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粤教版上册政治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2 14: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 课题:1.1自尊自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尊的涵义,认识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来

2、过程与方法:从“探究园”中的“寓言透视”开始进入课程内容,从寓言故事中初步探讨“自尊”究竟意味着什么,从故事中的三个情节引导学生探究:人必须维护自己的仪表和心灵,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这样做就是有尊严。结合心灵导航的第一、第二节,让学生理解自尊的涵义,思考什么是健康高尚的人格,懂得自尊与知耻的关系,维护自尊必须有所不为。

通过“实践与评价”的个案研讨,结合弗兰克林的事例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认识自卑心理的危害,掌握克服自卑、树立自尊自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进人的道德健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价值。懂得怎样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对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损人格的卑下的行为,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明确意识,对庸俗卑贱的行为能够加以抵制。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自尊的内涵和意义

2、 难点:自卑的危害、自尊与自负、虚荣的区别

三、 教学方法:讲授哲理小故事、小品表演、讨论相结合 四、 学法指导:观察法、自评法、作业评价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故事导入新课

[1]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1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 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2]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从上面二个故事中,我们发现自尊自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尊自信。

[二]、新课讲授

(一)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先看教材第二页探究园中的寓言透视:人的尊严。然后思考并与同桌交流:

1.智者让少年做的三件事有什么寓意? 2.智者提出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吗?为什么? 3.少年得到答案了吗?你想怎样回答他的问题?

2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心灵导航中“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的内容,指导学生知道什么是自尊以及自尊的表现。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自尊自信有什么作用? (二)心灵导航

一、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1、“自尊”的内涵

人从幼年就会表现出自尊心。由此引入自尊的涵义——自尊是对自己的人格重视和肯定的情感。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爱护自己的身体、仪表,维护自己的行为、心灵的表现来理解以上涵义的表述。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为什么说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从个人体验可以感受到自尊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当自尊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快乐、振奋、自信这种积极、肯定的情绪;相反,当自尊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失望、忧愁,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

学生举例: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师:从同学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的价值得到肯定的时候,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的时候,我们就会充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

3、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

自尊心是人进步的动力。自尊能够推动青少年蓬勃向上、力争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会阻止人去做损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即自尊使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自尊始于知耻(板书) 1、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

“人无耻,无以立”。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从知耻开始。结合“探究园”的第一个活动“人的尊严”引出羞耻心包括什么:在身体和仪表方面,比如在公共场合不能赤身露体,保持衣冠整洁等。在心灵方面,不去做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事情。有了羞耻心,不做耻辱的事,庸俗卑贱的事,才能有尊严。自尊的人必定有所不为,必定不以庸俗卑贱的方式做事,这说明自尊的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是紧密联系的。

2、羞耻心对于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

3

“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让学生思考,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难为情,会感到惭愧,会感到内疚。如果无论做出什么错事、丑事都不懂得难为情、惭愧、内疚,就是所谓“恬不知耻”,也就谈不上有道德,更谈不上有尊严了。也就是说,知耻才能有道德,有道德才能有尊严。

3、拒绝卑下,洁身自爱,才能维护自尊

人的尊严要依靠自己的言行来维护。节制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损于自己荣誉、形象的事,就维护了自尊。相反,没有羞耻感,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就会损害自己的尊严。这里可引导学生思考哪些事情是“耻”,是应该拒绝的,不可为的;怎样做才能洁身自爱,维护自己的尊严。比如,例举和分析中学生生活中可见的一些现象: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守交通规则、举止粗鲁、形象邋遢、言辞污秽、打架斗殴、恃强凌弱、说谎成性、偷窃、损坏公物、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等等。

(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21世纪教育网

学生举例说明。

师:在动物中,只有人会有羞耻感,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之一。但在物欲横流的世态中,有的人羞耻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使道德逐渐旁落,直到触犯法律成为罪犯。现在有一种变调,那就是不知什么是羞耻而应当禁止。当一些人大慷集体之慨,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时,没有那么多人感到义愤了,认为反正钱是集体或国家的,能弄到手也是一种本事。有的人看到别人出门以车代步、每天奔波于饭局、牌局、舞局,在灯红酒绿中潇洒,不去恨搞腐败的行为,而认为自己没本事,甚至产生了一种“渴望腐败”的心理,这真是一种悲哀。这样的两种人都该感到羞耻。

一些贪污受贿者被查处后,在悔过时大都会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们大都是在经过“第一次”心里忐忑的艰难选择后,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才逐步走向犯罪的。如果在当初就能以“不畏人知畏己知”自省自己,感到自己的行为是羞耻的,那么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会有以后“落马”、丢官乃至丢了性命了。所以,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

[三]课堂小结:略 [四板书设计]:略

4

第二课时

[一]、以活动导入新课

图片:他做得对吗?(见课本第三页最下面图)

引导学生分析小平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一种自卑。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自卑的现象存在,比如:觉得自己来自农村;穿着没有别的同学好;自己的成绩暂时在班上落后的等等,分析讨论。

[二]、新课讲授

二、走出自卑 树立自信(板书) 1、自卑的表现和危害

个案研讨:呈现《个案研讨》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弗兰克林,引出自卑及危害,分析自卑产生的原因。

一些人常常觉得,“我不如别人”、“我是平庸之辈”,这种心态就是自卑的表现。自卑产生有客观原因和心理根源。客观原因:①自身条件的缺陷。②好胜心受到挫折。③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满足。④有利的环境发生变化。⑤人际关系淡漠、紧张。心理根源:①性格软弱。②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③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自卑的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最常见的现象是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和做事;上课、开会或参加聚会时,往往坐在后排不太显眼的位置;在课堂上做作业时,一定要遮遮掩掩,生怕他人看见会耻笑;考试答题时犹豫不决,容易产生考试怯场;做完习题或参加完考试后,一定要与同学反复核对答案才放心。过于自卑,往往还会产生一些自暴自弃、孤僻、悲观的不良心理,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自卑的学生常常感觉什么都不如别人,容易产生失望情绪,严重者甚至对前途感到渺茫,对人生感到悲观失望。自卑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这种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锁,是一种消极、不良的心境。它消磨人的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锐气钝化,畏缩不前,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开始,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告终,使人陷入悲观哀怨的深渊不能自拔。

(2)克服自卑必需树立自信

5

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无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对生活、学习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展开讨论帮助有自卑心理的同学,战胜自卑,总结方法,老师总结P6“小处方”。

在明确了自卑的消极作用的基础上,教材提出了克服自卑的方法就是要树立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

真正的自尊自信是以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前提的,自尊自信也包含了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自我认识。一个人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与其对自我的认识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从根本上了解自己的时候,他也就获得了一种真正的内在的力量,也就会感受到那内在力量的引导、鼓励和推动自己。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或自我有了充分的了解,才可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生活的意义。

自信对人最主要的意义是取得成功的心理支持。自信具有极大的力量,人们认识到自信的力量,运用这种力量帮助自己去创造、发明,从事各种事业。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三]课堂小结:略 [四板书设计]:略

