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更新时间:2023-08-27 01: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
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我们在这一章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
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
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资本的构成要从双重的意义上来理解。从价值方面来看,资
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者说,分为
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来决定的。从
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
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
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我把前一种
构成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把后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我把由资本技
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
有机构成。凡是简单地说资本构成的地方,始终应当理解为资本
的有机构成。
投入一定生产部门的许许多多单个资本,彼此间具有多少不
同的构成。把这些资本的一个个构成加以平均,就得出这个生产
部门的总资本的构成。最后,把一切生产部门的平均构成加以总
平均,就得出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的构成,我们以下要谈的归根到
底只是这种构成。
资本的增长包含它的可变部分,即转化为劳动力的部分的增
长。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价值总要有一部分再转化为可变资
本,或追加的劳动基金。假定资本的构成不变,也就是说,为了推
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始终需要同量劳动力,同时其他
情况也不变,那末,对劳动的需求和工人的生存基金,显然按照资
本增长的比例而增长,而且资本增长得越快,它们也增长得越快。
因为资本每年都生产出剩余价值,其中的一部分每年都并入原资
本,因为这种增殖额本身随着已经执行职能的资本的规模的扩大
每年都在增长,最后,因为在特殊的致富欲的刺激下,例如,在由于
新发展起来的社会需求而开辟了新的市场、新的投资领域等等的
情况下,只要改变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积
累的规模就能突
然扩大,所以,资本的积累需要,能够超过劳动力
或工人人数的增加,对工人的需求,能够超过工人的供给,这样一
来,工资就会提高。只要上述假定一直不变,这种情况最终一定会
发生。因为雇用的工人一年比一年多,所以迟早必定会出现这样
的时候:积累的需要开始超过通常的劳动供给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于是工资提高。在
整个十五世纪和十八世纪上半叶,在英国就可以听到这方面的怨
言。但是这些多少有利于雇佣工人的维持和繁殖的情况,丝毫不
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简单再生产不断地再生产出资
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同样,规模
扩大的再生产或积累再生产出规模扩大的资本关系:一极是
更多的或更大的资本家,另一极是更多的雇佣工人。劳动力必须
不断地作为价值增殖的手段并入资本,不能脱离资本,它对资本的
从属关系只是由于它时而卖给这个资本家,时而卖给那个资本家
才被掩盖起来,所以,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本身再生产的
一个因素。因此,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70)
古典经济学十分懂得这个原理,以致象前面已经说过的,亚·
斯密、李嘉图等人甚至错误地把积累同剩余产品中整个资本化的
部分由生产工人消费或转化成追加的雇佣工人混为一谈。还在
1696年,约翰·贝勒斯就说过:
“假设某人有10万英亩土地,有10万镑货币和10万头牲畜,而没有一
个工人,那末这个富人自己还不就是工人?既然工人使人变富,所以工人越
多,富人也就越多…… 穷人的劳动就是富人的财源。”(71)
同样,贝尔纳德·德·孟德维尔在十八世纪初也曾说过:
“在财产有充分保障的地方,没有货币还比较容易生活,没有穷人就不
行,不然谁去劳动呢?…… 应当使工人免于挨饿,但不应当使他们拥有任
何可供储蓄的东西。如果某处有一个属于最低阶级的人,想靠异常的勤劳和
忍饥挨饿来摆脱自己生长起来的那种环境,那谁也不应当妨碍他,因为对社
会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来说,节俭无可否认是最聪明的办法;但是对一切
富裕民族有利的是:绝大部分穷人永远不要无事可做,但要经常花光他们所
收入的一切…… 靠每天劳动为生的人,只有贫困才能激励他们去工作,缓
和这种贫困是明智的,想加以治疗则未免愚蠢。能使工人勤勉的唯一手段是
适度的工资。工资过低会使工人依各自的气质或者变得垂头丧气,或者变得
悲观绝望,工资过高则会使他们变得傲慢不逊,好逸恶劳……
从以上的说
明就可以知道,在不允许奴隶存在的自由民族中,最可靠的财富就是众多的
勤劳贫民。没有他们,就不能有任何享乐,任何一个国家的产品都不可能被
用来谋利,此外,他们还是补充海陆军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要使社会〈当然是
非劳动者的社会〉幸福,使人民满足于可怜的处境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就必须使大多数人既无知
又贫困。知识会使我们产生更大和更多的愿望,而人的愿望越少,他的需要
也就越容易满足。”(72)
孟德维尔这个诚实的和头脑清晰的人还没有了解:积累过程
的机构本身,会在增大资本的同时,增加“勤劳贫民”即雇佣工人的
数量,这些雇佣工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转化为日益增长的资
本的日益增大的增殖力,并且由此把他们对自己所生产的、但已人
格化为资本家的产品的从属关系永久化。弗·摩·伊登爵士在他
所著《贫民的状况,或英国劳动者阶级的历史》一书中曾谈到这种
从属关系,他说:
“在我们这个地带,为了满足需求,就需要有劳动,因此,社会上至少有一
部分人必须不倦地劳动…… 但是一些不劳动的人却支配着勤劳的产品。
这些所有主所以能够如此,仅仅归因于文明和秩序;他们纯粹是市民制度的
创造物(73)。因为这种制度承认,除了劳动之外,还可以用别种方法占有劳
动的果实。拥有独立财产的人所以能够拥有财产,几乎完全是靠别人的劳
动,而不是靠他们自己的能力,他们的能力绝不比别人强;富人不同于穷人的
地方,不在于占有土地和货币,而在于拥有对劳动的支配权…… 对穷人适
宜的,不是使他们处于卑贱的或奴隶般的地位,而是使他们处于安适和宽松
的从属关系,对拥有财产的人来说,他们则应当对于为他们劳动的人拥有充
分的影响和权威…… 每一个懂得人类天性的人都知道,这样一种从属关系
是工人自身安乐所必需的”(74)。
顺便提一下,在亚当·斯密的学生中,只有弗·摩·伊登爵士
在十八世纪有过某些重要的成就。(75)
在以上所假定的对工人最有利的积累条件下,工人对资本的
从属关系是采取可以忍受的,或者如伊登所说的“安适和宽松的”
形式。随着资本的增长,这种关系不是更为加强,而只是更为扩
大,也就是说,资本的剥削和统治的范围只是随着它本身的规模和
