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明考研:中传传播学考研资料传播学总论第二版_根据中传《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大纲知识点整理

更新时间:2023-09-04 02: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

论与历史》考试大纲知识点整理

潘晓

2009年8月

第一章 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传播学的兴起

一、 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二、 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

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②(社会需求)报业加上各种新兴媒介逐步形成了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人们能够科学而全

面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有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四方面的背景:

1. 政治:①政治家对传播媒介宣传重视和利用,进而重视对传播的研究,这推动了传播研究在美国

的开展。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学者又进行了总结分析。③二战中格外

重视宣传工作,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经济: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

问题。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大众传播业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

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3. 社会: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大发展。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

带来了新问题(暴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4. 学科:①传播学具有学科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研究传播学,从而使传播

学的研究成果异彩纷呈。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随着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

概念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概念。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

播学。

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

新闻学发展的四个趋势:①从定制分析到定量分析。②从人文学方法到行为科学方法。③从伟人研究

到过程与结构。④从区域性角度到国际性角度。

新闻学研究的对象: ①媒介制度。

②媒介机构(机构关系)。

③媒介内容(功能关系)。

④媒介活动(角色关系)。

对传播学有重要贡献的学科:

社会学、心理学、“三论”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社会学对传播学的贡献表现在: ①传播学借用许多社会学研究范例。 ②传播学利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研究。

心理学对传播学的贡献表现在:

①传播学借用许多心理学研究范例。②传播学从心理学中借鉴了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传播学的发展

一、 国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著作:

1922 李普曼 《舆论学》

1927 拉斯韦尔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 拉扎斯菲尔德 《人民的选择》 “两级传播”

1948 拉斯韦尔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5W模式”

1949 施拉姆 《大众传播学》 最早的大众传播学著作

国外的传播学研究经历了早、中、当代三个阶段:

(一) 早期的传播学研究:

第一阶段(20世纪

20年代到30年代):“枪弹论”,受当时的“刺激-反应”模式影响。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有限效果模式”

(二)中期的传播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适度效果模式”

一方面,传播学研究从传播效果研究拓展到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传播学研究在多个

地区开始进行并出现不同的派别。

(三)当代的传播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大效果模式”

这一时期的传播学研究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传播学的范围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同时,传播学研究中派别分流日益明显。“批判学派”(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性)和“经验学派”(强调传播实践)相对峙。

批判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法兰克福学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主要的流派是政

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

大众传播研究历史上的九种主要理论和方法:①大众社会,功能主义,多元主义(Mass Society , Functionalism , Pluralism)。②媒介效果(Media Effects)。③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④公共领域(The Public Sphere)。⑤媒介职业和职业人员(Media Occupations and Professionals)。⑥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⑦女权主义(Feminism)。⑧活动图像(Moving Image)。⑨新受众研究(New Audience Research)。

机遇与挑战:传播学自从在美国形成以来,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较大的发展。50年代,英法德等国的传播学起步,现已基本形成各自的学派,并且成为传播学研究道德另一重要基地。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学研究也纷纷开始。90年代后,传播学研究要适应社会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传播学未来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传播学成为真正的独立学科。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开阔视野。

二、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从台湾开始。台湾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是在美国经验学派和部分批判学派研究的影响下进行的。

大陆的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1956年大陆最早接触“Communication”(传播)一词。1978年后开始比较大量地介绍传播学的主要学说、概念、范畴和方法。

我们已经开始引进和介绍国外的传播学经典著作和成果,这项工作还将持续并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自主的传播学研究,这些研究项目多是利用量化方法对我国传播实践进行的实证研究。研究所用的范畴、范例、方法等均引自于西方的传播学,而且基本上是传统学派。

近年来我国传播学研究在进一步准确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开始进行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理论范式,关注本土的传播实践,这才是我国传播学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向。

第三节 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

一、 政治学家 哈罗德·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去探讨政治学,试图用一系列自然科学理论建立政治学体系。

1. 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是分析研究宣传的权威。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2. 开创了内容分析法。

3. 在进行宣传研究的同时,其研究领域也逐步扩大至大众传播。

提出大众传播的基本传播过程,即“5W”模式,成为早期传播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

4. 从外部功能上分析了传播活动的作用。

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三大功能),即件事环境、联系社会、传承文明。

同时,他在对传播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分析方面,影响也是深远的。他的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拉斯韦尔一生著述众多,除有关宣传、传播的著作外,还有很多政治学著作。

