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病种中医护理常用穴位

更新时间:2023-08-25 09: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3个病种中医护理常用穴位孙庚

穴位的分类和命名 人体的穴位很多,大体上可分 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类, 现分述如下:

经穴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穴位,称为“十四 经穴”,简称“经穴”。这些穴位,因其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 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作用, 而且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经穴随着人们的医疗 实践,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灵枢· 本输》篇在五输 穴上冠以所属脏腑之名,《素问· 气府论》统计穴位数目上冠以 诸经”脉气所发者”字样,说明《内经》为穴位的分经已奠定 了基础。从其经文来看,虽多次提到有三百六十五穴之说,但 实际上其所记载的穴位仅有一百六十个左右。《甲乙经》用分 经分部方法详载穴名、穴位,共得三百四十九穴。《千金翼方》 所载与《甲乙经》相同。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 发挥》等书时才有所增加,其穴名数达到三百五十四穴,而后 的《针灸大成》中已载有三百五十九穴。

经外奇穴 指不归属于十四经,但具有一定名称、固定位置 和一定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为奇穴。经外奇穴 一般都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其中部分 穴位如膏肓俞、厥阴俞等,后来还补充到十四经 穴中,可见经外奇穴本身又是经穴发展的来源。 经外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大多不在十四经循行 路线上,但与经络系统仍有一定关系。有的经外 奇穴并不专指某一个部位,而是指一组腧穴,如 十宣、八邪、八风等。经外奇穴在临床应用上, 针对性较强,如四缝治疳积、太阳治目赤等。

阿是穴 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 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 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 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 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 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 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 而予以临时认定。

穴位的命名 (一)按腧穴所在部位及生理特点命名 1、以日月星辰命名位于人体上部腧穴 :如日月、 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太白、天枢; 2、以地理名称比象命名位于人体各部腧穴: ①以山陵丘墟比喻腧穴的形象:如承山,大陵、梁 丘、商丘、丘墟等。 ② 以溪谷沟渎比喻腧穴的形象:如后溪、阳溪、合 谷、陷谷、水沟、支沟、四渎、中渎等。

③以海泽池泉渠渊比喻腧穴的气血流注: 如少海、小海、尺泽、曲泽、阳池、曲泉、 涌泉、经渠、太渊、清冷渊等。④以街道冲处市廊比喻腧穴的通

路或处所: 如气街、水道、关冲、五处、风市等。

3、以物象名称比喻腧穴部位 ①以动物名称比喻腧穴的部位:如鱼际、鸠尾、伏兔、鹤 顶、犊鼻等。 ②以植物名称比喻腧穴的部位:如攒竹、禾缪等。

③以建筑物形容腧穴的部位:如天井、天堂、巨阙、内关、 曲垣、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 户等。 ④以生活用具形容腧穴的部位:如大杼、地机、颊车、阳 辅、缺盆、天鼎、悬钟等。

4、以人体解剖部位命名腧穴 以古代解剖位置的名称命名:如“绝骨”在小腿 的胫骨处,“曲骨”在耻骨联合上缘处,即包含 了解剖位置。他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 骨、巨骨;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此外还有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命名:如阳 陵泉、阴陵泉、阴都、阳纲、三阴交、三阳络等。

5、以腧穴所在部位的生理功能命名 以腧穴所在部位的生理功能命名:如承泣、 听会、劳宫、廉泉、关元、气海、血海、 神堂、魄户、魂门等。

(二)以腧穴主治作用命名 以腧穴的治疗作用命名,如听会能改善听 力,迎香能改善嗅觉,光明能改善视力, 他如水分、通天、交信、归业、筋缩等, 均包含了穴位的主治功效。

(三)国际通用穴名的命名 为促进针炙学在国际间的交流,世界卫生 组织西太地区1982年12月在马尼拉召开针 炙穴名标准化工作会议,目前国际上统一 用经络名称的英文缩写与穴位的序号、汉 语拼音穴名和汉字组成来命名。