它的臣民人数的增大而扩大。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
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份额以
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
围
,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且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
金。但是,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
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
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
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
它略微放松一点。在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中,大都把主要的东西,
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忽略了。在这里,购买劳动
力,不是为了用它的服务或它的产起来满足买者的个人需要。买
者的目的是增殖他的资本,是生产商品,使其中包含的劳动比他
支付了报酬的劳动多,也就是包含一个不花费他什么、但会通过商
品的出售得到实现的价值部分。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
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劳动力只有在它会把生产资料当作资本来保
存,把自身的价值当作资本再生产出来,并且以无酬劳动提供追加
资本的源泉的情况下,才能够卖出去。(76)所以,劳动力的出卖条
件不管对工人怎样有利,总要使劳动力不断地再出卖,使财富作为
资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我们已经知道,工资按其本性来说,要求
工人不断地提供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即使完全撇开工资提高而
劳动价格同时下降等情况不说,工资的增大至多也不过说明工人
必须提供的无酬劳动量的减少。这种减少永远也不会达到威胁制
度本身的程度。撇开关于工资率的暴力冲突不说,——亚当·斯
密也早就指出过,在这种冲突中,一般说来雇主始终是雇主,——
由资本积累而引起的劳动价格的提高不外是下列两种情况之一:
一种情况是,劳动价格继续提高,因为它的提高不会妨碍积累
的进展;这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因为,亚·斯密说过,
“即使利润下降,资本还是能增长,甚至增长得比以前还要快…… 利润小的
大资本,一般也比利润大的小资本增长得快”(《国富论》第1卷第189页)。
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无酬劳动的减少决不会妨碍资本统治
的扩大。另一种情况是,积累由于劳动价格的提高而削弱,因为利
润的刺激变得迟钝了。积累减少了。但是随着积累的减少,使积
累减少的原因,即资本和可供剥削的劳动力之间的不平衡,也就消
失了。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机构会自行排除它暂时造成的
障碍。劳动价格重新降到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水平,而不管这个
水平现在是低于、高于还是等于工资提高前的正常水平。可见,在
第一种情况下,
并不是劳动力或工人人口绝对增加或相对增加的
减缓引起资本的过剩,相反地,是资本的增长引起可供剥削的劳动
力的不足。在第二种情况下,并不是劳动力或工人人口绝对增加
或相对增加的加速引起资本的不足,相反地,是资本的减少使可供
剥削的劳动力过剩,或者不如说使劳动力价格过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高。正是资本积
累的这些绝对运动反映成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数量的相对运动,
因而看起来好象是由后者自身的运动引起的。用数学上的术语来
说:积累量是自变量,工资量是因变量,而不是相反。同样,在工业
周期的危机阶段,商品价格的普遍降低表现为货币相对价值的提
高,而在繁荣阶段,商品价格的普遍提高表现为货币相对价值的降
低。所谓通货学派就从这里得出结论说,物价高时,流通的货币
太多;物价低时,流通的货币太少。他们的无知和对事实的完全
误解(77),有这样一些经济学家现在可以与之媲美,这些经济学家
把积累的上述现象说成是:在一种情况下是雇佣工人太少,在另一
种情况下是雇佣工人太多。
作为所谓“自然人口规律”的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可以
简单地归结如下:资本、积累同工资率之间的关系,不外是转化为
资本的无酬劳动和为推动追加资本所必需的追加劳动之间的关
系。因此,这决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量,即资本量和工人人口数量
之间的关系;相反地,归根到底这只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无酬
劳动和有酬劳动之间的关系。如果工人阶级提供的并由资本家阶
级所积累的无酬劳动量增长得十分迅速,以致只有大大追加有酬
劳动才能转化为资本,那末,工资就会提高,而在其他一切情况不
变时,无酬劳动就会相应地减少。但是,一旦这种减少达到一定
点,滋养资本的剩余劳动不再有正常数量的供应时,反作用就会发
生:收入中资本化的部分减少,积累削弱,工资的上升运动受到反
击。可见,劳动价格的提高被限制在这样的界限内,这个界限不仅
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受侵犯,而且还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
模扩大的再生产。可见,被神秘化为一种自然规律的资本主义积
累规律,实际上不过表示: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绝不允许劳动剥
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
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在一种不是物
质财富为工人的发展需要而存在,相反是工人为现有价值的增殖
需要而存在的生产方式下,事情也不可能是别的样子。正象人在
宗教中受他自己头脑的产物的支配一
样,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受
他自己双手的产物的支配。(77a)
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
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按照经济学家们自己的见解,引起工资提高的,既不是社会财
富的现有量,也不是已经取得的资本量,而仅仅是积累的不断增长
和它的增长速度。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亚·斯密《国富论》第1篇第8章)以上我们只
考察了这个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即在资本技术构成不变的情况
下资本增长的阶段。但是过程会越出这一阶段。
一旦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基础奠定下来,在积累过程中就一
定会出现一个时刻,那时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
