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习题

更新时间:2023-03-09 13: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②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 ③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 ④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技能。 2.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 ) ①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②方法论的自然科学; ③实质性的科学;

④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质性的科学。

3.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有( ) ①数量性、科学性、社会性、具体性; ②数量性、总体性、连续性、经常性; ③科学性、群众性、社会性、准确性; ④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4.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①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②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③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④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5.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 )

①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是在变动的; ②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着差异的; ③随着统计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变换位置; ④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 6.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 ①全国的人口总数; ②水塘中所养的鱼; ③城市年流动人口数;

④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7.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①学生的性别; ②学生的年龄; ③学生的专业; ④学生的住址。

8.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 ①数量标志; ②品质标志; ③质量指标; ④数量指标。 9.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

①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③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 ④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

⒑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

①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②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 ③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④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⒒变异是指( )

①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同; ②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 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 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

⒓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①大中型企业个数;

②大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 ③大中型企业的利润额;

④大中型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⒔统计工作的职能包括( )

①统计调查职能、统计整理职能和统计分析职能; ②反映现状、反映过去和反映未来的职能; ③信息职能、服务职能、预测职能; ④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⒕统计工作过程现在划分为以下阶段( )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②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 ③统计调查、统计分组、统计综合;

④统计调查、统计汇总、统计分析报告。 ⒖一个统计总体( )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 ②只能有一个指标; ③可以有多个标志; ④可以有多个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

1.对某地区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如下资料,其中,统计指标有( ①某企业亏损20万元; ②全地区产值3亿元; ③某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④全地区职工6万人; ⑤全地区拥有各种设备6万台。

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

①数量性; ②同质性; ③总体性; ④具体性; ⑤社会性。3.在工业普查中( )

①机器台数是统计指标; ②机器台数是离散变量; ③工业总产值也是离散变量; ④工业总产值是指标; ⑤每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4.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 )

①确定性变量; ②随机性变量; ③连续变量; ④离散变量; ⑤常数。 5.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 ①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②品质标志也可用数量表示; ③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

④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⑤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6.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 ①总体单位可转化为总体; ②总体可转化为总体单位;

③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互相转化; ④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 ⑤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

7.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①性别 ②工种 ③工资 ④民族 ⑤年龄 ⒏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其正确的定义是( ) 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③变异是可变标志的差异; ④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⑤标志值是变量的数值表现。 ⒐在工业普查中( ) ①机器台数是统计指标; ②机器台数是离散变量;

③工业总产值5亿元是统计指标; ④工业总产值是离散变量; ⑤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⒑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时具有数量性的特点,是因为( ) ①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 ②要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数字资料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 ③要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数量关系、联系与发展趋势等; ④是纯数量的研究;

⑤是从社会经济现象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数量的表现。 ⒒统计指标根据作用和再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

①数量指标 ②总量指标 ③相对指标 ④平均指标 ⑤质量指标

三、填空题

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 、 。

2.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应包括⑴ 、⑵ 、⑶ 。 3.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 和 。

4.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时,是一种 活动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 、 、 、 。

5.标志是说明 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 特征的。

⒍凡是客观存在的,在 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称为 。 ⒎一般来说,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 汇总而来的。

⒏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如果原先的统计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对应的 变成 。

⒐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 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 标志。

⒑ 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没有 就用不着统计了。

⒒社会经济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必须 与 相结合,而且以社

会经济现象的 为基础。

⒓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事物的数量,不是 的量。 ⒔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法、 和 法。

⒕统计工作的职能包括:⑴ 、⑵ 、⑶ 。其中 以 为主。

四、简答题

⒈什么是统计,一般有几种理解? ⒉为什么说有变异才有统计?

⒊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 统计设计与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⒈某地区对小学学生情况进行普查,则每所小学是( ) ①调查对象 ②调查单位 ③填报单位 ④调查项目 2.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 ①各百货商店;

②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③一个百货商店; ④每位工作人员。

3.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

①全部汽车 ②每辆汽车 ③一个停车场 ④所有停车场 4.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 ) ⒈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⒉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⒊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⒋以上答案都对。

5.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①普查 ②典型调查 ③抽样调查 ④重点调查

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①重点调查 ②普查 ③抽样调查 ④典型调查 7.统计报表大多属于( )

①一次性全面调查 ②经常性全面调查 ③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④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8.目前我国进行的职工家庭收支调查是( )

