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

更新时间:2023-06-10 09: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大论文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

清政府走下历史舞台之后,中国在辛亥革命之后,直至民国年间,社会没有如某些社会改革思想家所愿:随社会制度改良而民生获得改善。反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社会时期之一: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用同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幕悲剧——《骆驼祥子》。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的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祥子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力车夫,以拉黄包车为生。他纯朴,善良,坚韧,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和憧憬。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可在那极度黑暗的年代,一个小小车夫的愿望根本不被那个社会所容忍。城市的生活遭遇不但毁坏了祥子原本健康的体魄,也慢慢腐蚀着他的思想。刚来到城市的祥子是淳朴老实,想法简单的,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稳稳实实地过上体面的日子。然而这种体面,强劲,奋斗的生活总是不能给他带来与其的幸福。最后,他只有消灭了个人的想法与作风,完全融入到城市的污风浊雨中,而成为一个“车夫的车夫”,行为放荡猥琐,思想自私狭隘。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祥子生活在特定的年代,他的命运受到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就祥子的悲剧性格来说,即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而婚姻的悲剧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在各种因素的挤压下,本来勤劳善良的进城打工者在时代的暗沟里,没能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他的悲剧的形成,普奏了一曲时代的悲歌。

一、祥子的悲苦生活

祥子因为失去双亲和土地,由破产农民的身份进城做了人力车夫,成为早期的打工一族。初到北京城时,尽管祥子已经经历了生活的打击,但他对生活没有失去信心,他“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一无专长,二无文化,所依靠的只是自己的力气,所以“凡是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他最终选定了做车夫这一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因为他天真地幻想:“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就可以不受车主剥削,就能过上“独

电大论文

立”、“自由”的生活。为了这个希望,他风里来,雨里去,拼命拉车,省吃俭用,终于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

他勤劳、纯朴、善良,不抽烟,不喝酒,不嫖娼,他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玉,没有受到世俗染缸的浸染。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比其它车夫都更加辛勤的劳动,更和善的对待客人,更严格的要求自己。祥子,一个在城市拉黄包车的农民,甚至连一点小市民的狡猾也没有,可是他有别人所没有的坚强意志和执拗态度。买车历经三起三落,虽然每一次失去车子,对祥子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可是他居然能一次一次爬起来继续奋斗,这种坚韧的个性,正是底层贫民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也是广大劳苦大众,在几千年中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的对生活的执著和眷恋的生动体现。即使在苦难的岁月里,这种追求也不会停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祥子身上闪现的可贵品质,是劳动人民美德的化身,祥子的生活和遭遇也因此更具有时代的意义和典型的价值。他想拉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丝毫没有职业倦怠症,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多拉快跑,省吃俭用,过不了多久,就能达到目的。强烈的求生欲望,顽强的奋斗精神,是勤劳的祥子性格中的重要方面,靠他自己的努力,三年之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拥有新车的他,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的越来越起劲。他幻想着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就可以再买辆车,一辆车,两辆车 他就可以开车厂子了。于是,祥子每天拼命的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考虑,兵荒马乱的时候,他照样去拉车。祥子不仅勤劳,他做事认真负责,讲究信用和义气,他拉车出了事,自己满脸花并不在意,而在意曹先生以及他的车,曹先生被摔伤了,虽然摔的不重,但祥子竟然没有感到自己的胳膊肘在流血,脸在流血,而硬要曹先生上车,把他拉回家,并且要求辞职,要求以自己的工钱赔偿曹先生的损失,可见祥子原本有着朴素善良的心灵,有着美好的精神世界。

他不是一个自私的人,而且还充满着同情心。当他发现老马、小马爷俩儿在寒冷的夜里,缺吃少食几乎昏厥的时候,便毫不犹豫的帮他们买来羊肉包子,虽然自己也不富裕,但是他心里还是乐呵呵的。只要有人有难,必伸援助之手。尤其是对备受生活折磨的不幸的小福子,即使虎妞阻拦,也丝毫没有减退祥子对他帮助的热情。如此善良、憨厚之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却无立锥之地,社会和时代

