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更新时间:2023-10-23 12: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分类号: 密 级: 无 UDC: 单位代码:10118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郭 君

指 导 教 师 陈志明 教授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申请学位级别 文学硕士 专业名称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11 年3月20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1年5月16日 学位授予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11 年3 月20日

版权创新声明

1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西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山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山西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专 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硕 士 生:郭 君 签名: 指导教师:陈志明 签名:

摘 要

本文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背景,并具体应用范畴化、原型、突显、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结合语义、语法、语用、修辞等,重点对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语法现象进行了认知分析,试图从认知层面对其成因和存在的意义作出解释。

全文共分五个模块进行论述:

引言:先综述了“词类活用”概念的提出,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视角和应用的理论。对于“词类活用”这一语言现象,以往的研究多立足于传统语言学理论,注重对语言结构的表层研究,且多作静态的、平面的描写与分析,很少有人从人类认知的根源上对其作动态的、立体的观照和解释。本文是在承认“词有定类,类有定职”“依句辨品,离句存品”的前提下,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语法现象进行认知分析,以期从认知层面对其作一解释。

第一部分: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词类活用”现象的生成机制,及其与“词的兼类”之 关联进行了解释。分析了事物原型与词类的联系,以及以事物原型为载体的名、动、形三大类实词的范畴化与联系,这就为词类的活用奠定了基础。突显、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最终实现了词类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词类活用”现象也就生成了。如果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就会固定下来,生成兼类词。从历时的角度看,词的兼类是一个过程。一个词要实现兼类,通常需要经历“临时活用——常见活用——兼类”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即词类活用是兼类词产生的一种途径。从共时的角度看,词的兼类是词类活用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二者相互交织,这都是词义运动的表现形式。

第二部分:词类的一般活用的认知分析,首先分析了“名词作状语”的活用现象。名词作

1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状语在古代汉语中极其普遍,是名词基本语法功能的体现。名词虽然作了状语,但它仍表示人或者事物的意义,仍是名词。它只是应用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借助名词的形象特征去修饰中心词,使表达更加新颖生动、意象鲜明。接着分析了名、动、形三大类实词间的相互为用,指出其机缘在于事物原型和人类认知对其范畴化的结果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之间的活用是以词的深层语义为基础,进而完成的词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之间的表层转化。

第三部分:词类的特殊活用的认知分析,结合具体例句,从词法、句法两个层面分析名、动、形三大类实词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并指出这些用法除了具有词类一般活用的词法层面的词性转化和深层语义上的指称、陈述功能转化的特性外,还含有特定语境下句法层面生成的“使动”“意动”“为动”意义。所以后文接着探讨了它们的归属问题。

第四部分:词类活用的语用动机和效果,从语用层面分析词类活用的生成动机,最初是出于不自觉的偶然的语言表达的实际需要,后来就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常见的追求语言美的修辞手段。在特定的语境下,一个词经过变通灵活地运用,词义的内涵会更加丰富,外延会更加广阔,而且使行文更加简洁含蓄、生动形象、意蕴无穷,也就更加富于表现力,一词用活了就能取得积极的表情达意的效果。所以语言使用者争相效仿,追求炼字炼句。

【关键词】词类活用 语用 认知 隐喻 转喻 指称 陈述 【论文类型】基础研究

2

英文摘要

Title:The Ancient Chinese Lexicon of Cognitive Analysis Attempts Major: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Name:GuoJun Signature: Supervisor:Chen Zhiming Signature: Abstract

Based on the dialectical world view and epistemology, the paper is under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ckground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 areas, prototype, highlighting, metaphor, metonymy and other cognitive styles, combined with semantics, syntax, pragmatics, rhetoric to focus on the ancient Chinese nouns, verbs, adjectives and utilization a cognitive grammar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trying to explain the level of cognition and its causes about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Discusses of the thesis consist of five modules:

Introduction: Firstly,we review of the \of the concep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 perspective of this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For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previous researches mainly are based on tradi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They focus on the surface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make more static, graphic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few from the root of human cognition, regarding them as dynamic,

3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three-dimensional reflection and explanat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of \level\the sentences%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ies, and we will make the ancient Chinese nouns, verbs, adjectives utilize the cognitiv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make a cognitive level of their interpretation.

Part I: we apply of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expla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f Speech\i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ts \the parts of speech in the contact of things, as well as the prototype for the carrier's name things, animals, shaped the scope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content words and contact,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active use of parts of speech. Highlights, metaphor, metonymy and other cognitive styles finally realized parts of speech function and statement of the allege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functions. After this,\occurs frequently, it will be fixed, and kind words will generate. From the diachronic perspective, the words and categories is only a process. A word and class usually go through a \Common utilize - and class\change, which is the production of kind words and Parts of Speech.

4

英文摘要

From the synchronic point of view, the word from the Parts of Speech and class is the result of quantitative change to qualitative change, and the two are intertwined, which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meaning movement.

Part II: The cognitive analysis of parts of Speech in general utilization firstly analysis, the active use of the phenomenon,\adverbial noun\As adverbial noun is widesprea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which is the function of the embodiment of basic grammar terms. Although as adverbial noun, it still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people or things, and still it is a noun. Metaphorical thinking it's just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style, with the terms of the modified center of the image features to words, so that it can made the expression more innovative vivid, and withsharp images. Then we analyse the name, move, shape among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content words with each other for the use, and the opportunity is something of its prototype and its areas of human cognition, the link between the results is the active use of the word deep semantic-based.And then we complete the word function and statement of the alleged function of the surface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Part III: Parts of Speech utilization the knowledge of the special usag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sentence, from the two levels of the lexical and syntactic, analysis three categories of content words

5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of the \\\action%usage. In addition, these uses parts of speech not only usually utilize the lexical level and deep semantic part of speech into the allegations, st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they contain specific syntactic level generated by the context, \move\\\move\significance. So then later the ownership of their problems will be discussed.

