技术发展到方向。 7.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

技术学习是技术训练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它将对整个技术训练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技术学习一般规律:(1)运动技能形成模式分析(2)运动技能学习一般能力及专项素质(3)练习前各种准备(4)练习进行具体措施和教法安排(5)练习后的教学措施(6)社会及练习中所产生的各种因素对学习影响。

技术训练过程实质就是运动学习的过程包括接受信息,形成动作表象,建立动作程序;发出指令,完成动作;反馈和调整动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效果将直接决定技术训练的效果。 8.改善技术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改善技术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是提高运动技术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同场对抗性项群中,根据对手情况,技术运用除有一定的固定形式外,还存在变异组合形式,在比赛中往往可能出现平时训练中没有出现过的技术组合。运动员这种创造性能力的“高低”往往成为决定成绩关键因素。 9.重视运动技术创新

运动技术发展有渐进式和飞跃式两种,技术创新属于飞跃性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引起整个技术体系的震荡,破坏原有的技术结构,建立新的技术结构,使技术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往往使率先创新者在优异运动成绩的“争夺过程中得到巨大效益”,因而格外受到人们关注。

技术创新的意义:(1)直接提高运动成绩。(2)引进制胜因素或提高制胜因素单个水平或因素间的组合水平。(3)有效地制约现有技术(4)更大限度发挥人体潜能。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技术创新可分为两大序列(1)单个技术——技术连接方式——复合技术序列。(2)主导技术——辅助技术序列。从各项运动技术辅助趋势看,序列(1)中技术连接方式与序列(2)中主导技术的创新,显示出更动的实践意义,因而更引起我们的关注。 运动技术评价

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活动。其任务旨在帮助运动员尽快掌握动作,提高技术质量,探寻新技术和论证创新技术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从而达到促进其运动水平提高的目的。

评价基本标准 实效性(结果)和合理性、经济性(过程)评价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 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 (1)生物学与社会学指标(2)质量与数量指标 运动技术评价常用的方法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运动技术的质特征所进行的评价。定量评价对于运动技术量的特征进行评价。

(2)运动学评价与动力学评价 运动学评价是对技术动作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及两者共含的时空特征的描述与评价。动力学评价包括对人体惯性特征、动力特征及运动能量特征描述与评价。

(3)多维测试与综合评价 多维测试指运用多种手段、尤其是现代科技手段,从多种角度对运动技术进行测试。通过对多维测试所获得的多种信息进行综合评价。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训练

竞技战术的定义 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竞技战术的构成

1.战术观念 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2.战术指导思想 指在战术观念的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

3.战术意识 又称战术素养,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4.战术知识 指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有经验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种形式,包括对专项战术运用原则与战术形式、战术发展的趋势、比赛规则对战术运用的制约等方面的了解与把握程度。

5.战术形式 指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行动方式,如篮球战术中的掩护、盯人、联防等形式。 6.战术行动 指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 战术分类

1.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 (1)阵形战术(2)体力分配战术(3)参赛目的战术(4)心理战术

28

2.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 (1)个人战术(2)小组战术(3)集体战术 3.按战术攻防性质分类 (1)进攻战术(2)防守战术(3)相持战术 4.按战术的普适性分类 (1)常用战术(2)特殊战术

战术能力是指运动员(队)掌握和运用战术能力,是运动员(队)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构成部分。 竞技战术与战术能力的影响因素

1.军事学与谋略学因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奇正;攻守;虚实;得失。 2.心理学与思维科学因素 神经过程;注意;智能;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3.形态学与体能、技能因素 形态学因素;体能与技能因素。 ●战术训练方法(常用战术训练方法有哪些)

1.分解与完整训练法 分解战术训练法是指把一个完整战术组合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然后分部分进行练习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让运动员掌握某种战术配合的基本步骤。完整战术训练法是指完整地进行战术组合练习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能够流畅地完成整个战术组合过程。

2.减难与加难训练法 减难训练法是指低于比赛难度的要求进行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战术训练初始阶段采用。如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球类项目中,最初可在消极防守或不加防守的条件下完成战术练习。加难训练法是指以高于比赛难度的要求进行训练的方法。目的是提高运动员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运用战术的能力。采用的方式一般有:限制完成技术动作的空间和时间条件(如限制场地、缩短时间等);与不属同一级别的高水平运动员或运动队对抗、采用比正式比赛条件更严格、更困难的标准进行训练等。 3.虚拟现实训练法