有力的杠杆。亚·斯密说:
“引起工资提高的原因,即资本的增长,也促使劳动生产能力提高,使较
小量的劳动能够生产出较大量的产品。”
如果撇开土壤肥力等等自然条件,撇开分散劳动的独立生产
者的技能(这种技能更多地表现在质量即制品的优劣上,而不是表
现在数量即制品的多寡上),那末,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就表现
为一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力强度使之转化为产品
的生产资料的相对量。工人用来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的量,随着工
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增长。在这里,这些生产资料起着双重作
用。一些生产资料的增长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果,另一些生产资
料的增长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条件。例如,由于有了工场手工业分
工和采用了机器,同一时间内加工的原料增多了,因而,进入劳动
过程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量增大了。这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
果。另一方面,使用的机器、役畜、矿物质肥料、排水管等等的量,
则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条件。以建筑物、炼铁炉、运输工具等等形
式积聚起来的生产资料的量,也是这样。但是,不管是条件还是结
果,只要生产资料的量比并入生产资料的劳动力相对增长,这就表
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
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
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
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即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
力的量相对增长,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
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例如,有一笔资本,按
百分比计算,起初50%投在生产资料上,50%投在劳动力上。后
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80%投在生产资料上,20%投在劳动
力上,等等。资本的不变部分比可变部分日
益相对增长的这一规
律,在每一步上都由商品价格的比较分析所证实(象前面已经说明
的),不管我们比较的是同一国家的不同经济时代,还是同一时代
的不同国家。只代表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或资本不变部分的那
个价格要素的相对量,同积累的增进成正比;用来支付劳动或代表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可变部分的另一价格要素的相对量,一般同积累的增进成反比。
不过,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或资本价值构成
的变化,只是近似地表示出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构成上的变化。
例如,目前投入纺纱业的资本价值中,不变资本占7/8,可变资本占
1/8,而在十八世纪初不变资本占1/2,可变资本占1/2,但是,目前一定
量纺纱劳动在生产中所消费的原料、劳动资料等等的量却比十八
世纪初要多几百倍。原因很简单: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仅劳动
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量增大了,而且生产资料的价值比生产资料
的量也相对地减小了。这样一来,生产资料的价值绝对地增长了,
但不是同它的量按比例增长。因此,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
差额的增大,同不变资本转化成的生产资料的量和可变资本转化
成的劳动力的量之间的差额的增大相比,要慢得多。随着后一个
差额的增长,前一个差额也增长,但是增长的程度较小。
然而,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但是
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假定资本价值起初分为50%的
不变资本和50%的可变资本,后来分为80%的不变资本和20%
的可变资本。如果原有资本在此期间从例如6000镑增加到18000
镑,那末,它的可变组成部分也要增加1/5。这个可变部分原来是
3000镑,现在是3600镑。但是,要使劳动的需求提高20%,以
前只需资本增加20%就够了,现在则要求原有资本增加为三
倍。
在第四篇中已经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怎样以大规模
的协作为前提,怎样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
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
其物质属性来说只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等,才
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
上的应用。在商品生产中,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因而劳动者或者
分散地、独立地生产商品,或者由于缺乏自己经营的资料而把自己
的劳动力当作商起来出卖;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上述的前提只有
通过单个资本的增长来实现,或者说,随
着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
料转化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来实现。商品生产的地基只有在资本
主义的形式上才能担负起大规模的生产。所以,单个商品生
产者手中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
前提。因此,在从手工业到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中,我们必须假定
已经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有这种积累。这种积累可以叫作原始积累,因为它不是特殊
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历史结果,而是这种生产的历史基础。这种
积累本身是怎样发生的,我们还用不着在这里研究。只要知道它
是起点就行了。但是,一切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提高社会劳
动生产力的方法,同时也就是提高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生产的
方法,而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又是积累的形成要素。因此,这些方
法同时也就是资本生产资本或加速资本积累的方法。剩余价值不
断再转化为资本,表现为进入生产过程的资本量的不断增长。这
