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0 03: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设计)名称 论文(设计)来源 学生姓名 一、调研资料的准备: 自选题目 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 论文(设计)类型 学 号 应用研究 导 师 专 业 论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拓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当今国际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商业银行拓展投资业务的发展规律,思考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投资投资银行业务的前景和发展战略。调研过程中需要从报章杂志,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查阅和研读有关商业银行投资业务拓展进行探讨和分析的书籍和论文,理解相关理论并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运用。 主要参考文献: 1.Allen N. Berger, Rebecca S. Demsetz and Philip E. Straha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9. 2.Bharat N. Anand and Alexander Galetovic. Investment banking and security market development: does finance follow industry? IMF working paper, 2001. 3.查里斯·R·吉斯特著,郭浩译.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王明夫《投资银行并购业务》 5.宋国良 《投资银行学》 6. 姜瑶英著《20世纪90年代美国银行业的改革与战略》; 7.马丽娟著《投资银行研究》等文献。 二. 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 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其业务主要指除传统银行业务以外,与资本市场有关的所有证券、基金、债券等业务。从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来看,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大势所趋。随着我国金融政策的松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本文从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入手,阐述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论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投资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阐述投资业务的经济内涵和功能。 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意义 第四部分: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实际的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案列,提出对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发展策略。 第五部分:总结观点。 三. 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2007年12月1 日 完成开题报告 2007年12月31日 完成文献综述 2008年03月13日 完成毕业论文粗纲 2008年04月20日 论文终稿(设计成果) 四. 完成论文(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商业银行拓展投资业务的相关资料搜集途径很多,比如网上的论文库和期刊库,图书馆有关的书籍,论文等,在必要时也可以调查访问,这些都可以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07年12月1日 摘要
随着1999年11月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历经60多年的分业经营模式宣告终结,至此,世界金融界仍严格实行分业经营的主要国家只有中国。近20年来,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展的投资银行业务己逐渐形成明显的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和集中化的发展变化趋势。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后,中国金融开放被规定了时间表和加速度,到2006年,随着5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从事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将全面介入我国金融领域,国内商业银行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国际全能银行和一流投资银行的严峻挑战,这为国内商业银行加紧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形成了外在的压力。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进行了理论与政策的研究。
第一部分对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定义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投资银行的经济功能和基本业务,并且分析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部分主要对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描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改革情况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背景。
第四部分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和优势,并对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与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1
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障碍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改革政策措施及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策略。
文章最后对全文作出总结。
关键词: 投资银行业务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2
Abstract
Nov.1999 witnessed the passage of American \service modernization bill\which put an end to the separate operation mode working for more than sixty years. Thus, China becomes the unique country that is still sticking with separate operation mode all over the worldwide finance circles. In recent twenty years, the investment banking, which is practiced by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gradually appeared to be internationalized, diversified, specialized, and intensified in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ver-increasingly rat-race market competition. With China's WTO entrance, which happened in Dec., 11}', 2001, China was required to open up her finance according to a preset schedule. That is, by 2006, when the five-year interim is over and China's banking is open up in an all-round way,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es, which are crossing-operation-oriented, will penetrate into China's financial field here and there, and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will have to face harsh challenge posed by international omnipotent banks and top-notch investment banks, thus constituting outside pressure on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that are stepping up their efforts to develop investment banking.
The author conducts a deep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policies, abiding by which the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practice investment
3
banking, by dividing the dissertation into six sections.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author makes clear the definitions of commercial bank and investment band, introduces the economic function and fundamental operations of investment bank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commercial bank and investment bank.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autho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theoretical bedrock of separate operation and crossing operation, and in addition, compares all the modes taken by the crossing-operation-practicing banks.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 author depicts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ing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in which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develop investment banking.
In the forth section, the author makes a discuss over the necessity and advantage of domestic commercial hanks if they are to develop investment banking, and sets forth the relation between attempting investment banking and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fifth sec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key impediments and unaddressed problems standing in the way that ou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initiate investment banking, and besides, raises corresponding governmental solutions as well as steps that can be taken by commercial
4
banks.
In the sixth section, the author dwells on the emphasis ou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put on and the staged strategy they should take when they develop investment banking.
