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新课程远程研修第二期材料
更新时间:2024-02-20 17:52: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 小语新课程标准内容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篇一:新课程研修的材料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通过知识认知,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追求,是新课程必由之路,是现代教育的天职与良知之所在。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则需要通过师生对教材的挖掘来实现。
那么,教材的挖掘点在哪里呢?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教材的挖掘呢?
对问题及原因的剖析
一、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外国文化 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教师带着对课标中的相关理解接触初中语文教材就会发现,整个初中教材对中国文化的呈 现是多种形态的,其中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载体最多的还是风俗,所以教材中关于风土人情的章节就较丰富,而在教学相关内容时,有了课标的指引,我们就知道 了教材的挖掘方向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进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以及开阔的视野。若学习这些内容仅仅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那就大 大降低了教学的品味。
二、 教学上的成功挖掘是建立在拓展思维基础上的。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学生学习思维的训练,尤其强化了拓展思维的训练,很见成效。实际上学生有了拓展思维能力 做基础,任何学习都可以从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对知识的应用。而这种拓展思维能力为课堂的挖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强调的课堂挖掘都是从教师的教学层面上 形成的一些共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完全可以凭着已有的知识、能力与经验,对教材进行挖掘,很多时候,来自学生的挖掘是很惊人,完全出乎我 们的意料。这也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理想,“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教学努力见到成效,我们的教育理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
教材是编者与课程标准对话的结果。要能做到理解与把握教材,作为教学者就必须首先深刻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并以此为前提,反复阅读教材,与教材对话,从而准确把握教材的挖掘方向。
一、深刻理解课标与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的挖掘方向。
教 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参考依据还是课程标准,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我们所教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等,都是确立初步的教学目标的依据。我们还知 道,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目标的制定必须是立体的,多个维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若能紧扣目标,找挖掘点那是手到擒来的事。
二、紧扣教学目标,找准教材挖掘点。
“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在以学定教的课堂上,要实现对教材的准确挖掘,的确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功力、较好的学科素养以及较丰厚的学养。这看起来会很难,但是其中有规律。
三、深入研究并遵循教学规律,实现教材挖掘高效率。
“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在以学定教的课堂上,要实现对教材的准确挖掘,的确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功力、较好的学科素养以及较丰厚的学养。这看起来会很难,但是其中有规律。
在 竞业园“单元整体问题学导模式”的实践中,光看课型就会有“生成类”与“解决类”等,都需要教师对课堂做出精心预设。所不同的是,生成类课堂的教材挖掘预 设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解决类课堂的挖掘预设则主要围绕着“课堂要解决的问题”即生成课上生成的问题进行。教师只有教学前的充分的挖掘预设,才会有教学 中有效参与和成功挖掘。单靠课堂上的灵光一闪或妙手偶得,是不可能实现教学高效的。教学上的成功挖掘是建立在拓
展习思维基础上的。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学生学习思维的训练,尤其强化了拓展思维的训练,很见成效。实际上学生有了拓展思维能力做基础,任何学习都可以从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对知识的应用。而这种拓展思维能力为课堂的挖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下学期问题解决的磨课安排
第一次:9月15号,通过《故乡》的“问题生成课”来重点解决“深刻理解课标与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的挖掘方向”的问题。
第二次:9月22号,通过《陈涉世家》的“问题生成课”来重点解决“紧扣教学目标,找准教材挖掘点”的问题。
第三次:9月29号,通过《春酒》的“问题生成课“来重点解决“紧扣教学目标,找准教材挖掘点”的问题。
第四次:10月13号,通过《秋天的怀念》的“问题生成课”来重点解决“深入研究并遵循教学规律,实现教材挖掘高效率。”的问题。
备注
2.指导教师 尹风华 优秀 2014-07-22 17:34
李永刚老师的选材“过混合式课例研究对先秦诸子散文折射出的思想光辉进行品析 研讨,进而认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气,有针对性,传承中华古典文化,注重古典文化研究;解决单问题原因剖析到位,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具体,下 学期磨课的安排细致,期待同组人同心协力,挖掘语文教学的难点,期待!
