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统一措施(试用版)

更新时间:2023-11-19 02: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住宅部分)

Structural Unified Technical Measures

(Residential Building)

(试用版)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HONG KONG HUA YI DESIGNING CONSULTANTS (S.Z.) LTD.

2015年01月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目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适用工程 ............................................................. 1 1.3 使用注意事项 ......................................................... 1

第二章 设计一般规定............................................ 3

2.1 工程概况 ............................................................. 3 2.2 设计依据 ............................................................. 3 2.3 结构选型与布置原则.................................................... 3 2.4 结构抗震设计 ......................................................... 4 2.5 材料 ................................................................. 5

第三章 荷载 ................................................... 7

3.1 面荷载 ............................................................... 7 3.2 线荷载 .............................................................. 10

第四章 计算分析 .............................................. 12

4.1 计算模型 ............................................................. 12 4.2 计算参数 ............................................................. 13 4.3 结果分析 ............................................................. 23

第五章 构件设计 .............................................. 26

5.1 梁设计 .............................................................. 26 5.2 板设计 .............................................................. 29 5.3 框架柱设计 .......................................................... 31 5.4 剪力墙设计 .......................................................... 33 5.5 其他构件设计 ........................................................ 37

第六章 地基基础与地下室设计 ................................... 38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6.1 基础选型 ............................................................. 38 6.2 基础设计 ............................................................. 38 6.3 抗浮设计 ............................................................. 41 6.4 地下室外墙设计 ....................................................... 42 6.5 地下室底板设计 ....................................................... 43 6.6 地下室楼板设计 ....................................................... 44 6.7 地下室其他设计要求 ................................................... 44

附录A 结构专业施工图校对单 .................................... 46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 本措施以现行规范、行业规程及政府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结合我司设计实践经验编制。

1.2 适用工程

1.2.1 本措施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地区,采用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多、高层住宅设计。

1.3 使用注意事项

1.3.1 本措施为公司对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统一标准,具体项目实施时专业负责人应根据相应技术资料并结合本措施相关内容编写该工程的《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参数信息表》、《荷载信息表》用以指导工程设计。 1.3.2 执行本措施时,应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施工技术、当地常用做法、审图单位要求以及甲方提供的设计指导书等条件。当上述条件与本措施矛盾时,应由专业负责人提出,经审核、审定同意后方可调整。

1.3.3 本措施附录A《结构专业施工图校对单》内容为设计人自校、校核人校对清单,设计人、校核人应根据设计图纸逐条核查,签字确认后交专业负责人归档。

1.3.4 本措施条文引用设计规范时,规范名称简写如下:

【1】混凝土结构规范GB 50010-2010,简称《砼规》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简称《荷规》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简称《抗规》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简称《高规》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简称《地规》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简称《桩规》 【7】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简称《异规》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简称《人防规范》

【9】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5-92-2013,简称《广高规》 【10】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简称《广地规》

1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11】深圳市标准: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 01-2010,简称《深地规》

2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第二章 设计一般规定

2.1 工程概况

2.1.1 应按项目情况描述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号、工程地址、工程规模、工程概述、工程类型等)。

2.2 设计依据

2.2.1 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和规定(包含国家规范、行业规程、地方标准、标准图集等)。

2.2.2 列举相关专业资料(包含华艺公司住宅设计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甲方提供的设计指导书、地勘报告、安评报告等)。 2.2.3 自然条件

1 根据地勘报告描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包括场地土的类型、场地类别、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抗浮设计水位); 2 风、雪荷载(包括基本风压、场地粗糙度、基本雪压等);

3 地震动参数(包括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特征周期值等);

注:项目有提供安评报告时,小震设计按安评报告与规范反应谱取包络值,中、大震设计应按规范取值。

4 结构设计标准(包括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等); 5 场地环境类别(室内外及地上地下的环境类别)。

2.3 结构选型与布置原则

2.3.1 结构选型

1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应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塔楼局部因建筑功能需要时可采用设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建筑功能有转换要求时可设计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公寓形式的高层塔楼可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以外的裙楼和地下室可采用框架结构;

2 多层住宅结构设计可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对于使用品质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如别墅、洋房等)可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或者

3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异形柱框剪结构体系;

2.3.2 结构布置原则

1 竖向构件布置应充分结合建筑平立面,除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外,应尽量保证空间的使用效果,竖向构件尽可能布置在建筑隔墙内,优先采用L型翼缘墙和T型墙,尽量不用和少用一字墙;

2 竖向构件在满足承载力和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应以50mm为模数沿高度分段适度变收截面;

3 客厅、餐厅等独立空间内尽量不露梁或将梁线凸出在相对次要一侧,无特殊要求时户内空间的主次顺序为:客厅、餐厅→走道→主卧→次卧→厨厕→其他空间;

4 结构外周圈门窗处以及阳台边沿的梁高应结合建筑立面造型及楼板面层厚度确定;

