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合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6 16: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 国家海洋局 更新时间: 2012-06-30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现予发布《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国家海洋局局长:

2012年6月 北京

目 录

·概述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2011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加强了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与风险防范。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完成了全海域约8 000个站位的监测工作,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240余万个。

2011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基本稳定。海水、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处于本底范围内。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基本保持稳定。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等旅游休闲娱乐区水质总体良好。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养殖活动要求。海洋倾倒区环境可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但是,我国近岸海域环境

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灾害多发,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等突发性事件的环境风险加剧等。

河流污染物排海量居高不下。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严重,仅27%入海排污口全年四次监测均达标。近岸局部海域受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影响,约4.4万平方公里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约2.2万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水体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全海域发现赤潮55次,累计面积6 076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4 816平方公里。渤海滨海平原地区依然是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黄海、东海和南海局部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程度呈加重趋势。我国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侵蚀范围逐步扩大,局部地区侵蚀速度加快。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损害。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

·1 海洋环境状况

1.1 海水

1.1.1 海水环境状况

全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7 840、34 310和18 34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43 800平方公里,比上年略有下降。四个海区中,渤海和黄海的

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分别增加了990和3 010平方公里,东海和南海的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分别减少了3 110和5 120平方公里。主要污染区域分布在黄海北部近岸、辽东湾、渤海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北部近岸、珠江口等海域。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南海中南部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海域水质状况良好,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2011年全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2007~2011年全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

(平方公里)

海洋表面温度 2011年我国管辖海域各月海洋表面温度实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月均海洋表面温度2月最低,分别为1.7℃、8.1℃、16.5℃和24.8℃;渤海、黄海和东海8月海洋表面温度最高,分别为25.3℃、25.2℃和28.6℃,南海9月海洋表面温度最高,为29.2℃;渤海和黄海的海洋表面温度月际变化最为明显,东海次之,南海变化最小。

2011年1~12月我国各海区月均海洋表面温度变化趋势

2011年各月份平均海洋表面温度(℃)

2011年1~12月我国平均海洋表面温度分布示意图

渤海四个季度平均海洋表面温度分别为2.8℃、12.7℃、23.5℃和13.5℃,黄海四个季度平均海洋表面温度分别为8.4℃、14.9℃、24.1℃和17.1℃,东海四个季度平均海洋表面温度分别为16.8℃、21.7℃、28.0℃和23.0℃,南海四个季度平均海洋表面温度分别为25.1℃、28.2℃、29.1℃和27.1℃。

2011年各季度我国平均海洋表面温度分布示意图

2011年各季度平均海洋表面温度(℃)

海水盐度 全海域8月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范围为0.02~35.72。四个海区中,南海盐度最高,其次是东海、黄海,渤海最低,平均盐度分别为33.01、32.37、30.04、29.84。近岸海域盐度低于近岸以外海域,近岸海域盐度低于27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等河口区域,面积分别为1 270、520、9 140和7 570平方公里。近5年监测结果显示,辽河口和黄河口低盐区分布范围波动较大,长江口和珠江口低盐区分布范围基本稳定。

2011年8月辽河口和黄河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

2011年8月长江口和珠江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

酸碱度 海水酸碱度(pH值)多在7.8~8.5之间,近岸局部海域pH值出现小于6.8或大于8.5的现象,其中灌河口及西江口等局部海域pH值小于6.8,大清河口、洋河口、胶莱河口、长江口-杭州湾外、广海湾外及海陵湾等局部海域pH值大于8.5。

溶解氧 渤海及其他海区近岸海域大部分区域溶解氧含量高于6毫克/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辽东湾中部、盐城近岸、长江口-杭州湾外部海域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低于4毫克/升。

无机氮 无机氮含量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122 39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别为28 390、30 570、56 070和7 36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2 470、9 060、25 830和2 77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江苏、长江口、杭州湾、浙江北部、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2011年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分布示意图

活性磷酸盐 活性磷酸盐含量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83 48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别为10 280、17 130、49 450和6 62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2 350、3 820、13 630和1 05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江苏、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石油类 石油类含量超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24 50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别为6 190、5 330、5 000和7 980平方公里,长江口等部分区域石油类含量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2011年海水中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分布示意图

化学需氧量 近岸局部海域化学需氧量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总面积约13 66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渤海近岸海域。辽河口、珠江口等局部区域海水中化学需氧量超第三类或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1.1.2 海洋水动力状况

