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考研)

更新时间:2024-01-20 03: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部分外国教育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

观点: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是当时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二)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观点: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都是无意识的,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等活动,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与重复模仿学到的,是一种心理现象。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史学家米定斯基

观点:源自恩格斯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劳动是人们的认识的主要源泉,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四)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代表人物:中国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观点:认为上述三种观点不够准确,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 二、史前教育概况 (一)原始社会分为: 1.前氏族时期

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无阶级,无剥削,儿童属于部落公有。教育便是由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2.母系氏族时期

使用新石器,幼小儿童在妇女身边受教育。七八岁男女儿童后按劳动分工分别接受教育,包括社会生活知识和宗教道德教育。出现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青年之家”

3.父系氏族时期

发明了金属工具,实行金、石、木工具并用,并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农业)。教育内容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

4.军事民主制时期

出现剩余产品,形成阶级,军事教育的地位提高,重视道德与精神教育,产生阶级教育萌芽,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

(二)原始社会教育特点:

①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教育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

③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承接,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和模仿。 二、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文化,“泥板书”楔形文字 1.巴比伦的学校

巴比伦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密切的联系。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将知识视为神赐,非祭祀不敢享有,传习这些知识的也是僧侣的特权。由于管理寺庙财产的需要,故寺庙中有关人员(一般称作\书吏\)需要学习文字和符号,这样就产生了训练书吏的学校。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巴比伦的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早期在训练书吏时,教学内容重视语言,尤其重视书写能力,此外,还有阅读、翻译、计算等。

当时的教学方法简单,一般由教师先在潮湿的泥板上写上字,再由学生临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抄写背诵)学校中纪律严格,常采用体罚。

3.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有两极:初级学校和高级学校。

初级学校主要讲授读写;高级学校除学习读写外,还学习文法、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等。教学方法是师徒传授式的。无论教数学、医学还是冶金术和纺织术,其方式是一样的:学生首先观察老师的操作,然后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动手,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4.古代巴比伦的教育为少数人垄断,奴隶不能享受学校教育;能掌握复杂的楔形文字知识的一般只限于职业官吏、僧侣等少数人。这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也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1.古代埃及的学校

古代埃及的教育比较发达,与其他国家比较,其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学校种类也更多一些。主要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或称寺庙学校)、职官学校(也称书吏学校)及文士学校等。 时期 学校类型 古王国 中王国 僧侣学校 (寺庙学校) 职官学校 书吏学校 文士学校 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通常教授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有的还教授数学、天文和地理之类。在诸科目中,书写最受重视,是基本课业 学术人才。培养能力优而水平高的人 一般的专项官员 着重科学教育,是传授高深学识的学府。僧侣学校的教学及研究内容以较高级的天文学、 数学、建筑学、水利学、医学及科学为主 普通文化课程及专门职业教育,往往以吏为师 宫廷学校 培养目标 朝廷官员 教育内容 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 教育方法 常用灌输和体罚,教师施行体罚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 以吏为师 特点 埃及最古老的学校 学术中心 共同特点 阶级性和轻视劳动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1.婆罗门教育

1)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①婆罗门即僧侣② 刹帝利即武士③吠舍即平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

④首陀罗即奴隶及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主要为当地土著)

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记载印度历史的古籍《吠陀》被崇奉为经典,也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入学校、习经典的权利只能为婆罗门、 刹帝利和吠舍所享有,但三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

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吠陀》经,规定学习六科: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古儒学校的课程内容以神学为主,但涉及较为广泛的知识领域。在古儒学校里,体罚是常用的手段。

教育方法:灌输,要求学生背诵《吠陀经》,采用导师制

教育特点:①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的家庭教育 ②创造出了导师制 ③教育具有贵族性 2.佛教教育

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得到广泛发展,佛教教育随之发展起来。佛教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主要为佛教经典,神学气氛极其浓厚。佛教教育将讲道(佛经的讲解)与个人的钻研结合起来。当时的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学术机构,乃至堪称学术(神学)研究中心。

公元10世纪后,佛教在东亚其他国家得到广泛传播。佛教教育对印度乃至东方各国的教育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3.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

1)区别:①婆罗门教育是私立教育,教师均由婆罗门担任,教育对象多为婆罗门子弟,教育带有强烈的贵族性,教育方法采用口授法和导师制;②佛教教育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师均由寺院僧侣担任,教育对象广泛,教育带有平民性,教育方法把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结合起来。

2)共同点: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是每个人都能稳步减少乃至彻底摒除尘世迷惑,而使自己的灵魂得救或解脱。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①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②各国(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 各有其特征。总的来说,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对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③教育内容较丰富,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④教育机构种类繁多,以适应不同阶层的需要。

⑤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 ⑥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

⑦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过断层,在此意义上,出了中国文化外,均为源远而流不长。

第二章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在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最强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城邦国家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两个城邦国家的经济、政体、文化及地理条件不同,因而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教育类型。

(一)斯巴达教育

教育内容: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 教育性质: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其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及国内外战争频繁的需要,决定了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勇敢的军人,教育的内容是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

斯巴达人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男孩7岁以后就进入国家办的军营式的国家体育场接受以\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为主的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以及严酷的身心磨炼,以求形成勇敢、坚毅、顺从和爱国的品质。斯巴达对文化知识不重视。到18岁时,少数身心经过严格考验的青年再进入高一级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正规军事训练。年满20岁的青年,被派往边境沿线驻扎,开始实战训练。到30岁时,通过考核,并举行一定的仪式后,才能获得国家公民的称号,成为国家合格的军人。另外,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健康的女子才能生育健壮的儿童,并且女子还有帮助男子坚守城池的重任,所以斯巴达对女子教育比较重视,主张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受到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主要有:(1)教育具有阶级性;(2)教育完全被国家所控制,并被视为国家的事业; (3)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4)重视女子教育。 (二)雅典教育 教育目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雅典境内多山,不宜耕种农作物,但它有良好的港湾,工商业贸易发达,国内以奴隶主民主政治为主,国内外战争频繁。雅典的这种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就要求它通过各种途径,不仅要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善战的军人,更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活动家和商人,即“身心既善且美的人”。因此,雅典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而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具体反映在它的教育制度中。

雅典的男孩7岁后进入私立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主要内容为读、写、算的初步知识,还学习弹奏乐器、以乐器伴奏吟唱《荷马史诗》等。到12、13岁又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另外,还有骑马、游泳、击剑等。到15、16岁后,少数贵族子弟再进入国家体育馆学习。以“五项竞技”为主的体育是首要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三艺\,即文法、修辞和辩证法(或称哲学)。到18岁时,再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之后,通过一定的仪式,取得国家公民的称号,参与国家政事。

雅典教育特点主要有:(1)教育具有阶级性;(2)重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即不仅重视体育训练,也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注重道德教育及美育;(3)雅典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重视国家和私立教育的发展;(4)忽视女子教育。

(三)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比较:

相同: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奴隶无权享受教育②都重视体育教育③教育体制都有年龄分期且比较完善

不同点:①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 ②培养目标不同 ③教育机构不同 ④教育内容不同:斯巴达单一。雅典多样⑤教育方法不同:斯巴达采用体罚,雅典则为民主⑥师资队伍不同:斯巴达斯巴达人,雅典是东方智者派 ⑦对女子教育重视程度不同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

“智者”(又称诡辩家)在古希腊,最早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以后,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也被称为\智者”。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一词获得了新的、特殊的含义,被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这些人云游各地,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并逐步形成了一个阶层。

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普罗狄克斯等。普罗塔哥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个人作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真假、善恶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朴素的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2.“智者派”的教育贡献

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具体表现在:①智者以钱财而不以门第作为教学的唯一条件,这既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又由于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②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正是由智者首先确定的。③智者最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相对于古典时期,这一时期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西亚、埃及等广大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发生转移。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从雅典逐步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利亚城。该城就成为当时主要的文化、学术和教育中心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3)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小学教育主要局限于读、写、算 等知识性科目,注重和谐发展与多方面教育的传统遭到破坏。(4)中等教育同样面临衰微的境地。原有的中等教育机构——体育馆为文法学校所取代。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5)高等教育得到明显的发展。除原有的柏拉图的学园(阿加德米)、亚里士多德的学园(吕克昂)和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学校。

第三章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mtes,前469—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著作皆已流失,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题。 1.教育目的论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治国人才必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2.德育论

①道德是实践的哲学

②寻求道德的一般:要求在真理、道德问题上探求普遍有效的一般,寻求本质、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 ③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怎样做人”。

④智慧即德行。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为此,他提出\知识即道德”的命题。“知识即道德”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从“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⑤自制是德行的基础。苏格拉底要求人们以明智的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自己的欲望。 ⑥守法就是正义。他认为,正义的行为和其他一切道德都是智慧。 ⑦身教重于言教。他不仅劝人向善,而且严于律己,以身教人

3.智育论

苏格拉底主张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除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 4.“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成为苏格拉底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法”。所谓 “苏格拉底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见如下关于“正义”与 “非

n

正义”的讨论)。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是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去获得知识,但由于苏格拉底视知识为人类头脑中所固有的,因而他的启发法有局限性。 5.苏格拉底法的优缺点:

优点: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和强加给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的提问诱导对方,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的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半、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被后世采用。后世许多名著都是以问答体形式出现。

局限:①受教育者必须要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无法进行。③苏格拉底的谈话对象必须是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的搬用于幼年儿童。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Plato,前427—前347)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用对话体裁写了不少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是其中集中体现其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影响的著作。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1.政治观和哲学观(了解,超纲)

政治观:想建立一个完善、理想的国度,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军人居于辅佐地位,第三类人则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三类人各安其位,分工又合作,不同而又和谐,这就是正义。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这就是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哲学家含有黄金,军人含有白银,手工业者和农民则生来只含有铜和铁。

哲学观:认为从感性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实的知识。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这个理念世界就是他头脑中的理想国。

