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六版) 尹伯成

更新时间:2023-11-26 05: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导论

习题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E 4、D 5、E 二、名词解释

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 ,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稀缺性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选择就是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 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3、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4、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5、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6、实证经济学是在做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它力求说明和回答这样的问题: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后果如何?

7、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不作另外的选择?它涉及到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

8、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一种理论结构。简单地说,是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一个经济模型可用文字来说明(叙述法、散文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来表达(代数法),还可用 几何图形来显示(几何法、画图法)。

三、简答题

1、答:(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 ,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稀缺性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

(2)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如何用有限的物品和劳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满足最重要最迫切的欲望,便成为人类经济生活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选择。所谓选择就是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 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经济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所以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

2、答:(1)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2)根据经济学的定义,首先是研究相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如何分配给各种不同的用途,以实现最大的产量,实质上是在考察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3)其次是如何使用相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劳动者失业、生产设备和自然资源的闲置是经常出现的,实际的国民收入往往小于潜在的国民收入,这就要研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办法来改进这种状况,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使实际的国民收入接近或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这就是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所以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

3、答:(1)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2)归纳起来,微观经济学实际上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各种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着每种产品的产销量和价格;二是消费者对生产要素的供给与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怎样决定着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及价格(工资、利息、地租、正常利润)。

(3)微观经济学具体内容包括需求、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等。

答:(1)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2)宏观经济学通过对这些总体经济问题及其经济总量的研究,来解决国民经济中这样几个根本问题:一是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如何决定着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总供求如何决定着一国的国民收入和一般物价水平;三是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

(3)宏观经济学一般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金融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5、答略。参见“学习提要”(6)西方经济学的假定前提。 四、论述题

1、答:(1)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如果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一点,表示社会未能以已知的最好方式来使用全部资源,即存在闲置资源,也就是存在失业。如果社会充分使用了这部分资源,即把生产移向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两种产品。但经济资源的闲置并不是造成产品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唯一原因,当经济资源使用缺乏效率时,也会产生这种后果,因为这意味着存在资源的隐性闲置。因此要使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便涉及到宏观经济学中需要解决的资源利用问题。

(3)当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时,表示社会经济资源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但在这种状态下,社会在选择两种产品的组合时,还必须确定最佳的比例,这便是经济学中所需要解决的资源配置问题。生产可能性边界图是供人们选择各种作法的清单。生产可能性边界是这样说明经济生活中的4个基本问题的:生产什么产品和劳务,各生产多少,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选定的一点表示出来;如何生产物品和劳务,牵涉到有效率的生产方法,以及适当地把不同数量的各种有限资源分配给各种不同的部门;为谁生产物品和劳务在图上难以看清,但如果发现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经济社会,游艇多而汽车少,就有充足的理由来猜测,该社会的收入分配便是不均等的;如果以图中一种产品表示目前消费品,另一种产品表示资本品,就可以看到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之间进行选择。

第二章 供求理论

习题解答: (一)单项选择: 1. C 2.A 3.B

4. B 5.D

6.B

7.A

8.B

9.A

10.B

11.C 12.C 13.B 14.D 15.B 16.A 17. B 18.D 19.A 20.A 21.C 22.C 23.A 24.C 25.A 26.C 27.D 28.C 29.A 30.C

-

(二)名词解释:

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4、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数量。 5、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厂商对某种商品以某一特定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数量。 6、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7、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自身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10、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11、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2、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3、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4、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这两种商品就互称为替代品。

15、 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这两种商品就互称为互补品。

(三)简答题:

1、答:导致需求曲线典型形态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⑴由于商品之间在使用上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从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理性的消费者会采取减少对涨价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其替代品的购买量的方法来弥补减少涨价商品消费可能引起的效用损失,我们把这种特定条件下的

-

消费转移称之为“替代效应”,由于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反方向变动成为一种需求的内在机制。

⑵当人们的货币收入不变并且全部收入用于消费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也就意味着人们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购买能力增强,在不改变对其他商品消费的同时,增加购买降价商品能够直接引起消费者获得的效用增加,我们把这种受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影响而产生的消费改变叫做“收入效应”。由于收入效应的存在,使得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反方向变动也成为一种需求的内在机制。

2、答:导致供给曲线典型形态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其一: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一种可变投入的边际产出终将在某一水平之后呈现递减的趋势(称之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种产出的增加必然要求有更高的价格与递增的成本相适应,从而出现了较大的供给与较高的价格相伴随的内在机制。

其二:由于价格上升的推动,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意味着利润水平的提高,从而引导已有的厂商扩大生产和吸引新厂商进入,导致供给增加,显然,这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3、答:根据对需求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后,对高档耐用消费品和一般生活用品的需求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丝绸是一种一般生活用品,当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时,对其的需求必然增加,从而导致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如图1所示,需求曲线从D1平移至D2,需求数量从Q1增加到Q2。自行车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当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公共交通设施也有了显著改善时,人们使用更加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既具备了购买能力也拥有了使用条件,因此,诸如摩托车、汽车等与自行车具有较高的交叉弹性的商品便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使自行车的需求减少,导致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如图2所示,需求曲线从D1平移至D2,需求数量从Q1减少到Q2 P P0 O Q1 QQ2 D2 Q D1 P1 O Q2 Q1 D2 Q D1 P

图 1 收入增加影响丝绸的需求变动 图 2 收入增加影响自行车的需求变动

4、答:(1)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ln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