2014年初中全员远程研修问题解决任务单
研修组:济阳县竞业园学校语文第二研修组研修组长:李永刚
希望研究和解决的教学问题
通过混合式课例研究对先秦诸子散文折射出的思想光辉进行品析研讨,进而认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对问题及原因的剖析
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老师们只是就题论教,未能深入研讨其精髓。我们研修组认为有必要在这座宝藏中充分发掘,获得文学和思想上的双丰收。
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
一.确立“中观”教学思维的同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老师胸中有全豹,学生手中有依靠。
二、混合式课例研究中,将备课、上课、评课、磨课各个环节做精。集思广益、智慧碰撞,将这个课题做大做精,为其他课题教学做好引领。
下学期问题解决的磨课安排
第二——六周,收集并研读文本。先秦诸子散文博大精深,需要深入而广泛地学习和研究。在课例研究之初,先要求老师以课本为依托,查找资料,由浅入深地研究本课题。 第七周,进行磨课,并通过毛遂自荐或者推荐的方式产生上课教师。
第八——九周,上课评课。由上课教师按照磨课成果进行课堂展示。组内全体成员参与观课、评课,就上课内容、流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交流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第十——十二周,磨课。依据上次上课评课的结果进行第二次磨课,组内全体成员都要参与,并通过毛遂自荐或者推荐的方式产生第二次上课的教师。
第十三——十四周,上课评课。依据第二次的成果进行二次上课,全体组员仍然要参与观课
并提供富有个性的智慧成果。上课老师要提供教学反思。
第十五——十六周,资料整理与成果展示。将组内收集的相关文本、磨课记录、上课音频视频图片、评课材料等资料进行汇集整理留存,并在学校内推广本次课例研究成果。 备注
一组之见难免偏颇,若不与其他学校的同仁交流很容易走入死胡同。衷心希望远方之朋以各种方式与我们交流!不亦乐乎?
3.指导教师 尹风华 优秀 2014-07-22 18:32
1.格式问题,请按照给定的模版进行修改。 2.学生如何才能“妙笔生花”?这个选题突出语文教学重点,值得研究!请赵老师再从细节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修改一下,谢谢。 2014年初中全员远程研修问题解决任务单
研修组:济阳县实验中学语文组 研修组长:赵兴花
希望研究和解决的教学问题
学生如何才能“妙笔生花”?
对问题及原因的剖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通过教师的课堂理论指导,但收效甚微。因此作文教学制约着语文课堂,困扰着语文教师的发展。
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重视理论指导,但缺乏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对作文写作普遍存在认识误区,难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实际生活割裂开来,思维转变困难。因此作文水平极难提升。学生作文时,经常凭借作文选,不动脑,不能把生活实际转化成语言文字,缺乏生活感悟。
下学期问题解决的磨课安排
一、趁着远程研修获得的新的理论知识,九月份老师们积极备课,查找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理论指导。二、十月份,针对备课情况,指定教师上好作文课,其他教师进行观摩。进行四次,每周一次。三、十一月份,针对十月份作文公开课,教师的观摩情况,教师们集体教研,集思广益,积极完善作文课。
备注
作文教学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分层教学、分类教学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研必修 修必果
——创刊号
杨元春 刘斌 尹风华
在这个夏天
我们又一次邂逅
同走一段
远程研修之路
携手, 风雨兼程??
