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之中国古代

更新时间:2023-04-13 10: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62 页

目录

2020年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

(一) ..................................................................................................................................... 2 2020年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

(二) ................................................................................................................................... 12 2020年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

(三) ................................................................................................................................... 24 2020年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

(四) ................................................................................................................................... 37 2020年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

(五) (50)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62 页 2020年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冲刺狂

背五套题(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20考研学员最后冲刺阶段使用,精选历年经典试题,临门一脚,背诵专用。

2-资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名词解释

1. 都江堰

【答案】都江堰是指战国时期秦在蜀地修建的水利工程并使用至今,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秦在夺取巴蜀之地后,蜀郡郡守李冰在今成都以北的都江堰市境内整治崛江,分崛江为内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都江堰的修建消除了崛江长期存在的水患,灌溉了大量良田,有利于蜀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平王东迁

【答案】平王东迁是指周平王从镐京迁到洛邑的事件,发生在东周初期。宣王死后,幽王继位,昏庸暴庆,宠爱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太子,引起朝政混乱,诸侯叛离。因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增与犬戎等部,十公元前771年,发兵进攻宗周,攻占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曾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晋文公、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等平定关中,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又接近戎、狄等外患,故护送平王迁都于洛邑,东周开始,史称“平王东迁”。

3. 兵家

【答案】兵家是指先秦研究军事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孙武、孙膑。孙武,春秋后期齐国人,其著有《吴孙子兵法》,通称《孙子兵法》,全书分13篇,系统地总结了战略、战术方面的问题,对后代影响至深。孙膑,战国中期人,孙子之后。其著有《齐孙子》,共89篇,大约在东汉后期己亡佚,直到1972年,才在今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被考古工作者发现。经整理,以《孙殡兵法》问世,分上下两编,各收文十五篇,共为三十篇,为当今研究孙膑兵法乃至先秦军事的宝贵资料。

4. 耗羡归公

【答案】耗羡归公是指清雍正年间推行的财政措施。其主要规定火耗每两不过二钱,将原属官吏自行处理的耗羡银收归政府支配,一部分作为弥补官库亏空和补助地方经费,另大部分配给各级官吏用做养廉银。至此其变为朝廷的一项收入。这一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増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州县官又暗中加派火耗,故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62 页

5.

列出元代修撰的三部正史

【答案】元朝末期,在蒙古族丞相脱脱监修下,各民族史学家通力合作完成了三部正史——《辽史》、《宋史》及《金史》。参与修史的除汉族学者外,还有畏兀儿学者,担任《宋史》撰修官的岳柱与全普庵撒里,担任《辽史》撰修官的廉惠山海牙与偰哲笃,担任《金史》撰修官的沙剌班。畏兀儿农学家鲁明善系著名喇嘛僧、翰林学士承旨迦鲁纳答思之子。

6. 军事民主制

【答案】军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因掠夺财富而彼此发生战争。由十战争的需要,在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中,都要设置军事领袖,如传说中黄河上游和中游的黄帝和炎帝部落、黄河下游的东夷部落和长江流域的苗蛮部落等纷纷设置氏族大会、氏族议事会为领导机构,来决定大事,组织指挥战争。这种制度被称为“军事民主制”。这是一种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制度。

7. 淝水之战

【答案】383年东晋击败前秦的重大战役。因战役主要发生在淮水支流肥水一带,故名。前秦苻坚统一北方以后,不顾大臣的反对,亲率大军南下攻晋。383年八月,苻坚依仗其优势兵力,西起鄂北,东到寿春,兵分三路,全面进攻。东晋宰相谢安沉着镇静,以荆州刺史桓冲控制长江中游,以防御为主。兵力处于劣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水陆并进。被迫当兵的各族人民拼凑的秦军,在洛涧失败后,谢玄等引兵乘机抢渡肥水猛烈进攻,秦军溃败,晋军乘胜追击至寿春城西的青冈才收军,秦军死者十之七八。苻坚身中流矢,单骑而逃,至长安后不久,于385年,为羌族将领姚苌所杀,前秦瓦解。

