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更新时间:2023-05-05 07: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2)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10)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18)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26)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33)

第1 页,共40 页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说明:本资料为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2017考研复试重点题及历年复试常考题型。————————————————————————————————————————一、名词解释

1.戏仿

【答案】戏仿是指在诗歌中仿拟另一诗作的风格、语气、格式等特征的一种修辞手法,常以夸张的形式出现。戏仿中,用于仿拟的替换成分与被仿的原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对立和反义的关系。从文体学和风格学上看,戏仿可以界定为“不协调的模仿”,是“滑稽”的一种手法或变体。其目的在于通过突出形式和风格同题材之间的悬殊或落差,造成一种滑稽可笑的效果。

2.欲望升华说

【答案】欲望升华说是弗洛伊德关于艺术本质和审美本质的学说,该学说以精神分析学作为哲学基础。在弗洛伊德看来,尽管艺术活动是受本能欲望驱使的非理性的直觉活动,但艺术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构建一个象征体系,使本能欲望及其引起的种种冲突以社会公认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艺术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在想象中得到能量的释放和升华,因而艺术品给人以美感。简言之,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和美根源于人的本能欲望,艺术美的本质在于对本能欲望的升华。

3.余味

【答案】余味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术语,形容事物的性情未尽。中国文自古就有以味喻诗的传统,许多文人学士在鉴赏文学艺术时,把味觉艺术引申到诗歌美学领域,以味作譬,阐释艺术美学中抽象玄奥的道理。自陆机《文赋》以味喻诗文之后,后继者蜂起,渐而形成中国古代文论中以味喻诗的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或称之为一种很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流派一一滋味说。

4.陌生化

【答案】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二、简答题

5.如何理解风格的审美价值?

【答案】(1)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雄浑刚劲的风格可以壮人胸怀,清新俏丽的风格可以舒人心脾,飘逸疏野的风格可以养人性情,沉着含蓄的风格可以启人思力。不同的文学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所以,文学风格各有各的审美价值。由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基础不同,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可以对风格美有不

第2 页,共40 页

同的偏好和选择,但不可以主观随意地褒此而贬彼。

(2)风格美可以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的限制

过去时代形成的风格类型,其审美价值并不随时代的变化而消逝。古今中外凡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作品,都以其不可重复的艺术独创性,不仅在文学史上取得应有的地位,而且在审美天地里得到千万读者的回响。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和未来都属于拥有独特风格的作家。

(3)风格的审美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往往受时代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风格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时代、民族、阶级的选择。一个抗争的阶级、苦难的民族、悲剧的时代,可能更激赏慷慨悲凉、沉郁顿挫的风格,而冷落闲适恬淡或华艳绮丽的风格,但这种风格尽管被冷落被鄙视,也自有其审美价值。沈从文小说中的原始纯朴,钱钟书小说中的机智冷峭,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幽暗,都各有审美价值,至今也仍然有相应的读者群。

6.简述《文心雕龙》中“神思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神思”为《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是对于艺术构思活动的论述。刘姗在这一章主要从神思的特征、神思的形成方式、神思与外物的关系以及神思与语言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从本质特征来看,神思突破了艺术表象的局限性,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

①神思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相统一的特点

“在神与物游”的神思过程中,审美情思具有主导和动力作用,它往往制约着神思的进程,规定着神思的方向,推动着神思的发展。即神思是“情变所孕”。

②神思具有虚拟性

神思过程是艺术表象向审美意象过渡的过程,山艺术表象转化为审美意象。虚构是文学的根本属性之一,想象是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要素。

③神思具有超越时空、自由驰骋的特征。艺术家思维不受周围事物和时空范围的制约,思维任意腾跃,心灵自由驰鹜。《申思》云:“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2)从神思的形成方式上来看,贵在虚静

就构思方式而言,刘祝提出了“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动静说。这一观点是对陆机《文赋》中“观占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的继承与发展。他认为酝酿文思,贵在虚静,排除杂念,净化心神。就动静的关系而言,静是动的前提,动是静的深入,静是手段,动是目的。在这里首先强调了静在构思中的作用,只有“寂然凝虑”,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只有心静,构思时才能聚精会神才能突破时空的限制,驰骋丰富的想象力,使思路开阔。其次谈到由静而动的转换,其中“悄焉动容”就是由静而动的开始。由静而动最明显的表现是“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即构思满足了人味觉、听觉的艺术享受;“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即构思满足了人视觉的艺术享受。

(3)从神思和外物的关系看,神思是物我交融,互相渗透

在谈到神思与外物的关系时,刘姗认为艺术构思的突出特点,在于作家之精神与客观之物象一起活动。实际上,之所以能够“神与物游”,乃是作家之“神”与自然之“物”产生了共鸣,也

第3 页,共40 页

就是外界景物引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没有作者思想情感的波动,是不可能“神与物游”的。

(4)从神思和语言的关系看,神思受到语言的制约

言象意三者,刘栅在这里偏于“辞不达意”的观点,如何处理“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矛盾,他除了指出多加积累学识和多加练习而熟练创作外,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法。“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他一方面指出只有人理论家大作家才能阐述创作妙理和写作规律,另一方面又指出这是微妙的,即使是大理论家、大作家也“有口难言”。这里体现了刘拐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但他并没有采取消极的态度,提出了关键在于“博而能一”。“博”指丰富的素材或丰富的诗意,“一”指丰富的情意中能够贯一的部分,这部分构成文思。

刘祝在《神思》篇中首先指出了神思作为艺术思维活动过程中生动丰富的艺术想像活动的具体情形:“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思的活动无所不到,可以不受具体环境的限制,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无比广阔的活动范围,而且在整个神思活动过程中,文学家的思维活动始终都是和客观物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这种活动又是和作家感情的波澜起伏联系在一起。即“神与物游”,作为创作主体的心灵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

7.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答案】风格不等同于语体,也不等同于体裁。它使文体焕发出作家个性的光彩,以其独创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惊异;它给某一文体的僵硬躯体里灌注进盎然生机,使之获得了艺术生命。如同威克纳格所形容的:“风格并非安装在思想实质上面的没有生命的面具,它是面貌的生动表现,活的姿态的表现,它是由含蓄着无穷意蕴的内在灵魂产生出来的。……灵魂,再说一遍,只有灵魂才赋予肢体以这样的或那样的动作或姿势。”所以说,文学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体现。

8.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答案】(1)文学创造观察和评判生活,实现其价值功能

文学创造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伦理情感的态度观察和评判生活,实现其价值功能。在文学中,善恶的探索和表现常常伴随着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是感性的和主观的。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常常左右着判断,文学中的忧伤、欢喜、悲愤等情感总是与作品中人物的或善或恶的行为和形象联系在一起。善恶的形象会引发不同的情感,而创造艺术形象永远是文学创造的中心课题。

(2)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可以从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

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政治、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诉诸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3)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

文学在创造艺术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

第4 页,共40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p1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