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语文河北高考全真模拟考试【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3-03-20 22:2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年高中语文河北高考全真模拟考试【11】含答案

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商海沉浮,胜败乃兵家常事。可在商业世界的惊涛骇浪中,迷失自己航线的企业不计其数,而奇迹般地穿越风暴起死回生的,却屈指可数。

B.虽然眼下还是一派春日严寒,但追逐潮流的时尚人士,纷纷身着奇装异服,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美,酝酿出春季的风情。

C.改革换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让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有一天,人们司空见惯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D.每次医改都会历经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步子迈大了,要提防摔倒;步子迈小了,又体现不出改革的意义。这种患得患失的谨严态度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负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B项:奇装异服,与现时社会上一般衣着式样不同的服装(多含贬义)。C 项: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不能带宾语。D项:患得患失,指对于个人的利害斤斤计较。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最近宣布行政院改组计划,以吴敦义代替刘兆玄任行政院长,以期挽回了因“8·8”台风灾难而一路下滑的支持率。

B.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自己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C.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D.电子机票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必须面对面的购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这必将给代理人市场乃至航空销售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变化。

【答案】C

【解析】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札(zhá)记惩创(chuàng)蛊(gǔ)惑人心苦心孤诣(yì)

B.摘(zhāi)要粳(gěng)稻清沁(qìn)肺腑含英咀(jǔ)华

C.洗涮(shuàn)亵(xiè)渎颠沛(pèi)流离应(yīng)运而生

D.星宿(xiù)手拎(līng)概不赊(shē)账恬(tián)不知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粳(gěng)稻——jīng(稻的一种,米粒宽而厚,近圆形,米质黏性强,胀

性小);C项,应(yīng)运而生——yìng(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

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D项,手拎(līng)——līn。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

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的“应”是多音字,应结合

意思和用法区分,[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2.回答:答~。喊他不~。~承。3.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和[yìng](1.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3.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4.对待:~付。~变。~酬)。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纠葛(gé)悚然(sǒng)勾当(gòu)逸兴遄飞(tuān)

B.标识(shí)裙裾(jū)隽永(juàn)风靡一时(mí)

C.蕈菌(jùn)诓骗(kuāng)款识(zhì)刀耕火种(zhòng)

D.馄饨(dùn)房檩(lǐn)睥睨(nì)宁缺毋滥(níng)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高考主要考查常见字的读音,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

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

易人们读错的字。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本题涉及形近字与声调错误,A项,“遄”应读作chuán;B项,“靡”读作mǐ;D项,“饨”应读作tun,“宁”应读作nìng。故选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采大拇指明火执仗死心蹋地

B.嗔怒暴发户民生凋敝终生难忘

C.落漠发祥地销声匿迹嬉笑怒骂

D.凄婉臭烘烘山清水秀伶牙利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死心蹋地”应写作“死心塌地”;C.“落漠”应写作“落寞”;D.“伶牙利齿”应写

作“伶牙俐齿”。此题考查常用字、易混字的正确书写,记忆字形可以根据词意来记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

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

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

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

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

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

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

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年,

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

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

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

业生多达7000人,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

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

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

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

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

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

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

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选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有删改)

[注)①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②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

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③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穿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孙起盂1988年11月6日题词)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

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B.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

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C.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

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E.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

7.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概括。(4分)

8.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9.黄炎培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

【答案】

6.C E

7.①创办了川沙小学、浦东中学;②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③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④培养了大批人才。(答对2点得3分,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4分)

8.①实用主义。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②大职业教育主义。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③平民化。黄炎培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一点1分,两点2分,

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9.①爱国主义。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拯救国家;②生活简朴。从不添置家产,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③淡泊名利。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坚

辞不就;④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在川沙小学时,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亲自上讲台讲课;

创办浦东中学时,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要亲

自把关、拍板;抗战后,把杜月笙资助自己的两千大洋,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生活。(每点2分,共8分)

【解析】

6.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

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A项

强加因果;B项到各地是了解教育情况,到美国是注重考察职业教育;D“封建教育不让人从

事农业生产”不准确。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整体概括题目,答题时要找准区位,找到文中的关键句子,从中