8. 巫蛊之祸

【答案】巫蛊之祸是指汉武帝末年发生的宫廷内乱。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加之武帝晚年多病,便疑其左右人巫蛊所致。征和元年,丞相公孙贺被人告发用巫术诅咒,在驰道埋木偶人,死于狱中,武帝便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次年,他诬告太子宫中埋木偶人甚多,太子畏惧,杀江充及胡巫而逃走。武帝发兵追捕,太子也发兵抗拒,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后太子兵败自杀。

二、简答题

9. 简述两汉政府与匈奴之关系。

【答案】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汉初屈辱性的“和亲”阶段、汉武帝时期大规模的战争阶段和“昭君出塞”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

(1)西汉前期(刘邦到武帝即位前期)60多年,汉匈之间的关系以和亲为主。

和亲是统治阶级之间的婚姻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行为。汉高帝七年(前200匈奴兵围马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62 页 邑(今山西朔县),南扰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刘邦亲率军30余万出击,至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遇伏被困,不得己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以公主嫁单于,岁奉贡献,并开关市与交易。和亲没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匈奴一面和亲,与西汉进行贸易,另一方面又派兵经常骚扰,抢掠财物。但是,和亲避免了汉匈之间大规模的战争,有利于西汉王朝集中力量解决内部问题,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

(2)西汉中期(武帝初年到宣帝后期)约80余年,西汉发动了对匈奴大规模的战争,和亲中断,处于战争状态。

①武帝即位以后,由于西汉经济、军事、政治力量的强大,对匈奴作战时机成熟。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派卫青率军出击,把匈奴赶出河套地区,并设立朔方、五原两郡。收复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从河套地区南下对西汉首都长安的威胁。

②第二次战役是收复河西地区,称为河西战役。元狩二年(前121),汉将霍去病率军出陇西西击匈奴,汉军西进1000余里,攻克焉支(今甘肃永昌西、山丹东南)、祁连二山,杀掠匈奴4万余人,使匈奴遭到重大打击,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众4万余人归降汉朝。西汉占领河西走廊,先后设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四郡;从此自河西走廊至罗布泊一带无匈奴,匈奴与西羌的联系断绝,从而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

③第三次战役是在元狩四年(前119)发动的漠北战役。这是汉武帝时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匈奴用兵。统率汉军的将领是卫青、霍去病,分两路同时出击,穿过沙漠,进击漠北。卫青率军与匈奴单于大战于单于龙庭附近,汉军斩虏匈奴两万人,前进到真颜山(今蒙古杭爱山)赵信城。霍去病率军从东路出击,大败匈奴左贤王,杀虏匈奴七万余人,一直前进到狼居青山(今蒙古乌兰巴托附近)。从而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整个西汉北边的威胁。

(3)西汉晚期,汉匈恢复了和亲,匈奴归附了西汉,实现了汉匈之间的初步统一。

呼韩邪单于三次到长安,要求招亲。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嫁与他,并改元“竟宁”。呼韩邪称王昭君为“宁胡阔氏”。呼韩邪归汉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结束了汉匈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好,促进了汉匈关系的发展和中原与塞北的联系,初步实现了汉匈之间的统一。

(4)东汉时期,汉匈之间时战时和。

王莽执政后,降低对匈奴单于的待遇,阻止乌桓等向匈奴纳税,于是匈奴重又入侵。一度北边空虚,不断为匈奴所蹂踊。直至东汉光武帝之初,汉与匈奴关系仍未好转。

日逐王比于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自立,亦号呼韩邪单于,比向汉“奉藩称臣”,并求使者监护。建武二十六年(50),汉遣中郎将段郴监护南匈奴,立单于庭于五原西部,南单于还遣子入侍,南匈奴迁单于庭于西河美稷 (今准格尔旗北),其部属也随同内迁,汉派卒护卫单于,南匈奴日益强大。北匈奴立蒲奴为单于,表示愿与汉亲善,要求“和亲”,汉采取羁摩政策,“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章和元年(87),北匈奴被鲜卑所破,北单于被杀,北匈奴五十八部