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柏拉图以其社会政治观为基础,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哲学家”(统治者)和军人(卫国者)的教育体系,其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论学前教育。柏拉图主张教育由国家控制。国家应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实行儿童公育公养。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还有唱歌等活动。主张要精心选择故事的内容,并对游戏的方式、内容也要精心安排。“寓学习于游戏当中”

?论普通教育(7—18岁)。普通教育以情感教育为主,重视音乐和体育。六岁以后,男女儿童要分别进入国家所办的初等学校,如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主要以初步的读、写、算、唱歌、音乐为主。柏拉图对于体操和音乐尤其重视。他强调指出,“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论高等教育。柏拉图将高等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意志教育阶段(18 — 20岁)。以军事体育训练及“四艺”(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学习为

主。20岁以后,绝大多数贵族青年结束教育,去担负保卫国家的重任。少数才智出众的贵族子弟,继续受教育。 第二阶段:发展智慧阶段(20—30岁)。除\四艺”外,重点学习辩证法。年满30岁后,这部分青年人中的绝大多数人就去担任国家的高级官吏。极少数聪慧而好学,并在哲学研究上有特殊才能的人,则继续学习。 第三阶段:继续学习(30—35岁)。继续研究哲学,直到35岁,然后 成为国家的重要官吏。

第四阶段:哲学王(50岁左右)。按柏拉图的构想,个别人需要再经过十五年的锻炼,大约到了50岁时,经过指挥战争等各种考验,在学识方面,尤其是在哲学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①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②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 ③重视早期教育。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即认识现到本质。

⑤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游戏必须是合法的。⑥柏拉图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⑦他继续发展苏格拉底节制的思想。

3.“第二个理想国”中的教育观即《法律篇》中的教育观:

在教育管理上,有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规定了学校的兴建;对专职教师有了明确规定;在课程设置上,哲学被取消了,首次提出强迫教育;早期教育的规定比《理想国》更加具体;详细介绍了埃及人在“寓学习于游戏”方面的经验;恢复了一夫一妻制,因而人伦关系、孝道也就成了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 4..教育观的优缺点:

积极的教育观: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的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将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注重课程与实际锻炼相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这些就是《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的积极因素。

消极因素:《理想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子铸造人,忽视个性发展,其次,他拒绝变革,“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翻新会给国家带来危害。 5.\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强调理性思维,追求共相、本质,这个本来很深刻的哲学见解被他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把思维、共相看成与外界无关的、存在于人的灵魂的内部。柏拉图认为一切可感知的具体事物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唯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在人的心灵中本来就存在着理念,即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所以,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而已。

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等著作中。 1.灵魂论与教育

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使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使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发展人的理性,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大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两种成分。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它主要表现在身体部分,指的是身体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灵魂表现在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理性的灵魂是高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和判断等方面。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2.教育的作用论

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

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明确指出教育对于巩固奴隶主政治统治起着巨大的作用。他指出国家的立法者(统治者)必须\首先注意青少年人的教育”,特别强调教育是国家的职责,\教育应由城邦办理”,决不能让私人管理学校教育工作。同时,还十分重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认为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是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3.论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内容有:(1)在儿童的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但他要求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损害儿童的体格和妨碍他们的生长。(2)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3)在智育方面,亚里士多德确定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4)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雅典教育实践中的和谐发展的重点在体育,而他则把和谐发展的重点放在了音乐教育方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它还担负着智育的部分职能,并且又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智育不同,他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在闲暇时供理智的享受。 4.白板说

亚里士多德在其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用蜡块与金戒指比喻感觉和感觉对象的关系,感觉只是采纳被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而不取其质料,人的灵魂也就像一块什么也没有的白板或白纸,它能接收对象的知识。 5.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

1)胎教和婴幼儿教育:主张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游戏对儿童有益,但要选择健康的游戏。

2)初等教育分四科:阅读、书写、体育、音乐和绘画。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身体的训练应在智育之前。儿童的体育应柔和,避免孩子变残忍。音乐必须列入教育。

3)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结合,研究与实验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结合。 4)兴趣是引起学习最重要的因素 5)应重视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

6.伦理思想:伦理思想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有如下几种见解: 1)论幸福

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它就是人的目的。幸福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幸福的获得不能靠机遇,人应该通过努力获得幸福,幸福生活离不开勤劳。 2)论美德

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类: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后者才是伦理学讨论的对象。伦理美的就是中道,中道在两种过错之间,一方是过度,一方是不及,美德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亚里士多德并不将欲望排除在美德之外,欲望、理性的统一,也就是介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项,就是美德,美德也包含非理性的环节在自身之内。

3)美德在于实践

美德既非生来就有,也非与天性无关,自然给了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我们应在实践中获得这些德行,美德在于实践。 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第四章古罗马的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一)共和早期的教育(BC6-BC3世纪)

共和早期的罗马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城邦国家。罗马是不存在学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都是在家中进行的。家庭既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又是教育儿童的中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主要的老师。父辈们经常带领自己的儿子在田间进行实地农事操作,并在劳动过程中,传授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在劳动之余,父辈们还经常教儿子们投标枪,练习骑马、角力、游泳,传授有关军事方面的知识、技能。另外,罗马人还利用民谣、诗歌以及《十二铜表法》(古罗马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制订的一部法典,因刻在12块铜表上,故称为“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重要的成文法典)等材料,对儿女进行简单的读、写教育,使儿女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这一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是合格的农夫,又是勇敢的士兵。古罗马以“家长制”出名。罗马的家庭教育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进行道德、政治、军事、农业和法律教育。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的。

(二)共和后期的教育(BC3-BC1世纪)

到了共和后期,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以及希腊文化教育的影响,罗马的文化教育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并确立了相对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

1.初等教育(卢达斯)。主要任务是拉丁文字的学习,课程包括读书、写字和算术,背诵《十二铜表法》。学校对读、写科目比较重视,而排斥音乐和体育。小学都是私立的,学校的设备简陋,教学内容匮乏。小学教师地位低微,一般由奴隶或被释奴隶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述,学生背诵。

2.中等学校。又称文法学校,小康以上人家的男孩在小学毕业后便可进入这种学校。最初,罗马的中等学校事实上是一种外国语学校,以希腊文的学习为主。随着拉丁文学的发展,学校增设了拉丁文、拉丁文学等课程。一般来说,中等学校的设备很好,教师待遇优厚,在罗马社会中地位也较高。学校内纪律严明,要求严格,违反校纪者常受处罚。教学方法是讲解听写和背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读写说的能力,为儿童入雄辩术学校做准备。 3.专业学校。又称修辞学校,雄辩术学校。是罗马仿照希腊的模式而建立的,其目的在于培养专门的雄辩人才。它最初都是私立的,后来才出现了政府出资创办的公立学校。修辞学校的课程主要为修辞学和辩论术。另外,开设 一些与雄辩有关的课程。修辞学校的教学方法,首先是精读著名雄辩家的讲演辞,然后由教师指定题目做实习辩论,练习撰写讲演稿。教育内容,除重视学习文学和修辞学,还设有辩证法、历史、法律、数学、天文学、几何、伦理学和音乐等科目。

罗马教育制度的最大特色在于系统地为实现罗马理想即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杰出的演说家提供最好的服务。尤其到了共和后期,更是如此。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立,不仅改变了罗马的政治生活,而且对文化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改革教育目的,教育以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为目的。②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严格控制。初等学校实现国家监督,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③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教师由私人选聘改为国家委派等。④教育家对教育问题的探究和思索,仅仅停留在学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具体方面,而不像古希腊的教育家那样对教育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作出回答。虽然,某些方面(如教师的待遇、学校的行政管理等)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比共和时期有所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帝国时期的教育已没有多少活力。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M. T. Cicero,前106—前43)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政论家和演说家。其关于演说家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其演说词和书简之中。代表作:公元前55年《论雄辩家》 1.雄辩家的定义:一个真正的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任何需要用语言艺术回答的问题,进行得体、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演说。雄辩家的本质特点是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 2.雄辩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①要有广博的知识。他要求雄辩家掌握各种重要的知识和全部自由的艺术,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雄辩家。各种重要的知识包括政治、各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军事和哲学等;全部自由艺术是指文法修辞,以及柏拉图所主张学习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学等。

②要在修辞学方面有特殊的修养。他认为决定演讲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是遣词造句以及整个演说词的问题结构,因此在言语修养方面要达到三个标准:表达准确、通俗易懂、优美生动,与主题相称。 ③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强调雄辩家的个人修养问题。

3.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在罗马的社会生活中,演讲术的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学问,无论是担任政治角色,还是在法庭上辩论,都需要公民掌握一定的讲演技能。而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这门知识就更显得重要。在他看来,只有优秀的演说家才能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因此,西塞罗十分强调罗马青年人对于雄辩术的学习。

4.论雄辩家素质。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演说家,应该具有以下素质:必须具有良好的自然天赋;必须具备良好的哲学素质以及雄厚的知识基础;必须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可见,西塞罗对于雄辩家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但对于雄辩家的道德品质等问题,却没有论述。

5.论培养雄辩家的方法。西塞罗指出,在培养雄辩家的过程中,方法十分重要,他强调练习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练习是培养雄辩家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使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知识转化为演说的效果。他主张,要经常进行模拟演说,同时要勤于写作,写作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转移到演说能力中去。认为多诵文学精品及通过练习,特别是长期的写作练习,对于提高雄辩家的雄辩能力也很有帮助。另外,通过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是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最佳课堂。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M. F. Quimilianus,约35—100)是罗马帝国初期最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代表作《雄辩术原理》 (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西方最早讨论教育教学问题。 1.教育观:

?论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即雄辩家。昆体良认为,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雄辩家。作为一个雄辩家,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一定的雄辩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德行比出色的雄辩才能更为重要。

?教育与天赋。①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在雄辩术的教学上,要根据每人的气质、才能够来进行训练。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了解并确定儿童在不同年龄期接受能力,切忌给予幼弱的儿童以过重的负担。