提炼,然后分条作答。答题时注意关注每个段落的段首和段尾句。“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创办了川沙小学、浦东中学;“黄炎培任江

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

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

了楷模”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从1918年创

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培养了大批人才。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合C。

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整体概括题目,答题时要找准区位,找到文中的关键句子,从中

提炼,然后分条作答。答题时注意关注每个段落的段首和段尾句。主要集中在5.6.7.8

段,“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

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实用主义;“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

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

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大职业教育主义。“黄炎

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

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平民化。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合C。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

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

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

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具

体的解释。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言。入太学,有声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受室。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病疽,更数医不效,

汝明刺血调药,傅之而愈。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汝明为鬻橐中装,代偿之。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

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

滞州县二十年,未尝出一语干进,故无荐者。大观中,或言其名,召置学制局,预考贡士,

去取皆有题品。值不悦者诬以背王氏学,诏究其事,得所谓《去取录》,徽宗览之日:“考校尽心,宁复有此?”特改宣教郎。耀监察御史。尝摄殿中侍御史,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以蔡京为首。帝奖其介直。京颇惮之,徙司门员外郎,犹虞其复用,力排之,出通判宁化军。地界辽,文移数往来,汝明名触其讳,辽以檄暴于朝。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曰:“诡辞欺君,吾不为也。”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敌吏不得通贿谢。晚知岳州,属邑得古编钟,求上献。汝明曰:“天子命我以千里,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汝明事亲孝,执丧,水浆不入

口三日,日饭脱粟,饮水,无醯盐草木之滋。浸病赢,行辄踣。汝明学精微,研象数,贯穿

经史百家,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张汝明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太学,有声一时声:声望。

B.更数医不效效:见效。

C.犹虞其复用虞:担忧。

D.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按:根据。

11.下列对画波浪线处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

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

B.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

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

C.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

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

D.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

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汝明勤奋好学,学问精深。写文章时动不动就下笔千言,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书

立说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有很多文章流传后世。

B.张汝明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当上殿中侍御史不久,就弹劾以蔡京为首的卖恩揽权行

为,最终受到蔡京排挤,出任宁化军通判。

C.张汝明为官清廉。主政岳州时,属地有人请求把得到的古代编钟献给他,他断然拒绝,

认为自己应该恪守职分对得起皇上的恩德。

D.张汝明非常孝顺。母亲生了毒疮,他用自己的血亲自调药,治好了母亲的病。为亲人服

丧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仅吃点糙米。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5分)

(2)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曰:“诡辞欺君,吾不为也。”(5分)

【答案】

10.D

11.A

12.C

13.(1)(5分)江阴尉贫穷而且有病,买东西时不能及时给钱,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

法律制裁他。(“不时”、“直”、“绳”各1分,句意2分)

(2)(5分)安抚使询问缘故,众人想把责任推到下属官吏身上,张汝明说:“用虚假的话

欺骗皇上,我不做这样的事。”(“故”“委”“诡辞”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10.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

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

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

相同推测通假字,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

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D项“田法行,受牒按境内”如解释为“根据”在语法和语义上讲不通;联系前面的“受牒”和后面的“境内”可以推知“按”应解释为“巡视”。同时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句子“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

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同时还要关注一些断句的标志,“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

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一抓代词或者名词,“岳庙”“汝明”“民”“他庙”“妖巫”,二看顶真

的修辞“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解析:C项,“献给他”应为“献给皇上”。文中的原句是“属邑得古编钟,求上献”。这道题

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

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

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

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

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

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解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

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

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

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中,“不时”,不能及

时(按时);“直”同“值”,价钱;“绳”,制裁。第二句中,“故”,缘故;“委”,推脱;“诡辞”,用虚假的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张汝明,字舜文,祖上为庐陵人,后来移居真州。张汝明小时候喜欢学习,潜心致志撰写文章,下笔就能千言。进入太学,一时间很有声望。国子司业黄隐想把女儿嫁给他,张汝明与

她约定好不能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要共同孝敬父母,然后才与她拜堂成亲。考中进士后,

历任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亲生了毒疮,换了

好几个医生都不见疗效,汝明刺出自己身上的鲜血调制药物,敷在母亲伤口上把病治好了。

江阴县尉贫穷而且有病,买东西不能及时给钱,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法律制裁他。张汝

