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印1

更新时间:2024-06-11 20: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京印象·上海故事

——江苏、上海学习培训之心得体会 靖远县乌兰小学 高雪莲

为扎实推进我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活动,我市组织三县两区的校长和骨干教师102人参加了为期十天的江苏、上海学习培训活动。这次培训活动是一次学习之旅、探索之旅,更是一次震撼心灵的醒脑之旅。紧张紧凑的四地六校的实地感受和课堂观摩,使我们真切真实感受到了我校的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高地江苏上海的巨大差距,不由使我们发自内心的呐喊:要改革我们的课程!要改革我们的课堂!!不论是走进占地面积很大的行知小学,还是面积很小的丁家桥小学,不论是走进百年老校南通师范二附小,还是上海静安教院附属学校,不论是学校课程设置还是课堂教学,每所学校,每节课,每个讲座,都会让我情不自禁、深有感触地慨叹:思想、方式、过程、结果真是天壤之别!在这些环境里学习的孩子是幸福的、是愉快的、 是热爱学习的,是专注的、是习惯良好的,是多才多艺的…我们迫在眉睫、迫不急待的改造的首先应该是我们的思想,同时改革的应是我们的课程和课堂。“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花苞心态”、“关注孩子的一生”这些以孩子为本的标题,不仅仅是讲座,是实实在在践行着的理念、思想、行动,所以值得我们不远千里来学习,来感受、来感悟。这太多的感触确实不能一一述其精华,只能撷一二以发拙论。

{南京印象}

未到南京时,对南京和南京教育的印象是平面的,从书中的文字中了解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南京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在这里,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壮丽秀美。有中国建筑史上第一陵中山陵,国家级风景区玄武湖公园,近代中西建筑遗存总统府,古都文化遗产夫子庙,气势雄伟、规模宏伟的烈士纪念建筑群雨花台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名扬中外的“十里秦淮”又宛如熠熠闪光的历史文化链条,串联起这五彩斑斓的颗颗宝石。来到南京,仰视了中山陵,转了夫子庙,从阅江楼顶眺望了烟波浩淼的长

1

江,晚间又感受了桨声灯影古秦淮的魅力?对南京便有了立体的触及心灵的真实的感受。

“全国教育看江苏”,南京是江苏的省会,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点选在了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学校,通过听汇报和转部分校园,让我对这所学校有了如下印象:

【印象一】 行知教育

一到会场,杨瑞清校长先简单介绍了情况,接着听了他的报告《走在行知路上 创造精彩人生》,心中便掀起层层波澜。杨校长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忠诚实践者,在教育这块乐土上,他披荆斩棘,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创建了行知小学。他的传奇人生既让我叹服,又引起了我对自己教育人生的深深思索。是什么成就了现在的杨校长?是什么让他甘愿守护精神的家园,立足乡村教育,青春无悔,一干就是三十几年?

我想,这份坚守离不开他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1981年从晓庄师范毕业后,凭着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热爱和共识,年仅十八岁的他选择了条件艰苦的五里小学任教,把自己任教的一年级命名为行知实验班,开始了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教学生涯。在这几十年里,遇到过困难,受到过诱惑,品尝过煎熬,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一份融入生命的热爱,让他对三尺讲台情有独钟,对年幼孩童青睐有加。

在漫漫人生路上,沟沟坎坎无数,他却能执着地坚守着。从原有的小规模学校到现在的行知小学、中学、幼儿园、行知实践基地为一体的大规模学校;从不理会世俗眼光,克服百般阻挠放弃县团支部书记到重回教师岗位;从一批批新人来到一拨拨人才陆续离开,此间的心路历程旁人难以体会,可他执着地坚守着。我想,他不仅仅是在坚守学校,坚守事业,更是在坚守自己心中那份崇高的理想,不懈的追求。在守护精神家园的持久战中,他的执着和坚守,让他创造出了精彩的人生。

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名利所困,在拥有众多成就,众多荣誉后,

2

他依然是那样的儒雅、谦和,淡然、纯朴。只为心中的那份理想,那份追求,那份守护,那份践行行知教育的执着。 【印象二 】 静待花开

“都说教师是园丁,教师的职责是培育祖国的花朵。其实,在教育的百花园里,尤其是小学教育里,更多是花苞。”杨校长说,“走进花园,人们都是既欣赏盛开的鲜花,又善待迟开的花苞。可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们往往就改变了心态,仿佛天天都在骂花苞‘别的花都开了,你为什么不开?’天天都在逼花苞‘你要马上开,立即开,要是再不开,我就要把你掰开’。”