①普查 ②重点调查 ③全面调查 ④抽样调查 9.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①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②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③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④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

10.假设人中普查的标准时点为7月1日零点,7月2日调查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王××家6月30日出生一小孩,李家7月1日出生一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如何登记?( ) ①两家小孩均应登记; ③王家的小孩应予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 ②两家小孩均不予登记; ④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予登记。

11.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 ①一致的; 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

②是无区别的; 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 12.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13.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

①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②搜集资料方法不同; ③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④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14.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 ①重点调查; ②典型调查; ③抽样调查; ④非全面统计报表。 15.统计调查时间是( )

①调查工作的时限; ②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③调查登记的时间; ④调查期限。 ⒗问卷法属于( )

①直接观察法; ②询问法; ③报告法; ④一次性调查。 ⒘某地区为了解轻纺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择调查单位时,应选择( ) ①生产情况较差的企业; ②生产情况中等的企业; ③生产情况较好的企业; ④差、中、好各类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1.普查是( )

①非全面调查 ②专门调查 ③全面调查 ④经常性调查 ⑤一次性调查 2.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

①重点调查 ②抽样调查 ③典型调查 ④非全面统计报表 ⑤统计报表 3.乡镇企业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每一个乡镇企业是( )

①调查主体 ②调查对象 ③调查单位 ④调查项目 ⑤填报单位 4.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

①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 ②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③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④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⑤全国工业企业是调查主体。 5.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有( )

①人口普查; ②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调查; ③职工家庭收支变化调查;④单位产品成本变动调查; ⑤全国实有耕地面积调查。

6.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 )

①采访法; ②抽样调查法; ③直接观察法; ④典型调查法; ⑤报告法。 7.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①工业企业设备普查; ②零售商店调查; ③人口普查; ④工业企业普查; ⑤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8.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所谓重点单位是( )

①在总体中举足轻重的单位; ②它们在总体单位数中占有很大比重; ③在总体中它们的数目不多;

④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 ⑤能够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的那些单位。

9.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指( ) ①某一客体不可能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 ②某一客体可以同时做为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③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④调查单位是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填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⑤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总体单位。 10.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 )

①典型调查 ②统计报表 ③重点调查 ④普查 ⑤抽样调查。 11.重点调查( )

①可用于经常性调查; ②不能用于经常性调查; ③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④不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⑤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三、填空题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 和 ;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 和 ;按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划分,可分为

和 ;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 。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 、 和 。

3.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的 ,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 所组成的。

4.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有区别的,调查单位是 ,而填报单位则是 。

5.当任务只要求掌握调查对象的 ,而在总体中确实存在着 时,进行重点调查是比较适宜的。

6.典型调查有两个特征:第一,它是 的调查;第二,调查单位 地选择出来的。

7.抽样调查是以 指标数值为推算 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所以,抽样调查虽然是 调查,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 情况的统计资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 调查的作用。

8.普查一般用于调查属于一定 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但也可用来反映 现象。

9.当任务只要求掌握调查对象的 ,而在总体中确实存在着 时,进行重点调查是比较适合的。

10.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 和 问题。

四、简答题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2.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与联系?

4.某工业企业为了解本企业工人的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工人业余文化技术学习,于1995年12月28日向所属各车间颁发调查表,要求填报1995年底所有工人的性别、姓名、年龄、工龄、工种、技术等级、现有文化程度等7个项目。

⑴指出上述调查属于什么调查?

⑵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是什么? ⑶具体指明调查时间。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 ①统计整理 ②统计分析 ③统计调查 ④统计分组。 2.统计整理的资料( )

①只包括原始资料 ②只包括次级资料 ③包括原始和次级资料 ④是统计分析结果。 3.反映统计对象属性的标志是( )

①主要标志 ②品质标志 ③辅助标志 ④数量标志。

4.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 ①品质标志分组 ②复合标志分组 ③混合标志分组 ④数量标志分组。 5.统计分配数列( )

①都是变量数列 ②都是品质数列 ③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 ④是统计分组。 6.国民收入水平分组是( )

①品质标志分组 ②数量标志分组 ③复合标志分组 ④混合标志分组。 7.将25个企业按产值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 ) ①产值 ②企业数 ③各组的产值数 ④各组的企业数。 8.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 ①钟形分布 ②正J形分布 ③U形分布 ④对称分布。 9.按同一数量标志分组时( )