In the last place, the author makes a summary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Key words: Investment Banking Mixed Operation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5
目录
一、导论.......................................................................................................................... 8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背景 ......................................................... 8
1、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改革情况 .......................................................................... 8
2、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背景 ................................................ 10 (二)、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意义 ....................................................... 12 (三)、混业经营的动因与理论基础 ........................................................................ 12
1、资源共享说 ................................................................................................. 12
2、范围经济说 ................................................................................................. 14 3、制度变迁说 ................................................................................................. 15
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概述 ........................................................................................ 16
(一)、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定义 ........................................................................ 16
1、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定义 ................................................................. 16 2、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定义................................................................ 17 (二)、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与联系 .............................................................. 18 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 ................................................................................. 19 (一)、全能银行模式 ............................................................................................. 19
1、全能银行模式介绍 ...................................................................................... 19
2、全能银行模式的优缺点 ............................................................................... 20 (二)、母银行模式 ................................................................................................. 21 1、母银行模式介绍 .......................................................................................... 21
2、母银行模式的优缺点 ................................................................................... 21 (三)、控股公司模式 ............................................................................................. 22
1、控股公司模式介绍 ...................................................................................... 22 2、控股公司模式的优缺点 ............................................................................... 23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和优势所在 .............................................. 24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 24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势 ....................................................... 25
1、商业银行的信誉优势 ................................................................................... 25
2、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 ................................................................................... 25 3、商业银行的“集成式”服务优势 ................................................................. 25
4、商业银行的网络信息优势 ............................................................................ 26
五、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障碍及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26
(一)、制度约束问题 ............................................................................................. 26 (二)、投行业务认识问题 ...................................................................................... 28 (三)、内在经营动力问题 ...................................................................................... 28 (四)、收费管理问题 ............................................................................................. 28 (五)、人才素质问题 ............................................................................................. 29 六、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策略。.............................................................................. 30 (一)、转变经营理念,建立一套与投资银行业务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 30
(二)、改革银行经营机制,完善内控制度 .............................................................. 30 (三)、加强银证合作,发展新型投行业务 .............................................................. 31 (四)、加强市场调研,确保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正常开展 .............................. 31
6
(五)、加强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推进对外合作 ................................................ 32 (六)、健全投资银行组织体系,培养专业化投资银行人才 ..................................... 33 七、结束语 .................................................................................................................... 34 附录............................................................................................................................... 35 参考文献........................................................................................................................ 49 致谢............................................................................................................................... 51
7
一、导论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背景 1、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改革情况
