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衙署博物院讲解词
更新时间:2024-07-03 11: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讲解词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您参观清〃绥远将军衙署。请接受将军衙署博物院诚挚的问候:大家好!满语(sainou),蒙语(tasainou)。刚才我分别用满语和蒙语向大家问好,两种语言的问候听起来十分相似,在接下来的参观中我们还会发现两个民族的文字的外形也非常接近,而我们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以及今天所参观的将军衙署也与这两个民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006年此处历史文化遗产被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将军衙署博物院之行就由我来为您讲解,同时提醒各位在进入院落后请勿吸烟,这里有专门的吸烟处。
将军衙署博物院是依托清代绥远城将军衙署而建立的专题历史博物馆,现共开放11个展厅,其中5个按照建筑物的历史功能开设的原状陈列,6个依据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为题材开设的专题陈列,较为详细地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明清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下面我们先到第一展厅折房了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史实。
第一展厅 折房
折房,是绥远城将军的僚属誊写奏折、履行上传下达职能的部门,现作为展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明清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的专题陈列展厅。
“呼和浩特”为蒙语的译音,意为“青色的城”,这一名称来源于明代万历三年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与妻子钟金哈屯(人称三娘子)所建城池,为今天呼和浩特旧城的前身“库库和屯”,蒙语意为青色的城,明政府赐名为“归化城”(有让少数民族归附顺化之意)。而满族建立清王朝政权入关后,出于军事驻防以及民族统治的目的,在此兴建了绥远城,相对于建于明代的归化城而言,绥远城被称为“新城”,是为今呼和浩特新城区的前身。新城与旧城构成了今天呼和浩特的主体,蒙古族与满族的先人先后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根基,所以这座城市是一座以蒙古族、满族、回族、汉族等民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而今天的将军衙署直接来源于绥远城的兴建。绥远城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年,是出于巩固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而设臵,绥远城占地285万平方米,合4275亩,近正方形,布局合理,街道齐整,四座城门外皆有瓮城,城外有石桥、护城河。城门上有望楼,城角有角楼,城中心有高大的钟鼓楼,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出四条主街道,城内共有各级衙署199所,兵房12000间,而将军衙署就设臵在城中心偏西北的位臵。四座城门分别为:东门“迎旭门”、南门“承薰门”、西门“阜安门”、北门“镇宁门”。四座城门均有城门名额,上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雕刻着城门名称,据《绥远城驻防志》记载,城门名称“皆圣裁”,证实了这几
1
个城门都是乾隆亲自命名并御笔亲题。
自康熙末至乾隆朝,根据军政统治的需要,清廷先后设臵了很多如绥远城这样的驻防城,而随着战事的逐渐减少和驻防重点的确定,最终较为固定的八旗驻防城主要有:盛京(沈阳)、吉林(吉林市)、黑龙江(齐齐哈尔)、绥远城(呼市)、宁夏(银川)、伊犁(伊犁)、西安(西安)、成都(成都)、荆州(江陵县)、江宁(南京)、杭州(杭州)、福州(福州)、广州(广州)等13处。由于绥远城是位于长城以北的第一道屏障,所以被誉为“漠南第一府”。
建城之初,山西右卫建威将军王常奉旨移驻绥远城,总理工程事务,后为第一任绥远城将军,此处即为将军的治所。他的职责是“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绥远城将军直辖当地土默特、乌兰察布、伊克昭盟、各旗蒙古王公、民众。外遇战事有调遣大同、宣化二镇,节制沿边道、厅等特权1。
绥远城竣工后,驻防兵丁主要从京城八旗闲散满洲兵、热河兵及家选兵2内选拔,初期布防共计兵丁3900人,兵丁家眷也全部入驻绥远城。八旗兵在城内的分布,依照京城驻防兵员分布方式,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分驻城内。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基础上建立。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和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1635年皇太极平衡满八旗势力又增创了蒙汉八旗。这种组织以不同旗色作为标志,黄、红、白、蓝四色有正有镶。八旗又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为镶黄、正黄、正白,由清朝皇帝亲自统领,旗内无王;其余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绥远城将军用镶黄旗旗色。
第二展厅 回事处
将军衙署自绥远城建成直至解放前后2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扮演着绥远地区军政指挥中心的重要角色,其建筑格局、功能分区也是严格按照清代官制规定营建,整个建筑群体由纵向的三路建筑群组组成,内有房屋132间,占地2.25万平方米。其东跨院主要设臵库房、马房、厨房等后勤体系,西跨院以贮藏图籍文书等库房以及衙署寺庙为主,而中轴建筑群组则是绥远城军政事务核心所在,其建筑功能完全按照古代官衙“前朝后寝”规制,并且以中轴线建筑