种增长又成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成为随之出现的提高劳
动生产力和加速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的基础。可见,一定程度的
资本积累表现为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条件,而特殊的资
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反过来引起资本的加速积累。因此,特殊的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随着资本积累而发展,资本积累又随着特殊
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发展。这两种经济因素由于这种互相推
动的复合关系,引起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从而使资本的可变组成
部分同不变组成部分相比越来越小。
每一个资本,都是生产资料的或大或小的积聚,并且相应地指
挥着一支或大或小的劳动军。每一个积累都成为新的积累的手
段。这种积累随着执行资本职能的财富数量的增多而扩大这种财
富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的积聚,从而扩大大规模生产和特殊的资本
主义的生产方法的基础。社会资本的增长是通过许多单个资本的
增长来实现的。假定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各单个资本,从而生产资
料的积聚,会按照它们各自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份额的比例而
增长。同时,从原资本上会分出枝杈来,作为新的独立资本执行职
能。在这方面,资本家家庭内部的分产品着重大作用。因此,随着
资本的积累,资本家的人数也多少有所增加。这种直接以积累为
基础的或不如说和积累等同的积聚,有两个特征。第一,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资料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积聚的增进,受
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第二,社会资本中固定在每个特殊生
产部门的部分,分在许多资本家身上,他们作为独立的和互相竞争
的商品生产者彼此对立着。所以,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不仅分
散在许多点上,而且执行职能的资本的增长还受到新资本的形成
和旧资本的分裂的阻碍。因此,积累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对
劳动的支配权的不断增长的积聚,另一方面,表现为许多单个资本
的互相排斥。
社会总资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本这样分散为许多单个资本,或它的各部分间的互
相排斥,又遇到各部分间的互相吸引的反作用。这已不再是生产
资料和对劳动的支配权的简单的、和积累等同的积聚。这是已经
形成的各资本的积聚,是它们的个体独立性的消灭,是资本家剥夺
资本家,是许多小资本变成少数大资本。这一过程和前一过程不
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仅仅以已经存在的并且执行职能的资本在分
配上的变化为前提,因而,它的作用范围不受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
或积累的绝对界限的限制。资本所以能在这里,在一个人手中大
量增长,是因为它在那里,在许多人手中丧失了。这是不同于积累
和积聚的本来意义的集中。
资本的这种集中或资本吸引资本的规律,不可能在这里加以
阐述。简单地提一些事实就够了。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
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
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因此,较大的资本战胜较小的资
本。其次,我们记得,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正常条件
下经营某种行业所需要的单个资本的最低限量提高了。因此,较
小的资本挤到那些大工业还只是零散地或不完全地占领的生产领
域中去。在那里,竞争的激烈程度同互相竞争的资本的多少成正
比,同互相竞争的资本的大小成反比。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
的资本家垮台,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
灭。除此而外,一种崭新的力量——信用事业,随同资本主义的生
产而形成起来。起初,它作为积累的小小的助手不声不响地挤了
进来,通过一根根无形的线把那些分散在社会表面上的大大小小
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的或联合的资本家手中;但是很快它就成
了竞争斗争中的一个新的可怕的武器;最后,它变成一个实现资本
集中的庞大的社会机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竞争和信用——集中的两
个最强有力的杠杆,也以同样的程度发展起来。同时,积累的增进
又使可以集中的材料即单个资本增加,而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又
替那些要有资本的预先集中才能建立起来的强大工业企业,一方
面创造了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创造了技术手段。因此
,现在单个资
本的互相吸引力和集中的趋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虽然
集中运动的相对广度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由资本主义财富已经达
到的数量和经济机构的优越性来决定,但是集中的进展决不取决
于社会资本的实际增长量。这正是集中和积聚特别不同的地方,
因为积聚不过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另一种表现而已。集中可以
通过单纯改变既有资本的分配,通过单纯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
分的量的组合来实现。资本所以能在这里,在一个人手中大量增
长,是因为它在那里,在许多单个人的手中被夺走了。在一个生产
部门中,如果投入的全部资本已溶合为一个单个资本时,集中便达
到了极限。(77b)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当社会总资本或者合并在唯
一的资本家手中,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公司手中的时候,集中
才算达到极限。
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
规模。不论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积累的结果,还是集中的结果;不论
集中是通过强制的道路进行吞并,——在这种场合,某些资本成为
对其他资本的占压倒优势的引力中心,打破其他资本的个体内聚
力,然后把各个零散的碎片吸引到自己方面来,——还是通过建立
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
溶合起来,经济作用总是一样的。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更广
泛地组织许多人的总体劳动,对于更广泛地发展这种劳动的物质
