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 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11-09 23: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护理研究概念、步骤、基本程序、伦理原则

护理研究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 科学本质应是

(1)合乎逻辑 (2)可验证即可被重复 (3)科学研究着重一般共性问题

(4)探讨事物因果关系新理论新技术创新过程。

科学研究的特征: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连续性。 护理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复杂:人—生物化(生理+心理)+社会性 (2)研究方法困难:测量指标不稳定,不能注意施加处理因素 (3)临床研究特殊:促进健康,减少痛苦,保持正常。 科学研究的要求:客观性、控制性、系统性、普遍性。

护理研究的目的: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益,培养科研队伍。 护理研究结果:描述现状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现象,引出定义或产生理论 护理研究的范畴:人与健康、社会与健康、护理专业发展。 护理研究分为:理论性研究-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量性研究 护理研究的步骤:

(1)提出问题和假设形成 (2)研究设计 (3)预试验

(4)收集资料(原始数据的积累和处理) (5)统计学分析 (6)撰写论文 (7)资料整理和分析

课题选择注意点:考虑本专业的学术发展需要,考虑目前社会需要,考虑未来社会需要 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 2、随机分组 3、设对照组 4、观察指标 5、确认变量

伦理原则包括三方面: 1、尊重人的尊严的原则

2、有益的原则

3、公正的、知情同意原则

尊重人的尊严的原则:受试对象有自主决定权、隐私权、匿名权和保密权 有益的原则:

1、评估利益

2、评估风险:风险分类-无预测的影响、暂时不舒适、较严重的暂时不舒适、

永久性伤害的可能、确定的永久性伤害

公正的原则:公平选择受试者,利益和风险公平分配、公平对待受试者—研究者和受试者应事先达成协议、对受试者应无论年龄、性别、种族等一视同仁

1

知情同意:知情同意的前提不仅包括研究者将所有有关实验内容告诉受试者,同时也包括受试者必须真正理解所有内容。这就要求受试者在行使同意权时具备一定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其同意权由法定监护人或代理人行使。 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1、介绍研究目的

2、介绍研究过程

3、介绍研究的风险的可能带来的不舒适之处 4、介绍研究的益处 5、匿名和保密的保证 6、提供回答受试者问题的途径 7、非强制性的放弃 8、退出研究的选择权

人体试验:指以健康人或病人作为受试对象,用人为的试验手段,有目的、有控制的受试对象进行研究和观察的行为过程。有关人体试验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纽伦堡伦理规范和赫尔辛基宣言赫尔辛基宣言:1964年通过,并于1975年进行修改。 对护理研究中伦理问题的监督: 1、伦理审查委员会

2、委员会的职能:DHHS规定了三种程度的审查,即免除审查、加速审查和全面审查

第二章 研究问题的确立

选题的来源:1、从理论中提出研究问题

2、从护理实践中提出研究问题 3、从文献中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者自选题来源:1、个人的实践

2、受他人研究结果的启发 3、现在或未来需要探讨的内容 4、研究者的兴趣

课题来源可分为:1、计划内的课题:指令性题目、指导性题目

2、计划外的课题:对外协作课题、本单位或个人自由选题

选题的注意事项:1、对护理实践有指导意义的问题,立足创新

2、选题范围不可过大,涉及面过大则不易深入 3、避免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 4、结合自己专业和专长 5、研究问题的可行性

评价选题:

一、评价选题是否合理(选题内容和预期结果、研究成果的转化、研究问题的发生率)二、研究问题的可行性1、问题必须有意义

2、问题必须可以研究的 3、研究问题必须是可行的 4、科学性原则

理想的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图应具备两个特征:

1、逻辑性 能反映概念或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2、指导性 能指导研究方案的设计、包括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研究工具的设计、结

果的解释等

2

第三章文献的查询与利用

文献:文献是记录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其中知识或信息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部形态。

文献按载体的类型划分:1、印刷型文献

2、缩微型文献 3、试听型文献 4、机读型电子出版物

按文献级别划分:

1、一次文献 又称原始文献,主要指原始论著、期刊上刊登的论文、学位论文、

研究报告、会议文献、档案资料、专刊说明,是最基本的wenx 类型,是产生二、三次文献的基础。

2、二次文献 指的是将大量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各种目录、引索、

文摘等检索工具,提供查找一次文献的线索,是文献检索的主体。

3、三次文献 主要有综述

4、零次文献 指未经发表或进入社会交流、未经系统加工整理的最原始文献

文献检索工具的类型1、目录:只描述出版物的外表特征,对内容特征揭示少

2、题录:以一个内容上独立的文章作基本著录,包括文献篇名、著者、

刊名、年、卷、期、页码、语种等

3、索引:是将书刊资料所刊载的文章的题目、作者、出处以及所论及

的主题等进行著录,并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

4、文摘:是在索引的基础上,对原始文献用简明、扼要、准确的文字

所做的摘录。肯分为指示性文摘和报道性文摘

文献检索的方法:1、常用法(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

2、追溯法 3、分段法

文献检索途径:1、从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检索(书名途径、著者途径、序号途径)

2、从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检索的途径

(分类途径、主题途径、关键词途径、分类主题途径)

文献检索步骤: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目的

2、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 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 4、查找文献线索5、获取原始文献

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第四章科研设计

科研设计的主要内容:一、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样本的注意事项:

1、严格规定总体的条件

2、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并应注意具有代表性

3、每项研究课题都应规定有足够的样本数,列数过少则无代表性,而样本数过大对试验条件不易做到严格控制,则易产生误差大。

二、设对照组:目的是为排除与研究无关的干扰因素的影响,突出试

验主要因素的效应,保持组均衡条件。常用的对照方法有自身对照、组间对照、配对对照

三、随机分组

四、观察指标,指标的特点:1、客观性

2、合理性 3、灵活性 4、关联性

5、稳定性和准确性,可行性

五、确认变量:1、自变量

2、依变量 3、外变量

常见护理科研设计的类型:

一、 按设计内容不同可分为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二、 按研究目的进行临床研究的方法可分为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三、按研究性质不同可分为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

四、流行病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两大类

三类研究特点的比较:1、实验性研究:干预措施+,设立对照组+ 随机分组+

2、类试验性研究:干预措施+ 设立对照组± 随机分组± 3、非实验性研究: 干预措施— 设立对照组— 随机分组—

常用的实验性研究设计:试验前后对照设计、单纯试验后对照设计、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设计 实验性研究的特点:

一、干预:是试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最根本的区别。

二、设立对照组:目的是控制干扰变量的影响,以突出两组*(或多组)间结果

的差异及其程度。

常见的对照组类型:1、组间对照: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

组采用新的干预措施或在常规基础上加新方法,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方法,最后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

2、自身对照:研究对象自身在干预前后两个阶段不同

措施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数据来自同一组样本。

3、历史性对照:这是一种非随机、非同期的对照研究。

三、随机化:1、随机抽样

2、随机分组

实验性研究的优点:是检验因果假设最有说服力的一种研究设计。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对人为

4

施加处理因素的干扰,比较准确的解释了处理因素,反应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较高。

实验性研究的局限性:较难有效的控制干扰变量,由于伦理方面的考虑,很难做到完全应用

随机的方法,难找到完全相等的对照组

非试验性研究:指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和处理的研究方法。这类研

究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适用于对所研究问题了解不多或该研究问题情况较复杂时选用。其研究结果可用来和比较各变量的状况,虽不能解释因果关系,但确是实验性研究的重要基础。

非实验性研究的设计类型:分为描述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三种。

一、

描述性研究:用于回答“是什么”“什么样”的问题的时候

其特点:1、事先不设计预期目的

2、不确定自变量和应变量

3、在研究开始前,需要确定观察内容和变量。

描述性研究设计包括现况调查、纵向研究方法: 现况调查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现况调查的类型分为普查和抽查两类。

二、相关性研究:1、同描述性研究的相同点是没有任何人为的施加因素

2、探讨各变量间关系或探讨是否存在关系

3、找出所观察变量间是否有关联,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三、分析性研究:将分析性研究分为队列研究和病列研究,

队列研究特点:1、群组的划分是根据暴露因素的有无来确定的

2、暴露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为给予的 3、研究方向是纵向的,前瞻性的。

4、可直接计算发病率,并借此评价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 5、耗费人力、财力。

病例对照研究优点:1、回顾性的研究

2、是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

3、适合于罕见疾病和潜伏期长的疾病的病因研究4、研究方法省时、省人力、省物力 5、一次研究可探索多种可疑因素

缺点:选择性偏倚和回忆偏倚控制的难度大,对照组的选

择较困难,难以完全控制外部变量

非实验性研究的优点:1、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研究

2、最简便、易行的一种

3、用来描述、比较各种变量的现状 4、可以同时收集较多的信息 5、为试验性研究打下基础

非试验性研究的局限性:没有人为的施加因素,无法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

5

第五章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所构成的全体,总体所包含的范围随研究目

的的不同而改变。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其研究变量实测值构成样本。抽样的目的是用样