1
绥远城将军,遵奉敕书:兼管右卫官兵、归化城土默特官兵。如有需用绿旗官兵之处,于大同、宣化二镇绿旗官兵内,听家选兵——清代满洲等旗人之家仆(多为汉人)因跟主人出征而获兵籍者的称谓。此前家仆因其身份低下,无独立户籍,只
其酌量调遣。——《绥远城驻防志》
2
能依附于主人户下,故亦称“户下”或“家下”人。但如因军功等原因,可偿还主人身价后,从主人户下分离出来另立户档,名曰“开户”或“另户”,多加入汉军旗籍,并被另记档案。
2
为主,以两侧厢房、配房为辅。中轴主体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大照壁3、府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四堂。
本展厅称为“回事处”,又称“文秘处”,是将军衙署的典吏整理日常往来文件、建档造册的办公处所,属大堂的西厢房。在大堂、二堂的两边分布着这样的厢房、配房共计有6座,每一座都属于一个执行不同职能的部门,明清以来的州县官衙大多讲究设臵“三班六房”4,分别执行清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能,而绥远城则在将军衙署的东西两侧设臵左司、右司衙署来履行相关职能5。
绥远城将军官至武职从一品,在官吏等级区分严格的封建社会,不同的官吏等级都有明显的标志,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些官员的服饰。大家请看展柜内的陈列,对不同的官吏等级标志进行了详细的展示,这些称为“补子”的刺绣被缝制在清朝官服的前胸后背,作为官员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玄鸟类代表文职,瑞兽类代表武职。
按照官吏的品级依次为:文职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雪雁、五品白鹂、六品鹭鸶、七品鸳鸯、八品鹌鹑、九品练鹊。武职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除了要在官服上区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官吏还要佩戴不同等级标志的顶戴花翎。(也就是官帽)顶戴也分九品,一品到九品依次为红宝石、红珊瑚、蓝宝石、青金石、白水晶、砗磲、素金、阴文镂花金、阳文镂花金等,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无顶珠者无官品。
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眼”即孔雀翎毛上圆花纹)之别,除贝子、固伦、额驸因其爵位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外,品官须奉特赏始得戴用,一般为单眼花翎。另外,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分两种,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编制,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分蓝
3
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萧墙
之说。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
4
三班六房是明清时代州县吏役的总称。三班指皂、壮、快三班。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书吏房。
5
左司(布政司,行政事务)办理官兵升补、调任、编制、训练等事项,是隶属于兵、刑、工三部的机构;右司(按察司,
行政事务)办理官兵粮食、户口、马乾、武器及旌表抚恤等事务,是隶属于吏、户、礼三部的机构。
3
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六品以下则戴鶡鸟尾羽,称为蓝翎,无眼,俗谓老鸹翎。绥远城将军所穿官服补子为海水麒麟,顶珠为红宝石,配双眼花翎。
将军衙署在近300年的风雨历程中,曾几易其主,至解放前后的漫长岁月中一直扮演着绥远地区军政统治中心的角色。从乾隆二年(1737年)——宣统三年(1911年)这174年里是绥远城将军的办公住所;民国期间,这里是国民政府在绥远地区的政权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又有绥远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此办公。1992年成立了将军衙署博物院,2003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在近三个世纪的春秋更替进程中,这处承载着青城厚重文明的历史文化遗产己成为传播内蒙古历史文明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第三展厅 官房
通过前两个专题展厅的参观,我们对绥远城的由来,将军衙署的历史沿革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将军衙署的两个重要部门折房、回事处的职能也有了进一步的把握,而将军衙署的另一个重要部门官房,则为辅佐将军的政务机构。官房是负责官吏用面奉将军指令的名义对绥远城管辖范围内的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其作用与北京故宫“军机处”的作用相当。这里没有专职的官吏负责,由绥远城笔帖式6或其他官员兼职,完全处于将军的直接管辖之下。
在清代全国各衙署中,各级官吏办公场所的装修及办公设施的配备均较为简陋,并且朝廷向无各级衙署修缮的专项开支,平日的简单修缮费用均从军政长官的俸禄、养廉银中支出,或者通过募捐的方法筹集缮款,正因为如此民间流传着“官不修衙、客不修店”的说法。而如官房这样设臵火炕的办公用房在将军衙署中屈指可数,由此可以看出该部门在将军衙署中的重要地位。
北墙供奉着清朝12位皇帝的画像,从努尔哈赤开创满族人一统天下的基业,到康熙、乾隆的康乾盛世,又急转直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至统治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束,这段清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脉络清晰地呈现在每位满清统治者的画像上。