?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他坚持把良好道德的培养放在教育任务的首要位置。他认为真正的雄辩家应该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在德行上是无可指责的 。

?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家庭和学校这两种教育场所都可能产生善德和恶德,不能把家庭理想化。

?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内容:主张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第一次提出双语教育,主张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 2.论雄辩家的教育。

雄辩家的培养分为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及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昆体良 非常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可以在德行和知识方面为雄辩家的培养打下初步的基础;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他看来,学校里学生集中,不但有结交朋友的环境,也有竞争的、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因此,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地胜任演说家的角色,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 3.关于教学理论。

①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昆体良认为教师应根据一定的实践经验,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每个人的能力,依次发言。它最早产生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②重视教师的作用。昆体良认为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对教师提出了如下几个要求:教师应该德才兼备,教师的德行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影响;教师要有广泛的知识;教师要懂得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③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雄辩家的学科应该包括文法、修辞学、音乐、几何、天文学、哲学(物理伦理辩证法)。

④改进教学方法。应该采取赞许和表扬的方法激励学生进步,反对体罚学生。教师应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向那些不发问的学生提问。这样可以检测学生的听课情况,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

⑤量力性原则。他认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深度和分量要适合儿童的天性,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和休息要交替进行,休息时主要发挥游戏的作用。

⑥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结合作业、教材和各种联系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在总结自己长期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昆体良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倡导因材施教,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坚决反对体罚。

(三)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354-430)是古罗马帝国后期神学家、哲学家。他所创立的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是中世纪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的教育哲学则是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忏悔录》是奥古斯丁最有影响的作品。 1.宗教哲学观。上帝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本体。上帝即真理,真理即上帝。知识概念是人的心灵所固有的,要获得知识和真理,不能靠感觉,而是靠上帝赐予的“灵魂的眼睛”,靠思想。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奥古斯丁竭力论证信仰高于理性。

2.“原罪论\。所有的人都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人人因原罪都要受到上帝永世的惩罚。根据原罪论,奥古斯丁提出了禁欲主义思想。这些理论以后成了基督教的重要教义之一。

3.关于学习内容。主要学习文法、修辞、辩论术、几何、音乐、数学、天文等学科,学习这些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认识上帝的至真、至善、至美。另外,还要重点学习《圣经》,因为它是上帝的语言,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4.平等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人与人是平等的。这是奥古斯丁在伦理学中保留平等教育思想的体现。

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后期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他创立的基督教宗教哲学以及相关的教育观,对西欧中世纪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在中世纪(476年一13、14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僧侣是唯一识文断字的阶层,教堂和修道院是古代文化的主要汇集场所,基督教是全部精神活动的唯一和占支配地位的内容。因此,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中世纪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同时,中世纪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 一、基督教教育

(一)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

在中世纪,教育领导权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一直是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入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及世俗封建主贵族子弟。

1.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1)修道院学校,又称僧院学校或隐修院学校,接收十岁左右的儿童,学习期限为八年至十年。除了传授教义,培养\服从、贞洁、贫穷”的品质外,也进行简单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后课程的学习逐渐加多加深,\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成为主要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口授和学生记录、诵读牢记为主。教学采用问答法,实行个别教学。

(2)主教学校,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与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设备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3)教区学校,又称堂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村落,学校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只教授一般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识。这是由教会举办的,向一般的世俗群众开放的普通性质学校。

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以《圣经》为主的神学和\七艺”。在中世纪,无论是教会教育,还是世俗教育,都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圣经》、各种祈祷书及赞美诗等,一直是不同类型学校的基本教材。神学是最重要的教学科目,甚至于“七艺”等本身具有世俗性质的科目,也根据教义加以改造,或者用作神学教育的基础科目。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有着极大的局限性。除内容过于以宗教为中心外,学校对学生的管教也是极为严格的。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更有甚者,还对学生实施监禁、绝食等惩罚。严酷的体罚和侮辱性的惩罚往往使学生身心备受摧残。 2.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基督教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培养对上帝的情感、信仰,即培养虔诚的教徒。以《圣经》为主的基督教教义及“七艺”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教会先后创办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如教区学校、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大学等。这些学校是中世纪西欧最重要的教育机构,承担了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教育职责。 基督教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在基督教义所规定的各种仪式中以及在教士的传教布道中,都包含着一种教育、教化的因素。基督教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世纪全部教育的基本精神。这是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中最为重要、最为深刻的方面。

世界观:上帝是唯一真理,人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信仰和敬畏上帝,各种教育虽然各有目标,但是一切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对上帝的感情。

人生观: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成为官方学说后,儿童也被认为和父兄一样被原罪所败坏,对儿童的约束和惩戒就成了中世纪教育的特征。

知识观: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以神学为最高的学问,认为世俗的学问都要服从上帝的学问。 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一)宫廷学校

在西欧中世纪,宫廷学校是贵族子弟接受世俗教育的机构,通常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里。在中世纪,尤其 是中世纪早期,宫廷学校为数不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教会学校大。

①教育目的:培养治理国家的官吏 ② 教育内容:“七艺”、拉丁语、希腊语。

③教育机构: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和贵族的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④教学方法: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以此来使学生掌握宗教、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 。

在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742—814)统治时期,曾多次发出兴建学校的命令,还广招天下有学问的人到法兰克帝国境内办学,传播知识。在帮助查理曼兴学办教育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英格兰的著名学者阿尔琴(约735—804)。他应查理曼之请来到法兰克,创办宫廷学校,教查理曼的子女及其显贵们的儿童学习。宫廷学校学习的科目也和教会学校一样,主要是“七艺”。阿尔琴担任宫廷学校的校长长达14年,由于他的努力,这所学校成为当时欧洲最有影响的宫廷学校。

(二)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欧洲的骑士教育始于9世纪后半叶,12世纪十字军东征中达到高峰,16世纪,随着射击武器和火炮的使用,使得骑士不再是主要的军事力量,骑士教育走向衰落。

骑士身份的取得,需要经历几个教育或者说训练阶段。贵族集团的儿童,从出生到7岁,接受家庭教育。正式的骑士教育从8岁开始,有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家庭教育阶段。(0-7岁)儿童在家中受母亲的教育,主要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第二阶段:侍童教育阶段(8—14岁)。任何一级贵族家庭的男孩,都置于宫廷中皇家贵妇或世俗领主的照管下,进行骑士训练。这种训练包括宗教、音乐、诗歌、下棋,礼仪规则等。在许多宫廷,还教粗浅的书写、阅读及写诗,有时还要学点拉丁文。

第三阶段:侍从教育阶段(14一21岁)。男孩从14岁起成为侍从,即骑士的伙伴,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要侍奉领主和贵妇。男孩到21岁,通过举行一定的教会仪式,宣誓保卫教会等后,被授予骑士身份, 正式成为骑士。取得骑士身份后,他要更多地学习音乐和诗歌,但基本上是尽军事义务。骑士的培养重在军事才艺,而不是读写能力。教育是以类似于艺徒制的方式进行的,并没有什么正式教育机构来实施。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1.\大学\一词的含义

拉丁文“大学”—词为“行会”\社团”“公会”之意,而不是教育机构或学校的意思。也就是说,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是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影响下形成的。到15世纪以后,拉丁语“大学\一词才用来专指大学。 2.大学兴起的原因

大学的兴起首先源于城市发展之需要。从10世纪起,随着欧洲商业复兴的逐渐加快,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城市兴起,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市民之间的商业诉讼也不断增多等,这一切都需要法律知识。另外,疾病的防治需要医药知识。这样,法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便首先受到重视。西欧最早的一些大学便是在法学和医学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次,东方文化的影响。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东方的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11一12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不仅对西方的基督教社会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为西欧的文化生活添加了极具穆斯林色彩的文化。十字军东征使许多已经销声匿迹了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著作被重新发现,并和穆斯林的经典著作、科学知识和技术一同被传到西欧,与欧洲传统的人文主义学科一起,开创了中世纪后期的学术复兴。

3.中世纪著名大学(最早的大学产生于意大利)

(1) 波隆那大学。于1158年建于意大利中北部的波隆那,以研究和传授法律知识著称。学生自治,学生大学。(2)萨莱诺大学。于12世纪中叶建于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以医学见长。(3)巴黎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成立较早的、以神学著称的大学,巴黎大学成为欧洲正统神学理论研究的中心。教师管理,教师大学。另外,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1209)等。

4.大学的课程及培养目标

① 培养目标: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②最初萨莱诺大学只教医学,波伦亚大学只教法律,而巴黎大学侧重文科。大约到14世纪,一般的大学都有文科、法学、医学和神学等4个系。在文科学习数年,学完“三艺、四艺”等课程之后,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后,取得文科教师认可证书(文学硕士学位)。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可以选学法律、医学或神学,之后取得法学、医学或神学博士学位或教授认可证。这就是西方学位制度的最早起源。 ③领导体制:学生自治或教师管理 ④学位制度 5.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演和辩论。讲演包括宣读和解释权威性教材。辩论也都是从书本出发,结论是现成的。

辩论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无裨益,但是脱离实际。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中世纪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大学具有国际性、独立自主性、世俗性等特征。从文科的教学内容来说,它只是略胜于比较好的经院学校或座堂学校。在专业学科中,神学在大多数学校里是起主要作用的。不过,民法和医学等世俗性知识毕竟都在大学取得了自己的地位。总之,中世纪大学突破了教会和神学的垄断局面,为文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以前更为有利的条件。

6.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自治性、宗教性、制度化、国际性、行会性、独立性。

7.意义:①突破了教会教育,以职业教育为目的。②有信仰宗教趋向于理性思考,讲求理解力和实效,转办教育方法。③自治权④制度上,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制度,对现代大学产生深远影响。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一)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