Part IV: we will analy of parts of Speech pragmatic motives and effects from the pragmatic level of motiv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Firstly it is a chance for the language of unconscious expression of the actual needs, and later it develops into a conscious pursuit of common rhetorical langu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certain contexts,if a word goes through the use of flexible work, its meaning in the content will be more abundant, and the extension will be more extensive, which will make subtle wording more concise,more expressive,with vivid image and meaning infinity,so that the term can be achieved by a positive effect of express emotion. Therefore, language users emulate each other to pursue exact words and sentences.

【Key words】: parts of speech pragmatic cognitive metaphor

metonymy alleged statement

【Type of thesis】:Basic research

6

引言

将使汉语研究出现新的繁荣景象。认知语言学的引进对汉语研究至少有两个作用:(1)可以利用其理论和方法解释汉语以前尚未解释的现象,(2)将过去零散的解释研究上升到认知的高度,理论化,系统化。藉此,本文作者认为也可借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汉语词类活用的语法现象作一研究与探讨,尤其是其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两种修辞,而且是人类的两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领域投射到另一个领域的认知方式,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进行陈述(或描述);转喻是以事物间的相关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框架内用突显的、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进行指称。

文中所用语料主要选自王力《古代汉语》(1-4,中华书局1999)、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许嘉璐《古代汉语》(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陈志明、李晋林合编《古代汉语》(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等几套古代汉语教材,以及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陈志明《古汉语语法及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等语法专著。其次,还有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新教材中选录的文言文名篇。选例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尽量选用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包含词类活用现象的文言例句;其二是尽量选用大家熟悉的易懂的包含词类活用现象的文言例句。这样既便于论述说明,又便于大家阅读理解。

12

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1 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1.1 词类活用的生成机制

面对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河海、草木虫鱼,人们要想认识这些事物,就必须对它们进行归类和命名。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根据自身经验逐渐认识客观事物并对其进行归类,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范畴化,其产物叫做认知范畴。但是,由于世界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人们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来认识它,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忽略事物的临时特征,以此确定哪些是一类事物,哪些是另一类事物,并以事物原型为基础,以最经济的语言符号来表述它。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范畴化、概念化的过程。世界万物本体被类分为多个事物范畴;事物又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会形成行为范畴;事物又有各自的性质,又会产生性质范畴。三类范畴以事物为原型紧密联系,语言中用来反映这三类范畴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便应用而生了,且这三大词类之间也联系紧密,再加上汉语是一种典型的指称——陈述型语言,在通常交际情况下,名词承担指称功能,动词、形容词承担陈述功能,但指称和陈述又是相对范畴而言的,一种词类既可用来指称,也可用于陈述,这就为词类之间的活用提供了基础。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语言最初的表达就是“指称——陈述”的分化。从语法的角度看也就是本体名词和实义动词的分化。人类最初的表达形式(指称——陈述)、思维形式(本体——属性)和逻辑形式(主词——谓词)是高度一致、三位一体的。因此,根据人类基本的思维形式和逻辑形式,我们可以认为,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一种只有本体名词和相应的实义动词的语言。其他语法成分都是后起的。指称、陈述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一般认为,名词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物,指称客观世界或主观世界中的事物,我们可以称之为事物义;动词的语法意义是陈述动作,我们称之为动作义,形容词的语法意义是描述性状,我们称之为性状义。通常情况下,名词突显的是事物义;动词突显的是动作义,形容词突显的是性状义。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语法结构中,名词也可以隐去其指称功能而表现其陈述功能,突显其性状义或动作义;同样,动词、形容词也可以隐去其陈述功能而表现其指称功能,突显其事物义。此时突显的侧面发生了转变。例如:

(1)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决荥泽而水大梁。(《战国策·魏策》) .

通常情况下,“刃”“水”用作名词,分别表示“刀刃”“液体水”之意,指代事物本体,突

13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显事物义;在这里用作及物动词,分别表示“用刀刃割”“用水淹没”,其动作义借助特殊的语法结构的帮助得到突显。正如姚振武所说:“任何指称都要靠陈述来说明,与此相应,任何陈述也都与一定的指称相联系,这就是词类活用转化的基础。”(《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2010)名词和动词、形容词是统一于本体的,名词对应于本体自身,动词、形容词对应于本体的属性、体现本体的存在方式,因此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互为用,是这三大类实词的基本功能,其最终结果之一便是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即“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形成。这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大类实词具有天然本质联系的体现。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本体名词,每一个实义动词,每一个性状形容词都有“活用”的可能,从而也都有成为“兼类词”的可能。

再者,语言不是自足的,句法也不是自主的,受制于语义,而语义则取决于人的认知。因为在语言能力中,语义对认知是最敏感的。如果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发生变化,那么首先语义成分就会很敏感地发生变化,形成新的表达式来满足认知的变化。而这时其他语言形式,如词汇、句法等也可能有变化,也可能不发生任何变化,即没有形态变化。认知使语义成分发生变化而语言形式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形成新的表达式。即汉语词类转化首先在于人对事物事件的认知发生变化,接着认知变化造成语义发生变化,最后语义变化又会构造出新的表达式,但从形态上看,这种表达式本身并没有变化。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词的各种意义或语义成分也可构成一个范畴,各语义成分的产生是与人的心理、感知、意象、范畴化能力有关。所以各语义之间不具有相同的特征,而是以某种方式发生联系,这某种方式其实就是来自人对事物事件的不同目的、不同功能的认知。

所以语义成分变化是词类转化或活用的基础,因为人对事物事件不同目的、不同功能的认知结果,而词类其实就反映了人认知事物事件在语言上的范畴化。这也证明了汉语作为一种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其词类划分主要依照语义原则及目的和功能原则。而词使用的目的和功能恰恰是人对世界不同目的、功能的认知在语言中的反映。所以汉语作为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就是用语义的变化来暗示词类转化或活用的,它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其词法、句法也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又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

1.2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之关联

方光焘先生(1990)曾指出“任何一类词都有二重性,这二重性又是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一个名词可以向动词、形容词发展,一个动词可以向名词发展。所以,不要把词类看得很死。”一个词固有的句法职能,是这个词的基本功能,也是这个词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一个词的临时

