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B净土第2课《金钱到底有多值钱》学习笔记
更新时间:2023-08-18 23:55: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 13b号线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金钱,到底有多值钱》学习笔记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本课要义:
一、金钱的本质
1、 不善不恶不美不丑不即不离
2、 躬行中道不堕两边
二、没有善用钱财的弊端
1、若无智慧则易被钱财束缚
2、心灵空虚与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3、身心世界将饱受各种痛苦的煎熬
4、贪执钱财必定堕落
三、用好钱财的功德
1、积财有方用财有术
2、践行慈善和谐社会
3、知足少欲积功累德
4、高屋建瓴利世济人
(一) 开示原因:
大多数人对金钱特别耽著,少数人及其鄙视金钱,那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呢?
(二)修行人为何要树立正确金钱观:
作为修行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若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不但与自己的生活、修行不矛盾,而且没有钱财心里也不会苦恼,有了钱财也可以运用到修行、慈善方面。
(三)开示的内容:
首先,要了解金钱的本质是什么
其次,要懂得没有善用钱财的弊端是什么
最后,要了之用好钱财的功德是什么
【一、金钱的本质】
1.不善不恶不美不丑不即不离
(1)钱财的作用:虽然钱在生活中不可缺少,但也不是万能的
俗语:钱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了钱万万不能
教证:《佛所行赞》:“钱财非常宝。”
(2)钱财的本质:就像水泡、梦境、幻术一样现而不实
【分析1】观察本质:
虽然在未经观察时相当吸引人,人们也极其向往,但它却是虚幻不实的有为法,就像人们特别喜欢的美丽水泡一样。
【结论】从本质上讲,金钱是中性的,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是这样一种本体
教证:
《钱本草》:“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螚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若服之非礼,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大宝积经》:“财物如幻亦如梦,愚痴众生被诳惑,刹那时得刹那失,何有智者生爱心。譬如幻师幻化事,乾达婆城种种色,财宝如是诳凡愚,于虚妄中何有实;种种苦恼求财利,水火王贼常侵夺,由此能为众苦因,何有智者生爱乐。”
【分析 2】从现代科学和经济学角度:
经济学家威尔逊:“热爱金钱吧!它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带来幸福,带来希望!” 经济学家哈克:“钱的丑恶就在于它能把人们引向深渊,引向地狱,引向罪恶。”
【结论】从经济学等世间科学的层面来分析,也并不能认为钱财真正有非常大的功德,但也并不是真正具有罪恶的本性。
2.躬行中道不堕两边
(1)作为修行人不能特别极端:
因为有些人在学了佛以后,对钱财、生活等都没有仸何兴趣。
当然,若有修行的境界,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修行时让我们获得解脱的妙药,谁真正法融入心,他就会看破、放下,而获得心灵的解脱、自在,这是必然的规律。 但是在座的修行人,以及将来的修行人,也要用智慧好好分析自己的境界。
(2)观察出离心:
华智仁波切的教言:偶尔的出离心是不稳固的。
佛教要求再三观察,古今中外的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做的,一个人要出家,要观察好多年、好几个月,因为只有心理真正产生出离心时才可以。
(3)对钱财放不下的过患:
有些人不仅对钱财放不下,还以佛教的名义、修行的名义,通过非理手段来获取钱财。这种贪得无厌的行为,对佛教、对人们、对修行、对生活都会带来不利,造成的影响是极坏的。
(4)上师开示:
1)这两种情况都是极端的,应该引起注意
2)不管是从世间生活的角度,还是从出世间修行的角度,对钱财的本性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没有善用钱财的弊端】
1.若无智慧则易被钱财束缚
(1)没有好钱财的过患:
如果钱财没有用好,就会带来诸多即生和来世的不利
教证:
华智仁波切:有一条茶就会有一条茶的痛苦,有一匹马就会有一匹马的痛苦
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智者痛苦如财多,少于之人非如是,一切龙王头数目,所生痛苦如是多。”
庞蕴居士:“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俗语:“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温暖;钱可以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
2.心灵空虚与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1)对比当今与以前:
以前经济没有像现在这样发展时,很多人的心情都比较平静、安宁、快乐
现在人们虽然表面上看来穿得相当鲜艳、时髦,生活资具样样齐全,但内心却有很多痛苦。而且,现代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有钱的人挥金如土、一掷千金,好像他们已经忘记了身边还有许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苦人存在一样、
(2)没有理顺金钱观——当今社会的悲哀:
我们这个社会贫富差距相当悬殊。有些人拼命的花钱,根本没有节俭的观念;而有些人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书都读不起,生活处于特别艰难的状态。但是人们根本不知道互相帮助,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金钱观没有理顺。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有了钱以后自己花,根本没有想到社会或身边的穷苦人。所以有了钱之后,就开始自己享用,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我(上师)觉得,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悲哀
3.身心世界将饱受各种痛苦的煎熬:
(1)观察金钱带来的过患:
1)在座的大多都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所以一定要通过智慧来观察、分析,看金钱对整个社会、人们的相续以及自己的内心,到底带来的什么样的丑恶、罪恶、烦恼和痛苦。
2)否则,在这个社会中,就会白天晚上不择手段,非常盲目、忙碌地追逐金钱。人生只有几十年,若不好好用在学习佛法上,难道金钱就能给我们带来今生、来世的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
(2)有名望者对金钱的指摘:
莎士比亚:“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3)上师开示:
1)金钱能使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的状态。这一点,从当今社会腐败分子的卑劣行径中,就完全能明白。
2)大家一定要清楚,金钱对自己的修行、对自己的家庭、对整个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3)某集团的标语:“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喜剧和金钱没有关系,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悲剧和金钱有关系。”我觉得这幅标语所讲的,跟佛教“有漏皆苦”的精神很相符,尤其是钱财,如果没有用好,它就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4.贪执钱财必定堕落
(1)贪执钱财对修行人的影响:
对修行人来讲,若一直积累财富,临死的时候心里就会惦记它;若死不瞑目,就没办法往生。
(2)戒律及窍决中对金钱的要求:
在戒律以及修行窍决里面都要求,在临终前应把所有财务全部供养给寺院,或留给亲人,这样自己就不会贪执。即使不能处理,眼前也最好不要放很多财富,心里也不要挂碍。
公案:《极乐愿文大疏》贪执钱财转生恶趣的故事
(3)上师开示:
1)不贪执金钱:
我们总有一天会面对可怕的死亡,所以现在就应该想: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不应该贪执它。
2)不同的贪执: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没有钱财的人也会对所爱物产生极大的贪执
3)正确认识金钱,修行才会成功
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对钱财都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修行才会成功,因为都要面对人生中特别恐怖的死亡之苦。
【三、用好钱财的功德】
1.积财有方用财有术
(1)正当的途径积累财富:
学佛人一位看破金钱也没有必要。作为在家人,通过正当的途径积累一些财富也是允许的
教证:
《别译杂阿含经》:“集财分为四,一分供衣食,二分营作事,一分俟匮乏。”
《佛说善生子经》:“若索以得才,当常作四分,一分供衣食,二分本求利藏一为储跱,厄时可救之。”
(2)远离与造恶业有关系的工作、生活:
有些工作、生活与造恶业有关系,这是需要远离的。若自己从事的行业与造恶业有关系,又不能了离开,那就尽量不要亲自去做,比如杀害众生等,心里也不要去随喜,这样自己就不会得到所有的罪过,因为杀生等要具足四个条件才会成为究竟的恶业。
(3)上师开示:
1)我们一定要清楚,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佛教不理解,并不是因为佛教有过失,完全是社会舆论错误引导等原因导致的。
2)在钱财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了知,佛教的思想非常广阔,它既赞叹以财富积累资粮的功德,又呵斥用财富造恶业的过患。
3)很多人认为:有了钱财后特别痛苦,要马上放弃,这是需要观察的。当然,在有了这样的因缘后,行持善法、积累资粮很重要。有些人财富全部没有用在社会上,一辈子都成为钱财的奴隶,这是不吅理的。
教证:《大乘宝云经》:“以财物利益事,摄受众生。”
2.践行慈善和谐社会
(1)范蠡三次散财的故事
(2)上师开示:
1)在世间当中,确实有人能把金钱用在社会上,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我在“慈善论坛”上也讲过:不可能每个人都变成世界首富、亚洲首富、中国首富,就像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等那样,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福报。但是,每个人都要有行持善法的新,哪怕是一元钱、十元钱,对可怜的人来讲,这也是很珍贵的。
2)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生活贫困的人。
我们应该行持不是等善法,不应奢侈、浪费。
3)很多人认为:不管是好的途径,还是不好的途径,只要发财就可以。所以很多人都想升官发财,但升官发财也许对你的人生是有害的。如果生活平平淡淡、干干净净,那短暂的人生既不会违背世间法律,也不会违背因果法则。若对钱财无比贪婪,自己就会做许许多多的坏事,造相当多的恶业,犯众多的法律,在即生中也会感受及其痛苦的果报,来世就更不用说了。
3.知足少欲积功累德
修行人应有的对菜钱财的态度:
作为修行人,对钱财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我们能把它用上,就可以积累许多功德。