资料链接
一、研修第一天:混合式课例研究概览
混合式课例研究概览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是教育部示范性远程研修项目,也是我国网络研修走向社区、走向校本、走向常态化的标志性项目。混合式课例研究是项目多类型研修基于校本整合下行的载体。学会混合式课例研究,提升校本研修水平是项目的重要任务。
1.什么是混合式课例研究?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教师对课例的协同研究,是教师自主的问题研究,是借助技术流程跟进教学过程的混合式研究。混合式课例研究,研究什么?“课“的研究。谁研究?教师群体自己的研究。怎么研究?借助课例研究e流程的混合式研究。
2.课例研究e流程设计
课例研究e流程(俗称为磨课流程),是课例研究过程的优化设计和技术再造。通过技术流程把老师研究课例的规范过程在网上呈现和操作,该流程设计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与问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吻合,使之具备问题解决的过程条件。如图所示。上面是由六个基本环节组成的问题解决流程,下面是与之吻合的磨课基本流程的环节。这两个流程是完全吻合的。
第二,跟进教学、支持校本协作研究。磨课流程内含三个基本的设计,一是包含教师日常研究教学的基本方式(集体备课和听评课);二是贯穿教学的基本过程。三是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使磨课流程易为老师掌握、能够跟进教学、方便学校组织,支持校本教研组协作研究。
为适应教师课例研究多样化、个性化需要,课例研究e流程采取“积木化”设计。从课例研究过程,抽出功能模块的“共性实体”和“构成要件”,供终端用户自组合、个性化灵活配置各自需要的功能模板。为简化磨课流程配置的操作,新平台提供了多种模式的磨课模板。混合式课例研究在国培项目中首次使用,磨课流程个性化自组合功能暂不开放,而统一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磨课基本式。基本式掌握好了,其它变式容易掌握。
图1
一个基本式磨课过程(见图1),是从研修组讨论制订磨课计划开始,计划制订后,上课老师要经历基于个人经验的初始备课、同伴互助的协同备课、课后的实践反思性备课等三次备课,群组老师围绕三次备课和上课,跟进开展计划研讨、备课研讨、分工观课、课后评议等研讨活动。通过围绕这节课的一系列研讨活动,每个人都获得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后的两次认识提升。整个过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方式完成。线下主要有计划研讨、备课研讨、观课研讨和听课评课等协同活动。磨课过程的发表、浏览、修改、点评、讨论、问答等研修行为则在线分散进行。有了课例研究e流程的连接,将平素教研组分散的教研活动,组合成主题任务、研究问题指向明确的课例研究活动系列。一次全周期的课例研究,四周左右的教学之余时间就能完成。
3.混合式课例研究特点
课例研究e流程支持下的混合式课例研究,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真实教学场景的研究。混合式课例研究,强调研究的真实。是常态课研究。即重常态、重研究。常态,即日常状态。课例研究是老师在日常教学、在现实不完美条件下
研究教学,是老师基于现实起点、现有水平的教学研究,是老师做能够做的研究。重研究。重视老师自己研究和研究自己。常态强调研究的现实起点,研究强调老师现实需求的自主研究。基于老师教学的现实起点、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现实需求,这就是混合式课例研究要做的真实教学场景研究。
特点二,教师自主的教学问题研究。
研究是由问题引发的。课例研究的主旨是让老师在亲历问题研究的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是研究教学问题的载体。只要能承载好问题研究,能一以贯之研究问题,那怕这个课例在研究问题之外的其它方面并不完美,也是好的课例研究。相反,问题研究没有开展起来,这节课再好,也不是好的课例研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节课因问题而真实,因问题而使其具有研究价值。如同身体有毛病要照X光、要拍CD片检查一样。混合式课例研究,就是为老师教学照X光、拍CT。已然存在的教学问题,通过课例研究暴露出来、多种角色现场和远程会诊,帮助解决。混合式课例研究,不回避问题,而且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暴露问题,一以贯之地追踪研究问题。
“我们所讲的磨课,其目的,绝不是让每个研修组去打造一节优质课,而是要发现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而用研修组的团队力量,用远程研修的协同智慧、专家智慧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里,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山东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
特点三,协同规范的过程研究。
