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趋向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24 23: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姓名 班级 学号

大学生就业 倾向调查报告 : 张晓瑞 : 行政七班 : 222009303240167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一、背景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高中毕业后就读高校,接受大学教育,这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益处。但是任何事情的有益存在总是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如今随着经济的泡沫化加重,经济危机像是潜伏在人们心中的炸弹,总是在没注意的时候突然爆发,失业、裁员等等与职业有关的词语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一切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那充满豪气的理想抱负无疑是很重的挫伤,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校的大学生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择业必须符合自身条件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的现实。否则就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导致社会上有很多空闲的职位,而同时又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最终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走在校园里,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满怀信心和对未来憧憬的莘莘学子,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他们即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激烈的竞争,但是现实却丝毫不顾惜这一切的美好。放眼望去,人才市场上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和数不清的个人简介?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我们昭示大学毕业生“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就业形势遭遇“寒冬”,大批大批的大学生涌入 人才市场,他们手里抱着一摞摞的材料,心里怀揣的是坚持四年甚至更久的梦想。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考虑考虑”??

真正承受着最大压力的是那些还在象牙塔里,对自己的未来还不知道怎么实现的在校大学生。这些人拥有最天真的梦想,同时也拥有最莫名其妙的压力,这些压力各种各样,然而最大的是社会造成的压力。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某某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大自杀”永远能够轻而易举地成为网站的头条。 大学生普遍选择的是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各种福利待遇优渥的用人单位。可以这么说,几乎每个学习管理类的学生都梦想着成为企业高管。仅从个人主观愿望看,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但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需要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要求,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也社会的要求统一起来。 这样的现象在如今社会已不是个例,我们必须对此重视。作为如今在读的大学生的一员,我认为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合理规划我们的职业理想,所谓合理,是指我们必须把个人理想深深地与国家发展现状联系起来,要符合当前国情,而不是盲目的畅谈“我喜欢做什么”。 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着眼现实,认识到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

力和素质为基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素质,并不断的完善自我。

我决定行动起来,去了解同学们的想法,以一次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同学们的想法,从而归纳出可以代表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结论。 二、调查设计流程

调查对象:西南大学本科在读生 调查方式:问卷形式

汇总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三、结果展示 1.毕业后的明显就业趋向,且我校选择就业的大学生中大多青睐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就业。调查显示,选择直接就业的大学生为66%(而且会选择江苏或其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地区之一,民营企业发达,外商投资繁多,对外来人才的需求量每年逐渐增大),准备考研的被调查者为26%,准备出国深造的为5%,选择自主创业的仅为3%。

2.毕业后部门倾向——更倾向于在外企或政府部门等待遇好的部门就业。

从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首选企业来看,选择中外合资企业的为33%,选择民营企业的为21%,选择政府部门的为20%,选择事业单位的为 16%,选择国营企业的仅为9%。

我校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这其中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喜欢挑战性,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另一类是喜欢稳定性,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压力较轻。这从近几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万人挤过独木桥”的现象中可以得到有利证明。

3、对于支援西部,响应国家号召,我校大学生的认识觉悟还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支援西部、欠发达地区意识不强。在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0%的人选择毫不犹豫去西部, 26%的人选择想去,但是有各种顾虑,48%的人没有考虑过。仅有10%的人选择毫不犹豫去西部。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形成服务西部的意识。这与西部地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气候复杂与江南地区形成的鲜明对比有关。而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父母亲对其百般呵护,怕在外吃苦受累。

4、目前大学生对薪水的要求比往年有所下降,更趋于理性化。在被调查的100名大学生中,普遍要求月薪在2000元以上,有的大学生对初次就业的月薪待遇只要求在 1000元以上,对于月收入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薪金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大学生对薪金期望值集中在1000—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篇二: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金文江) 序号: 编码:

重庆理工大学

2011年学生科研课题论文

作品名称: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作品类别: c 类别:

a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b 科技发明制作

c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与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摘要:本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大学生就业倾向,为了节省调查时间和提高调查效率,我们将本次调查的主要调查对象定为重庆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专科生。本次调查的调查时间为2011年8月6日到2011年8月20日。其中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时间为2011年9月11日至2011年9月16日。问卷分析及撰写调查报告时间为2011年9月17日至2011年9月23日。 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多种倾向,深度挖掘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期引起调查双方对择业问题的反思,提前作好心理准备以应对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校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准确、系统地收集大学生就业时的各种倾向,包括就业倾向的地区、企业性质、工作类型、最低工资等等。也希望通过对这些源于大学毕业生内心深处的资料的分析,能为大学生择业在择业过程中以及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次调查的调查方式及调查方法分别采用问卷形式和分层抽样调查,汇总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本次的调查为由我们两人讨论得出问卷,整理问卷,发放并回收问卷(主要采用电

