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2017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混乱时代》中的一个
更新时间:2024-02-09 00:4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历史(四)
历史(四)(总第二十三套)
命题人:焦玉华 使用时间:8月2日
1.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观点的是( )
A.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扩张 B.郑和下西详 C.新航路的开辟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2.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3. 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 ( )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D.意大利的威尼斯
4.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
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
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 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
7.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 )
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8.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教会势力日益衰落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9.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10.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 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 ⑤现代化史观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
1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12.据不完全统计,1500年以后欧洲市场上的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以及非洲的象牙等的奢侈品价格比以前上涨了5倍,不仅如此,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也是飞速增长。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种现象( )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了经济发展D.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3.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使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14.下图为欧洲人不同时期所认识的世界范围——从1420年的欧亚大陆到1620年的欧亚大陆、非洲、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区域明显扩大。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指南针传人欧洲
15.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
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
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16.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B.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 D.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17.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18.《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19. “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们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一条文反映了()
A.英国殖民帝国已经形成 B.英国已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英国与荷兰的商业竞争激烈
20. 19世纪末,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对以上材料理解有误的( )
A.英国因工业革命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B.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C. 反映了她为工业革命到来而兴奋不已 D. 反映当时大量的加拿大人移民到英国
21.右图为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混乱时代》中的一个场景,表达了对曾经的“世界工厂”的敬意和对这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时期进行的
反思。如果给这一面面配上标题,最恰当的是
A.《工业革命的红与黑》 B.《混乱时代的世界工厂》
C.《浓烟滚滚 血泪滔滔》 D.《拔地而起 开天辟地》
2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撰写了时间跨度达3个世纪的“四部
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
查阅他的观点“整个世界被法国政治革命和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共同改变着,这场‘双元革命’造就了我们所知的现代社会”“、俄国革命的爆发与法西斯的兴起,分别是左右两端的代表”,需要分别阅读( )
A.《革命的年代:1789—1848》与《资本的年代:1848—1875》
B.《革命的年代:1789—1848》与《极端的年代:1914—1991》
C.《资本的年代:1848—1875》与《帝国的年代:1875—1914》
D.《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与《极端的年代:1914—1991》
23.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5.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
26. “??(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材料评论的是哪一技术的应用( )
A.采矿技术 B.蒸汽技术 C电力技术 D.无线通讯技术
27.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 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
28. 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祭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 )
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
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D.④
29. 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由于()
A.炼钢技术的改进B.化学工业的进步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30. 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尖锐矛盾 B.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31. 有学者指出:各国在经济一体的初始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极大的增长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下列最能顺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应是
A.欧洲联盟 B.上海合作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32. 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3.对于经济全球化,有人认为它能带来幸福的“馅饼”,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陷阱”。这说明( )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有百害而无一利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帆风顺D.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34.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成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5. 1948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金圆券大幅贬值后,上海中央银行柜台前老百姓都急于将金圆券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当时美元像黄金一样被抢购的主要原因是( )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发表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C.《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36.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