二、 社会心理学家 库尔特·卢因

库尔特·卢因是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一生致力于人类行为的动力和控制的研究。

1. 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最早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这些理论成果对传

播学的研究影响较大。

“群体动理论”是他对社会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贡献。二战中劝说家庭主妇改变食谱的实验。

2. 提出了“把关”概念。

这对于后来的研究来说,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方向的贡献。

三、 社会学家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是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在社会学,特别是应用社会学领域的影响相当深远。

1. “他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美国大众传播研究中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

《人民的选择》终结“枪弹论”统治传播学研究的时代,“舆论领袖”,“两级传播”

2. 试图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

3. 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

四、实验心理学家 卡尔·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研究说服态度而关系、态度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与能力等。他的学术成就集中在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

第一阶段:二战期间,用严格实验的方法,试图找出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第二阶段:二战后,继续进行二战期间开始的态度与说服的研究,从多层面、更广泛的方向研究传播者的信誉、信息组织、群体适应效果、态度和观点变化的持续等问题,将研究成果集结出版了关于态度问题的耶鲁丛书。

缺点:霍夫兰及其合作者没有研究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媒介运动和大众传播。另外,他们使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多为学生和实验性对象,范围有限。虽然他在后期也发现了许多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的众多影响因素,但是“这项研究的结果对现实生活有无实用价值却不清楚”。

五、传播学家 威尔伯·施拉姆

威尔伯·施拉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创立了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将传播学作为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

1. 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传播学。

传播学创立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

2. 他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

3. 他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

4. (自己加的)提出了许多传播学研究的新观点和新理论(选侧或然率公式、传播的直线型观点、“知识沟”、以“魔弹论”形容早期传播效果看法等),极大地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是边缘学科,与其它学科有相当的重叠之处。传播学研究至今都难有一个明确的研究范围和一套核心概念。

拉斯韦尔最早为传播学确定研究对象。在1928年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他首次明确提出“传播”概念的范围,提出了传播研究就是研究传播行为过程,进而研究传播行为过程的五个要素: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怎样?相对应上述五个要素的研究,称: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对象分析、效果分析。

一、 对传播学及其对象已有的认识

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提出:“人类传播是人做的某种事”,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试图共享某种信息”,传播学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他人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别人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

梅尔文·德弗勒:传播学就是要“解释人类传播过程的基本性质。从诸如语义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这样一些领域里可以得出许多很有价值的线索。需要他们结合起来,充分描述整个的人类传播,然后方可估量出使用复杂媒介的大众传播的地位”。他进一步指出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三个关键问题:①一个社会是怎样影响其大众媒介的?是什么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导致大众媒介以目前的形式运作?②大众传播是如何发生的?它是在原理上还是仅仅在细节上不同于直接的人际传播?③接触大众媒介对人们有何好处?这种接触是怎样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们的?

简言之,德弗勒认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社会与传播的关系、传播学过程的基本性质以及传播效果上。

斯蒂文·小约翰在《传播理论》一书中,提出核心传播理论:其探讨“集中在对各种传播都适用的一般概念和过程上”,“有助于我们对传播的一般意义的理解”。他认为核心传播理论主要探讨五个方面的问题,即:信息的发展、阐释和意义的生成、信息结构、相互作用动力学以及机构和社会动力学。

小约翰认为传播学主要研究传播的本质和传播过程,即考察人们处理信息含义的过程。人们如何组织、翻译和理解信息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例如人际间、团体、组织、大众等等,相互交换、产生与接收信息,成为传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播关注的范围是广泛的,传播过程是多样的和相互联系的。

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学的研究要素分成四种: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家族、文化因素;媒介;媒介内容和受众。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传播过程,对这四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变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国传播学者

对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的看法:传播学是研究人与人,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

组织和社会怎样借助符号(语言、非语言、类语言等),直接和间接地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传递、接受、反应和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的学问;传播学是研究人们共同生活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及其机理和作用;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克劳斯从控制论角度讨论了研究对象、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理论,而不同的理论就派生出以之为根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开创性的工作来说,针对新的研究对象,有时必须提出开创性的新的方法进行探索。

