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平行、垂直、线面垂直、线面角、二面角知识点及方法总结
更新时间:2024-01-22 13: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高考数学平行垂直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考数学专题突破——空间几何
课题1:平行、垂直的证法定理
一、平行问题的证明方法 平行问题证明的基本思路:平面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1、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 ①利用平面几何中的定理: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与底边平行;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利用比例、……; ②三线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则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④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⑤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①线面平行的定义: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②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①面面平行的定义: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②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二、垂直问题的证明方法 垂直问题证明的基本思路: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1.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 ①利用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菱形对角线、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点在线上的射影。 ②线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内任意的直线都垂直; ③三垂线定理或三垂线逆定理: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和斜线垂直;反之亦成立。 ④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条直线,则另一条也 垂直于这条直线。 2.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①线面垂直的定义:直线与平面内任意直线都垂直; ②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1
③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④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则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⑤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3.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 平面互相垂直;
课题2:平行与垂直常用方法归纳
一、“平行关系”常见证明方法
(一)直线与直线平行的证明
1、利用某些平面图形的特性: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3、利用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a∥c?a∥bb∥c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a∥?a??β a
b
?a∥bα
????b5、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a??a//b????b??
6、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a∥bb??2
a
b?
7、利用平面内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1、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a??b??a∥ba?a∥??b
2、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a???∥??a∥?α
aβ
3、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常见证明方法:
1、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a??b??a∩b?Pa//?b//?3、利用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baP
2、利用某些空间几何体的特性:如正方体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等
3
二、“垂直关系”常见证明方法
(一)直线与直线垂直的证明
1、利用某些平面图形的特性:如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等。 2、看夹角:两条共(异)面直线的夹角为90°,则两直线互相垂直。 3、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此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a??
b??垂直。
?b?aα b
a
4、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推论: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在这两个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互相
???????la??b??a?lb?l5、利用常用结论:
β ?a?bb l α a
① 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且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第三条直线,则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第三条直线。
c a∥ba?c相垂直。 a???b?ca
b ② 如果有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另一条直线平行于此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
b
a ?a?bα
b∥?(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
1、利用某些空间几何体的特性:如长方体侧棱垂直于底面等
2、看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如果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则这条直线垂直于此平面。 3、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4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垂直于此平面。
a??b??a?b?Al?al?b?????l?????lb?Aa
4、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la??a?l?????al?
5、利用常用结论:
①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该直线也垂直于此平面。
baa∥b?a???b??
② 两个平面平行,一直线垂直于其中一个平面,则该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a????a??a?(三)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
1、利用某些空间几何体的特性:如长方体侧面垂直于底面等
2、看二面角: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即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就说这连个平面互相垂直。 3、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aa??a??
?????
5
课题3:平行常用方法讲解
一、平行四边形法
【2016新课标Ⅲ理】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
【解析】(1)证明:法一、如图,取PB中点G,连接AG,NG, ∵N为PC的中点, ∴NG∥BC,且NG=又AM=
,
,BC=4,且AD∥BC,
∴AM∥BC,且AM=BC,
则NG∥AM,且NG=AM,
∴四边形AMNG为平行四边形,则NM∥AG, ∵AG?平面PAB,NM?平面PAB, ∴MN∥平面PAB; 法二、
在△PAC中,过N作NE⊥AC,垂足为E,连接ME, 在△ABC中,由已知AB=AC=3,BC=4,得cos∠ACB=∵AD∥BC, ∴cos
,则sin∠EAM=
,
,
在△EAM中, ∵AM=
,AE=
,
=
,
由余弦定理得:EM=
∴cos∠AEM=,
而在△ABC中,cos∠BAC=,
6
∴cos∠AEM=cos∠BAC,即∠AEM=∠BAC, ∴AB∥EM,则EM∥平面PAB.
由PA⊥底面ABCD,得PA⊥AC,又NE⊥AC, ∴NE∥PA,则NE∥平面PAB. ∵NE∩EM=E,
∴平面NEM∥平面PAB,则MN∥平面PAB; 【2016天津(理)】如图,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四边形OBEF为矩形,平面OBEF⊥平面ABCD,点G为AB的中点,AB=BE=2.(1)求证:EG∥平面ADF;
【解析】(1)证明:取AD的中点I,连接FI, ∵矩形OBEF,∴EF∥OB,EF=OB, ∵G,I是中点,∴GI∥BD,GI=BD.
