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王彦才 郭翠菊编 知识要点

更新时间:2023-09-21 01:22:01 阅读量: 自然科学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教育

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5.学校产生的条件:

1)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经济保障 2) 国家发展的需要——接班人

3) 脑体的分离——从事文教的专门人员 4) 文字的产生——教育内容的积累和传递 6.

时间——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教育产生的

条件——劳动和个人发展需要

7.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无阶级性和原始性的特点

8.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1) 出现了古代学校

a) 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古代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 b) 课程内容主要是古典学科,如“六艺” c) 教学方法简单机械

d) 没有严格的班级和学年区分 2) 教育具有阶级性

3)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9.现代社会的现代教育有以下共同特征: 1) 公共性 2) 民主性 3) 生产性 4) 未来性 5) 国际性 6) 终身性

1

10.教育的功能

1) 教育的个体功能

a)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b) 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2) 教育的社会功能

a) 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生态功能 3) 教育的负向功能

a)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如应试教育) b)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整体和局部)

2

第二章 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四个阶段): 1) 萌芽阶段

a) 代表儒家思想的《论语》 b) 孟子的《孟子》 c) 朱熹的《四书集注》

d) 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2) 独立形态阶段

a)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和解释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在

他的《普通教育学》一书中将教学程序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3) 多样化阶段

a) 这一阶段的特点:学派繁多——以实验教育学(德国教育家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和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最为重要,观点不一,相互借鉴,批判继承,对立斗争

4) 理论深化阶段

a)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倡“发现法”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探究

能力

c)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把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学论的研究

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 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反思教育行为 2) 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3) 有助于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4) 有助于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5.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1) 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2)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 要用“系统”的方法学习和分析教育问题 4) 要注意扩展学习

3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包括 身体发展 和 心理发展 两个方面

身体发展:是有机体的自然形态和组织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和完善 心理发展:是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为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1) 遗传

a)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c)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d)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e) 批判“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2) 环境

a) 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b) 环境对人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相关,也与个体发展水平相关 c) 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d) 环境作用具有局限性

e) 批判“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与遗传等因素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附: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a)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b)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c) 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4) 主观能动性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 身心发展的规律 1) 顺序性

自上而下:头部 颈部 躯干 下肢

自中心向边缘: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 2) 阶段性

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 3) 不均衡性

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 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同一时期,发展是不均衡的 4) 个别差异性

是指个体发展之间的差别性

教育应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紧紧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使其得到充分的、最佳的发展,错过就会难以弥补)、个别差异性

4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 教育、劳动者与经济发展

a) 教育是人的劳动能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劳动力再生产:指延续和培养新的劳动能力,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 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与形态

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与形态:指劳动力所从事的劳动,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还是以脑力劳动为主,是从事简单劳动还是从事复杂劳动,是从事一般性劳动还是从事专业性劳动

c) 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d) 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劳动力配置结构 2) 教育、科技与经济发展

a) 教育是科技继承和传递的最重要的手段 b) 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即专职科研机构、教育部门(高校)和企业

c) 教育是科学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2.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从可能性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直接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必要性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社会的教育需求水平息息相关 2)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不同的时代,要求工人的文化水平不一样

3)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每次重大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都反映了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和新要求 4)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从讲授法、问答法到实验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从幻灯机到计算机

教学组织形式——从班级教学到远程教学

3.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和迁移与流动资本

4.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1) 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2)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3) 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劳动能力 4) 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5) 政府负担教育费用所占比重应逐步增大,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社会公平

5.教育对政治发展的作用:

1) 教育通过培养大量的政治人才,为政治发展服务

5

2) 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政治社会化:指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

3) 教育可为政治稳定或变革制造所需的舆论

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集中的地方,通过学校教育制造政治舆论,保证其稳定或变革,是各个时期政治运行的基本做法,如五四运动

4) 教育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推进政治民主的主要力量

6.政治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 政治制约着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2) 政治体制影响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封建社会教育培养臣民,近代民主社会教育培养国民,现代社会教育培养公民;教育内容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 3) 政治制约着教育管理体制