腧穴的治疗作用 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 犯的处所,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 腧穴治疗疾病的关键就是接受适当的刺激 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 脏腑趋于和调,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 针灸治疗的原理,就是通过刺激局部的腧 穴,发挥经络的调整和传导作用,给脏腑 甚至于机体以整体影响,腧穴的治疗作用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近治作用 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作用,凡是 腧穴均能治疗该穴听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 症,如悬颅,颌厌治偏头痛;面目浮肿,取水沟, 前顶;耳聋气闭,取听会、翳风;如上肢病可以 肩躜,曲池,合谷;下肢可取环跳、委中等· 取肺 俞、风门、天突等穴治疗肺部疾患 取心俞、巨阙、 章门等治疗心脾胸胁疾患 取中脘、天枢、大肠俞 等穴治疗胃肠疾患;以及取肾俞、关元、中极、 维道等穴治疗泌尿,生殖疾患等等,都是腧穴治 疗局部体表或邻近内脏疾患的例子。

近治作用 如是以少阴肾经腧穴为例:足底的涌泉可治足心 热;足

跟的大钟可治疗足跟痛;腓肠肌下端的筑 宾可治小腿内侧痛;少腹部的横骨、大赫可治生 殖,泌尿系病,上腹部的幽门,通谷可治胃肠病; 胸肠部的俞府、神藏可治肺脏病。余脉皆如此。 也就是说,每个经穴随着经脉循行部位的不同, 其主治重点也随之转移,由于每条经脉的经穴都 存在这个共性,因此,应用经穴治疗局部体表或 邻近内脏疾患,往往可不受经脉所循线路的约制, 而体现出横向的阶段性的分部主治规律。

二、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 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脉以下的腧穴, 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 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甚至具有 治疗全身病患的作用。如《大全》载:“三里, 内庭穴,肚腹妙中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痛可撤;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聚英》也有类 似记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 缺,面口合谷收”。又“头面之疾寻至阴,腿脚 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 针”,等等。

远治作用 经穴的远治作用与经络的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的。经穴, 顾名思义是经络之穴。这也指明了经穴主治与经络之间的 关系。例如手太阴肺经肘以下的穴位,一般都能主治肺脏、 气管咽喉及相应体表部位的疾病,而手太阴肺经所出现的 病候,又同该条经脉的穴位主治基本一致。又如临床上常 取合谷治疗牙痛,内关治疗胃脘痛,后溪中诸治疗颈项扭 伤,足三里,上巨虚治疗胃肠疾患等,都是根据经络循行 进取远道穴位。其他如上病下取、下病正取、中病旁取, 左右交叉及前后对刺等,同样是基于经络学说的原理。经 络的循环有表里相合,交区交会、根结、标本、气街等多 种联系的特性,这种特性也反应在腧穴的远治作用上。如 取大椎穴退热,遗尿可以取三阴交。

根据经络学说的叙述,每条经脉上所分布 的穴位,是这条经脉脉气所发的部位。如 果这条经脉发生了异常变化,即出现各种 病候,就可以通过刺激这条经脉的穴位, 调整经脉、脏腑的气血而把疾病治愈。在 经络学说中常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的论述,即指出经脉病候与穴位治疗作用 的密切关系。

根据《内经》记载,经脉的病候的内容可以分为外经病候 和脏腑病候两个方面,外经病候是指邪气侵袭体表循行部 位,导致经脉发生病变而反映出来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故 又称本经体表病候;脏腑病候则为邪气沿经脉体内循行所 侵犯至所属经络及相关联的脏腑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因 此,每个经穴的治疗作用都可以体

现在本经的外经病候和 脏腑病候两个方面。如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 鱼际等,均可以治疗咳喘、气逆等肺脏病候,同时有能主 治肘臂肿痛、胸痛等外经病候。其他各条经脉的经穴也都 有类似的情况。据此,则可以进一步总结出十四经穴的主 治概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dq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