14

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性的灵活用法,是这个词的临时功能,不是这个词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这是词类活用。但如果一个词从使用的基本功能发展到临时功能,再发展到经常表现这种临时功能,出现在相应的位置上的频率高了,且定型化了,那么它就变成身兼二职的兼类词,而不在是活用了。

而且,一个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活用”为它类词,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时,其它的语言使用者便会争相效仿,其活用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于是便由“临时活用”变为“经常活用”,并最终可能同时具有两类词的句法功能而实现兼类。但究竟什么时候是“活用”,什么时候是“兼类”,很难判定,这也是语法学界长期以来颇有争议的问题,如吕叔湘先生(1979)认为“语义的变化比较特殊,只是偶尔这样用,没有经常化,这算是临时活用,不同于永久性的词类转变(兼类或转类),语义有明显的变化,同类的词不能随意仿效,是词类转变,语义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语法特点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改变到什么程度就该认为词类已经转变,很难判定”。张伯江(1994)的观点是:“‘词类活用’这一名目的界限显然不太容易把握,也就是说‘临时活用——常见活用——兼类词——同形词’这个过程显然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我们同意张先生的观点,从历时的角度看,兼类是一个过程,即一个词要实现兼类,通常需要经历“临时活用——常见活用——兼类词”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古代汉语因其自身的语法特点,一些词的功能不是很固定,较易实现功能转化,这个过程可能比较微妙,加上文献方面的局限,我们可能很难进行语料上的考证,但我们认为,这个过程是必定存在的。谭景春(1998)也说过“语言的演变是无休止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把词类转变看作是一个过程,包括兼类和活用,兼类是词类转变的完成,活用是词类正处在转变之中,或仅仅是临时发生了转变。典型的兼类和活用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从活用到兼类是逐渐过渡中,在过渡中二者的界限不是很分明。”也就是说这二者间存在一个模糊的中间状态。这也给我们的判别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实际上,从共时的角度看,兼类是词类活用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从历时的角度看,词类活用是兼类词产生的途径之一。二者相互交织,要从共时的角度判定一个词是否实现了兼类,有的学者提出了词频统计法,但此法极其繁琐,不易操作;有的学者主张从考察字形的构造入手,来判定词的原始意义及词性,可并不是所有的字形构造都能考察清楚的,因此这些方法都不现实。我们主张,首先分析词的本义及词义的引申情况,以义项为标准,针对不同的义项分立词性;其次以权威词典的释义为实现兼类的标志。因为导致兼类词产生的词类活用和词义引申都是词义运动的表现形式,归根结底就是词义运动导致了兼类词的产生。

15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 词类的一般活用的认知分析

本文将“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看作词类的一般活用,而把“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为动用” 看作词类的特殊活用。因为前者只是词法层面的单纯的词类活用现象,而后者不仅包括词类活用现象,还交织着述宾间复杂的语义关系,是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的问题,所以集中到一块儿来谈。

2.1 名词作状语的隐喻思维特征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还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领域投射到另一个领域的认知方式,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进行陈述(或描述)。

“名词作状语”是古代汉语中极其普遍的现象,是名词基本语法功能的体现。名词虽然作了状语,但它仍然表示人或者事物的意义,并非变成了充当状语的其他词类,仍是名词。它只是应用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借名词的形象特征去修饰中心词,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大致分为三种情形:一般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

2.1.1 一般名词作状语的隐喻思维特征

一般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有的表示动作行为依凭的工具或条件。都体现了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

a、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例如: (1)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

(2)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 .(3)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4)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

这种情况是用作状语的名词(如“人”“蛇”“狐”“蚕”)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状态特征,来描绘特定语境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方式。这一过程中突显了名词的意象特征,多带有比喻意义,体现了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

b、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6)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16

致谢

致 谢

当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地再次苏醒时,当三月的阳光再次洒满师大校园时,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终于完稿了。尽管它显得比较粗浅单薄,可也是我三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检验,其中包涵着我的心血,也铭刻着老师、同学对我的深厚情谊。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陈志明教授。在论文的选题,资料查询以及定稿过程中,导师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悉心的指导。几易文稿,导师帮我仔细修改,未有怨言,其中情谊溢于言表。在我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活跃的学术思想,执着的科研精神以及高尚的做人原则,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工作、为人处事的准绳,成为我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感谢辛菊、赵变亲、李晋林、谢志礼等各位教授,三年来在学业上的悉心指导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感谢身边所有老师和同学给予我生活上的关照,以及思想精神上的慰藉。感谢我的家人对我进一步深造的鼓励与支持。

我将带着对你们衷心的感谢和祝福,满怀自信地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走向成功,走向胜利,以此来回报我所得到的一切,写下人生更加绚丽的篇章。

郭 君

2011年3月于山西师大

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参考著作:

【1】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陈汝东.认知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3】 陈志明、李晋林.古代汉语(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陈志明.古汉语语法及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6】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8】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9】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3】 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4】 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5】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6】 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M].海天出版社,1993. 【17】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8】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9】 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20】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1】 王力.古代汉语(1-4)[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2】 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3】 张凡.美学语言学——兼论汉语民族性格[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5】 周振甫.中国修辞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6】 许嘉璐.古代汉语(上、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参考期刊:

【27】 黄婉梅.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 【28】 刘正光.名词动用中的隐喻思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29】 蓝纯.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J].外语研究,2001,3.

【30】 李淑霞.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生成机制[J].闽江学院学报,2004,12. 【31】 李平.汉语词类转用新解[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1. 【32】 刘忠华.古汉语名词活用的修辞作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7,5. 【33】 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12. 【34】 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35】 夏中易.浅论词类活用现象的实质和成因[J].成都大学学报,2000,4 【36】 谢应光.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3,3.

【37】 辛斌,赵旻燕.名词转动词的认知语用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8,3. 【38】 [1]姚振武.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J].语文研究,2010,1. 【39】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 [J].中国语文,1994,5. 【40】 周红.汉语认知语法研究动态[J].汉语学习,2002,12.