∵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 ∴OB=BD. ∴EF∥GI,EF=GI, ∴四边形EFIG是平行四边形,∴EG∥FI, ∵EG?平面ADF,FI?平面ADF,∴EG∥平面ADF;
【2016四川(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BC,∠ADC=∠PAB=90°,BC=CD=AD.E为棱AD的中点,异面直线PA与CD所成的角为90°.(Ⅰ)在平面PAB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平面PBE,并说明理由;
【解析】解:(I)延长AB交直线CD于点M,∵点E为AD的中点,∴AE=ED=AD, ∵BC=CD=AD,∴ED=BC,
∵AD∥BC,即ED∥BC.∴四边形BCDE为平行四边形,即EB∥CD. ∵AB∩CD=M,∴M∈CD,∴CM∥BE, ∵BE?平面PBE,∴CM∥平面PBE, ∵M∈AB,AB?平面PAB,
∴M∈平面PAB,故在平面PAB内可以找到一点M(M=AB∩CD),使得直线CM∥平面PBE.
7
【2015福建理】如图,在几何体ABCDE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B⊥平面BEC,BE⊥EC,AB=BE=EC=2,G,F分别是线段BE,DC的中点.(1)求证:GF∥平面ADE;
解法一:(1)如图,取AE的中点H,连接HG,HD, ∵G是BE的中点,∴GH∥AB,且GH=AB, 又∵F是CD中点,四边形ABCD是矩形,
∴DF∥AB,且DF=AB,即GH∥DF,且GH=DF, ∴四边形HGFD是平行四边形,∴GF∥DH,
又∵DH?平面ADE,GF?平面ADE,∴GF∥平面ADE.
二、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016江苏(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
【解析】解:(1)∵D,E分别为AB,BC的中点,∴DE为△ABC的中位线,∴DE∥AC,
∵ABC﹣A1B1C1为棱柱,∴AC∥A1C1,∴DE∥A1C1,
∵A1C1?平面A1C1F,且DE?平面A1C1F, ∴DE∥A1C1F; 【2016天津(理)】如图,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四边形OBEF为矩形,平面OBEF⊥平面ABCD,点G为AB的中点,AB=BE=2.(1)求证:EG∥平面ADF;
8
【解析】(1)证明:取AD的中点I,连接FI, ∵矩形OBEF,∴EF∥OB,EF=OB, ∵G,I是中点, ∴GI∥BD,GI=BD.
∵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OB=BD.∴EF∥GI,EF=GI, ∴四边形EFIG是平行四边形,∴EG∥FI, ∵EG?平面ADF,FI?平面ADF, ∴EG∥平面ADF; 【2015江苏理】——超易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
【解析】根据题意,得;E为B1C的中点,D为AB1的中点,所以DE∥AC; 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 所以DE∥平面AA1C1C;
【2014课标全国Ⅱ 理】如图,四棱柱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Ⅰ)证明:PB∥平面AEC;
【解析】(Ⅰ)证明:连接BD交AC于O点,连接EO, ∵O为BD中点,E为PD中点, ∴EO∥PB,(2分)
EO?平面AEC,PB?平面AEC,所以PB∥平面AEC;(6分)
9
【2013课标全国Ⅱ,理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AB,BB1的中点,AA1=AC=CB=
2AB.(1)证明:BC1∥平面A1CD; 2【解析】(1)连结AC1交A1C于点F,则F为AC1中点. 又D是AB中点,连结DF,则BC1∥DF. 因为DF?平面A1CD,BC1平面A1CD, 所以BC1∥平面A1CD
.
(4)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
【例1 】如图:S是平行四边形ABCD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SA、BD上的点,且
AMBN=, SMND求证:MN∥平面SDC
分析:过M作ME//AD,过N作NF//AD 利用相似比易证MNFE是平行四边形
三、利用面面平行
【2016山东(理)】在如图所示的圆台中,AC是下底面圆O的直径,EF是上底面圆O′的直径,FB是圆台的一条母线.(I)已知G,H分别为EC,FB的中点,求证:GH∥平面ABC;
【解析】证明:(Ⅰ)取FC中点Q,连结GQ、QH, ∵G、H为EC、FB的中点,
10
∴GQ又∵EF
,QH∥BO,∴GQ
, BO,
∴平面GQH∥平面ABC,
∵GH?面GQH,∴GH∥平面ABC.
【2014?北京理】如图,正方形AMDE的边长为2,B,C分别为AM,MD的中点.在五棱锥P-ABCDE中,F为棱PE的中点,平面ABF与棱PD,PC分别交于点G,H.(1)求证:AB∥FG;
【解析】证明:在正方形AMDE中,因为B是AM的中点,所以AB∥DE. 又因为AB?平面PDE,所以AB∥平面PDE.
