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更新时间:2023-05-25 04: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数学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4.1后进生的气质类型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育不能回避的重要工作,要有效地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就要了解其差的程度和表现,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的症结,特别要了解他们各自的心理障碍,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消除心理障碍,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后进生的气质不同, 心理状态便不一样。一般来讲, 后进生的个性心理差异主要有下面四种类型。

1. 胆汁质类型。这类后进生一般表现为感情变化迅速、强烈、明显, 性格急躁, 容易冲动, 自制力差, 外向性明显,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 多血质类型。这类后进生一般表现为注意力、情感、兴趣不稳定, 不集中, 耐力差, 是非观念淡薄, 容易感情用事, 自控能力弱。后进生中逃学、打仗闹事等多为这一类型, 他们常常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3. 粘液质类型。这类后进生表现为对事物缺乏热情, 因循守旧, 过分刻板, 惰性心理明显, 一般不愿与同学交往, 不愿与师生交流自己的内心感情, 心理上常常表现为自我封闭, 行为上常表现为自我独立, 常常脱离集体, 不愿受纪律的约束。

4. 抑郁质类型。这类后进生常表现为多虑, 缺乏自信, 性格内向、孤僻。他们常常由于学习差, 缺点多, 自感前途渺茫而得过且过, 甚至自暴自弃。

后进生中, 属于以上典型四种气质类型的人不多, 中间型或混合型为多数, 后进生错综复杂的心态, 是影响其转化的重要心理障碍。只有了解并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应工作。

4.2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由于后进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同,加之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征,其心理问题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后进生有如下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1、厌学心理

“后进生”在学习中背负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一方面在学习上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不足要面对更大的困难,学习赶不上去,拖欠的“债务”太多,挫伤了学习积极性,觉得学习没希望,产生厌学心理;一方面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几经努力仍不能让自己站起来的后进生就会失去勇气,在他们的眼里学习的前途十分暗淡。也有的人觉得教师的教育方法有问题,由于课程内容抽象枯燥,教育方式机械简单,激不起学习兴趣,觉得学习没味,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习滑坡,从而与科任老师产生对立情绪, 厌恶相关学科, 学习成绩便无法提高。还有一部分感到升学无望的中等生,觉得学习没有奔头,也逐渐看破“红尘”,产生厌学心理,越来越不用功,成绩越来越差,也变成了后进生。在厌学心理的驱使下,他们怕学习、怕考试、怕谈成绩,致使他们在下滑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他们在学习上表现为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 是学习的奴隶, 时时感到应付不了, 难以招架, 整日稀里糊涂, 看到书就头疼, 继而产生厌学心理。再面对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深感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矛盾心理。

这是后进生主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心境上:高兴时,想刻苦学习;苦闷时,又认为“反正就这样了”; 表现在情感上:起伏较大,自控力差,忽冷忽热;表现在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容易出现反复。这种“矛盾”心理,一是自卑心理的作用,缺乏自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二是悔恨心理的作用,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后,常常为自己的过错感到心亏理短,并从内心进行自我责备,决心痛改前非。

后进生心理上一般存在这样几对矛盾。一是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理。自尊之

心,人皆有之。但后进生常常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同学嗤之以鼻,老师视为包袱,久而久之,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放任自流。但在其内心深处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渴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希望有表现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二是蛮横与畏惧的矛盾心理。一些后进生在表面上显得什么都无所谓,可谓“天不怕地不怕”。但当他们违反了社会道德准则和学校纪律时,有时也会产生懊悔与不安;当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佳或操行评价不高时,有时也会感到内疚与羞惭。三是合群与孤独的矛盾心理。后进生也希望交朋友,跟别的孩子相互交流与学习。但由于获得的社会评价不高,自感低人一等,把自己看成是有别于优等生和中等生的另类人,因而相当一部分后进生常常把自己封闭在“坏孩子”的狭小圈子里。有的干脆把自己孤立起来,不跟任何人交往,即不跟同学交流,也不向老师交心,整天沉默寡言。四是进取与意志力薄弱的矛盾心理。后进生并非人人悲观消极,他们也有向上决心他们常有搞好学习的冲动和遵守纪律的愿望, 但又意志薄弱, 妄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想靠短时间的努力就提高成绩,往往是半途而废,不能持之以恒,学习积极性忽高忽低,遵守纪律也时好时坏。五是要求爱而得不到温暖的矛盾心理。后进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由于不思进取,得到的常常是批评和惩罚,这便与其要求爱抚的心理发生矛盾。六是逞能好胜而得不到荣誉的矛盾。逞能好胜是青少年的共同心理,后进生也同样希望自己各方面超过别人,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但由于他们不能严于律己,尤其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思进取,因而被老师打入“冷宫”。他们学习上难以满足好胜之心,于是转移兴趣,另辟蹊径,释放其过剩精力,显示自己的“才华”,达到心理的平衡。