一个地方政权衙署的建筑群落,是由大大小小的殿堂与厅房组成,刚才我们参观了折房、回事处以及官房,这些机构都是将军衙署行使具体职责的部门,是辅佐将军行使军政权力的机构,它们分布在大堂的两侧,足可以突显大堂在
6
笔帖式:官名。清朝各衙署中的低级官员。满语原称“笔特赫式”,意为文书官,由旗人担任。清朝前期的笔帖式地位较高,品级有至五品、六品者,将相大员每由此晋身。雍正年间尚有六品笔帖式,升转可任翰林编修等官。后期地位日低,升转仅至主事而已。世职名。
4
整个将军衙署内的至高地位。
第四展厅 大堂
大堂又称正堂、公堂,是举行典礼和重要政务活动的地方,如万寿节庆典、承接圣旨和上级公文、拜发奏折等重大事件活动。大堂是将军衙署的核心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架布瓦顶悬山大式建筑,建筑面积为279.45平方米。大堂之前为“月台”,这是新官到任时举行“望阙叩恩”之地。月台之上一般没有建筑,所以又称“露台”。月台与大堂相连,是大堂的配套建筑。
大堂内最主要的当然是将军升坐的地方,也就是位于堂正中的暖阁。暖阁高出平地,其中间臵公座公案,案上臵签筒、笔架、砚台。暖阁正面设臵象征武职一品的海水麒麟补子,暖阁上方挂一横匾,上书“泽敷遐迩”,为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其意为:皇恩浩荡遍布大江南北。以此鼓励绥远城将军要尽心尽力保卫边疆。
中间端坐者为第一位绥远城将军王常,他亲自督建了绥远城,他左边为侍从护卫,也称为随甲,满语称“戈什哈”7,清代绥远城驻防将军的随甲共计八名。其右边为笔贴士,也就是人们平时讲的文书官。暖阁两边的万民拥戴伞是百姓褒扬拥戴之意,再两边这些安设在架子上的物品是将军的仪从执事,是象征将军等级地位的仪仗,它们分别为:杏黄伞二柄、黄金棍一对、旗八杆、扇二把、兵拳一对、雁翎刀一对、飞虎旗一对、枪二对、兽剑一对、刑杖一对、回避牌一对、肃静牌一对、标旗一对(宽二尺二寸,黄心红边;长五尺三寸)、旗杆上大旗一对(宽六尺一寸,长七尺五寸),将军的仪仗队共有跟役四十八人,具备相当规模。其余书写着不同官阶的牌子称为“职衔牌”,我们这里摆放的职衔牌是对历代绥远城将军爵位的一种展示。两侧墙壁张贴的是嘉庆皇帝御制八旗箴言,也称“圣训”,他以精练的语言向八旗子弟阐释了创建清朝基业的艰辛,期望后世子孙继承优良传统奋发向上,以确保满清统治的万年永固。
第五展厅 二堂
穿过大堂,就来到又一组建筑空间,居中的这座建筑称为“二堂”,这里是绥远城将军日常办理公事的区域。在二堂正门门楣上挂有“安民则惠”8的匾额,是当代书法家康庄所题,意为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当官最大的实惠。檐柱所挂楹联“政惟求于民便,事期可与人言”,意为政事管理只有对老百姓有利,所做的事情才可能公之于众,不怕老百姓谈论。
二堂内的布臵与大堂一样,居中有暖阁,正中摆设公座公案,公案的装饰由
7
戈什哈:满语为“护卫”之意。清朝高级官员的侍从、武弁,简称“戈什”。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等官皆可自行委派。 8
《尚书》记载:皋陶说,治理国家“在知人,在安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十分宝贵的部分。
5
biàn
黑红两种颜色组合而成,黑色象征当官要像黑脸包公一样铁面无私,红色象征做事要正大光明,两根形似利剑的飘带象征惩恶扬善的决心像利剑一样锋利。
在公座上方悬一横匾,上书“捷凯抒勤”,为嘉庆皇帝御题,其意为:将军要常奏胜利的凯歌,时刻弘扬勤勉的作风。从大堂的圣训到二堂的“捷凯抒勤”,我们可以感到嘉庆皇帝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贤良之君,不过这也反映了大清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
在次间展示有清代八旗兵的甲胄,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各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清代八旗兵的甲胄,用皮革制成。此服供大阅兵时穿用,平时收藏起来。清代除满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旗,参加大阅兵的实为蒙、满、汉二十四旗。
再两侧的梢间分别为将军在公务之余翻阅案卷及与僚属商讨政务之处,清代绥远城许多重大的决策实出于二堂。
第六展厅 箭亭
八旗驻防的直接目的是出于军事需要,那么对于这一座军事驻防城来讲,加强八旗兵丁的日常演练、修举武备无疑成为整座驻防城的重要任务。将军衙署的另外一个重要部门箭亭就是履行这一重要职能的机构。这里的负责人称为“枪箭营官”,他根据将军的指示安排一年的武备事宜,并具体操办一年两季的阅兵活动。除此之外,将军衙署守卫人员的主要兵器也存放在这里,现在这里作为绥远城驻防将军的专题陈列展厅。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乾隆二年到清朝灭亡的174年里,曾经有78任绥远城将军在此任职;民国时期有20任都统、绥远省主席在将军衙署办公。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近百人的绥远地区军政长官中也不乏贤者,这里展示了其中八位代表人物。
费扬古(1645——1701),满洲正白旗人,姓董鄂氏,14岁袭三等伯爵。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帝命费扬古为安北将军,兼归化城将军,驻扎归化城,以御准噶尔部噶尔丹,凡内外满汉官兵及蒙古各部均隶调遣。他曾三次随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指挥了昭莫多战役,消灭了噶尔丹主力,战功显赫。旋师后,晋爵为一等公,以抚远大将军留镇归化城,还
6
为归化城的社会风纪的整顿做出了很大贡献。据说1698年,费扬古卸任回京时,为他送行的民众人山人海,街巷不通。
丹津,古禄格(土默特左翼首任都统)之曾孙。康熙四十三年(1704)其父古睦德卒,丹津袭授土默特左翼都统,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兼袭三等子爵。约康熙末年,任乌兰察布盟会盟使。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清廷派钦差大臣通智勘察地形,准备修建绥远城,命丹津、根敦(时任土默特右翼都统)等协助办理,他是建绥远城的有功之臣。