指运用高科技设备,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比赛场景提前在电脑屏幕上“虚拟”出来,从而帮助运动员提高预见能力及在各种情况下灵活有效地运用战术能力的训练方法。 4.想象训练法

是一种心理训练法,是在运动员大脑内部语言和套语的指导下进行战术表象回忆,能够帮助运动员在大脑中建立丰富而准确的战术运动表象。 5.程序训练法

在运用程序训练法进行训练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固定到异变的一般程序以外,还应特别注意编制不同项群战术训练的特殊程序,体能主导类项群可考虑采用:不同战术方案选优——重复训练——不同情况下实施战术训练——在实战条件下进行训练,

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可考虑采用:无防守训练——消极防守训练——积极防守训练——模拟防守训练——实战训练。 6.模拟训练法

指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要特征的陪练人员的对练,及通过在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战术能力的一种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方法。 模拟训练的基本结构包括被模拟系统、同态系统、主练系统。

我们把正式比赛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对手或竞赛条件视为被模拟系统。模拟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或运动队(主练系统)获得能在比赛中针对或利用被模拟系统实施有效战术的特殊能力。然而在训练中,被模拟系统往往只能以“信息”的形式存在(如各种参数),而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所以,主练系统一般不能直接同这个系统发生关系。为此,必须选择或设计、创造出一个同被模拟系统相似的同态系统,在训练中,通过对同态系统的战术对抗,获得特殊的战术能力,并能在正式比赛中针对被模拟系统予以有效运用。 被模拟系统和同态系统的关系

“相似”,是被模拟系统和同态系统之间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关系。几何相似:即两个系统在空间几何学上的相似。如训练场馆和比赛场馆大小相似。物理相似:即两个系统中发生的物理过程相似。这种情况在对抗性项目的模拟训练中最为常见。如排球中模仿对手扣球的力量,速度、旋转等。数学相似:即两个系统中,存在着相似的数学形式(数学方程)。人们可以通过数学方程来描述两个系统的相似关系,并通过数学方程的求解,来了解被模拟系统的各种情况。

但追求两个系统在心理、作风上的相似则相对困难。两个系统得相似程度提供到最大甚至于逼近于相同,但永远达不到相同。 模拟训练的分类 一种是依被模拟系统将其分为比赛对手的模拟训练、比赛动作的模拟训练和比赛环境的模拟训练。另一种分为静态模拟训练和动态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的一般程序 明确被模拟对象,确定被模拟系统边界、设置同态系统并进行相似分析,主练系统与同态系统一起练习。

29

模拟训练应注意一下要求 (1)模拟训练虽然能帮助运动员或运动队针对特殊对手提高战术能力,但如果运动员或运动队不具有相应的一半战术能力基础,模拟训练时不会有多大效果的。(2)在模拟训练中,要教育作为主练系统的运动员切实树立“从实践出发”的思想,把同态系统视为做被模拟系统。努力提高训练质量,从而提高针对特殊对手的特殊战术能力。 7.实践法 指在比赛中培养战术能力的方法。(邀请赛或热身赛)。 战术方案的制定

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 (1)战术任务和具体目标(2)预测对手的战术意图,包括进攻与防守及心理等(3)确定战术原则(4)己方(全队、小组或个人)的战术行动,包括具体任务分工等(5)预测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应变措施(6)适应竞赛环境措施(7)赛前战术安排训练(8)对本方案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

赛前隐蔽是有意识地隐蔽本方的真实情况的战术行为,以求达到在比赛中争得主动、出奇制胜的战术目的。包括战术、技术、人员、阵容、器械隐蔽等。 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

1.及时收集准确情报 在现代运动竞赛中,情报是否及时、准确和全面,将直接影响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并进而影响比赛结果。 2.处理好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关系 战略决策是指对参加一次比赛全局性问题所进行的决策。战术决策是指针对比赛中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决策。 3.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 4.充分利用竞赛规则 5.计划性与可变性结合。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1.把握项目制胜规律 所谓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先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制胜规律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制胜因素;其二是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对专项运动成绩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称为制胜因素,是人们在对专项比赛的各种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后归纳总结出来的。