明为他卖了袋中的行装,替他偿还了债务。华阴县修建岳庙,花费了巨额钱财,境况艰难。

县令把这件事交给了张汝明。张汝明严格约定了期限,百姓感激他不扰民,就一起出力帮助

劳动,终于按期完工。其他的寺庙不是用来祭祀,而是妖巫用来迷惑百姓的,就毁坏并惩罚

当事人,在州县滞留了二十年,不曾说过一句求人升官的话,所以没有人举荐他。大观年间,有人提起了他的名字,被召入学制局,参与贡士的考试,录取与否都有品评。恰逢反对他的

人诬陷他背离了王氏的学说,朝廷下诏追查这件事,得到了《去取录》,徽宗看了后说:“他考校这样用心,怎幺会有这样的事情?”特改为宣教郎。擢升为监察御史。曾经任殿中侍御史,当天上疏弹劾政府收买人心扩大权力,以蔡京为首。皇上夸奖他耿直。蔡京非常害怕他,改

任司门员外郎,还是担心他再被重用,极力排挤他,张汝明出京担任宁化军通判。宁化和辽

国交界,文书多次来往,张汝明的名字触犯了辽国的忌讳,辽国通过檄文使朝廷知道了。安

抚使询问原因,大家想把责任推到小吏身上,张汝明说:“用虚假的话欺骗皇上,我不做这样的事。”耕种之法施行,他接到文书巡视境内。当时主管的官吏多不亲自推行,张汝明让四方每天都准备好官吏所去的地方,而自己亲临现场审查核实,即使下雨下雪也不改变,因此官

吏无法相互赠礼酬谢。晚年主政岳州,所管辖的城邑得到古代的编钟,请求献给皇上。张汝

明说:“皇上让我管理千里之地,我唯恐承受不起皇上的恩德,怎敢超越职分通过献物来希求奖赏呢?”张汝明对父母孝敬,行丧礼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只吃糙米,喝点水,饭中没有油盐酱醋蔬菜的滋味。染上疾病身体很弱,一走路就跌倒。张汝明学问精深,研究象数,

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作不沿袭前人的说法,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流传

于世间。

四、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6分)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miǎo)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

心计。语出《庄子》。

(1)此诗写景紧扣“秋”字,诗中哪两个意象最能体现秋色?(2分)

(2)这首诗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黄叶,寒花(“霜露”亦可)

(2)诗人借用典故表面是自觉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

之心了,何以野鹿见了我还要惊恐呢?其实是故作旷达之语,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

奈何的心情。

【解析】略

五、语言表达

15.请对“亲”这一网络语的流行,发表你的看法并加以阐释,不少于三点理由。(5分)

“亲”即“亲爱的”一词的简称,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买家的称呼,后逐渐在网上走红。2011

年高考结束,南京理工大学用“淘宝体”发出了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此后,8月1日外交部微博上出现这样的招聘广告:“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可见“亲”字火到了什么程度。

【答案】(5分)(一)“亲”的流行有多方面的好处。(1)沟通上的亲近:语气更亲切,更

有亲和力,拉近了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2)表达上的简洁:其简便、快捷的特点特别适

合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网络交流。(3)这样的词汇有新鲜感,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4)可以丰富词汇的含义。(5)“亲”字是对古老文字的又一次创新,体现我国文字的魅力。(二)让“亲”流行下去不妥。(1)它表达不得体:“亲”是私密性的称谓,用在正规严肃的语境中,

显得不庄重。(2)信息的模糊性:对不熟悉这种称呼的人而言,“亲”的使用会影响信息的可

信度。(3)表达上的不规范:这种表达的过度简省,对语言的规范性会造成不良的影响。(4)受娱乐至上风潮的影响,庄重的汉语表达被娱乐化。(5)迎合了现代人的无聊浮躁心态,是媚俗心态的反映。

(三)有赞同有不支持,有理有据,也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相对开放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对“亲”这一网络语的流行的看法,然

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联系现实,从沟通、表达的简洁、词语的含义、语言表达是否得体、对

信息语言的模糊性、是否规范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六、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

[注] 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16.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

17.请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3分)

【答案】

16.孔子:重义并不排斥利。韩非子:只重利完全排斥义。(2分)[评分标准]2分。答对一方面得1分。

17.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张见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反对见利

忘义。韩非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没有义。理想的义利观应该

是义利统一的,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韩非子观点完全是功利主义,否定了道德和文化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足取。3个要点各1分,大意相近即可。

【解析】

16.