方法 理论

对象

对传播活动过程进行研究,探讨传播的本质,将整体传播现象作为理论研究的基本对象,探索本体特征,发展核心传播理论,这是我们界定传播研究对象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进行传播学研究的目的。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个部分:1.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重要的包括传播思想的发展、传播实践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等等。2.人类传播的形态。传播四种形态的研究(即人们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以及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销等方面的研究。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拉斯韦尔(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缺点:①全然不顾社会制度如何铸造、影响媒介。②“五W”里漏掉了传播动机。③不包含“反馈”,把传播描写成单

方向行为。

(一) 结构和功能主义观点

该观点把传播视为这样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用语言把意思传达给他人。传播使用的语言和符号系统脱离把它们作为工具使用的人而拥有自己的生命。因此可以说,结构论者把准确清除判断视为良好传播的标准,而把传播能力视为对语言和其他符号的准确、恰当和熟练地使用。侧重点在社会和文化结构上。

(二)认知和行为主义观点

该观点:承认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但是它更进一步,强调二者之间的信息处理过程。人之研究以“变量分析”为中心,它把主要的变量归类,并显示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认知论者感兴趣的是信息和认知变量引起某些行为结果的方式,因此,在认知理论中,船舶被理解为个人的思想。侧重点在个人。

(三)相互作用观点

该观点:把传播看做社会的粘合剂。社会没有它就不能生存,注入组织、群体、家庭和社会团体等结构不能先于它而存在;它们是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并存在下去的。

(四)阐释的观点

阐释理论赞成主观主义或者说个人体验的重要性,对于个人对事件的理解赋予极大地重视。阐释理论一般解释头脑中各种各样体验的意义的过程,强调语言是体验意义的中心。有时这些包含对文化的阐释,有时是对各种各样的文本机制造物的解释。这些理论多避免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规定性的判断,阐释往往使用相对的、不很明确的词语表述。

(五)批判的观点

批判理论有一些松散的对传播和人类生命质量拥有兴趣的思想观点组成,它们尤其关注不平等和压迫现象。多数批判理论关注社会中利益的冲突以及传播使得一个群体长久控制另一个群体的方式。许多批判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但其中大多是又都远远超越了马克思原来的思想。三个重要分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女权主义研究。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对传播决定文化的认识。

阐释理论在解释个人体验、文本、和社会结构的意义方面是很有力的。批判理论则强调价值观和利益在判断事件、情景和制度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方法论基础的多元化。2.方法的综合性。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性

科学研究方法基本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1.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这是方法体系的指导、方向与范围。2.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这是方法体系的具体化、实践化与成果化。

传播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是传播学研究中所应用的方法论基础。通常在三种意义上讨论有关方法论的问题:1.方法论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2.方法论作为成分构成体系,即方法论由哪些基本问题组成。3.方法论作为方法类型体系。

传播学研究方法体系是进行传播学研究所使用的具体操作方法。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定性研究方法(质化研究法、思辨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

三、传播学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科学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人文科学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

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别:定性方法操作的是概念体系,定量方法操作的是量化事实体系。

差别的体现:1.分析客体。2.分析及其方法。3.方法学。4.理论架构。

两种研究方法的互通性:1.在本质上,任何客体都无法被划分、归类为“量化”或“质化”的分析客体,而这种划分主要是由研究者使用的分析机器所中介决定的。2.从狭义上讲,在理论架构的层次方面,质化和量化的分野并不是很重要。定性与定量的划分多半存在于方法论层次上,“代表不同的结构化研究程序和工

具,而大众传播的经验现象更可以作为这种分野的论述于诠释。”

(一)定性研究方法系统(Qualitative Methods)

定性研究就是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据此解释或解构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结论。

1.人文学科的定性研究方法

人文学科传统视传播为意义的社会生产,这种意义的生产与三个基本传播过程要素密切相关:讯息、传播者及其再现的社会结构。用人文科学的术语来讲是:话语、主体性和语境。

“话语”:预言是人与真实交换过程的主要媒介。“话语”成为社会真是建构的媒介。

“主体性”:是指不同于传统哲学对主体的认识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并认识世界,这并不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封闭性双向关系,人在认识过程中随时受到现存的各种思想体制的制约和束缚。人的主体是一个受到各种限制的,早已由一系列对世界的代表系统所决定了的‘屈从体’”,“已经被安置在意识形态结构为我事先排定的位置上。”

“语境”:是指我们再分析文本时所必须考虑的某种情境和历史过程。将传播视为某种“语境”,传播是历史变化过程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分析焦点要转到受既定社会或文化主导的文本的深层结构。