电大论文

在一点点吞噬他的天性。

祥子的个人奋斗,反映了他对劳动的热爱,对生活的严格自律,焕发着蓬勃向上的动人光辉。车被抢之前,“祥子知道事情要坏,可是在街面上混了这几年,不能说了不算,不能耍老娘们脾气!”这里祥子把职业信用看得高于自己的安危。祥子的个人奋斗与资产阶级的不择手段,极度损人利己的人生观有天壤之别。暗示了祥子以后悲惨命运是必然的发展。祥子是带着劳动者的纯朴忠厚去做的。为了买上车,祥子起早贪黑地拉车跑,自己病了却舍不得花钱买药,喝糖莲,“没有一般洋车夫可以原谅而不使效法的恶习。”也体现出了为了理想而严格自我约束的意志美。

二、祥子的悲剧人生

祥子曾经是一个勤劳节俭,淳朴善良,忠厚要强,热爱生活的劳动者。作家用了奇特的比喻:“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边也能做个好鬼似的”来赞扬他。然而,就是在这个地狱里都会是个好鬼的他,在人民间却没有能够始终做个好人。祥子由于生活所迫,当了人力车夫。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不赌钱,靠着自己的顽强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及省吃俭用,用了三年的时间,凑足了钱,实现了自己买车的理想。他激动、兴奋、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每天拼命的跑,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生意就做。可是,好景不长,为了多赚一点钱,他冒险把车拉到清华,途中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捉了去。“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灭了。车的丢失使祥子的内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心中只有恨和抗议,恨大兵和“世上的一切”,“凭什么把人欺负到这种地步呢?”但是没过多久,他便从痛的深渊中挣扎出来,心中仍满怀希望,决心“重打鼓另开张,从头儿来”。他暗中观察时机,顺手牵羊,带着几头骆驼逃出了兵匪的魔爪。他从军营中逃出来,病痊愈后,便急不可待的梳洗打扮一番,饱餐一顿,又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他比以前更加起劲的干活挣钱。祥子在得到“骆驼”的外号之后,名声比他单是祥子的时候臭的多。他开始羡慕烟酒,逛窑子,他没有了以前的单纯善良,积极向上的思想,只不过强烈的买车的欲望促使他产生了一种顽强的抵抗力。他为了挣钱,拼命和别人抢生意,“像只饿疯了的野兽”。这是那个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的祥子,已经开始蜕变。他在恨“世上一切”,恨别人“凭什么把人欺负到这

电大论文

种地步”时,他自己也开始去做弱肉强食的实施者,他体内的兽性开始萌生。只是那个一进城就买车的欲望支撑着他还没有越过最后的防线,他去买了一个闷葫芦罐,把挣下的钱一点一点的往里入,准备将来第二次买车。就在祥子没日没夜地再次向着自己的理想冲击的时候,又因进步的曹先生受到政治迫害,牵连了他,反动政府的侦探趁机上门敲诈,拿走了他打算买车的全部积蓄。祥子的钱被抢去了,希望和抗议都没有了,只剩下委屈和叹息,但他并没有失去“穷死不偷”的诚实品格。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回到了人和车厂,把自己交给了刘四爷父女,从此死了心,认了命,变成了一个“仿佛能干活的死人”。祥子理想的婚姻是娶一个年轻力壮、一清二白的乡下姑娘,而虎妞是一个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和老姑娘虎妞的婚姻,对祥子来说也是一场更加难以忍受的灾难,这种带有阶级对立性质的畸形婚姻,严重的腐蚀摧毁了祥子的生活意志和奋斗精神。虎妞的生活理念与他的理念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在冰冷的对抗中,拥有了虎妞买给他的第三辆车,尽管因为这车是祥子用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换来的,他拉着它心里很不舒坦;但祥子毕竟还是有了自己的车,他总算是圆了自己的买车梦。然而,祥子依旧还是没有想到,自己即使是这样屈辱地生活着,社会还是不容他。不久,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掉车,为虎妞料理后事。他从此一无所有,同几年前进城里同样一贫如洗,但精神却产生了天壤之别的变化,加之他爱恋的小福子的死,使他彻底崩溃。活着的意义已全部消失,心理的承受能力已完全被摧毁。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的小伙子消失了,社会上又多了一个抽烟、喝酒、打架、耍赖的“刺头”,一个让人又恨又可怜的行尸走肉。他这个活死人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到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这个吃人社会车轮下碾碎的悲剧人生终于落下了帷幕。