我国金融业发展历史、成长过程都与美国有着很大差别。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是银行业,社会金融资产的90%表现为存贷款,90%以上的金融业务集中于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根本没有发展起来。谈不上分业或混业。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专业银行分化,市场竞争机制被引入金融业,各专业银行间经营范围相互突破,分工领域相互渗透,业务竞争日益激烈,非银行金融机构渗入银行业务,出现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贷业交叉经营,金融业与实业、商贸业等非金融业混合经营的局面,到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大量资金被用来炒股、炒房地产、办实业,加速了银行自身风险的积累,也促使了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生成。面对这种情况,国务院于1993年12月出台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金融机构由全能制经营转向分业经营;199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实施,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银行业实现严格的分业经营。由此,银行业与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制度在我国形成。然而,从1994---1997年,又出现了假回购、真拆借,大量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等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于1997年进一步提出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就在我国实行分业经营不到10年的时间里,受到美国《1999年
8
金融服务现代法》通过的影响,我国理论界掀起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讨论浪潮。如今,对混业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人认为分业经营模式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我国分业经营政策也出现了适度放松和调整。199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先后发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与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回购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随后,监管部门允许证券公司向商业银行申请股票质押贷款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这就打破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长期以来的分隔局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6月2旧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允许商业银行在经过央行审查批准后,可开办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并就准入制度、审批程序、收费标准等做了明确规定。2003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银监会又出台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将对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正的《商业银行法》第三条第十四项中“允许商业银行经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的表述为以后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预留了空间。2004年7月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中国银监会信托投资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定》,根据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
9
融机构获准投资入股信托公司,从此,银行业进军信托业之路打通。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试点办法》的出台,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标志着商业银行全面介入基金业务,将全面从事货币市场基金业务和资本市场基金业务。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业中已经出现了混业发展的一些尝试,这些尝试主要是通过控股公司的形式出现的。1979年,中国银行在香港成立中国财务建设香港公司,并在1998年在香港将其重新注册成立了中国银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银国际),现在,中国银行在香港己经拥有中银香港(银行业)、中银集团保险(财险)、中银保险(寿险)、中银国际(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信托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混业经营金融集团。2000年2月,光大集团以19%的控股权入主申银万国证券,成为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拥有光大银行、光大信托、光大证券和保险业的控股公司性质的金融集团。2002年12月5日,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这些情况显示:我国金融业实务性操作有可能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打破“分业
经营、分业监管”的铁律,向混业经营发展。 2、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背景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大都已发展成为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及现代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商业银行,其投资银行业务已包含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证券私募发行、企业并购、
10
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咨询、资产及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等,是名副其实的“金融百货公司”。近20年来,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展的投资银行业务已逐渐形成明显的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和集中化的发展变化趋势。2002年全球千家银行排名前25位大银行中,除我国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实行分业经营模式外,其余均采取混业经营模式。2002年世界最大25家银行的一级资本总额达到了6276亿美元,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1. 831万亿美元资本总额中占34. 3%。这个数字在2001年是33. 1%, 2000年是30. 4%。以资产计,世界最大25家银行的资产总额14. 631万亿美元,占世界千家大银行资产总额39. 628万亿美元的36. 9%。花旗银行、美洲银行和汇丰控股以资本计,在2001年位居前三名,2002年居世界前三名的地位未变。这三大银行不仅一级资本和资产规模均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其盈利能力更强,三家银行平均资木回报率和平均资产回报率均有所上升。另一方面,2002年全球10大投资银行中,有7家从事混业经营,其中花旗集团名列10大投资银行之首。从全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两个方面排名可以看出,全球金融资源正在向混业经营的国际大银行集中,并且这种集中的趋势仍将会持续下去。1混业经营是金融资源向大银行集中的手段和加速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承诺的压力下,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机遇和挑战。
1
田瑞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P166
11
(二)、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意义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是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战略选择,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企业直接融资巾场的迅猛发展,主要依赖利息收入的传统商业银行面临严峻挑战,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向综合化、个能化演变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在现行金融制度安排下,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是有效提高赢利能力和竟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混业经营的动因与理论基础
学术界对金融混业经营的现象进行过很多研究1,从基础理论、假说、实证检验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观点。有的是从宏观的经济理论出发,从混业的风险、效率、垄断等角度来分析混业的优势,还有的是从微观经济理论出发,从市场竞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方面分析混业经营的合理性。总体说来,笔者赞同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资源共享说
支持资源共享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分业经营模式难以实现金融资源的共享,在信息不对称下,追求信息完备,实现资源共享,是混业经营得以迅猛发展的基石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不同行业对生产要素的品质、要素特征、要素结构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即资产具有专用性(Asset-specificity),资产的专用性越强,资源在不同行业间进行转移的成本就越高,生产要素就会被锁定在相应行业,但是如
1
邢桂君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研究》中对国内外对于银行业混业研究就国内外对混业经营研究的角度和研究水平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综述。
12
果两种行业或者业务的生产要素资产专用性程度低,那么就可以通过合作以及其他的资源转移方式在更广泛的经济领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1”现代金融业的生产要素包括信息(金融信息、企业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企业家才能、创新的金融产品、完善的管理制度、己开发的市场、交易平台、网络(销售网络、电子网络)、通讯线路等等,这些资源共性很强,专用程度很低,这就构成了金融机构资源能够共享的基础。
金融资源共享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各金融机构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中除了支付经营费用外,还要支付用于进行市场调查、审查和跟踪监督的费用。跨行业、跨系统开辟市场还需聘请高才能金融企业家。这一系列的支出称为交易成本支出。金融机构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协同效益的好处,必须舍弃分业经营,实现混业经营,利用合作伙伴已有的共享资源达到利润最大化。金融资源共享还可以在金融机构内部合理配置资源。为了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共享金融资源,各家金融机构必须联合,不管混业经营采取哪一种形式,其基础都是以资源能够共享为前提。若各金融机构间没有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的资源,其联合就失去了意义。彼此间相依相关的资源就是共享的金融资源。金融机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追求可供利用的资源成为共同的目标,在利益驱动下,业务交叉、信息沟通,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不但资金营运效率提高、收益上升,还能减轻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行为。从全社会角度看,共享资