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必须保证被直接观察或测量的样本对于其所属的总体具有代表性。

误差:在护理研究中常由于观察研究方法本身的问题,导致研究者的观察结果偏离真实的情

况,造成误差。误差的原因常见有偏倚和随机误差 抽样过程:1、明确总体

2、列出抽样标准

3、选择合适的样本量机抽样方法 4、确定样本

抽样原则:1、保证样本的可靠性

2、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抽样的方法:一、概率性抽样:概率抽样是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样本,每一个研究个体都有被

抽中的可能性。 1、单纯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4、整群抽样

4种抽样方法按抽样误差大小分:分层﹤系统﹤单纯随机﹤整群。

二、非概率性抽样:是指抽样是没有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不是总体中的每一个

研究个体都有机会被选择进入样本。

(方便抽样、配额抽样、主观抽样、网络抽样)

样本含量估计的参数1、体验水平(a值)a越小所需样本越大

2、检验效能

3、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π越大,即总体中个观察单位计量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多需样本含量越大;反之,越晓,所需样本含量越小。

4、容许误差s 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容许误差越小,样本含量越

大,反之,容许误差越大,样本含量越小。

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1、经验法

2、查表法 3、计算法

样本含量估计的注意事项:1、多组设计时,一般要求各组间的样本含量相等

2、多种样本含量估计方法相结合

3、必须考虑样本的丢失情况,进行实验时尚增加10%—15% 4、提高试验效果的一般方法

(1)选择的总体单一,减少个体变异 (2)选择客观指标

(3)选择较优设计方案,严格控制试验条件 5、根据研究目的严格选择估算样本含量的方法

6

第六章 影响科研质量的相关因素

偏倚:是治一切测量值对真值的偏倚。医学研究中的偏倚是指在临床研究中,研究结果总是

会或多或少的偏离真实情况,这种偏离称为误差。 偏倚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不准

2、样本太小,试验设计不合理,分配或分组不均衡,抽样未随机 3、测量者有主观倾向等

偏倚的类型:选择性偏倚(初始阶段)、衡量性偏倚(研究实施阶段)、混杂性偏倚(结果

分析阶段)

一、选择性偏倚分类:1、诊断性偏倚

2、入院率偏倚 3、无应答偏倚 4、分组偏倚 5、检出偏倚 6、排除偏倚

选择性偏倚的控制方法:1、选择设计方案,

(1)采取随机对照设计方案

(2)调查表的设计:必备项目又不能过于繁杂,被调查对象不

能肯定回答是与否

(3)实验室检查项目:质量控制

2、设立严格的纳入与排除的标准:研究对象较好的代表了其总体,对其中的一些原则、标准的规定,应明确、具体、并严格掌握。制定纳入标准也有利于其他研究者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时间里,按此标准进行重复性验证。

3、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照组: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常常使用。在对不同病种的对照时,对照组之一最好选自一般人群。将不同来原的对照组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4、注意提高应答率:(1)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

(2)提高研究对象依从性 (3)做好研究的组织和宣传工作 (4)选择简便、易行的调查法 (5)对无应答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二、衡量性偏倚:又称为观察性偏倚,常发生与研究实施阶段。

1、衡量性偏倚的控制方法:(1)采用盲法收集资料

(2)采用客观指示收集资料 (3)适当控展收集资料的范围 (4)注意提高收集资料的质量

三、混杂性偏倚:

特点:1、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

2、混杂因素与所研究的研究因素有关,但不是研究因素作用的结果 3、混杂因素不应是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中间变量。

混杂偏倚的控展方法:(1)配对:使两组研究对象的特点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以增强试验结

果的可比性。常用的变量包括性别、年龄、病情等。配对时

7

需注意 配对项目不宜过多,能将研究因素进行配对

(2)分层分析 (3)随机化

(4)限制:从统计学上讲,这是对研究总体作出了限定,以增强样本的

代表性。

依从性:是指病人对规定执行的医疗护理或科研的试验措施,接受和服从的客观行为和程度。 不依从表现:1、受试者拒绝接受护理试验措施2、选择性的接受治疗3、中途退出4、自行换组

改善依从性的方法:1、对病人本身的原因应注重加强卫生和医学教育

2、社会与家庭的有力支持对改善依从性是相当重要的。 3、在防治措施、试验检查项目方面注意力求简化、方便、有效。 4、提供便利的随访和复诊场所 5、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6、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七章、收集资料的方法