第三课时

[一]、以活动导入新课

m图片:她做得对吗?(见课本第四页第一副图)

提问:图片中的女孩穿着一条新裙子,逢人便说价值一千多,看到同学羡慕的目光,她觉的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她的这种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

引导学生分析女孩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虚荣心在作怪。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虚荣有关,比如:互相攀比穿名牌;骑高档自行车;比头饰、书包、手机、家世等等。

[二]、新课讲授 三、克服自负和虚荣

1、自尊与自负的区别,自负的危害

人应该自尊自信,自尊自信与自负有着本质区别。自负的人常会感觉他人都不如自己,自负表面上近似于自信,但是与自信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自信的人对自己有着客观的认识,所表现的是实际的内在自我。而自负的人恰恰正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所表现的多是

6

夸张的自我,或是幻想中的自我。自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过于自尊”。而实际上,对自己的夸张和炫耀——自负的主要表现之一,本质上正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2、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虚荣的危害

不正确的自尊心或对自尊心的曲解,可以产生消极的破坏力,使人脱离集体、片面追求个人荣誉。当自尊心过强,虚荣心膨胀时,容易使人自我陶醉,固执己见,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情感。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自尊方面存在误区,容易将自尊与自负、虚荣混在一起。虚荣心的主要表现:①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丧失自我。②对挫折的知觉敏感性高,承受能力低。③为了满足虚荣心去编织谎言。虚荣心是一种心理缺陷,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

“心灵导航”的最后总结这一单元的学习目的:既要懂得自尊的道理,又要能够联系自己,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自尊人格。

[三]课堂小结:略 [四板书设计]:略

1.2 明辨是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班级风景”活动进入课程内容,结合心灵导航的第一节,体会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做是非判断,明确做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这就是铸造良知的标尺,懂得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做是非判断。

通过“探究园”中的“新闻透视”活动,实践与评价的“透视流行”活动,结合心灵导航的第二节,体会社会的复杂性,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各方面的社会影响,正确判断社会生活中的是非问题。学习科学的分析方法,正确看待社会流行,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善良正义的人作为人生的榜样,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

7

2、难点: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与活动相结合

四、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角色扮演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故事导入新课。

寒假期间,小龙拿着春节所得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玩,只玩了几天就把钱输光了,可是他已经上了瘾。这时,一个经常来玩的叫大朱的人对他说:“怎么?没钱了?不要紧,我们来赌一赌赛车,你赢了就给你50元。”小龙想了想,自己没有钱了,可又很想玩,也不敢问爸妈要,就咬牙答应了。第一场就真的赢了50元,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这是陷阱,后来是兵败如山倒。小龙欠了大朱近千元,没钱还,大朱就教小龙去偷自行车,卖了还债。小龙无奈,只好照办。一次,当小龙偷自行车时,被警察抓住,送进派出所。

小龙从玩电子游戏开始,最后走进了派出所,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第二课明辨是非。 [二]、新课讲授 请选择:“透视自我”

以下行为,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不能简单归为正确或错误应作具体分析的打“○”。

1、 小志虽然很健谈,但晚睡铃响后从不和别人聊天谈心。

2、 小志的好心给人误解后,发誓再也不做这种“好心没好报”的事情 3、 小志看不起小权,因为小权常常取笑别人的不足。

4、 值日生误登了小志的名字,认为他违反纪律,小志偷偷把自己的名字擦了。 5、 小志猜想老师今天可能不会检查卫生,所以没有打扫课室清洁。

6、 在公园里,小志看见一个小孩把饮料罐扔在地上,心想:“这小孩真没教养”。 以上题目1为√,2、4、5为×,3、6为○。如果你全对,说明你的是非善恶观还是很强的。

8

提问:(1)什么是“是非善恶观”?

判断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想法做法是否合理等。

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是)还是错误的(非),要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 (板书)一、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板书)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正确的是非善恶观也就是“良知”。

过渡:既然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那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小海的行为。 分组讨论:阅读P11探究园--“班级风景”,思考: (1) 你认为小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吗?为什么? (2) 小海海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得出结论:我们必须学会在生活中明辨是非,心中必须有一把铸造良知的标尺,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良好的品质,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过渡:那么,如何铸造良知的标尺呢? (板书)2、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 让我们先看看这两则新闻。

材料一:2005年1月1日上午10时半,成都市轻纺城门口一对携巨款的夫妇遭到两名歹徒飞车抢劫,在与歹徒争抢中,装有巨款的塑料口袋被撕破,数千张百元大钞满天飞。 提问:如果你当时在成都轻纺城门口恰好遇到这一幕,你会??

身为商铺老板的冯小明,“听见喊声,立即冲了出来,飞快地奔到歹徒跟前,一脚把歹徒踢翻在地”,没有犹豫和退缩;轻纺城的7名保安,跟着歹徒紧追不舍,不惧歹徒挥舞着的刀,最终将其制服;最后的一幕更是感人至深:周围的商家和过路的群众都自动围过来帮助她捡拾,27万巨款分文不少地回到受害人手中。 过渡:类似的事情硚口双墩也在发生着。

材料二:2005年1月16日,一辆货车行至硚口双墩时失火,车主组织几名民工,爬上车灭火,无奈火势越烧越猛。消防车闻讯赶至,边用水龙朝火焰猛灌,边将已着火的东西掀下卡车,以免引燃更多货品。与此同时,数十名围观者一哄而上,狂捡值钱的东西据为己有。车主等上前阻拦,但因人少势单,控制不住局势。警方赶至后,才将哄抢的人群驱散。

9

提问:请你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去比较两则材料中的市民。

得出结论:我们要铸造良知标尺,就要懂法律、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学会理性分析,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板书)3、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

过渡:社会是多彩的也是复杂的,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也有形形色色的人,立足于其中要分清是非,正确对待各种社会影响。

活动:《哥们义气是好是坏》 材料:P11好样的

讨论1、“哥们义气”错在哪里?有什么危害?

2、举出正面例子,说明应该建立怎样的同学关系和友谊?

哥们义气是一种狭隘的小团体意识。只要我们是朋友,或者你是我朋友的朋友,就有求必应,不分青红皂白,不计一切后果,为了一个小圈子的利益,为了某个人的利益,有时甚至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大动干戈,互不相让,结果既害别人,又害自己。 以哥们义气为交友之道是盲目的、糊涂的。哥们义气只管交情,不管别的,良莠不分,善恶不辨,有交情就是朋友,哪管对方品质怎样,道德如何。只要对方对自己好,肯帮忙,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和对方称兄道弟,甘愿为对方“两肋插刀”, 在所不惜。如果对方品质恶劣,很可能到头来“有罪同当”。 (板书)二、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过度:有这么一句话“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父母长辈总会告诉我们他们许许多多的人生经验,以及会告诫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去做些什么。那长辈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一概接受?(让学生举例子说明)

因为有些父母、长辈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好,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如赌博、吸烟、贪婪、欺骗等,会成为我们的坏榜样。所以对父母、长辈的言行我们也要分清是非,他们做错的我们绝不能盲目跟随。(划线)

(板书)1、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的影响

提问:大家也有上网浏览网页、看电视、阅读报刊的习惯吧,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公共传播媒体所传达的信息呢?