从10世纪起,欧洲商业复兴逐渐加快,人口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多,开始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城镇居民的增多,出现了主要由手工业者、商人等构成的城市中的特殊阶层——市民阶层。 (二)城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新兴市民阶层为了满足自身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学校,即城市学校。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城市学校内部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师成分、学习年限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与传统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类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由手工业行会开办的学校被称为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被称为基尔特学校。 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这些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并由市政府决定学费的数目、教师的选聘及儿童入学资格的确定等。尽管城市学校与教会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基本上属于世俗性质。城市学校主要是为了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强调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另外,城市学校,尤其是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都使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

到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应该说,这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城市学校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师成分、学习年限等方面各有不同,但与传统的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类型也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在领导权上,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这些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从城市学校的归属来看,尽管他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基本上属于世俗的性质。

第二,从内容上看,重视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等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这扩大了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

第三,从培养目标来看,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

第六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

―、拜占庭的教育 (一)世俗教育

由于在拜占庭的封建化过程中始终存在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具有从古代承继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工商业,并继承了希腊古典文化遗产,拜占庭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表现为: ①盛行私人讲学(初等教育)。私立初等学校招收6—12岁儿童,学习文法、算术以及《荷马史诗》、《圣诗集》等读物。其初等教育一直保持了希腊化时代的传统。②中等学校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③高等教育。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是创办于425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官吏。教师是著名学者,领取国家俸禄并免税。学生修业5年,以\七艺”为基础课程,还要学习哲学、法律、历史、医药等学科知识。④重视法学教育。在帝国初期,不但在君士坦丁堡大学设法学讲座,而且在一些地方设有法律学校。在查士丁尼(Justinian 1,527—565年在位)的主持下,由10名法学家 在君士坦丁堡完成了《查士丁尼法典》(又称《民法大全》)的编纂。1045年,君士坦丁九世(Constantine IX, 1042—1055年在位)重振法学教育。他强调法律教育要重实践并培养律师和官员。君士坦丁堡大学分为法律 和哲学两个学院。法学院学生须受过基础教育,入学免费。教授由国家支付薪俸。教材是拉丁语的《查士丁尼 法典》。毕业生要实习并须在法律界服务。⑤医学教育也较发达。当时的许多医学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流 传到阿拉伯和西欧。⑥宫廷教育和府邸教育。宫廷教育一直受到君士坦丁堡帝王的重视,目的是给受教育者未来作为高级官吏所需的知识,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拜占庭上层人士还常邀请学者到家讨论文史哲医政治地理数学和声学等。这也是他们接受世俗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教会教育

与西欧不同,拜占庭不存在高于王权的教会权力。拜占庭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皇帝可以颁布神学理论、解释教义、发布教规、任命高级神职人员。当然,皇帝也给予教会各种特权。

拜占庭教会比较重视教育。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隐修院(修道院),注重祈祷、读经、行善和生产劳动。学习主张苦思、默想。为了有教材,隐修院广泛收集经卷、书籍,组织抄写。抄书为修士们的日常活动之一。隐修院的图书馆收藏经书和手稿,成为当时的文献资料中心。另一种是座堂学校,附设于主教教堂里,是培养神职人员的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6—11世纪,座堂学校有较大发展。拜占庭最高级的教会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座堂学校,其教师都经过严格考试。学校神学权威云集,有权解释教义。学校也设世俗学科,包括七艺、哲学和古典文学。学生在这里研究基督教经典,学习古代哲学著作、“七艺”、演讲术和一些科学知识, 以便曰后成为善于辞令、能言善辩的高级神职人员。

(三)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①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遗产。②存在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③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④除教主外,所有的教士均可结婚,这一点对教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有影响。

2.影响:拜占庭教育起到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东欧的影响很大。863年,拜占庭的宗教活动家美多德和西里尔发明了斯拉夫字母,开始把教会书籍译成斯拉夫文,也用斯拉夫语进行礼拜仪式。988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自拜占庭接受了基督教,并将它定为国教,在罗斯开始设立学校。

总之,“拜占庭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是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者、宗教和文明的源泉。”

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西欧影响也很大。在很长的时间里,拜占庭与西欧特别是意大利保持着经济联系。拜占庭文明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也起了推动作用。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阿拉伯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二、阿拉伯的教育

阿拉伯于7世纪兴起。7世纪20年代,穆罕默德(570—632)在麦地那建成伊斯兰教神权国家,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到8世纪中叶,倭马亚王朝(661 —750)形成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萨拉森帝国(中国史书称“大食\)。继倭马亚王朝的是阿拔斯王朝(750—1055),到10世纪初,帝国已一分为三:东方以巴格达为首都,为黑衣大食;西方以西班牙的科尔多瓦为首都,为白衣大食;南方定都开罗,为绿衣大食。 (一)萨拉森帝国及各大食国的教育

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还处于蒙昧时期。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各类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

1.昆它布。是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早在伊斯兰政权建立之前,昆它布就已存在于叙利亚、小亚细亚、君士坦丁堡和北非,是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举办的一种学校。随着清真寺在各地的建立,昆它布出现在清真寺内外,遍及城乡。昆它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兰经》、先知的故事、语法、书法、诗歌、算术等,也有的教骑马、游泳等。教学多注重背诵。

2.宫廷学校。在倭马亚王朝初年,教育还不普及,王子们被送到叙利亚沙漠里去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通晓阿拉伯诗歌,以后才逐渐形成宫廷学校。8世纪起,多数穆斯林领袖都雇教师来教育他们的孩子,逐渐形成一种宫廷教育。

3.学馆。是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它布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程度的教育,学者的家在清真寺建立之前就已经成为教育场所。在清真寺建立后仍相当普遍,成为私人讲学的一种重 要形式。 4.清真寺。既是教徒礼拜的圣地、施行政令的要地、宗教法庭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鼓 励男童入学,也吸收女童入学。在清真寺里,除附设昆它布对儿童施以初等教育外,也传授高深知识。巴格达的曼色清真寺、幵罗的阿穆尔清真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学府和教育中心。许多清真寺实际上相当于高等教育机构。在每个较大的清真寺都有学校,这些学校教授神学、法律、哲学、历史和科学。教学以记诵为主。

5.图书馆。由于穆斯林尊重学术,各伊斯兰国家的图书馆都很发达。图书馆不仅收集各种图书,吸收东西方文化,而且培养许多文人学者。因此,图书馆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

(二)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

11世纪初,各大食国相继衰落。其中黑衣大食首先为塞尔柱帝国所取代。以后,塞尔柱帝国的领土又先后被蒙古人和奥斯曼帝国所征服。由于蒙古人统治时期的资料缺乏,以下只能简介塞尔柱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

1.塞尔柱帝国时期的教育

在塞尔柱帝国时期,政府建立了学校制度,提供教育经费。政府管理学校,并由宰相尼采姆主持。清真寺的教育依然存在,只是新学校已成为教育的主干。

1065-1067年,尼采姆在巴格达等城创建专科学校,取名尼采米亚,历史上称尼采米亚大学。教师由政府委任有学识者担任,享受优厚的待遇。学生由政府选录,供给食宿。教学分两科。宗教科培养逊尼派骨干,学习逊尼派理论和神学、法学。军政科培养军政人员,学习法律和世俗知识。学生毕业后职业有保障,待遇优厚,故吸引了大批青年。但是,学校中思想专制,不容有异端思想的存在。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尼采米亚不久就成为各地效法的榜样,不仅在黑衣大食广泛设立,在白衣大食和绿衣大食也先后出现。

塞尔柱帝国时期也注重初等教育。据说尼采姆在伊拉克和库兰桑境内的每个城镇都设有学校。 2.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

14世纪初,土耳其人建立奥斯曼帝国后逐渐扩张。1453年攻下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并迁都至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东伊斯兰教国家的统治者。

奥斯曼帝国也仿照尼采米亚建立了新的宫廷学校。16世纪,宫廷学校分初高两级,均修业6-8年。初级为基本训练,高级为分科训练。学习内容分学科、体育、战术和专业训练,学时各占25%。学科有土耳其语、阿拉 伯语、波斯语、土耳其和波斯文学、《古兰经》和注释、神学、法学、历史、数学、音乐,称为学艺十科。语言的学习在低年级,其他各科在不同年级。体育和战术则每天学练。其中举重、角力、击剑、骑马等为较高难的课程。各科学习通过考试者方可升级,否则重学。

宫廷学校的教师必须是伊斯兰教徒,也有学者或诗人。教师的待遇丰厚。学生的费用也由政府提供。学生毕业为帝国文武官员,终身任职,报酬极丰且免税役。

(三)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阿拉伯的教育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比较均等、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多方筹集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鲜明特点。

阿拉伯人在7世纪兴起之初,其文化教育是非常落后的。但是在历史上比较短的时间里,竟后来居上,使自己在文化科学上的成就达到了引人注目的高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哈里发推行了一种比较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他们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因此,阿拉伯人就能在继承东、西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自己的文化与教育。

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方面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阿拉伯的伟大数学家穆罕默德?伊本?穆萨(即花刺子密,约780—850)创立了代数。他编写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于12世纪传到西欧,一直到16世纪还是大学使用的教材。通过他的著作,西方才懂得了使用阿拉伯数字等。

外国近代教育

第七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开办了新学校,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 1.弗吉里奥

弗吉里奥是最早提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其思想大大受益于昆体良。他为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作注释,他提倡通过通才教育培养青少年全面的身心发展。他提倡,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年龄特征。在教学内容上,他最推崇历史、伦理(道德哲学)、雄辩术三门科目。他认为这三门课程最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2.维多利诺

14世纪后叶,一些人文主义者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国家都相继建立起宫廷学校,其中最享有盛名的是维多利诺(Vittrino da Feltre,1378—1446)在孟都亚的宫廷里所创建的学校。

孟都亚宫廷学校(又称“快乐之家\)可作为早期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快乐之家”校址环境优美,校风朴素自然,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充满欢乐。他主张通才教育,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中心,认为古典著作所包含的异教道德观念与基督教义是不冲突的。其主要特点有:

(1)学校注意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2)重视智、德、体并重的教育;(3)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4)要求学校具有自然优美的环境;(5)强调师生之间和睦融洽的气氛;(6)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7)反对压制、体罚等。

3.格里诺 格里诺主张,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学习特定定的科目而不管其内容如何。他主张先学习语法规则在学习古典作品的学习方法,这显然夸大了语法规则的价值。在古典作品中,他高度评价西塞罗文体并将其作为作文唯一正确的典范。他对15世纪末意大利的“西塞罗主义”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

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实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是尼德兰的伊拉斯谟和英国的莫尔、西班牙的维夫斯、德国的温斐林。 1.伊拉斯谟 伊拉斯谟(1467—1536)是16世纪早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和杰出的教育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愚人颂》、《基督教王子的教育》等。伊拉斯谟主张基督教和古典文化并重,主张人文主义基督教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他用人文主义的方法研究《圣经》,对基督教情有独钟,认为应该用基督教的标准估量一切东西,应使学生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其教育思想也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他虽然不反对宗教本身,却对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教会的虚伪腐化深恶痛绝,他的《愚人颂》的核心是对虔诚与道德的呼唤。伊拉斯谟索要培养的人的品质主要是虔诚、德行和智慧三个方面,获得虔诚、德行和智慧的必经之路是学习古典文化,其中《旧约》和《新约》也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着重阐述了如何教育统治者(尤其是王子),主张把王子培养成\基督教王子\,也就是说, 既是优秀的王子,又是真正的基督教徒。他没有像意大利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那样走向西塞罗主义和形式主义,反而著文《西塞罗主义》,对之予以抨击批判,在它看来,文以载道,学文重要,学道更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学古人之道以改造现实社会。他还特别重视教学方法问题,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伊拉斯谟对促进欧洲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人文主义化做出了贡献。

2.维夫斯

维夫斯的主要教育著作是《知识论》、《论灵魂与心灵》。《知识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他的教育观与伊拉斯谟相近,也主张将古典主义和人文主义结合起来,认为一切教育皆应引导到虔诚,应在学生心中确立圣经的威信,其人文主义更加强劲,他思想激进,富有民主性,认为一般公民也应有自由发展的权力,深刻揭露了经院哲学的弊端,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与学习方法不是演绎法而是归纳法,提出要用心理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力图把教育和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3.英国早期的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林纳克、科利特和莫尔。科利特创办了人文主义性质的圣保罗学校,该校成为英国人文主义的楷模。

莫尔(1478—1535)是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也是西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乌托邦》中。莫尔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行公共教育制度,所有儿童不分男女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所学知识主要是古代作家尤其是希腊作家的作品,要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重视劳动的价值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等。这些教育观都洋溢着鲜明的进步精神。 4.英国临近以意大利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较早。温斐林是宗教改革前期较重要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另一名教育家马克西米连被称为“人文主义的皇帝”。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为德国的宗教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法国的人文主义教育

1.比代,代表著作是《论王侯的教育》 2.蒙田,有关教育的著作是《论学究气》、《论儿童教育》 3.以拉伯雷(F. Rabelais,约1493—1553)为代表,其代表作《巨人传》被公认为世界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巨人传》是一部讽刺小说。拉伯雷在书中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无情地抨击了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及其腐朽的教育,同时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政治、道德和教育的理想。注重广泛知识的学习;尊重儿童的人格,主张激发儿童的兴趣;注重教学的吸引力,采用新式教学方法(直观教学,谈话、参观旅游等);提倡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注重体育和美育等。拉伯雷以崭新的教育观对经院主义教育进行了无情的扫荡,对后世教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和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差异和一致性:

1.差异: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非常强调虔诚和道德教育。

②教育的政治功能旨趣迥异。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要求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北欧人文主义教育注重治国人才的培养。 2.一致性:

①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基础和主体;②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学之道,力图通过教育教学改造社会。 ③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族语教学。 ④早期人文主义教育教育后期走向形式主义。

别重视榜样和示范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练习对形成各种行为习惯的作用;强调说理(即说服教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奖励、惩罚的作用也有一些论述。

智育。学问只能作为辅佐品德之用,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辅助品。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知识。洛克所说的学问、智育的内容,不仅限于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包括获得各种技能技艺。他要求一个绅士一方面要通过研究和学习去获得知识,增长学问,发展智力,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各种技能技艺课业的练习去获得技能技巧。

洛克的绅士教育体系,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培养绅士的目的出发,他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洛克所有的这些思想,都有反对封建主义教育的进步意义。当然,由于时代所限,其教育思想中也有保守的一面。 3.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斯宾塞(H. Spencer, 1820—1903)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理论家。其教育代表作《教育论》,是由题为《智育》、《德育》、《体育》、《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四篇论文汇集而成的。他是反对当时英国学校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倡科学教育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教育预备说”、“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等一系列著名论断,对近代各国实科教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知识价值论

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以“绅士教育”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明确主张以科学教育取代古典主义教育,强调科学知识应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教育预备说

在斯宾塞看来,教育目的是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因此,他明确要求必须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即为 \实在的、完满生活”作准备。他将人的活动分五种,并按照这些活动对人生的重要程度,将其依次排列为: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社会政治活动、闲暇爱好和情感活动。 斯宾塞根据人类完满生活的需要,按照知识价值的顺序,把普通学校的课程体系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生理学和解剖学。这是关于阐述生命和健康规律,以便直接保全自己的学科。第二,语言、文学、算术、逻辑学、几何学、力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这些与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科学。它们能使人获得谋生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对发展生产、建设国家起作用。第三,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是父母履行职责必须掌握的知识。第四,历史学。这是为“履行公民的职责”必备的知识。第五,自然、文化和艺术。这些是\为了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作准备”的科目,如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可见,斯宾塞的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科学知识,尤其自然科学知识是这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占据了课程的主导地位。

(3)教育内容论(关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论述)

斯宾塞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 “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在智育方面,他提出以人类生活为基础、以科学为主的学科体系。在德育方面,提倡“自然后果”的德育方法。在体育方面,强调身体训练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他认为,儿童的饮食不应该过饱或不足;儿童的衣着不应过多,过暖;多运动多游戏;注意用脑卫生、不过度学习。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制定了注重科学的课程体系,推进了中等学校实科教育的发展, 在课程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斯宾塞的课程体系也有片面性,如过于强调自然科学教育,忽视人文科学,其课程的功利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4)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论述

在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上,他认为:①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②儿童所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历史人类文化的发展相一致;③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该从实验到推理;④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⑤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⑥重视实物教学 (5)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影响: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教育适应现代化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对反抗腐朽的和落后的古典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尽管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教育思想体系有机械和保守的一面,但总体上说他的教育思想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进步的。

第一,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反映了近代科学教育的趋势。

第二,斯宾塞提出了综合的科学课程体系和科学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第三,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对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法国近代教育 (一)教育概况

1.17、18世纪的教育

与英国相比,法国对初等教育更加关注,政府颁布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法令,但政府并没有直接参与办学,各教派为了扩大教会势力,争相开办学校,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掌握在教会团体手中。

初等教育对象是下层的子女,免费且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之以读写算,班级授课制。萨尔的“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创办了培养出等学校师资的讲习所。胡格诺教派和冉森派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1618年到1764年间,,耶稣会所办的学院在中等教育方面占据了统治地位。17世纪初期成立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的力量仅次于耶稣会,特别是在18世纪中后期以后,更是取代耶稣会,成为举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18世纪的法国共有大学22所,是大学最多的欧洲国家。巴黎大学最为古老,但其保守性也更强。 2.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

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党派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提出了不少教育方案和教育计划,如1792年的康多塞方案、1793年的雷佩尔提法案等。这些方案均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提出设立相对完备的学校系统的设想;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国家应当保护并实行普及教育;教育内容世俗化、科学化等。这些方案内容有些差别,但不同程度体现了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愿望,主要体现在:①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②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③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学化,也是大革命中各种教育方案的共同要求。 3.19世纪法国教育的发展

(1)拿破仑的教育改革和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的确立

拿破仑为了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在全国统一贯彻帝国教育法令,建立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1808年,建立帝国大学,使之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领导机构。大学首脑称“大学总监\,由拿破仑直接委派。同时,将全国划分成29个大学区。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督学以及学区的大、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免。在中央集权制下,法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未经帝国大学总监允许,不得开办。学校的学年安排、课程设置、考试和升级等,在全国都是划一的。在整个19世纪,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化的教育体制基本按原样保持着。 (2)初等教育的发展

19世纪初,法国初等教育发展缓慢。初等学校由教会管理,但在国家的监督下,并由国家给予津贴。初等学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读、写、算、宗教教义问答等。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颁布了以下两个重要的法案。

《基佐法案》。由1833年法国当时的教育部部长基佐制定和颁布。该法案要求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则要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同时学校仍旧收费,若费用不足,则由国库补给。为了培养师资,决定由各省设立师范学校。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通过考试获得证书后,方可任教。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俸。

《费里法案》。1881年和1882年法国教育部部长费里先后提出了两个教育法案。该法案规定:建立“母育学校”,免除公立的“母育学校”和初等学校的学费和书杂费;6—13岁为义务教育期;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和食宿;重申教师任教须获得国家颁布的证书;取消公立小学里的宗教课等。《费里法案》奠定了法国初等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三个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上这些法案颁布后,法国的初等教育发展十分迅速。

(3)中等教育

19世纪,法国的中等教育变化频繁但是大体上还是维持了双轨制。这一时期颁布了《法卢法案》。19世纪初叶,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是19世纪法国中等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法国的中学分中央政府办的国立中学和地方政府办的市立中学两类。中等教育为中央集权国家庞大的官僚机构培养文职官员服务。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的实际需要,19世纪中、后叶,法国对中等教育结构进行了几次实科性改革。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增设了现代外国语和自然科学等课程,但古典人文学科仍然占主导地位。中学收费昂贵,一般劳动人民的子女是无条件进中学的。1864年,法国开办实科性的中学。该类学校课程以现代语和理科为主,为工商业培养专业人员,1891年法令将实科性的中学改为现代中学。1898年,法国议会成立委员会,解决中学的文实之争,方案是两者之间进行妥协,既要保留和重视古典主义的传统科目,又要不断增设与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科学知识的科目。 (3)高等教育(专门学校和大学)