三、祥子的悲剧根源

(一)、吃人的旧社会造成祥子的悲剧

落魄的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原本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勤奋、顽强去求得独立的生存空间的,但他却不断受到摧残,这其中既有抢他车的大兵,又有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既有欺骗、压迫他的虎妞,又有愚弄他的陈二奶奶,以及诱惑他的夏太太等。正是这些兵匪特务,社会渣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不断地盘剥祥子,压迫祥子,最后,毁了他的理想,吞噬了他的灵魂,摧残了他健壮的身体,

电大论文

使他蜕变成了一头走兽。在祥子由人变成鬼的悲剧的同时,作者所指的始终是黑暗的社会。这就使人们在看到祥子悲剧的同时,进一步看到了吞噬祥子灵魂、将他逼入堕落深渊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它吃人的本质。

祥子勤劳,淳朴,善良,忠厚要强与虎妞的懒惰,泼辣,丑陋,粗野,满肚机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杨宅夫妇的蔑视与侮辱,让祥子怒发冲冠,愤而辞职。他不能忍受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他,而后他回到人力车厂,在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被虎妞灌醉,和她睡在一起。当祥子醒来后,感到疑惑,羞愧,难过。祥子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近乎可悲:能有一辆车,可以自食其力,找一个年轻力壮、一清二白的乡下姑娘,好好过日子。可是后来,虎妞欺骗祥子自己怀孕,祥子的淳朴善良,使他信以为真,钻进了虎妞设计的圈套。婚后,祥子知道自己受欺骗后,十分讨厌虎妞,但作为男子汉的责任感,又使他不能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把她抛在一边,弃她而去。祥子不愿意听从虎妞的摆布做小买卖,也不想去当车主奴役别人,更不愿做笼中鸟儿,给人家啼唱,然后给人卖掉。他只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车夫,不甘心“压在老婆的几块钱底下”讨饭吃,可是那个社会并没有因为祥子的勤劳和善良而善待他,他的车屡次在现实中消失,梦想在军阀和特务的挤压下化为泡影。最后 ,他心爱的小福子也因生活所迫上吊自杀了。这最后的打击使祥子万念俱灰。从此,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望和信心,彻底地从先前热爱拉车,到讨厌拉车,到最后拉不动车;从先前忠实义气,变得厚颜无耻;从先前矢志不移,到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最后完全蜕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没有了魂灵的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剧,反映了旧中国城市人力车夫的血泪生活和共同命运,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黑漆漆的社会吞噬了祥子心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生存对他已没有了任何正当的理由。美梦接二连三地破灭,催化了他堕落的历程。

(二)、狭隘的思想导致祥子的悲剧

祥子是一个破产的农民,其思想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有着浓厚的传统意识。祥子花了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买下了第一辆车,可谓意义重大,于是祥子人车双寿合一,将买车的那天定为自己的生日,祝贺这不平凡的一天。“祥子的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一个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在祥子眼里,女的不配坐新车的第一位。这种“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深植于祥子的思想深

电大论文

处。在与虎妞的畸形婚姻中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祥子婚姻的悲剧。虎妞不是他理想中的伴侣。她又老又丑、又厉害、还充满了江湖习气。祥子觉得娶了一个母夜叉。他年轻、要强,首先心内存了芥蒂。婚后生活与祥子的理想也是相悖的,他们俩像两条平行线,生活思想根本没有交叉点。祥子为“眼花缭乱的新房、游手好闲的生活”感到空虚和烦闷,感到自己“不是人,而只是一块肉”,他独立的价格受到虎妞的管制,他改变不了虎妞的好吃懒做,却也不能顺从虎妞给也设计的生活道路,即:当车主、做买卖、吃赚金。他仍向往着“拉自己的车的人生目标。”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距离,他感到虎妞时刻管束着自己,他想做什么但不一定能做什么,他的男性自尊和理想棱角受到伤害,婚姻潜伏着危机,即使虎妞不因难产而死,他们的婚姻也不会幸福。在整个婚恋过程中,祥子的思想一直受到封建伦理规范的管制。祥子之所以就范于虎妞的圈套,是因为“万恶淫为首”的东方训诫,他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模式,导致了“羞愧、难甘”的罪恶感。其实他完全可以逃离这段婚姻,可传统的枷锁套住了祥子的灵魂,使他精神压抑、心理滑坡。狭隘的封建伦理思想将他整个套住,他不能开动脑筋去想开一点,导致了他闷葫芦似的沉伦。他本可以在城市环境中继续自己美好的买车理想,重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可他在苦海中却沉溺了,退缩了。