在电视、网络、报刊发出的大量信息中,有许多并不适合我们中学生。该采摘什么、抛弃什么、避开什么,只能靠我们提高识别能力,学会选择,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划线)

10

(板书)2、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发出的信息

你说我说: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是饮食跟着广告走,服装跟着名牌走,影视跟着明星走。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

阅读“小链接”,了解什么是“从众心理”。

材料:有的追星族追得动了真情:“周杰伦,我虽没有那个九中的女孩学习好,可我更爱你!”;有的追星族追得将生养自己的父母都忘了:“TWINS,今天我妈妈住院了,我没看她来看你”;有的为了获得签名,居然在“星”的宾馆门口死守,一等就是一个晚上。据香港媒体报道,在张国荣自杀消息传开后一天内,香港就相继发生了六起自杀事件。 辩一辩:我们青少年到底该不该追星?

思考:这些青少年的行为和课本18页那个女工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成哪种行为,为什么?

有的流行事物使我们中学生沉迷、陶醉,影响我们成长,妨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

活。那么,面对“社会流行”,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对社会上流行的事物,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行动,避免盲目效仿追随。

(板书)3、正确对待“社会流行”――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三]课堂小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容易被一些不良诱惑所侵蚀,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辨别是非,抵制不良诱惑,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很多时候,我们心中已经明白是非对错,却依然是那么难以选择! 请看《选择》(p17)活动: (板书)三、跨越障碍,正确选择 [二]、新课讲授 角色扮演,并小组交流: 活动内容分析:

由于同学间的纠纷,小昆和表哥找朋友小林帮忙打架。这种情节在校园中常常可见。

11

事情发展下去可能造成恶果。小林有几个选择:一个是为了朋友义气,不分是非去帮着打架;一是考虑到后果,拒绝去,这样一定得罪朋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说服小昆不去打架,再进一步做调解工作??

分组讨论:面对生活中的这类事情,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小结:与亲朋好友相处时,应该以是非为标准判断和选择。如果朋友做了错事,要敢于提出反对意见,而不能追随犯错。

(板书)1、坚持正确的行为必须打破情面,不追随犯错。

材料:合肥市一个年仅13岁的初中学生因沉迷游戏机,从元月3日起,整整8天8夜泡在游戏机房里,既不到学校上课,也不回家,甚至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直到1月10日中午,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据孩子的母亲说,儿子上小学时曾有一段时间酷爱打游戏机,还被父亲从游戏机房抓回来过。上初中后,在父母的劝导下,他意识到沉迷游戏的危害,一度远离了游戏机。但去年下半年,他又禁不住游戏机的诱惑,再次堕入电子游戏的陷阱之中,甚至发展到在游戏厅过夜。他很聪明,天资很好,本来学习也不错,但自从迷上了游戏机,成绩就直线下降,身心健康尤其是视力受到很大影响。 思考:

这位初中同学明知道沉迷游戏的危害但还是泡在游戏机房,为什么? 让你来帮助他的话,你会对他说什么?

小结:要认识游戏的危害,而且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御诱惑。 (板书)2、战胜自己,坚定意志,抵制诱惑 *拒绝不良诱惑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树立信心,“我能行”!

小测试: 寒冬的早晨,很想睡个懒觉,怎么办?

(当面对不良诱惑时,最有力的支持来自你自己, 内心坚定的自制力是抵御不良诱惑的有力武器!)

方法二:勇敢地、大声地说:“不”! 小测试:

①昨天作业忘了做,今天肯定要挨批,好友说:“老师还没来快抄吧。” ②星期天上午,好友说:“哥们儿,打电子游戏吧,我请客!”

12

③不少同学经常到小商店偷偷买烟抽,这天,好友塞给我一支烟说:“不抽烟算什么男子汉!”店主也说:“抽吧,老师不会知道的。”

学会说“不”!――教你一招:“三步法”拒绝朋友的不良诱惑 第一步――建议:“要不,咱们去打一场球,或去看一场电影。” 第二步――拒绝:“对不起,我不能这样做!”

第三步――忠告:“我已经为义气和友谊做出了努力,如果还要强迫就不够朋友了。再这样下去,我要告诉老师(家长)了。”

友情贴士: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拒绝,说话的时候都要用眼睛直视对方,表现出无畏无惧的坦荡胸怀。千万不要眼神分散、手脚不安、惊慌失措,好像心虚的样子。 教师寄语:志存高远,做一个主宰自我的人! 方法三:专时专用法

友情提醒:制定严格科学的作息时间表, 严格分配时间,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改掉因迷恋某一事物而误时的坏习惯。

方法四:制定“抗拒诱惑计划”的成长档案

阅读材料《有所爱,有所憎,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让生活夺去理想》

学生思考问题:

叶圣陶怎样说明“有所爱,有所憎”与“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的关系? 叶圣陶提出的辨别善恶正邪的标准是什么?

形成了正确的是非观,只是有了正确的认识,认识必须付诸行动才有意义。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并非不知道对错,而是没有做到正确行事。由认识到行动,学生经常遇到的障碍是意志不坚定,经受不住诱惑,不能打破情面。 (板书)3、正确的是非观需要付诸行动

阅读材料《不要让生活夺去理想》学生思考问题: 施韦策为什么要防止自己成为“成熟的人”? 施韦策怎样看待青年时代的理想对于人生的作用? 怎样做才能象施韦策那样坚持理想?

理想是知与行的结合,是良知在内心的确立,是坚持正确是非观的一种力量。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指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理想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是理想的品质;现实生活可能性发展趋

13

势,是理想的科学性所在;人们对社会发展前景的形象化构想,是理想的表现形态。美好的理想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学生具有良好思想素质的标志。

(板书)4、坚持理想,身体力行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如何把正确的是非观落实到行动上,体会坚持美好人生理想的重要意义

[四板书设计]:略 [五]课后思:

1.3自我负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由于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懂得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认识个人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如何培养责任感,锻炼和增强自己的负责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班级风景”展现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四个情节,结合“心灵导航”的第一节,领会做人就要负责任,自己长大了,应该负起的责任也多了。进一步联系心灵导航第二节,引导学生明确少年有四个社会角色,少年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应负的责任。

通过“探究园”中的“个案研讨”的故事,结合心灵导航的第一节,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是无意中做错的事情,也要对后果承担责任,从理性的角度明确如何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承担相应的责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认识到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能够自省自律,避免做错事,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为集体贡献力量,关爱社会,奉献社会,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少年的责任 2、难点:做有责任感的人 三、教学方法:讲授与活动相结合

四、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角色扮演

14

五、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故事导入新课。

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的停在马路旁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的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他做完这三件事.安详的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名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引出思考问题:在生命最后一分钟,黄志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自由思考并自由举手回答、老师启发。)

得出结论:自己的责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自我负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成长带来责任 1、责任的含义

人生活在社会中,与社会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人依赖社会才能够生存与发展,因此人必须对社会负责。那么什么是责任?

