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趋势

更新时间:2024-04-02 16: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专业: 学号: 电话: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广东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必须重新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主旋律。提升广东区域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构建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值得各级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农业机械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手段和先进生产条件,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标志。现实告诉我们,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广东的经济协调发展。我省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但是目前我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投人水平在全国却比较落后,其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与广东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事实说明,广东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业现代化。

1.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1现状与成就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70 年代发展较快。改革开放后,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生产实行农户联产承包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80 年代以后,广东经济快速发展,走向市场经济的农民由于粮食生产的效益较低而转向二、三产业,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从发展速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0、60 年代为准备和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以国家经营为

主;70 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以集体经营为主。80 年代以后为稳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以农户经营为主[2]。经过 50 年的发展,广东省的农业机械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广东农业机械化已有一定基础,至1993年底统计,全省农机总动力、拖拉机拥有量及农业某个项目的机械化已达到相当程度(见表l);广东省峥一个农业机械化试点的机械化程度有较大发展,顺德北渭镇,南海联臀理

区的机械化戴接近台湾省及韩国、日本80年代中期水平。但从广东省总体说,机械化水平与先进地区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表1)[3]。

点。1998 年,江泽民同志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广东省也加快了向农业现代化进军的步伐。1999 年,省委省政府提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首先表现在装备水平提高,服务领域扩大。2001 年,农机总动力达到 1671×104kW,拖拉机 36.3 万台,服务范围也由种植业扩大到农林牧渔各个阶段。其次是作用日益明显,效益不断提高,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装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再则体系相对健全,运作正常。全省 21 个市都有农机化管理机构,农机生产企业约 100 个,农机校和农机服务实体一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广东省是经济大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广东省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和难

“2010 年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和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2002年,广东省人大通过了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议案,决定在今后 8 年内投入 7 亿元,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到 2010 年,要达到 7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由传统作业向机械化作业发展。当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整个农业就由传统农业向机械化农业转变。因此可以说,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广东省的农业已经进入了积极推进农机化、形成发达生产力的新阶段。[4]

1.2存在问题

广东农机化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其他省份相比,农机化的总体水平仍处于国内较低地位,这与广东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据统计,1998 年,整地机械化水平只有 49.7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 12.27 个百分点,比江苏省低 37%;工厂化育秧播种水平只有 0.1%,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0%;收获机械化水平只有 1.21%,到 1999 年虽然提高到约 4%,仍处于很低的水平。2002 年末,我省机耕水平为 54.44%,机播(插)水平为 0.06%,机收水平为 8.35%。按农业部对农机化水平的划分标准(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小于 40%是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40%~70%是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70%以上是高级阶段),广东省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是 19.28%,农业机械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我省农机化的发展水平已难以适应我国加入 WTO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是适用的农业机械与农业机械化技术远远未能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2.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2.1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以其独特

的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着特色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农业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有所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5·31%,表明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接近并正向中级阶段迈进,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成长期。[5]

广东省1988—2008年21年来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发展变化水平见图1。

由图1看出,2008年广东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989×107kW(广东省统计年鉴),比1988年增长近1倍,其中1988—1995年广东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较快,每年以近8%的速度递增,但是从1996年开始,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较慢,增长速度平均为2%。广东省依据自身农业产业结构特点,近年来重点推广了微耕机、开沟起垄机、植保

机械、灌溉施肥机械等农业机械。与1988年相比,小型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增长近50%;农用排灌机械增长近1倍;收获类机械(联合收割机、机动脱粒机)增长30余倍;机动喷雾器更是迅速发展。在所有农业机械中,增幅最大的是设施农业设备,广东省2000年的温室仅有0·64万m2,目前增长到446·54万平m2,增幅近600倍。除此之外,广东省还大力发展蔬菜清洗和干燥加工、水果智能分级和保鲜等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和加工机械;香蕉运输索道、清洗消毒全自动生产线、香蕉假茎粉碎机、荔枝龙眼剥壳去核榨汁机、烘干机;甘蔗播种机、中耕机、剥叶机、收获机;鱼塘增氧机、投饵机等,为推进广东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6]。

2.2发展坏境 2.2.1有利坏境

政策、法规的确立为农机化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一是党中央一贯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将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 2004 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首次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国

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中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各级政府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

2) 市场和资源约束的矛盾为农机化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国务院已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和工作任务,并明确地提出了要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开发推广节能农业机械的要求。

3) 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定,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2002 年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议案》,提出了从2003 年起到 2010 年,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具有广东特色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强大推动力。