●(简述战术意识的含义及内容)2.培养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由战术信息选择与战术行为决策两个前后为序、紧密相连的部分组成。其具体内容体现在:技术运用的目的性;战术行动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攻防转换的平衡性;战术变化的灵活性;战术配备的协同性;战术行为的隐蔽性等。

培养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具体方式有:系统了解专项竞赛基本规律与战术特征,比赛中战术变化的规律及正确的应变措施,专项战术的发展趋势;积累专项战术理论及经验知识;大量而熟练地掌握基本战术等。

战术思维是战术意识的核心,运动员的战术思维能力水平决定了其战术意识水平。具体而言,运动员思维的灵活性、预见性、创造性等是其战术意识的决定因素。从运动实践来看,“想练结合”,是培养运动员战术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3.培养战术运用能力 ●战术运用的基本要求:(1)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任何战术的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做到有的放矢。战术行动合理、针对性强,做到特定战术解决特定问题。(2)高度实效性。战术运用目的是制胜,因此,应以能否达到制胜目的为准,力戒华而不实。(3)高度灵活性。能根据场上千变万化的局势,灵活机动地坚持运用有效战术,力争主动、避免被动,使战局向有利于本方的方向发展。

4.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

个人战术行为是指运动员在战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行为。是运动员个人战术的直接表现,亦是集体战术行为的基础。在集体项目中,个人战术行为的目的或为直接制胜,或为队友创造机会制胜。集体战术以个人战术为基础并加以协调配合。集体战术能力是运动队伍整体竞技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集体对抗项目中,合理有效的集体战术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战术配合是集体战术行为的核心。战术配合的构成因素有:参与配合的人数;每个人的行动方式;个人行动目的与战术配合目的的关系。

战术配合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1)运动员在战术配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活动方式的协调程度。亦称操作形式的协调程度(2)战术意识——心理过程的协调,亦称为“默契”。

集体战术的基本要求:(1)严密的组织性。即强调个人战术行为必须服从全队的整体配合。每个运动员都必须遵守战术纪律。所谓战术纪律,指为争取比赛胜利而制定的要求每个运动员必须按照战术计划行动的强制性规定。(2)高度一致性。即所有队员战术行为的目的应当一致。(3)高度的协调性。即每个运动员的个人战术行为必须互相协调,以保证全队战术目的顺利实现。

5.重视战术组合 如何将多套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比赛场上极富有针对性地使用,是衡量运动员战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战术

30

组合可分为程式性组合与创造性组合两种。程式性组合是指将各种战术行动在空间上、时间上按一定的顺序所构成的战术组合,教科书上多指此种。创造性组合指根据比赛临场变化情况,不按固定的程式,创造性的将几套战术组合在一起。“随机性”是这种组合的重要特征。

6.加强战术创新研究 战术创新可分为常用战术创新和特殊战术创新。常用战术创新是一种基础性创新。由于常用战术具有较大的普适性,一经创新并在实践中被认可,就可能给专项战术体系带来革命性影响。因而此种战术创新难度较大。特殊战术创新是一种实用性创新,具有很强针对性。即往往是针对特殊的对手“设计”出来某种新战术。

关于创新技法有:(1)逆向法 指在不改变战术原有的基本结构的前提下,使其向不同方向发展,从而创造另一新的战术方法。(2)递进法 指在不改变旧战术的性质的前提下,使其在某个方面进行程度上的递进式变化,从而创造另一新战术的方法。(3)组合法 指保持两个以上旧战术原有的性质,通过组合使之成为另一种新战术的方法。(4)复合法 指把一个以上的旧战术复合融会在一起,从而改变了原有的性质,形成一种新的战术的方法。(5)移植法 指不改变原有的战术,而把它用于其它战术或其它项目的方法。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 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1.意念训练法 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的方法。意念训练对技战术训练作用显著,如在练习之前通过对技术要领方法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把这些痕迹激活,可使动作完成的更加正确、顺利。又如,在练习之后,对刚刚完成的练习进行技术回忆,使正确的动作在脑海里更加巩固。假如动作中出现错误,在回忆中伴随着对错误动作的纠正,与正确技术进行对比使其得到克服,避免下次练习再次出现。