语言化与分析的三个分析层次:1.话语的基本元素是不同形态的发音和陈述。2.语言可以在传播者之间建立一种“互动”模型。3.在“话语”的层面上,各种语言范畴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连贯的结构,是一个带着讯息、可以被诠释的文本。

在人文科学的定性研究的视野中,大众传播既是社会现象,又是话语现象。符号式人类与真实互动的主要模型,它进入到一个连续的意义生产过程后,便将社会真实建构成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等方面。因此需要建立如何描述符号的社会使用情况的研究结构——社会符号学。

2.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的过程。定性研究的诸多方法中,诠释取向的研究方法引人注目,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符号互动论、民族志、小组座谈、投影技法等。

定性方法的研究程序:1.资料收集。2.分析定性资料。3.定性研究报告。

(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Qualitative Methods)

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理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所有的研究方法都遵循一套严格周密的操作程序:1.确立研究假设。2.确立研究方法。3.收集各种数据。

4.整理分析数据。5.提出研究结论,以验证最初的假设。

1.实地调查法

研究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本项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实地调查主要分为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③确定抽样方案。抽样方法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④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一般包含两部分:调查对象的特征指标和调查对象的意见、态度、行为倾向等。⑤统计分析调查结果。主要有三种分析:描述性分析、推断性分析、结果性分析。

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

研究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②制定分类表。③将讯息内容按分类表的分类方式编码归类。④验证先前的假设,提出结论。

不足:①内容材料(分析的对象)必须能代表整体,能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②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了分类表的严密与科学。这将影响到分析结果客观和准确。

3.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室内试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室外实验法)。

控制实验法是指研究在室内进行,并且在研究进行时对某些试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的控制。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研究步骤:①提出假设。②建华众多的影响因素,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确立其中一对为自变量和因变量。③控制、试验,将选择出来的研究对象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相同,特征相似。给实验组提供经过简化并确定的自变量,给控制组提供的则是普通的、非研究所用的自变量。④统计、分析,将实验所得的大量的变量数据进行记录、统计。从中得出某些结论,并以此结论对假设进行检验。

自然实验法将实验放在社会环境中自然进行。相对控制实验法而言,真实可靠,客观准确,但是在社会真实背景中进行试验,难于控制。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就是检验对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一般是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

第三章 传播

第一节 传播

一、传播的含义

(一)“传播”与“Communication”

(二)传播学中“传播”的含义

我国学者对“传播”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①认为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即认为传播是动态的。②认为信息是交互流动的,即比较强调信息流动的双向性。

西方传播学家对“传播”的理解和界定差异非常大。

1.强调“共享”

2.强调“互动、关系”

3.强调“符号”

4.强调“目的”、“影响”、“反应”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人类社会的传播,是人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二、传播的类型

最普遍意义上:自然界的传播和人类社会的传播。

“二分法”: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分类标准:传播的手段。

“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分类标准:传播的范围及规模。

自我传播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个体自我进行的思维活动。

人际传播是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传播。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及内部对外部的信息交流。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分为五种: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群体传播是指非组织化的群体内部的,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活动。

传播类型体系图:

非人类传播

传播

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社会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演进

人类传播的演进分为六个阶段:符号和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一、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一)符号和信号时代

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二)说话和语言时代

开始于9万年前到4万年前。

说话和语言传播方式的到来,对人类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①人鳄梨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使得人类可以用语言概念进行思维,从而大大提高人们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②人类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文字时代

开始于约

5000年前。

(四)印刷时代

人类社会讯息得以大规模复制。文化的扩展与传播、保存大大得益于造纸术和印刷术。印刷术的进步使得报纸、书籍、杂志在社会上迅速普及开来。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指出,新媒介在四个方面比早期的媒介更有效:①表达性。②记录永久性。③迅速性。④分布性。印刷及报纸、书籍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且使资产阶级革命得以顺利进行。

(五)大众传播时代

从20世纪初电影、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开始的。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①人类的传播能力与需要有了空前的提高和壮大。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知识和信息的进步与拓展。

(六)网络传播时代

网络传播时代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项、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性、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众多方面的冲击:①社会形态将愈加信息化、全球化,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信息业成为主体,劳动市场等随之变化。②由网络而来的法律问题也大量增加。③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带来影响。