5 出屋面的楼电梯间及屋顶构架的竖向构件尽量采用下层结构墙柱,当建筑功能及造型要求需要设置出屋面柱或是梁上抬柱时,该柱应满足相同抗震等级框架柱的构造要求,柱最小尺寸不得小于200mmx500mm,且配筋应予以加强。

2.4 结构抗震设计

2.4.1 结构体系应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并使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性能尽量相近;一般可控制结构在两个主轴的第一平动周期相差不大于20%,当差异较大时,应对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布置进行调整。

2.4.2 抗震设计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扭转效应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扭转周期比及扭转位移比宜符合规范要求;当个别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角不大于规范规定限制的40%时,可适当放松扭转位移比限值至1.6;扭转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调整结构布置时,一般采用加强周边结构构件来提高抗扭刚度。

注:1. 《广高规》对周期比无要求

2. 根据《广高规》当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角不大于规范规定限制的0.5时,A级高度

建筑可适当放松扭转位移比限值至1.8

4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2.4.3 塔楼与裙楼相连成为同一抗震单元时,抗震等级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 当塔楼的抗震等级高于裙楼时,塔楼相关范围内(塔楼周边外延三跨且不小于20m)裙楼区域抗震等级按塔楼的抗震等级;

2 裙楼的抗震等级高于塔楼时,裙楼高度范围及其上一层的塔楼按裙楼的抗震等级。

注:裙楼抗震等级高于塔楼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裙楼面积较大、较高且采用框架体系;对于此类裙楼可利用楼电梯间设置剪力墙而形成框剪结构,从而降低裙楼的抗震等级。

2.4.4 变形缝设置

1 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平面较长且体型复杂时,宜在单元间设置抗震缝,尽量形成长度较小、平面规则的结构抗震单元;

2 对裙楼使用功能影响不大时,宜在裙楼与各塔楼间设置抗震缝,以避免形成超长大底盘多塔楼结构;

3 地下室一般不设伸缩缝,但当地下室面积较大或存在平面不规则、狭长等薄弱部位时应有可靠措施控制楼板及侧墙的裂缝,减少超长混凝土构件温度作用下的不利影响(超长地下室抗裂措施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 2.4.5 上部结构嵌固部位应由地下室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比来确定。

1 在确定嵌固部位时,楼层侧向刚度比计算不考虑土对地下室侧墙的约束作用;

2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2.5 材料

2.5.1 住宅建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采用C30~C60,一般情况下,竖向构件采用C30~C60,梁、板采用C30~C40,转换层C40~C60。 2.5.2 地下室底板、梁板及侧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40。 2.5.3 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10,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砌体填充墙构造柱、圈梁及过梁钢筋采用三级钢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

5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2.5.4 为节约钢材用量,推进节能减排,国家相关文件已将HRB335、HPB235热轧钢筋产品列为淘汰类;设计时尽量采用HRB400、HRB500高强钢筋,不同工程可根据不同区域钢筋市场供应情况与甲方商定。

2.5.5 地下室、转换层及未来存在改造可能的区域的楼板不应采用CRB550冷轧带肋钢筋。

6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第四章 计算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PKPM系列软件中PMCAD及SATWE的建模标准和参数设置等内容,是在参考PKPM官方用户手册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编写而成,不代表PKPM官方意见,仅供华艺公司内部参考使用。本章内容编写基于PKPM V2.1版本,其他版本应参照使用。

4.1 计算模型

4.1.1 荷载

1 PMCAD中楼板自重应由程序自动计算,建模时应准确输入楼板厚度。除特殊情况外,模型中楼面恒载均为扣除楼板自重外的附加恒载(含面层、回填层及吊顶荷载等)。楼梯间、坡道等特殊类型房间的板厚应输为0,其楼面恒载应包含构件自重;输入楼梯间荷载时,应注意本层楼梯的实际跑数。 2 按墙开洞输入的连梁上墙体线荷载不得遗漏;剪力墙上挑板及线脚等荷载不得遗漏;

3 墙下无梁的墙体荷载建议折算为楼面恒载输入。如采用虚梁输入墙体荷载,则计算楼板配筋时应注意将虚梁删除,并按内力等效原则复核,对于较复杂的情况应用理正弹性板计算复核。凸窗、悬挑板等不能用虚梁建模,应直接折算成线荷载输入到相应构件上。 4.1.2 特殊构件定义

1 框架结构的角柱需在“特殊构件”中指定; 2 多塔结构需在“多塔定义”中指定;

3 框支梁、框支柱、转换梁需在“特殊构件”中指定。同时,框支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和扭矩折减系数建议取1.0; 4 内力计算时,转换层、大开洞、连接薄弱处等楼板应指定为弹性膜; 5 按框架梁输入的连梁,当跨高比小于5时必需指定。程序自动判断的连梁应复核,如其跨高比不小于5或与墙平面外相交时,应修改为普通梁;