4) 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提高,为农业

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近年来,针对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的需要,政府加强了对新式农机的科研投入,一些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已获得了突破,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装备与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5)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对农机化的迫切需求,为加速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一方面,广东省是经济强省,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一。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广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增强了农民购买农机的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高于机械作业成本已成必然趋势,而且农民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机械来替代人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7]

2.2.2制约因素

1)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劳动力因向非农产

业转移而不足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广东省乡镇劳动力为 2824万人,转移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仅为 39.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历年广东农民的积累极为有限,固定资产微薄。近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093 元,生活费支出达 2927元。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以及农机养护使用支出等因素,则广东省大多数农民还不具备购买农业机械的经济能力

2) 广东人均耕地面积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广东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 0.03hm2左右,土地比较分散,连片、适度规模经营较少,小规模农户承包经营在较长时间内仍将是广东省农机生产经营的主体;东西两翼、山区的乡村人口和播种面积分别占广东省的 76%,75%,交通不发达,地块偏小,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是广东省的 32%,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是珠三角地区的 55%左右。因此,区域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

3) 农机工业制造和装备技术落后,生

产集中度和产品科技含量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省外、国外大量农机产品进入广东省市场。由于成本和市场等原因,广东省农机生产企业纷纷转产,老牌的农机企业负担日益加重,使农机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广东省农机企业结构不合理、布局分散、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高,满足不了本省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和市场的需求。[7]

3.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充分认识农业机械是先进农业技术的实施载体,是广东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支撑。同时,要拓宽视野,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要围绕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研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路子和有效实现形式。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机构体系来指挥调控。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农业机械化重要性的认识,把农业机械化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制定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

扶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并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可采取购机补贴,低息贷款, 农机生产减税补助,以及扶贫开发等方式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积极引导不同经济成分的组织和农民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争取银信部门的信贷支持,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良性投资机制.

(2)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我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原则,扶持建立 1 至 2 个区域性农机专业市场,使其成为集农机产品展示、交易、信息、维修、培训和服务于一体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服务中心。区域性农机专业市场的建设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辐射力强。提高组织化程度。重点补贴一批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以及种养大户、农机专业户购买农机具,以增加农业机械的社会拥有量,大幅度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效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开展信息服务。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政府主导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网,以及部分企业自办的农业信息网

和机械信息网,通过建立和完善数据库,建设信息联系点,将农机机构、行业协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专业户和农民等联系起来,开展管理、技术、市场信息服务。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联系农户与市场的农机服务中介组织。

(3)健全农业机械化科研推广体系 加大农机科研开发力度。以科研课题的立项、实施为载体,推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解决水稻、园艺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等机械化技术“瓶颈”问题。提高农机工业的开发能力和制造水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吸引国内外农机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到我省合资或合作,同时创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农机技术和产品。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将现有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校、生产企业、示范基地和专业服务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农机科研、推广和应用一体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侧重扶持省农业机械推广站,使其成为集农业机械试验、示范、培训、指

导以及咨询服务五位一体的省级农机推广中心;健全、完善一批区域性农业机械推广站,强化农机技术推广职能,发挥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根据不同的农业区域和不同的农业类型,重点扶持建立一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引导农民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技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广东农机化的发展,需要农机教育提供智力支持、知识支持和技术支持。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作用, 培养适应 21 世纪广东农机化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重点抓好农机管理干部和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教育和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机化教育和培训。

(4)完善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农机立法。结合广东实际,制定促进农业机械装备引进、研制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尽快制定、颁布《广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明确农业机械化管理主体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使农业机械化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有条件的市、县也要积极争取地方立法。理顺职能,强化手段。理顺农机安全监理体制,配备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必需的监理装备;加强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建设,抓好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认证工作。重点扶持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建设,使其成为我省农机产品质量鉴定、检验检测中心。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540在我省使用的农机产品实施推广许可证制度,并通过用户跟踪调查、质量检测等手段,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力度省计委、科技厅在科技立项中,对农业机械化的重点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依法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支持农业企业、专业户连片租赁、承包集体耕地,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要按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解决农户购买农机贷款担保难的问题。[8]

【参考文献】

[1]陈两文,罗锡文.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研究.

[2]罗锡文. 农业机械化生产学. [3]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编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要览.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4]杨丹彤,区颖刚,张亚莉,余平祥.广东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的贡献率研究.

[5]李海明.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对广东农业生产的影响.

[6]曾艳.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广东为例.

[7]臧 英,罗锡文,段洁利.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8]罗锡文.广东省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策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q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