1
程卫红.资源共享:混业经营的基础.金融研究,2002,(7)
13
源节约了交易费用,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可以说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1
2、范围经济说
范围经济说与资源共享说有一定的共性,因为范围经济的决定因素是交易费用,混业经营、资源共享带来的交易费用的降低,使金融机构更易达到范围经济。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张缩,导致相对于收益的平均成本升降的状况。凡由于扩大生产或经营范围导致相对于收益的平均成本降低的,就称为具有范围经济。凡是在范围扩大后,出现相对于收益的平均成本不降低甚至反而升高的,就称为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 ofScope)。
金融机构范围经济可被界定为金融业务领域的扩张或经营品种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收益增加或边际费用下降的情况。如果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扩大后,其交易费用下降引起边际收益增加或边际成本下降,就表明金融机构实现了范围经济。金融机构是决定维持其原有业务品种,还是决定开展其他新业务品种,取决于金融机构开展新业务前后交易费用的比较。如果开展新业务后交易费用降低,则金融机构将引进新型业务,如果交易费用增加,金融机构将维持原来经营业务范围。
1
程卫红.资源共享:混业经营的基础.金融研究,2002,(7)
14
3、制度变迁说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设立、变更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存在不同的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两种是诱导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制度供给满足制度需求的过程,也就是一种新的有效率的制度对原有的低效率制度的替代,也是制度由非均衡状态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主体包括制度的需求者与供给者,戴维斯和诺斯认为,需求者之所以有新制度需求,是因为特定的技术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如生产技术发展、市场规模扩大、价格上升等,但由于规模经济的要求、厌恶风险或政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原有的制度(或制度安排)未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制度与其环境的匹配不再是最优状态,此时便产生了新的潜在的收益,这一收益在原有的制度内不可以被内在化,而若实行新的更有效率的制度就能获取这种利润,这样在原有制度的支配下的人中,总有部分人或组织为获取这一潜在的利润而率先起来去克服各种困难,提供新的制度供给,实现新的制度均衡。对于制度供给者,他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权衡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与成本,从而决定制度的供给与否。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这一工具,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金融组织经营制度的两次变迁。1933年的美国,由于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者信心遭受严重打击,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和投资的
1
江日初.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实践、理论与制度变迁.经济师,2004,(4)
15
萧条,这时,投资者信心需要制度的保证来予以重建,政府和普通公众是制度的需求者,同时,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政府进行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对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实行严格的分离,同时实行存款保险,并相继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这样稳定了公众的预期,对恢复和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制度变迁的收益显然大于相应的成本。80^90年代的再混业变迁,从环境上来说,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全球化的市场拓展,大银行大混业使现有的大型金融实体“有了新的潜在的收益”,大型 金融实体就成为制度的需求者,另外,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银行经 营水平,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正如拉坦所认为,制度变迁的原因不仅在于对新的更有效制度的需求,也是人们有关社会与经济等知识供给增加的结果),外来者混业经营的竞争等诸因素的影响,尽管混业风险依然存在,然而权衡利弊,制度变迁的收益很可能大于变迁的成本,因此,英、美、日、法等纷纷采用大银行大混业的模式。从制度变迁的过程来看,它不能被理解为简单的分分合合,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有着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定义 1、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定义
传统的商业银行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为其基本业务的银行。它受授信用的对象主要是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个人。它的业务范围是以存贷款和资金结算为基本内容,以国家金融管
16
理当局授权为限。世界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战略、防范金融风险和完善金融体制的要求,明确规定各自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的范围,并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加以调整。各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依据的基本法规是《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等1。 2、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定义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投资银行的称谓在各国也不完全相同,美国称之为投资银行,日本称之为证券公司,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德国称之为私人承兑公司,香港称之为吸储公司,法国称之为实业银行等等。美国著名金融投资专家罗伯特?库恩(Robert Kuhn)根据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趋势曾对投资银行下过如下四个定义:
(1)最广义的定义是: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银行,都可以称为投资银行。它不仅包括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还包括保险公司和不动产公司。
(2)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这是对投资银行的第二广义的定义。因此,证券包销、公司资本金筹措、兼并与收购,咨询服务、基金管理、风险投资及证券私募发行等都应当属于投资银行业务。而不动产经纪、保险、抵押等则不属于投资银行业务。
(3)更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义仅包括某些资本市场业务,例如证券包销,兼并收购等,另外的资本市场业务,例如基金管理、风险投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工具的创新等则应该排除在外。
1
郑沈芳.商业银行业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P 1
17
(4)最狭义也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的定义仅把在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上承销证券、募集资本和在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上交易证券的金融机构当作是投资银行1。这一定义排除了当前世界各国投资银行所现实经营着的许多业务,因而显然己经不合时宜。国际投资银行界普遍认为,以上第二个观点最符合现代世界投资银行的现实状况,目前是投资银行的最佳定义。 (二)、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与联系
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市场中两类最重要的中介机构,从本质上来讲,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一方面使资金供给者能够充分利用多余资金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又帮助资金需求者获得所需资金以求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二者的功能是相同的。 然而,在发挥金融中介作用过程中,投资银行的运作方式与商业银行有很大的不同,投资银行是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而商业银行是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投资银行作为直接融资的中介,仅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它为筹资者寻找合适的融资机会,为投资者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但在一般情况下,投资银行并不介入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之中,只是收取佣金,投资者与筹资者直接拥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例如投资者通过认购企业股票投资于企业,这时投资者就直接与企业发生了财产权利与义务关系,但投资银行并不介入其中,因此这种融资方式称作“直接融资方式”。商业银行则不同,商业银行同时具有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
1
〔美」罗伯特·库恩.投资银行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P2
18