动力,也就是说,对于使分散的、按习惯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地变
成社会结合的、用科学处理的生产过程来说,到处都成为起点。
不过很明显,积累,即由圆形运动变为螺旋形运动的再生产所
引起的资本的逐渐增大,同仅仅要求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
量的组合的集中比较起来,是一个极缓慢的过程。假如必须等待
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
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
把这件事完成了。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
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
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
通过集中而在一夜之间集合起来的资本量,同其他资本量一
样,不断再生产和增大,只是速度更快,从而成为社会积累的新的
强有力的杠杆。因此,当人们谈到社会积累的增进时,今天已经把
集中的作用包括在内。
在正常的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见第22章第1节),主
要是充当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手段,总之,是充当利用工业改良
的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资本总有一天也要从头到尾地
更新,要脱皮,并且同样会以技术上更加完善的形式再生出来,在
这种形式下,用较少量的劳动就足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
由此必然引起对劳动需求的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绝对减少,不言而喻,经历这种更新过
程的资本越是由于集中运动而大量聚集,对劳动需求的绝对减少
也就越厉害。
可见,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
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
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用的工
人。
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
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资本积累最初只是表现为资本的量的扩大,但是以上我们看
到,它是通过资本构成不断发生质的变化,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
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而实现的。(77c)
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生产力的发
展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不只是同积累的增进或
社会财富的增长保持一致的步伐。它们的进展要快得多,因为简单
的积累即总资本的绝对扩大,伴随有总资本的各个分子的集中,追
加资本的技术变革,也伴随有原资本的技术变革。因此,随着积累
的进程,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假定原来
是1∶1,后来会变成2∶1、3∶1、4∶1、5∶1、7∶1等等,因而随着
资本的增长,资本总价值转化为劳动力的部分不是1
2,而是递减为
1/3、1/4、1/5、1/6、1/8等等,转化为生产资料的部分则递增
为2/3、3/4、4/5、5/6、7/8等等。因为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
由总资本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
而递减,而不象以前假定的那样,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按比例增
加。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
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诚然,随着总资本的增长,总资本的
可变组成部分即并入总资本的劳动力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
越来越小。积累表现为生产在一定技术基础上的单纯扩大的那种
间歇时间缩短了。为了吸收一定数目的追加工人,甚至为了在旧资
本不断发生形态变化的情况下继续雇用已经在职的工人,就不仅
要求总资本以不断递增的速度加快积累。而且,这种不断增长的积
累和集中本身,又成为使资本构成发生新的变化的源泉
,也就是成为
使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和不变组成部分相比再次迅速减少的源
泉。总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的相对减少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加
快,而且比总资本本身的增长还要快这一事实,在另一方面却相反
地表现为,好象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总是比可变资本即工人人口
的就业手段增长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得快。事实是,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
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
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就社会总资本来考察,时而它的积累运动引起周期的变化,时
而这个运动的各个因素同时分布在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在某些
部门,由于单纯的积聚,资本的构成发生变化而资本的绝对量没
有增长;在有些部门,资本的绝对增长同它的可变组成部分或它所
吸收的劳动力的绝对减少结合在一起;在另一些部门,资本时而在
一定的技术基础上持续增长,并按照它增长的比例吸引追加的劳
动力,时而有机构成发生变化,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缩小;在一切
部门中,资本可变部分的增长,从而就业工人人数的增长,总是同
过剩人口的激烈波动,同过剩人口的暂时产生结合在一起,而不管
这种产生采取排斥就业工人这个较明显的形式,还是采取使追加
的工人人口难于被吸入它的通常水道这个不大明显但作用相同的
形式。(78)随着已经执行职能的社会资本量的增长及其
增长程度的提高,随着生产规模和所使用的工人人数的扩大,随着
他们劳动的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财富的一切源流的更加广阔和更
加充足,资本对工人的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大的排斥力互相结合的
规模不断扩大,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技术形式的变化速度不断加
快,那些时而同时地时而交替地被卷入这些变化的生产部门的范
围不断增大。因此,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
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
