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答案版

更新时间:2024-03-06 20: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动能定理

A级 双基达标

1.子弹的速度为v,打穿一块固定的木块后速度刚好变为零.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恒力,那么当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其厚度的一半时,子弹的速度是( )

A.v2 B.

22

v

C.v3

D.v4

解析 设子弹质量为m,木块的厚度为d,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f.根据动能定理,子弹刚好打穿木块的过程满足-fd=0-1

2

mv2.设子弹射入木

块厚度一半时的速度为v′,则-f·d12

=2

mv′2-12

mv2,得v′=2

2

v,故选B

项.

答案 B

2.如练图5-2-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物块通过A点和B点的速度分别是vA和vB,物块由A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力F对物块做的功W为( )

练图5-2-1

A.W>12mv2-1

B2mv2A B.W=12mv21

B-2mv2A C.W=12mv21

A-2

mv2B D.由于F的方向未知,W无法求出

解析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W=12mv21

B-2mv2A,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3.如练图5-2-2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到Q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拉力F做的功为( )

练图5-2-2

A.mgLcosθ B.mgL(1-cosθ) C.FLsinθ

D.FLcosθ

解析 小球缓慢移动,时时都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F=

mgtanθ.随着θ的增大,F也在增大,可见F是一个变化的力,不能直接

用功的公式求它做的功,所以这道题要考虑用动能定理求解.由于物体缓慢移动,动能保持不变,由动能定理得-mgL(1-cosθ)+W=0,所以W=mgL(1-cosθ).

答案 B

4.质量为1 500 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练图5-2-3所示.由此不能求出( )

练图5-2-3

A.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 C.前10 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解析 由图可知:可以确定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和前10 s内汽

车的加速度,由动能定理W=ΔEk可求出15~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不能求出阻力所做的功或阻力的大小.故A、B、D项正确.

答案 C

5.如练图5-2-4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手对重物做的功为W1.然后放手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

弹簧对重物做的功为W2,则( )

练图5-2-5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

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大于A的动能的增量

练图5-2-4

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A.Wm2g22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1>

k B.W1<mg2k

之和

C.W1

2=解析 物体A所受的合外力等于B对A的摩擦力,B对A的摩擦力2

mv2

D.Wm2g2

1

2=

k-2

mv2 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所以B项错.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解析 设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由胡克定律得:mg=kx.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由于A在B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x上滑动,A、B对地的位移不等,所以二者做功不等,故C项错.对B应22=

mg2g2k,弹簧的弹力对重物做了功,所以手对重物做的功W1<mk,选

用动能定理,WF-Wf=ΔEkB,即WF=ΔEkB+Wf,即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所以D项对,A项错.

项B正确.由动能定理知Wm2g21

2+k=2

mv2,则C、D项错.

答案 D

答案 B

7.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与物体初速度方向6.如练图5-2-5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运动到位移是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x的图线如练图5-2-6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所示.(g取10 m/s2)求:

( )

(1)物体的初速度多大?

(2)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3)拉力F的大小?

练图5-2-6

解析 (1)从图线可知初动能为2 J,

E1

k0=2

mv2=2 J,v=2 m/s.

(2)在位移为4 m处物体的动能为10 J,在位移为8 m处物体的动能为零,这段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设摩擦力为f,则-fx2=0-10 J=-10 J, f=-10-4

N=2.5 N,

因f=μmg,故μ=f2.5

mg=10

=0.25.

(3)物体从开始到移动4 m这段过程中,受拉力F和摩擦力f的作用,合力为F-f,根据动能定理有

(F-f)·x1=ΔEk,

故F=ΔEk

?10-2x1+f=??4+2.5???

N=4.5 N. 答案 (1)2 m/s (2)0.25 (3)4.5 N

B级 能力提升

2.(2014·抚顺市六校联考)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1.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如练图5-2-7所示的图线1、2分别为甲、乙两辆汽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刹车距离l与刹车前的车速v的关系曲线,已知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据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练图5-2-7

A.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的车速v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 B.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 C.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下来,甲车的刹车性能好 D.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的车速v变化快,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

解析 在刹车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μmgl=1

v2

2mv2,得l=2μg=

v2

2a可知,甲车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小(题图线1),乙车与地面间动摩擦因

数大(题图线2),刹车时的加速度a=μg,乙车刹车性能好;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乙车先停下来.B项正确.

