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4 13:51: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胡锦涛同志2006年10月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

办实事、办好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

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世界主张的基本内容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第四,坚

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2009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第六十四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用更广阔的视野

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用更宽

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来自人民,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具有着天然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党执政后继续保持这种关系和联系尤为重要。这

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毛主席1957年7月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

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和平与发展世界主题 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国内政治风波的干扰和苏东剧变的影响,我国外交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未曾有过的困难局

面和压力。面对国际上的复杂情况,邓小平同志及时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

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国

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中国坚定地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尝到了和平发展的硕果。但我国在发

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奉行防御

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

2008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

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

本利益。” 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主权和

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

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邓小平

同志在多种场合对“一国两制”做了深刻阐述。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香港继续保持

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

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军队要肩负起“四为”的历史使命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国防建设

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抓紧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努力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

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

要作用,坚定不移地扞卫国家安全统一和领土完整。”

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注重全面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

进入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路更加明确:就是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

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部队、打得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提

高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 胡锦涛同志2006年10月指出:“我们一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

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

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的含义和要求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是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还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

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这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敏

感问题。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也可以分“三步走”

江泽民同志1997年12月提出,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基本上相一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大体上也

可以分“三步走”。“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关键。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下,充分利用当前和平与发展的宝贵

时机,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杠杆,以信息化为目标,认真借鉴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和

国际的战略资源,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使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有所缩小,积累力量,为实现国防和

军队的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化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

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 由此而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走上了新的征程。2003年7月,中央办公厅

转发四部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和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

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

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建设和谐社会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

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政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

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胡锦涛同志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原则,有效地保证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推进。胡锦涛

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

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

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胡锦涛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

30多年来,我们党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把不断

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始终保持

了社会大局的稳定。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2月指出:“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

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

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是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的科学论断。2008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

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

邓小平同志1988年5月指出:“经过十年来的实践检验,证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

正确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我们现在不是要收,而是要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

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因为需要做的事

情太多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胡锦涛同志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

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

格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江泽民同志提出处理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198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当选总书记后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

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

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

动摇这个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发展是第一要务

胡锦涛同志提出,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牢牢

抓住历史机遇,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

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以

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和奋力推动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对此进一步作出全面

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么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

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

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邓小平同志的党建思想

进入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

要求。“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党的各方面建设遭受到严重破坏,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真正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邓小平同志1980年2月就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强调

“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胡锦涛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中央召开的多次重要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既全面阐述了我们党的

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内容,又反复强调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003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

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都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江泽民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

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

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

小平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和重申的曲折过程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很长时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两种提法并用。

但在20世纪40年代,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领导人断言,马克思主义是适合于一切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南,不受任

何国家和民族的限制。因此,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不科学。毛主席出于尊重苏共的考虑,在苏联人帮助修订

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修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提法。关于这个提法,1960年当刘

少奇同志率中共代表团到莫斯科出席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时,苏共中央还交了一封给中共中央的长篇《答复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和重申的曲折过程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很长时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两种提法并用。

但在20世纪40年代,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领导人断言,马克思主义是适合于一切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南,不受任

何国家和民族的限制。因此,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不科学。毛主席出于尊重苏共的考虑,在苏联人帮助修订

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修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提法。关于这个提法,1960年当刘

少奇同志率中共代表团到莫斯科出席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时,苏共中央还交了一封给中共中央的长篇《答复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mm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