二、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1.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存在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现加速度发展趋势。

2.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发展密切相关。

3.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第四章 信息、符号与讯息

第一节 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及其实质

(一)三论中的信息

信息论:申农,《通信的数学原理》

控制论:维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系统论:贝塔朗菲,《一般控制论:基础、发展与应用》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三论”中的信息概念:

1.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要素。

2.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3.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联系、差异的产物。

(二)传播学中的信息

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类的精神创造物。

(三)与信息相关的概念

1.噪音。就是传播过程中的干扰。

2.冗余信息。即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信源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反馈。就是将输出再回输到系统中去。在人类社会中,反馈“指接受者对于传播者发出的讯息的反应。传播者可以根据反馈检验传播的效果,并据此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概念。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4.前馈。再续同发生偏差之前,尽可能根据预测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大众传播中的前馈,“指的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使用大众媒介时,事先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传播对象的需要,以改进传播节目的制作,增强传播效果。”

5.系统。“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素)的综合。”

二、信息的特征与功能

(一)客观世界中的信息的特征

四大基本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3.表达性。4.流动性。还有:1.载体性。2.分享性。

(二)人类社会中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与主观性。2.多样性与复杂性。

(三)信息的功能

1.认识功能。2.社会功能。

三、信息社会

约翰·奈斯比特指出世界在1956到1957年从“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主要标志:1.1956年美国“白领工人”人数首次超过“蓝领工人”人数。2.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全球卫星通讯时代,使地球缩小成一个“村庄”。

“信息革命”的影响:1.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2.带来了生产要素结构与管理形式的变化。3.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4.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及其实质

(一)对符号的理解和研究

进入20世纪,作为人类交流中介的符号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对传播学研究影响至深的有哲学领域的符号学(符号和语言哲学),以及社会学领域的符号互动论。

1.现代符号学理论

(1)索绪尔与结构主义符号学

索绪尔最早提出了符号学概念;指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剖析了符号的结构,将它分为“能指(Signigier)”和“所指(Signigied)”。

(2)皮尔士与逻辑符号学

他对符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给“符号”概念下了确切的定义(所谓“符号”,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认为人类所有的经验都组织在三个水平上,可以分别成为第一性、第二性和第三性,这三种水平分别对应感觉性、活动经验,以及符号;符号是三位一体的,包括依次发生的三重关系:①使联系过程开始的东西②其对象③符号所产生的效果(解释);从三个从面上划分了符号的三大类别和66个种属。

(3)卡西尔与美学符号学

提出著名论断:认识符号的动物;提出了这些精神文化活动的符号性质,分析了艺术符号与日常符号的差别,指出“美必然地,而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它不是事物的直接属性,而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

2.符号互动论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的芝加哥学派提出。以库利、米德、思莫尔、托马斯、杜威、帕克、和吉伯斯等为主要代表人物。库利和米德研究语言等符号在社会的发展和维持中以及在形成个人精神活动等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强调个人精神活动与社会传播过程之间的关系。 核心观点:①社会是一个意义系统。对个人来说,介入与符号相关联的共认意义是人际活动,从中产生出引导行为使之遵循可预期格式的稳定而又共同理解的各种期待。②从行为学的观点看,社会现实和物质实现都是标明的意义构成,由于人们单独和集体地介入符号互动,他们对现实的解释既社会常规化,也个人内在化。③符号是结合人们的纽带,人们对其他人的看法以及他们对自己的信念,是从符号互动中产生出的个人意义构成。因此,人们对彼此和自身的主观信念是社会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实。④在一特定行动情况中,个人行为是受人们与那种情况相联系的看法和意义支配的。行为不是对外部来源的刺激的自动反应,而是对自己、他人及所处情况的社会要求所得到的主观构想的产物。

简言之,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类之所以认识自我,形成群体,构成社会,都是通过符号交流而进行的。

(二)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者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二、符号的特征

(一)指代性

(二)社会共有性

符号包括符号形式(能指)和符号意义(所指)两方面。符号形式是指人们感官可以感知的部分。符号意义是指符号所包含的内容和概念。符号意义分为表示性意义(或称词典意义)和内涵性意义(或称引申意义)。

(三)发展性

三、符号的类型

索绪尔是近代最早对符号进行分类的学者。

符号可以划分为基本的两大类: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符号

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

有声语言 无声语言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动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静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类语言 其他声音符号