应注意:(1)在进行冥思练习时,一定要产生一种思维运动效果,要有意识地发展思维。(2)使冥思练习与各种运动感觉结合起来,把头脑中的想象变成运动中机体的活力。(3)使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闭目练习常收到良好的效果。(4)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暗示也属于意念范畴,比赛前进行意念训练,一方面可以想象动作的完美过程,另一方面用暗语也可以进行自我动员与激励,取得技术想象与心理调控的双重效果。(5)平时意念训练可在暗室间进行,最好在一个舒适地方座着或躺着进行。

2.诱导训练法 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意念训练法的诱导者是运动员自己,诱导训练的诱导者则是他人。鼓励与批评、说服与疏导、启发与幽默是语言诱导的常用手段。诱导着也可以通过做示范、展示图片、放录像和电视,把诱导信息传递给运动员,经由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接受信息并按预定要求去实施。

应注意:(1)所采用的诱导练习手段是运动员感兴趣的,能引起运动员注意力转移(2)诱导者是教练员、心理学家,也可是同伴,但均应是运动员愿意接受的(3)应从诱导的目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及结果等多方面计划安排某一次诱导训练,切不可随意滥用,以防产生负作用。

3.模拟训练法 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的训练。可使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尽可能接近,使运动员在近似比赛的条件下,锻炼和提高对未来比赛的适应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等。

在模拟训练中,组织训练的主体,即教练员或心理专家主要通过所制造的模拟条件对训练的客体,即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和控制。模拟训练包括实景模拟训练和想象模拟训练。在比赛中模拟比赛的实际进程和条件的状况下进行的训练叫实景模拟训练。模拟训练内容包括对竞赛组成因素的模拟训练;对包括比赛环境在内的环境适应性 的模拟训练;适应比赛对手特点的模拟训练;适应时差的模拟训练等

应注意:(1)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训练的模拟训练,要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研究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使训练尽可能地与面临比赛实际相似。(2)由于各运动项目不同,训练的模拟点亦不同(3)模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的训练,在于能使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优势现象并建立合理的定型结构。 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运动智能是智能中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智能的重要作用(1)具有较高的运动智能的竞技选手,对于本专项竞技特点和规律有着较深刻的把握,对于训练理论和方法也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和体验。因此,他们在训练中就要更能正确地理解教练员的训练意图,能够以自觉地行为配合教练员高质量完成

31

预定的训练计划,从而使得提高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训练任务更好完成(2)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竞技选手,善于正确地理解先进的合理的运动技术,从而明显地缩短学习和熟练掌握运动技巧的过程;他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运动战术的精髓和实质,在比赛中善于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术;他们具有较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动员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而保证在竞技中出色地发挥已有的竞技水平,表现出更高的总体竞技能力。 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1.一般智能训练 (1)观察力训练(2)记忆力训练(3)思维、想象力训练

2.运动智能训练 运动智能训练的主要途径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和开发智能。(1)提高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的一般方法;结合训练实践学习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的科学知识(2)提高运动员运用知识水平 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自觉性;认真做好专题总结。 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1.提高运动员对学习理论知识和发展运动智能意义的认识,动员他们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参加运动智能训练的自觉性。 2.运动智能训练应根据对象实际情况选择内容,确定方法及分量。 3.运动智能训练应列入训练计划之中,在计划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 4.应逐步建立运动员智能测定和评价制度。 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组织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不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优秀运动员。

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部分无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还是心理能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改变,要以各生理系统机能提高为基础而表现为高度发展运动素质,这种生物适应机制要通过有机体逐个细胞成分的改变和代谢能力的提高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才能予以实现。运动员发展技能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艰苦的训练和激烈紧张的竞赛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高度发展的心理自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等,同样需要在合理规划的多年训练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得到发展。此外,经济能力各个方面训练的合理结构,不同阶段训练的重点安排,都需要科学的多年训练计划指导。

2.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要求 运动员机体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等因素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完整过程是由若干个彼此相连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各个阶段有着自己特有的训练任务和内容,有着不同运动负荷要求。

3.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由先天性遗传途径获得,一部分由后天性训练途径与生活途径获得。先天性遗传途径是重要的基础,具有适合专项竞技需要的先天性遗传性状,可为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运动员的生活环境,对竞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训练活动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这里融入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勤奋和智慧,也反映着社会、科学和文化支持的力度,是竞技体育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 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也随着人的发育阶段的递进而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也随训练过程的延伸而变化,科学的多年训练过程始终把追求实现二者的最佳组合作为自己的行为目标。理想的组合是,当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过程处于最适宜于参加某个运动项目的专项竞技阶段时,他应该已在专项的技能、体能、战术能力及心理能力等各个方面接受了足够训练,获得了充分发展。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通常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主要任务、训练内容及顺序有哪些不同?各阶段训练年限如何确定?各阶段负荷量、负荷强度的安排有什么特点?)