杨校长说,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是学会赏识,修炼一种“花苞心态”。“学生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两种,不是美丽的鲜花,就是可爱的花苞,若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看学生,慢慢的,就不那么急了。”牢记住了他的32字箴言:“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我将会在教育实践中努力践行,也会在教育中尽力做到:“关怀生命,关注成长,关心生态,关切生机。” {上海故事}

走到上海的街市上,不时会有“上海故事”的店面映入眼帘,有些商品也赫然印着“上海故事”。看来上海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了。这不由让人想探寻一些出来,以慰好奇之心。这些故事在走进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内有了答案。上海近代历史变迁的形象便由“华亭溯源、“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追踪”,“建筑博览”、“车马春秋”七个部分展示在人们面前。

参观陈列馆时,仿佛在穿越历史,是在走过一个时代,迫寻海上旧梦、徉历史长河、景仰现代史实,品味文化上海。在犬吠声,孩啼声,吆喝声,砍柴声等动态的展示中,以实景和影视相结合,十分逼真。蜡像和一些道具的静态展示,让人既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底蕴,又领略了现代化高科技的魅力。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以大上海滩为背景上演的一部部电影、戏剧里的故事情节?

3

上海的繁华和繁荣,居全国先列,教育也是全国的龙头,名校林立,成为示范和关注的焦点。再看出生在上海的令人敬仰的文化巨匠们:鲁迅、矛盾、巴金、瞿秋白、 陈独秀、张爱玲 、余秋雨 、曹禺、胡适、季羡林、梁实秋、朱自清、钱钟书、叶圣陶、王安忆等更是上海故事的精魂?

【故事一 教学改革】

来到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见到了一个有教育故事的人 ——张人利,听了他的教育研究故事:一九九九年,学校把握课程改革契机,提出“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创学生‘最近发展区’施教”,开始了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朝着“轻负担、高质量”方向持续探索。后“茶馆式”教学是一项教学改革研究,实践证明它提高了教学效能。二○一○年,《后“茶馆式”教学》荣获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之后,这项研究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国内外产生更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张人利校长的讲座聚焦教学改革,探讨精彩课堂。他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从“什么是后‘茶馆式’教学?”,“茶馆式教学与后‘茶馆式’教学是什么关系?”,以及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假设、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几方面做了全面而精彩的介绍。张人利校长亲切幽默,气场十足,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或理念的高位阐述,或教学案例课例的生动讲解,或互动提问时的层层递进、绝妙解答,都使得整个会场气氛热烈,掌声、笑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张人利校长是一个博学务实探索的教育者,也是一位传经送宝倾囊而出的传播者,更是一名践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者。作为一所基层学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让我们以张校长和静教院附校为榜样和目标,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追求,真情投入,实践感悟,收获幸福!

【故事二 精彩课堂】

作为一线上课教师,走进课堂,感受课堂是最急需的。本次听了

4

三节课都非常精彩,真想把课堂的每个细节,把老师说的每句话都刻印在心,然后用在自己的课堂中。其中在静安第一中心小学听的一节在泥块上用压印制做面具的美术课让人拍手叫好,暗暗喝彩。这节课生动有趣,精彩纷呈,既有传统美术课的特色,如压印的方法的总结及印痕排列的方式总结,又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学和课程资源整合和寓教于乐的游戏激趣融入,使一节美术课融进了很多知识点和能力点。以兴趣带知识,以创造补技能,使学生从产生兴趣到感受乐趣,最终形成志趣。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在活动中学生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听了这节课,我想在我以后的教学中,也应该做到: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机渗透人文精神。也就是说,在技能学习中,不能光讲知识技能,还应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弘扬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

{粗浅认识}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目前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存在着教师中心和管理主义倾向,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学生是一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创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促进生存的过程。是师生唤醒潜能、开启心智、激活情思的前提,也是课堂生命魅力之所在。这样的课堂是我们所向往的课堂,也是我们所要创造的课堂 。

2014.5.28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p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