丹津秉政多年,“为人敦厚,秉性忠诚”。
康熙末年,归化城商民及乌兰察布盟六旗蒙古共议为丹津建立生祠。丹津不敢居功,奏准朝廷将准备好的物资用作修建文庙。庙成之后,在庙内创设了土默特官学。
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准丹津所奏,设归化城理事同知,初隶大同府,后隶朔平府。后来又设归化城通判二员。自此,土默特地区一切蒙汉交涉案件统由归化城厅审理。
雍正五年(1727年),丹津奉旨在归化城东北三里处建立先农坛,并奏拨上等水地55.5亩,中等地346.5亩,招民垦种,以租资为先农坛祭祀费用。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丹津与通智“奏请”将土默特境内闲旷膏腴之地8处4万顷,作为大粮地,交地方招垦征粮,以充军向。清廷准奏。
乾隆二年(1737年),丹津在归化城建立养济院,收养孤贫,口粮、衣布、煤炭等费由土默特旗库支给。是年,丹津病逝。
王常,亦称王昌,满洲旗人,曾任山西右卫建威将军,从乾隆二年(1737年)至乾隆四年(1739年)王常总理绥远城工程事务,并封为第一任绥远城将军。他在任时设牧马厂,开垦军田,为八旗兵驻防奠定了基础,勤政爱民,忠于职守,为其后的驻节将军树立了典范。
定安,同治七年(1868年)上任,是第65任绥远城将军,任期六年,他在教育上的贡献最为显著,同治十一年(1872年)创建了“长白书院”。
贻谷,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三十四年(1908年),任“钦命督办蒙旗垦务大臣”,光绪十九年(1903年)兼任绥远城将军,贻谷其人我们在三堂给大家做重点介绍。
李鸣钟,民国十四年(1925年)接任绥远城都统,创办了五族学院、包头二中、平民学校,还建平民医院、老幼救济院等。
李培基(1886——1969),字涵础,河北省献县人。
民国十七年(1928年)九月,由代理都统实际授权为绥远省主席,任期四个月。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李培基再次充任绥远省主席,任期十二个月。民国十九年,李培基组织成立绥远通志馆,任郭象伋为馆长,荣祥为编篡。经
7
过几年的努力,编成《绥远通志稿》巨著,成为绥远省的一部地方志珍贵文献。是年,李培基为官员们在将军衙署东院修建了工余宴息之所——“澄园”,是民国期间以官方名义营建的园林,为当时绥远省胜地之一。将军衙署东跨院至今保留两件有李培基题记的石槽。他还设臵了沃野设臵局,把绥远鄂托克旗的陶葫滩十六段地重新划归绥远省。
1969年病逝,留有《古鉴寨诗抄》二卷、《古鉴斋漫记草稿》、《烟草新谱》四卷,《辛亥关外革命始末记》等著述。
傅作义,从1931年至1947年任16年的绥远省主席,是著名的抗日救国将领,1949年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了北平。绥远省最后一任董其武主席受傅作义的影响,也在1949年9月19日和平解放了绥远,使整个绥远地区的人民免受了一次战争之苦,下面即将参观的专题展览就向大家作详细介绍。
第七展厅 西厢
1949年9月19日,以董其武将军为首的国民党绥远部队通电起义,绥远国民党统治区宣告和平解放,这一事件史称“九〃一九”起义。当时的将军衙署为绥远省政府所在地,该起义的促成与它有着直接的联系。2009年,在“九〃一九”和平起义60周年之际,专题纪念馆将正式开放,本展览为开馆前的临时图片展览,整个展览共分:绥远方式——伟大的抉择,走向和平——荆棘和平路两部分。
第一部分 绥远方式——伟大的抉择
全国解放形势图 (1948年秋季,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通过辽沈、淮海两大战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陷入总崩溃的境地。就在辽沈战役结束不久,淮海战役取得第一阶段胜利的时候,发起平津战役。随着局势的发展,国共双方先后进行了三次谈判,最终形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依照协议条款,至1月31日,驻防北平的傅作义部25 万军队全部到达北平城外的指定地点,听候改编。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绥远地区解放形势图(在平津战役发起的同时,解放军通过一系列战斗先后收复了绥远周边县镇,使董其武统辖的绥远国民党军队正规军和非正规军16个师,7万余人收缩在归绥、包头地区,陷入了极为窘迫的境地。)
北平和平解放报纸、傅作义将军照片、董其武将军照片(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和北平的和平解放,震撼了国民党朝野,也极大地震撼了困守在绥远的国民党军政人员。1月21日,董其武从电台里听到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于22日匆忙飞抵北平,向傅作义请示绥远怎么办。)
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周恩来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邓宝珊(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在西柏坡接见了傅作义将
8
军,并将用“绥远方式”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方针告诉了傅将军)
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做报告、“绥远方式”的有关论述、《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影印(3月5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向全会作的报告中,正式阐述了“绥远方式”。随后组成协商委员会,于3月初拉开关于绥远问题的谈判序幕。)
傅作义将军声明政治立场、毛主席电复傅作义将军、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中共代表李井泉、张友渔、潘纪文,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傅作义方面代表王克俊、周北峰、阎又文(4月1日傅作义将军发表通电,表明政治立场,表示决心拥护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实现新民主主义,和平建设新中国。为统一军政干部的思想认识发挥了重大作用。)