①只能编制一个分组数列 ②只能编制一个组距数列 ③只可能编制组距数列 ④可以编制多种分布数列。 10.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

①选择分组的标志 ②划分各组界限 ③区分事物的性质 ④对分组资料再分组。 1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和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 ) ①必须重叠 ③前者必须重叠,后者可以间断 ②必须间断 ④前者必须间断,后者必须重叠。

12.在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下上限数值时,一般是( ) ①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②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的组 ③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④另立一组。

13.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

①单项式分组 ②等距分组 ③不等距分组 ④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4.简单分组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①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②组数的多少不同

③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④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 1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 ①正比 ②等比 ③反比 ④不成比例。 16.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称为( ) ①横行标题 ②主词 ③纵栏标题 ④总标题。

1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①520 ②510 ③500 ④490。

18.某研究生院学生按学科、性别分组资料如下表:

按学科和性别分组 按学科分组 理科 文科 按性别分组 男生 女生 学生数(人) 180 70 190 60 从表的主词性质来看,该表是( ) ①简单表 ②简单分组表 ③平衡表 ④复合分组表。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是( )

①统计调查的继续 ②统计汇总的继续 ③统计调查的基础 ④统计分析的前提

⑤对社会经济现象从个体量观察到总体量认识的连续点。 2.统计分组( )

①是一种统计方法 ②对总体而言是“组” ③对总体而言是“分” ④对个体而言是“组” ⑤对个体而言是“分”。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①按品质标志分组 ②按数量标志分组 ③选择分组标志 ④划分各组界限 ⑤按主要标志分组。

4.按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 ①等距数列 ②异距数列 ③属性分布数列 ④变量分布数列 ⑤次数与频率。 5.分布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为( )

①品质标志 ②数量标志 ③分组 ④次数 ⑤分组标志。 ⒍统计分组( )

①是全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②可将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分类 ③可分析总体内部结构 ④可采用多种标志分组

⑤利于揭示现象间依存关系。 ⒎分组标志的选择( )

①是对总体划分的标准 ②要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进行 ③要适应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④必须是数量标志 ⑤必须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⒏统计表按分组的情况分类,可分为( )

①调查表 ②简单表 ③汇总表 ④简单分组表 ⑤复合分组表。 ⒐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 ) ①品质标志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②数量标志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 ③简单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④复合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⑤复合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 ⒑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 )

①J形分布 ②S形分布 ③钟形分布 ④U形分布 ⑤Z形分布。 ⒒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

①变量值的大小 ②变量性质不同 ③选择的分组标志 ④组距与组数 ⑤组限与组中值。 ⒓组距数列,组距的大小与( )

①组数的多少成正比 ②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③总体单位数多少成反比 ④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⑤全距大小成反比。

⒔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

①是上限和下限的中点数 ②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③在开口式分组中无法确定④在开口式分组中,可以参照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⑤就是组平均数。

⒕现将某班级40名学生按成绩分别列入不及格(59分以下),及格(60~69分),中等(70~79分),良好(80~89分),优秀(90分以上)5个组中去,这种分组( ) ①形成变量数列 ②形成组距数列 ③形成品质分布数列 ④形成开口式分组 ⑤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三、填空题

1.统计资料的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 ,对调查所得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从而得到反映 的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2.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 区分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 。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和 。 4.变量数列是由 和 两部分构成的。

5.统计表的内容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说明的总体,习惯上称为 ,另一部分是说明总体的指标,习惯上称为 。

6.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叫 分布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叫 数列。

7.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 、 、 和 等四部分组成。 8.对同一总体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 分组,就形成平行分组体系。

9. 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两种,它们是 、 。

四、简答题

1.统计资料整理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3.影响次数分布的主要要素有哪些?

4.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5.什么是统计表?有什么优点?

6.什么叫组中值?为什么说组中值只是每组变量值的代表数值而不是平均数?