先让学生了解父母、老师、社会等对“责任”的理解。 (教师解释)

然后先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并说说自己对“责任”的看法。(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责任,即义务。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指因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错。

过渡:为加深对责任含义的理解。我们再来听一个故事。 打碎玻璃自己赔

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要求按照原

15

价赔付125美元。当时是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回到家,父亲问明原因后说,自己打碎的就得自己赔。因为孩子自己没有钱,于是父亲就先借给他125美元,并约定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靠擦皮鞋、送报纸挣钱,终于把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他就是里根。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从黄志全和里根的两段材料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教师引导、启发)

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做人就要负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责任感的人,对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有清醒的认识,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不推诿,不逃避,能够自省自律,制止自己做错事.

过渡:我们明白了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道理,现在让我们去评判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请打开课本P:22页阅读四则材料,然后小组讨论:

(1)、材料中的主人是否有责任心?是否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责任? (2)、假如你是他们的好朋友,你会分别对他们说

对小湖说:______。小湖,你应当增强责任意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小李说:———————。小李,我们应对家人都一份爱心和责任心。可以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应该懂得关心和照顾家人,应当懂得为他人负责。

对小加说:———————。小加你作为足球队主力,为了自己出去玩,把比赛抛在一边,对集体的事情缺乏责任感。这会影响我们的集体荣誉。我们应当为集体负责。

对小成说:———————。我们应为社会多做一点奉献,那么社会就会变得和谐。实际上,社会的文明进步是许多人的无私奉献推动的。我们应当为社会负责。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阅读与感悟》来分析社会的责任。)

二、少年的责任

学习讨论P22分析归纳少年的责任。

首先,自己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自己的责任是首要的。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学习阶段,自我负责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成各方面的学习任务。要掌握学科知识,学会运用,培养分析、概括、理解等多项能力,同时在心理、道德、身体等方面培养锻炼自己,形成良好素质。在成长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就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16

其次,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凝聚着父母、师长、同学、朋友的关心与爱护。爱是双向性的,得到别人的爱,也应该把爱给别人,要关心、爱护和帮助父母、师长、同学、朋友,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越是长大,对亲人、朋友、师长就越应该多负责任。

第三,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集体给我们友情、支持与荣誉,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个成员,对集体是有责任的。

第四,一个美好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创造的。如果人们都只顾自己,不关心社会,社会不能发展进步,个人也不会有美好前途。个人行为影响社会,良好行为促进社会发展,不良行为损害社会。对社会怀有强烈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为社会努力奉献的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在以上中学生责任的四个方面中,自我负责是基础和根本。一个对自身都不负责的学生,就无从谈起对家庭、社会、国家、人类负责。

[三]课堂小结:略 [四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新材料: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人责任心很强,而一些人则不然。实际上责任心也是一种习惯性行为,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习惯。我国加入WTO以后,首席谈判龙永图在《实话实说》栏目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他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不觉吸引了他的好奇。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机构。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那个冲刷设备。而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他的身边。这件事令龙永图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可以说这种负责精神已经渗透到了他全身的每个细胞、每根神经、每滴血液,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习惯。

我们每一个都应该象这个小男孩一样,做一个责任心强的人。那么,我们怎样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进一步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7

请同学们再来回顾一下“探究园”的四则材料,思考: 1、 材料中主人翁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真的与他们无关吗? 2、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教师点评:是一种推委,逃避,不负责任的态度) 活动一、透视自我——实话实说:

1、 读书至今,自己有没有过中途辍学的念头?

2、 对待班工作如:值日、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等,自己完成得怎么样? 3、 在我校生活一年来,自己有没有过乱扔垃圾或其他违反校规的事? 4、 在我校生活一年来,有没有为集体做过一件好人好事?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点评)

小结:从同学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感触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责任感还是很强的(或责任感欠强)。其实,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以及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和同学们自觉做好每一件事都是在培养我们自己的责任心的 态度,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不是? 过渡:事实上,我们有些人有时有意无意做错事时,往往就会把“责任”模糊起来。

活动二----个案探究(一):下面我们翻开课本P:23页阅读材料,小组讨论: 1、小彬矛盾的心理说明了她的责任心强不强?

答:不敢对自己行为负责,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

2、假如你是她的好朋友,你会对她说?应培养责任意识,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个案探究(二)

据报道: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暨九一八事变发生80周年,全国人民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形式。全国公共媒体争相播放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某城市一家电影院播放了《南京大屠杀》影片 ,再次激起当地人民群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怒,有些观众一出电影院就把愤怒发泄到日本人身上:见日本人就打,见日本出产的车就砸!这一来,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小组讨论——请你来评论

1、上文中“有些观众”的行为,你认为有正义感吗?这算是“责任感吗?为”什么?答:这不是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表现。因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时时处处都有负责任的人生态度,知道事物因果关系,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

18

2、你作为评论员,你想跟他们说的话是:做为中国人应当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应当做到: 小结: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应该: 1、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形成清晰的责任意识,就能产生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责任的自我要求,就能时时处处事事怀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而不会敷衍了事,马虎应付,不顾他人,不管后果。

2、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提高自己理性思维的能力,学会全面考虑问题,减少盲目性,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的后果有正确预测,争取好的结果,避免不良后果。 3、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

“三思而后行”是负责任的表现,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头脑发热,卤莽行事;不糊里糊涂,盲目行事。如果意气用事,盲目行事,最后造成了恶果,即使事后自己愿意负责任,可能也难以挽回后果。

4、对因自己的过错或无意中的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应该接受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当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某种不良后果,无论是自己的错误还是无意中的过失,都应该勇敢地、老老实实地承担责任。逃避或推委自己的责任,如果是小事,至少有损人格;如果是大事,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三]课堂小结:略 [四板书设计]:略

第一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及思维辩别能力; 3、为教学质量检测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要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难点】:要懂得人生中责任的意义,认识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练习、提问相结合 【教学过程】:

19

[复习专题内容]

1什么是自尊,自尊为什么能够促使健康人格形成。

2自尊与知耻的关系,羞耻心对于自尊形成的作用,知耻才能有所不为;拒绝卑下,洁身自爱,才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如何建立自尊,分析妨碍形成自尊的心理和道德障碍,说明建立自尊人格,需要克服自卑、自负和虚荣。

4在青少年阶段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的重要性,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5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公共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方面的各种社会影响,明辨是非。 6如何克服判断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7伴随着成长,做人的责任也产生了,要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8从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四个方面明确少年阶段的责任。 9掌握培养责任感的方法。 [课后作业与练习] 1、分发练习卷 2、复习巩固专题知识 3、交代练习的有关注意事项 【教师小结】:

通过这堂课专题系列内容的全面分析,运用教材内容,培养综合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真正掌握此内容。

第二单元:善待他人 课题:2.1诚实守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懂得诚实的涵义,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知道拒绝谎言、重视承诺的要求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感,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诚信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性。

