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会考必修3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4-06-16 03: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2013-2014学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3知识点清理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1)层次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越小。
(3)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标准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位于
43°N ~ 48°N,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
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
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对农业:①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
三熟;
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② 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对商业:①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
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 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
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
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
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5.遥感: RS,是人们在航天器或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 成果
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得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少,工作
效果好,精度和质量高。
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1
6.全球定位系统
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三大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7.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
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8.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9.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特点可概括为:领域广、作用大、动态新、大众化。
应用 主要方面 技术 ①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遥感(RS) ②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③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①交通指挥调度 ②航海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GPS) ③航空导航 ④航空摄影测量 ⑤战争定位 ①资源清查 ②灾害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GIS) ③城乡规划 ④宏观决策 10.(1)图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
(1) 图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2)
图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医疗救护方面的应用
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
(2)表现: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或次生盐碱化) (3)形成: 风沙侵蚀 植被破坏 地面裸露 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 土 水土流失
地生产能力长期丧失 荒漠化 2.我国西北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荒漠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河流欠发育 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 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生 干旱 植被稀少 土壤发育差 平地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态 大风日数多 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 风沙易于活动 脆弱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② 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人为因素 发生地区 产生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破坏植被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草原退化、沙化 过度开垦 农垦区周围、农牧过渡地带 土壤风蚀沙化、次生盐碱化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盐碱化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绿洲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生物措施 绿洲前沿地带 营造防沙林带 绿洲内部 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工程措施 流沙地区 设置沙障工程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 开源 兴建沼气池 节流 推广省柴灶 开发新能源 ⑤控制人口增长
5.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3
6.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7.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8.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背景条件
①群落生产力高。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生长旺盛,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
②生物循环旺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有机物残体(枯枝落叶)又会被微生物分解,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二是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雨林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土壤贫瘠和养分集聚在植物体内两个方面。地上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而地上部分也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9.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10.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特点: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 市场广阔
③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 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4.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 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
②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及 “三废”的治理 ③调整产业结构 2. 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 两河文明 黄河——长江文明 印度河——恒河文明 2.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4
3.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 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5.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①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② 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产生的原因 造成的后果 老棉花基地,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土地退化 老棉花带衰落 耗较大的作物 矿山开采破坏植被,为了扩大耕地植被破坏 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森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林被砍伐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环境污染 硫,形成酸雨 物消失灭绝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6.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7.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四、区域经济发展
1.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区域位置:东北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北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
东北区的区位优势是: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面、北面、西面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隔日本海、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并与华北地区相连接。 气候 条件 地形、 土壤 条件 特点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量300~1 0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 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东北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影响 ①制约着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②可满足一年一熟;③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①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该地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社会、 经济 条件 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口密度低 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②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③使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水平;有利于绿色农业、大农业的发展 2.三山脉三平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3.农业布局特点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有耕作业、林业及畜牧业。
5
下列是对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比较,主要从分布区、农作物种类及分布考虑,如表所示。
农业区 主要分布区 主要农作物 名称 玉米 耕作 农业区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小麦和大豆 水稻
林业和 特产区 大、小兴 安岭和长 白山区 西部高原、 松嫩 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 区草地 森林区 鹿茸、人参 苹果、梨 柞蚕茧 苹果 三河牛、三河马 东北红牛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延边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 辽南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松嫩平原西部 分布 很普遍,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 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畜牧业产区 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特点 表现 原因(条件) 影响 大规模 机械化 生产 建立国营农场100多个,拥有大重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7 000多台,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尤其是大型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就作物品种来说,水稻和小麦(春小麦为主)是本区的重要细粮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松嫩平原玉米分布较集中,已经形成了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人口稀少,土地肥沃,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 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商品率高 地区专 业化生 产 建立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 是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 5.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 :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③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
出口商品。
6
④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①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②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4.“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五、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1.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
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缺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②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 原因:A.环境问题严重 B.铁路、公路运输压力大 ③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区 项目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对社 会经 济的 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促使中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能源缺乏而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生态压力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东部地区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a.管网改造、天然气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等天然气配套系统;b.重大项目的立项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 态环 境的 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是建设一条输气管道,还为沿途各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西气东输工程的区域协调效应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7
2.1.产业转移的定义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的分类
产业转移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
所谓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区域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境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3.产业转移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使生产成本提高,或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在原产地的生产利润就受到影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设立工厂等方式,将产品生产的部分甚至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4.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方向一般是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5.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
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
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
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促进区域产业分改变区域地理环改变劳动力就业 构调整 工与合作 境 空间分布 原主导产业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改变区域地理景外转移,使国内业,发展处于开就业机会向国外观,将环境污染生产要素集中到发期和增长期阶转移,减少了国发达国家 向外转移,环境新的主导产业,段的产业,进行内就业机会,引污染状况得到改为产业结构顺利产品的设计和组起失业人口增加 善 调整创造条件 织营销 接受发达国家产发展劳动密集业转移,加快本型、资源密集型改变区域地理景大量吸收国际产发展中国国或地区经济结产业;发展处于观,接受产业转业转移,有助于家 构调整,缩短产成熟期和衰退期移的同时也接受缓解就业压力 业升级时间,加阶段的产业,组了环境污染 快工业化进程 织产品的加工 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8
正在阅读:
高二地理会考必修3知识点06-16
宁波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09-02
车辆定点维修 - 图文05-11
商志高分作文模板07-05
医师三基理论考核测试题(单选题2)10-02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考高三数学3月月考模拟试题 0512-02
小学科技活动记录簿(一.二年级)06-1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知识点
- 会考
- 必修
- 高二
-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