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近代重大改革综合复1

更新时间:2023-05-17 16: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外近代重大改革综合复习

导入:首先,请大家欣赏一幅漫画,这三位人物分别代表了哪三个国家?俄日与中国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实际上描述的是1904的日俄战争。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我国东北和朝鲜,在我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灾难,清政府无力约束交战双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两强一弱,对比鲜明。但历史是奇妙的,如果把时光倒转50年,19C中期,中日俄三国都曾面临内忧外患,促使本国走上了改革之路。例如俄国进行了;为什么结果如此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探讨选修一这三国近代的重大改革。首先,让我们一同来重温他们曾经相似“富强”梦。

一. 曾经相似“富强”梦。

①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②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③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②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③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①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②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③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这是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掌握的主要内容。重点了解三次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和影响,理解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多样性。

根据考标要求,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知识提纲。

1. 背景

政治: 激起农奴的反抗

经济: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发展

思想:废除沙皇专制和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

外交: 失败

2.二一九法令

政治: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经济:土地 仍归所有, 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组织:农民还受 严格控制

积极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局限性:不彻底性、掠夺性、欺骗性

3.对近代化影响

经济:走上了 的道路。

政治:仍是君主专制国家,出现了一些 的气息。

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

引进西方书籍。

完成得非常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强国梦,那么日本的情况怎么样呢?请一位同学完成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提纲。

1. 背景

政治上: 的腐朽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上: 的发展

民族危机:欧美国家的殖民侵略

2. 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被迫开国→明治政权建立( 1853 → 1868)

“尊王攘夷” → 戊辰战

第二阶段:明治政府建立→ 《帝国宪法》颁布(1868 → 1889)

3. 主要内容

政治上:废除旧体制。1889年宪法,确立 制度

经济上:发展新经济。核心: 。

文化上:倡导“ ”。

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4. 历史地位

崛起为东方强

经济:农业国→ 。

政治:封建专制→ 。

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播 。

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了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为之 之一

日本也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自己的强国之梦。那么,中国的梦是否也心想事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898年戊戌变法。请一位同学来完成知识提纲。

1.背景

民族危机: ,民族危机加深

统治危机:清政府统治使阶级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加剧

经济基础: 有了初步发展

思想基础: 思想的传播

政治组织: 等组织推动

导火线: 1897年,

2.康梁主张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封建君主制为 。

3.主要内容政治:允许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等

经济: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军事: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文教:提倡西学,废八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京师设立大学堂,培养人才等

4.失败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发动

5.历史意义

是 。

是 。

是 。

以上,我们基本回顾了中日俄三国自19世纪以来的强国梦。这三个梦有何共同的特点?请大家结合表格思考?

背景 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目的 都要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途径 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 都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

站在19世纪中期以来的历史舞台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三次改革都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什么样的潮流呢?近代化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是不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都是成功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揭晓为什么梦醒时命运已不同?请同学们探讨第二个问题:

二. 梦醒命运已不同

★同样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同样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样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

国际环境:19世纪中期的俄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棉纺织业中已出现及其工厂。 日本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主要侵略中国。

而戊戌变法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略加剧,要求瓜分世界、资本输出。所以当时中国改革的外部阻力是最大的。

国内社会背景,可以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来看。请一位同学来比较。

经:出现机器生产;政: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首的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日本:经:资本主义发展政:封建专制不强, 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政: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虽然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但相比下,中国国内的改革环境最为不利。

准备:俄国首先在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然后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等条件成熟则公开化,农民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广泛采纳各地方案拟订改革法令。 日本:在明治政府建立前的活动风起云涌连续几十年,不但在思想上、军事上,而且在人才上、经济实力上等都为明治维新做了充分的准备。再看中国

戊戌变法从1895共车上书开始,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到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前后一共只有三年时间,除了在全国一些地方组织了强学会和出版了一些报纸为变法做宣传外,既无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准备,也没有思想上和人才上的准备。所以准备越充分的改革越容易获得成功,缺乏必要准备的改革难免失败。

领导力量:同学比较。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只是一个脆弱无能的皇帝和几个没有丝毫从政经验

的热血文人,他们既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也没有一套可行的改革方案,甚至不了解基本的国家管理的常识。

没有成熟领导者的乌合之众,是不可能让主宰数亿人命运的大国改革获得成功的。 群众基础;俄国改革得到农奴、地主、资产阶级的支持。

明治维新除了遭到德川幕府的极少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外,受到了绝大多数日本国民的拥护和赞同,国家在这样的改革下迅速强盛起来,国民也从这样的改革中很快富裕起来,真正实现了民富国强。

戊戌变法除了颁布了一大堆没有来得及实施的新政,和建立起了许多书生论政的报刊社团之外,国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实惠,所以改革基本上没有得到国民的认同。不能得到绝大多数国民认可的改革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总结:从俄日中三国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我们可以感受受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不一定成功,它还受具体条件的制约。从这个表格中,请大家试着总结: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呢?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③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用人得当。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⑥改革是否考虑人民利益,得到人民支持

过渡: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一场改革的成功是非常不易的,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俄国日本的近代化的道路是非常曲折和复杂的。特别是中国,由于国内外发动势力的强大,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更是充满艰辛。

我们再反过来看俄国和日本,虽然改革都成功了,但具体情况却又不同,这说明近代化具有多样性。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同学回答)

探究三:试比较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

改革要符合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走有特色的改革之路。

过渡:以上我们回顾了三次改革的基本内容,重点分析了三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多样性。下面就请同学学以致用,亮剑高考。 预测一:从中日俄改革的近代进程角度命题。

从文明史观出发,我们可以更关注这三场改革的近代化进程。请同学们完成预测一得材料题。 材料一:按下列表格中代号顺序,填写相关内容。

①废除农奴制,改变落后现状;

②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推进民族近代化;

③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激发了爱国和民族意识;宣传民权,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根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设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

局限性:在政体方面没有效仿西方比较成熟完善的民主政治,而选择了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

材料三: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3)根据材料三,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跟材料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主要措施:经济、军事、文教

最大不同:没有改革政体,颁布宪法。 预测二:从中俄农奴制废除的角度命题。

从热点出发,我们可以关注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西藏农奴制废除之间的比较。请同学们完成预测二得材料题。

材料一:(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包含了一系列文件:

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权。

2.关于份地:土地仍归地主所以,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同

时要负担一定的义务,并支付赎地费。

3.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

材料二: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将农奴主的土地分给农奴和奴隶。

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破天荒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1965年,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出席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藏族代表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

(1)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俄国和中国西藏在废除农奴制后,农奴政治经济地位变化的异同?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农奴获得土地

政治 地主仍利用村社组织控制农民。获得真正自由并拥有民主权利,成为国家主人。 经济 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奴需要赎买份地并承担义务。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奴无偿获得土地

(2)根据材料和上述回答,请判断这两次改革的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就主要了解了中外近代的三次重大改革,比较了他们成败的原因,并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虽然我国曾有的强国梦虽然在现实面前击得粉碎,最终以革命的方式实现民族独立,但是在今天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中,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改革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充分肯定了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 这三大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1)对改革持肯定或否定评价的依据: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2)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

要看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3)

①必要性: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多样性:改革要符合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反对,不可能一帆风顺。

④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⑤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希望我们带着这些基本认识,投身也改革大潮,承担起民族崛起的大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f0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