【41】 支永碧.认知语言学:语言研究的新视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6. 【42】 曾庆敏.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和转喻的功能差异[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10.

参考论文

【43】 黄新祥.词类转换的认知研究——词类转换的机制[D].重庆大学,2005. 【44】 李宾.词类功能游移的认知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7. 【45】 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46】 杨丽.从《论语》《孙膑兵法》看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 【47】 郑丽.词类活用的多视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

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7)固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

这种情况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状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来对待。常翻译为“当作??那样”或“象对待??那样”。通过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用名词状语所代表人的遭遇来突显特定语境下动词对宾语实施的动作行为的方式。

c、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如: (8)舜勤于民而野死。(《国语·鲁语》) .

(9)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诸将士道亡者数十人。(《史记·淮阴侯列传》) .

这种状语一般要用“在”构成的介宾词组来翻译。如“野死”译为“在野外死去”等。在这一特定语境下,名词状语通过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突显了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处所,语言表达简洁鲜明。

d、表示动作行为依凭的工具或条件。例如: (11)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 .(12)遂入见王,涕泣膝行。(《汉书·龚遂传》) .(1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苏轼《石钟山记》) .

这种状语一般要用“用”“依照”等构成的介宾词组来翻译。如“剑”译为“用剑”“膝”译为“用膝”等。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名词状语通过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突显了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依凭的工具或条件,语言表达形象生动。

2.1.2 时间名词作状语的隐喻思维特征

时间名词可以直接置于动词前作状语,这一点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一致的。但“日”“月”“岁”等作状语时,跟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例如:

(1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5)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

时间名词“日”“月”“岁”用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谓语前作状语,隐喻行动的经常性,突显动作行为的频率,表示“每日”“每月”“每年”的意思。再如:

(16)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1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日”用在具有变化性的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面,隐喻情况逐渐发展,突显出情况的渐变状态,表示“渐渐地”“一天天地”的意思。再如:

17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18)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成公十六年》) .(19)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七年》) .

“日”用在句首主语前这种特定的语境下,隐喻对过去的追述,突显往日的情景,表示“从前”“往日”的意思。

2.1.3 方位名词作状语的隐喻思维特征

方位名词“东、南、西、北、中、上、下、左、右、内、外”等,在古汉语中直接用作状语的情况很普遍,一般是表示方向,有时表示行为的处所。例如:

(2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

(21)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战国策·齐策》) ...(22)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史记·淮阴侯列传》) ..

这些用作状语的方位名词在翻译时,可根据情况分别加上“在”“向”“对”等构成介宾词组来翻译。这种用法都是借方位名词的方向性隐喻这一语境下动作行为的趋向,也达到了突显动作行为趋向的目的。

2.2 名词、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隐喻思维特征

2.2.1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隐喻思维特征

名词用作动词是古汉语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汉语构词法中最活跃的方法之一。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他们主要是从词汇学和语法学角度阐述了这一现象的语义转换问题。刘正光在《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2000)一文中,首次从人类思维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语言现象,指出“以具体代抽象”的隐喻思维是名词动用的认知基础。名词在称及事物时,包括事物世界和概念世界,是确指具体的某种东西。而动词描述了世界的存在、运动和关系,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具体是指它所描绘的是目前的状况,抽象是因为它不能确指某种东西,而只是涵盖了不同事物的相似行为状态及其关系。因此,名词动用就是“使用名词表达一个动词短语表达的事件,就是将一个概念性行为集中表现为一个具有某一特定物质形态的,清晰可见的,形象的动作”,这一思维就是典型的以具体代抽象的隐喻思维。这也符合交际中人们遵循的两个竞争原则:信息最大化原则和经济最大化原则。信息最大化原则要求说话人尽可能准确地传递最多的信息;经济最大化原则要求说话人尽可能最简捷地传递信息。隐喻正是通过认知选择易感知、突显的部分代替所交流的信息,巧妙地协调了两大原则,准确快速地传递了信息。

当语言以最便宜、最合适的方式反映客观世界时,名词指称事物,动词描述状态与过程。然

18

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而,在语言的使用中人们为了更生动、更准确地描写某一事件或行为,通常会把名词用作动词。这一语言现象不仅包括了词类范畴的转移(名词变为动词),而且还存在一个意义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名词动用表达式的构建就是名词由指称转为描述,意义由抽象转为具体的过程。它体现了人类由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的辩证思维。正如高芳和徐盛桓指出:“名动转用有赖于名词里含有表动作的语义成分。同这一语义过程相联系,动词里也含有表事物的语义成分。”所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名词中的表动作的语义成分成了说话人将它转用为动词的语义基础,同时也是受话人理解这种转化的基础。名词性成分用为动词性成分,可以表达广泛的语义关系,这些语义成分通过隐喻可以代指整个动作。这些认识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认知语言学从人的认知特点这一角度来考察人类语言,其理论前提是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而是以人对世界的认识作为中介的。认知语言学认为:名词用作动词既是语言现象,又是认知心理现象,因此能够找到它的深层的认知理据。名词在称及事物的同时具有某种意象,意象的生动性能加深记忆,在经验世界和概念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动词描述世界的存在、运动与关联,它具体而抽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名词用作动词实际上是指称功能向陈述功能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名词的事物义隐去,动作义突显出来,它是借助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进行转化的。例如:

(1)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日,并烛天下者也。(《战国策·赵策三》) .

例句中的名词“胶”“烛”用作动词带上了宾语,在这一特定的语境下隐去其事物义,突显出动作义,意为“用胶粘”“用烛照”,通过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由本来的指称功能转化为陈述功能,说明该事物的用途。再如:

(3)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经·小雅·采菽》) ..(4)公怒,欲鞭之。(《左传·喜公十二年》) .(5)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 .