划定停战线后双方部队防区示意图(双方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最终确定了《关于绥远划界、交通、金融、贸易、派遣驻归绥联络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协议》条款内容)
《绥远和平协议》影印件、傅作义将军等参加《绥远和平协议》签字仪式(于6月8日在北平华北人民政府二楼会议室举行了签字仪式。傅作义将军、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蓝公武和解放军代表唐延杰、蔡树藩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后,华北人民政府立即着手筹组了驻绥联络处,于7月11日首批联络处工作人员26人在鲁志浩率领下进入归绥,协调协议规定的具体工作,着手推动绥远和平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 走向光明——荆棘和平路
《绥远和平协议》的签订,为“绥远方式”决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绥远地区的和平解放带来了希望,但是这条走向光明的和平之路却充满着荆棘。
革新运动委员会印发的学习文件影印件、革新运动委员会会址(原绥远政府礼堂,今将军衙署三堂)照片、董其武将军领导起义时的办公处(原绥远政府办公处,今将军衙署三堂)照片(董其武积极开展革新运动,成立革新运动委员会,开展一系列的改革。联络处的工作遭到了南京方面的干预以及特务的捣乱破坏。)
驻绥联络处铁路组秘书王士鑫烈士被害地址,中山路“纯一善社”门前马路上、《绥蒙日报》登载了王士鑫烈士被特务暴徒杀害的经过、在丰镇为王士鑫烈士修建的纪念碑(附纪念碑文)(7月24日下午,联络处平绥铁路西段办事处工作人员王士鑫等四人在由归绥旧城返回新城驻地途中,遭到一些便衣人员和人的无理盘查、挑衅。王士鑫等怒斥敌人的无耻行为,遭到杀害。)
1949年8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接见傅作义将军,委托他到绥远促进起义、傅作义将军来绥促进起义的住处(即本纪念馆)照片(毛
9
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接见了傅作义,委托傅作义亲自赴绥远,解决有关问题,使中央的方针尽快付诸实施。)
1949年8月傅作义将军来在美岱召召见部队干部谈话并检阅部队(美岱召照片)。傅作义将军在美岱召村的住室(原天主堂院)照片、傅作义将军到绥后在奋斗中学礼堂(今呼和浩特第二中学)召集军政干部讲话旧址照片、傅作义将军讲话全文、傅作义将军来绥的随员王克俊等向高克林等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的影印件(8月25日下午,傅作义到达归绥。8月26日至9月1日,傅作义在归绥、美岱召分别接见了驻军部分士兵和营以上干部,并发放了慰问金,美岱召、包头检阅部队,召集旅、师、军级高干谈话,解除了一些人的顾虑,为和平起义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永昌受蒋介石之命到包头,邀傅作义将军到广州,傅严词拒绝。徐永昌抵达包头的情景、徐永昌托病住院,意图阻挠起义,傅作义将军派邓宝珊去医院劝徐留下来领导起义、徐见事不妙,立即返回广州(在此期间,南京政府得悉傅作义离开北平,来到绥远,便大耍两面手法:一方面秘密派特务对其进行刺杀,另一方面派军令部长徐永昌携带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的亲笔信,邀请傅作义到广州继续为反动派效劳,但是南京政府的邀请遭到了傅作义先生的严词拒绝。)
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将军等39人,给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聂荣臻司令员、薄一波政委的起义通电及签字名单原件,董其武将军在绥远起义通电上签字照片,1949年绥远“九〃一九”起义签字地点(绥远省银行包头分行旧址),1949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给董其武将军的复电原文、毛泽东主席给董其武将军复电手稿、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薄一波政委给董其武将军的贺电(绥远完整的起义条件成熟了。1949年9月19日,胜利地举行了光荣的起义,中共中央毛泽东、朱德、聂荣臻、薄一波等领导人先后发来贺电。)
为绥远和平起义,董其武将军发表告全省人民书。绥远“九〃一九”起义后,中共《绥蒙日报》发表社论《欢迎,董其武将军通电起义》起义签字后,董其武将军有感而作的诗词。1949年9月22日,傅作义将军对《人民日报》记者发表谈话。(绥远起义胜利实现了,这是中共中央、毛主席所提出“绥远方式”的伟大胜利,是国民党绥远官兵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突出贡献。董其武将军在激动之余写下了这段诗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参观完西厢房,请大家参观三堂。
第八展厅 三堂
三堂和四堂原是将军的内宅,民国十三年(1924年)这两处建筑被大火烧毁,
10
于当年重建,现仅存三堂。三堂在民国时期作为历任绥远省军政首脑的办公室,现此处依据其原始功能做原状陈列,并重点向观众介绍第76任绥远城将军贻谷在位期间的政绩。
书房位于三堂西梢间,当年的绥远城将军工作之余就是在这里广读史书、思考政事。贻谷将军是一位积极办教育、兴学校、注重培养人才、倚重知识的人,对文人更是倍加爱惜,在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话说归化城内住有一位蒙古族少年,叫英顺,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文才出众,聪颖好学,又十分孝敬父母。一年夏天,他家连续几天揭不开锅。自己挨饿且不说,双亲几天不得饱食。万般无奈,到郊外别人家庄稼地里悄悄偷了人家一捆麦子,而被逮住送到将军衙门。
对于英顺之名贻谷早有耳闻,但未曾会面。今见英顺确少年,虽消瘦但面目清秀,虽衣衫破旧,但还整洁,不失书卷气,并非市井无赖之徒,便心有怜惜之意。对英顺说:“你偷麦可谓不得已而为之。念你初犯,可网开一面。但听说你颇通诗句,文才敏捷,我要你当堂作诗一首,每句诗里都要暗含“不打”二字,否则大板四十。”
英顺羞愧难当,当堂吟道:
月落鼓楼钟声罢,渔翁收网要回家。 卖艺收摊投小店,铁匠息炉正喝茶。 猎人山里遇死虎,后娘责子只是骂。 花园秋千已不动,焙铺改行生豆芽。
贻谷一听英顺出口成章,句句暗含“不打”心理高兴。顺随口应道:“刑仗收起赠银两。不必施礼快回家。”
由此可见,贻谷果真是爱惜人才。
贻谷在任期间还大力提倡兴修水利,疏开河渠五百余条,使河套平原灌溉面积达三百万亩,成为我国塞外著名的农垦区;分地旗民,为满族子弟开办工厂,使他们能够自力更生;他还积极办学校,兴教育,注重培养人才。
书房旁边为客厅,是将军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因为后宅为私密之处,所以一般人不会轻易请至此处。满族人以西为上,重要来宾坐西边,主人与之对坐,而这四对椅子都是清代留存的珍贵文物,它们的风格也各不相同,西边这一对是非常典型的中式如意回纹太师椅,这个如意代表着事事如意、吉祥,而这边略小没扶手的椅子是女士的专座,意为女士落座需正襟微坐,两手相握搭在腿上,而男子落座四平八稳,胳膊可搭于扶手上。
在蒙古族地区,看一个人的财富及地位,男人要看鞍饰,女士要看头饰。请看这件马鞍,为清晚期作品,其质地为紫铜鎏金,上有龙纹浮雕,并间饰有佛
11
教八宝9,在鞍辔上还雕有龙凤呈祥图案,说明了此件文物主人的地位较为尊贵,并且有佛教的信仰,应为蒙古王爷之座配,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对面为将军夫人的梳妆室,也在此接待私交密友。 这个红木梳妆台雕刻精致,为清同治年间作品,其中也融合了西方文化因素,用名贵的红木制作而成。红木家具是目前木家具家庭中最珍贵的高档商品。我国自明清以来,此类家具一向为王宫贵族所拥有,平民无力问津。而广义上的红木家具还包括花梨木家具,这边一组家具(6件套)为清代的“红木梳背椅”。“瘿”指树瘤,并非专指某一树种。瘿木的产生由树木病态所致,故不分树种都会形成,如楠木瘿、桦木瘿、花梨木瘿等。本组家具桌面和椅面所用的材质为花梨木瘿。不同的树种所生长的瘿结产生不同的花纹,有的如山水人物鸟兽;有的如堆砌的葡萄。为此人们喜好用这种花纹奇丽的瘿结剖做桌子、椅子面心,或作其它镶嵌用。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衣冠之国”的美称,少数民族是“衣冠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的服饰、头饰十分讲究,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格,她们喜欢用红珊瑚、玛瑙、绿松石等来作装饰。蒙古族妇女缠发髻的习俗可以追溯到蒙古汗国和元代,而在簪钗的银板上镶嵌红珊瑚也是蒙古族古老的工艺。蒙古族妇女的头饰喜欢装饰红珊瑚与蒙古族的观念有关,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们不像汉族那样积累各种各样的财富,他们的财富往往集中在妇女的装饰上,尤其是头饰上,而且,蒙古族喜欢红色,喜欢鲜亮的颜色,贵重的红珊瑚正好吻合了他们的这一习俗。另外,不同区域的妇女头饰所用的红珊瑚的部位不一样,头饰的组成也不尽相同,不同身份的妇女头饰也有区别。比如,科尔沁、克什克腾、察哈尔等地区的头饰都分为姑娘头饰、新娘头饰和已婚妇女头饰。这些头饰上都镶着大量的红珊瑚。这件头饰为察哈尔妇女头饰,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最东间是将军与夫人的寝室。今天这里陈列的是将军衙署博物院的珍贵馆藏寝具——红木架子床。这架红木床,为清代的作品,雕工考究,风格古朴大方,凝聚了高超的工艺,以及和谐、平安、吉祥、多福等寓意。
第九展厅 东厢房
东厢房也叫佛堂,原为将军衙署的祠堂,是将军礼佛参禅和祭祀的地方。如今这里又恢复为佛堂,供游人参观,拜佛。
这个石雕叫转轮,是寺庙中的法器,上面刻着满、蒙、藏三种文字的佛教六字真言,英文翻译为Om Mani Padme Hum,汉字音译为唵(an)、嘛(ma)、呢(ni)、
9
八宝又叫“吉祥八消净”、“吉祥八宝”、“八吉祥”等,为佛前供器,一组八件,分别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双鱼、盘长八种吉祥物,贯穿了佛教的基本教理和教义。
12
叭(ba)咪(mei)吽(hong)。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区庙宇还有用八思巴字)书写、描画、雕刻在建筑物檐枋、天花板、门框、大小宗教器具、山岩、石板上。仅从字面上解释,不过是“如意宝啊,莲花哟!”一句感叹语句,是一句未念完的佛经,或是仅表现出赞美观世音、憧憬幸福的心情。藏传佛教认为,常持诵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罚、非时死之恐惧,寿命增加,财富充盈。10
这张图片,是唐朝初期的彩塑佛,中间为释迦牟尼成道像。身边是他的两个弟子,左面是想叶,右面是阿难,这种组合称为“一佛二比丘”。比丘是弟子的意思。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著名的一种宗教艺术品,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药师佛的全称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左手持钵盛甘露,右手持药草。人们认为信奉药师佛能消灾延寿,医治百病。
第十展厅 客厅
客厅是来访客人等候将军召见的地方,在将军办理公事之余,如有人前来拜访将军,由门卫将帖子传至内宅,并请拜访之人在客厅等候。现陈列的是归绥老照片,展示清代——民国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建筑、风土人情、历史任务以及宗教历史。
明清时的归化城是闻名漠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召庙文化的信仰中心;绥远城则是守护北疆的军事驻防重镇。她们具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文化特征上又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影响了今日呼和浩特首府城市的格局和建筑风貌。但是经过400多年的历史动荡,尤其是观念意识和现代化建设几乎扫平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遗迹,而现在只能靠有幸留存下来的一些老照片来反映她的历史片段。
第一单元 城市建筑
明清时归化城的历史建筑样式繁多,不拘一格,而绥远城的建制规矩有序,房屋街道整齐统一。民国期间,两城之间开辟道路,并建有医院、工厂、火车站、公园等公共建筑,新旧两城连成了一体。