20

2、难点:谎言的危害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表演法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案例: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要招聘一技术员,考卷中有这样的问题:“你所在的企业或曾经就职过的企业经营成功的诀窃是什么;所生产的拳头产品或名牌产品的技术秘密是什么?”在众多写满答案的试卷上有一张赫然写着“无可奉告”。最终这位应聘者被聘用了。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2、出示问题:同学们,你认为这位应聘者以什么优势而被录用? 3、学生自由发言;

4、引入语: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是诚实守信使这位应聘者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那么,到底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呢?怎样才能做一个诚实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几个问题。 [二]、授新课:

一、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出示材料:1996年5月的一天,济南工商银行大观园储蓄所赵安同志接待了一对前来存款的夫妻,钱装在一只编织袋中,他们是做水果生意的,钱又散、又乱、又破旧。存款凭条上填写的数目是7.4万。赵安同志细心地数了2遍,都是8.4万元。赵安对这对夫妻说,他们数错了,他们不信,他们又数了一遍,果真是8.4万,这对夫妻对赵安同志诚实不欺的高尚品德十分感激。事情传出去以后,引来许多前来存款的生意人。

学生讨论:(1)、是什么原因引来许多前来存款的生意人?

(2)、结合事例谈谈,什么是诚实?为什么要诚实守信(诚信的重要性是什么)? 显示结论。

1、诚实的含义和两方面的要求。

讲明了诚实的含义和两方面要求。诚实于己是一种心灵的坦荡,是保持自尊人格的必需;于人是一种良好和正义交往的品德。诚实就是对事负责,对人守信。

2、诚实的重要性:P32

21

过渡:同学们,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呢?为了弄懂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一则事例。 (二)拒谎言,重承诺:

出示材料:湖北某市12岁学生王飞,蹲在很浅的水中,假装不会游泳,大喊救命。车道部武昌车辆段工人方俊明见状不知是谎,跃入水中救人。因水浅,导致颈锥骨折,终生残疾。

思考题:(1)、王飞的一句诺言造成什么后果?你认为撒谎会带来什么危害呢? (2)、为什么有的人要说谎?

(3)、有的人说,不撒大谎,撒点小谎没关系,你是如何评价这种观点的?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

1、(板书)诺言的根源及危害

材料:走进了学生的心理,《成长的心情》:假如2008奥运会门票票源很紧张,但是你听爸爸说他可以弄到好几张,你很高兴地对同学说:我给你一张,我们一起去看。可是等到后来你爸爸说由于票太紧张,只能弄到一张,这时你怎么办呢?给同学还是自己留着?引发讨论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要谨慎承诺,一旦对人有所承诺,我们就应该努力兑现。因为 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2、(板书)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 活动:P36小辩论:诚实两难

小结:明天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撒谎会造成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

[三]课堂小结:诚实守信诗一首

同学们,要知道,诚实守信很重要。弄虚作假咱不要,犯了错误快改掉。平等公平去竞争,争做文明中学生。承诺一定讲原则,害人害已不去学。培养诚实好品质,不断进步创新高。

[四板书设计]:略 [五]课后思:

22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做一个诚实的人就要拒绝谎言,这是不是说我们说话可以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什么都说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品。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诚实、隐私与“善意的谎言”

1、小品表演:(让学生把P31小菊的故事编成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2、出示问题:小品中,小菊说的是实话吗?你认为这种实话要不要说?为什么? 3、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讨论后发言。 4、教师小结:

(板书)1、诚实与隐私

5、出示关于善意谎言的事例:1988年,68岁的言阿婆出现血尿,找到柳铁中心医院外科医生潘国强。经检查,潘发现言患有早期恶性膀胱肿瘤,当即为她施行手术。潘见言容易激动,比较情绪化,于是与其家人“合计”,善意隐瞒病情,以免增加其心理负担,导致病情恶化。17年来,言越活越健康,越活越有劲。直到前几天,一知情人向老人透露,那年她切除的“息肉”,实际上是个恶性肿瘤。言顿时懵了,三天三夜无法入眠,亦惊亦喜。在她看来,癌症就是绝症,无可救药,而自己竟然可以逃离死神,多活了17年,幸亏当时医生成功手术和善意隐瞒。潘告诉记者,言能健康地活着,关键在于她乐观开朗,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对所有的病人来说,精神因素至关重要,大多数绝症患者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自己吓死的。前不久,他们科室接收一个早期肺癌患者,病人体质良好,能吃能睡,应当没有生命之虞。后来患者一个债主催讨欠款时,透露出他身患绝症,病人极度恐惧,病情迅速恶化,癌细胞马上扩散全身,不到10天,就命归黄泉。一般说来,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发现自己得了绝症,难活3个月,就是这个道理。

6、问题:你是怎样评价潘医生和言阿婆家人的说谎行为?他们的行为是诚实的吗?为什么?

7、学生讨论后回答: 8、教师小结:

(板书)2、诚实与“善意的谎言”

9、过渡:善意的谎言与损人利己的谎言是有本质的区别,然而在社会中却有许多不诚

23

信的行为。

(板书)四、坚守诚信的绿洲:

1、师: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在我们的身边总会看到一些不诚实的人,不守信的行为。 2、思考题:(1)、同学们知道社会上有哪些不诚实守信的行为吗?请举例说明。[如:三路事件、双江瘦肉精事件、地沟油等]

(2)、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行为

(板书)1、正确看社会生活中不诚信行为 3、 自我查测:P35

小结:我们中学生应当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

过度: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坚守诚信的美德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板书)2、坚守诚信美德

导学生阅读P37阅读与感受悟——《一诺千金》;

思考题:(1)、文中那个男生后来走向成功与什么有关系? (2)、对于一个人的承诺有什么要求呢?

(3)、结合上一个材料,请分析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三]课堂小结:略 [四板书设计]:略

课题:2.2平等待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

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不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的品质。

24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

2、难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三、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材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道:“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著名的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极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有人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结合这个故事,说说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小结: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P41) 无论贵为总统或是贱如乞丐,贵为皇帝还是贱如鞋匠,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导入课题——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要平等待人(板书2.2平等待人) [二]、讲授新课:

1、小品表演,情景再现校园风景P39分别请四位同学扮演小文、小凯、小兰、小峰。 2、小组交流:小文:(1)小文为什么不喜欢那所名校?

(2)小文在那里受到怎样的对待?为什么?

(3)如果文中的小文是你自己,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 小凯:(1)小凯真的没有权利参加公益募捐活动吗?

(2)这样对待小凯对吗?为什么?

(3)假如我们班有这样的现象会产生哪些后果?为改变这种现象,你可以作哪些努

力?

小兰:(1)小兰心里为什么不好受?

(2)小兰的同学的那种行为对吗?为什么?

25

阿峰:(1)我们班有同学给别人起不良外号吗?

(2)给别人起外号是什么行为?

(3)为了禁止这种行为,你可以采取什么行动?