6 地下室越层柱的长度系数应人为指定;

7 虚梁两端应定义为铰接,但应注意不要形成机构;

8 转换层、嵌固层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层(如地下室顶板及屋面)框架

12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梁建议指定为非调幅梁。 4.1.3 其他

1 框支梁与其所支承的剪力墙偏置时,应按各自的中轴线建模,然后沿梁长方向布置均匀的刚性杆传力;

2 带斜屋面的结构,应按实际布置输入;

3 剪力墙中的连梁,当跨高比不大于2.5时应按墙开洞的方式输入;当跨高比大于2.5且小于5时可根据计算需要按墙开洞或普通梁输入。连梁混凝土强度等级需指定和剪力墙相同。

4.2 计算参数

本节所介绍的各项参数均在“SATWE软件的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菜单中设置。本节表格中序号前有“*”的参数应注意表格后的注释内容。 4.2.1 总信息

表4.2.1 总信息取值参考

序号 参数名称 建议(缺省)取值 备注 该参数同时改变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方向,如仅需改变地震作用方向时,不修改此参数,应修改【地震信息】菜单中的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并添加相应角度。另结构主轴与整体坐标夹角较大时,取值可参考注1。 楼板自重应由程序自动计算。 含地下室层数 含地下室层数 取嵌固端所在层号+1。如嵌固在地下室顶板,则该值为地下室层数+1。嵌固在基础时,该值为1。 非全埋地下室不计入 当模型体量较大,可适当加大至1.5~2.0。 当模型体量较大,可适当加大至1.5~2.0。 13

*1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 0 2 混凝土容重3(kN/m) 3框架25,框架-剪力墙25.5, 剪力墙26 78 按实际填写 按实际填写 按实际填写 按实际填写 1 1 3 钢材容重(kN/m) 4 5 6 7 裙房层数 转换层所在层号 嵌固端所在层号 地下室层数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8 长度(m) 弹性板细分最大控9 制长度(m)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对所有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 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 采用自定义构件施工次序 结构材料信息 结构体系 风荷载计算信息 不勾选 不勾选 不勾选 勾选 不勾选 不勾选 钢筋混凝土结构 按实际选取 仅计算周期比、层间位移角、位移比、刚度比等指标时勾选。 仅计算周期比、层间位移角、位移比、刚度比等指标时勾选。 仅计算周期比、层间位移角、位移比、刚度比等指标时勾选。 当板柱体系、斜屋面、或者计算温度荷载等情况时应勾选 当选择“模拟加载3”时,且在特殊构件中自定义了构件的施工次序时应勾选。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7度(0.15g)、8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根据结构所适用的规范选取,如广东省项目应选“广东”。 如需改变局部楼层的施工次序时修改。对于吊柱、跨层柱、跨层斜撑应单独指定构件的施工次序;对于转换层及其上2层应设为同一施工次序。 计算水平风荷载 计算水平地震19 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作用 20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不修改 \规定水平力\的确21 定方式 22 施工次序 14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注:1:图中2种平面形状的结构,如按缺省值0计算,由于PKPM中结构迎风面按平面在主轴方向的投影长度计算,则平面1的结构风荷载计算偏大,平面2的斜交部分风荷载作用偏大。对于平面1,指标及内力计算时均应输入结构主轴与整体坐标的夹角。对于平面2,斜交部分的配筋建议采用输入其与整体坐标夹角后的结果。

*

4.2.2 风荷载信息

表4.2.2 风荷载信息取值参考

序号 1 2 参数名称 地面粗糙度类别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2(kN/m) 建议(缺省)取值 根据《荷规》或风洞试验报告选取 根据《荷规》取值 按实际填写 备注 《荷规》8.2.1条;一般市区为C类,○填A、B类及D类时应慎重。 《荷规》8.1.2条、8.1.3条;一般按50年 一遇风荷载取值。 程序默认按简化方式赋予初值,在SATWE计算完成后,应将计算所得的X向的第一周期回填至此处。 程序默认按简化方式赋予初值,在SATWE计算完成后,应将计算所得的Y向的第一周期回填至此处。 对无填充钢结构可取1%,有填充墙钢结构可取2%,混合结构可取2%~4%。 153 X向结构基本周期(秒) 4 Y向结构基本周期(秒)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2压(kN/m) 按实际填写 5 6 7 5 1.0 按10年一遇风荷载取值 对高于60m的高层建筑取1.1。 见《高规》3.7.6条。 15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 考虑顺风向风振影响 考虑横风向风振影响 规范矩形截面结构 角沿修正比例b/B(+为削角,-为凹角): 规范圆形截面结构 第二阶平动周期 扭转风振: 第1阶扭转周期 体型分段数 第一段:最高层号 体型系数 第二段、第三段:最高层号、体型系数 特殊风体型系数 2 勾选 不勾选 结构平面为矩形时点选 按实际填写 结构平面为圆形时点选 根据计算结果填写 不勾选 根据计算结果填写 1 缺省为结构层数(含地下室) 1.4 无 无 见《高规》3.7.6条文说明 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应勾选 根据《荷规》8.5.1条确定是否勾选 参考《荷规》附录H.2.5条取值。 根据《荷规》8.5.4条及条文说明确定是否勾选。 沿结构竖向不同体型系数的总数 根据《荷规》8.3条及《高规》4.2.3条或风洞试验结果确定。建议对于一般规则结构填1.3,高层建筑填1.4。 如结构沿竖向有不同的体型系数取值,在此添加。 当在总信息中选择计算特殊风荷载时,在此设置。 4.2.3 地震信息