例句中的名词“筐”“筥”“鞭”“肘”在特定的语境下,带上了宾语用为动词,事物义隐藏了,突显出动作义来,分别表示“用筐装”“用筥装”“用鞭打”“用肘戳”之意。通过隐喻思维方式,借这种名词指称的工具陈述用其进行的动作。名词活用为动词,其指称功能转化为陈述功能。再如:

(6)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前行。(《史记·高祖本纪》) .(7)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肉。(《史记·乐书》) .

例句中的名词“径”“俎”带上了宾语用为动词,在特定的语境下表示“在径上行走”“在

19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俎上切割”,以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隐喻动作行为。再如:

(8)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尚书·牧誓》) .(9)朝朝日,夕夕月,则揖。(《史记·孝武本纪》) ..

例句中的名词“晨”“朝”“夕”用为动词后,在特定的语境中分别表示“在早晨打鸣”“在早晨祭日”“在黄昏祭月”,通过隐喻思维方式,借动作行为进行的时间隐喻动作行为。再如:

(10)于是左右既前杀轲。(《史记·刺客列传》) .

(11)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左传·喜公十五年》) .

方位名词“前”“西”用为动词,在这一具体语境中意为“上前”“向西行”,借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以动作的方向、趋向表示动作及其趋向。名词活用为动词,其指称功能转化为陈述功能。

还有以名词代表的结果表示动作的,如“王不听,后三年吴其墟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以名词代表的事物形象特征模拟相关动作的,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以名词代表的动作行为的方式、标准来表示这个动作的,如“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左传·昭公十七年》)“段不弟,故不言弟。”(《左传·隐公元年》) .

也有以名词代表的受事表示动作行为及其受事的,如“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庶群自酒,腥闻在上。”(《尚书·酒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说苑·贵德》)

以上名词性成分用为动词性成分的例句足以显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常见性及其语义类型的广泛性。在这一过程中,名词依赖特定的语境,隐去其事物义,突显出动作义,借助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完成由指称功能向陈述功能的转化。有的名词活用的频率渐高,并最终固定为动词,成为兼类词;有的则半途而废,这是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2.2 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隐喻思维特征

形容词用作动词,且在句法上与其后所加宾语之间不含有“使动”“意动”“为动”等语义关系,此时我们称其为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与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相比,表意似乎更抽象。通过隐喻思维的方式,形容词临时转化为动词带上宾语,其功能仍然是表示陈述。例如:

(1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史记·魏公子列传》) .(13)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史记·屈原列传》) .

(14)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韩非子·十过》) ..(15)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史记·苏秦列传》) .

20

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16)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17)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庄子·盗跖》) .

以上例句中加点的形容词和后面的名词、代词不是偏正关系,而是动宾关系,“多客”是“多有宾客”;“短屈原”是“诋毁屈原”;“少欲”是“少有欲望”,“多信”是“多有信用”;“少之”是“轻视他”;“多光”是“称赞霍光”;“高”是“看高”,进一步可翻译为“推崇”。在特定的语境下,形容词“多”“短”“少”“高”已隐去形状义,突显出动作义,借助隐喻思维方式活用作动词,表示对宾语实施的行为及其性状。

2.3 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转喻思维特征

和隐喻一样,转喻既是一种修辞,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还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所不同的是,转喻是以事物间的相关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框架内用突显的、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进行指称。

朱德熙先生在其《自指与转指》一文中,讨论了先秦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两种类型:自指和转指。虽然朱先生主要是对名词化的形式标记“之,者,所”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进行了分析,对于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只是认为是汉语本身的特点,但是“自指”“转指”概念的提出,对于我们分析古汉语中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的问题很有借鉴作用。张联荣先生说:“同一个词形,既可以表示指称形态,也可以表示陈述形态。由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如果语义没有发生变化,指称的是某种行为或性状本身,这是自指;如果转化之后语义发生了变化,指称的是与行为、性状相关的人或事物,这是转指。”

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由陈述功能转化为指称功能,与名词动用恰好相反,这一转化的认知基础是转喻思维的认知方式,动词、形容词隐去了动作义、性状义,突显了指称义。依据朱先生的观点,我们也可将转喻思维方式分为自指和转指两类。

2.3.1 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转喻思维特征

古汉语中动词性成分转化为名词性成分,常借助“者”“所”“之”等助词来实现,以至于它们最终成为动词名词化的形式标志,所以是比较自由的;而名词性成分转化为动词性成分缺乏这种形式标志,所以是不自由的。这也是我们往往习惯把名词用作动词视为活用,而把动词用作名词视为兼类的原因之一。一个动词性成分,只要加上一个形式标志,就立刻转而指称它所依附所说明的本体名词,这其实是名词、动词内在统一性的最有力的证据。事实上不要形式标志,转化也可以进行,且更能体现其本质,所转化成的名词性成分都是指称与原动词性成分

21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直接相关的陈述内容。例如:

(1)a.群饮,汝勿佚。(《尚书·酒诰》) .

b.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a.侍食于君,君祭,先饭。(《论语·乡党》) . b.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庄子·天下》) .

以上两组例句中,b类的“饮”“饭”等本都是动词性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中意义发生了转指,词性也转为实在的名词,没有任何形式标志。转指的对象,与在相应的谓词性成分上加“者”“所”等所指的对象是完全一致的,即:饭 = 所饭,饮 = 所饮。再如:

(3)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

(4)居必择乡,游必处士。(《荀子·劝学》) ..

(5)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苟子·劝学》) ...

以上例句中的陈述对象“学”“居”“游”“生”“长”“教”等都是作主语的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本身,它们并没有发生语义上的变化,而是保持原来的意义,只不过相对于处于谓语位置的动词来说,具有了一种抽象意义,即由陈述具体的动作转化为指称这种动作本身。这一功能转化是借助自指的转喻思维实现的。再如:

(6)有生有死,万物是也。(《孙子兵法·奇正)) ..(7)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孟子·梁惠王上》) .