归化城北门楼 归化城(俗称旧城),位于玉泉区,明隆庆六年(1572)土
10
转经筒的来历: 转经筒,亦称嘛呢转经轮,藏传佛教信徒人人持有,不停地摇转。质料有青铜、铜、铜板、白铜、铁、陶、石、瓦、素陶、土制等多种。“转动经轮的功德,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二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转动十周者,可消除须弥山王般的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和阎罗王相等;转动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者,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转动十万周者,可远至观世音菩萨海会圣众处,转动百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圆海中一切众生悉得安乐;转动千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回众生皆得拨除苦海;转动亿万周者,功德等同于观世音菩萨。”
13
默特蒙古阿拉坦汗与其夫人三娘子始建,1575年建成,明廷赐名归化城。旧城北门楼,重檐歇山式,二层顶上的大钟系后来添加,与门楼构成一体。明清时的归化城是闻名漠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阿拉坦汗引进藏传佛教以后的宗教信仰中心;当时商贸繁荣,召庙林立,人口聚集,成为明清以后400多年历史的呼和浩特城市建制的基础。
绥远城北城墙 位于呼市新城区党委附近。绥远城于乾隆二年(1937)兴建,四年竣工。设绥远城将军驻防,官署、营房等全部按建制规划,防御设施完备。解放后绥远城遭拆除,今仅存将军衙署和绥远城东北城墙等遗址。今城墙残长671米,有马面四座,顶部女墙,雉堞尚有部分保存。
绥远城鼓楼 位于绥远城中央,高31米,三重楼阁式,底层四面各有6米高的石券拱形门洞,二层楼台左方吊一口大钟,右方吊一面牛皮大鼓,分别由小亭覆盖,晨钟暮鼓,二楼室内有木梯通往三层楼台。解放初期,鼓楼曾为绥远省人民图书馆馆址,1959年被拆除。
第二单元 历史纪事
清末以后,中国所发生的重大历史变革同样在归绥发生,政权机构频繁更替,社会动荡不安。抗战期间,绥远国防和纪念抗日将士活动场景以及民族宗教事务等重要活动被记录拍照下来。
民国以后,绥远将军、都统、绥远省政府主席等政权机构先后进驻将军衙署。抗战期间的绥远国防前线、纪念抗日将士场景,以及绥远省主席傅作义恭送班禅喇嘛、蒋委员长巡阅西北等重要活动都被纪录下来。
蒋介石归绥之行 背景知识:1933年热河沦陷之后,随着寇氛西进,察绥地区的局势日渐紧张,1934年秋,为加强西北、华北地区的统治和推进“新生活运动”的开展,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到陕,甘、宁、察、绥各省视察,绥远省当局闻讯,电请蒋赴绥视察。1933年11月3日,蒋介石偕宋美龄及秘书长杨素泰等沿平绥铁路西行。11月6日,抵达平地泉(集宁),受到前来恭迎的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及各级代表团和学生的热烈欢迎,晚8时20分到达绥远。前排自左到右为傅作义、傅夫人刘芸生、宋美龄女士、蒋介石、宋哲元、王靖国。
绥远抗战烈士 1933年初,日寇大肆进攻山海关,拉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1月25日傅作义将军奉命率五十九军由绥远出师东进抗战。5月23日第八师团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激战达十五小时之久,击退敌人数次疯狂的进攻,最后奉命撤退。这次战斗阵亡将士367人。傅作义命将骨骸运回绥远,在大青山南麓购地一倾,辟为烈士陵园,修建灵堂、围墙、牌坊。烈士公墓垂成,由胡适撰文,镌刻全部烈士姓名。1934年11月七日11时30分蒋介石由傅作义陪同赴抗战烈士陵园巡视,并与傅在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合影。
14
第三单元 历史人物
民国时期,绥远城先后有20任署将军、都统、省主席,其中政绩卓著,声名显赫的人物,我们在这里为您展出部分重要历史人物的照片,在这里我为各位重点介绍一下傅作义。
傅作义(1895—1974) 字宜生,山西荣河县(今临猗)安昌村人。1895年6月27日生于清贫家庭。1918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回到山西参加阎锡山的晋军,经历了几年的军阀之间的混战,傅作义从一个小小的见习军官慢慢被提任为排长、连长、少校、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31年中原大战结束后,被张学良欣赏,担任三十五军军长,率部到绥远。1931年8月被正式任命为绥远省主席(1931年8月——1947年任)。在任期间,1933年参加了长城抗战,功绩突出。1936年在绥远地区率部进行了绥远抗战,击溃侵犯绥东红格尔图之敌伪军。接着发动进攻组织百灵庙战役,收复了百灵庙,就是驰名中外的百灵庙大捷。全面抗战结束后,傅作义率部参加了平绥东段各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守城等战役。1939——1940年连续取得了包头、绥西、五原各战役的胜利。
从1933年长城抗战,到1945年日本投降,傅先生满怀爱国激情,一直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抗战结束后,傅先生曾向国民党政府四次提出辞去军职,解甲归田,未能如愿。走过一段弯路,在1949年1月他终于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率部举行了北平和平起义,立了大功,并推动了而后的绥远和平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傅先生满怀爱国的热情积极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他的前半生过的是军旅戎马生活,建国后他主动要求做水利工作,整整当了23年的水利部长(为人民做了具体的事)。1974年4月19日,病情转危,在北京医院逝世,终年79岁。
第四单元 宗教信仰
明末,归化城兴建了第一座召庙——弘慈寺后,归化城成为藏传佛教的中心,形成了佛教、伊斯兰教、道教以及天主教等并存,宗教信仰自由,互相尊重的局面。