资料:资料可来源于现有资料和新收集的资料。现有资料省时省力、经济

自陈法是护理研究中常采用的资料收集法,包括会谈法、问卷法、日记法等等资料直接从研

究对象处获取。分为非结构式、半结构式、以及结构式三类。

非结构式或半结构式自陈法的种类:1、完全非结构式会谈

2、深入会谈 3、小组深入会谈 4、个人生活史回顾 5、特定事件回顾 6、日记式

结构式自陈法:是以书面程序收集资料。

一、问题的形式:1、开放式问题—没有对答案进行任何预先设定

2、封闭式问题—答案是预先设定的研究对象不愿回答,让研究对象在事先设定的答案中进行选择,会忽视部分信息。

二、封闭式问题的种类:1、两分制问题

2、多选题式问题 3、自助式问题 4、编序式问题 5、等级式问题 6、检核表式问题 7、日历式问题

8

问卷编制的方法和步骤1、按心理测量学的原理,编写相关条目。

2、将想要获取的信息uo资料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可采用评定量表、likert量表等格式 3、对问题进行整理归纳 4、估计问卷长度 5、设计答案形式 6、润饰文字

7、将问卷的部分问题设计成反向提问的形式,并对该类问题做标 8、通过相关专家对该问卷初稿的评价,评定问卷的内容效度。 9、对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测定

10、通过专家评估,根据项目的准确性,适合性,相关性,将问题分类①②③④

11、运用现存问卷,应首先对问卷进行评估

会谈法的优点:1、应答率高,大多数人对该方法均有反应

2、适合于不会填写问卷的对象,如文化较差的人 3、能及时解决因问题本身所至的模糊、混淆等现象 4、资料较深入、完整 5、研究者可控制提问的顺序 6、能提供额外的资料

问卷法的优点:1、省钱2、省时3、可保证保密性4、没有应访问者不同而造成的偏差 非结构式观察法: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互动关系:1、局外观察者

2、参与性观察者 3、观察性参与者 4、完全参与者。

优点:所收集的资料深入、系统、全面、方法灵活,适用于探索性研究。缺点:主观、研究人员本身的价值观和观察过程中情感的融入可能对资料的分析带来偏差

观察法的优点:能提供深入的资料 适合于对行为、活动的研究。

缺点:伦理问题、霍桑效应、资料的主观性带来的偏差、需要的时间较长。

德尔菲法特点:可用于在不忽视少数人意见的基础上,达到小组意见的逐步一致。

9

第八章、研究工具性能的测定

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主要特征:稳定性、内在一致性和等同性。

信度计算方法:1、重测信度:研究工具的稳定性越好,重测信度越高

2、折半信度、Cronbach’a系数与kR-20值:此三种方法可用来反映研究工

具的内在一致性。

3、评定者间信度和复本信度

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应她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可以用于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等来反应一个研究工具的效度。 结构效度反映的是工具与其所依据的理论或概念框架的相结合程度。

第九章、科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资料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原始数据系统化、条理化、以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作出分析和结论。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也称机率,统计上有符号P表示。必然发生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为0.故P值范围在0—1之间。P≤0.05和P≤0.01常被称为小概率事件。P≤0.05和P≤0.01看做是事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和高度统计学意义的界限。

假设检验:又称显著性检验,是应用统计学的原理有样本之间的差别区推断样本所代表的总体之间有否差别的一个重要推断方法。

研究资料的类型: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等级资料

常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是用统计指标、统计表、统计图等方法统计表:是以表格的形式,表达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内部构成及研究项目分组之间的数量关系。国外量表的翻译按以下几步进行:翻译、回译、检译。能识别科研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第十章 护理论文的撰写

撰写论文的作用:1、具有交流传播科技信息的作用

2、保存科研资料,

3、是衡量和评价学术水平和科研成就的重要依据

护理科研论文书写格式:一般包括10个部分

1、文题2、作者和单位3、结果4、摘要5、关键词6、前言7、材料和方法8、讨论 9、小结10、参考文献

护理文献综述:是对护理文献资料的综合评述,指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后,对文献中提出的或探讨的某些护理问题的进展情况,经过对各种资料的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评价,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加上自己的观点而写成的一种专题性的学术论文。

综述整理资料:1、文献归类2、选出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3、舍弃一些意义不大的内容 综述正文格式:1、引言(前言部分)2、中心部分3、小结4、参考文献