(通过以上分析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歧视现象,探讨平等的基本内涵,认识尊重他人、平等等人是交往中应该具备的品德) (板书)一、尊重平等的人格

(板书)1、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差异,但这差异并不能成为人格不平等的理由,每个人天生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平等的含义)

(板书)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 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这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学生讲故事:事例:周恩来的故事,学生讲搜集的故事,明确要尊重他人平等的人格,这是一个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板书)3.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过度:那我们的社会一直是平等的吗?请看P40 材料透视。教师结合教参P121 适当举例

提问:这些制度是正确的吗?是否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历史上这些不平等的制度极大体现了社会的落后和愚昧,他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人们为争取平等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斗争。今天的世界上平等观念越来越普及,平等在社会进步中逐步实现。 (板书)二、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板书)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板书)2、不平等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板书)3、平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

26

[三]课堂小结:略 [四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材料:一告示:本家具城主营 精品家私 专为成功人士打造 年薪10万元以下者谢绝入内!

二告示:传染病患者禁止入内

三告示:本职位限招男性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四告示: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

五:同一个班级中一位同学是富豪的儿子,一个是卖菜的儿子

提问:我们说现代社会已经逐步实现平等,可是在现实社会中还是会有这样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现实中存在差异和不平等。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1、 现实中存在着差异和不平等 (板书)

问:有哪些差异和不平等?请列举。(贫富差别、城乡差别、职业差别等) 2、 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原因(板书)

(人们在天赋上存在容貌、智力、体力的差异和出生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还有后天的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社会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 材料分析:

小甲的疑问:社会上有的同学出身富贵,有的同学却生活拮据,有的人体力超群,有的却体弱多病,有的人出生在大都市,有的人却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那么大,为什么老师还会说,人生而就是平等的呢?

你能帮助小甲回答这个问题吗?

小结:金钱、地位等的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上的平等。“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格上和法律上。

(板书)3、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正确态度 21世纪教育网

显示三种态度:一是抹煞差别,追求结果的均等;二是强调差别,以此划分人的等级;三是承认差别,但是不以差别否认人格平等。

(请学生分析,教师小结:正确的态度是第三种,即“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27

活动:1、小品表演,招收合唱团成员(设计一个场景,一个扮演招收者,几个扮演报名者;设计对话;报名者被各种不合理的条件拒之门外) 2、小组讨论

①你赞成以上公平的条件吗?为什么? ②你制定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赞成。因为这是以貌取人、以成绩取人、以金钱取人的歧视他人的不平等表现

条件:本人愿意 唱歌好 遵守纪律 排练演出时听从指挥 从中说明生活中还有歧视他人、不平等待人的现象 那么我们应该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板书)四、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平等待人的表现、产生歧视态度的原因) 如何做到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1、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头脑中平等意识,认识到每个人生来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看到民工子女:恶心,看到乞丐犯贱!) 2、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宁波九龙湖风景区看到,大门处挂着一块黑底白字的警示牌,上面写着:禁止衣冠不整者、拾破烂者以及外务人员擅自入内,不止步者后果自负。落款是九龙山庄。 一位姓李的门卫告诉记者,外务人员就是指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是指民工,因为民工也是外来务工人员。李称挂这牌子是5月份,因为景区丢了两辆好的摩托车和自行车,景区办的宾馆(指九龙山庄)的仓库也被盗过,领导认为是民工和捡破烂作的案子,就让挂出来了这个牌子。

农民工=小偷,盗窃,犯罪(不准农名工住小区)——对人群评价以偏盖全的现象 3、要摒除崇拜金钱、权力的陈腐观念

(说一说我们现在有没有以衣貌取人、以地位取人的态度? 2004年10月18日下午,山城重庆万州区,50周岁

出头的“棒棒”余继奎走在狭窄的人行道上,他的扁提不小心碰到了39周岁的妇女曾庆容,争吵之中,曾打了余一耳光,而曾的丈夫胡权宗说了一句激起众怒而导致整个事件升级的话:“我是国家公务员,出了什么事我花钱就可以摆平。”

28

问:胡权宗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对,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问:胡宗权的话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现象——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以金钱多、地位高来鄙视他人的社会现象。

(干部家庭因老师高考阻止其女儿拖考,而遭到殴打;我的爸爸是李刚、警察) 4 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歧视

课外延伸:寻找不和谐的音符:请仔细审视自身、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中找出不尊重他人、不平等待人的言行,并提出消除此类现象的建议。 我自身 班级或校园中 家里

阅读和感悟

①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陶行知尊重、平等对待人力车夫 ②文章中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③你从陶行知的言行中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课堂小结:略[四板书设计]:略

课题:2.3与人为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善良是无私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时政结合法,歌曲欣赏法等,懂得什么是与人为善的品德,懂得与人为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助人的过程中。通过对有关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

29

存在的现象 我的建议 界。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无私的,博大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 2、难点: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无私的,博大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

三、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材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歇后语“瞎子点灯——白费蜡”引入故事

分析:为什么说瞎子点灯是白费蜡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再思考一下瞎子点灯是不是真的白费蜡?

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巷子又黑又窄,路灯也没有一个,每到晚上走路就非常不方便。这时候一个人提着灯笼慢慢地走进这条巷子,巷子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巷子晨的居民都兴奋地说:“那个点灯的瞎子又来给我们照路了,这下不用再担心会撞到墙了。”有个游客正好从这里经过,对这个瞎子的做法很不理解,于是就走过去问那瞎子:“你既然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出行呢?这样不是多此一举吗?” (大家猜猜看瞎子是怎么回答的??)

瞎子说:“为了保护我自己啊!一到了晚上,别人就跟我一样什么东西都看不见,我点盏灯,他们看到光,自然就会躲开我,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有人撞到我身上啦!”那位游客一听才恍然大悟。

大家还认为瞎子点灯是白费蜡吗?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师:帮助别人同样也是在帮助自己。瞎子点灯既帮助别人照亮了路,同时也使自己避免了被撞到的危险。

引出本课主题——与人为善:以善良之心待人 (板书)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板书1、善良的内涵:P49

歌里头都有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而只有善良的人才会

30

献出那一点爱心,所以说善良就是那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

阿根廷有个著名的高尔夫球手叫罗伯特·温森,一次锦标赛夺冠后,他曾把奖金给了一个自称孩子病危的妇女。不料几天后有人跑来告诉他:“那妇女是骗子,你上当了。”他反问:“这么说,并没有一个孩子病得要死?”对方说:“是的。”温森也就立刻笑了笑,说:“好极了,这是我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大家觉得温森是不是一位善良的人? 生:是。

师: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温森身上散发出很多美好的品德:如宽容、克己、为人、真诚、奉献等等。为什么他会具有这么多的美德呢?因为他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人具有善良之心,才能培养出多方面的良好品质:有了善良之心才能真诚地尊重他人,才能够理解和宽容他人,才能够为了帮助他人而作出奉献,才能够面对邪恶敢于斗争??换句话说,一个具有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奉献、正直勇敢等种种美德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

故事中的温森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是因为他对他人对社会怀有深刻的爱心。他的这种爱心是真诚博大的,是生活中的光明、希望、美好的源泉。归纳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板书)2、善良的要求:P49(四点)

活动:让我们来一起来帮忙寻找与人为善的善良大使吧!