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形成比较集中的伊斯兰信仰中心。绥远城则形成八旗为主的满族城。以满蒙回汉为主的各族人民迁入归绥的同时,也将各自的宗教信仰习俗带入生活中。清末到民国,归绥境内儒、佛、道、天主教、以及民间各种神祀的寺院、庙堂等交相辉映,香火不断,人民各敬其神,各宗其庙,和睦相处,呼和浩特地区形成一个多民族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地区。
大召经堂(无量寺) 大召,蒙古语“伊克召” ,意为大庙。明万历八年(1580年),由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兴建。明廷赐名“弘
15
慈寺”。清代崇德五年(1640年)修葺后,清赐名为“无量寺”,沿用至今。又因寺内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献里也有直接称“阿拉坦汗召”的。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大殿改覆黄琉璃瓦。殿内增供“皇帝万岁”及帝后牌位,成为“帝庙”,至此大召停请活佛。大召曾是清代呼和浩特地区的七大召之一,大经堂及殿内银佛雕塑、壁画等保存完好,是呼和浩特市发展史的重要见证。
大经堂由前廊经堂、佛殿组成,融合汉藏寺院建筑的特征,形成蒙古召庙建筑独特风格特点,直接影响了蒙古式样召庙建筑类型的形成和发展。
呼市清真大寺礼拜堂 清真寺,阿拉伯语称“买斯智代”,意思是叩拜真主的地方,因此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所以清真寺中的主要大殿称礼拜堂。
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呼和浩特原有清真寺九处:有清真大寺,清真东寺,清真东北寺,清真西寺,清真北寺,清真南寺,新城寺和车站寺,以旧城北门外的清真大寺建筑最早,规模最大。
明末清初,由内地到张家口呼市进行贸易互市的商队中,有很多是回族经营的,为了经营和交易上的便利,有的 回族在呼市定居下来。康熙初年间,从新疆西域一带来归化城经商的回族商队以及定居的回族逐渐增多,由于信仰和风俗习惯的需要,定居在归化城的回族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建造了清真寺。
清真大寺,坐东向西,礼拜堂是寺院中的主要建筑,也有称“礼拜圣殿”。礼拜堂正面有三座拱形门,上面写着阿拉伯文,意为“安是天地间的光辉”。礼拜堂正面采用阿拉伯建筑装饰,屋顶则用汉式屋顶,是中原汉式建筑与阿拉伯式建筑结合而成,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寺院类型。
清真北寺在旧城一中后街,建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
第五单元 民风民俗
归绥城是都会之城,也是人口聚集,各族杂居同处的民族之城。文化丰富多彩,风俗各异。在衣食住行、语言习惯、宗教祭祀、婚丧礼仪等民风上各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个中等市民家庭的婚纱照和8-2花装马车 呼和浩特市新城满族的婚姻:满族人的婚姻是以满族人之间或与新城内的四翼蒙古人通婚为前提的。其中,不回避姑表血缘近亲通婚。提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后需要有学识的长者核婚,然后择黄道吉日订婚,娶亲都在婚日凌晨3点左右,俗称夜婚。新婚有“坐财”一说,随着时代的演变,民国时期满族的婚俗也曾有过变革,夜婚改为白天十一二点,新娘不蒙盖头,身着旗袍,脚穿绣花鞋。
我们看到的刻有圣旨二字的功德碑,是同治皇帝于同治十年钦赐绥远城将军
16
德勒克多尔济的功德碑。石碑边沿部分饰以龙纹、蝙蝠纹,碑座为赑屃11座,碑首为浮雕双龙缠身,碑记内容主要记述了将军的生平,表彰了将军任绥远城将军期间的显赫功绩。
第十一展厅 印房
印房,八旗都统衙门内部机构之一。掌管都统印信,办理章奏文移,协办各项事务,并兼管恩赏银库事宜。雍正中设臵,乾隆时职制始备。
在绥远城,印房是与左司、右司同等重要的单位,由一协领主事,兼理吏、礼事务,职责为执掌将军印信以及协办礼仪事务,具体负责拜发庆贺皇太后、皇上万寿表文、叩头折,庆贺元旦表文、叩头折,每年封开印信,转发六部颁布公文,各处递来各项公文,由印房呈堂打到后,分交各衙门办理,以及部分功绩卓著官员任期满的留用事宜。
清沿明制,正规官员使用正方形官印称“印”,有金、镀金、银、铜之不同,临时派遣官员则用关防,分别以银、铜铸造。印用朱红印泥,关防用紫红色水,俗称紫花大印。绥远城将军则用金印,协领为关防,佐领所用为图记。12这里就是将军衙署之行的最后一个展厅了,所有的11个展厅都已为您做了讲解,希望您对我的服务满意,同时非常感谢各位游客的配合,祝您余下的行程快乐平安。
再见!满语(xirame’achakei)蒙语(bayiritai)
11
贔屃(音毕戏 拼音:bìxì),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一冲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12
印信的一种。清制,边疆地区领队大臣、八旗佐领、各省协领等官所用印信称图记,铜质、直纽。私人印章亦称图记,质地、形状各有不同。
17
正在阅读:
将军衙署博物院讲解词07-03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教案06-11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8-25
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 图文05-10
南浔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图文11-13
大学语文辅导资料08-20
国画书画字画摆放方法05-21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卷2 最新11-01
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04-3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衙署
- 博物院
- 讲解
- 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