拿破仑时期(第一帝国时期)对军事工程技术教育和科学事业十分关注,主要是创办了一些专科学校军事学

校及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复辟王朝时期,受到复古宗教势力的冲击,有所倒退。以后几个阶段均无显著变化。总的来说,法国高等教育中原来的文科发展成独立的专业,神学地位下降。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法国大学开始改革。神学科地位下降,法学取而代之,医科和理科发展迅速。除了将大学区原有的学院改组为大学外,还新建一些大学。法国大学在学习德国大学的基础上,加强了学术研究工作。许多大学开设了科学讲座并兴建了自然科学实验室。政府给予大学更多的自治权,以利于教学和科学研究自由。取消教会对大学的监督,促进了大学的进一步发展。

1804年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于1806年宣布建立“帝国大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将全国分为29个学区。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大、中学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免。在中央集权制下,法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未经帝国大学总监允许,不得开办。在整个十九世纪,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化的教育体制基本按原样保持着。但是法国最著名的大学并不是帝国大学,而是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创办于1795 年,是世界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直接隶属于法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研究部,有着一流的 研究机构和辉煌的学术成就,大批优秀的顶级人才从这里走出,曾为法国培养了几任总统与总理。培养了 11位诺贝尔奖得主,10位菲尔兹奖得主。人文社科领域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罗曼 ?罗兰曾在该校讲学,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批判主义大师皮埃尔?布迪厄尔和米歇尔?福柯。 (二)教育思想 1.爱尔维修论教育

爱尔维修(1715—1771)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法国唯物主义派别的代表。 爱尔维修提出人人智力天生平等,主张教育的民主化。他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认为人人都是通过感官获取知识;人人都有获取同样知识、达到同样成就的能力,人人都有享受中高等教育的权利。他还提出“教育万能”论,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鉴于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重大影响,爱尔维修要求彻底改造旧学校,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彻底改变教会对教育垄断的现状;论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指出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器官的发展和发育,而人的终生都是在学习和受教育当中;主张爱护身体,重视体育;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出了国民教育思想,也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 2.狄德罗论教育

狄德罗(1713—1784)是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是爱尔维修同时代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

狄德罗重视教育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对其无能为力。因此,他否认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但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发展人的优良的自然素质,抑制不良的自然素质,进而启发人的理性,认识社会中的罪恶现象等。他还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把教育交由新的国家政府管理;主张国家应当推行强迫义务教育,中学和大学应当向一切人开放。在教学内容上,他强调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反对过量学习古典语言。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观察、思考、实验,他认为既应广泛地收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又要深人思考,得到理性的结论。 3.拉夏洛泰论教育

拉夏洛泰(1701—1785)是18世纪法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中期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倡导人、著名的法官。在《论国民教育>—文中,他集中论述了其国家主义教育(国家办教育)思想,对法国乃至西欧各国世俗公共教育 制度的建立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拉夏洛泰明确提出教育权应该属于国家而非教会,主张将耶稣会赶出学校,结束法国的教育被耶稣会所垄断的局面,主张教育世俗化。他主张教育应该“为国家培养公民”而非为天主教会培养教士。非常强调知识与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还主张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在《论国民教育》一书中,拉夏洛泰对法国的国民教育体制进行了构想,将教育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5、6—10岁):主要训练感官和记忆力,以教授阅读、书写和计算为主,还学习历史、地理、博物学与天文学等方面的一些知识。第二个阶段 (10—16岁):除了学习以上学科外,主要学习法语、拉丁语和哲学等,还要学习农业、工业方面的知识。第三个阶段(16岁以上):青年人主要是在工作中掌握各种专业知识。

法国国民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教育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国家。拉夏洛泰认为,良好的教师必须是严谨的有道德并且懂得如何教学的人;又认为儿童也要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他还强调了优秀课本的重要性。

拉夏洛泰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启迪了同时代和后来的人们,为后来法国中央集权教育领导 体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启示,对法国乃至西欧各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张主要体现在1791年的塔列兰教育方案、《康多塞方案》和《雷佩尔提方案》中。 1.康多塞方案。(1792年康多塞的国民教育组织计划纲要)康多塞于1792年提出一份由国家举办世俗性学校的教育计划。他认为,国家应担负教育其男女公民的责任,建立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3年)、中等学校(5年)以及专门学校(即高等学校)。初级小学应实施普及的、免费的公共教育,进行广泛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应设置农业、手工业等课程。高级小学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博物等。中等学校应该实施较前两级更为广博的普通教育,同时也为升入专门学校做准备。注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等、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担任政府公职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才。在教育内容上,康多塞主张废除传统的宗教教育,培养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应该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反对教学上的古典主义倾向,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特别是数学和物理知识的教学。

2. 雷佩尔提方案(1793年)。雷佩尔提(1758—1794)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身体健壮、热爱劳动、遵守法律和具有文化知识的共和国公民。主张由家设立寄宿学校——国民教育之家。所有5至11、12岁的儿童都必须入之,由国家提供食物和衣服,接受身体、劳动、道德和知识几个方面的同样的教育。儿童要参加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使身体健康强壮;劳动教育主要为以后参加生产和各项工作做好准备,在学校中,儿童每天一大半时间从事劳动,其目的是掌握技能、热爱劳动;德育主要是培养儿童自由、平等、博爱及热爱祖国的感情;智育主要是授予儿童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主要学习读、写、算、法国革命史、《人权宣言》、法国地理等。总之,雷佩尔提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的灌输、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及劳动技能的获得。

以上法案和计划虽然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但在客观上却为法国从封建等级教育制度向近代教育制度转变铺平了道路。

3.这些方案的内容不尽相同,但都表达了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共同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剥夺教会对教育的领导权,为建立国家教育制度,许多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课程及年限互相连接的学校系统的设想。例:学制:小学、中学、专门学校、大学院四级;康多塞提出了五个阶段的公共教育体制分别是小学、初级学校、高级学校、中学、专门学校、国家科学与艺术研究(既是领导机关也是学术研究中心)。

②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应该给予保护,实行并普及义务教育。康多塞论述了教育和知识对个人和国家发展的意义,雷佩尔提的“国民教育之家”。

③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学化,也是大革命中各种方案的共同要求。

④在男女平等受教育问题,以及成人教育方面也提出了要求。但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许多规定还是大大限制了劳动者子女获得初等以上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由于各派执政的时间较短,他们各自的教育方案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但对以后法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德国近代教育

17世纪德国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到了 18世纪,普鲁士逐渐强大起来,德国教育史上这一时期的教育一般是指普鲁士的教育。19世纪,德国无论在教育理论还是在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令欧美各国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出现了洪堡、黑格尔、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一大批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家。德国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育概况

1.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1)初等教育的发展

在西欧各国中,最早把学校(特别是初等学校)管理权转到国家手中的是德国。最初德国学校完全由教会所掌管。16世纪末17世纪初,各封建公国开始把初等学校由新教会管理改为国家管理。初等教育管理权的转移是由于各公国实施强迫教育。如,普鲁士公国对教育极为关注。1717年、1763年普鲁士先后两次颁布实施强迫教育的法令。

宗教改革以后,1559年和1580年,德国的威登堡和萨克森先后颁布了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18世纪,德国大部分邦国都颁布了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最著名的是1763年的《普通学校规章》,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

(2)泛爱学校教育运动(2014年统考已考选择题)

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教育观的影响下出现的,创办人是巴西多。泛爱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人学的儿童一律穿着简装上学。教学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等活动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也较为广泛,有些科目还达到初等以上的水平。这一时期出现了国立初等学校。教学内容以读、写、算及宗教知识的学习为主。初等学校一般都很简陋,教师地位低下,一般由手工业者等兼任。 (3)中等教育的发展

文科中学、实科教育以及骑士教育是中等教育的三个主要类型。文科中学,是17、18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相当于英国的文法学校和公学。一开始,文科中学尤为重视古典学科,后来文科中学除了保持古典的传统,更是把升学预备教育和培养上层职业者作为主要的任 务。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生活的日渐丰富,实科教育也随之兴起。此外,德意志各王国为了培养文武高官,巩固统治,还面向上层贵族子弟设立了“骑士学院”,这是德国不同于其他欧 美国家的一个特点,它是一种培养新贵族的特殊的学校。 (4)高等教育的发展(2012年统考已考简答题)

在高等教育方面,德国创办哈勒大学和哥丁根大学。它们对于扭转旧大学的宗教神学性和古典主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时期,大学只吸收文科中学的毕业生,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则不能升入大学学习。18世纪末,德国的大学分文科、神学、法学、医学四科,其中神学是大学的支柱。

这一时期具有现代理念的大学在德国出现。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就是第一所新式大学。新大学积极吸收最新哲学和科学的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大胆用人,奠定了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倡导“教自由”和“学自由”,上课多采用讨论、实验观察等方法,为19 世纪柏林大学的建立和德国大学成为欧洲最高深的学府,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2.19世纪的德国教育(2013年统考已考选择题) (1)19世纪初叶的德国教育

19世纪初叶,由于经济及政治方面(1806年普法战争的失败)的原因,德国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初等教育更是如此。对德国教育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洪堡(F. V. Humboldt, 1767—1835)。1809年洪堡出任德国教育部部长,他上任之后,根据人文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对德国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世纪初期,德国政府重视初等教育。普鲁士政府完全将初等教育作为它复国报仇、东山再起的最重要的工具。因此,这个时期的学校充满了极其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在给予学生有关知识的同时,则向他们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同时,重视初等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采取派遣留学生赴瑞士向裴斯泰洛齐学习和发展师范教育等措施。