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负荷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高低,可以看作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成果的主要评价;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整个安排和要求,都服从于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而竞技保持阶段可视为最佳竞技阶段的尽可能的延续。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

运动员生理、心理机能发育的自然规律,以及在训练负荷影响下生物适应状态发展变化规律,决定了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在最适宜的年龄阶段,是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水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也是决定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年龄特征的主要依据。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到成为奥运选手的训练期限称为奥运成材期。材料表明最短

32

的为女子耐力性项群7.6年,最长为男子表现难美性项群12.8年男子同场对抗性项群12.2年。不少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下降趋势,使其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中个阶段年龄特征也发生相应地变化。少年时期即可表现出世界级竞技水平的项目称少年运动项目。仍然有成人占据优势地位的项目称成人项目。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负荷特点

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内容,首先是协调能力和基本技术训练;在专项提高阶段及最佳竞技阶段中,则首先要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首要因素;而在竞技保持阶段要把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的保持和提高放在训练的首位。由基础阶段到专项提高阶段,周训练的课次明显增加;而由最佳竞技发展阶段转入竞技保持阶段,周训练的课次逐渐减少。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负荷量的变化应服从于运动员身体发育及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如果把运动员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最大负荷量定为百分之百,那么,在竞技专项化开始阶段和竞技深化阶段,负荷量应分别控制在45%-50%和70%-80%之间。按这一比例安排训练负荷,将有助于保持各阶段之间良好继承性。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特定的时间区域,都构成一个区间。对两年以上的特定时间的训练过程的设计,就称为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训练的主要任务及基本内容 运动员基础训练的总任务是发展一般运动能力。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基本运动机能,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通过这些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品质,并相应地发展基本运动素质。

儿童时期正是发展协调能力最有效时期。儿童从5-6岁起即可有效地发展节奏感,继而应安排发展灵活性、反应及空间定向能力的练习,9岁起可着力提高其平衡和准确能力。

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内容的配置上,随年龄由小到大,应按照柔韧-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速度及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

2.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负荷的逐步增加,会对运动员机体提出更高要求,导致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儿童少年在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绝对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取适宜的量度。训练负荷的循序渐进和径赛项目的设置,为少年儿童基础训练阶段任务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有利于运动员打好基础,有利于进入专项提高阶段训练后大幅度地提高竞技水平。如果教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12-15岁的少年儿童制定不切实际的指标,或为了要求过早提高成绩,模仿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迫使少年儿童承受过大训练负荷,其结果虽可能带来运动成绩一时的提高,但却会给他们多年的训练造成严重的障碍,甚至导致运动员生涯的过早结束。 ●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与训练任务

运动员在成功接受3-5年的基础训练之后,一般情况要接受4-6年的专项训练。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较大的发展,熟练地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并培养出参加艰苦训练与激烈比赛所必须的心理品质。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阶段中仍然要集中专项训练,并积极参加运动竞赛,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此阶段一般可延续4-8年,甚至更长。

运动员在这两个阶段中训练任务的内容及其序列安排都是相同的。首先,努力发展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或是体能或是技能。对体能主导类项群,首先发展专项运动素质,同时要不断完善专项运动技术;对技能主导类的项群,首先发展技战术水平,同时要认真增强运动素质。此外还要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以提高其训练的自觉性。 2.两个阶段负荷安排不同特点

运动员进入专项提高阶段训练,通常可以比较明显地逐步承受较大专项训练负荷。根据各人的特点不同,有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是逐年提高的,有些则是波浪式的发展。而当运动员进入最佳竞技阶段之后,由于多年承受高度负荷和高水平激烈竞赛的影响,也常常由于伤病的积累致使许多运动员难以继续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因此,这一阶段训练中,要特别注意细致地安排负荷。负荷通常是呈波浪形的,有起有伏,有张有弛,保持明显的节奏,从而保证运动员能以充沛的精力和理想的竞技状态参加激烈的竞争,取得理想的成绩。