者的双重身份,对于存款人来说它是资金的需求方,存款人是资金的供给者;而对于贷款人而言银行是资金供给方,贷款人是资金的需求者。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存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并不直接发生权利与义务,而是通过商业银行间接发生关系,双方不存在直接的合同约束,因此这种融资方式称作“间接融资方式”。传统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区别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1 基本业务 功能 活动领域 业务概貌 利润根本来源 经营方针和原则 风险特征 投资银行 证券承销 直接融资 主要活动于资本市场 无法用资产负债表反映 佣金、手续费、投资收益等 商业银行 存贷款 间接融资 主要活动于货币市场 表内和表外业务 存贷利差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更注重追求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开拓 的结合,坚持稳健原则 一般情况下,投资人面临的风险较大,投资银行面临的风险较小 无特定的保险体制
一般情况下存款人面临的风险较小,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较大 存款保险体制 保险体制 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
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其实可以被划分为三类:全能银行模式(Universal Bank Model);母银行模式(Bank-parent Model);控股公司模式(Holding Company Model)。 (一)、全能银行模式 1、全能银行模式介绍
全能银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全能银行泛指任何进行
1
资料来源:《分业银行体制和全能银行体制比较研究》一,孙世选
19
混业经营的银行(集团);狭义的全能银行特指“单一法人”框架内经营金融业务的银行。本文使用的是全能银行的狭义概念。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银行以它自己的账户从事证券、保险业务;各业务部门作为内部附属机构而存在,没有独立的权力,且各业务之间联系紧密:整个体系为一级法人体系。另外,银行除了广泛从事各类金融业务外,通常还拥有控制非金融机构的能力。全能银行模式打破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传统界限,使金融机构能提供最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不动产市场、保险市场及其他资产、衍生工具交易的服务。运用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德国,还主要包括欧洲大陆的瑞士和荷兰、卢森堡、奥地利等国。在德国法律中,“银行”其实指的就是“信用机构”,所以,信用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银行都可以经营。
2、全能银行模式的优缺点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控制力较强、相互支援可靠性较高,也较有利于防止单一金融业务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能一步实现银行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实力和客观需要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来提高自己在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综合经营权的享有也使得各金融机构能更有效地进行金融业务交叉的研究,更方便于创造多功能产品和设计最优的产品服务组合;业务的多样化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分散机构内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但该模式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要求市场主体和监管当局具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和较高的监管效率。根据德国《银行业务法》,商业银
20
行上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必须以现金缴纳,迫使商业银行持有相当数量的可变证券,以免由于准备金不足而招致中央银行严厉的惩罚。正是因为这种准备金的现金结算机制及德国较高的自有资本率,所以德国不易发生银行的连锁倒闭现象,这也是1933年经济危机后德国一直延续混业模式的原因。德国的这种混业经营模式是建立在良好的金融监管体制和环境的基础之上的,而且金融机构有着上百年的金融经营历史,而我国的金融业还处在发展阶段,监管力量不足,水平不高,整个监管体系还未形成,因此我国还不具备推行这种全能银行制的条件。
(二)、母银行模式 1、母银行模式介绍
英国是采用母银行一一子公司模式的代表。母银行模式指的是,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不是在银行内部进行,而是通过另外设立独立的机构(子公司)分别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由银行来进行控股,银行与其投资的金融机构之间是母子关系。这种模式结构比较松散,其子公司为二级独立法人,在授权范围内有独立决策的权力,整个公司组织表现出财务主体多元化、决策主体多层次化、投资领域多元化的特点。
2、母银行模式的优缺点
这种模式中金融企业按一定比例相互参股,在不改变主营业务的基础上,以股本为纽带,相互利用资源,相互进行业务渗透以实现混业经营。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发挥各金融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21
利用各自主营业务的特长,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运行机制迥异的金融业务如银行、证券、保险等由不同的法人主体分别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风险传递的可能性,既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也便于监管当局的有效监控:集团内部可以实行分业管理制度,监管当局可以获得一定的缓冲时间逐步实现监管体系和制度向综合化的转变。
但该模式也需注意以下问题:当互相参股各方主营业务发生利益矛盾时,各投资主体势必根据比较经济学的原则做出取舍,从而影响合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和内控制度仍有较高的要求,否则易导致金融机构的盲目投资,增加市场风险;组建新的专业经营公司提供系统的新业务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全新的管理经验,并非是所有金融机构均能承担的;新公司与控股公司的母子关系可能使新业务要从属于母公司业务的利益要求,难以得到独立全面的发展。 (三)、控股公司模式 1、控股公司模式介绍
美国等国家或地区都是利用控股公司形式进行混业经营的。最型的代表是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所确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并没有直接定义什么是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个概念框架是建立在银行控股公司的基础之上的。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第二条中对银行控股公司的定义为:“银行控股公司”指对任何银行控股的任何公司,或对任何根据本章
22
的规定是或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公司。“本章的规定”指构成实质上控股的其他情况。从上述两个法律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描述中,很难搞清楚它的确切涵义,但我们可以了解到控股公司制度内在包含三个元素:公司分离、防火墙、监管分离。公司分离指的是,欲进行混业经营的银行,都要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将风险较大的业务置于控股公司单位中来经营,而不是让银行本身来经营。这些控股公司(包括银行),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银行、证券、保险等子公司都是一种平行关系;防火墙指的是为了应对控股公司模式组织结构内部的复杂交易,金融立法所做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监管分离则是指银行及其控股公司由不同的监管机构约束,或由市场来进行规范。 一般来讲,这种控股公司模式指的是:一家非金融的母公司控股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关系是兄弟关系,它们同属于同一个母公司。这种兄弟关系的混业经营,也能通过业务的协同,来实现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利益共享,但不能直接从其它金融机构中取得利润,只能通过业务关系或关联交易来实现。 2、控股公司模式的优缺点
该模式通过成立金融集团,作为控股公司,下设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不同类型的金融子公司,以母子公司的方式组织混业经营。其好处是投资主体明确,产权制度清晰;控股公司可以通过资本的调度和不同期限综合发展计划的制定,调整集团在各个金融行业中的利益分配,形成最大的竞争力;子公司之间可以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客户网络、咨信、营销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多样化的金融
23
产品,进而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加快金融创新;各金融行业既自成专业化发展体系,彼此之间没有利益从属关系,又能互相协作、凝聚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有效统一;通过频繁的并购,金融集团的规模更容易摆脱单个金融机构资金实力的局限,向超大型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集团内部相同业务合并时机构、人事等方面的磨合成本也急剧扩张;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在经营管理中的关系协调有一定难度:适合分行业监管,但对集团内部和宏观当局实施行业间的协调管理与监控仍提出更高的要求。美国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时,其银行、证券、保险各监管当局各自领域的监管己相当成熟、有效,并出台了相应一系列比较完善的监管法律。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和优势所在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过程完成以后,将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竟争。与国内外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在产品层面,还是在服务水平上,都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直接表现在收入结构上,就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仍以利息收入为主,表外业务收入占比太低,特别是高端投资银行业务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资产水平不相匹配。
优化收入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既是资本约束的内在要求, 也是提高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的必然选择。为促进传统业务向深
24
度拓展,深入挖掘收入潜力,加快推进经营转烈,尽快完成收入结构调整的战略布局,我国各商业银行提出了提高中问收入占比的发展口标。要实现这一战略调整,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国外先进商业银行业务的研究,正确分析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产品附加值,通过发展投资银行等创新业务,发挥相对优势和后发优势,尽快形成自身和IX:域的核心竟争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势 1、商业银行的信誉优势