表4.2.3 地震信息取值参考

序号 1 2 3 参数名称 结构规则性信息 设防地震分组 设防烈度 建议(缺省)取值 不规则 根据《抗规》附录A选取 根据《抗规》附录A选取 备注 此参数目前不起作用 如结构所在地区有特殊规定时,按当地规定填写。 16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6.4 地下室外墙设计

6.4.1 地下室外墙计算: a.一般情况按上端铰支,下端嵌固的单向板计算;当外墙厚度大于底板厚度,应按实际模型计算外墙。

b.当地下室顶板与墙身厚度相近时,可采用两端嵌固计算,此时地下室外墙顶部配筋应与地下室顶板配筋匹配;

c.当外墙与塔楼剪力墙相连或有较强的侧向支承,且外墙水平方向肋墙间距与层高之比l/h小于2.0时,可按双向板计算; d.塔楼剪力墙与外墙重叠时,应取大值配筋。

e.车道出入口及楼板开洞处,外墙应按悬臂板计算。

6.4.2 地下室外墙承载力计算宜使用静止土压力系数K0,一般情况下可取0.5。当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外墙土压力计算可考虑基坑支护作用,侧向土压力可按静止土压力系数乘以折减系数0.7计算。

6.4.3 地下室外墙厚度主要取决于地下室深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承受水压的最大水头H与相应壁厚t的比值。为了取得较好的防水效果,H/t一般宜控制在25以内为宜。一般地下室的侧壁厚度可参考表6.4.3:

表6.4.3 地下室侧壁厚度

工程埋置深度H H<10m 地下室侧壁厚度(mm) 300 ~ 400 400 ~ 500 500 ~ 600 600 ~ 800 >800 水头壁厚比H/t ≤10 10 ~ 15 15 ~ 25 25 ~ 35 >35 抗渗等级(MPa) P6 P6 P8 P8 P10 10m≤H<20m 20m≤H<30m 注:有防腐蚀要求时需满足《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6.4.4 外墙在距离塔楼及地下室墙柱≥6m时宜设暗柱或扶壁柱,两者距离

小于6m时可不设。外墙与扶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相同(塔楼柱兼做扶壁柱除外),暗柱或扶壁柱纵筋宜按框架柱构造配筋。

6.4.5 地下室外墙按单向板计算时,单位宽度水平方向钢筋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15%,且单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对于较长的地下室外墙,为防止竖向裂缝的产生,其水平构造钢筋单侧配筋率不宜小于0.2%,水平筋的间距

42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不应大于150mm,且不应小于10@100。地下室外墙宜竖筋置于内侧,水平筋置于外侧。

6.5 地下室底板设计

6.5.1 在仅考虑地下水浮力的情况下,地下室底板优先选用以独立基础或桩承台为柱墩的平板式结构体系。承台边长取柱距的1/3~1/2,底板厚度可参考表6.5.1取值:

表6.5.1 底板厚度取值参考

柱距(m) 8.1 ~ 8.4 8.1 ~ 8.4 8.1 ~ 8.4 8.1 ~ 8.4 8.1 ~ 8.4 8.1 ~ 8.4 水头高度(m) 底板厚度(mm) 2.0 3.5 5.0 6.5 8.0 10.0 250 ~ 300 300 ~ 350 350 ~ 400 400 ~ 500 500 ~ 600 600 ~ 700 柱帽高度(mm) 800 800 1000 1000 1200 1500 6.5.2 底板配筋按SLABCAD计算,水浮力按恒载输入,柱帽输入尺寸为:承台长×承台宽×(承台厚度-板厚)。

6.5.3 地下室底板置于老土层时,底板通长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底板下为欠固结土时,底板通长钢筋应根据《砼规》8.5.1条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确定;长度超过100m的超长地下室,底板通长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间距不应大于200mm。

6.5.4 当底板比地下室外墙薄时,可将靠近外墙一侧的底板局部加厚至同外墙厚度,如图6.5.4所示:

图6.5.4 地下室外墙示意 43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6.6 地下室楼板设计