2011年,在我国渤海海峡、重点海湾及部分大型围填海工程邻近海域开展了海流监测,监测要素包括流速和流向。

渤海区域海流状况 渤海的余流较弱,主要由密度流、风生流和潮致余流等组成。渤海余流主要由外海高盐水进入渤海的黄海暖流余脉和渤海沿岸流组成,其中黄海暖流余脉是渤海余流的主干。渤海海峡作为黄海暖流余脉进入渤海的通道,对渤海环流起着关键性作用,决定着渤海与外海水交换的能力,对渤海水质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渤海海峡近3年来断面定点连续海流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渤海海峡水交换夏季强、冬季弱,春、夏季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秋、冬季反之。夏季渤海海峡水交换存在显著的垂向结构,上层为北进南出格局,中层为流出渤海,底层为流入渤海,海峡北部上层余流较强,其它区域余流较弱;冬季表现为南北进中间出特征,垂向较为一致;春、秋季具有转换期特征。

2011年1~4月渤海重点海湾湾口海流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期间各监测站位余流变化较小,垂向较为一致。其中,渤海湾湾口北部余流较强,流向主要为北向;辽东湾湾口中部余流强度次之,流向主要为东向;莱州湾湾口中部余流较弱,流向主要为东向。

渤海海峡基本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区,潮流较强,半日潮流在海峡北部呈现往复流特征,在海峡中部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流特征,全日潮流在海峡北部和中部均呈现往复流特征;各分潮主流向在海峡北部为西北西—东南东向,海峡中部为西北—东南向;各分潮潮流垂向变化不显著。

渤海湾湾口北侧海域为规则半日潮流区,半日潮流和全日潮流均呈现往复流特征,主流向为东—西向,潮流较强,各分潮潮流垂向变化不显著。辽东湾湾口中部海域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区,半日潮流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流特征,主流向为西北—东南向,全日潮流呈现逆时针方

向旋转流特征,主流向为北北西—南南东向,潮流强度次之,各分潮潮流垂向变化不显著。莱州湾湾口中部海域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区,半日潮流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流特征,主流向为西北—东南向,全日潮流呈现往复流特征,主流向为东—西向,潮流较弱,各分潮潮流垂向变化不显著。

其他监测区域海流状况 浙江杭州湾湾口洋山港邻近海域监测站位3月监测结果显示,海流呈现明显的往复流特征,表、底层主流向均为西北西—东南东向,从表层至底层流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流速略有减小,最大流速出现于表层东南东向。

广东重点监测区域监测站位8月监测结果显示,潮州大埕湾湾顶沿岸海域海流呈现逆时针旋转流特征,最大流速出现于表层东北东向,中、底层最大流速远小于表层。陆丰碣石湾湾顶沿岸海域海流呈现略带旋转的往复流特征,表层主流向为北北东—东南向,底层主流向为西北—南向,表层流速、流向变化特征与中、底层差别较大,整体流速较小,最大流速出现于表层北北东向。大亚湾湾口海域海流呈现明显的往复流特征,表层主流向为北—东南东向,底层主流向为北北西—东南向,从表层至底层海流周日变化无明显特征,流速略小,最大流速出现于表层东南东向。

广西北部湾湾顶防城港市沿岸海域监测站位5月和8月监测结果显示,海流呈现略带旋转的往复流特征,表层主流向为东—西南向,底层主流向为东北东—西南向,从表层至底层海流周日变化无明显特征,流速较小,最大流速出现于表层东向。

海南重点监测区域监测站位5月监测结果显示,西部东方市沿岸海域海流呈现明显的往复流特征,表、底层主流向均为北北东—南向,表、底层流速、流向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流速出现于底层南南东向。东部博鳌市沿岸海域海流呈现略带旋转的往复流特征,表层主流

向为东南东—西北向,底层主流向为西—东南向,从表层至底层海流周日变化无明显特征,流速极小,最大流速出现于表层北北西向。

1.1.3 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导致了近岸局部海域的富营养化,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其中重度、中度和轻度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分别为21 860、20 640

和31 800平方公里。重度富营养化海域主要集中在大连旅顺近岸、辽东湾、渤海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等区域。

2011年我国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状况示意图

————————————————————————————————————————

*富营养化状态依据富营养化指数(E)计算结果确定。该指数计算公式为E=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106/4500,其中E≥1为富营养化,1≤E≤3为轻度富营养化,3<E≤9为中度富营养化,E>9为重度富营养化。