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经历个人最佳竞技阶段。过小或过度负荷,训练内容的选择及其程序的安排不当,都会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顺利发展,使运动员的竞技潜力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从而也不可能在最佳竞技年龄区间表现出个人最高的竞技水平,这样的运动员一般不能完整地经历多年训练的全过程。在专项提高阶段与最佳竞技阶段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他们有着各自训练

33

任务,有自己适用的训练方法,有自己明显负荷特点,彼此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3.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以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

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1)随着运动员进入青年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臻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这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而转移的自然规律。(2)由于多年由同一教练安同一思路训练,对所采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和手段高度适应,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训练的效应自然减弱。(3)训练不当(包括过度负荷、局部损伤)及环境的不良影响。(4)运动员由于训练以及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主观努力下降。

克服的办法:1.应注意随着运动员专业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加大训练负荷;2.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动态变化,随时调节训练负荷的内容以及训练方法与手段;3.对于青春发育高峰而出现的内分泌紊乱、协调性下降、体重增加的青少年选手,特别是女运动员,应及时调整其阶段性训练目标,及时改变负荷安排及要求。4.对已出现明显过度训练及严重运动员伤病的选手,应采取果断的措施,保证其健康状况的充分恢复;5.对因受外界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或放松自我要求而主观努力下降的运动员,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强烈的训练动机和成功期望。 4.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与集团竞技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集体项目运动队集团竞技能力的发展也必然经历着提高-成熟-衰退的过程。改善球队成员的组合特征,提高球队集团竞技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点:(1)保持处于不同竞技能力发展阶段球员之间的适宜比例,处于最佳竞技状态阶段、专项提高阶段、竞技保持阶段三者的比例分别为:全队6:3:1; 主力7:1.5:1.5; 替补5:4:1。(2)保持适宜的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 协调的战术配合是集体项目参赛取胜的生命,是取得超过球员个人竞技能力算术和的更高的系统效应的重要条件。为此,球员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共同训练的经历。全队各个队员在该队中的训练年限的均值,可作为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的指标。若这一年过短,球员之间还来不及进行高质量磨合;而若这一年限过长,又必然会影响后备力量的培养。一般指标保持在3年以上。(3)采用全国选拔式组建国家队 在我国几十年的竞技体育史上,球类项目国家队组建,或采用全国是选拔式,或采用冠军选拔式。当前我国队伍组建方式仍以全国选拔式为宜。(4)选用适宜的队伍更新方式 为了使球队能够持续地拥有旺盛的战斗力,必须阶段性地更新部分球员,依更新比例的大小可将更新方式区分为重建式、改建式、微调式三种。当球队的集团竞技能力保持在最佳成绩或较高水平时,部分球员的更新应采取微调式;当然,如果球队集团竞技能力明显处于低谷,不作结构上的巨大调整又不可能导致根本性变化的产生,则应认真考虑改建甚至重建。

●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这一阶段首先努力保持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激励他们继续参加训练、比赛和力求创造优异成绩的进取动机,并应根据专项竞技需要,安排相应的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延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消退,并力求获得局部的提高。同时还应该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延长自己的竞技寿命。在竞技保持阶段,运动员训练负荷通常低于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运动员更多地按照自我感觉掌握并控制训练过程。 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一个训练大周期通常分为几个阶段或时期组织实施?各个阶段的基本任务、训练内容和手段、负荷强度安排个有什么特点) 年度训练周期的安排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试说明1.竞技状态地生物学基础。2.各阶段训练任务。3.各阶段相应训练时期是什么? 1.运动训练周前排的生物学依据 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是通过许许多多连绵不断的大小周期循环往复而表现出来的。训练的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满意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而确定划分的。在机体适应性机制、动员性机制以及保护性机制的交替作用下,通过训练、比赛、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地运行,使得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或称为训练期)、比赛期和恢复期(或称为过渡期)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大周期。 竞技状态发展过程 形成 保持 适应性机制 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现象 动员性机制 心理/生理能力被释放动员,各系统高度协调 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准备时期 生物学基础 训练任务 训练时期 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创造好成绩 比赛时期 34