作为从事高风险产业的商业银行,历来都非常重视信誉,把信誉们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优良的信誉是开展投行业务的先决条件,可获得投资者的信赖,取得筹资者的认同。所以,商业银行的信誉优势有利十他们介入投行业务。 2、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
开展投行业务需要有强人的资金实力作为保障。作为全社会的融资中介,集聚了充裕的社会资金,所以商业银行有能力们为有价证券的承销商,或为其他承销商提供担保业务。相比纯粹的投资银行,般难以拥有这样的资金实力。 3、商业银行的“集成式”服务优势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工商企业的发展往往需要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经济运行,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则是个方位、多层次和综合化的,既需要兼并收购、股票发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也需要存贷款、
25
支付结算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显然只提供中的金融服务已经满足企业的需求,而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就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把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和投资银行的业务都整合到个平台上来,通过这种“集成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4、商业银行的网络信息优势
在信息资源方而,由于商业银行的网点众多,遍布个国,拥有规模庞人的客户群体,可以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种在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中,形成了紧密的银企合作关系,商业银行能够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经营信息,预测企业的发展,也就能在第1时间为企业提供其所需的金融服务,这是其他投行所不能与之和比的绝对优势。
五、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障碍及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鉴于目前国内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政策,政策对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有一诸多限制,造成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小能形成完整的业务价值链和全而的业务体系。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只是整个投行业务价值链上的某一个环节:开展具有一完整价值链的投行业务还需要国家政策和法规的进一步调整。同时,商业银行对开展投行业务的认识、人才素质等多个问题也在制约投行业务的开展。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制度约束、投行业务认识、内在经营动力、收费管理和人才素质等。 (一)、制度约束问题
现行《商业银行法》(2003年12月修订)和《证券法》(2005年
26
10月修订)是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传统投行业务的主要制度约束。《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一规定的除外”。《证券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木法”:第六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国家另有一规定的除外”。因此,国内商业银行无法获得股票和公司债券的IPO经营牌照,堵住了商业银行为企业客户直接进行IPO业务的大门,同时商业银行也无法在证券交易上服务客户,以及无法从事自营股票交易和普通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此外,人民银行《贷款通则》(1996年6月)第二十条规定“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一规定的除外”。因此,国内商业银行难于开展购融资业务。
股票与公司债的发行承销、证券自营与经纪交易、风险投资(直接投资)以及股权投资贷款是国际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主要.b.种。表3-5为丁P摩根、花旗集团和美洲银行等国际商业银行的股票IPO收入、全球市场份额和排名情况。从表上可看到,股票IPO业务(即首次公开发行)给国际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收益,是国际商业银行重要的投行业务之一。
表2 股票IPO收入、全球市场份额和排名单位:亿美元
花旗集团
2003年 收入金额 份额 21 14.7 排名 2 2004年 收入金额 36 份额 8.1 排名 5 27
JP摩根 美洲银行 2 1.1 16 2 40 36 8.8 8.1 4 5 21 14.7 数据来源:THOMSON Financial (二)、投行业务认识问题
商业银行对开展投行业务的认识偏差制约了投行业务的发展速度。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国内商业银行对开展投行业务存在三个认识不足。一是对国际银行业投行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二是对在国内金融市场全而开放和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三是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即将正式实施,资木约束机制将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带来的深刻影响认识不足。国内商业银行对开展投行业务思考、研究、投入不多,开展投行业务的主动性、紧迫性不强,更谈不上投行业务开展模式、前景以及长远规划。 (三)、内在经营动力问题
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开展投行业务的内在经营动力。山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和企业融资习惯等方而原因,企业融资仍然主要依靠银行间接融资,国内商业银行并没有一经历过资产、负债业务萎缩的时期。利率市场化仍未触及基准利率,存贷基准利差仍然较大;同时,国内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缺乏敏感性,国内商业银行仍然拥有一庞大的核心存款,有一足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开展信贷、国债投资和票据投资等业务,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也就很难有一开展包括投行业务在内的中间业务的压力和动力。 (四)、收费管理问题
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的不健全造成投行业务收费管理缺乏依据。
28
首先,部分投行业务收费过低,导致银行成本与收益倒挂,削弱了其盈利能力,甚至出现亏损,经济效益不明显显然难以调动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积极性。
其次,无明确、统一的收费标准,如则一务顾问业务,有的商业银行不计成木甚至免费提供服务,进行无序竟争,影响了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最后,有的业务明确规定不准收取服务费用。如人民银行《银团贷款暂行办法》(1997年)第二十一条规定“除利息外,银团贷款成员行不得向借款人收取其它任何费用。银团贷款所发生的费用支出,由代理行承担,或由银团成员协商解决”。然而,按国际银团贷款惯例,贷款银行不但可以收取贷款利息,还可以收取相应的费用,如安排费、代理费、管理费和承诺费等。 (五)、人才素质问题
商业银行人才素质难以满足开展投行业务的要求。投行业务涉及领域广,需要既精通宏观经济政策,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又擅长实务操作的具有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国内商业银行的人才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信贷类,二是会计类。无论哪一类人才均与提供投行服务应有的人才素质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难以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投行服务,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有效开展投行业务。此外,商业银行现有人才缺乏投行业务市场拓展经验,难以有效挖掘投 行业务市场机会,影响了投行业务的开展。
29
六、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策略。
(一)、转变经营理念,建立一套与投资银行业务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需求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机制,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经营机制的竞争。
其次,要针对投资银行业务智力密集型的特点,参照市场标准和国际惯例,以经营业绩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专业人才的市场价值和不同项目的收益水平来确定分配标准,使人力资源的成本和收益相对称,让有限资源向最能为银行创造投资银行收益的人才倾斜,激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再次,要加强协调与沟通,提高组织效率与决策效率。要强化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加强从业人员之间以及投资银行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全行的资源与传统业务优势,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另外,还要借用外力,投资银行业务不仅需要商业银行总行各部门及总行与分行间的密切合作,还需要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外力的密切配合。 (二)、改革银行经营机制,完善内控制度
要推动产权重组,使金融业在产权并购方面有所突破,就要对商业银行按现代银行制度的要求,对其进行公司制改造,建立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监督机制,促使其真正进行商业化经营。未经产权改革或改革不彻底的金融机构不得进行跨行业经营。积极推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把防范金融风险与增加盈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资产
30
质量和利润目标的双向考核,健全约束与激励机制,赋予基层金融机构相应的权限,使其既有压力,更有动力,不断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前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松弛,国有商业银行尤为严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法律规章的悬空。因此应监督各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监控体系,切实贯彻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相结合的“三性原则”。在信贷管理方面,要全面实行审贷分离和贷款责任终身制。 (三)、加强银证合作,发展新型投行业务