1.2 海洋沉积物

在我国管辖海域514个站位开展了海洋沉积物监测,监测指标包括石油类、重金属、砷、硫化物和有机碳等。

近岸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状况总体良好,铜和铬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为83%,其余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4%以上。近岸以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仅个别站位铅和铜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近岸海域各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

四个海区中,渤海和东海近岸沉积物综合质量良好的站位比例最高,均为93%,黄海和南海良好的站位比例分别为91%和84%。

全国重点海域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黄海北部近岸和珠江口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一般,其他重点海域的综合质量均为良好。其中,黄海北部近岸沉积物中主要超标要素为镉、

铜和铬,大连湾沉积物中石油类和镉污染严重;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中主要超标要素为铜、锌和铅,局部海域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严重。辽东湾沉积物中主要超标要素为汞,营口局部海域沉积物中汞污染严重;东海中、南部近岸的浙江温州和福建宁德局部海域沉积物中的主要超标要素为铬。

2011年全国重点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评价结果*

————————————————————————————————————————

*(1)单个监测站位沉积物质量

良好:最多一项指标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且没有一项指标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一般:一项以上指标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且没有一项指标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较差:有一项或者更多项指标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区域沉积物综合质量

良好:有不到5%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且70%以上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良好;

一般:有5%~15%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或不到5%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30%以上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等级为一般和较差;

较差:有15%以上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

2011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碳和石油类分布示意图

2011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中硫化物和铅分布示意图

2011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锌和镉分布示意图

2011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铜和铬分布示意图

2011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中汞和砷分布示意图

2011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示意图

1.3 海洋生物多样性

2011年夏季,在我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关键生态区域开展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海草、红树、珊瑚等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典

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关键生态区域鉴定出浮游植物627种,浮游动物774种,底栖生物955种,海草7种,红树植物11种,造礁珊瑚66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从北至南呈增加趋势,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

渤海区域鉴定出浮游植物142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鉴定出浮游动物52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鉴定出底栖生物305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黄海区域鉴定出浮游植物162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鉴定出浮游动物80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鉴定出底栖生物236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东海区域鉴定出浮游植物308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鉴定出浮游动物333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鉴定出底栖生物444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南海区域鉴定出浮游植物503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鉴定出浮游动物625种,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水母类;鉴定出底栖生物446种,主要类群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鉴定出造礁珊瑚66种,海草7种,红树植物11种。

重点监测区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及多样性指数*

————————————————————————————————————————

*生物多样性指数:是生物种数和种类间个体数量分配均匀性的综合表现,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征。

重点监测区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重点监测区域海草、红树和珊瑚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1.4 海洋二氧化碳源汇状况

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开展了春、夏、秋、冬四个航次的海-气二氧化碳(CO2)交换通量断面走航监测。

冬季,各监测海域均吸收大气CO2,碳吸收量依次为东海>黄海>南海北部>渤海。春季,监测海域碳吸收量依次为东海>黄海>渤海,而南海北部则转变为向大气释放CO2。夏季,监测海域转变为向大气释放CO2,碳释放量依次为东海>南海北部>黄海>渤海。秋季,监测海域碳释放量依次为黄海>东海>渤海,而南海北部则转变为吸收大气CO2。

整体而言,监测海域吸收大气CO2的强度由冬季到春季逐渐减弱,而夏季和秋季则转换为向大气释放CO2,表层海水温度、长江等冲淡水输入、生物活动以及强烈的水体垂直混合作用是影响各监测海域大气CO2源汇格局变动的重要因素。

2011年监测海域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微大气压)分布

·2 海洋环境灾害和环境风险

2.1 赤潮

全海域共发现赤潮55次,累计面积6 076平方公里。东海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为23次;黄海赤潮累计面积最大,为4 242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为近5年来最低。

2011年全国各海区赤潮发生情况

2007~2011年我国海域赤潮发现次数

2007~2011年我国海域赤潮累计面积

2007~2011年我国海域赤潮频次与面积的月份分布

引发赤潮的优势藻类共21种,与上年相比增加2种。其中东海原甲藻引发的赤潮次数最多,为13次;夜光藻次之,为11次;中肋骨条藻7次;红色赤潮藻3次;双胞旋沟藻、球形棕囊藻、赤潮异弯藻和螺旋环沟藻各2次;微微型鞭毛藻、红色中缢虫、短凯伦藻、多环旋沟藻、尖刺拟菱形藻、柔弱根管藻、微小原甲藻、丹麦细柱藻、卡盾藻、短角弯角藻、古老卡