以上两例中都有“死”字出现,而且都在句中作动词的宾语,但是各自在句中的意义不同,例(6)中用的是“死”字的本义,即“死亡”,只是由陈述“死亡”这种动作转化为指称“死亡”这种状态,动词活用为名词,借助自指的转喻思维方式,由本身的陈述功能转化为指称功能。例(7)中的“死”却是指“死人”,与“死”的本义相关,但在特定语境下指的是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此时动词活用为名词,而且与其本义相比已发生了语义上的变化,由原来陈述某种动作,转化为指称与这种动作相关的人或事物。这一功能转化是通过转指的转喻思维方式实现的。

上述名词、动词的互相为用,充分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实,清代《虚字说》作者袁仁林早就说过:“凡实皆可虚,凡死皆可活,但有用不用之时耳。从其体之静者随分写之,则为实为死,从其用之动者以意遣之,则为虚为活。”袁氏所谓“实字”“死字”,大致相当于今之名词;“虚字”“活字”大致相当于今之动词。袁氏还举例说:“‘耳’‘目’,体也,死实字也;‘视’‘听’,用也,半虚半实字也。‘耳而目之’句,配以‘而’字‘之’字,则死者活,实者虚矣。口中‘耳目’,而意已‘视听’矣。” 袁氏进一步指出:“虚用活用,亦非修辞者勉强杜撰如此。盖天地间虚实恒相依,体用不相离,至静之中而有至动之理,凡物皆然。”据此,我们

22

词类活用的认知分析

也可以说:“至动之中而有至静之理”。原因很简单,汉语的事实更易于抽象出这种动、名相合的思想。中国历来有“体用”之说,与西方的“范畴说”相通。这其实就是词类的“指称”和“陈述”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3.2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转喻思维特征

古汉语中的形容词和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一样,都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的实词,如“尊”“贤”“恶”“小”“大”等,它们在句子中主要作定语、状语,还可在描写句中作谓语,能受副词的修饰;名词则是表示人或事物及时地名称的词,如“君”“臣”“道”等,它们常用在动词的前后,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也可用在另一名词的前后作定语或中心词,能受形容词、代词的修饰,一般不受副词的修饰。形容词和名词各有不同的语法功能,但在古汉语中,许多形容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已经具有了名词的语法功能,此时形容词突显事物义,隐去其性状义,借助转喻思维的认知方式由陈述功能转化为指称功能,它已活用为名词。例如: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馍》) ..(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10)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 .(11)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

(12)富,人之所欲也,何独弗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以上例句中的陈述对象即是作主语、中心词的形容词所代表的性状本身,它们并没有发生语义上的变化,而是保持原来的意义,只不过相对于处于谓语位置的形容词来说,具有了一种抽象意义,即由陈述具体事物的性状转化为指称这种性状本身。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且由本身的陈述功能转化为指称功能,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隐含着转喻思维的认知方式,且为转喻思维中的自指情况。再如:

(13)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起义》) ..(14)以此众战,谁能御之?(《左传·僖公四年》) .(15)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

用“坚”代指坚韧的铠甲,用“锐”代指锐利的兵器;这是转喻思维中的转指,用事物的形状、特征来指代该事物,这样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众”是形容词,意思为“数量多”,但这里它已经活用为名词,转指“众多士兵”,具有了名词的语法功能。“以此众”是个介宾词组,作动词“战”的状语,“众”是介宾词组中的中心词,意为“士兵”。“安”“危”本都是形容词,用来陈述某种性状,在句中已变为指称的对象,活用作名词,具有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23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它们分别放在动词“居”“思”的后面作宾语,转指“平稳安定的环境”“紧急危难的时刻。”再如:

(16)居贫苦而志不倦。(《论衡·自纪篇》) ..(17)强大食细弱。(《论衡·商虫篇》) ....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粱惠王上》) ....

“贫苦”在句中作“居”的宾语,活用作名词,意为“贫苦的环境”;“强大”在句中作主语,活用作名词,意为“强大的人”,“细弱”在句中作“食”的宾语,活用作名词,意为“细弱的人”;“老”“幼”在句中意为“老人”“小孩”作宾语。这类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后意义发生转变,隐去其性状义,突显其事物义,且由通常的陈述某种性状转化为指称与这种性状相关的人或事物。但这种转变只是临时的,而且肯定要转变成与原义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隐含着转指的转喻思维方式。

24

词类的特殊活用的认知分析

3 词类的特殊活用的认知分析

综所谓词类的特殊活用是相对于词类的一般活用而言的,词类的一般活用是甲类词在特定的语境下临时用作乙类词,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是单纯的词法层面的问题,不涉及述宾之间的句法层面的问题。而词类的特殊活用除了具有词类的一般活用的特点外,还涉及述宾之间的句法层面的问题,且述宾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表达“使动”“意动”“为动”等特殊的语义关系。

在现代汉语的动宾式短语中,述语与宾语在绝大数情况下呈现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具有特殊语义关系的只占极少数。相比之下,古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特殊述宾关系的语法现象,如使动、意动、为动用法等。这些用法并不只属于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使动、意动、为动用法,其中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都是这些词先活用为及物动词,然后与其宾语共同表达使宾语怎么样、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为了宾语怎么样的语义。因此,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中包含词类活用现象,动词的使动用法并不包含词类活用现象。动词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分,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活用为使动用法时带了宾语,可勉强算作活用——活用为及物动词。但若以名词、形容词等活用要改变词性的标准来衡量,显然不能算作活用。至于及物动词,本身就能带宾语,用为使动用法后,如“武丁朝诸侯”之“朝”,词性并无改变,根本谈不上活用。动词的意动用法,大多论著不承认其存在,认为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原因是动词的支配性、动作性等特性已决定了它只能表示“支配”“致使”的意义,而不能表示“以为”的意义,即无法把“以为”的意思隐含在动词之中。但这只能就一般动词而言,少数表示存在和心理活动的动词确有意动用法,此时动词也没有发生词性的临时转变,因而也不能算作词类活用。为动用法多数是由动词带上宾语后形成的,只有少数是由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及物动词形成,因而多数为动用法也不属词类活用。虽然动词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并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但它们和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一样,确实表达了使宾语怎么样、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为了宾语怎么样的语义。这意味着使动、意动、为动用法的本质特征并非一般词类活用,而且用判断词类活用的方法不能辨认出一个词是否活用作使动、意动、为动等。判断词类活用,一些论著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要鉴别一个词是否由甲类词活用作乙类词,可以看它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也即它的句法功能,还可以看它和哪些词结合,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具备哪些语法特点。”但是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辨认使动、意动、为动用法来说,则仅可作为辨认的第一步。通过这