课例研究重视过程研究,是因为存在于过程中的问题,只有在过程研究中暴露和解决。解决教学问题和提高教学效果都存在无法避开和省略的研究过程,而且过程研究不是雨打地皮湿的走过场研究,而是协同规范的持续研究。对于混合式课例研究来说,比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这节课是怎么磨出来的。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运用技术的连接,跟进教学过程、做连续规范的协同研究,从而引导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养成教师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好习惯,促进老师持续发展。因此,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的观摩,而要贯穿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让学员不局限于荻悉教学之术,而要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这是混合式课例研究本质的价值追求。
4.混合式课例研究校本应用分析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如何用于校本研修。促进和支持教师在工作中学习,需要分析教师日常工作后面的学习行为。见图2。
图2
备课、上课是教师每天做的事。学会预设生成和学会实现生成,则是教师每天备课、上课后面的学习。不能生成学生学习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师备课要学会预设生成,上课要学会实现生成。再次备课是生成预设的再学习,再次上课是实现生成的再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始终伴随老师的工作,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学习的有效,来自教师在教学过程,分别对三个问题的追问和回答:“教学预设能生成学生什么样的学习?”,这是备课时要想的问题。“预设的学习生成了吗?”“教师和学生哪些未预设到的生成要转化成新的预设?”则是上课后要反思要回答的。教师备课,是教师对“教学预设能引发学生什么学习生成”的经验回答。个人备课是个体经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体备课是群体经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课则是对预设生成实现与否的实践回答。课后反思、修改教案是对未能预设到的生成转化成新预设的实践反思后的回答。未预设到的生成既有学生方面超出教学预设的学习生成,也包括老师依据教学不确定性对教学随机有效的临堂发挥。老师就是在对这三个问题的认真思考和
篇二:高中语文新课程远程研修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在远程教育学习中,按照规定,每一项目我都保质保量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次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天的网络学习及交流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浅谈我对这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第一、在教学理念上有所提升,在新课程学习方法指导中我认识到不仅要尊重认知规律,也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构建语文知识网络,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在大标杆的指导下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写作存在的很多问题,有一些学生高中毕业了,还不能写一篇条理清晰的议论文,错别字连篇,文章辞不达意。最基本的要求也达不到。这些问题也充分反映了我们语文教育在作文教育方面的缺失。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对作文教学感到无从下手,缺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只有教材上的那么一点东西,还非常笼统。和很多教师交流大家也觉得教学中缺少系统的写作教学设计。这次教育学习,通过专家的作文指导,我感觉耳目一新,可操作性也很强。如果我们对学生的写作有这样的细致的思考,那么在作文教学也不至于这么盲目了。
第三、对高中语文个专题知识点有了充分的认知,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夯实了基础。特别是阅读教学这一块,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我学习到了应如何因材施教,尽可能地以简练的方式授予其完整的学科知识。
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真正领略到了培训的精彩:既有理论的高屋建瓴,也有实践的品鉴入微;既有专家的专业引领,也有同伴的经验互助……在学习中激发了自己的兴趣,扩宽了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我的每一次学习都能使自己更进一步。
篇三:2014年初中新课程远程研修总结
2014年初中新课程远程研修总结
2014年初中新课程远程研修总结
为期十二天的远程研修终将落下帷幕了。回顾这段短暂而又漫长的学习历程,心中感慨良多。
说漫长是因为这十二天的工作强度之大、给身体带来的疲惫感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每天平均在线12个小时以上,集中点评学员作业的时间平均在8小时以上,晚上12点以前从未入睡过,十天时间我的体重居然少了近十斤!呵呵,这种减肥方式的效果恐怕也是社会上各种减肥方式难以比拟的吧!当然,实事求是地说,单位中安排的各种临时性、应急性的工作增加了工作的强度——暑假老师们也难以清闲呐!