(79)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事实上,每一种
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
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
界。
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
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
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
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就好象它是由
资本出钱养大的一样。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
长的限
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随着积累和伴随积累而来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突然扩张
力也增长了,这不仅是因为执行职能的资本的伸缩性和绝对财富
——资本不过是其中一个可伸缩的部分——增长了,也不仅是因
为信用每当遇到特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殊刺激会在转眼之间把这种财富的非常大的部
分作为追加资本交给生产支配。这还因为生产过程本身的技术条
件,机器、运输工具等等,有可能以最大的规模最迅速地把剩余产
品转化为追加的生产资料。随着积累的增进而膨胀起来的并且可
以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大量社会财富,疯狂地涌入那些市场突然扩
大的旧生产部门,或涌入那些由旧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引起的新
兴生产部门,如铁路等等。在所有这些场合,都必须有大批的人可
以突然地被投到决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
规模。这些人就由过剩人口来提供。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由
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忙、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
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
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这样的基础之上
的。而工业周期的阶段变换又补充新的过剩人口,并且成为过剩
人口再生产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现代工业这种独特的生活过程,我们在人类过去的任何时代
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也不可能出现。
那时资本构成的变化还极其缓慢。因此,对劳动的需求的增长,总
的说来是同资本的积累相适应的。不管那时资本积累的增进同现
代相比是多么缓慢,它还是碰到了可供剥削的工人人口的自然限
制,这些限制只有通过以后将要谈到的暴力手段才能清除。生产
规模突然的跳跃式的膨胀是它突然收缩的前提;而后者又引起前
者,但是没有可供支配的人身材料,没有不取决于人口绝对增长的
工人的增加,前者是不可能的。工人的这种增加,是通过使一部分
工人不断地被“游离”出来的简单过程,通过使就业工人人数比扩
大的生产相对减少的方法造成的。因此,现代工业的整个运动形
式来源于一部分工人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失业的或半失业的人手。
政治经济学的肤浅性也表现在,它把信用的膨胀和收缩,把工业周
期各个时期更替这种单纯的征兆,看作是造成这种更替的原因。
正如天体一经投入一定的运动就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运动一样,社
会生产一经进入交替发生膨胀和收缩的运动,也会不断地重复这
种
运动。而结果又会成为原因,于是不断地再生产出自身条件的整个
过程的阶段变换就采取周期性的形式。这种周期性一经固定下
来,那末,就连政治经济学也会把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
需要的过剩人口的生产,看作是现代工业的生活条件。
曾任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后来又任英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国殖民部官员的
赫·梅里威耳说:
“假定在危机时期国家竭力通过向国外移民的办法来摆脱几十万过剩的
贫民,那结果会怎样呢?结果是,当对劳动的需求刚一恢复时,就会感到劳动
不足。人的再生产不管多么快,要把成年工人补充起来,总需要有一代人的
时间。可是我们的工厂主的利润主要取决于是否有能力利用畅销的有利时
机,并以此来弥补滞销时期的损失。而他们只有拥有对机器和体力劳动的指
挥权,才能保证有这种能力。他们必须找到可供支配的人手;他们必须能够
依据市场情况在必要时加强或收缩他们的营业活动,否则他们就决不能在竞
争的角逐中保持优势,而这种优势是国家财富的基础。”(80)
甚至马尔萨斯也承认,过剩人口对于现代工业来说是必要的,
虽然他按照自己的偏狭之见,把它解释成工人人口的绝对过剩,而
不是工人人口的相对过剩。他说:
“在一个主要依靠工商业的国家里,如果在工人阶级中间盛行慎重地对
待结婚的习惯,那对国家是有害的…… 按人口的性质来说,即使遇到特殊
需求,不经过16年或18年的时间,也不可能向市场供应追加工人。然而,收
入通过节约转化为资本却可以快得多;一个国家的劳动基金比人口增长得快
的情况,是经常有的。”(81)
政治经济学这样把工人的相对过剩人口的不断生产宣布为资
本主义积累的必要条件之后,就恰如其分地以一个老处女的姿态,
通过自己“最理想的人”资本家的嘴,对那些因自己创造了追加资
本而被抛向街头的“过剩的人”说了如下的话:
“我们工厂主增大你们借以生存的资本,为你们做了我们所能做的事情;
而你们必须去做其余的事情,去使你们的人数同生存资料相适应”(82)。
对资本主义生产来说,人口自然增长所提供的可供支配的劳
动力数量是绝对不够的。为了能够自由地活动,它需要有一支不
以这种自然限制为转移的产业后备军。
以上我们假定,就业工人人数的增减正好同可变资本的增减
相一致。
然而,可变资本在它所指挥的工人人数不变或甚至减少的情
况下也会增长。如果单个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因而得到更多的
工资,——即使劳
动价格不变,或者甚至下降,但只要下降得比劳
动量的增加慢,——情况就是如此。在这种场合,可变资本的增长
是劳动增加的指数,而不是就业工人增加的指数。每一个资本家
的绝对利益在于,从较少的工人身上而不是用同样低廉或甚至更
为低廉的花费从较多的工人身上榨取一定量的劳动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在后一种情
况下,不变资本的支出会随着所推动的劳动量成比例地增长,在前
一种情况下,不变资本的增长则要慢得多。生产规模越大,这种动
机就越具有决定意义。它的力量随资本积累一同增长。
我们已经知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劳动生产力的发展——
既是积累的原因,又是积累的结果——使资本家能够通过从外延
方面或内含方面加强对单个劳动力的剥削,在支出同样多的可变
资本的情况下推动更多的劳动。其次,我们还知道,资本家越来越
用不大熟练的工人排挤较熟练的工人,用未成熟的劳动力排挤成
熟的劳动力,用女劳动力排挤男劳动力,用少年或儿童劳动力排挤
成年劳动力,这样,他就用同样多的资本价值买到更多的劳动力。