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37.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言外之意是戴高乐不满意( )
A.布雷顿森林体系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美国控制西欧 D.欧洲共同体
38. 2012年9月17日,中国金融40人论坛指出:“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这一设想()
A.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 B.以全球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 C.以扩大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手段 D.对促进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更有利
39.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又有70%由跨国公司垄断。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来自美国,而在美国的电视中,外国节目仅占l%—2%,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中,有85本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面对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正确的态度是( )
A.要采取措施抵制外来文化产品 B.全力进口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
C.让市场自由选择各类文化产品 D.积极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竞争力
40.2012年7月20日路透社报道,WTO上个月裁定,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冷压薄板电工钢进行调查并征收反倾销与反补贴关税违反全球贸易规则,对此中国提起了申诉。同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出口的应用级风塔价格过低,其海关对此类产品进口商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押金。由此可见( )
A.世贸组织无法调解各国贸易纠纷B.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弊大于利
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中最大受益者D.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任重道远
41.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美国的崛起就曾经震撼全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篇二:安徽省示范高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86年安徽寿县谷贝村农民在一个窖藏土坑内发现一组铜器,包括四件铜洗、三件弩机、一件熨斗,其中一件铜洗腹部饰有四道弦纹和两个相对的辅首,底部铸有小篆“蜀郡”二字和鼎纹。据此判断这组铜器铸造时间最早可能在
A.西周B.战国 C.秦朝 D.西汉
2.史学家钱穆在《理学与艺术》一书中说过:“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宋朝开始营造“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B.宋朝设置参知政事,削弱
相权
C.宋朝农民生活水平高促进了诗词发展 D.宋朝奠定以后城市经商的
模式
3.《全球通史》的作者曾写道:“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这段材料可以
用来研究中国
①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②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
影响
③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④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和
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4.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95.2%。这
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A.丝绸之路的衰落 B.政治中心的转移
C.程朱理学的兴起 D.经济重心的南移
5.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
的启蒙作用。”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C.《天朝田亩制度》 D.《新
学伪经考》
6.结合《1894年在华外资工业数据统计表》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一项是
厂商类别 数据 资本
(中国元)
造船厂和修船厂12 4,
943,000
茶叶加工 7 4,
000,000
机器缫丝 7 3,
972,222
进出口加工业(茶叶加工和机器缫丝业除外) 19 1,493,
000
其他轻工业制造业 39 3,
793,000
电力厂和自来水厂 4 1,
523,000
合计 8819,
724,000
A.外商企业的出现始于鸦片战争 B.在华外资工业都是轻工业
C.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是合法的 D.当时中国是外企一统天下
7.在探究西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中,甲同学根据1866年创办的民营机器厂——发吕机器厂,依靠向外商船厂承接装配船用零件而发展起来,得出外国在华企业对中国民族工业起着辐射作用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该厂因竞争不过英商船厂,于1899年为英商耶松船厂所吞并,得出外国在华资本阻碍中
国民族资本发展的结论。下列评价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同学结论相互矛盾 B.甲结论不全面,乙结论成
立
C.两位同学认识都不伞面 D.甲结论成立,乙结论错误
8.1935年林语常曾痛心疚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
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
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
社会性质
9.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成立于民国十三年二月,办公地点在今南昌路180号,至民国十五年一月停止活动。该部由胡汉民、汪精卫、叶楚伧为常务委员,
毛泽东、恽代英等分任秘书。下列活动与该组织无关的是
A.负责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党务B.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政策
C.组织工农群众迎接北伐军进上海D.举行追悼列宁、孙中山逝
世活动
10.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
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
指
A.坚持“城市中心”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
11.蒋介石1938年8月31日日记云:“今日长江之敌已入挂形(易攻难退之地)
与险形之地矣!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此倭寇之必败也。”此会战前后历时4月,战场跨5省,虽然最终失利,但是它翻开了抗日历史崭新的一页。此
会战指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
会战
12.2012年7月1日,我国隆重举行了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活动。下列关
于香港回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 B.香港特
别行政区能独立行使主权
C.它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D.它为澳
门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3.阅读下表分析,引起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与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变化表