因为从未参加过类似的研修,研修伊始,我对它的形式还真的有点不适应。我原本以为,规定下午交作业,点评二十篇以上的作业是不难的。不料,一点评起来就难以罢手了,老师们的作业陆陆续续地出现,感觉漏掉哪一个也不忍心,于是只好一篇不落地全看。这样不知不觉,直到深夜往往也不过才看五十多篇。然而再看看其他指导老师的点评数,不禁茫然:人家怎么那么快呢?
随着研修的进行,我慢慢发现,原先的许多猜想都难成现实了:很多指导老师的点评不可谓不快,却难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只管自己一路跑下去,仓促地迎接着一篇又一篇新作;学员和指导老师之间几乎根本无法、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交流”——一来是因为指导老师忙着点评新作,无暇顾及已经点评过的旧作,而且即便是点评过的文字也多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的话,引不起人们的交流欲望;二来是学员的作业大多缺乏新意,鲜有质疑,缺少引起“二次对话”的潜在价值。恕我直言,即便学员对指导老师的点评意见心存疑惑,甚至“心有不甘”,碍于彼此关系和情面,也只得“忍气吞声”。君若不信,不妨看看我们的平台之内,在浩如烟海的作业评论中,真正为问题而“质疑、商榷、争论甚至批判”的文字有多少呢?
原以为这次研修会成为一次老师们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问题、提出自己困惑、向专家请教、彼此思想和心灵碰撞的良机,慢慢却发现,它更多的不过是一些“自说自话”。
之所以先说出上面这些话,是想表达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指导教师,对这次研修的一点真实感受。说实话,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正是这些感受影响了我对研修工作的热情。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个对教学科研非常有热情的教师,我深知研修、培训对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我,还有大多数老师,才对我们的远程研修寄予了厚望,投
入了那么多罕见的热情。
我不是一个喜欢“挑刺”的人,却真的是一个热爱语文的性情中人。非要“不合时宜”地反复说这么多“败兴”的话,只能用一句话来解释动机:“爱之深,责之切”。
可能正是遗憾,让我们期待来年再见!可能正是遗憾,让我们更加憧憬明天!
更多的“意见”还是先不说了吧!我把它们都写进了简报文章《远程研修,想说爱你不容易!》接下来还是“言归正传”吧!
谁也无法否认这次研修在一线教师职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无法否认研修为每一个老师带来的心灵和头脑“洗礼的风暴”,甚至无法否认这次研修在整个山东教育史上所书写的“辉煌一笔”。这是几乎每一个参训老师发自内心的感受——不论他们在研修中“研究”了多少,“修习”了几何,远程研修以近乎“行政命令”的方式为每一个一线教师所创造的这次平等的进修机会,其中蕴含的对普通教师“公平”地受教育权的“人本关怀”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超过了研修本身所要达成的愿景。
所以,我们说,“远程研修,想说忘记你真的不容易!”
所以,我们看到,有那么多的教师带病学习,带孩子学习,骑车五六十里路去学习,受了伤住在学习单位坚持学习,戴着花镜、用一个手指敲着键盘学习??
所以,我们看到,老师们勃发的学习热情令我们的指导教师和课程专家“欲罢不能”“彻夜难眠”以至“为伊消得人憔悴”。
所以,我们看到,研修的平台即将关闭,学习即将结束,老师们恋恋不舍,继续长久地留在平台不肯离去??
有那么多的老师在研修总结中深情地表达了对研修的喜爱、感激和留恋之情;表达了对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的兴奋之情;表达了对指导教师、课程专家热情指导的感谢之情;表达了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决心和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之情??