试题分析:由文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和“计之长利也”语句可以总结出他们各自的“义利观”。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答出自己的看法即可,但要符合当今的主流,对“韩非子”的观

点要持批评的观点。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七、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6)飞湍瀑流争喧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答案】(1)渺沧海之一粟(2)金就砺则利(3)纫秋兰以为佩(4)舞榭歌台(5)白露未晞(6)砯崖转石万壑雷(7)文章合为时而著(8)往者不可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上下句填充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注意“渺”“沧”“粟”“砺”“纫”“壑”“晞”“砯”“榭”的写法

八、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只是,对于忙碌的时人而言,也是奢侈的愿望。内心的月朗风清,金钱是否能买得到?其实,在物质之外,最值得讨论的还是人的内在。如果精神需求也被拿来作为商品交换时,我们看似得到的东西,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我的‘清风明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参考例文:

我心中的“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夜,手捧一杯香茗,月光照在翻动的书页上。

物欲横流的今天,生活的快节奏已成为人们的常态,我们早已没有古人的那份悠然闲适的心情。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快步向前走,上班族们在飞速敲击着键盘,民工们在工地上飞快得砌

起一面高墙,学生们一个个都在纸上奋笔疾书。

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金钱的力量驱使着人们加快了节奏,都成了金钱的俘虏。我们

每个人都像枕戈待旦的甲兵,随时准备与人较量厮杀。金钱的魔力似乎已经渗透了人的心。

没有人会想起已经多久不曾抬头仰望过蓝天,多久没有放眼眺望过远山,多久没有投入大自

然的怀抱。或许有人说,只要我有钱了,我就可以尽情地去畅游世界了。却不知,内心的月

朗风清,其实并不需要金钱的奠基。

不如在百忙之中,放下手头沉重的工作,暂时忘却那疯狂的题海书山,尽情地享受自己的清

风明月。

不如在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去登上一座不知名的小山。沿途的风景全是你的。那悠扬

婉转的鸟鸣声,那泉水流淌的哗哗声,还有那是不是从你脸上拂过阵阵微风……行走在山间小径,幸运的时候还能看见各种小动物,以松鼠居多。顽皮的小松鼠是山之子、树之友。一听

到声响,机灵的松鼠捡起一颗美味的松果子,“嗖嗖”地爬到树上,看着地上的人。登上山顶,再渺小的人也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豁然,豪气万丈地喊出自己的朝气和热情。

我心中的清风名月,是登上山顶放飞心情。

不如在月朗风清的夜晚,手捧香茗,陶醉于书本的油墨香中,与王维一起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人间佳境,与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会和李清照在黄昏时登上一叶扁舟,品味她那“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忧愁;我会与苏轼共游赤壁,看那“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色。在书海墨香中,我仿佛是一只帆船,让知识的风儿吹我不断向前。

我心中的清风明月,是品味书香悠然畅想。

不再去想物质欲流的现实,在这一刻尽情地放松自己,放飞心情,悠然畅想。品味属于自己

的“清风明月”。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仔细审读材料,抓住第二段中的关键句“内心的月朗风清,金钱是否能买得到?其实,在物质之外,最值得讨论的还是人的内在。如果精神需求也被拿来

作为商品交换时,我们看似得到的东西,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文题,我心中的“清风明月”,“清风明月”是一种隐喻,在写作中应该有具体的所指东西,比如我心中追求的理想、我

心中的生活态度、我心中的文字、亲情、友情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仔细

阅读材料,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指向,仅仅抓住材料中“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作文章,孤立地空谈讽刺“有钱能使鬼推磨”。同时,我心中的“清风明月”这个命题

作文有限定性,限定了“我”,在写作中要彰显我,要尽可能地多写我自己心中所想,写自己

的心声,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要重心放在漫谈他人的“清风明月”。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kl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