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文献导读

更新时间:2024-07-05 12:49: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导读

舒德森是当代美国有影响力的一位媒介社会学学者,他的代表著作《发掘新闻》以新闻行业历史和专业意识形态发端的案例研究为出发点,围绕着新闻客观性的问题展开论述。作者的研究问题是探讨新闻客观性的生产机制。针对美国社会和报业现状,作者提出既然新闻业没有能够确保新闻客观性的总总条件,为什么客观性问题一直以来仍然如此重要?我们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新闻机构是什么样的机构?为何它非要维护“客观”这个特殊的理想?

这本书以新闻客观性这一重要的现代价值观念为载体,对美国新闻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作者始终把他的研究问题放在对现代新闻机制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互动关系中进行阐述,开创了美国新闻史研究的社会科学流派。因此,有学者认为本书开创了“新闻史研究的社会史范式”,社会史是指“一种总体的综合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和细节,总体性地呈现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1。这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重要现代价值的社会发展历史,也为以后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发掘新闻》描述了1830年代至1960年代的报业史,也是美国新闻业的客观性规范如何从无到有的历史。这本书着重分析了美国报业史中的四个时间段,即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期和中期、20世纪60年代后,作者从社会角度探究了报业各时间点转向的原因。

19世纪30年代,通常被称作“杰克逊时代”或“杰克逊民主”时代,“美国正是在这一时期演变成为一个平等主义的市场民主国家,金钱拥有了新的势力,人的个体获得了新的地位,追求利己主义也成为一种荣耀”2。这一时期也是美国新闻业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使“新闻”战胜了社论,“事实”战胜了观点,这使得客观性成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遵守的法则。这一时期诞生的便士报特色鲜明:“经济上,售价便宜,利用报童到街头叫卖,以广告作为财源;政治上,宣称无党无派;内容上,聚焦于它自己发明的‘新闻’这个题材”3。之后,作者追问“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迁?”他认为,新闻业的变迁,与广阔的社

12

张华:寻找新闻学研究的新路径——《发掘新闻》的启示,中国报业,2013(06)下 [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36. 3

[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24.

会、经济和政治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作者把这些转变与“民主的市场社会”的兴起联系起来。作者强调当时城市中产阶级兴起的推动作用,正是支持“平等”的都市中产阶级掀起了商业和政治的平民化。“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才能产生相信‘事实’而不是相信‘现实’或者价值的‘客观性’的信念”4。

第二个时间段即1880年后,记者成为一种职业,记者们开始从事同样的工作,同时对如何开展工作拥有共同的信念。这一时期的记者在某种程度上视自己为科学家,比前人更大胆,更准确,更“现实地”发掘工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真相。“为何19世纪末新闻从业者如此看重事实?”作者一如既往的把这一现象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认为若无市场经济,若无政治民主理念和制度的发展,若无城市居民阶级的出现,这种人类社会的科学是不会产生的。与此同时,工业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使得一些记者努力将自己的道德观念输入新闻故事里。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新闻模式,即“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舒德森通过对《世界报》和《纽约时报》两个成功案例的观察,认为报纸的历史和城市的发展历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发现19世纪90年代纽约的“信息新闻业”和“故事新闻业”之间的道德战,与19世纪30年代的道德战一样,都是阶级冲突的一种遮掩。《时报》虽然吹嘘自己刊印“所有新闻”,这里的新闻就是指信息,但这并不是客观性,新闻的信息取向并没有打消人们对个人观点的主观性担忧。“到了20世纪20年代,记者已经不再相信事实可以不证自明,不再坚持信息的功效,民众已经逐渐意识到即便是寻找事实也牵扯到利害关系”5。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主市场社会的价值和其内在逻辑遭到强烈质疑,这时新闻界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领军者意识到了民主和市场带来的极端怀疑主义。这时客观性的理念得以诞生,它的崛起“是对怀疑主义的回击”,它“最终表达的不是对事实的信任,而是声明为一个连事实都不能相信的世界设计了一个方法”。对于记者来说,公共关系与战时宣传开始令他们怀疑事实,许多新闻工作者都认为真实的信息其实是不能信任的。对此的第一反应是主观报道的新类型开始兴起,日报开始大规模将政治专栏等主观报道体制化。第二反应是为减少

4

6

[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51. 5

[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108. 6

[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110.

手足无措的焦虑,记者也不再简单地信奉事实,转而信奉一整套规章制度,以应对连事实都成问题的世界,这就是“客观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客观性意味着:如果按照专业集体的即成规范对世界进行陈述,那是可愿意相信的。“客观性”成为记者的理想,他们想要这样做,必须这样做;但同时,“客观性”又成为一种工具,面对大众的怀疑和无所适从,记者需要一套制度为自己的行业操作找到逃避责任的依靠。

20世纪60年代,“客观性”成为侮辱性的词汇,新闻业的客观性理念原来还被设为对抗偏见的良方,而现在则突然变成了最阴险的偏见,因为“‘客观’报道营造出的社会现实拒绝审视威权和特权的基本结构”7。客观性不再是一个理想,而是一个令人迷惑的东西,新闻采集的方式其实强化了官方所建构的社会现实。政府对新闻的管理日益普遍,新闻业也日益警觉,60年代兴起的“对抗文化”都促使了新闻业的转变。作者呼吁“新闻从业者必须像其他真理探求者一样,学会相信自己、相信同事、相信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时又要怀疑自己、怀疑同事、怀疑世界的表现,不迷失于世界”8。应不会屈服于相对主义,也不会屈服于以客观之名行武断之实的传统。这需要个人和机构两方面都包容不确定性,承受风险,一心求真。

结尾,作者表明新闻从业者仍旧如此信奉客观性,是因为客观性不是用来为权威、特权提供掩饰,而是用来遮掩我们在凝视现代社会时眼神中流露出的失落感。作者讲述了“从1830年代到1960年代13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新闻理念始终沿着这样一条脉络发展:‘制造新闻’——追求客观——讲述故事还是提供准确信息——客观性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信仰——追求更为复杂的客观和带有主观化的客观——主张没有绝对的客观”9。这一脉络表明,一部新闻史,实际上也是新闻客观性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变化的过程,是新闻客观性和社会现实不断博弈、斗争的历史。

舒德森的这本著作为我们引入了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研究,不再把媒介、传播当作孤立的研究对象,而是将新闻传播作为社会运动的一个有机环节,将其视为社会历史结构的一部分,这启示将来的新闻学研究以变迁中的社会现实

7

[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146. 8

[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177. 9

张华:寻找新闻学研究的新路径——《发掘新闻》的启示,中国报业,2013(06)下

为背景,重视新闻、新闻业的社会建构作用,而不应局限在信息流通一隅。在研究中国新闻行业的现状时,同样也不容忽视社会背景,如今,传媒产业的商业化和媒介产权的高度集中化,导致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介的“公共”服务完全转换成为由市场竞争者提供的“以成本为基础”的服务,广告严重制约传媒的内容生产与受众的共识,传媒技术的更新再造新的国际传媒分工利益的不平等,新闻学研究应该以此为背景,一方面研究社会现实对新闻行业理论和实践的塑造,另一方面探索新闻行业对现实世界的构建。

参考书目:

[美]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张华:寻找新闻学研究的新路径——《发掘新闻》的启示[J],中国报业,2013(06)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i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