辅助语言 功能性发声

(一)语言符号

(二)非语言符号

1.视觉性非语言符号。2.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四、讯息

讯息是指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组符号化语言。

第五章 传播类型

第一节 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又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是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进行的。

一、内向传播的实质

人的内向传播一般表现为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自我反省、自我陶醉、自我发泄、自我安慰和自我消遣等多种形式。

二、内向传播的形式

1.感觉和知觉。2.记忆。3.思维。4.想象。5.情绪和感情。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在两人或两人以上之间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人际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

一、人际传播的实质与特点

(一)人际传播的实质

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出大众传播以外的其他人际传播类型。狭义的则有多角度的定义,这些定义强调了一些共通的地方:①人际传播的传受双方是一对一的,或者是近似于一对一的较简单的传播关系。②人际传播多是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传播或其它传播方式进行的,当然随着人类传播的演进,也有更多越来越先进的传播工具介入到这个过程之中。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1.直接性。2.随意性。3.私密性

二、人际传播的社会理论

(一)人际传播的动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 罗洛夫的人级传播社会交换论

人在进行社会交换时,主要交换的是六种资源: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和爱。

3. 普遍认识

①认识自我的需要。②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需要。③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④感情沟通的需要。

(二)人际传播的基础

1.自我表露

人际传播活动从自我认识与自我表露开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传播活动的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自我表露。当一个个体将自己的情况、状态、能力、愿望等信息传送给他人的时候,便形成了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人际传播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是一种自觉不自觉进行的自愿和真实的行为。这是人级传播的重要基础。对自我表露一般从五个方面来评价:①表露的量 ②表露的积极或消极性质 ③表露的深度 ④表露的时间选择 ⑤表露的对象

2.约哈里之窗

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林顿·英翰姆。帮助理解自我表露。

他人了解 他人不了解

(三)人际传播的过程

1.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论

由乔治·赫伯特·米德和查尔斯·霍顿·库利最初阐发,建立在“镜中我”“主我-自我”的观念上,由赫伯特·布鲁默总结提出。观点:人们生存的世界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物质世界,而且是一个人造的符号世界。这个世界的创造和维系依赖于人类通过符号进行传播的能力。具体到人际传播中:人际传播,就是直接使用传播符号(而不是将具体行为理解为符号)进行的互动过程。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典型的使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人际传播。传播者A说出一句话,使用语言符号传递了某些信息,而接受者B对这种符号进行解读,并作出自己的反映,即回以另一句话。实际的人际传播过程中还伴以表情、体语、人际距离等其他非语言符号。这就是一种符号互动的过程。

2.认知一致性理论

代表人物包括海德、纽科姆、奥斯古德和费斯廷格等。基本观点:人具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而认知矛盾往往会打破心理上的平衡,使个体出现不予开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会促使个体作出一定的行为,以重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3.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对于理解反馈频繁的人际传播过程非常适用。

第三节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交流信息的活动。

群体传播是在群体内部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组织传播是群体传播的一种。从狭义上讲,群体传播指在非组织化的群体中进行的传播活动。

一、群体传播

(一)群体传播的实质

传播学者经常提到的“群体传播”,多指小群体进行的信息交往。

群体传播研究形成了一个焦点,它提醒我们:人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受到与自己相关或不相关的其他人的影响,其中人际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群体传播与群体动理论

卢因提出“场”和“群体动理论”。

“场”指得是“被察觉到的作为相互依存的协同存在的事实的总体。”二战期间劝说家庭主妇改变食物

习惯的研究。证明了群体共识对于人们决策和行为的影响是极大的,原因多半在于人们希望与自己所属或希望从属的群体保持一致。

二、组织传播

(一)组织传播的实质

1.组织

组织包括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组织是一群人为了某些共同目的而形成的;通过某些政策、规范、程序等控制和协调内部成员的行为,并由分工合作来完成工作;具有目的性;具有正式化的层级;是一个经常互动的开放的系统。组织通常具有的特点:①专业化的部门分工。②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③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2.组织传播

就实质而言,

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美国学者戈德哈伯所说:组织传播,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组织传播的基本要素:①信息。②相互依赖。③网络。④过程。⑤环境。