在中等教育方面,1810年颁布考核中等学校教师的规程和颁布中等学校毕业考试规程,整顿并统一了各种不同名称的古典中学。但这一时期对实科教育不够重视。

洪堡时期,德国大学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景象。洪堡的教育改革是指1808年德国新人文主义者洪堡担任公共教育部长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其内容为:在初等教育方面,重视提高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养工作;对学校制度进行改革,形成了德国教育的双轨制。在中等教育方面,削减文科中学中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内容。在高等教育方面,1810年建立柏林大学,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新局面。其中,以柏林大学的创办(1810)为这一时期的盛事。以费希特为首的教育家在柏林大学积极倡导\教学与研究统一”、“教与学的自由”的原则,重视科学研究,而不是教学和考试。选修制也被导入柏林大学。学生以听取讲演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习明纳尔”为主。学生以教授为中心,组建研究室,从事教授提出的种种问题的研究。

(2)19世纪后期的德国教育

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帝国的建立使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加强,国家的权威取代了教会的权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教育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

1872年,帝国政府颁布了《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到19世纪后期,德国基本上实施了 6—14岁儿童的普及义务教育。

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教育逐渐受到了重视。实科学校的数目和入学人数有了迅速的增加,文科中学的课程中也开始增加了现代语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比重。1892年,帝国政府确定了中等学校主要有文科中学、文实中学、高等实科学校三种类型。

在高等教育方面,大学是培养政府官吏的重要场所。在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下,大学趋向统一化和国有化。在大学的课程中,科学技术、商业及现代外国语等得到了加强。“学术研究自由”和“敎学自由”等柏林大学所倡导的德国大学的传统精神,仍有一定的影响。

从帝国建立起,德国大力推行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并将其渗透到整个德国的学校教育领域。德国皇帝多次发布敕令,要求德国学校把效忠德意志国家放在首位,一切教育以德国为基础;强调一切学校的教师都是德意志的官员,为德意志帝国服务。这些敕令基本上确定了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基本教育方针。具体到教学目的上,规定要注重德意志帝国观念的灌输,将学生培养成为对帝国极其效忠和服从的德意志国民。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德语、德国历史及地理等在课程中的地位。

(二)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

第斯多惠(1790—1866)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德国近代学校的维护者和近代教育学的理论代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是其教育理论代表作。由于第斯多惠对德国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故被尊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1.关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第斯多惠认为,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共有三个因素发挥了影响:天资、教育与自由自主。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激发之则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教育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是促使个人天资得以最大限度开发的最佳工具。另外,天资的发挥与教育的实施均须注重个人自主自由的发挥,必须注意个人自主学习的进行。 2.教学论

关于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对教育史上延续下来的这一问题的争论,第斯多惠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不可将两者人为地割裂开来,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学生若要掌握知识,就必须依靠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其知识的掌握。形式教育只有在实质教育中才能形成,实质教育只有在形式教育下才能产生,相比之下,形式教育应该在教学中占首要地位,是最后的目的。因此,第斯多惠认为,所有的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

关于教学原则。第一,遵循自然原则。遵循自然的原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切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追求的最高理想与境界。教学必须遵循儿童的天性。第二,遵循文化原则。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因而,在教育时应该注意包罗万象的全部现代文化,特别是当地特有的文化。第三,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教师必须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使学生一直处于连续的发展与学习的过程之中。此外,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务使学生彻底认识事物的本质。第四,直观教学原则。人的智力发展以及知识的形成都是从观察与感觉外部世界开始的,教学必须贯彻从直观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3.论教育的目的

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目的与人类的目的是一致的。他认为,真、善、美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人生最高的教育目的是完善教育,发挥人的天资、智力和主动性。 4.论教师

第斯多惠提倡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并对教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第一,自我教育。教师的天职在于促使学生追求真、善、美,这一职责决定了教师时刻要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完善,才有可能胜任自己的职业。第二,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教师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要以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来对待自己的教师工作。第三,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借鉴、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俄国近代教育 (一)教育概况

1.17、18世纪的俄国教育

17、18世纪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落后于西方国家。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对教育进行了改革,俄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近代俄国从彼得一世(1672—1725 )统治后期开始,才积极向西欧学习,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模仿法国和德国的教育制度,把发展文化教育作为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彼得大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变革。主要的教育改革措施有:①创办实科学校,主要有炮兵学校、数学和航海学校及外国语学校等;②改善初等教育,要求全国各地设立俄语学校、计算学校,并把各地开办学校

的责任委于当地教会,规定除农奴子女外的儿童必须人学,学完必要的学科后发给证书,以此作为结婚晋升的必要条件,不过贵族的子女还是自己聘用外籍教师;③创办科学院,1725年,俄国在彼得堡创办俄国科学院,分为数学研究、自然研究、文学研究三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语言、科学和艺术的研究及书籍的翻译,从而为国家的实际利益作出贡献,并且附设大学和预备中学。

彼得大帝去世后,许多实科学校、计算学校停办,科学院和大学的经费不足。相反,一些为贵族阶层服务的陆军、海军和炮兵学校兴盛了起来,教会设立的学校也获得了发展。俄国教育的发展走向了一个低潮时期。

1755年,以罗蒙诺索夫等为首的学者、科学家创办了莫斯科大学。大学设法律、哲学和医学三个系。莫斯科大学的创办对俄国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莫斯科大学归中央政府直辖、教授会管理,设 法律、哲学和医学三个系和两个文科中学。

18世纪后期,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后,开 始对俄国进行改革但她并不是真正的想接受法国激进的革命思想。1782年,俄国政府成立了国民学校委员会。1786年,该委员会制订了《国民学校章程》。该章程规定:在各城区设立修业两年的初级国民学校;在省城设立5年制的中心国民学校,这是俄国历史上发布最早的有关国民教育的知识法令,对俄国近代教育特别是国民教 育制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作用。

2.19世纪至20世纪初叶的俄国教育

19世纪初,俄国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学校制度。19世纪初,即位的亚历山大一世,在内政和教育方面采取了较为自由的政策。主要反映 在1803年颁布的《国民教育暂行条例》和1804年颁布的《大学附属学校章程》(此章程在领导体制上采用法国的学区制,规定全国划分为六大学区,每个学区设立一所大学,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国家官吏,此章程建立了相互衔接的学校系统)上。到了19世纪60年代,在公共教育运动的压力下,俄国沙皇政府颁布了 一系列学校改革的法令。I860年颁布《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的法令;1863年,颁布《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恢复了大学的一些特权,给予大学较多的自由;1864年,颁布了《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和《初等国民教育章程》。上述法令颁布后,俄国教育的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十月革命以前的沙皇俄国学校制度表现出森严的等级性和明显的宗教性。由于沙皇政府实行反动的愚民政策,因此,与当时的西欧国家相比,俄国初等教育发展缓慢,整个俄国的国民文化水平非常低。

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教育又出现了倒退。 (二)乌申斯基论教育

乌申斯基(1824—1871)是19世纪俄国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家。《人是教育的对象》是其主要的教育代表作。乌申斯基以其卓越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活动对19世纪后半期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誉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 1.关于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他把教育分成无意的教育和有意的教育两种。无意的教育指大自然、家庭、社会、人民及宗教和语言,它们对人的发展有强大的效力。有意的教育指学校和教育者,他们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直接影响。教育对社会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乌申斯基看来,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教育的永恒理想在于造就完满的人。教育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应该是学校的教学科目、教学论或体育规则问题,而应该是人的精神和人生问题。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人。这种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人除了要在身体、智力、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外,还应该具有劳动的习惯和爱好,把民族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的爱国主义情感。乌申斯基虽然十分重视教育,但他认为,教育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2.论教学观

乌申斯基的教学理论是建立在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的。乌申斯基认为,教学应该包括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他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相联系的,批判了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的片面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反对古典主义者的观点,强调实科课程的作用,主张把古典课程和实科课程结合起来;主张开设实科课程,如民族语言、历史、地理、数学、自然科学、现代外语等课程;提倡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必须遵守一定的教学原则,如教育性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3.论道德教育

乌申斯基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爱劳动、追求真理、公正、诚实、谦虚、尊重他人、信仰上帝等。他认为,热爱祖国是一个人身上最强烈的感情,它能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道德教育是形成这些道德品格的最佳途径。为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必须向其进行祖

国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的教育。在德育方法上,教学是基本方法。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说服、强制、表扬、鼓励、警告、惩罚等方法。 4.论教育学及师范教育

乌申斯基提出,教育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学是指教育学者所必需的或有用的知识的汇集,狭义的教育学是教育活动规则的汇集。教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在他看来,教育学是一门最高级的艺术,只有依据许多广泛而复杂的科学所提供的知识建立起来的广义的教育学,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真正的帮助。这类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地理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宗教史、文明史、哲学史、文学史、艺术史和教育史。其中,以生理学与心理学最为重要。他坚持认为只有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并合理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乌申斯基主张为发展教育学培养一批教育学者,最好的途径便是创办教育系。教育系的目的在于研究人和人性的一切表现及其在教育艺术上的专门应用。乌申斯基还十分重视师范教育。他认为,师范学校应设在小市镇或乡村,师范生一律住校。除具备优秀的品质外,师范生还要掌握俄语、文学、数学、地理、历史、自然、医学、农业、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分科教学法等专门的学科知识;还要求师范生必须有一年的见习期。 五、美国近代教育 (一)教育概况

1.殖民地时期的教育(17-18世纪的教育)

17世纪三大殖民地的教育:北部英格兰居民是清教徒,《圣经》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宗教是教育的灵魂。1636年开办了美洲第一所高等学府一哈佛学院。南部是英国国教会,初等教育 或中等教育多是由家庭教师完成的,后送往欧洲中学和大学深造。1693年成立了威廉玛丽学 院。中部殖民地移民主要是来自欧洲各地,教育各自为政,堂区学校是这一地区主要的教育机构,面向平民子弟,既注重宗教教育也注重读写和计算。中等学校较少,无大学与学院。