活动一: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

小欣、小军和小云是同学。一天,他们看见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车很多,老奶奶犹犹豫豫,很害怕。于是他们三人主动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老奶奶过了马路。老师知道后表扬了他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看法。

小欣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也要统计谁做的多,我不想落后。” 小军说:“这老奶奶是我家邻居,她家里有许多好看的图书。我想和她搞好关系,以后能经常去她家看书。”

小云说:“我什么也没想,只是看着老奶奶一个人过马路很危险,所以上去扶她一把。” 刚才的三位同学大家觉得谁才是真正助人为乐? 生:小云。

31

师:嗯,很好,那为什么大家觉得小云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呢? 生:??

师:小云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她可以成为善良大使。因为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博大的爱心,必然是不图回报的。如果一个人为别人做好事,是希望别人回报得更多,那么他所做的是“伪善”。一旦他的付出得不到他想要的回报时,他就会露出自私的本质。因此,真正的善良应该是无私的,这是善良的要求之一。 (板书)(1)善良是无私 活动二:《一只手套》的故事

师:好了,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本47页,社会风景中的《一只手套》的故事,然后讨论下面的问题:

(1) 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

(2) 你怎么评价女老板这个人,你认为她可以推为“善良大使”吗? 生:??

师:(1)女老板一开始不肯卖一只手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手套通常是以一双为单位出售的,如果只卖掉一只,那剩下的另一只就无法再卖了。

⑵ 这位女老板一开始只顾做生意赚钱,后来发现顾客是个残疾少年从而转变态

度,以体恤关爱温暖了素不相识的人。由此看来,这位女老板是一位善良的人,她可以推为“善良大使”。

归纳:从《一只手套》的故事看,我们说与人为善应该有博大的情怀,不仅要善待亲人、朋友,而且应该善待其他人。善是不分远近亲疏的。也就是说善良之心是博大的。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也主张“博爱”之心。因为博爱能够使亲的更亲,远的变近,人与人消除隔膜,世界变得温暖。

(板书)(2)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过度:我们说善良之心是博大的,那这种博大的善良之心我们是不是可以滥用,可以是非不分,善待一切的人和事呢? 生:不是。

师:嗯,很好。下面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平时考试的时候,假如你的同桌要你帮助他考个好成绩——把你的答案给他看,而你的同桌因为你的“帮助”取得了好成绩,你觉得是做了件好事还是做了件坏事呢?

32

生:坏事!(少数人可能认为是好事。)

师:可是老师觉得这是好事啊,因为你的同桌取得了好成绩,老师觉得他进步了,他的家长也可能会因此觉得很高兴,你看不是对大家都好吗? 生:(学生会进行思考)

(情形一:反驳)可是他的成绩不是自己的!这是欺骗自己也是欺骗他人,对他的未来不利。??)

(情形二:觉得老师说的对。)

师:(情形一:对,很好。你们是懂得分清是非的人,虽然我们要求与人为善,但我们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善待一切的人和事。)

(情形二:其实那位同学就算取得再好的成绩也不是他自己的!这是欺骗自己也是欺骗他人,对他的未来不利。)

师:总结,因此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与人为善不是与恶人相安无事,不是对坏事宽宏大量。特别是对那些道德败坏、违法犯罪分子,我们必须与之斗争,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是对人民大众的不善。 (板书)(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过度:但是有些人口头说说可以,要他付出实际行动去做善事时,却借口多多。大家觉得这种人是不是真正的善良? 生:不是。

师:很好。一个人是否具有与人为善的品德,必须以行动来检验。光靠口头上说说,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一个善良之人。帮助他人是与人为善在行动上的体现,因此大家要把助人的行动落实到亲朋好友及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也就是善良要见诸行动。 (板书)(3)善良要见诸行动

过度: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善良要见诸行动,而最明显的行动就是帮助他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助人为乐、助人为快乐之本,甚至有切身的体会。为什么说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帮助他人之后的生命的快乐。 (板书)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为什么)

相信大家都有遇到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比如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你向其他的同学请教,而他们很热情地帮助你解决了你的疑问,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不是很开心啊?

33

生:是。

师: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开心呢?是不是因为我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别人的帮助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啊? 生:是。

师: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帮助他人首先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现在同学们又反过来想想,当其他同学向你请教,最后你帮助他解决了难题,那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是高兴还是沮丧的呢? 生:是高兴的。

师:我们之所以会感到高兴,无非是因为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帮助同学解决了难题,他高兴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很开心。由此我们可以说帮助他人,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

(板书)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 那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觉得是作为给予者快乐,还是作为接受者更快乐? 生:??

师: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你给乞丐一块钱和你作为一个乞丐接受别人的一块钱,你觉得哪一个更快乐? 生:??

师:我觉得你给乞丐一块钱会更快乐。这也就是说明: (板书)2、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

一个人如果乐于助人,他的人际关系一般都搞得比较好,相信在这方面大家都有所体会,平时比较乐于助人的同学会比较受大家的喜爱。所以,我们不要把帮助他人单纯地理解为付出、奉献和牺牲,其实,为别人和社会做些好事,在精神上也是一种享受。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将你的快乐分享给别人,也就得到了分享别人快乐的机会。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其实助人并不是仅仅只有付出,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也是有收获的。 (板书)3、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

助人是快乐的。付出的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大家再细看一下48页最后一幅图,那女老板虽然做了一宗赔本生意,但最后她还是笑得那么开心,是不是因为她

34

帮助了人,然后感到快乐啊?

生:??

师:所以我们平常要乐于助人,多奉献自己的爱心,而爱心它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它不会因为付出而减少,相反,它会像泉水源源不断,因为流淌而更加清澈、充盈。我们在这个付出的过程中,也会因此而收获更多,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更美好。

(板书)4、付出的越多,内心越充盈,幸福感越强

活动:与大家分享快乐的体验

让同学自由发言,说说曾经帮助过他人所获得的体验和感想。 活动:阅读与感悟——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提出问题:1、为什么说特蕾莎修女不是一般的慈善家? 2、她为什么能够对素不相识的穷人、弱者怀有无限的爱心?

[三]课堂小结:略本课使学生领会善良的内涵和要求,体验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引导学生培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四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是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或者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陌生人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样做呢? 学生自由发主:

师小结: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主动让座给老人,而面对摔倒的陌生人,我们应该把他扶起来,而不是嘲笑他。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呢?大家想想当我们处在他们所处的情况时,此时我们希望其他人是怎样的?如果我们是那位老人,我们是不是也希望能有人给我们让座呢?而当我们摔倒时,我们是不是也不希望听到别人的嘲笑呢?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使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先翻开书本50页,用几分钟时间看看里面的内容,并找出什么是将心比心。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5

(板书)1、将心比心的含义

生: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师:嗯,很好。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划一下,记住。那对于这句话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首

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与人为善”的含义?有哪位同学能说出“与人为善”是什么吗? 生: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

师:嗯,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要真正做到与人为善,我们还要学会凡事都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而能做到将心比心之人必能与人为善。因为从词义上看,将心比心就是要以自己的心理推知他人的心理,设想自己在他人的处境中会有什么感受。通过将心比心,他就会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从别人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行动。因此我们说,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师:那将心比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大家看一下书本看能不能找出它的第一个表现是什么?