对金钱也不能当做上帝那样来崇拜。如果我们把它当做奴隶,就可以用钱来买适当的饮食、衣服等,而过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如果把它作为主人,自己成为钱财的奴隶,那就特别痛苦。
4.高屋建瓴利世济人
(1)都应该认识金钱的利益和弊端,每一个人不一定要很富裕,但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念,不要特别耽著,应该随缘,这样心里就不会有痛苦。在有因缘时,还应把它用在慈善等善法方面。
(2)从大乘佛教的教义来讲,远远超过他们的精神。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般若摄颂》等大乘经论,我们完全能了知佛教是无私的,而且它的无私精神特别宽广,并不仅限于人类,或跟我关系好的,或跟我一个宗教的,等等。大乘佛教帮助的对象是所有人类,乃至所有有生命的众生,而且对不共戴天的敌人,也会全力以赴地帮助。这么伟大的精神,在如今社会当中,从我的观察来讲,确实找不到。虽然人们认为,无私奉献是最崇高的,但与大乘佛教所讲的无私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3)大乘教义最适吅帮助他人。当然帮助不一定非要用钱财,但我们有了这样的心以后,就会尽力资助,这样钱财也有真正的价值。
(4)对孩童的教育很关键,对待钱财的观念也很重要。因为,当今社会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不良恶习,如果没有及早发现、对治,恐怕在临死时也无法醒悟,最终将一败涂地,非常糟糕!
(5)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以清晰的头脑和高度的智慧来对待。虽然世间很多事物,表面上看来绚丽多彩,但真正观察时,就像一片叶子上的一颗露珠一样,在阳光照射下,一瞬间就消失了。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将拼命积累的财产,用在上供下施等积累资粮方面,那对自他都没有真实的利益。
教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钱财能给人们带来痛苦,也能带来快乐,大家要认识它的本质,并随缘对待。最后我以一句话来作结尾:“微笑是无边的美丽,知足是无尽的财富。”
请大家一起回向善根……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正在阅读:
猎手11-hawk合集-《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01-23
理论力学试题库整理版03-10
战略和管理提升项目建议书精品word05-18
分包单位人员资格管理制度06-05
宁夏秦铝业实习周记06-20
【学生征文选登12】:从300到30名,小升初成功了_900字05-26
某某市xx区共青团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08-03
污水化验员培训教材1-3章(初步排版1) - 图文05-30
小学儿童的注意教案03-08
- 梳理《史记》素材,为作文添彩
- 2012呼和浩特驾照模拟考试B2车型试题
- 关于全面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的通知(红头文件)
- 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
- 律师与公证制度第2阶段练习题
- 2019-2020年最新人教版PEP初三英语九年级上册精编单元练习unit6训练测试卷内含听力文件及听力原文
-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十四) 北京版 Word版,含答案
- 认识创新思维特点 探讨创新教育方法-精选教育文档
- 00266 自考 社会心理学一(复习题大全)
-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 派出所派出所教导员述职报告
- 低压电工作业考试B
- 18秋福建师范大学《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4
- 中国铝业公司职工违规违纪处分暂行规定
- 13建筑力学复习题(答案)
- 2008年新密市师德征文获奖名单 - 图文
- 保安员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银川市贺兰一中一模试卷
- 201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 1.集合
-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届高三生物五月模拟考试试题一
- 净土
- 值钱
- 金钱
- 到底
- 笔记
- 学习
- 13B
- 中国军衔与肩章
- 材料员模拟试题3及答案
-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周报(第17周,2011.4.23-4.29)
- 研发管理咨询调研的十种情形
- MOBA新作《疯狂勇士》成长任务介绍
- java2面试题大全
- 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
- 幼儿园教师的颁奖词
- 无机及分析化学A作业(离线必做作业)作业提交
- 220kv线路施工组织设计
- 钢琴入门必看
- 09高考英语二轮语法专项复习学案:名 词
- 网络营销课程总结
- 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
- 被子植物受精作用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机制
- EMBA 总裁班简章
- 摄影高考基础知识考题
- Open issue list&tracking_070820
- 华为统一通信产品渠道售前培训
- 06-08-10月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