盾藻、异弯藻和裸甲藻各1次。近5年来,有毒有害的甲藻和鞭毛藻类赤潮发生比例呈增加趋势。

2007~2011年甲藻和鞭毛藻引发的赤潮次数占当年总次数比例

2011年我国海域赤潮和优势生物种类分布

2.2 绿潮

5~8月,黄海沿岸海域发生绿潮。5月初,在南黄海太阳岛附近海域首次发现长约2公里的浒苔绿潮。其后,漂浮浒苔进入快速增长期,主体向黄海中部和近岸海域飘移。至7月中下

旬,漂浮浒苔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6 400平方公里和560平方公里;此后漂浮浒苔面积逐渐减小,8月15日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分别降至604平方公里和6平方公里;至8月21日,黄海沿岸海域浒苔绿潮消失。

2009~2011年我国黄海沿岸海域绿潮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

8月26日,在南海南澳岛深澳近岸海域首次发现条浒苔绿潮,漂浮条浒苔最大分布面积为0.07平方公里,8月30日绿潮消失。

2.3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

渤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基本稳定,黄海、东海和南海局部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有所增加,部分监测站位氯度升高,海水入侵呈加重趋势;各监测区土壤盐渍化范围变化不大,个别站位含盐量明显增加。

海水入侵状况 海水入侵严重地区分布于渤海和黄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距离一般距岸10~30公里。东海和南海沿岸海水入侵范围小、程度低,海水入侵距离一般距岸3公里以内。

与上年相比,渤海沿岸辽宁锦州和葫芦岛、山东潍坊和滨州滨海地区个别站位氯度明显升高。黄海滨海地区山东威海张村镇、江苏盐城大丰市监测区海水入侵范围有所增加。东海滨海地区浙江台州临海杜桥、温州温瑞平原、福建泉州监测区海水入侵有所加重。南海滨海地区广

东潮州、揭阳和阳江大沟监测区海水入侵范围有所增加,广东潮州、揭阳、广西北海和海南三亚近岸站位氯度有所增加。

土壤盐渍化状况 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分布于渤海滨海平原地区,盐渍化范围一般距岸10~30公里,主要类型为硫酸盐型和氯化物-硫酸盐型中、重盐渍化土。黄海沿岸辽宁丹东、山东威海和江苏盐城滨海地区盐渍化较严重,盐渍化范围一般距岸5~8公里,盐渍化主要类型为氯化物型重盐渍化土和硫酸盐型中盐渍化土。东海和南海滨海地区盐渍化范围小,一般距岸2公里以内,土壤盐渍化类型为硫酸盐型、硫酸盐-氯化物型盐土和硫酸盐型轻、中盐渍化土。

与上年相比,渤海沿岸辽宁葫芦岛和锦州小凌河西侧监测区盐渍化范围呈扩大趋势;黄海沿岸部分监测区土壤含盐量略有上升;东海沿岸福建漳浦刘坂村监测区土壤盐渍化范围略有上升;南海沿岸广西北海监测区个别站位4月份土壤含盐量明显升高。

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过量开采,是造成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由于局部地区海水入侵加重,导致土壤含盐量升高,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盐渍化。

2011年渤海和黄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范围及变化

2011年东海和南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范围及变化

2.4 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状况

我国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侵蚀范围扩大,局部地区侵蚀速度呈加大趋势。

2011年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监测结果

海岸侵蚀造成土地流失,损毁房屋、道路、沿岸工程、旅游设施和养殖区域,给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较大损失。陆源来沙急剧减少、海上大量采砂和岸上不合理突堤工程建设等是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

辽宁绥中南江屯砂质海岸侵蚀状况

2.5 重大溢油事件

2.5.1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

2011年6月4日和6月17日,蓬莱19-3油田相继发生两起溢油事故,导致大量原油和油基泥浆入海,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属于海底溢油,溢油持续时间长,大量石油类污染物进入水体和沉积物,造成蓬莱19-3油田周边及其西北部海域的海水环境和沉积物受到污染。河北省秦皇岛、唐山和辽宁省绥中的部分岸滩发现来自蓬莱19-3油田的油污。受溢油事故影响,污染海域的浮游生物种类和多样性降低,海洋生物幼虫幼体及鱼卵仔稚鱼受到损害,底栖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明显升高,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