七、计算应用题

1.某地区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如下:

100人以下 100~499人 500~999人

1000~2999人 3000人以上

说明分组的标志变量是离散型的还是连续型的,属于什么类型的组距数列。 2.下面是某公司工人月收入水平分组情况和各组工人数情况:

月收入(元) 工人数(人) 400~500 20 500~600 30 600~700 50 700~800 10 800~900 10

指出这是什么组距数列,并计算各组的组中值和频率分布状况。

第四章 第五章 综合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①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②总体总量和时期指标 ③标志总量和时期指标 ④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 ) ①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②时期指标和标志总量 ③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④总体总量和时点指标。

3.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8%,则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提高程度为( )

①8%-5%=3% ②5%+8%=13% ③

1058%?100%??2.78% ④?100%?2.86%。 1085%4.在5年计划中,用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适用于( ) ①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②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③规定5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④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 5.总量指标是( )

①有计量单位的; ②没有计量单位的;

③无所谓有无计量单位的; ④有的有计量单位,有的无计量单位; ⑤抽象的无什么经济内容的数字。

6.比例相对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的( ) ①计划关系; ②质量关系; ③强度关系; ④数量关系; 7.在相对指标中,主要用名数表示的指标是( )

①结构相对指标; ②强度相对指标; ③比较相对指标; ④动态相对指标。

8.某厂1991年的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0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32万元,该厂1992年工业总产值实际为65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当年计划的102%,则该厂1992年计划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应该是() ①

632606632606?652?1.02 ②?652?1.02 ③?606?1.02 ④?652?1.02。 6066326526329.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5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万吨)

时 第第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27.某机械厂铸造车间生产600吨铸件,合格540吨,试求平均合格率,标准差

第六章 时间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①一个;②二个;③三个;④四个要素构成。( )

2.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数就按①简单算术平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④序时平均数计算。( )

3.由日期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①简单算术平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④序时平均数计算。( )

4.由日期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①简单算术平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④序时平均数计算。( ) 5.某车间是月初工人数资料如下: 一月 280 二月 284 三月 280 四月 300 五月 302 六月 304 七月 320 那么该车间上半年的月平均工人数为:①345;②300;③201.5;④295。( ) 6.增长量指标的单位与原数列的发展水平的单位①相同;②不相同;③不一定;④以上说法都不对。( )

7.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①累计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②累计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③以上都不对;④累计增长量等于报告期水平除以欺基期水平。( )

8.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①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②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和;③以上都不对;④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 )

9.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①数列发展水平之差;②数列发展水平之比;③绝对增长量和发展速度之比;④绝对增长量同基期水平相比。( )

10.十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量是:①时期数列;②时点数列;③既不是时期数列,也不是时点数列。( )

11.假定某产品产量1990年比1985年增加135%,那1986年—1990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①

535%; ②5135%; ③635%; ④6135%。 ( )

1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c=a+bx,b为负数,则这条直线是( ) ①上升趋势; ②下降趋势; ③不升不降; ④上述三种情况都不是。

13.已知1991年某县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03.5%,1992年为104%,1994年为105%;1994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1993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 ①104.5%; ②101%; ③103%; ④113.0%。

14.当时间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时,应拟合( ) ①直线; ②二次曲线; ③三次曲线; ④指数曲线。 15.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

①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②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③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 ④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16.若无季节变动,则各月(或各季)的季节比率为( ) ①0; ②1; ③大于1; ④小于1。 17.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 )

①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 ②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 ③两个相邻指标值在时间上的距离; ④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

18.下列现象哪个属于平均数时间数列( ) ①某企业第一季度各月平均每个职工创造产值; ②某企业第一季度各月平均每个工人创造产值; ③某企业第一季度各月产值;

④某企业第一季度平均每人创造产值。

19.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

①发展水平; ②平均发展水平; ③发展速度; ④平均发展速度。

20.根据1990—1995年某工业企业各年产量资料配合趋势直线,已知∑x=21(1990年为原点) ∑y=150,∑x2=91,∑xy=558,则直线趋势方程为( ) ①yc=18.4+1.8857x; ②yc=1.8857+18.4x; ③yc=18.4-1.8857x; ④yc=1.8857-18.4x。

21.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理由是( )

①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②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③各年环比增减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④各年环比增减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2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用几何法目的在于考察( ) ①最初时期发展水平; ②全期发展水平; ③最末期发展水平; ④期中发展水平。

23.当时期数列分析的目的侧重于研究某现象在各时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时,应采用( ) ①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②调和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③累计法(方程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④几何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24.对原有时间数列进行修匀,以削弱短期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化,从而呈现出较长时期的基本发展趋势的一种简单方法称为( )

①移动平均法;②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③按月平均法;④按季平均法。 25.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线的数学依据是( ) ①∑(y-yc)=0; ②∑(y-yc)2=最小值; ③∑(y-yc)﹤任意值;④∑(y-yc)2=0。