25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一步只能知道名词、形容词是否活用为及物动词且带了宾语,要想知道是否用为使动、意动、为动用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判断:看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及物动词与其宾语组合后表达了怎样的语义。若表达了使宾语怎么样的语义,就是使动用法;若表达了认为宾语怎么样的语义,就是意动用法;若表达了给(替)宾语或为了宾语怎么样的语义,就是为动用法。总之,必须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名词、动词、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与其宾语一道表达的语义是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来判断是不是使动、意动或为动用法。最典型的是对形容词使动、意动用法的判断,同一个形容词,在句中是使动还是意动用法,通常要根据上下文来分辨。为什么根据语法特点能够判断出词类活用,却不能判断出是否用为使动、意动、为动用法呢?这说明使动、意动、为动用法的本质特征并不是词类活用,所以用判断词类活用的方法就不能判断出来。但这种使动、意动、为动用法又常常和词类活用交织在一起,所以各类语法书大多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讲。本文将把它们当作词类的特殊活用来谈。

3.1 名词、动词、形容词使动用的认知分析

使动用法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谓语的动作。王力(1981)

指出:“它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显而易见,使动用法比兼语式用法精炼。”郭锡良(1981)认为:“所谓使动用法,就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这种用法,在现代早已被递系结构所替代,但在古汉语里,递系结构比较少见,动宾结构的使动用法则很多。”下面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一下名词、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特点。

3.1.1 名词使动用的认知分析

名词使动用是指名词活用为动词且与其后所加宾语之间有“使??为??”的意思。例如: (1)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荀子·天论》) .(2)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

例句中的名词“物”“肉”“王”,在特定语境下通过隐喻思维的方式,隐去其事物义,突显出动作义,活用为动词,且与其后所加宾语之间生成一种“使??为??”之意。“物”意为“使??为物”之意;“肉”意为“使??长肉??”之意;“王”意为“使??为王”之意。这些名词不仅活用为动词,且与其后所加宾语之间有了一层“致使”的意义。随着语言的演变,这种句式逐渐将这种意义固定下来。

26

词类的特殊活用的认知分析

3.1.2 动词使动用的认知分析

动词使动用是指动词与其后所加宾语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有“使??为??”的意思。例如:

(4)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年》) .(5)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6)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 .(7)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

例句中的动词“惊”“饮”“忿”“活”本为不及物动词,活用作及物动词,都带上了宾语,动词谓语“惊”带上宾语“姜氏” ,表示“使姜氏受惊”;动词谓语“饮”带有间接宾语“赵盾”和直接宾语“酒”,表示“给赵盾酒喝”; 动词谓语“活”带上宾语“之” ,表示“使之活命”。这些动词都用作使动用法,在特定的语境中述宾之间带有了“致使”之意,借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再如:

(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9)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 .

(10)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战》) .

以上三例皆为使动用法省略宾语的情况,“来”是“来之”的省略,“不能病”即“不能病之”,“烧而走”即“烧而走之”。 动词“来”“病”“走”本为不及物动词,活用作及物动词,都带上了宾语,在这一特定的语境下述宾之间带有了“致使”之意,而且这一意义最终凝结在这种句式中。

3.1.3 形容词使动用的认知分析

形容词使动用是指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且与其后所加宾语之间表达一种“使??为??”的意思。例如:

(1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策》) .

(12)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13)正其衣冠,齐其颜色。(《荀子·非十二予》) .(1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

例句中的“尊”“小”“正”“齐”“弱”本为形容词,这里用作使动,通过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隐去其性状义,突显出动作义,活用作动词,且与其后所带宾语之间生成“致使”之意。如“尊”表示“使??尊贵”“小”表示“使??变小”“正”表示“使??端正”“齐”表示“使??

27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整齐”“弱”表示“使??变弱”之意。

由此可见,词类的使动用法不仅包含词法层面的词性转变和语义功能的转化过程,还伴随着句法层面的述宾之间“致使”之意的生成与凝结过程。

3.2 名词、动词、形容词意动用的认知分析

意动用法,也称“意动式”或“意谓式”。意动用法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是:主语认为宾语含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或宾语即是谓语所代表的人和事物。使动用法的谓语强调的是客观上的影响或结果;与之相反,意动用法的谓语则侧重于表现主观上的认识或感受。下面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一下名词、动词、形容词意动用法的特点。

3.2.1 名词意动用的认知分析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活用作动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常翻译为:把??当作??,认为??是??,这种情况就是名词的意动用。例如: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2)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

(3)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 .(4)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例句中加点的名词“亲”“子”“友”“客”“药”,通过隐喻思维的方式,隐去其事物义,突显其动作义,活用为动词,由通常的指称功能转化为陈述功能。且在特定的语境下获得了一层“以??为??”的主观意味,分别表示“以??为亲”“以??为子”“以??为客”“以??为药”之意。这种意义的表达方式最终固定在这种句式结构中,形成了名词意动用的语法现象。再如:

(5)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

(6)父利其然也,日携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王安石《伤仲永》) .