6.6.1 地下室顶板应慎用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当甲方有明确要求采用时,应在柱上板带设置构造暗梁,暗梁宽度取柱宽及其两侧各0.5倍板厚且不大于1/4板跨,暗梁纵筋应不小于板带钢筋的一半。地下室顶板结构体系宜按表6.6.1选用:

表6.6.1 地下室顶板结构体系选用原则

覆土厚度 覆土<1.0m 普通地下室顶板 上部结构嵌固端 人防顶板 按防水规范要求板厚不小于250mm时 优先选择主梁+大板楼盖或双次梁楼盖 不宜采用无主梁+大板或主梁+主梁+大板或主梁+加腋大板楼盖 加腋大板楼盖 优先选择井字梁楼梁楼盖 覆土≥1.0m 盖 6.6.2 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方向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6.6.3 当裙房跨数较多时,地下室中间楼层楼盖结构可采用无梁楼盖,当采用梁板式结构时,宜按单向梁布置,板厚不宜小于110mm。

6.7 地下室其他设计要求

6.7.1 地下室两侧土压力不平衡时,应考虑土压力对整体结构的不利作用。 6.7.2 当地下室结构存在错层时,应考虑两侧土压力对错层位置竖向构件的不利作用。

6.7.3 地下室顶板室内外高差不大于地下一层层高的1/3、≤1.5m且高低跨位置的梁采取加宽截面,箍筋直径加大、间距加密或错层处加腋等加强措施时,可认为楼板连续,楼层侧向刚度比满足要求时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此时地下室顶板可不作错层考虑。

44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图1 地下室顶板高差建议采用做法 图2地下室顶板高差不建议采用做法

6.7.4 非岩石地基的塔楼与裙房之间若不设置变形缝时,宜设置沉降后浇带,后浇带一般设于塔楼与裙房交界处裙房一侧;对超长结构,宜设置伸缩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间距30~40m。后浇带宜设置在梁跨中1/3范围内,带宽800~1000mm,钢筋可连通,混凝土后浇;上下层后浇带宜布置在同一跨内,通过地下室外墙的位置应一致,宜避开集水坑、卫生间、人防门洞、人防墙体密集处等部位。

6.7.5 场地挡土墙的设计范畴:>6m由专业公司进行设计,≤6m按挡土墙图集或挡土墙标准图进行设计。

45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附录A 结构专业施工图校对单

工程号 计算书: 工程名称 专业负责 设计人 校对人 校对内容(设计人、校对人根据下列问题对照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打勾并签名确认) 一 计算部分 1是否注明计算程序名称及版本号。 2计算模型、简图是否合理,荷载传递途径是否清楚明确。 3各计算参数取值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本工程统一计算措施的要求。 4荷载取值是否正确,有无遗漏。 5墙、柱、梁、板截面是否与图纸相符。 6对电算结果进行必要的整理、分析、判断,列出所采用的数据。 7手工计算时,各构件计算方法、使用公式、查用图表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8检查超配筋信息,是否有严重超限情况,以及是否有处理措施 二 基础及底板 图号: 设计人 校对人 1是否根据勘察报告描述基础持力层及底板下地基土性状。 2是否有地基承载力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承压、抗拔)的描述。 3桩径、桩数与整体计算柱底内力结果的复核。 4天然基础尺寸与柱底内力结果的复核。 5灌注桩配筋率的核算。 6桩顶及承台顶标高的核对。(注意边承台不得露出地面) 7承台的强度验算。 8桩的定位检查及桩间距复核。 9后浇带的设置。(外墙位置上下层后浇带位置对齐、沉降及伸缩后浇带图例区分) 10抗浮水位的说明、抗浮措施及考虑地下水的配筋核算。 11电梯井道坑底标高及各集水坑位置、坑底标高的核对。 12底板梁板配筋一般情况按“倒楼盖”设置,校对注意事项同上部梁板。 13轴网尺寸与建筑图核对。

46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出墙面形成梁头、或增大剪力墙厚度以及增加扶壁柱等;

7 当梁的一端与墙肢平面外相连而另一端与梁相连时,该梁按非抗震设计,建议编号为L;当梁的一端与墙肢平面内相连而另一端与梁相连时,该梁与墙相连端应按框梁构造设计,与梁相连端可按非抗震构造设计,建议编号为KL;

注:当墙肢与梁的夹角小于30度时可视为梁与墙肢平面内相连。

8 计算需要抗扭的框架梁面筋需拉通配置,当计算中抗扭值Ast≤3时可按计算抗扭值增加底面筋配筋量来满足抗扭要求,当计算中抗扭值Ast>3时则根据计算抗扭值在梁两侧配置抗扭腰筋;