子邮件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面临大学毕业生人数迅猛增长及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仍有半数以上的青年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表示乐观,而持悲观态度的比例接近三成。也正是由于前两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人数增多以及学校就业指导的作用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改变,不再是以前陈旧的择业观念,就业期望逐渐降低,“先就业后择业”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要观念。在期望的职业类型方面,“稳定”成为青年学生们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如果没能顺利就业,选择继续攻读的可能性最高。 1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高中毕业后就读高校,接受大学教育,这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益处。但是近年来择业问题逐步上升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择业难--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特别是对大学生,更是一个必须面临的难题,多数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择业时一片茫然,无所适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日益严重,走出了象牙塔的大学生并不了解眼前社会的现状,从而盲目地将自己定位,走入了择业的误区。因此,大学生的择业压力越来越大。作为大三的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步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择业--一个在时间冲刷下永不退色的话题,已经随时代的发展成为了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而时代在变化,大学毕业生

的择业观也会随之变化,究竟走出象牙塔的我们该何去何从,面对机遇该如何抉择呢? 在选择题目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调查方向是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但是基于题目过大,并且调查对象多为一工作人群,为调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于是,我们将题目缩小为调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校区大学生的择业观,从而缩小了调查人群范围,节省了调查时间,提高了调查效率。使调查结果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为我所用。并且,选择这个题目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问卷分析 2.1问卷情况

问卷共分为6部分(具体见附件)。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专业,年级等信息。第二部分是就业热情,第三部分是学校就业指导情况,第四部分是自我分析,第五部分是具体就业倾向。 2.2问卷抽样调查

我们使用多分层抽样调研样本。要求不记名当即填写问卷,及时收回.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551份,有效回收率为91.8%。在问卷题目回答上,存在极个别问卷的某些题目没有回答,被默认为自然缺失,因此,某些题目的有效抽样量稍小于551,但这个处理不影响题目的统计。

本次采样的数据内容极为丰富,实际上,本报告的结论并没有充分挖掘出本次数据的全部内容。项目组会在适当的时间,继续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结论。 2.3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从培养层次分布来看,36.2%受访者为专科生,63.8%受访者为本科生,这个比例与全校平均本,专科、本科人群的比例较一致。此次问卷受访者中女性占比例略多,为60%,男女比例约为1: 1.5,这个男女比例与重庆理工大学的平均比例大致一致。

在问卷抽样时,尽量按照全校的年级和专业的人数比例进行分类抽样,以保证采样的均匀性和完备性。从学科专业来看,覆盖了所有院系。 3结果展示篇三: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键入公司名称]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

前言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尤其是当代就业压力增大,第一份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因此,为了解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倾向,受到那些方面的影响,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在2011年11月6日到2011年11月14日,我们在不广的范围里,在西南政法大学和外校的几个学校,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以问卷形式的抽样调查和个别案例的特别分析。最终,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份关于大学生毕业后职业倾向的调查报告。 正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极为必要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能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偏废一边,不能只照顾到前面,大学生个人价值、能力的实现,应兼顾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此次,对学校同学的问卷调查中,以学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出100份调查问卷,

实收100份,回收率达到100%。调研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我院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在被问及自己的专业是否具有优势时,15%的学生选择了很有优势,很具竞争力;6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23%的学生选择了处于劣势,其中60%认为处于劣势的来自农村,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强。多数同学认为学校各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引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多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联系,提供一些用人单位的情况;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就业动向与前景等)、就业指导(提高应聘成功率,建议增加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加快信息量的流通,增加就业指导报告会,介绍最新招聘信息和市场需求,多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在回答就业途径的选择时,65%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校园招聘和人才招聘会;也有38%的学生尝试网络招聘;此外,广建人际网络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途径;另有31%选择报纸;11%选择电话求职。可见,对于求职的方式和途径,我校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为就业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择业时,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诸多在校学子对就业的期望值又是怎样的呢?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13%的人选择1000-1500元;5%愿意接受甚至更少的工资,只是要求能够生活

就行;42%选择1500-2000元;21%的人选择2000-3000元;11%的人选择3000元以上;8%的人选择4000元以上;以后的去向问题,67%的人选择了沿海开放城市;17%选择家乡,5%愿意接受1000-1500元甚至更少。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

关于毕业省会城市;3%选择国外;只有2%认为个人实际能力最重要;32%的人认为面试第一印象很重要;有28%的人选择专业方向;此外,道德水准、学习成绩和实践经验占16%,政治面貌%选择去西部边远地区。择业考虑时,35%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51%选择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9%选择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设计,自我选择;2%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从国家需要。问及主要看中公司哪个方面,选择公司发展前景的有72%,选择工资高低的有51%,选择公司重视人才另有5%选择1000元以下。其中,3000程度的30%。求职时,个人的

想法也不尽相同。性别和户口略微不被重视。从问卷调查中不难看出,当前不少大学毕业生(其中大多数来自农村)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

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此,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条件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样势必造成大城市、大单位和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浪费。而恰恰是急需人才去开发、去管理的欠发达地区和经济状况欠佳的单位,前去应聘的毕业生门可罗雀,无法吸纳所急需的人才,加剧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这对供需矛盾。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已达1000多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9%。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是我国吸纳大学生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通常具有更多的创新和个人成功的机会,更强的生产革新和产品更新能力,而且它们的就业岗位的成本比大企业低得多。因而,中小企业的人力成本较低,发展空间广阔。更何况中小企业求贤若渴,人才需求量大。大学生能去这片广阔的天地开拓事业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自己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我国加入wto后,对大学生求职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我国目前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使人人满意。大学毕业生数量和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地区之间人才供求结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基层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还十分迫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i0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