名词“宾客”活用作动词且带上宾语,隐去其事物义,突显出动作义,通过隐喻思维的方式,由通常的指称功能转化为陈述功能。这一特定语境又赋予了这种句式结构一层“以??为??”的主观意味,“宾客其父”即以其父为宾客。 “利”,与此情况相同,也是名词的意动用,表示“认为??有利”。

3.2.2 动词意动用的认知分析

动词的意动用法,一般论著并不承认其存在,认为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本

28

词类的特殊活用的认知分析

身没有意动用法,因为动词的支配性、动作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表示“支配”“致使”之意,而不能表示“以为”的意味”,人们无法把“以为”之意隐含于动词之中。但这只是就一般动词而言,少数表示存在和心理活动的动词确有意动用法,例如:

(7)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疑玄之时定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荀子·解...蔽》)

(8)吾闻之,哀乐而乐哀皆心丧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

例句中的“有”“无”“哀”“乐”等都是动词用为意动用法,分别表示“认为有??”“认为无??”“认为??哀”“认为??乐”。动词用为意动用法时,并没有发生词性的临时转变,只是在这一特定语境下意义上多了一层主观色彩,因而也不同于一般的词类活用。

3.2.3 形容词意动用的认知分析

形容词意动用是指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且与其后所加宾语之间表达一种“认为??如??”之意,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例如:

(9)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论语·公冶长》) ..

(1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13)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史记·货殖列传》) ..

以上例句中形容词“耻”“贤”“小”“老”“幼”“美”“私”“甘”等,借助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隐去其性状义,突显出动作义,活用为动词,由本来的陈述某种性状转为陈述认为具有某种性状,句法上述宾之间带上了一种“认为??如??”的主观意味,分别表示“以??为耻”“以之为贤”“认为??小”“以??为老”“以??为幼”“认为??美”“以??为私”“认为??甘”之意。当然这一转变与意义的获得是依赖特定的语境来完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个别语句在特定语境的作用下同时符合使动和意动两种情况。例如: (14)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1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侍·僖公十年》) .

(16)曾子居卫??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庄子·让王》) ..

例(14)中“王我”,既可理解为“使我成为王”,也可理解为“把我看作王”。例(15)中“鄙远”,既可理解为“使远方成为边境”,也可理解为“把远方当作边境”。例(16)中“臣”“友”同样存在使动、意动两种解释。以上三例中的名词“鄙”“王”“臣”“友”都活用为动词,且都

29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有使动、意动两种理解。形容词也存在这种情况,这说明在特定的语境下,客观结果和主观感受是可以一致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汉语特别是古代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注重意合,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和表现。

3.3 名词、动词、形容词为动用的认知分析

所谓为动用法,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即宾语并非动词的支配对象,而是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赖以产生的目的、原因和服务对象。概括地说,就是谓语动词和宾语之间存在着“为宾语怎么样”的意义,即主语为宾语而动,这样的动宾关系称作为动关系。其中表示为动关系的动词我们把它叫作为动词,它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宾语“怎么样”的意义。为动词本身大多是不及物动词,也可以是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为动用法同使动、意动用法一样,也是古汉语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然而由于它在古汉语中出现的频率远不及使动和意动用法多,所以一般语法著作中涉及到这个问题时,也讲得比较简略。下面我们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一下名词、动词、形容词为动用法的特点。

3.3.1 名词为动用的认知分析

名词为动用,就是活用为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意义是主语为宾语而产生的动作行为或结果,其宾语不是动词的支配对象,而是主语产生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或原因。例如: (1)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屈原《离骚》) .. (2)异哉,君之名子也。(《左传·桓公二年》) .

例句中加点的名词“名”“字”“余”等 ,在这一语境下,借助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隐去其事物义,突显出动作义,活用为动词带上了宾语,由原来的指称某种事物转化为陈述为某人实施这种动作行为。句法结构上述宾之间带有一种“为宾语怎么样”的意义,例(1)中的名词“名”、“字”用作动词,都带了宾语“余”,“名余”就是“为我命名”,“字余”就是“为我取字”。例(2)中的名词“名”用作动词,带了宾语“子”,“名子”就是“为你命名”。

3.3.2 动词为动用的认知分析

动词为动用,就是动词所表示的意义是主语为宾语而产生的动作行为或发展变化,其宾语不是动词的支配对象,而是主语产生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或替代对象。例如: (3)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 . (4)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四》) .

(5)伯夷死名于首阳山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 . (6)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司马迁《报任安书》) .

30

词类的特殊活用的认知分析

(7)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

以上例句中加点的动词都是为动用法。例(3)中的“启”表示“为??而启”。 宾语“之”是主语的替代对象,“启之”即“为他开门”。 例(4)中的“祝”表示“为??而祝”。宾语“之”是主语的替代对象,“祝之”即“为之祝,为她祈祷”。例(5)、(6)、(7)中的“死”表示“为??而死”。宾语“名”“利”“节”“国”都是主语产生动词“死”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死名”即“为名誉而死”,“死利”即“为利益而死”,“死节”即“为节操而死”,“死国”即“为国家大事而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不伴随词性的转化,只是依赖特定的语境赋予了述宾之间一种“为宾语怎么样”的特殊语义关系。

3.3.3 形容词为动用的认知分析

形容词为动用,就是用如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是主语为宾语而产生的。在这一活用过程中,首先是形容词临时转化为动词,然后依赖特定的语境赋予述宾之间一种“为宾语怎么样”的意义。例如:

(8)求诸侯,莫如勤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 (9)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 (10)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将进酒》) .

(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 (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

例(8)中的形容词“勤”用作动词,有“为??而勤”之意,“勤王”者,即“为王事而勤劳也”。例(9)中的形容词“苦”用作动词,有“为??而苦”之意,“苦秦”即“为秦而苦”,宾语“秦”是主语产生“苦”的原因。例(10)中的形容词“愁”用作动词,有“为??而愁”之意,“愁攀援”即“为难以攀援而发愁”。例(11)、(12)同上,“哀之”,为他们(秦人)哀叹;“忧其民”,为他的百姓担忧;“忧其君”,为他的国君担忧。例句中加点的形容词借助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隐去其事物义,突显出动作义,活用为动词带上了宾语,由原来的陈述某种性状转为陈述为某人实施带有这种性状的动作行为。句法结构上述宾之间带上了一层“为宾语怎么样”的特殊语义。

3.4 认知视角下“使动、意动、为动”用法的归属

分析常见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可以发现: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的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变化或状况都不是主语产生的,而是宾语产生的。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行为、变化或状况,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产生了某种行为、变化或状况,而为动用法的谓语所表示的行

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i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