9 当框架梁内力由水平作用控制,支座底筋较大而跨中底筋较小时,可采用附加支座底筋的形式配置钢筋。 5.1.3 次梁配筋设计

1 次梁面筋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架立筋,梁跨≤4m时采用10架立,梁跨大于4m时采用12架立,有计算需要时可按计算结果配置通长面筋;

2 次梁箍筋一般无加密区,有计算需要时,可采用局部加密的方式处理,此种情况需要在梁配筋平面上标注箍筋加密范围或在梁配筋说明中增加次梁箍筋加密范围的条文;

3 次梁端支座宜按计算结果配置负筋,当支承次梁的主梁抗扭难以满足要求时,可在整体计算中把次梁端支座点为铰支,此时该支座所配面筋不应小于端支座点铰后该跨跨中底筋的1/4,同时支承次梁的主梁应加强抗扭配筋;

27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5.1.4 框支梁配筋设计

1 框支梁拉通钢筋配筋率应不小于框支梁的最小配筋率;特一、一、二级和非抗震时分别不小于0.6%、0.5%、0.4%和0.3%;

2 框支梁宜与上部墙体居中布置,不能满足时,应采取计算和构造措施保证框支梁的抗扭安全性(比如可以在框支梁平面外方向增加次梁等);

3 偏心受拉的框支梁的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沿梁腹板高度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 5.1.5 其他

1 高层塔楼标准层较多时,梁配筋应按计算结果变化情况分段归并配筋;

2 抗震设计时,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宜控制在0.5~1.5%之间,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当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

3 梁截面配筋除满足计算及抗震构造要求外,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

4 梁配筋时,支座两侧的钢筋直径宜相同,避免两侧不同的钢筋在同一支座锚固,造成节点钢筋过密,影响节点混凝土浇筑;

5 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宜优先考虑由附加箍筋承受集中力;受力较大时,可采用附加箍筋及吊筋共同受力;

6 电梯检修吊钩应采用HPB300钢筋制作,设计可根据下表选择吊钩钢筋;

表5.1.5-1 电梯检修吊钩钢筋

电梯额定载重量 吊钩钢筋(HPB300) 4.9T>G>2T 122 G≤2T 120 7 悬臂梁跨度较大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并满足计算结果。

28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5.2 板设计

5.2.1 一般楼板设计

1 除工程建设当地有专门规定外,高层住宅标准层楼板厚度一般根据跨度(L)决定,但最小板厚(h)不得小于100mm;一般住宅双向楼板板厚可按下表取值;

表5.2.1-1双向板板厚取值

板跨:L(mm) 板厚:h(mm) L≤3600mm 100mm 3610mm≤L≤3900mm 110mm 3910mm≤L≤4200mm 120mm 4210mm≤L≤4550mm 130mm 4560mm≤L≤4900mm 140mm 注:角部板块或有转角窗部位根据受力需要或建设当地地方要求加厚。

2 一般楼板板跨不宜太小,要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板跨取值3~4.5m较合理;当建筑隔墙直接砌筑在楼板上而墙下未设梁时,楼板厚度可比表5.2.1-1适当增加,楼板配筋在墙下位置应附加钢筋予以加强;板配筋要计算隔墙荷载作用,一般按等效荷载法将隔墙重量折合为附加恒荷载;当板块跨度较大或形状复杂时应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楼板应力;

3 一般楼面的楼板面筋宜采用分离式配筋,对于板厚大于150mm的大跨楼板应采用双层双向10@200拉通配筋,不足附加;

4 核心筒区域楼板由于设备管线交叉较多,板厚一般加厚至150mm,此部位钢筋按10@200双层双向拉通配置,不足附加;

5 结构连板至少150mm厚,钢筋至少按10@150双层双向拉通配置; 6 挑出阳台宜采用梁式结构,当阳台挑出长度L<1.5m,且其降板高度未超过相邻跨板厚时,可采用板式结构;阳台板根部厚度不小于L/10,且不小于120mm;悬挑板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小于150mm,并应进行挠度及裂缝验算,板面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

7 标准层楼板宜按弹性板计算,当板边为剪力墙时按固端计算;当板边为梁或支座两侧板面高差大于梁宽时,可按简支计算;当连续支座或支座两侧板面高差小于梁宽时可按固端计算;对于按简支计算的板支座,支座钢筋最小配筋率可按0.2%控制;

29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8 对于厨房、卫生间等降板位置(降板深度不大于350mm)且板底不要求平整时,可做成折板形式,折板处楼板面筋应拉通,平面上板面筋伸出折板线距离为楼板短跨的

图5.2.1-1 1/4且大于500mm,(图

5.2.1-1);

9 对于楼板局部降板深度不超过50mm且板底要求平整时,宜按厚板抠槽的方式设计且计算时该板块应按薄板厚度计算,楼板计算时厚板减去薄板的重量按附加恒荷载输入;

10 对于降板深度大于350mm时,一般建议设置边梁; 11 对于因异形板而需设暗梁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且暗梁不应作为楼板的支座;暗梁宽一般取500mm,配筋上下各516,箍筋6@150(2);