3、逆反心理。

这类学生多属胆汁质类型。后进生由于很少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因此常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常常自以为是,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教育者对问题学生靠权威压服,或靠体罚、变相体罚等,都会造成学生的畏惧、恐慌和防卫等不正常心态的形成,诱发导致学生反权威、反说教的逆反心理,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对班集体冷漠,与老师感情疏远,甚至产生对抗和敌意。因此,对老师的管理和批评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甚至正确的管理和批评教育也会引起他们的对立情绪。老师要求做的事,他们偏偏不做,即使强迫做了也做不好,

而老师要求不做的,他们反而积极去做,跟老师唱对台戏。虽然他们在内心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因为心里的烦躁,却故意地或不自觉地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他们故意牢骚满腹,对集体不满,对老师反感,拒不接受师长的教育和帮助,从心底产生外界的对立情绪。当他们因过失行为受到批评指责时, 常常好顶撞、抵赖, 甚至产生对抗情绪, 或索性“破罐子破摔”。逆反心理是与自卑相反的一种心理障碍, 这类学习后进生思想情绪傲慢, 言行表现出极大的反抗情绪, 经常明知故犯, 故意与老师对立。他们自尊心很强, 但是得不到尊重, 如果教育不当, 就有可能走上歧路,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逆反心理会使他们破罐子破摔,一蹶不起。

4、自卑心理

这类学生多属抑郁质类型。自卑心理是自尊心多次受挫后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减力性的有时是反抗性的情感状态,是自尊心的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中学生处于自尊心、自信心和争强好胜心理急剧增长的时期。他们遇事不甘示弱,都希望自己是强者或优胜者,最怕别人瞧不起,所以,对“后进生”这个词有着很大的恐惧感。一些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屡遭挫折,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落后位置或曾犯过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活泼向上的心理失去平衡,心态消极,对需要付出一定努力完成的事情缺乏热情和信心;或是由于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连续的挫折使自尊心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他们自惭形秽,以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脑子笨,没人喜欢,是失败者,在家长、学校、同伴中总是抬不起头来,渐渐地转化为自卑,感觉低人一等,缺乏学习动力, 整日无精打采,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没有信心,进而自暴自弃。这种自卑心理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甚至导致恶性循环。他们往往将精力转移到关注和谈论歌星、球星,与同学的交往上,或者发型、服饰等方面上,来体现自我的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这种心理在本课题所研究的多数个案中普遍存在。

5、消极心理

自卑导致消极。在心理上后进生常常觉得自己在校是“二等公民”, 因为基

础差,成绩总不见好转,或是虽经努力而取得一点点进步,也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或表扬,导致对自己失望,所以干脆不再去努力;有的后进生在劳动、纪律、体育等方面表现较好,老师或家长却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表扬和赞赏,索性不努力,不积极,导致思想“后进”。时间一长,他们往往表现得对班级工作不负责任,不愿参加班级活动,处事消极。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长期的自卑心理的压迫下,觉得自己在学习等方面比不上别人,对于班级的工作、举行的活动也不愿抛头露面,消极对待,即使他们在参加这些活动时稍有成就感,而由于我们教育机制的不完善,教师的冷漠对待,也会使他们的成就感顷刻间烟消云散,他们会感到:做与不做都一样,学习好才是唯一的。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产生消极处事的心理。

6、抑郁心理

有些“后进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在学习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他们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他们甚至还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胸闷、头昏等。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既重又难,中学生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造成“后进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和心理上的抑郁。