答案 B

动,物体质量m=10 kg,F随坐标x的变化情况如练图5-2-8所示.若物体在坐标原点处由静止出发,不计一切摩擦.借鉴教科书中学习直线运动时由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结合其他所学知识,根据图示的F-x图象,可求出物体运动到x=16 m处,速度大小为( )

练图5-2-8

A.3 m/s B.4 m/s C.22 m/s

D.

17 m/s

解析 F-x图线与x轴所夹面积表示功,再结合动能定理W=1

2mv2

解得v=2

2 m/s.

答案 C

3.(多选题)(2013·江苏卷)如练图5-2-9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

练图5-2-9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W-1

2μmga

B.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W-3

2μmga

C.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μmga

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

解析 物块从O到A点有W=μmgx+EpA,x为O到A的长度,

O到B点W-μmgx-μmga=EpB

由题意可知x>a2,则EW-1

pA=W-μmgx<2

μmga,A错误.

EapB=W-μmgx-μmga

-μmga

即E3

pB

μmga,B正确.

O到A再回到O时,W=2μmgx+Ek Ek=W-2μmgx

即Ek

物块动能最大在O点右侧,从此处到B点时,动能除转化为弹性势能外,还需克服摩擦力做功Wf′

Ekmax+Ep′=Wf′+EpB,分析题意可知Ep′>EpB,D错误.

答案 BC

4.(2014·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月考)儿童乐园中一个质量为m的小火车,以恒定的功率P由静止出发,沿一水平直轨道行驶达到最大速度

vm后做匀速运动,在到达终点前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小火车又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到达终点时恰好停止.小火车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总路程为s,则小火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

2A.2s+mvmvm

P B.

smv2mvm

+P C.

2svm

D.

msvmP 解析 由动能定理可得:Pt-fs=0,f=

Psvm

,得t=

vm,这里的t是

在发动机关上前的时间,后来减速的时间是tmf2=

va ,a=m=

Pvmm ,

tv2mms2mm2=

P , T=t+t2=

vm

+vP,故本题选择B.

答案 B

5.(多选题)(2014·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如练图5-2-10所示,某生产线上相互垂直的甲、乙传送带等高,宽度均为d,而且均以大小为v的速度运行,图中虚线为传送带中线.一工件(视为质点)从甲左端释放,经长时间由甲右端滑上乙,滑至乙中线处时恰好相对乙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能也是1

2mv2而在乙上面的滑动过程只有摩擦力做了功,动能没变化,所

以乙对工件的摩擦力做功为零,故D正确.

答案 AD

6(2014年5月北京市昌平区二模)如图12为某水上滑梯示意图,滑梯斜面轨道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底部平滑连接一小段水平轨道(长度

可以忽略),斜面轨道长L=8m,水平端与下方水面高度差为h=0.8m。一练图5-2-10

质量为m=50kg的人从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滑下,若忽略空气阻力,将人看作质点,人在轨道上受到的阻力大小始终为f=0.5mg。重力加速度为A.工件在乙传送带上的痕迹为直线,痕迹长为

22

d g=10m/s2,sin37°=0.6。求:

(1)人在斜面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 B.工件从滑上乙到恰好与乙相对静止所用的时间为d2v

(2)人滑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v2

(3)人的落水点与滑梯末端B点的水平距离。

C.工件与乙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gd D.乙传送带对工件的摩擦力做功为零

解析 物体滑上乙时,相对于乙上的那一点的速度分为水平向右的速度v和向后的速度v,合速度为

2v,沿着与乙成45°的方向,那么相对

于乙的运动轨迹肯定是直线,故A正确.假设它受滑动摩擦力f=μmg,方向与合相对速度在同一直线上,则角θ=45°,则相对于乙的加速度也沿这个方向,经过t后,它滑到乙中线并相对于乙静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解得a=μg;运动距离L=

2×d=2

22d,又L=1

2

at2,L和a代入所以t=d2v2

v,μ=gd,故B错误、C错误.滑上乙之前,工件

绝对速度为v,动能为1

2

mv2,滑上乙并相对停止后,绝对速度也是v,动

A 37° B h 图12

水平距离 x=vt ………………………………………………………(2分)

得:x=1.6m …………………………………………………………(2分)

7.(2014·浙江省慈溪中学月考)如练图5-2-11所示,一小球从A点以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

径R=10 c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即小球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壕沟,C、D两点的竖直高度h=0.8 m,水平距离s=1.2 m,水平轨道AB长为L1=1 m,BC长为

L2=3 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练图5-2-11

(1)若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 (2)若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的范围是多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ga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