(板书)2、将心比心具体的表现 生: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

(板书)(1)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

师:那急人所难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大家看到课本50页“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这一

句后面的那段话,然后齐声朗读一遍。 生:??

师:嗯,很好。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怎样才是急人所难,那现在我讲一个小故事给大家听听,

大家看看里面的小男孩是不是做到了急人所难?

一个暴风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多小鱼被抛到沙滩上。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叹息一声超前走了。返回时,却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把鱼捡回海里。老人很感动,也弯腰来帮忙。老人说你救了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在乎的!

大家猜猜男孩会怎么说?(男孩却说:小鱼在乎!)

如果你就是一条被抛到沙滩上,被太阳烤着的小鱼,当时会想些什么?当小男孩将你捡起放回海中时,你又会想些什么? 生:??

师:当你是一条被太阳烤着的小鱼,你是不是会想着怎样回到海里去啊?而当有人把你放回海里时,你是不是会很感谢这个救命恩人?那小男孩有没有做到了急人所难啊?

36

生:做到了。

师:嗯,小男孩做到了,因为他能够替小鱼着想,老人说谁也不会在乎的,小男孩却说小

鱼在乎,在这里小男孩是不是理解了小鱼被太阳烤晒的痛苦啊,并且小男孩以自己的行动帮助小鱼脱离痛苦,这也就是小男孩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了小鱼的不幸。希望同学们能向小男孩学习,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分担他人的困难、不幸和痛苦,急人所难,同时我们不仅要对人如此,对待动物也是一样。现在大家再看看课本找出将心比心的第二个具体表现,第二个具体表现是什么,大家一起读出来。

生: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

(板书)(2)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

师:很好,成人之美意思就是成全别人的好事。那它有哪些表现呢? 生: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不求回报。 师:那大家能不能列举几个相关的例子? 生:??

师:(如果同学能列举例子出来,就根据同学的例子讲解,反之,老师自己举例说明。)

既然大家不说,那老师来说说。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有多少位,大家知道吗? 生:??

师: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阿姆斯特朗有一句家

喻户晓的名言就是:“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因为他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别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大家思考一下,根据奥德伦的回答,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

师:奥德伦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他能够欣赏别人的成功,为别人的成功喝彩。那我们是

不是应该向奥德伦学习啊,在今后我们也要做一个以“成人之美”为乐,能够欣赏别人成功和幸福的人,都拥有博大的胸襟,而不是一个妒忌别人的成功和幸福,对别人

37

的失败、不幸感到幸灾乐祸的人。我们要成人之美,做一个真正善良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人,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不行。这也是将心比心的另一个表现,也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否则,就有可能让自己心里产生内疚,甚至成为自己人生里永远的内疚。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的53页,阅读故事《永远的内疚》,思考一下:为什么对田老师的内疚会一直纠缠着作者呢? (板书)(3)将心比心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 生:??

师:他会永远的内疚是因为他贪图一时之快,伤害了一位善良的老师,而最后又没能向老

师道歉,请求老师的原谅,结果也使自己受到伤害。因为得不到田老师的原谅,他就会一直受到对老师的内疚感的折磨,只要想起这件事他就不会过得快乐。那通过这个故事,大家觉得我们能不能像故事里的这位学生那样为了图一时之快而随便去伤害一个人啊? 生:不能。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生:??

师:我们要以善良之心待人,与人为善,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

他人,不伤害他人,无论是对他人的精神还是肉体。这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与人为善的品德就必须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

(板书)3、我们要培养与人为善的品德就必须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

活动:下面请同学们翻回46页,看到探究园的“经典透视”,看看孔子是怎样教育他的弟

子的。同学们先认真阅读,然后小组交流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是什么? ??

师:哪位同学能自愿站起来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吗? 生:??

师:不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情愿的、不接受的事情,就不能推给他人,让他人去承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受到伤害,将心比心,我们也就不应该伤害别人,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恕。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伤害他人的恶习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8

生:??

师:同学们看到课本50页最后一段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对别人的优点、成就心怀妒忌,中

伤、贬低,对别人的缺点吹毛求疵,讽刺、挖苦,对别人的困境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在人际关系中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这些恶习不仅会伤害到别人,同时也会伤害到自己。所以,我们必须摈弃这些恶习,与人为善,懂得将心比心,善待我们身边的人。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略

课题:3.1理解与宽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学会理解他人;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

2、难点:正确认识如何去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化解人际矛盾和冲突 三、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材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父母和我,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父亲、母亲:

很久以来,称呼你们都是用爸爸、妈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无论是说话或是提笔都改用父亲、母亲了。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意见出现了不统一。 随着年龄渐渐长大,我会渐渐成熟,学会为自己做打算,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安排。而你们却依旧没完没了地大声命令着:你要怎么怎么样。说着“小孩子懂什么?”之

39

类。你们为什么不从主人转变成一个监督者,默默地信任我呢?

要知道你们的“参与”只会让我由反感而厌恶。你们总是说自己像我这么大时如何如何地优秀、有自理能力,为什么不想想,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的自理能力会比你们差呢?为什么总把过错归结在我身上呢?而且不可否认,你们也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吧?为什么总是怨我无能。

在业余生活中,看法的不一致也使我与你们象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点。我喜欢看外国的科幻电影,象《星球大战》、《天煞地球反击战》,我百看不厌,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们说的那句话。那天,在那么多人面前,父亲你亲口说道:“这,就是傻子拍的电影,傻子在那儿看。”我在你脸上看到了一脸的鄙夷,而我在心底却觉得你是那么可怜,你从来都没感受过在幻想的世界里飞翔、任思绪在太空遨游的滋味。

生活中象这样的事太多太多??每次我不愿意和你们解释,你们也认为我不懂事、没出息。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横亘在我们之间,难以逾越和消除。

爸妈,为何我们总象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相交的一天??? ?? 问:看完这封信后,你有什么感受?其实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理解 今天我们来学3.1理解与宽容的第一部分 [二]、讲授新课:

(板书 )1.人们之间需要理解(为什么) 活动1、探究园:“家庭故事”

思考:小敏的妈妈和奶奶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 (学生发言) (不能彼此理解对方,宽容对方)

活动2、探究园:班级风景—“小苏的苦恼”

活动目的: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思考:小丁和小苏分别应该怎么做才能化解误会?

小结:小丁应该从小苏的角度去想,理解小苏对体育的热爱,以及为同学服务的心;而小苏也应该心胸宽广,宽容小丁的对自己的误解,与小丁沟通,那么误会就可化解了。 (板书) 化解误会的方法----互相理解宽容 问:从活动中思考人们之间为何会出现各种误会?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有时人们会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这样往往会产生误会和矛盾冲突。所以,彼此要相互理解才能达到和谐相处。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e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