(二)组织传播的形式

组织传播包含正规的组织传播和非正规的组织传播两类。

1.正规的组织传播

正规的组织传播,就是发生在组织内部的具有组织目的、遵循组织规范进行的传播活动。形式:会议;文件的传递;通过电话、传真等工具进行的信息传递;面对面的交流等。

2.非正规的组织传播

非正规的组织传播,是一种没有与组织的正规结构等级和交流网络相对应的信息交流。是组织成员沟通感情的纽带。形式:任务指向性和情感指向性两种。非正规组织传播的一个主要归功能是传送小道消息。与小道消息类似的一种非正规的组织传播是谣言。

(三)组织传播的方向

1.自上而下的传播

这是在大多数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向。优点:是确保一个组织的统一、完整和组织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关键作用。缺点:互动较少,传播的信息量小、冗余信息多、精确度降低。

2.自下而上的传播

优点:是上级领导及领导部门获取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组织内部不可或缺的传播活动。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完善组织管理和加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缺点:传播过程中信息散失、精确度降低等问题。

3.组织内部的横向传播,或称水平传播

4.组织与外部的横向传播

(四)组织传播的功能

大致两种:手段性的和功能性的。

具体而言包括:①确保组织内部协调活动的发生,即建立起组织内部成员的联系协作,已实现组织目标。②确保组织与外部环境建立起联系,来完成正常的信息输入输出的交换活动,是组织活动与外部环境相适应。③通过组织内部情感交流,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增强内部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④通过组织内部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交流满足其成员的社会心理需求,激励士气。

第四节 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实质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及发展

德弗勒和丹尼斯认为,大众传播包含了五个明显的阶段:

第一,职业传播者为了各种目的编制不同内容的东西,最终都是为了把他们呈献给公众中的各个部分的成员。

第二,这些讯息通过机械媒介(如印刷物、电影和广播)比较迅速、源源不断地传播出去。

第三,信息的接受者是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他们有选择地接受媒介的讯息。

第四,每个接受者都根据各自体会的含义来解释所选择的讯息,而这种含义基本上与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第五,这种体会的结果是,接受者以某种形式受到影响,即传播产生某种作用。

大众传播的四个结构性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受者。另外一个非结构性要素即传播效果。

大众传播是一个大规模的信息传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化和信息组织化的传播者出于各种目的,利用媒介系统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传递给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

(二)大众传播的特征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职业传播者,是一个传播组织(如报社、电台、电视台、杂志社等)整体或个人。

2.讯息的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

3.大众传播媒介为机械化和电子化的媒介。

4.受众广泛、成分复杂。

5.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使得传播效果的测量需要付出专门的努力。

二、大众传播的功能

(一)从一个例子说起

一战前,英国人和德国人住在一个岛上,邮轮每六十天来一次。在一战开始六个星期后岛上的人才知道他们早已经成了敌人,但是在这六个星期中,他们都还平安相处。

(二)学者们的早期探讨

1.拉斯韦尔的观点

他认为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功能包括:①对环境进行监视。②使社会各个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③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2.赖特的观点

①监视环境。②协调关系。③社会化。④娱乐

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观点

区分了社会系统中的“正功能、反功能”和“显性功能、隐性功能”。隐性功能:授予地位的功能、促进社会准则实行的功能;显性功能:麻醉精神的功能。

4.施拉姆的总结

①大众传播是社会雷达,具有寻求、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功能,用于监视社会环境。②大众传播具有操纵、决定和管理功能,对手中进行诱导、劝服、解释信息,并引导作出决定。③大众传播具有指导功能,也就是教育功能。④大众传播具有娱乐功能。

(三)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1.传播信息

这也是大众传播实现其功能的基础。

2.引导舆论

舆论是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的、持久的意见、态度与信念的总汇。大众媒介对手中强有力的引导体现在:设定舆论的议程,引导舆论的方向。

3.教育大众

大众媒介通过传播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等内容,不但保存和发展了文化遗产,也促进了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4.提供娱乐

现代社会人们主要选择以大众媒介与娱乐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大众媒介还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塑造者和传播者。

(四)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1.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与“刻板印象”理论

拟态环境(虚假环境、假环境):指的是大众媒介创造出来的,来源于真实环境却又不尽一致的一个媒介环境,是一种间接的感知,却常常被社会公众当作真实世界而接受下来。

刻板印象(固定成见):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揭示了大众媒介运行的基本机制,提醒我们,大众媒介在实现其正面功能的同时,也买下了遮蔽人们实现的可能性。