蓬莱19-3油田溢油海水污染范围示意图

溢油事故造成蓬莱19-3油田周边及其西北部海域海水受到污染,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6 200平方公里,其中870平方公里海域海水受到严重污染,石油类含量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中石油类含量最高为1 280微克/升,超背景值53倍。事故导致

10月底前蓬莱19-3油田周边海域中、底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始终高于表层,主要原因是海底沉积物中石油类的缓慢释放,造成海水中、底层石油类影响持续时间较长。

此次溢油事故发生半年后,蓬莱19-3油田周边及渤海中部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呈现一定程度改善,但此次溢油事故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溢油影响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2.5.2 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

2011年,继续对2010年发生的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开展跟踪监测。事发海域环境状况呈现一定程度改善,约215公里受石油污染的岸滩基本恢复,近岸海域海水污染区域减少,沉积物质量有所恢复。但溢油事件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

2011年4月,离事故现场较近的大连湾、大窑湾和小窑湾海域海水中石油类含量明显高于附近其他海域;大连湾西北部湾底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油污染危害严重的潮间带生物恢复缓慢,大连湾潮间带白脊藤壶几乎全为空壳,大窑湾潮间带牡蛎空壳率达64%,金石滩潮间带短滨螺空壳率达68%。

2.6 海洋放射性水平

江苏田湾、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海域海水、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处于我国海洋环境放射性本底水平范围之内。

日本福岛核泄漏后,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了海洋放射性应急监测。3月下旬~4月下旬在我国沿海气溶胶样品中检测出极微量的铯-134、铯-137和碘-131等人工放射性核素,其辐射剂

量在本底辐射水平范围之内。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未见异常。

2.7 外来生物入侵

福建乐清湾和闽东沿岸互花米草入侵依然严重;广西山口红树林区互花米草面积达4.9平方公里,近十年来面积扩大约2倍,林区内无瓣海桑出现成片成林的趋势,威胁土著红树植物的生存。黄河口和莱州湾泥螺分布范围持续扩大,目前向北已扩展至滨州沿岸潮间带海域,局部区域最高密度达160个/平方米。

·3 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

3.1 主要河流污染物排海状况

2011年,于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对54条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海状况开展了监测,河流入海的污染物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CODCr)1 582万吨,氨氮(以氮计)32.0万吨,硝酸盐氮(以氮计)164万吨,亚硝酸盐氮(以氮计)7.6万吨,总磷(以磷计)23.6万吨,

石油类8.1万吨,重金属2.5万吨(其中铜3 485吨、铅1 850吨、锌19 350吨、镉150吨、汞35吨),砷3 137吨。

2011年部分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量(吨)

3.2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2011年,对445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开展了监测,并重点监测了部分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工业排污口占34%,市政排污口占38%,排污河占22%,其他类排污口占6%。

3.2.1 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

2011年3月、5月、8月和10月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的比率分别为51%、49%、53%和54%。全年入海排污口的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2%,与上年相比提高了6%。其中,121个入海排污口全年4次监测均达标;85个入海排污口有3次达标;81个入海排污口有2次达标;75个入海排污口有1次达标;仍有83个入海排污口全年4次监测均超标排污,但其占监测排污口总数的比例比上年下降9%。

不同类型入海排污口中,工业类和其他类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率高于排污河和市政类排污口。

2011年不同类型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率

入海排污口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总磷、CODCr、悬浮物和氨氮,其单要素达标率依次为71%、81%、83%和91%;污水中砷和铜、铅、锌、六价铬等重金属达标率均在96%以上。

3.2.2 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未见改善,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较差。

水质状况 2011年5月和8月,分别对全国96个和95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进行监测。5月监测结果显示,76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占监测总数的79%;8月监测结果显示,71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占监测总数的75%。5月和8月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排污口邻近海域分别占监测总数的71%和65%。

2011年5月和8月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类别

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个别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中重金属、粪大肠菌群等的含量超标。与上年相比,18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降低,水质略有改善;6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中无机氮、汞和铅等污染物含量升高,水质进一步恶化。

沉积物质量状况 2011年8月,对全国86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质量进行监测,其中30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沉积物质量要求,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铜和铬。与上年相比,19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石油类、铜和镉等污染物含量降低,沉积物质量有所改善;10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石油类、铬和铜等污染物含量升高,沉积物质量下降。

生物质量状况 共有34个排污口邻近海域采集到贝类样品,其中16个排污口邻近海域贝类生物质量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生物质量要求,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烃、铅和粪大肠菌群。