12 当房间要求设置转角窗时,此

房间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转角窗处混凝土墙间无直线拉结梁时,应在两边墙(柱)间设置楼板加强钢筋(图5.2.1-2),同时两端

剪力墙暗柱配筋应适当加强;

图5.2.1-2

13 楼板钢筋间距可根据计算采用多种,替代底筋根据计算值可取

100mm,110mm,120mm?,以10mm为级数;支座面筋建议以100mm,125mm,150mm, 175mm,200mm为宜,局部附加钢筋后间距允许最小为75mm;

14 一般楼板在采用三级钢时其最小配筋率可取0.15%与45ft/fy之大值,悬挑板最小配筋率取0.2%;

15 楼板支座钢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时,支座钢筋伸出支座长度按短向净跨1/4取值且不小于500mm,当两侧支座钢筋端头之间的距离小于600mm时,

30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可拉通配置。

5.2.2 转换层楼板设计

1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板配筋不应小于双层双向10@150;对竖向构件围合之外的板可不受此控制,可按普通楼板设计(如挑阳台,一般外挑落地凸窗等);

2 局部转换时,可仅对与转换梁相连的板按转换层楼板相关要求设计,其它部位可适当加强,建议取120~150mm;

3 转换层楼板不宜采用冷轧变形钢筋;

4 转换层上下层楼板需加强,厚度最小取120mm。 5.2.3 屋面板

1 一般屋面板最小取120mm厚,钢筋按8@200双层双向拉通配置,不足附加;

2 屋面及露台最大裂缝宽度按0.2mm控制。

5.3 框架柱设计

5.3.1 框架柱宜优先采用矩形截面,若建筑需要时可采用圆形截面及异形柱(L形、T形、十形等);矩形截面及圆形截面柱最小截面尺寸详见下表;

表5.3.1框架柱最小截面尺寸

高规 截面形式 矩形柱 圆形柱 广高规 矩形柱 圆形柱 一~三级 400mm 450mm 350mm 400mm 四级 300mm 350mm 250mm 300mm 非抗震 250mm 350mm 200mm 300mm 注:1.图中最小截面尺寸对于矩形柱为边长,对于圆形柱为直径 2.当为矩形截面时,截面宽度和高度比值不宜大于3,不应大于4

5.3.2 抗震设计时由于建筑功能或造型需要,采用的柱子截面宽度小于表5.3.1中规定的最小截面尺寸时,柱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框架柱的截面面积要求,可相应加大柱截面长度,(例如柱截面宽度为200mm时,则截面长度不应小于450mm,以使柱的总截面面积不小于规范300mm×300mm的要求)。

31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5.5 其他构件设计

5.5.1 节点设计

1 悬挑板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对于除悬挑板以外的板类受弯构件,当采用三级钢时其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可采用0.15%和45ft/fy 中的较大值;对于节点中的次要受弯构件,当构造所需截面高度远大于承载需求时其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可按0.15%控制;

2 墙身节点内分布筋一般为6,必要时可采用一级钢8和10;分布筋间距一般为200mm。

3 除钢筋规格相差太大或弯折太多或冷轧钢筋无法弯折外,节点钢筋尽量采用楼板钢筋伸出,避免大面积搭接。

5.5.2 一般住宅楼梯采用平法表示,不画梯段剖面;梯板编号及配筋表示方法详《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2)》;梯梁(TL)梯柱(TZ)抗震等级同主体结构框架梁柱;梯柱(TZ)箍筋间距宜全高加密至100mm。

5.5.3 坡道板的板厚不宜小于150mm,宜采用单向板设计,并采用双层双向拉通配筋。

5.5.4 水池一般分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可利用楼板及剪力墙作为水池底及部分水池侧壁,而生活水池要求与主体结构完全脱开;水池裂缝宽度宜≤0.2mm

37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第六章 地基基础与地下室设计

6.1 基础选型

6.1.1 建筑物基础选型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体型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基础情况、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建设当地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等综合考虑,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

6.1.2 一般基础分类:h≤3m时,为独立基础;3m<h<6m时,为墩基础;h≥6m时,为桩基础(h为基础高度或墩长、桩长)。

6.1.3 桩型(桩径)选择:对于摩擦为主的桩宜采用小直径桩;对于端承为主的桩,当单桩承载力由桩身混凝土强度控制时,应提高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强度不宜超过C45),尽量采用一柱一桩的形式;当由地基承载力控制时,应考虑采用扩底或嵌岩灌注桩。

6.1.4 人工挖孔桩为限制使用桩型,选用时应慎重,广东省内最小桩径不小于1200mm,桩长不大于25m(必要时可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协商,同意后方可使用)。

6.2 基础设计

6.2.1 桩基础在计算桩数时,单桩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竖向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K≤Ra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尚应满足