A.新中国的成立 B.优先发展重工业C.苏联的支援 D.三大
改造基本完成
14.1996年建成的318国道是中国最长的国道,起点为上海,途径浙江、安徽、
湖北、重庆、四川,终点为西藏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建国初期修建的
________也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A.宝成路段 B.兰新路段C.川藏公路D.青藏
公路
15.右图是对最近30年“中国发展奇迹”成凶的分析示意图。
图中①最有可能代表的是
A.创办经济特区红利
B.经济全球化发展红利
C.浦东开放开发红利
D.中国加入WTO的红利
16.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囚(1822—1888)说:“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
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有‘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
的优秀典型”。梅因意在强调
A.罗马法优于其他国家的法律 B.罗马法受到了自然法精神
的浸润
C.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与众不同 D.公民法、万民法与自然法
源远流长
1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
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
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
指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
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
租的兴起
18.陈独秀曾说:“人权为法国大革命之赐,自《人权宣言》刊布以后,欧洲人
心如梦觉醒,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君主,废贵族,各国宪章赖以成
立。”下列内容可以作为其论据的是
①英国《权利法案》颁布②北美《独立宣言》发布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
19.右图为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混乱时代》中的一个场
景,表达了对曾经的“世界工厂”的敬意和对这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时期进
行的反思。如果给这一面面配上标题,最恰当的是
A.《工业革命的红与黑》
B.《混乱时代的世界工厂》
C.《浓烟滚滚 血泪滔滔》
D.《拔地而起 开天辟地》
20.某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
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
国人。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独立宣言》发表 B.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C.自由女神像落成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21.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获通过,该
法案规定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
破。这从侧面反映了
篇三:《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通用)大二轮考前回扣练:考点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点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从某种意义上说,哥伦布的远航不是第一次,而是最后一次对美洲的‘发现’。它的
划时代意义源于欧洲对它的回应方式。因此,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他到达了一个‘新’大陆。”这一说法
A.肯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肯定“欧洲中心论”
B.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批评“欧洲中心论”
C.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肯定“欧洲中心论”
D.肯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批评“欧洲中心论”
答案 C
解析 根据“哥伦布的远航不是第一次,而是最后一次对美洲的‘发现’”可知材料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事实的否定。“它的划时代意义源于欧洲对它的回应方式”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欧洲对发现美洲的回应方式,表明材料肯定“欧洲中心论”;“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也表明材料肯定“欧洲中心论”。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地理上分散于全球的经济活动开始综合和一体化的现象。一般认为,跨
国公司催生了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资本、技术、产品等跨国快速流动或扩散以及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但有人却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这一说法主要是针对新航路的开辟 ( )
A.促进了欧洲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B.从亚、非、美等地区掠夺了巨额资金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初步条件
D.推动了全球各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
答案 C
解析 本题赋予了经济全球化新的内涵,将新航路开辟这一事件纳入这一历史概念之中,二者的结合点在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可排除。
3.“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
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的这一评价主要是肯定了
A.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合情合理的
B.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必然具有血腥的特征
C.资本主义战胜旧的经济形态的历史必然性
D.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的“曙光”表明马克思是从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劳动力这一客观结果的角度进行评论的,因此D项正确。A项说法明显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
( ) ( )
4.在人类跨入近代的门槛的时候,英国人不仅抢占了步入近代快车道的先机,而且在很长
一段时间内傲视全球。近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几乎都是由英国首先开始,然后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英国所引领的人类社会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总体上提高的过程
C.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D.英国建立全球霸权的过程
答案 A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经济革命”是指工业革命,“政治革命”是指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因此A项正确。B项只体现了“经济革命”而没有体现出“政治革命”,排除。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和代议制对世界的影响,D项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5.针对蒸汽引擎机动车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机动车法案》,
对机动车发展进行“规范”,其中有这样两条规定:限制行车速度,市内不超过3公里/时,乡间不超过6公里/时;必须有一人打着红旗在前面带路。该法案引起了很大争议,但直至1896年才被废除。该法案的实施
A.阻碍了英国新兴工业的发展
B.延缓了英国工业化的实现
C.表明保守势力控制了议会上院
D.导致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机动车法案》对机动车限速,这一规定不利于机动车的技术创新,更不利于引进新技术,最终阻碍了英国新兴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排除B。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过于夸大,该法案并不是导致英国“世界工厂”地位丧失的主要原因,排除D。