2.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精神”说

①大众传播的产品把人们吸引到对事物的关注和讨论上,而不是对这些事物采取相应的行动。人们由于花了很多时间在媒介接触上,而且满足于这种间接地接触,便不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而是消极旁观。②由于信息大量涌入造成了信息过剩,使人们对信息产生了一种冷漠的态度。③人们过多依赖于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之后,人际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也逐渐减少,甚至于社会、社群逐渐疏远和陌生。“电视人”“沙发土豆”“容器人”。④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文化娱乐节目的水准不及正规教育和高级文化,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的鉴赏力造成了不良影响。

(五)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之辨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大众传播效果的差别:

①传播的功能(function)是从宏观角度来考察的;而效果(effect)则是从微观角度来研究具体信息对具体受众的心理、态度、行为所产生的影响。②传播的功能是以传播媒介及其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的客体是大众传播本身;而传播的效果所研究的是受众在认识、行为等方面产生的变化。

第六章 传播过程

第一节 传播过程

一、传播过程及其特征

波洛的传播过程观:①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我们研究的基本单元就是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的多元关系。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运动,及过程中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过程,是指事物运动的程序与状态。

结构,即整体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组合。

二、传播模式

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美国学者多伊奇认为模式在社会科学中的功能有:①构造功能。②解释功能。③启发功能。④预测功能。

模式按所用符号分为:文字模式,图表模式,数学模式。按模式作用分为:结构性模式,功能性模式。传播模式基本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功能性模式。

丹尼斯·麦奎尔和斯文·温德尔:五种类型28个模式

①基本模式:拉斯韦尔公式;申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丹斯模式;格伯纳的传播模式等八种模式。②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及其修正;两级传播模式;创新扩散模式等五种模式。③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间接与直接模式;议题设置;大众传播依赖模式;沉默的螺旋模式等五种模式。④受众中心模式:使用与满足模式;使用与效果模式;信息寻求模式等三种模式。⑤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比较媒介体系模式;媒介组织模式;守门人模式等七种模式。

这些传播模式可以归为两大类:表征传播过程及结构的模式(如基本模式)和表征传播要素关系的模式(如影响、效果、受众、媒介模式)。

到目前为止传播过程的研究分为三种:线性传播过程、控制论传播过程、系统传播过程。前两者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后者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

第二节 线性传播过程

线性传播观,视传播过程为单向流动的观点。

一、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代表性的有拉斯韦尔模式和申农-韦弗模式。

(一)拉斯韦尔模式

他的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此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

缺点:①高估了传播的效果。②忽视了反馈要素。

(二)申农-韦弗模式 接收到

这种模式吧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单向的过程。这种信息论范畴中的信息传播过程包括五个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一个负功能(噪音)。传播过程要特别关注噪音、冗余信息和平均信息量三者的关系。

此模式使传播学者认识提高一步,使人们能够更精确地研究传播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缺点:未能在模式中更多地估计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

二、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

1.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另一点的直线、单向的过程。没有信息的回路与反馈。

2.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传播过程只是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第三节 控制论传播过程

一、控制论关照下的传播过程

诺·维纳发表了《控制论》一书,创立了控制论,在书中强调了两个重要概念:传播的统计学基础和反馈。

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是运用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带有反馈的双向交流过程的传播过程。反馈,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应。

这个模式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反馈机制的增加。

前馈,(根据控制论的解释)是尽可能在系统发生偏差之前,根据预测信息,争取相应的措施。(施拉

姆认为)前馈,是在进行大众传播之前,事先对受众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构成、需要、行为等,以改进传播、增强针对性、提高传播效果。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一)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编码,就是将意义和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影响编码的因素:编码者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

范围、经验等的制约;编码者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

此模式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缺点:认为传播史弯曲昂对等的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不对应、不平等相出入。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见下页)

此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显示了大众传播的生产和接收以及对媒介的推测性反馈

(二)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适用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引入了一个第二中传播者C(即信息渠道角色)。

此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过程意义重大:①它指出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且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阶段进行的,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多重把关性。②它指出了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缺点:①它认为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②它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三)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控制论模式因引入了“反馈”概念和机制,传播过程成为双向交流的回路,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缺点:①他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之后,就形成了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现实中的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较少有平衡、对等。②它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本体运动过程,即传播过程是独立于社会的自我运行的系统过程。没有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第四节 系统传播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kg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