二、多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有( ) ①时期数列; ②连续时点数列; ③间断时点数列; ④相对数时间数列; ⑤平均数时间数列。

2.某地区“九五”计划期间有关电视机的统计资料如下,哪些是时期数列( ) ①各年电视机产量; ②各年电视机的销售量;

③各年年末电视机库存量;④各年年末城乡居民电视机拥有量; ⑤各年电视机出口数量。

3.时期数列的特点是( ) ①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②各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③各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④各项指标数值都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而取得的; ⑤各项指标数值都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状态。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①时期长短应该相等; ②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③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④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⑤指标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

5.某工业企业1990年产值为3000万元,1998年产值为1990年的150%,则年均增长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为( )

①年平均增长速度=6.25%; ②年平均增长速度=5.2%; ③年平均增长速度=4.6%; ④年平均增长量=125万元; ⑤年平均增长量=111.111万元。

6.应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适用于( ) ①时期数列; ②时点数列; ③平均数时间数列; ④相对数时间数列; ⑤强度相对数时间数列。

7.应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一条理想的趋势线(方程式)要求满足的条件是( ) ①∑(y-yc)﹤0; ②∑(y-yc)2=最小值; ③∑(y-yc)2﹥0; ④∑(y-yc)=最小值; ⑤∑(y-yc)=0。

8.应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得到两个标准方程式。∑y=na+b∑x,

∑xy=a∑x+∑x2;若将原点中心化(使∑x=0)则参数a、b的公式可简化为(①a??xy?n; ②b?yxy?x2; ③b???x;

④a??yn; ⑤b??xy?x2。

9.应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不同有如下计算公式( an①nR; ②nanxa; ③?; ④a0n; ⑤n??。

0n10.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①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②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

③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之积;

④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⑤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是一致的。

11.把某企业1988年各月的总产值按月份排列起来的数列称为( ) ①时间数列; ②变量数列; ③绝对数时间数列; ④相对数时间数列; ⑤平均数时间数列。 12.用于分析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有( ) ①发展速度; ②发展水平; ③平均发展水平; ④增减量; ⑤平均增减量。

13.时间数列按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

①绝对数时间数列; ②时点数列; ③相对数时间数列; ④时期数列; ⑤平均数时间数列。

14.下列指标构成的时间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①全国每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 ②某企业年末职工人数; ③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④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⑤某农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数。 15.序时平均数是指( )

①平均发展水平; ②平均发展速度; ③平均增长速度; ④动态平均数; ⑤平均增长量。

16.某企业产量1995年比1994年提高2%,1996年与1995年对比为95%,1997年为1994年的1.2倍,1998年该企业年产量为25万吨,比1997年多10%,1999年产量达30万吨,2000年产量为37万吨,则发展速度指标为( )

①2000年为以1994年为基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58.4%; ②2000年以1994年为基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95.4%; ③1994年至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11.8%; ④1994年至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10.0%; ⑤1998~1999年环比发展速度为120%。

三、填空题

1.时间数列一般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现象所属的 ,另一个是反映客观现象的 。

2.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分为 、 、 三种,其中 是基本数列。

3.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叫 ,又称 。 4.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以直接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这是由于时期数列上仍具有 的特点。

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和 。

6.某校在校学生1998年比1997年增加5%,1999年比1998年增加10%,2000年比1999年增加15%,那么这三年共增加学生 。

7.某厂生产某种零件,四月份生产950件,其废品率为0.55%;五月份生产1200件,废品率为0.5%;六月份生产1500件,废品率为0.4%,则第二季度平均废品率为 。 8.某工厂1月份平均工人数190人,2月份平均工人数215人,3月份平均工人数220人,4月份平均工人数230人,那么第一季度的平均工人数为 。

9.在用几何平均法与方程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其结果一般是不同的。必须按照时间数列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来决定采用哪种计算方法,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 ,采用几何平均法为好。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 ,宜采用方程法。

10.季节变动分析是在现象呈现 季节波动的情况下,为了研究它们的变动规律而进行的。最常用的是计算各月份的水平对全年各月水平的 。 11.增长量有 之分,两者的关系是 。 12.根据30年的产量资料做5项移动平均,得到的新数列较原数列的项数少 项。

13.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 的影响,也常计算年距增长量,年距发展速度和年距增长速度等指标,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年距增长量= 。 年距发展速度= 。 年距增长速度= 。 或年距增长速度= 。

14.移动平均法是对原有时间数列进行的 ,以削弱 引起的变化,从而呈现出较长时间的 的一种粗略的简单方法。

15.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得出两个标准方程式是 和 ,解之得a= ,b= 。

四、简答题

1.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什么不同?