18世纪初城市私人教学盛行。18世纪中期富兰克林创办了一所文实中学,这种中学私立收费,这是美国中等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8世纪40至60年代是殖民地大学迅速增加的时期。此时出现了“学会学校”,由于交通和报酬的问题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各教学点采取独立办学的做法,这便是“学区制”的前身。

建国后的教育变化:国家教育理想与教育分权制的确立。建国初期,由于承认了宗教自由,鼓励了教会的办学热情。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的特点之一是发展迅速,之二就是州立大学的出现,私人和教会不再是兴办大学的唯一力量。此时有影响力的案例“达特茅斯学院案”,使私立学校的存在受到了法律保护。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教育完全是宗主国教育的移植,没有自己独立的教育体系。其中,初等学校控制在教会手中。初等学校就是读写学校,教学内容是“4R”(即读、写、算、宗教)。中等学校主要有拉丁文法学校,它是贵族学校,学生主要学习拉丁文等古典学科。到18世纪后叶,在殖民地出现了实科学校,该类学校以实科知识的学习为主。这一时期高等学校主要仿照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而设立,先后创办哈佛学院(1636)、耶鲁学院 (1701)等,学院继承了欧洲大陆学院的传统,强调为宗教利益服务,表现出浓厚的出世特征。到了18世纪中叶,由于殖民地政治的需要及生产、商业的发展,大学才逐步坚持宗教目的与世俗利益兼顾的办学方向,加强了行政官员和法律、医学等少数专业人才的培养。

2.19世纪的美国教育 (独立战争以后至20世纪初叶的美国教育)(2011年、2014年统考已考选择题)

南北战争前,美国教育制度已有一个轮廓,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形成。 (1)学区制的兴衰

学区制产生于殖民地时期,这时的学区是个民间机构。到了19世纪中期,学区制在美国被普遍采用。主要措施:一是削弱学区的职权;二是合并学区。 (2)州教育领导体制的建立

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政府首先改变了一向不过问教育的旧传统,建立了地方分权的学校管理制度。各州相继设立了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厅、局,负责各州的一切教育事宜。在各州分权管理之下,学制极不统一,不但无全国性学制,各州也无统一的学制。到20世纪初叶,美国逐步形成84制和6—3—3制两种学校教育制度。

美国教育管理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的管理权主要在州一级的政府。州教育领导体制是在19世纪逐渐建立起来的。1812年至1821年,纽约州设立教育督察长,负责管理全州的初等学校。1837年,马萨诸塞州首先通过法律规定成立州教育委员会,设立州学校监察长,首任秘书为贺拉斯?曼,被称为州领导教育体制的首创者。到了19世纪下半期,各州大多设立了教育委员会。州教育领导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并在弥补学区制带来的各自为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缺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联邦教育机构

南北战争前,联邦政府没有设立教育管理机构,无权干涉各州的教育事务。1867年,国会议员加菲尔德在国会中提议设立教育署,负责收集各州和各地区教育发展的统计材料,交流全国教育组织领导、学制和教学方面的情报。这一提案获得通过。此后,它的名称虽几经更改, 但这一传统却沿袭了下来。 (4)初等教育的发展

公立教育运动是美国19世纪30年代掀起的一次普及义务教育的运动。贺拉斯?曼是这一运动的开拓者,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公立教育通常是指由公共税收维持、公共教育机关管理、所有的公民均应享受的免费教育。这场公立教育运动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①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②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 强迫入学。③采用免费教育的手段促进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开展。 (5)公立学校运动与中等教育的发展

自1834年贺拉斯?曼建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以来,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公立学校运动。南北战争后,各州议会决定在各地普遍设置中学。特别是在1874年卡拉马祖案判决后,各州的公立中学发展迅速,公立中学数量大增。公立中学侧重实用性强的学科,如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等。在美国中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中等学校不但校数日增,其职能也日趋分化,出现了许多农业、工业及商业等学校。公立学校的建立,不仅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统一和免费的公立学校体系),也成为美国普及教育运动的幵端。

1749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倡议建立面向实际的新型中等学校——文实中学。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将古典课程与现代实用学科相结合,并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培养目标的中等学校。文实中学的三种类型:兼有升学和就业两种职能的、专科性质的、职业性质的。文实中学扩大了中等教育机会,促进了中等教育由古典向现代的发展,但它的收费制度使贫困家庭的 子女没办法人学。由于这种学校适应美国工商业的需要,因此发展迅速,成为美国18世纪后 期到19世纪前期主要的中学类型。19世纪下半叶公立中学逐步取代了文实中学。公立中学 的公立和免费原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

(6)高等教育

18世纪前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后期则获得迅速发展。进入19世纪,美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教育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体,公私兼有。第二,高等院校数量增加,但规模较小。第三,在《莫雷尔法案》的影响下,农工学院兴起,开创了美国高等教育为农业生产、为社会服务的传统。第四,吸取德国的大学经验,建立学术型大学。第五,女子进入高等院校。

独立战争之后,美国的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学校类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①州立大学、专门大学的出现。独立后,各州兴办大学。各教派也为扩大势力,竞相设立高等学校。1802 年,美国军事学院即“西点军校”创立,它专门培养军事和工程技术人才。1818年,弗吉尼亚大学获准成立,这是美国第一所公认的州立大学。

②赠地学院的出现。1862年摩雷尔法案(Morill Act)颁布,该法案规定政府拨出一定的土地给各州,土地的收入作为设立技术学院的基金,各州普遍成立了农工学院,又称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大学就是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创办或壮大起来的。赠地学院主要是实施农业与工艺机械教育。另外,还实施军事训练、家政教育等。赠地学院的诞生及发展,确立了农业与工艺学科及与之相关的应用科学研究在美国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它的创办和发展加速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实践上打破了美国联邦政府不过问高等教育的传统,高等学校与联邦政府的关系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研究型大学的出现。1876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被称为是美国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它不仅给以后的现代化大学,如斯坦福大学(1885)和芝加哥大学(1889)等提供了模式,而且对一些原来的传统大学,如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也是一个有力的刺激,使它们从古典主义传统的昏睡中觉醒过来。

④初级学院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初级学院运动,是美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19世纪90年代,芝加哥大学将该校一二年级列为独立部分,成为初级学院的雏形,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高等学校。这种学校是由州或州以下的市、县等设立,招收高中学生,学制两年,大都属于专业性质。这类学校学制短,专业性强,收费低,学生毕业后,既可就业,也可在工作一段之后,再转入相应系科的四年制学校就读学习。这无疑满足了许多欲让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而又无力供应子女上大学的家庭的需要。因此,这类学校受到社会的欢迎,学生报考非常踊跃。二战以后,美国初级学院发展速度加快。初级学院将高等教育带到社区,因而,在美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7)通识教育(2014年厦门大学已考名词解释)

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 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门教育有别。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 (即哈佛“红皮书”)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 分,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 练。报告所建议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导论 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各一。 注意:美国近代教育改革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对学界教育发展的影—很大,这部分应当重点识记,建议考生结合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展开复习,同时也要将本部分与现代部分美国的改革相比较,以加深理解。

(二)贺拉斯?曼论教育

贺拉斯?曼(1796—1859)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实践家,也是美国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公立教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推动者。鉴于贺拉斯?曼在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实践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在师范教育、普及教育思想领域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他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1.论教育目的。教育应当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工作者,在他的教育目的中,既有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又反映出宗教势力的影响。 2.论教育作用

贺拉斯?曼认为,普及教育对国家的、社会的意义重大,国家应当担负教育的职责,提供免费的教育。教育是维持现存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也是使人民摆脱贫穷的手段。

教育的作用在于:第一,实施普及教育。若要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培养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就必须实施普及教育,将他们置身于公立学校中。第二,教育是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教育可以减少罪恶,可以减少社会遭受不良行为的损害。第三,教育还是帮助人民摆脱贫穷的重要手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工作者。 3.论教育内容。

贺拉斯?曼认为,完整的教育内容应包括体育、智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宗教教育诸方面。体育是向学生进行人体生理学、健身知识和卫生知识的教育。智育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生理学、历史、地理及簿记等实用科目,以保证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政治教育是向学生讲授所在州宪法和美国宪法,直至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为将来更好地履行共和国公民职责奠定基础。道德教育应该竭尽全力地教育儿童尊重真理、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观念,并养成仁慈、勤勉、节俭、节制的美德。在宗教教育方面,他反对氣派控制学校和狭隘的教派教育,但并不主张从学校中完全排除宗教教育。

对体育、智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个人、家庭、社会的幸福都依赖于健康的体魄,人们要懂得健康锻炼的规律,养成好习惯。在教学科目上,他重视实用学科,反对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在政治教育上,他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具备政治知识。在道德教育上,他认为,道德教育是抑制不义和犯罪的最好的方法和手段。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他认为应该及早地教育,同时要有富有经验的教师和良好的环境。在宗教教育方面,反对公立学校进行教派教育。

4.论师范教育。

贺拉斯?曼对师范教育极为重视,将其视为提高公立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他提倡通过设立师范学校来培训教师。在他的宣传和领导下,马萨诸塞州自1839年起建立了美国第一批公立师范学校。

贺拉斯?曼的普及教育、师范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国际教育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六、日本近代教育 (一)教育概况

1868年,日本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天皇制明治政府,实施了自上而下的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改革促进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日本教育的近代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明显表 现出兼容并蓄、注重改造、为我所用的特点。这一特点同样反映在教育上,日本这一时期的教 育改革主要内容有:

1.废除封建教育体制,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教育管理权主要掌握在皇室、幕府及各藩国手里。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并兼管教育事务。1872年,政府颁布了《学制令》, 更具体地确立了日本教育领导体制,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曰本仿效法国学制的模式,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每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pw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