在这里,我不得不引述部分十四班学员的研修总结中的话,因为这些话不仅说出了大多数学员的心声,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这次研修对老师的启示之多、教益之深。
沙河站镇中学的乔凤连老师的几句诗表达出了老师们对研修的深情。
有一种学习,没有参与,你不会知道精彩纷呈
有一种平台,没有投入,你不会知道温馨如家
有一种交流,没有融入,你不会知道头脑风暴
有一种对话,没有深入,你不会知道豁然开朗
有一种苦累,没有体会,你不会知道累并快乐
有一种信仰,没有执着,你不会知道任重道远
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的王平平老师的一段话表达了对研修的真诚感激:我认为一个“实”字,足可以概括这次学习活动的特点:培训的形式很“务实”,我们的老师过得很“充实”,心里很“踏实”,我们还注重了“落实”。远程研修像一盏指路明灯,引领我们走向语文课堂的真谛,交给我们开启语文课堂的钥匙,带给我的是理性、灵性的思考。真心地说:真好!!谢谢!!
新泰市汶城中学的王保梅老师在总结中说: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学生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有动力的、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不然就会走偏,难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的郭元庆老师说:实践出真知,只要能丰富学生的积累、提升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净化学生的心灵,所有的经验我们都应去尝试,去践行。我们要当语文教学改革的拓荒牛,打破自身观念的禁锢,大胆设想,自主创新,在这一领域力求有新的建树。
新泰市汶城中学的孟娟老师说: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困惑、思考、收获,很难有机会倾情表达,远程研修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远程网络的快捷灵活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学习他们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专家们的课程深入浅出,大量情文并茂的教学案例和各具特色的视频授课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案例背后的思考与解读,经验和体会,更让我深受启发、大开眼界,引起深层次的反思,对我来说可谓弥足珍贵!这大空间的网络培训使我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见识!
新泰市龙廷镇岙阴初级中学的段赓咪老师说:这次远程培训,为我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更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人生开辟了新环境。我要把汲取到的先进理念、思想运用到工作中行动起来,让此次远程教育的价值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最大的体现。
新泰市汶城中学的张永老师这样总结自己在本次研修中的几点收获: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决抛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语文教学工作要踏实同时要做扎实;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及那种重文轻语的片面活动的局面,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课堂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注重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对等,要树立大的语文教学观,要注重语文时实践活动的开发,将语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求听说读写结合的语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知识的识记与积累,同时还
要注意方法传授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要积累还要梳理,要识记还要讲求灵活运用。尤其是作文教学,也不在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去写,教师点评这种模式,作文应是教师的认真设计,系统指导,学生写后的自评、互评,学生的反复修改。
从上面这些老师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们对这次研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老师们的肺腑之言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们是多么渴望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得提升,多么渴望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引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的一线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实践投入了怎样的热情,对于我们的母语教学寄予了多少的深情!
难怪研修的结束会在老师们的情感世界中掀起那么大的波澜:“不想说再见,路却很漫长。不想在那离别的十字路口,独自黯然神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语文一家亲。期待明年再聚首,彼时挥书畅辉煌。”(新泰市协庄学校张提荣)
作为泰安语文十四班的指导老师,我当然也对研修寄予了厚望和深情,所以我在班级简报中满怀深情地对全班89名学员,同时也是对所有参加研修的老师们说了以下一番话,现在再次写出来,算是所有语文教师对我们教育的共同的誓言,也算是对2009年全省初中新课程远程研修的最后一份不舍的留恋:
十几天的研修即将结束。在这难忘的十一个日日夜夜,我们一起研修,共同探讨,徜徉思想的天地,漫步语文的世界。虽然我们从未谋面,却相知已深。在即将告别研修平台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地回头,想再多看一眼这个陪伴了我们、见证了我们、激励了我们、提升了我们也唤醒了我们的“舞台”,想重温一下这段难忘的“知识之旅,精神之旅,思想之旅”??
远程研修,“想说忘记你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老师们,无论将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否再见,无论前面的征途中还有多少的艰难,请记住我们这段难忘的旅行,请记住我们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曾经获得的启迪、收获、感动和激励,请记住我们面对教育这方圣土心底曾经发出的誓言:
捧着一颗心来,用真诚的情怀面对未来,热爱教育,信赖学生,让我们的语文更精彩!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小语
- 研修
- 二期
- 远程
- 课程
-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