3.什么叫长期趋势?研究长期趋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什么不同? 5.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是什么?

6.分析现象发展的长期趋势,确定拟合直线的曲线的方法有几种? 7.最小平方法测定长期趋势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8.什么是季节变动?为什么要研究季节变动? 9.简述计算季节比率的方法?

五、计算题

1.某地区2000年各月总产值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200 4400 4600 4820 4850 490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总产值(万元) 5000 5200 5400 5400 5500 5600 请计算各季平均每月总产值和全年平均每月总产值。 2.某企业2000年各月月初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日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91年1月1日 职工300 人数(人) 300 304 306 308 314 312 320 320 340 342 345 350 请计算该企业2000年各季平均职工人数和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3.某企业2000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日期 职工人数(人) 1月1日 1000 2月1日 950 3月1日 970 7月1日 1100 10月1日 12月1日 1991年1月1日 1200 1200 1300 请计算该企业2000年平均职工人数。 4.1995年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某地区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时期 1995年 1996年 447.0 1997年 519.7 1998年 548.7 1999年 703.6 2000年 783.9 工业总产343.3 值(万元) 请计算各种动态指标,并说明如下关系:⑴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⑵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⑶逐期增长理与累计增长量;⑷平均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⑸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5.某国对外贸易总额1998年较1995年增长7.9%,1999年较1998年增长4.5%,2000年又较1999年增长20%,请计算1995~2000年每年平均增长速度。 6.某商店上半年有关资料如下: 上年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机械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 24.按地理区域划片所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等距抽样;③类型抽样;④整群抽样。 25.整群抽样采用的抽样方法( )

①只能是重置抽样; ②只能是不重置抽样; ③主要是重置抽样; ④主要是不重置抽样。

2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①实际误差; ②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③平均误差程度; ④可能误差范围。

27.抽样平均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比较,一般来说( ) ①大于抽样极限误差; ②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③等于抽样极限误差; ④可能大于、可能小于、可能等于。 28.所谓小样本一般是指样本单位数( )

①30个以下; ②30个以上; ③100个以下; ④100个以上。 29.点估计具体推断方法是( )

①x?X,p=P,S2??2; ②x?X,p=P,S2??2;

③x???X,p+△=P,S2??2;④x???X,p±△=P,S2????2。

30.在区间估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①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数目; ②概率度、点估计值、误差范围;

③点估计值、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 ④误差范围、抽样平均误差、总体单位数。

31.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体程度的比重是( ) ①等于78%;②大于84%;③在76%与84%之间;④小于76%。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法是一种( )

①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②对现象的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方法; ③随机性的非全面调查的方法; ④快速准确的调查方法; ⑤抽选少数典型单位所进行的调查方法。 2.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 )

①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②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③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④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 ⑤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①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②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 ③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④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 ⑤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4.抽样法的基本特点是( )

①根据部分实际资料对全部总体的数量特征做出估计; ②深入研究某些复杂的专门问题;

③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

④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了解总体基本情况;

⑤抽样推断的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5.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是( ) ①一致性;②准确性;③客观性;④无偏差;⑤有效性。 6.抽样平均误差( )

①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平均数; ②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平均差; ③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

④是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误差程度; ⑤是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

7.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以( )

①缩小概率度; ②增大抽样误差范围;③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④增加抽样数目;⑤增大概率度。 8.抽样方案的检查包括( )

①准确性检查; ②及时性检查; ③全面性检查; ④代表性检查; ⑤预测性检查。

9.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和概率的保证程度的关系是( ) ①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大; ②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小; ③允许误差范围愈大,概率保证程度愈大; ④成正比关系; ⑤成反比关系。 10.在一定误差范围的要求下( )

①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②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③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④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⑤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11.抽样方案设计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是( ) ①随机原则; ②可比性原则; ③系统性原则; ④可靠性原则; ⑤效果原则。

三、填空题

1.一般地说,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该有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是:① ;② ;③ 。