政治制度对其他社会制度的确立起制约作用,对教育制度的确立也是如此 4) 政治意识形态制约着教育思想的发展

政治意识形态通过政治文化、价值、观点和信仰等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意识心态影响教育思想是通过(直接向受教育者灌输某种意识形态)和(影响教育者的意识形态间接影响受教育者)两种方式进行的

7.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 教育的文化保存与传递功能 2)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首先,教育机构是学习机构,研究活动大量存在,直接提供文化创新成果 其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文化创新奠定基础

再次,教育可以保持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对文化创新提供价值审视的内在动机 最后,教育可以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补充、更新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发展 3)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文化选择功能:指学校教育会选择文化中有积极价值的一部分进行传递和传播,通过这种文化的选择和整理,教育可以改造、净化文化 4) 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

文化整合:指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或形式相互适应和协调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8.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 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2) 文化积淀直接影响教育内容

一方面,教育内容必然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为教育提供直接素材

另一方面,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选择时的偏好(如各民族对其语言的钟爱;中国古代因重农抑商导致教育内容主要以社会典章制度为主) 3) 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文化观念: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渐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比较一致的观点和信念

4) 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策略的选择

6

9.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 教育要完成对人的培养,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和原理 2)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性

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如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但教育却明显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另一种情况是,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产生新的教育思想,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

10.坚持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

1) 以育人为本,要求教育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品格 2) 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必须有所选择

一方面,通过自主选择去适应合理和正确的社会需求

另一方面,保持一定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抵制社会发展中的错误现象 3) 在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现代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11.教育目的的意义——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

7

第五章 教育目的

1.广义的教育目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2.狭义的教育目的: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3.教育目的包含四个层次:

1) 最高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 2) 培养目的(学校的) 3) 课程目的(学科的) 4) 教学目的(教学活动的)

4.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1) 社会依据

a) 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b) 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 人的依据

a) 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可接受性) b) 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可变性)

c) 要符合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差异性)

5.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 社会本位论:主要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立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包括智力、体力、精神、道德和情感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个人能力和精神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体现了对教育目的的认识的辩证统一,是制定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7.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明确所培养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2) 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3) 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4)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

8.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是向学生传授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帮助学生发展智力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体育卫生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8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9.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

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

10.素质教育的特性 1) 基础性和基本性 2) 全体性和全面性 3) 本体性和主体性 4) 持续性和终身性

11.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 实施素质教育,能够从根本上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更加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因素 3) 实施素质教育,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

9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学制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受到下列因素决定的: 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 生产力发展水平 3) 文化因素 4) 人口因素

5) 传统教育制度以及国外教育制度 6)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中国学校有官学、私学和书院三种类型

4.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只挑了“首次”的学制)

1) 1902年,颁布了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并未实施 2) 1903年,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3) 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类似美国的“六三三”学制——即壬戌学制

4) 1986年,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

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5) 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关注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学制 5.

1) 我国现行教育的形式构成

a) 教育领域构成

1学校教育 ○

2家庭教育 ○

3社会教育 ○

b) 教育阶段构成

1学前教育 ○

2学龄教育 ○

3继续教育 ○

c) 受教育方式构成

1面授教育 ○

2函授教育 ○

3远程教育 ○

4自学考试 ○

2) 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

1基础教育体系 ○

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

3高等教育体系 ○

4成人教育体系 ○

5特殊教育体系 ○

10

6.义务教育:国家根据一定法律规定,对所有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免费实施一定程度的教育,家庭、社会、学校和国家必须给予保证

7.义务教育特征:

强迫性、普遍性、免费性、公共性

8.各国的学制改革有以下一些共同的趋势: 1) 重视幼儿教育

2) 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化 4)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5)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11

第七章 教师与学生

1.广义的教师:凡是对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人都可以称为教师

2.狭义的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 非专门化阶段 2) 专门化阶段 3) 专业化阶段 4.

