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催生传统文化教育新生态
更新时间:2024-05-25 16:4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家校共育怎么写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校共育催生传统文化教育新生态
作者:李晓蓉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03期
若想“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还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方共同参与,因为教育从来都不可能是狭义、单向、孤立的。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携手,形成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之后,探索全方位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体系者层出不穷。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核心理念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可见,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但若想“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还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方共同参与,因为教育从来都不可能是狭义、单向、孤立的,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携手,形成合力。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如何构建共同体,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思考与实践。
人机互联、人机互动、统计数据自动生成展示、学读写一体化——这是“思维发展型课程”实验呈现出的特点。“教客”平台通过记录在线阅读、点评、打写、修改、排行榜等内容,跳出固定思维框架,重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家长留下的“足迹”,教师有了更多维度来审视学情,调整教学设计。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提供的自主建构的平台+多元评价激励,实现了知识的拓展与转化。而“互联网+”因跨时空边界时时可学的特点,也成了家校共育的新的重要阵地。 快速传播,创作变资源
通过“教客”平台,每个学生的拓展阅读情况、同主题打写及修改情况、修改次数、使用时间、排行榜等信息被记录下来。即便不在一间教室内,不在一个家庭中,这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快速传播,能使所有人打破地域限制,共享彼此思考的成果,使以往独处一室的作业实现异地同时共享,这些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资源。使“打破时空界限,共享优质资源”的设计变成现实。
项目学习,育人变常态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教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当“项目学习”的理念与育人结合,再基于“教客”平台,家校育人就出现了课程化、常态化的特点。“学生活本领、促亲子交流、提写作水
正在阅读:
家校共育催生传统文化教育新生态05-25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MATLAB)01-15
上港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制度04-10
2011年春季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07-27
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12-03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08-21
句式转换12-19
总传热系数的测定10-09
物理竞赛试题-历届电场初赛试题与答案06-19
果皮箱标语12-1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共育
- 催生
- 传统文化
- 新生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