因为AB?平面ABF,且平面ABF∩平面PDE=FG, 所以AB∥FG. 【2015?山东理】——也可用中位线
如图,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 (Ⅰ)求证:BD∥平面FGH;
【解析】(Ⅰ)证明:根据已知条件,BC=2EF,H为BC中点,EF∥BC;∴EF∥BH,且EF=BH; ∴四边形EFHB为平行四边形;∴BE∥HF,HF?平面FGH,BE?平面FGH;∴BE∥平面FGH; 同样,因为GH为△ABC中位线,∴GH∥AB;
又DE∥AB;∴DE∥GH;∴DE∥平面FGH,DE∩BE=E; ∴平面BDE∥平面FGH,BD?平面BDE;∴BD∥平面FGH; 19.(13分)(2015?安徽)如图所示,在多面体A1B1D1DCBA中,四边形AA1B1B,ADD1A1,ABCD均为正方形,E为B1D1的中点,过A1,D,E的平面交CD1于F. (Ⅰ)证明:EF∥B1C;
(Ⅱ)求二面角E﹣A1D﹣B1的余弦值.
11
(Ⅰ)证明:∵B1C=A1D且A1B1=CD, ∴四边形A1B1CD为平行四边形, ∴B1C∥A1D,
又∵B1C?平面A1EFD, ∴B1C∥平面A1EFD,
又∵平面A1EFD∩平面B1CD1=EF, ∴EF∥B1C;
【2013山东,理18】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Q中,PB⊥平面ABQ,BA=BP=BQ,D,C,E,F分别是AQ,BQ,AP,BP的中点,AQ=2BD,PD与EQ交于点G,PC与FQ交于点H,连接GH.(1)求证:AB∥GH;
【解析】(1)证明:因为D,C,E,F分别是AQ,BQ,AP,BP的中点, 所以EF∥AB,DC∥AB.所以EF∥DC.
又EF平面PCD,DC?平面PCD, 所以EF∥平面PCD.
又EF?平面EFQ,平面EFQ∩平面PCD=GH, 所以EF∥GH.
又EF∥AB,所以AB∥GH.
课题4:垂直常用方法讲解
一、 应用勾股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a【例1】如图1所示,点
2?b2?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到线线垂直的关系.
P是梯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PD?平面ABCD,AB∥CD,已知
BD?2AD?8,AB?45.设M是PC上的一点,求证:BD?平面PAD.
PMDCA
图1
B
12
证明:∵PD?平面
ABCD,BD?平面ABCD∴BD?PD.
又∵BD?8,∴∠
AD?4,AB?45, ∴AD2?BD2?AB2,
ADB?90?,∴BD?AD
又∵PD?平面PAD,AD?PAD,PD?AD?D. ∴BD?平面PAD.
【2016新课标Ⅱ(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5,AC?6,点E,
F分别在AD,CD上,AE?CF?(I)证明:D?H?平面ABCD;
5,EF交BD于点H.将△DEF沿EF折到△D?EF的位置OD??10. 4
【解析】⑴证明:∵AE?CF?AECF5?, ∴, ∴EF∥AC. ADCD4∵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BD, ∴EF?BD, ∴EF?DH, ∴EF?D?H. ∵AC?6, ∴AO?3;
又AB?5,AO?OB,∴OB?4, ∴OH?222AE?OD?1, ∴DH?D?H?3, AO∴OD??OH?D'H, ∴D'H?OH. 又∵OHIEF?H, ∴D'H?面ABCD.
【2013天津理17】(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A1A⊥底面ABCD,AB∥DC,AB⊥AD,AD=CD=1,AA1=AB=2,E为棱AA1的中点.(1)证明B1C1⊥CE;
【解析】 (1)证明:因为侧棱CC1⊥底面A1B1C1D1,B1C1?平面A1B1C1D1, 所以CC1⊥B1C1.
经计算可得B1E=5,B1C1=2,EC1=3,
22从而B1E2=B1C1?EC1,
所以在△B1EC1中,B1C1⊥C1E,
又CC1,C1E?平面CC1E,CC1∩C1E=C1, 所以B1C1⊥平面CC1E,
又CE?平面CC1E,故B1C1⊥CE.
