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2)《医学统计学》学期教与学评价报告

更新时间:2024-06-04 05: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医学统计学》课程—学期教与学评价报告

授课学期:2012-2013(2)

授课对象:xxx级影像、麻醉专业(21-22班、18-19班) 授课时间:第1-14周 周一5-6节 授课教师:xxx 一、教学计划

《医学统计学》是影像、麻醉专业的考查课,共42学时,其中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16学时,授课时间为1-14周每周一5-6节。本课程的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第2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3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4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讲授学时 实验序号 2 3 2 1 1 2 3 12 4 4 实验或上机学时 4 备注 第5章:总体均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4 第6章:方差分析 第7章:x2检验 第8章:秩和检验 第9章:直线相关与回归 合计 二、考核方式

3 3 4 4 26 本课程成绩满分100分值,形成性考核占70%,终结性考核占30%。各项形成性考核所占比例为:出勤考核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0%;阶段测试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0%。 三、教学方法

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计算机操作。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实施

医学统计学是开展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认识和揭示医学领域里各种数量特征的科学分析方法,是使医学科研得以成功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医学统计学的主容包括医学统计学

1

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研究设计的部分内容。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统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统计方法的应用,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目的让学生建立统计学的观念,培养统计学的思维,学会从不确定性、机遇、风险和推断的角度去思考医学问题,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是临床、口腔、眼、耳鼻喉、影像、麻醉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在我校是影像、麻醉专业学生的考查课,所以学生对于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尚未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意义所在,课堂纪律稍差。针对上述问题,授课教师进行了积极的应对,加强了课堂纪律的要求,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注重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案例将工作于统计学原理联系起来,在工作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从问题出发,展开所要学习的知识。另外,授课教师也注意对统计学应用价值的讲授,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学对于医学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而树立学好统计学的思想。课程进行期间,授课教师也采取匿名反馈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动态,以及学习时遇到的困难,针对发现的问题再次进行调整。对于反馈过程中发现的同学们认为统计学抽象概念较多,理解困难的问题,授课教师采取了针对性的方案,例如将医学工作具体数据引入教学,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出发,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该课程内容。通过上述“教学-反馈-调整-教学”的方式,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授课教师的不断尝试,学生们逐渐喜欢并自主学习统计学,有些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请教统计学问题,个别同学自学SPSS统计软件更深层次东西,学习风气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观。 五、教与学评价

1.学生学风更端正了。通过授课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和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学生们转变了对考查课的态度,展现出了较以往更大的学习兴趣。

2.学生学习态度更认真了。认识到统计学的重要性后,学生学习更为主动,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学”被动模式,而转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总结规律”,学会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3.学生考试成绩良好。按照考核方案,本课程的考核形式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在形成性考核中学生的理论课及实验课出勤率均较好,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良好。终结性考核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已经初步形成,考核成绩良好,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授,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对于如

2

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经验。对于理论和实验课的课堂纪律有了更好的组织能力。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儿少与妇幼保健教研室

2013年7月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p1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