所以,在积累的进程中,一方面,较大的可变资本无须招收更
多的工人就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另一方面,同样数量的可变资本
用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就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最后,通过排挤较高
级的劳动力可以推动更多低级的劳动力。
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或工人的游离,比生产过程随着积
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比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
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如果说生产资料在扩大自己
的规模和作用的同时,在越来越小的程度上成为工人的就业手段,
那末,这种情况本身又会由于下述事实而有所变化:劳动生产力越
是增长,资本造成的劳动供给比资本对工人的需求越是增加得快。
工人阶级中就业部分的过度劳动,扩大了它的后备军的队伍,而后
者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又反过来迫使就业
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的摆布。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从事过度劳动迫使它的另一部分无事可做,反过来,它的一部分无
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这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
的手段(83),同时又按照与社会积累的增进相适应的规模加速了
产业后备军的生产。这个因素在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上是多么重
要,可以拿英国的例子来证明。英国“节约”劳动的技术手段是十
分强大的。但是,如果明天把劳动普遍限制在合理的程度,并且把
工人阶级的各个阶层再按
年龄和性别进行适当安排,那末,要依照
现有的规模继续进行国民生产,目前的工人人口是绝对不够的。
目前“非生产”工人的大多数都不得不转化为“生产”工人。
大体说来,工资的一般变动仅仅由同工业周期各个时期的更
替相适应的产业后备军的膨胀和收缩来调节。因此,决定工资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的
一般变动的,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
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是过剩人
口时而被吸收、时而又被游离的程度。现代工业具有十年一次的
周期,每次周期又有各个周期性的阶段,而且这些阶段在积累进程
中被越来越频繁地相继发生的不规则的波动所打断。对于这个现
代工业来说,如果有下面这样的规律,那确实是太好了:劳动的供
求不是通过资本的膨胀和收缩,因而不是按照资本当时的增殖需
要来调节,以致劳动市场忽而由于资本膨胀而显得相对不足,忽而
由于资本收缩而显得过剩,而是相反,资本的运动依存于人口量的
绝对运动。然而,这正是经济学的教条。按照这个教条,工资因资
本的积累而提高。工资的提高刺激工人人口更快地增加,这种增
加一直持续到劳动市场充斥,因而资本同工人的供给比较相对不
足时为止。工资下降,于是事情走向反面。由于工资的下降,工人
人口逐渐减少,以致资本同工人人口比较又相对过剩了,或者象另
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工资的降低和对工人剥削的相应提高,会重新
加速积累,而与此同时,低工资又会抑制工人阶级的增长。这样一
来,就又出现劳动供不应求、工资提高等等情况。这对于发达的资
本主义生产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运动方法啊!可是,在真正有劳动能
力的人口因工资提高而可能出现某种实际增长以前,已经一再经
过了这样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必然发生工业战,展开厮杀,并且
决出胜负。
1849年至1859年间,在谷物价格下降的同时,英国农业地区
出现了实际考察起来只是名义上的工资提高。例如,周工资在威
尔特郡由7先令提高到8先令,在多尔塞特郡由7先令或8先令
提高到9先令,等等。这是农业过剩人口空前外流的结果,而人口
外流是由战争的需要和铁路工程、工厂、矿山等部门的大规模扩
展引起的。工资越低,它的任何提高,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提高,在
百分比上也表现得越高。例如,周工资是20先令,提高到22先令,
就是提高10%;但如果周工资只有7先令,提高到9先令,那就是
提高28 4/7%,这就耸人听
闻了。不管怎样,租地农场主大喊大叫起
来,甚至伦敦《经济学家》在谈到这些饥饿工资时,也郑重其事地胡
诌什么有了“普遍的和重大的提高”(84)。租地农场主该怎么办
呢?难道他们会象教条的经济学的头脑所设想的那样,等待这种优
厚的报酬促使农业工人繁殖,直到他们的工资不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得不重新下降吗?
不,租地农场主采用了更多的机器,工人转瞬间又“过剩”了,过剩
的比例连租地农场主也感到满意了。同以前相比,现在投入农业
的“资本更多了”,并且采取了生产效率更高的形式。这样一来,对
劳动的需求不仅相对地下降,而且绝对地下降了。
经济学的上述虚构,把调节工资的一般变动或调节工人阶级
即总劳动力和社会总资本之间的关系的规律,同在各个特殊生产
部门之间分配工人人口的规律混为一谈了。例如,由于市场情况
良好,某一生产部门的积累特别活跃,利润高于平均利润,追加资
本纷纷涌来,这样,对劳动的需求和工资自然就会提高。较高的工
资把较大一部分工人人口吸引到这个有利的部门,直到这里劳动
力达到饱和,工资终于又下降到以前的平均水平,如果工人流入过
多,甚至会降到这个水平以下。那时工人流入该生产部门的现象不
仅停止,甚至还会发生流出现象。在这里,政治经济学家就以为看
到了,随着工资的提高,工人人数“在何处以及如何”绝对增长,而
随着工人人数的绝对增长,工资“在何处以及如何”下降;但是事实
上,他所看到的,只是某一特殊生产部门的劳动市场的局部波动,
他所看到的,只是工人人口按照资本变化不定的需要而在各投资
部门之间分配的现象。
产业后备军在停滞和中等繁荣时期加压力于现役劳动军,在
生产过剩和亢进时期又抑制现役劳动军的要求。所以,相对过剩
人口是劳动供求规律借以运动的背景。它把这个规律的作用范围
限制在绝对符合资本的剥削欲和统治欲的界限之内。这里正好应
该回过来谈一下经济学辩护论者的一大业绩。我们记得,由于采
用新机器或扩大旧机器,一部分可变资本转化为不变资本,这是
“束缚”资本并从而“游离”工人的活动,而经济学辩护士却相反地
把这种活动说成是为工人游离资本。只有到现在我们才能充分地
评价辩护士的厚颜无耻。其实,被游离出来的,不仅有直接被机器
排挤的工人,而且还有他们的代替者和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实行一
般扩大时通常会吸收的追加人员。现在他们全被“游离”出来,并
且每一笔希望执行职能的新资本都能支配他
们。不管这种资本吸
引的是这些工人,还是另一些工人,只要这笔资本刚好足以从市场
上雇走被机器抛到市场上的那么多工人,那末对劳动的总需求的
影响就等于零。如果它雇用的人数较少,过剩的人数就会增加;如
果它雇用的人数较多,劳动总需求增加的幅度也只不过等于就业
的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人超过“被游离的人”的那个差额。可见,寻求投资场所的追加
资本本来会激起的劳动总需求的增加,在以上每一种场合都会按
照工人被机器抛向街头的程度而受到抵销。因此,这也就是