【2012课标理】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1)证明:DC1⊥BC;
13
1AA1,D是棱AA1的中点,DC1⊥BD。 2C1B1A1D
【解析】(1) 设AC=1,则BC=1,A A1=2,CC1=2 DC=2,DC1=2 ∴DC2+DC12=CC12
∴DC1?DC。
又DC1⊥BD,DCBD?D,
所以DC1?平面BCD。
而BC?平面BCD,所以DC1?BC。
【2011大纲理】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CD,BC⊥C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BC=2,CD=SD=1.(Ⅰ)证明:SD⊥平面SAB;
【解答】(Ⅰ)证明: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C⊥CD,AB=BC=2,CD=1 ∴AD=
=
∵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2 ∴SA=2
∵SD=1 ∴AD=SA+SD∴SD⊥SA 同理:SD⊥SB
∵SA∩SB=S,SA,SB?面SAB ∴SD⊥平面SAB
2
2
2
二、 应用等腰(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
所谓三线合一是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同时是高和角分线,可以得到线线垂直,从而线面垂直
O所在平面,AB是O的直径,C是O的圆周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且PA?AC,点E是线段PC的中点.求证:AE?平面PBC.
证明:∵PA?O所在平面,BC是O的弦,∴BC?PA.
又∵AB是O的直径,?ACB是直径所对的圆周角,∴BC?AC.
【例】如图2所示,已知PA垂直于 ∵PA ∴BCP E AC?A,PA?平面PAC,AC?平面PAC.
?平面PAC,AE?平面PAC,∴AE?BC. ∵PA?AC,点E是线段PC的中点.∴AE?PC. 图2 C ∵PCBC?C,PC?平面PBC,BC?平面PBC. ∴AE?平面PBC.
此题利用AE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在遇到线段的中点时,要注意向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转化.同时应用了圆的直径所
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这个重要的结论.
A O B
【2016浙江(理)】——难
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已知平面BCFE⊥平面ABC,∠ACB=90°,BE=EF=FC=1,BC=2,AC=3, (Ⅰ)求证:EF⊥平面ACFD;
14
【解析】(I)证明:延长AD,BE,CF相交于点K,如图所示,∵平面BCFE⊥平面ABC,∠ACB=90°, ∴AC⊥平面BCK,∴BF⊥AC.
又EF∥BC,BE=EF=FC=1,BC=2,∴△BCK为等边三角形,且F为CK的中点,则BF⊥CK, ∴BF⊥平面ACFD.
【2015北京理】如图,在四棱锥A﹣EFCB中,△AEF为等边三角形,平面AEF⊥平面EFCB,EF∥BC,BC=4,EF=2a,∠EBC=∠FCB=60°,O为EF的中点.(Ⅰ)求证:AO⊥BE.
【解析】(Ⅰ)∵△AEF为等边三角形,O为EF的中点, ∴AO⊥EF,
∵平面AEF⊥平面EFCB,AO?平面AEF, ∴AO⊥平面EFCB ∴AO⊥BE. 【2015?重庆理】如题图,三棱锥P﹣ABC中,PC⊥平面ABC,PC=3,∠ACB=BC上的点,且CD=DE=
,CE=2EB=2.(Ⅰ)证明:DE⊥平面PCD
.D,E分别为线段AB,
【解析】(Ⅰ)证明:∵PC⊥平面ABC,DE?平面ABC,∴PC⊥DE, ∵CE=2,CD=DE=,∴△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D⊥DE,∵PC∩CD=C,
DE垂直于平面PC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DE⊥平面PCD
【2013课标全国Ⅰ理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1)证明:AB⊥A1C;
【解析】证明:取AB的中点O,连结OC,OA1,A1B. 因为CA=CB,所以OC⊥AB. 由于AB=AA1,∠BAA1=60°,
故△AA1B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OA1⊥AB.
15
正在阅读: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平行、垂直、线面垂直、线面角、二面角知识点及方法总结01-22
金融创新发展下的金融风险管理04-29
电磁学试卷05-24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05-11
钙钛矿 - 图文03-28
互感器试验方法--电压互感器10-04
韩国电影婚纱观后感12-11
明代史料综述10-23
地质实习指导书104-0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垂直
- 二面角
- 知识点
- 平行
- 复习
- 数学
- 高考
- 总结
- 专题
- 方法
- 黄淑和在全国国资监管政策法规暨指导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SAP2000问题总结及质量源的定义 - 图文
- 2016(新)机械原理复习题88(1)
- 思源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计划
- 专题五:函数与导数应用(1) - 教师版
- 队规
- 航空仪表教学大纲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 201209学期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作业4
- 教师 - 我无悔的选择- 新县教育体育局新县教育信息网
- 反应堆热工水力学课后习题讲解(清华大学出版社)
- 09级园艺专业生化复习题
- 2017-2023年中国化纤行业市场调查现状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小学教师个人剖析材料 熊红艳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
- 2015-2020年中国纱线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策略研究报告 - 图文
- 断层封闭性研究综述
- 营养监测表册
- 科目四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