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复习题B

更新时间:2024-06-01 08: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

一、概念

1. 剂量

2. 安全指数及意义 3. 非损害作用 4. 非临床研究

5.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6. 致畸性 7. 皮肤毒性试验 8. 毒药 9.微核

二、填空

1. 在点突变中,如果在DNA多核苷酸链上发生嘌呤相互取代或嘧啶相互取代的突变,叫 ,如果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称 。 2. 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3.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 ; ; 。 4. 一个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表明其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凡易溶于脂的物质,在机体内就呈现 ,而易溶于水则呈现 。 5. 是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最严重的损伤。

6. 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 ,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

1. 微粒沉积到呼吸道前其大小可能发生变化。

2. 口服的药物在胃内的停留过程中大部分可被崩解、分散、和溶解。但由于胃缺乏绒毛,故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碱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3.急性毒作用带(Zac)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 ( 以 LD50 表示 ) 的差距就愈小,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4. 过敏反应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致敏原,致敏条件、激发。

5.芳香族药物中引入羟基后,由于极性增强而减小了毒性。

6. 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7.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是观察完整皮肤在一次接触外用药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8. 作用量积蓄及功能性蓄积均可用化学方法检测出。

9.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人群要慎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氧化类药物。 10. 四氯化碳是公认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对各种实验动物和人均能造成肝损害,常以它的毒性指数来比较其它肝脏毒物的毒性。

四、简答

1、慢性中毒 2.安全指数及意义 3.Ames试验原理

4.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特点 5. 微生物回复突变的原理

6. GLP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如何办?

五、论述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哪些内容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答案

一、概念

1.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2. 安全指数及意义:安全指数(SI)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

3. 非损害作用:非损害作用亦称无损害作用。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应激状态是外界有害因素在机体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4. 非临床研究:指在实验条件下,用实验系统进行的各种毒性试验,包括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各种刺激性试验、依赖性试验及与评价药品安全性的其他毒性试验。 5.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答:急性毒作用带(Zac)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的比值来表示。此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以LD50表示)的差距 就愈大,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小;反之,比值愈小,则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6. 致畸性:药物接触胚胎发生期后引起永久性结构或功能异常的性质。

7. 皮肤毒性试验:皮肤毒性试验,是通过外用药物作用于皮肤,观察皮肤的吸收程度,来定性和定量地判断药物的毒性大小。

8. 毒药:临床上常将药理作用剧烈,极量与致死量很接近,小剂量时能产生治疗作用,超过极量即有可能中毒甚至造成死亡的药品称之为毒药。

9.微核:骨髓细胞经致突变物作用,其染色体可发生畸变。其断裂的碎

片在分裂间期留在子代细胞内形成规则的一个或几个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小块物质,由于它比普通细胞核小,故称之为微核(micronucleus)。观察骨髓细胞中的微核率,有助于检验药物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

二、填空

1. 在点突变中,如果在DNA多核苷酸链上发生嘌呤相互取代或嘧啶相互取代的突变,叫 转换型突变 ,如果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称 移码突变 。 2. 小肠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3.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 细菌基因型鉴定; 自发回变数测定 ; 对鉴别性致突变物的反应 。

4. 一个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表明其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凡易溶于脂的物质,在机体内就呈现亲脂现象或疏水性,而易溶于水则呈现疏脂现象或叫亲水性。 5.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最严重的损伤。

6. 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 器官形成期 ,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

1. 微粒沉积到呼吸道前其大小可能发生变化。(√)

2. 口服的药物在胃内的停留过程中大部分可被崩解、分散、和溶解。但由于胃缺乏绒毛,故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碱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3.急性毒作用带(Zac)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 ( 以 LD50 表示 ) 的差距就愈小,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4. 过敏反应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致敏原,致敏条件、激发。(√) 5.芳香族药物中引入羟基后,由于极性增强而减小了毒性。(×)

6. 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7.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是观察完整皮肤在一次接触外用药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及破损皮肤)

8. 作用量积蓄及功能性蓄积均可用化学方法检测出。

9.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人群要慎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氧化类药物。 (√) 10. 四氯化碳是公认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对各种实验动物和人均能造成肝损害,常以它的毒性指数来比较其它肝脏毒物的毒性。(√)

四、简答

1. 慢性中毒:是机体在较长时间内如几天、几周、几个月或几年内,不断地摄

入或吸收较小的剂量的药物,所引起的疾病状态。

2. 安全指数及意义: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SI价值可以说明药物的临床安全性,但该值往往难以精确地测定出来,因为LD5及ED95处于S型曲线平坦端,测定误差很大。

3. Ames试验原理:是利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株为测试指示菌,观察其在某药物作用下回复突变为野生型的一种测试方法。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致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则可使突变型产生回复突变成为野生型,即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于是就能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成为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的数目估计药物诱变性的强弱。

4.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特点

答:内分泌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复杂,且与神经系统紧密相连,共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其毒性主要特点如下:某些内分泌器官对药物比较敏感而易受损;毒性作用多为可逆,停药后作用消退,但功能恢复需时较长;对生长期机体的内分泌作用可能导致不可逆性损伤,如垂体、甲状腺等。

5. 微生物回复突变的原理

答:某些可能引起致突变的药物与微生物接触,则可引起细胞内基因的突变,就会导致这种微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相应变化,造成菌落形态、颜色和合成某种氨基酸功能的改变。这种发生了突变的微生物称为突变型,原来的微生物称为野生型。如果一种药物可使野生型微生物发生突变成为突变型,或者反之,都有助于确定该种药物是否具有致突变的毒性作用。 6. GLP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如何办?

答: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应经QAU审查,机构负责人批准。变更的内容、理由及日期应记入档案,并与原实验方案一起保存。

五、论述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哪些内容 答:(1)基因型鉴定

① 组氨酸营养缺陷鉴定(组氨酸需求试验) 组氨醛营养缺陷型菌株只能在补充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则不能生长。

② 深租糙型(rfa)鉴定(结晶紫抑菌试验) 深租糙型突变的细菌,缺乏脂多搪屏障,因此,一些大分子物质能进入菌体。结晶紫大分子可进入菌体并杀死细菌。 ③ uvrB缺失的鉴定(紫外线敏感试验) uvrB缺失,即切除修复系统缺失。 ④ R因子的鉴定 带有R因子的菌株具有抗氨苄青霉素的特性,据此以鉴别R因子之存在。菌株TA102含PAQ1质粒(含抗四环素因子),因此还应做四环素抗性试验。 (2)自发回变数测定 受试菌株在保存或培养过程中,能产生自发回变。不同菌株的自发回变数有一定范围。

(3)对鉴别性致突变物的反应 试验菌株对不同致突变物的反应不同,应该在有和没有代谢活化的条件下鉴定各试验菌株对致突变物的反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f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