说,资本主义生产的机构已安排好,不让资本的绝对增长伴有劳动
总需求的相应增加。而辩护士们就把这叫作对于被排挤的工人在
被抛入产业后备军的过渡时期中遭受贫困、痛苦和可能死亡的一
种补偿!劳动的需求同资本的增长并不是一回事,劳动的供给同工
人阶级的增长也不是一回事,所以,这里不是两种彼此独立的力量
互相影响。骰子是假造的。资本在两方面同时起作用。它的积累
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
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
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
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因此,一旦
工人识破秘密,知道了他们为什么劳动越多,为别人生产的财富越
多,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是提高,他们连充当资本增殖手段的职能
也就越是没有保障;一旦工人发现,他们本身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完全取决于相对过剩人口的压力;一旦工人因此试图通过工联等
等在就业工人和失业工人之间组织有计划的合作,来消除或削弱
资本主义生产的那种自然规律对他们这个阶级所造成的毁灭性的
后果,这时,资本和它的献媚者政治经济学家就大吵大叫起来,说
这是违反了“永恒的”和所谓“神圣的”供求规律。也就是说,就业
工人和失业工人之间的任何联合都会破坏这个规律的“纯粹的”作
用。另一方面,例如在殖民地,只要有不利的情况妨碍建立产业后
备军,从而妨碍工人阶级绝对地隶属于资本家阶级,资本就会同它
的庸俗的桑科·判札一道起来反叛“神圣的”供求规律,并企图用
强制手段来阻碍它发挥作用。
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是形形色色的。每个工人在半失业或全失业的
时期,都属于相对过剩人口。工业周期阶段的更替使相对过剩人
口具有显著的、周期反复的形式,因此相对过剩人口
时而在危机时
期急剧地表现出来,时而在营业呆滞时期缓慢地表现出来。如果
撇开这些形式不说,那末,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
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
在现代工业的中心——工厂、制造厂、冶金厂、矿山等等,工人
时而被排斥,时而在更大的规模上再被吸引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因此总的说来,就业
人数是增加的,虽然增加的比率同生产规模相比不断缩小。在这
里,过剩人口处于流动的形式。
无论在真正的工厂中,还是在一切使用机器或者甚至仅仅实
行现代分工的大工场中,都需要大量的还没有脱离少年期的男工。
少年期一过,便只剩下极少数的人能够被原生产部门继续雇用,而
大多数的人通常要被解雇。他们成了流动过剩人口的一个要素,
这个要素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大。其中一部分人移居国外,
其实不过是跟着外流的资本流出去。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女
性人口比男性人口增长得快,英格兰就是一个例子。工人数量的
自然增长不能满足资本积累的需要,但同时又超过这种需要,这是
资本运动本身的一个矛盾。资本需要的少年工人数量较大,成年
工人数量较小。比这个矛盾更引人注目的是另一个矛盾:在成千
上万的人手流落街头的同时,却有人抱怨人手不足,因为分工把人
手束缚在一定的生产部门了。(85)此外,资本消费劳动力是如此
迅速,以致工人到了中年通常就已经多少衰老了。他落入过剩者
的队伍,或者从较高的等级被排挤到较低的等级。我们看到,正是
大工业中的工人寿命最短。
“曼彻斯特保健医官李医生证实,该市富裕阶级的平均寿命是38岁,而
工人阶级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在利物品,前者是35岁,后者是15岁。可
见,特权阶级的寿命比他们的不那么幸运的同胞的寿命要长一倍以上。”
(85a)
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无产阶级的绝对增长就需要采取这样
一种形式:它的成员迅速耗损,但是它的人数不断增大。这样就需
要工人一代一代地迅速更替。(这个规律对人口中的其他阶级是
不适用的。)这种社会需要,是通过早婚这一大工业工人生活条
件的必然后果,并通过榨取工人子女以奖励工人生育子女的办法
来得到满足的。
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或者依照它占领农业的程度,对
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
对地减少,而且对人口的这种排斥不象在非农业的产业中那样,会
由于更大规模的吸引而得到补偿。因此,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
备
着转入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无产阶级的队伍,经常等待着有
利于这种转化的条件。(这里所说的制造业是指一切非农业的产
业。)(86)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的这一源泉是长流不息的。但是,
它不断地流向城市是以农村本身有经常潜在的过剩人口为前提
的,这种过剩人口的数量只有在排
正在阅读:
资本论23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08-27
关于林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1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05-06
成绩单发下后作文500字06-23
2011年海南省重要数据入门08-21
医疗器械员工培训档案03-16
Lesson 85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11-29
机场航站楼的供配电设计说明05-09
初一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格式01-1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资本论
- 资本主义
- 积累
- 规律
- 一般
- 231
-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实验常用仪器
- 新人电脑基础知识培训
- 支付结算办法
- 1006-基于战略的组织设计方案报告
- 太钢2011--不锈钢年会发言
- 青霉素甲工业盐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 中国手机支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 2018年中国人造毛皮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电视机工作原理
- 延世大学韩国语教程第五册第一课
- 数独4×4打印版
- 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方案
- 08-475型道岔捣固车作业
- 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4月7日发布的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 全等三角形复习练习题
- 2016-2022年中国辅酶Q10市场监测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教学案
-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