解后反思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尤其是时间、空间、人物这些要素,对理解题意和分析备选项都有重要作用。对本题而言,通过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65年”即可排除备选项B。
6.下图为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混乱时代》中的一个场景,表达了
对曾经的“世界工厂”的敬意和对这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进行的反思。如果给这一画面配上标题,最恰当的是
(
) ( )
2
A.《工业革命的红与黑》
B.《混乱时代的世界工厂》
C.《浓烟滚滚与血泪滔滔》
D.《拔地而起与开天辟地》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但是工业革命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红与黑》非常全面地概括出了这两层意思,故A项为最佳选项。B、C、D三项均只表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
解后反思 本题是一道图片式材料型选择题,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除了要对图片中的所有信息认真审读外,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语或限制语。就本题而言,题干中“对曾经的‘世界工厂’的敬意和对这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进行的反思”就是最重要的提示语,它提示学生要从“敬意”和“反思”两个角度进行思考,而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
7.2012年冬季以来,北京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引发全民关注,连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幽 默
地自嘲是“雾都孤儿”。《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该书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关于这两个“雾都”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的政治制度造成的
B.相同的经济制度造成的
C.社会福利不健全造成的
D.都是经济近代化影响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将工业革命时的英国“雾都”伦敦与现代中国的“雾都”北京作比较,要求选择“雾都”出现的相同原因。中英两国政治、经济体制不同,故A、B两项错误。C项与“雾都”的形成没有必然关系,排除。实际上正是由于两国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导致两个“雾都”的出现,答案为D。
审题关键 解答上题的关键是将题干设问转换为引发中英两国环境问题的共同因素。
8.欧洲在工业革命以前,一般道路都是土路。18世纪末,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热潮之中,
工业的发展使昔日那种“人走出来的路”,再也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了。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名为“马卡丹路”,在中国俗称“马路”。这表明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 ( )
A.工业革命时城镇化的需要
B.工业革命中运输商品的需要
C.工业革命时新型农业化的需要
D.利用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18世纪末”“工业革命”可知,马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的发展对交
3
( )
通运输的要求愈来愈高。材料并没有涉及城镇化与农业化,排除A、C;路面排水是适应天气的需要,而非机器的需要,排除D。
审题关键 对于材料中没有反映的信息,即使本身没有史实性错误,也不能入选。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
率的惊人增长。1860年至1913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生活水平是欧洲宗主国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对此认识有误的是
( )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C.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额的增长
答案 C
解析 “经济上的一体化”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据材料信息“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可知B、D两项说法正确;据“1851年”“1860年”“1913年”可知是两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这些变化,故A项说法正确;通过材料中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生活水平差距可知C项错误,符合题意。 审题关键 要正确认识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影响的双重性,结合题干具体材料作出正确的选择。
10.“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
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C.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
D.工业革命使欧洲建立了世界霸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工业文明兴起和扩展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与“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文明是指工业文明,因此“扩张性”指的是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11.“这场革命对妇女的影响正如几百万年前农业革命对她们的影响一样深远。总的影响是
迫使妇女走出过去她们以此为生的家庭经济,进入新的、家庭以外的工薪经济。”关于“这场革命”导致“妇女的新角色”说法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资产阶级革命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C.启蒙运动改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
D.工业革命改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
4
( )( )
答案 D
解析 首先要依据材料信息“正如几百万年前农业革命”“家庭经济”“工薪经济”,可判断这次革命是工业革命,A、B、C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合。工业革命促使妇女走出家庭,独立工作,改变了其经济地位,故D项符合题意。
审题关键 解答本题可采取相近词定位法,从材料“这场革命”“农业革命”可知答案在B、D两项(只有这两项含“革命”字眼)中寻找。
12
对上表理解不正确的是 ( )[来源:学科网ZXXK]
A.西欧工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西欧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
C.工业革命使西欧工人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D.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西欧工人的经济地位得到改善
答案 B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表格中的数字表明,1850~1913年,英国和法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了几乎一倍,这说明工业革命使西欧工人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地位得到改善。实际工资的增长无法反映出工人遭到残酷的剥削,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审题关键 学生解答此题容易受固有思维的影响,认为英法是资本主义国家,而资本主义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工人进行严酷的压迫和剥削。实际上,虽然工业革命产生的大部分财富被资产阶级所占有,但是工人的境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5
正在阅读:
右图为2017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混乱时代》中的一个02-09
脚手架费用分摊摊销方法01-16
美丽如画的江心屿作文450字06-22
供应商调查评估表(空白)106-09
学校教师新学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03-23
举手投足之间作文04-01
《DSP技术及应用》考试试题二11-17
FANUC系统PMC的在线诊断03-31
市政工程精细化施工要点09-21
全国工会统计年报调查软件07-31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伦敦
- 右图
- 开幕式
- 奥运会
- 混乱
- 第二章
- 时代
- 一个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