祥子身上有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有他自身的弱点,如:自私和冷酷。祥子堕落前的自私,与小福子的牺牲精神,与小马儿祖父年轻时的热心肠形成鲜明对照。小福子“为教弟弟吃饱,她得卖了自己的肉”,而祥子深爱小福子,却因为她肩负着养家的责任而离开她。小马儿祖父年轻时,“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做”,“跳河的、上吊的”都救过。而祥子为了实现买车的理想,不惜与老弱病残者抢生意。他太关注自己了,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去关心别人。看到了祥子原本纯朴、善良的本性,又看到了他在黑暗的重压下,是怎样一点点开始滑向蜕变的。 祥子身上有小农的狭隘意识,从农民到车夫,祥子并没有改变小生产者的生活态度。他“不想别人,不管别人”,“只关心自己的车”,买车是他的信仰和宗教。他对城外的战争、政局的变动漠不关心,在受到意外的打击后,困惑不解的只是“我招谁惹谁了”,“凭什么”欺负人。他把必然的阶级压迫看成偶然的劫难,把不可避免的社会冲突看成个人之间的较量。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辆车上,以为

电大论文

“有了自己的车,就可以不再受拴车人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了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就:“可以使他自由,独立”。沿着这条个人奋斗的幻想之路走下去,在现实面前只能是碰的头破血流。

憨厚沉默的祥子实际上也有一颗善感脆弱的心。他显然不是在完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放弃人生追求的,而是从生活经验中预计到未来也是黑暗时才停止奋斗的。当外在的力量压迫生命的时候,祥子总是既没有去分析压迫的根源,引出抗争的愿望;也没有去反省自己的个性,增强反抗的力量。每一次的打击,都只是更深地引起祥子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否定。他总是自问要强要怎么样呢?烟、酒、色都对他更加增添一份诱惑力。在虎妞和夏太太的伤害中,固然是她们设好圈套让祥子钻,但同时也是由于祥子缺少足够的意志力战胜自己的本能冲动。祥子自己对此没有进行丝毫反省,而只是简单地认为“说真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一切都是她布置好的,单等他来上套儿。毛病似乎是他太老实,老实就必定吃亏,没有情理可讲!”在与车夫们的关系上,祥子不善与他人交流,但一旦自己受到挫折,却容易暗中琢磨,按自己的思路去想,最终也找不到自己受挫折的真正原因。最可悲的是,祥子的目光太短浅,他企望的仅仅是想拉上属于自己的车。也就是说,他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幸福。这样,祥子的挣扎、反抗,便都是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由于是个人奋斗,就使得他一方面不能清醒地看清周围的环境,看清自己,犹如盲人在黑暗中摸索,以致到处碰壁;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孤单的,而他面对的黑暗势力却是强大的,当然很容易会被黑暗势力吞噬。小马儿祖父说“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这里包含着对吃人社会的真切抨击,也包含着对群体共同抗争的深切呼唤。像祥子这样的劳动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仅仅靠个人奋斗是根本行不通的。这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祥子必然悲剧命运的揭示,体现了老舍在作品中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本质的思考,对酿成祥子命运的根源的理性挖掘。老舍在小说中一再提到所谓“辙儿——当祥子自强自爱时,说他没入门道的“辙儿”,而后来他自甘随落后又称他为名副其实的“辙儿”——其实使隐含着祥子的悲剧性格是从始到终,无法抗拒的。由此看来,在作家的意识中,悲剧的发生是一定的。当我们阅读并深入把握作品的内涵后,也会强化这种必然的悲情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的创作是一个完全清醒、冷静、理智的作者在房间创造一个相当糊涂、难堪的盲目奋

电大论文

斗者的过程。

鲁迅曾经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子由一个青春,健康,正直,善良的劳动者,沦为堕落,自私,病态的“个人主义末路鬼”,一个“仿佛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的祥子,在短短的几年间变成吃喝嫖赌,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从祥子由人变“鬼”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社会的黑暗。他被腐败的环境锁住,而不得不堕落。他一次又一次与命运搏斗,但一切都是徒劳,最终向命运屈服。他的一切幻想和努力都成为泡影,黑暗的旧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人性。祥子的悲剧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在黑暗的社会中,一个人想凭自己的努力获得生存的愿望是永远不会实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l5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