消失 保护性机制 机体自动停止积极的应激反应 积极恢复,消除心理与生理疲劳 恢复时期 2.不同数量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1)单周期 适用于一下特点的项目 需要长达4-6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好处分准备的或取得显著训练效应的项目;受气候条件限制,每年只能在集中的几个月份内参加比赛的项目。由于在单周期年度训练过程中,准备时期和比赛时期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容易出现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的过度累积,导致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下降,所以在训练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每个时期又分成几个阶段,并常常在场比赛时期的中间加一个短时间的调整时期,这种安排被称为单周期双高峰安排。

(2)双周期 是一种常用的年度安排模式。许多项目运动员可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使总体竞技能力或竞技能力的某一个方面(某一特定素质,或技术、战术)发生明显的改变;并在一个半月或两个月的时间内,参加一系列的比赛,把所获得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需要的方向上去,逐步从心理、生理,从技能、体能等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在适宜的主客观条件下,把依据有的竞技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再加上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恢复时期,总共大约5-7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大周期的训练过程。因此,一年便可安排两个训练大周期。

设计的中小学生全年训练分期的是以模式:

第一周期自秋冬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后,至春夏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后止(11月-7月初),共约8个月。第二周期自暑假开始,至秋冬学期期中考试止(7月中-10月),共三个月,两个周期中以第一周期为主。

全年最重要的比赛在春季,区、市学生运动会应安排在春夏学期期中考试之后3周左右举行(5月底6月初)。此外,要安排好学期中(3-4月)的一系列比赛,并力争在秋季期中考试2-3周前,即9月中旬左右,组织1-3次校内或校际的比赛。 全年负荷量高潮在寒假中。暑假训练中,学生亦可承受较大的总体负荷。 全年4次考试之前均应分别安排2-3周的过度或调整阶段训练。

3.多周期 指3个以上的大周期。实施多周期安排的条件是,运动员能在3-4个月左右时间内,有效提高竞技能力,并在比赛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把提高了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这就要求有更科学的训练方法,更为有效的恢复手段以及更为理想的比赛条件。 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

训练大周期是以成功地参加1-2次重大比赛为目标而设计的。期时间的确定通常采用体现目标控制思想的“倒计时”充填式方法,以主要比赛日期为标定点,向回程方向依次确定主要比赛阶段和比赛时期,以及完整的训练大周期。以14-32周的常规大周期为例: 1.确定主要比赛日期 这是由竞赛日程予以确定的。重大国际比赛如奥运会常常在比赛的前一年就确定了竞赛日程,以便于运动员有计划地组织训练过程。

2.确定主要比赛阶段 围绕着主要比赛日确定主要比赛阶段。在常规大周期中,主要比赛阶段持续4-6周,在主要比赛日后约一周结束。将主要比赛日安排在主要比赛阶段的结尾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训练控制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参加主要比赛时,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已然过去的现象。

3.确定比赛时期 在主要比赛阶段前加上一个历时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两个阶段合起来就组成了比赛时期,总时间为8-12周,其间要注意安排必要的热身赛。

4.确定整个训练大周期 在比赛时期前面加上一个6-12周的准备期,后面加上2-4周的恢复时期,即构成了一个总时间为14-32周、3.5-7.5个月的训练大周期。 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 准备时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与时间 与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相对应,准备时期训练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由于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表现着层次性特点,它的发展和提高必须由低到高、由一般到专项、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实现,因此在准备期运动员应着重发展基础性能力。在体能方面,要努力增进将康水平,发展运动素质,并有效地发展身体主要生理系统的功能。在技能方面,单一动作结构项目运动员,应力求改进基本技术,特别是重要的技术环节。同时,也有充分时间允许运动员打破旧的动力定型,去改进某些技术细节。多元动作结构项目运动员,在准备时期应在进一步熟练和完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力求发展新的技术。准备时期第二个训练任务,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至准备时期结束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应已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准备时期前期所提高的基础竞技能力开始向专项需要的方向转化和集中。此时可参加少量的比赛,以促进竞技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准备时期的时间不应少于1.5-2月。全年单周期的准备时间可长达5-6个月。过长的准备期会加大运动员的心理负荷。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7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