对国家和社会: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对学生个体:影响个人发展

5.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1) 专业地位 2) 经济地位 3) 政治地位 4) 职业声望

职业声望:是社会公众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和声誉的综合评价

6.教师职业的特点: 1) 示范性 2) 创造性 3) 复杂性 4) 长效性

7.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1) 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学生的心理调节者 5) 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8.教师的专业素养: 1) 专业知识

a) 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 b) 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 c) 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d)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12

2) 专业技能

a) 教学能力

b) 细致观察学生,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能力 c) 组织管理能力 d) 交往能力

e) 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f) 课程建设与开发能力 3) 专业道德

a) 爱国守法 b) 爱岗敬业 c) 关爱学生 d) 教书育人 e) 为人师表 f) 终身学习 4) 专业情意

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是指教师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专业自我

9.学生的本质属性: 1) 独特性

2) 生成性——学生正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教师要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3) 自主性

4) 整体性——学生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10.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1) 民主平等 2) 理解宽容 3) 互尊互信 4) 和谐合作

11.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 热爱和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13

第八章 课程

1.课程:是在学校培养目标的规范下有计划开设的学科与活动以及学校环境中对学生起着影

响的因素

2.课程研究的主要流派:知识中心课程论、学习者中心课程论和社会中心课程论

3.课程的类型:

1)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a) 学科课程:是以某一学科知识的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优点:简约性、系统性和高效性;缺点:不利于学生直接经验获得和实践能力培养、忽视学生需要、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b) 活动课程:是关注学生兴趣、动机和实践,体现学习者中心的一种课程形态 2)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a) 分科课程:是从某一学科领域选择知识,并按照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加以组织的

课程形态 b) 综合课程: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包括相关课程、融合课程、

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

3)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5)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课程编制: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 1) 课程目标

a) 按照课程目标的表述形式,课程目标分为——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b)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的认知领域,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理解、运用、分析、

综合和评价 c) 新课程改革,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

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2) 课程内容

a) 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基础性、社会性和生本化(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到

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

b) 课程组织有3种不同层面的方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直线式与螺旋式

c) 课程内容组织好后,其文本的表现形式从宏观到微观有三个基本的层次——课程计

划、课程标准、教材

3)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工作)

a) 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忠实执行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新取向 b) 课程是目的,教学是手段

4) 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业评价和课程本身评价)

a) 课程评价的功能——导向、激励、诊断、调节

b) 课程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4

5.课程改革 1) 外因

a) 世界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b)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经验 2) 内因

a)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6.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 课程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课程结构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课程内容

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综合性 4) 课程实施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 课程评价

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观 6) 课程管理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5

第九、十、十一章 教学(上、中、下)

1.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2.

1) 教学和教育

两者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教学与智育

a) 教学是智育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b) 教学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但智育不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3.教学的任务(可以用六子口诀帮助记忆——双基,三力,两发展): 1) 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 3) 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与能力

4) 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4.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1) 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2)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径 3)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活动

5.教学过程的本质:

1)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师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3) 师生交往是实施教学的基础

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 激发学习动机——前提 2) 感知教材——基础 3) 理解教材——中心环节 4) 巩固知识——发展 5) 运用知识——目的 6) 检查效果——评价

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a)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b)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c) 要处理好二者关系防止顾此失彼 3) 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

16

4)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8.现代教学理论的不同流派 1) 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2)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论

a) 教什么——基本结构 b) 什么时候教——早期教育 c) 怎样教——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3)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论

9.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学理论流派 1)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a) 质量和效率的共同优化

b) 强调教学要素(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的系统性 2) 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论

a) 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知分类

b) 对学生的“掌握学习”进行“诊断性测验” 3)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

a) 对传统指导的否定,即教师由指导者变成了促进者

10.教学原则:是指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通过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提出的组织教学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理(特点——主观性、可变性)

1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a)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b)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 c)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a) 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 b) 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 c)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3) 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直观形象(实物、模型、语言)的方式,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掌握规律奠定基础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a) 恰当选择直观手段