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要依托自身的比较优势,以行内外各级投行机构为载体,从发展与商业银行业务密切相关的项目融资、银团贷款、财务顾问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入手,积极尝试各种业务创新,逐步拓宽业务领域。国内商业银行应建立投资银行业务研发体系,重点开发贷款置换、回购和贷款证券化、可转换债券、债务衍生产品等新业务,不断推出政策允许且市场前景良好的投资银行业务新产品。加大投资银行业务在有价证券质押贷款、证券清算、代理发行、基金托管、银行卡业务等业务领域中的拓展广度和深度,以产生和增加新的收入来源。随着投行业务实力的增强,再根据政策环境适时开办包括证券发行承销、交易、经纪以及其他资本市场配套业务在内的全部投资银行业务。并根据商业银行整体改革发展的需要和进程对己有的投资银行业务资源和机构进行优化整合,最终形成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 (四)、加强市场调研,确保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正常开展
从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具体方式方法而言,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应
31
做好以下几点收集企业改革和上市信息,密切同体改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的联系,主动与计划改制企业和被推荐上市公司联系,加强对改制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前期服务,为以后向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而创造条件。积极承办与证券发行及交易有关的代理业务。在企业并购和改组活动中,通过资本市场业务手段和信贷手段积极扶持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限制以至收回对劣势企业的贷款。加强对改制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全面金融服务,包括对改制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贷款需求予以提前考虑为他们提供快捷、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利用自身网络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他们的投资决策和资本运营提供咨询帮助其选择最佳的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五)、加强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推进对外合作
商业银行必须重视金融衍生工具的高风险性,各商业银行应积极研究和分析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指定风险防范预案,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组织体系,设立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保全系统和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形成一个以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现代高科技为风险控制手段,集中统一、多层次交叉型的风险监管体系构架。还要强化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监管力度,风险管理部门领导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可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有关情况。对重要岗位人员坚持权力分离和定期岗位轮换制,权力分离必须对权力和责任范围作出严格的限定,明确未经批准和授权不得擅自处理的事项,这样既可以防止相互推诱,又能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而不易监管。同时,广泛开展对外业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32
重点与实力雄厚的综合类券商建立战略联盟以及与专业中介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探讨双方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资源共享、客户推荐、交叉销售、业务互补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途径。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一家高级银行的内部监管机构必须能保证内部的信息渠道畅通无阻,这就要使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信息传递职责,包括需要汇报的内容,汇报的方式、汇报的时间、向谁汇报等等,以保证重要信息即时、准确的传达到高级管理层。还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及金融监管当局的沟通,及时掌握有关政策,捕捉客户需求和重大项目的市场信息。
(六)、健全投资银行组织体系,培养专业化投资银行人才
商业银行应该成立独立的投资银行部门,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系统地策划、管理和拓展,同时在资本市场较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总行投资银行部应成为全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灵魂和龙头,不仅要做好全行投资银行业务的规划研究、系统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还要进行大型客户的直接开发和重要业务的直接经营。同时商业银行应该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利用,积极培养一批精通金融、财务、企业管理等知识的综合人才,并且引进法律、证券、房地产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投资银行的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并且加快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加大人事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尽快建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人事激励约束机制并且加强对现有投资银行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提高,增强其现代金融意识和业务素质还要广泛吸取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经验,以舒适的工作环境、相对较高
33
的薪资和良好的福利保障来吸收人才,留住人才更要注重建立人才流动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使用效能,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七、结束语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形势使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来自国际全能银行和一流投资银行的挑战。中国加入的承诺之一就是在2006年之前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全能银行和一流投资银行的进入必将争夺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流,达到投资级以上信用级别的优质公司客户还可以通过国际全能银行和一流投资银行直接在海外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形式来筹集低成本资金。这样将导致国内商业银行客户资源和资金来源的萎缩,必将对受分业经营体制约束并且已经存在着过度竞争的商业银行业务带来负面冲击。
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适应全球金融竞争的需要。投资银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和盈利丰厚的行业,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政府管制的放松,使得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明显改观。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有助于商业银行扩大生存空间和建立稳固客户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积极进行新的产品设计与开发,把综合业务开发理念和个性化产品服务理念有机地结合,丰富金融服务技术内涵,保证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稳步实施,做好国内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模式转换的过渡。
34
附录
文献综述
摘要: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其业务主要指除传统银行业务以外,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证券、基金、债券等业务。目前,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已经在各商业银行中形成共识,各家商业银行都把投资银行业务作
为今后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并在项目融资、财务顾问、委托理财等投资银行业务上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业务 混业经营 前言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商业行开展的投资银行业务己逐渐形成明显的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和集中化的发展变化趋势目前,它们大都已发展成为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及现代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商业行业其投资银行业务已包含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证券私募发行、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咨询、资产及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等,是名副其实的“金融百货公司”。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市场的不断完善为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契机同时,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后,中国金融开放被规定了时间表和加速度,到2006年,随着5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从事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将全面进入我国的金融领域,这也为商业银行加紧开
35