7、闭锁心理

这类学生多属粘液质类型。中学阶段的“后进生”已经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思想,但这种思想仍带有幼稚的特点。他们一般不愿与同学来往, 和老师和家人交流时感觉到了代沟的存在,不愿与师生交流自己内心的情感, 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和行为上的自我孤立, 以致脱离集体和纪律的约束。而且,这个年龄段他们也增加了不少的心事。具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后进生表现为少言寡语, 郁郁寡欢, 不合群, 性格内向封闭, 不爱与人交谈, 不喜欢表现自己, 喜欢独来独往, 不与老师、同学打交道, 态度冷漠, 不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情感,多是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这种闭锁的心理往往使他们陷入无助的境地,使有些问题或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同时,这种不良心理的日积月累容易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

8、焦虑心理

当“后进生”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要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焦虑心理会引起对学习的抑制,如在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上课爱走神,总是胡思乱想。还会产生考试怯场,从而抑制正常水平的发挥。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可能长时间里不能静下心来复习功课,心烦意乱,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种心理在韩晓伟、张宽、王浩等同学的身上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9、恐惧心理

后进生由于自身毛病多,品德不良或学习成绩低下,常常受到家长、老师的责难,同学的挖苦和旁人的冷眼,思想包袱沉重、情绪底落、意志消沉, 害怕在公共场合下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易撒谎, 不讲实话,产生一种焦虑、紧张的“恐学”、“恐考”、“恐校”心理。表现在学习上有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怕被人讥笑;犯了错误不敢主动承认,怕老师批评;考试怯场,怕考不好受家长、老师责罚等方面,甚至对班集体也充满着恐惧。不少“后进生”这种心理尤以性格内向的后进生更为明显。在遭多次失败而得不到正确引导,容易丧失信心而产生。

10、多疑心理。

后进生由于思想品德和学生成绩低下,受到的批评、嘲笑、指责多,“光照”时间很少,可能在师生中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在班级中声誉和地位低下,其心中有一种受到外界环境排斥的感觉,他们企求人们理解甚至原谅他们,而实际上得到的却是与其主观愿望截然相反的待遇,所以他们他们特别敏感,常常以一种怀疑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人们如果对他们采取疏远、回避、警惕的态度,他们就会用粗暴无礼的行为来顶撞,或以言行反抗,或以出走来要挟。有时凭空臆测,总觉得周围的人是在对他们另眼看待,也总在猜度着别人是怎样看待或对待自己的,对周围的人常持怀疑和警戒的心态,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关心、不同情,怀疑其他同学背后捣鬼,特别怀疑老师对自己不怀好意,一句普通的话,却可能认为跟自己过意不去。对同学、家长,尤其是老师关于自己的褒贬议论更为敏感,常常犯主观臆断的错误。当他们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批评时,往往怀疑老师是故意找茬整他;当集体的某些活动没有安排他们参加时,往往认为是瞧不起他,歧视

他。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心态不平衡,对老师、同学、家长,经常处于猜疑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了一堵心理之墙,将自己封闭起来疏远老师,疏远同学,疏远家长。这种疑惧心理会导致他们进一步滑坡,越来越差。

11、戒备心理。

后进生由于多次的失败,屡遭挫折,有时做了好事,学习成绩有了进步,没有得以应有的肯定和表扬,他们就感到老师不关心自己,认为自己在班里是多余的人。一旦出现误差,又极其容易受到批评、训斥。他们感到表扬、奖励没有自己的份,只有挨批受罚才是自己唯一的专利。不管自己怎样努力和上进也是枉然。所以对老师经常处于猜疑、怨恨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与老师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不愿接近老师和同学,对人冷漠,缺少共同语言。他们往往把落后的原因归于外部,埋怨别人,常常流露出回避和对立的情绪。他们打心眼里不想听、也听不进去老师正确的教育,整天躲躲藏藏,有意回避躲闪老师,或者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当作没听见,或者当面答应得很好,过后却还是老样子。

此外,还有依赖心理、自谅心理、应付心理、迷惘心理、急躁心理、冷漠心理、防御心理、破坏心理、报复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qt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