17

b) 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c) 关注直观形象展示的目的

4) 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形成完整的体系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a) 按照学科的内在逻辑组织教学 b)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c) 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

d) 将系统连贯性和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5) 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使学生及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牢固和熟练的程度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a)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b) 组织好复习和练习

c) 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d) 在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6) 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a) 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性特点,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 正确对待个别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12.教学方法: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策略、途径、程序的总和

13.顺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学生观 内容 信息传输方式 师生关系

1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读书指导法

18

注入式教学 被动接受者 “多而繁”强调全面 单向 单纯的接受关系 启发式教学 认识的主体 “少而精”强调结构 双向 师生心理相融度高 2)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

a) 演示法 b) 参观法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实习作业法

15.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6.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个别教学 班级教学 道尔顿制(按学科设置班级,按月安排学习内容) 分组教学

17.班级授课制: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优点

1)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 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3) 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4) 有利于各科系统知识的传授 缺点

1) 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发挥 2)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18.班级教学需要一些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与其配合 1) 个别指导 2) 分组教学 3) 现场教学

19.课的结构: 1) 组织教学 2) 检查与复习 3) 导入新课 4) 讲授新课 5) 巩固新课 6) 布置课外作业

2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备课

是教师为上课或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而做的准备与计划安排工作(如钻研教学材料,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方法)

19

备课类型(三项工作,三种计划) a) 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b) 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c) 显性备课和隐性备课 2) 上课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基本要求) a) 目标明确 b) 内容正确 c) 方法得当 d) 积极性高 e) 教学组织严密 3)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要求

a) 有目的、有重点,及时布置

b) 作业的形式多样,分量适当,难易适中 c) 要有明确的完成要求 d) 要认真、及时地批改

4) 学业成绩的检查(考查和考试)与评定(评分和评语)

要求

a) 公正、公平(客观性原则) b) 方式得当(发展性原则)

21.教学评价的功能: 1) 导向

2) 反馈与改进 3) 激励 4) 研究 5) 管理

22.教学评价的类型 安置性评价(之前) 形成性评价(之中) 诊断性评价(长期的) 终结性评价(之后)

20

第十二章 德育理论

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

1)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教育 2) 爱国主义教育

3) 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4) 集体主义教育

5)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6) 道德教育(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 7) 民主与法制教育 8) 劳动教育

3.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4.

1)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a) 知——道德认识 b) 情——道德情感 c) 意——道德意志 d) 行——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则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调节和促进作用)

2)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a) 外部矛盾——基本矛盾 b) 内部矛盾——基本动力

3)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4)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在活动交往中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

5.德育原则 知行统一

理论的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思维能力 注重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品德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a) 爱护和尊重学生 b) 信任学生 c) 严格要求学生 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

a) 疏导启发,以理服人

21

b) 坚持正面教育,多用示范和表扬 c) 加强纪律约束,规范学生行为 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a) 全面了解学生

b) 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学生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a) 教育学生,形成和建设集体

b) 通过集体影响学生,通过个体学生的成长影响和建设集体 因材施教

a)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点进行教育 b) 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进行教育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

a) 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和要求应保持一致 b) 做好衔接,保证教育影响前后连贯和一致

22

第十三章 德育实施

1.中小学常见的德育方法 1) 说服

要求

a) 论证合理,论据充分,有理有据 b)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理交融 2) 陶冶法

a) 情感陶冶 b) 环境陶冶 c) 艺术陶冶 3) 实践锻炼 4) 示范

5) 指导自我教育

a) 自我评价 b) 自我监督 c) 自我调节

6) 品德评价(表扬与奖赏、批评与惩罚)

要求

a)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学生 b) 惩罚应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 c) 惩罚的方式要适当 7) 讨论 8) 角色扮演

23

剩余部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 自主性

备注:以上内容全手打,难免有打错的地方,但知识点的准确性本人是有把握的,其它未涉及到的章节或者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或者不是很重要。当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学习,祝你们考试顺利过关!!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l6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