降汉。永元元年(89),汉击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西北),单于遁逃,北匈奴八十一部投降。

10.试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意义、影响。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62 页 【答案】措施主要有:

(1)集中军权;设禁军,由皇帝直接统辖,分割兵权;设枢密院,使统兵权,调兵权分离并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兵权;实行更戊法,造成兵将分离,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发动兵变;实行“守内虚外”政策,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

(2)集中行政权、司法权。中央:削弱、分割相权——实行军政、民政、财政的三权分立,增设枢密使,参知政事及三司使,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地方:派文官任知州并设立通判相互牵制,削弱地方行政权;地方司法人员由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核批准,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中央;

(3)集中财权(制钱):各路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留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意义和影响影响: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方面: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庞大;兵将分离政策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上财政困难;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11.简述五代十国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1)原因

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五代十国的统治者,原先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他们都是凭借武力扩大各自的势力夺取皇位的。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

(2)影响

①对北方的影响

这一时期,北方各派军阀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征战频繁,赋税苛重,统治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对南方的影响

虽然这一时期分裂割据带来了连年战争,产生了一些对社会发展不利的因素,但南方相对安定,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a.农业方面。第一,南方各国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在南方各国中更居首位。水利灌溉是发展农业的必备条件,从水利灌溉的发达即可看出南方经济的发展。第二,桑树、茶树等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茶、桑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不仅表明农业的发展,而且也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手工业方面。南方的丝织、制茶、造纸、印刷等行业都有了新的发展。蜀绣、吴绫、越锦等丝织品驰名全国,南唐制茶业最为发达,成都、金陵成为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

c.商业方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的发展。当时杭州、扬州已发展成为东南地区的重要都市。楚国商业活跃,各小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五代后期,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周世宗的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6 页,共 62 页 12.简述改土归流的含意与作用。

【答案】(1)改土归流的含义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并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土官可以世袭,土司之间或有争斗,常为患边境,使中央政令难以贯彻实施,形成政府离心势力。

鉴于土司制度的弊病,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开始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书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雍正命其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同时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又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新设营汛部伍的抽调使当地力量空虚,部分清军抢掠财产,一些流官贪赃枉法,肆意增加赋税徭役,给原土司叛乱提供和可乘之机。

雍正十三年(1735年),贵州古州、台拱地区苗民上层挑拨百姓叛乱,在丹江、黄平、凯里等厅州县为患,雍正派兵镇压未果。乾隆帝继位后,任命张广泗为七省经略平定叛乱,后下令取消新区赋税,按当地习惯审理民事纠纷,以巩固对改土归流地区的统治。

(2)改土归流的意义

据《清史稿》第十三卷,志九十五,载:食货一之户口田制,三四八二页有,乾隆二十二年“甘肃番子土民,责成土司查察”。雍正朝的改土归流只局限在西南少数民族的部分地区,改土归流地区也还保留了不少土司的残余势力。但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13.试析东晋南朝时期门阀衰败的原因。

【答案】由于南朝时期家族关系的变化,门阀大土地所有制也由宗族所有向家族所有转化,财富的分散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削弱,使门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魏晋以来,门阀长期拥有政治特权。到了南朝,士族虽然夸耀门第,自视清高,但实际上已经腐化堕落,成为社会的寄生虫,逐渐丧失了统治能力。于是庶族出身的人便以武职为升官的阶梯,在立了军功、掌握军权之后,进而取得政权。刘裕出身寒门,掌权后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军政实权,重用寒门 。宋、刘、梁、陈四朝,军政实权,均由寒人掌握,门阀士族独揽朝政的局面被打破。侯景之乱中,京都大族被消灭殆尽。

14.简述唐代三省与宰相制度的内容并做出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g3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