展投资银行业务形成了外在的压力另外,国内基金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对存款的分流作用也日益明显,这也促使商业银行加大业务创新力度,通过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和各类中间业务,赢得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由于投资银行在我国发展较晚,国内对投资银行的研究并不多,也不够深入,目前已经存在的研究成果有《中国投资银行》(陈学荣)《美国投资银行制度演变和最新发展》(朱琪<技术经济>2005年1期)、《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发展展望》(常玉苗<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2期)等。关于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业务交叉、合作方面,国外的研究成果就比国内的更要丰富的多。如《全能银行》瑞士信贷集团副董事长汉斯·德瑞克博士著等。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主要集中在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和全能银行制的研究等方面,例如《西方金融制度与中国商业银行的模式选择》文宗瑜著、《用辨证的观点看我国金融业的分业、混业经营》(陈洪转<经济经纬>2004年第1期)《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思路》(吴曼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混业经营世纪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杨忠海求是学刊2004年3月)《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实践、理论与制度变迁》(江日初经济师2004年第4期)等等,然而对中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制度下,商业银行如何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很少,目前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只有《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田瑞璋等寥寥数本,另外还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研究的论文,例如《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分析》(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
36
行课题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003年11月)《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突破口:并购业务》(王克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等,数量不是太多。但是关于“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却意义重大。因为,重视对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其更好地迎接年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带来的挑战同时,重视对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也是商业银行做好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过渡的需要,混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体制,但是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管制已经在逐步放松,商业银行应该利用时机及时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逐步与世界金融接轨。本文就是基于这方面的思考,来研究当前分业经营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理论与政策。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对当前全球金融形势判断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提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及相对应的政策措施,并且规划出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重点和阶段策略。
理论:一.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概述
1.商业银行的定义:传统的商业银行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为其基本业务的银行。它受授信用的对象主要是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个人。它的业务范围是以存贷款和资金结算为基本内容,以国家金融管理当局授权为限。世界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战
37
略、防范金融风险和完善金融体制的要求,明确规定各自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的范围,并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加以调整。各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依据的基本法规是《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等。
2.投资银行定义: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投资银行的称谓在各国也不完全相同,美国称之为投资银行,日本称之为证券公司,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德国称之为私人承兑公司,香港称之为吸储公司,法国称之为实业银行等等。美国著名金融投资 专家罗伯特·库恩根据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趋势曾对投资银行下过如下四个定义:
最广义的定义是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银行,都可以称为投资银行。它不仅包括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还包括保险公司和不动产公司。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这是对投资银行的第二广义的定义。因此,证券包销、公司资本金筹措、兼并与收购,咨询服务、基金管理、风险投资及证券私募发行等都应当属于投资银行业务。而不动产经纪、保险、抵押等则不属于投资银行业务。更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义仅包括某些资本市场业务,例如证券包销,兼并收购等,另外的资本市场业务,例如基金管理、风险投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工具的创新等则应该排除在外。最狭义也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的定义仅把在一级市场上承销证券、募集资本和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证券的金融机构当作是投资银行。这一定义排除了当前世界各国投资银行所现实经营着的许多业务,显然不和适宜。
38
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和混合经营的理论分析与模式比较
1.分业经营的定义:分业经营是金融机构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指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证券经纪承销业务、保险业务等由不同的经营机构经营,接受不同机构监管,彼此之间业务不能交叉,管理不能混淆。
2.对混业经营的概念,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逢释。狭义的混业经营主要指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的经营关系,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而广义的混业经营是指所有金融行业之间经营关系,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金融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何一种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本文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金融混业经营的概念的。
3.混业经营的动因与理论基础
3.1资源共享说: 支持资源共享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分业经营模式难以实现金融资源的共享,
在信息不对称下,追求信息完备,实现资源共享,是混业经营得以迅猛发展的基础。
3.2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提出“不同行业对生产要素的品质、要素特征、要素结构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即资产具有专用性一,资产的专用性越强,资源在不同行业间进行转移的成本就越高,生产要素就会被锁定在相应行业,但是如果两种行业或者业务的生产要素资产专
39
正在阅读: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 图文06-20
2018版日照市特色村镇战略规划研究咨询报告(目录)05-09
郝店边贸市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09-29
我是一场春天的细雨作文500字07-12
2010—2012教育硕士333 真题08-09
病例分析模板01-27
五五普法先进事迹材料101-06
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05-25
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材料范文02-22
运输安全技术措施06-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商业银行
- 银行业务
- 开展
- 理论
- 图文
- 我国
- 政策
- 投资
- 研究
- 特色小镇基金设立模式梳理(上篇) - 政府引导基金
- 如何处理班级失窃事件
- 村镇建设中常见工程质量通病剖析
- 201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英语(四)(解析版)
- 2018-山东省工会经费管理办法-推荐word版 (7页)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营养含量》教学设计
- OBM盘点机操作说明
- 1.2.3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导学案3
- 名师工作室活动主持词
-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最详细最实用)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 2013高中历史科组工作总结 - 图文
- 关于朝鲜核问题
- 小升初总复习数学归类讲解及训练(中-含答案)
-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检测卷(北师大含答案)
-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cad论文初稿
- 2011年武汉市中考化学逼真模拟试题(六)
- 浅论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李贵铃
- RTX51_Tiny_中文手册(全文下载)
- 2016-2021年玉米秸秆回收机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