2.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 。

3.常用的抽样方法有 抽样和 抽样; 抽样和 抽样。

4.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① 、② 、③ 、④ 、⑤ 。

5.误差范围(?)、概率度(t)同抽样误差(?)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6.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用: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用: 。

7.影响样本规模的主要因素有:① ;② ;③ ;④ 。

8.对于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当误差范围?缩小一半,抽样单位数必须

倍,若?扩大一倍,则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 。

9.点估计是直接用 估计总体指标的推断方法。点估计不考虑 及 。

10.区间估计是在一定的 下,用以 值为中心的一个区间范围估计总体指标数值的推断方法。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坚持随机原则? 2.什么是抽样估计?它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4.假定抽样单位数增加4倍、1.5倍时,随机重复抽样平均误差是如何变化的?当抽样单位数减少50%或减少30%时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又如何变化? 5.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是什么?

6.什么是极限抽样误差,它与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有什么关系?

五、计算题

1.进行随机抽样为使误差减少50%、10%和5%,抽样单位数应如何改变?

2.某工厂4500名职工中,随机抽选20%,调查每月看电影次数,所得分配数列如下:

看电影次数 职工人数(对总数的百分数%) 0~2 8 2~4 22 4~6 40 6~8 25 8~10 5 试以95.45%的可靠性:⑴估计平均每月看电影次数;⑵确定每月看电影在4次以上的比重,其误差不超过3%。

3.某地区采用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职工文化程度进行调查,抽查100名职工,每个职工文化程度的分配数列如下表:

文化程度(年) 3~5 6~8 9~11 12~15 合计 组中值 4 7 10 13.5 - 人数 15 55 24 6 100 试求:⑴抽样平均误差;⑵在概率度t=2的条件下的平均文化程度的变化范围。

4.某煤矿对所生产的煤的灰份进行抽样测定,要求误差不超过0.1%,概率0.6827,根据下列两次抽样的结果所求得的方差,计算抽样调查所必要的抽样单位数。 第一次 灰份百分比 6~8 8~10 10~12 12~14 14~16 样本数 4 7 9 5 6 灰份百分比 4~6 6~8 8~10 10~12 12~14 14~16 第二次 样本数 2 3 10 10 3 2 各类职工收入的标准差(元) 5.已知某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如下: 不同收入类型

职工人数(人) 抽样人数(5%) 年平均收入(元) 较高的 一般的 较低的 合计 200 1600 1200 3000 150 1320 804 600 48 30 45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⑴抽样年平均收入;

⑵年平均收入的抽样平均误差;

⑶概率为0.95时,职工平均收入的可能范围。

6.某日化工厂用机械大量连续包装洗衣粉,要求每袋按一公斤包装,为保证质量,生产过程中每隔8小时检验一小时产品,共检验20次,算出平均重量为1.005公斤,抽样总体各群间方差平均数0.002公斤。

计算⑴抽样平均误差;⑵要求概率99.73%,使产品的重量不低于1±0.03公斤为标准,问上述检验的产品能否合格?

7.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5% 一级品。试测定抽样平均误差,并用0.9545的概率估计全部产品一级品率的范围。

8.某乡1995年播种小麦2000亩,随机抽样调查其中100亩,测得亩产量为450斤,标准差为50斤。现要求用100亩的情况推断2000亩的情况,试计算。

⑴抽样平均亩产量的抽样平均误差;

⑵概率为0.9973的条件下,平均亩产量的可能范围; ⑶概率为0.9973的条件下,2000亩小麦总产量的可能范围。

9.某电子元件厂日产10000只元件,经多次一般测试一等品率为92%,现拟采用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抽检,如要求误差范围在2%之内,可靠程度95.45%,试求需要抽取多少只电子元件? 10.某机械厂采用纯随机不重复抽样方法,从1000箱某种已婚入库零件抽选100箱进行质量检验。对箱内零件经全面检查结果按废品率得分配数列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⑴当概率保证为68.27%时,废品率的可能范围。

⑵当概率为95.45%时,如果限定废品率不超过2.5%,应抽检的箱数为多少? ⑶如果上述资料是按重复抽样方法取得,抽样平均误差应等于多少?

11.对某型号电子元件10000支进行耐用性能检查,根据以往抽样测定,求得耐用时数的标准差为51.91小时,合格率的标准差为28.62%,试计算:

⑴概率保证程度为68.27%,元件平均耐用时数的误差范围不超过9小时,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要抽取多少元件做检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qu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