QiKmax≤1.1Ra

QK——标准组合时,轴心竖向力作用下任一单桩竖向力; Ra——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QiKmax——标准组合时,偏心竖向力作用下i根桩竖向力的最大值。 2 竖向荷载与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K≤1.2Ra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尚应满足

QiKmax≤1.3Ra

38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3 竖向荷载与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K≤1.25Ra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尚应满足

QiKmax≤1.5Ra

6.2.2 地下室底板置于老土层时,底板荷载可由土层承担;底板下为欠固结土时,底板荷载由基础承担。

6.2.3 高层建筑基础应有一定埋置深度:一般天然基础,可取1/15~1/18H;岩石地基当满足倾覆、滑移稳定、基底零应力区要求时,埋深可不受上述限制;桩基础可取1/20H(室外地坪至承台底)。

6.2.4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双柱基础顶部根据计算配置受力钢筋,对称分布在双柱中心线两侧,非满布时应注明其根数。

图6.2.4 双柱基础顶部受力钢筋

39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6.2.5 基础梁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梁上部钢筋宜全跨贯通,底部应有不少于1/3支座钢筋全跨贯通,梁两侧腰筋不小于 12@200。

6.2.6 大直径桩间支承剪力墙的梁式承台,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按非抗震框支梁的构造要求配筋。

6.2.7 无底板时,单桩承台及梁式承台短边方向应设置拉梁,拉梁按轴心受拉构件设计,拉力取值为所拉两侧柱子轴力较大者的1/10;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时,拉梁按拉弯构件设计,弯矩按线刚度比例分配,当相邻两跨跨度相近时,在中支座可取柱底弯矩的一半,在边支座取柱底弯矩;当底板厚度不小于300mm时,可不设拉梁。 6.2.8 桩的长径比:管桩用于摩擦型桩时桩长径比不宜大于100;用于端承

型桩的长径比不宜大于60;灌注桩长径比不宜大于80。

6.2.9 相邻桩的桩底标高差,非嵌岩的端承桩不宜超过桩的中心距,摩擦桩不宜超过桩长1/10。

6.2.10 灌注桩竖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在非地震区取0.3%,抗震设防时取0.3~0.6%(大直径取小值,小直径取大值,按线性插值设计)。抗拔桩及承受水平力的桩应通过计算确定配筋,按裂缝[ω]≤0.2~0.3mm控制(二a类环境,稳定水位以下,可控制在0.3mm),纵筋通长配置。

6.2.11 承台的最小配筋率按《砼规》9.5.2条不应小于0.15%。单桩承台按双向配置构造钢筋;两桩承台按深受弯构件配置;多桩及群桩承台应按实际桩反力来计算配筋,承台侧面竖向钢筋宜取底板钢筋1/2As且不小于 12@200,与承台底部钢筋搭接,侧面水平钢筋为构造钢筋。

32

图6.2.11 承台配筋示意

40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

6.3 抗浮设计

6.3.1 地下室抗浮水位和设防水位应由勘察部门在勘察报告中提供,抗浮水位用于地下室整体抗浮以及外墙、底板的挠度和裂缝计算,设防水位用于外墙、底板的强度计算。设防水位应取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内可能产生的最高水位,当地勘报告中未明确设防水位时,设防水位按抗浮水位取值。 6.3.2 位于坡地上、斜坡下的场地,宜以分区单栋建筑物室外地面最低处的地坪标高为抗浮设防水位;对顺山而建的多栋建筑且地下室连通时,宜按地下室的实际埋深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可取实际埋深水位作为抗浮设防水位。

6.3.3 应按最不利情况进行抗浮稳定验算,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W取1.05。地下室抗浮稳定性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当不满足时应采取抗浮措施:

W/F≥1.05

式中:W—地下室自重及上部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总和; F—地下水浮力

6.3.4 地下室顶板、底板、外墙等应进行构件强度和裂缝计算。强度计算时,水压力分项系数取1.2;裂缝计算时,水、土压力分项系数和自重分项系数均取1.0。地下室的底板配筋计算输入荷载工况为: ○1水压力×1.2-底板自重×1.0(强度计算) ○2水压力×1.0+人防荷载×1.0-底板自重×1.0(强度计算,考虑材料强度调整系数γd) ○3水压力×1.0-底板自重×1.0(裂缝计算)

6.3.5 在二类环境下,裂缝宽度控制如表6.3.5要求。

表6.3.5 裂缝宽度[ω]允许值(mm)

构件部位 裂缝宽度允许值 顶板 室外 0.20 室内 0.30 底板 室外 0.20 室内 0.30 外墙 0.20 底板梁 0.25 注:1.有外防水时,裂缝宽度可与当地审图沟通按0.25~0.3mm控制。

2.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计算时可取30mm,此时构件计算厚度按实际 厚度-20mm取值。

4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5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