邻近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006~2011年,历年均有60%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等级为第四类或劣于第四类,其中41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等级连续多年均为第四类或劣于第四类,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污染状况总体呈加重趋势,沉积物质量等级为第三类和劣于第三类的比例增大,沉积物质量等级为第一类的比例减小,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重金属。

(A)水质等级 (B)沉积物质量等级

2006~2011年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和沉积物质量等级变化趋势

3.3 海洋大气污染物沉降状况

海洋大气污染物干沉降 在大连老虎滩、大连大黑石、营口仙人岛、葫芦岛、秦皇岛、塘沽、东营、蓬莱、青岛小麦岛、舟山嵊山和珠海大万山等监测站开展了海洋大气污染物干沉降监测。

气溶胶中硝酸盐和铵盐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蓬莱监测站,分别为23.0微克/立方米和5.9微克/立方米;最低值均出现在大连大黑石监测站,分别为4.8微克/立方米和2.4微克/立方米。气溶胶中重金属铜含量最高值出现在舟山嵊山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珠海大万山监测

站,分别为244.7纳克/立方米和13.0纳克/立方米。铅含量最高值出现在葫芦岛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营口仙人岛监测站,分别为178.6纳克/立方米和26.7纳克/立方米。

2011年各监测站气溶胶中无机氮的含量

2011年各监测站气溶胶中铜和铅的含量

渤海大气污染物湿沉降 渤海无机氮湿沉降以硝酸盐为主,无机氮湿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现在塘沽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大连大黑石监测站,分别为11.0吨/平方公里?年和1.9吨/平方

公里?年。重金属铜的湿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现在塘沽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大连大黑石监测站,分别为4.9千克/平方公里?年和0.7千克/平方公里?年。重金属铅的湿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现在营口仙人岛监测站,最低值出现在大连大黑石监测站,分别为0.7千克/平方公里?年和0.1千克/平方公里?年。

(A)无机氮 (B)铜和铅

2011年渤海各监测站主要污染物湿沉降通量

3.4 海洋垃圾分布状况

2011年,在我国近岸海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来源等。

海面漂浮垃圾 监测区域内的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塑料碎片、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片状木头和塑料瓶等。漂浮大块和特大块垃圾平均个数为17个/平方公里;表层水体漂浮的小块和中块垃圾平均个数为3 697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10千克/平方公里。漂浮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53%,其次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和木制品类,分别占19%和14%。垃圾数量较多区域主要为旅游区、港口区和养殖区。

海滩垃圾 监测区域内的海滩垃圾主要为塑料包装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和烟蒂等。海滩垃圾平均个数为62 686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1 114千克/平方公里。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50%,其次为木制品和玻璃类,均占12%。旅游区和港口区附近的海滩垃圾数量密度最大。

海底垃圾 监测区域内的海底垃圾主要为塑料袋、木块和玻璃瓶等,平均个数为2 543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336千克/平方公里。其中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57%。

海洋垃圾来源 77%的海滩垃圾和71%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航运和捕鱼等海上活动产生的海滩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分别为3%和4%;与吸烟相关的海滩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分别为11%和5%。

2011年监测海域海洋垃圾数量分布

2011年监测海域海洋垃圾主要类型

2011年监测海域海面漂浮垃圾和海滩垃圾来源

·4 部分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4 部分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来源: 国家海洋局 更新时间: 2012-06-29

4.1 海洋倾倒区

2011年,全国新批准倾倒区6个,关闭倾倒区7个,实际使用倾倒区63个,海洋倾倒量为16 428万立方米,比上年降低约3%。其中北海区、东海区和南海区的倾倒量分别为3 039、11 030和2 359万立方米,倾倒物质主要为清洁疏浚物。

2001~2011年全国各海区疏浚物海洋倾倒情况

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实际使用的倾倒区水深状况与往年基本持平,基本满足倾倒区的功能需求;倾倒区水质和沉积物质量与周边海域相比无明显差异;底栖生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差异,底栖生物群落状况基本正常。

总体上,倾倒区环境状况基本符合海洋倾倒区的环境保护要求,倾倒活动未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及其他海上活动产生明显影响,倾倒区的选划与使用符合科学和安全的原则,可继续使用。

4.2 海洋油气区

2011年,全国海上石油平台生产水排海量约为12 85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7%,钻井泥浆和钻屑排海量分别约为47 709立方米和40 926立方米,比上年分别下降9.7%和10.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da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