10

第13章护理科研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和评价

护理项目(课题)申请书的特点:1、价值性2、计划性3、可行性

第十一章 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又称质的研究、或称定性研究,是对某种现象在特点情形下的特征、方式、涵义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解释的过程。

质性研究方法的特征:1、设计具有灵活性2一般综合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3、具有整体性4、为非干预性研究5、要求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情景6、采用立意取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7、一般不设计资料收集分析同步进行8、最终形成的是适合于所研究的现象和情景的模式或理论10、研究人员往往以主观的态度描述研究过程、自己的角色以及可能的偏差。 质性研究的方法:一、现象学研究法:是一种观察特定的现象,分析该现象中的内在成分和外在成分,把其中的重要要素提炼出来,并探讨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周围情景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资料分析六步骤:反复阅读三份研究对象的会谈书面资料,寻找可能的主题、反复阅读其余所有会谈资料,并根据编码纲要进一步提炼主题、进一步提炼主题和类别、对各类研究对象的思想、感受、进行反思、综上所述将形成最终的资料返回研究对象进行内容效度的验证、通过研究人员对资料的上诉分析,形成结构化娥描述和对现象的诠释。二、扎根理论研究法:又称根基理论研究法,是研究社会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深入解释,并产生理论。扎根理论研究法寻找研究问题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因素,资料一般从事实中来,理论从资料中形成。

人类学研究的概念起源于人类学研究,是对人们在某种文化形态下的行为的描述和解释。三人种学研究法

质性研究方法在护理研究中应用:人们对应激状态和适应过程的体验、护理决策过程、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以下方法提高研究的可信度:1、检查研究对象的代表性2、减少霍桑效应、深入研究现场、主动参与、延长现场工作时间3、对有怀疑的资料,可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将各种线索进行对照4、资料返回研究对象,核实真实性,若有变化对变化进行分析5、反馈法—将资料广泛反馈给同行、朋友、听取建议6、比较法—别剔除分类和综合资料7、注意质性资料中异质性资料的经验8、在研究中采用和众法、研究人员和众法、收集资料方法的和众法、分析资料的和众法9、清晰、明确的报告研究过程、叙述性的用第一人称尽可能呈现原始材料

影响资料质量的因素:1、研究人员的个性2、研究人员溶入研究对象的经历中及进入现场的深度3、研究人员个人价值观的影响4、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程度5、护士角色和研究者角色的关系

资料分析:资料转化—持续比较—编码—提炼主题—理解综合理论化 开始分析前一定要深入资料

质性研究循环的步骤:选择—社会内容或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的信念—获得伦理许可—选择参与者—在实施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概念形成和修改—形成科学精确的表现—文献回顾—形成结论—报告确定的发现—社会内容或研究问题

量性研究的步骤:定义研究问题—文献回顾—形成研究假设—给予操作性定义—设计或选择工具—获得伦理许可—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发现—形成结论

量性与质性的区别:1、量性:自然的事物对象,大规模,随意,代表性样本,客观而数量化的测量变量,根据量的比较统计推论统计概率,验证理论,人属性用可测量统计用于表示,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分离,描述∕相关∕(类)试验性研究 2、 质性:人的意识,涵义,价

11

值,小规模,不随意,理论性样本,参与观察面谈,回顾性叙述,从研究参与者陈述中确定,通过逻辑性抽象化,生成理论,研究参与者的语言—科学性语言,参与研究情景,现象学∕扎根理论∕人种学 12、如何评价学术论文

科学评价:实质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某种标准,并根据标准对比目前研究的各个方面,以判断其价值、意义、欠缺等。评价学术论文的形式:1、开题报告的评价2、学术论文发表之前的评价3、学术论文发表之后的评价

论文的评价方法:一、对研究问题的评价1、研究者是否提出了研究问题2、研究问题的来源是什么3、研究问题是否具体可行4、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如何5、研究问题的阐述是否清楚、简洁二、对研究目标的评价1、研究者是否描述了研究目标2、目标是否具体并澄清了研究的宗旨和目的3、目标是否确定了研究的变量和总体4、目标是否可被研究三、对文献回顾的评价1、前人的相关研究是否被找到并描述出来2、相关理论是否被找到并描述出来3、是否全面描述了文献中的空白之处4、文献回顾是否全面5、在一次文献能得到的情况下,是否过多的引用了二次文献6、文献是否是最近期的。四、对研究的理论框架的评价。五、对研究假设的评价1、该研究的假设是什么2、假设与研究问题的联系是否合乎逻辑3、假设是否以理论框架或文献检索为基础4、假设的阐述是否用词清楚、客观、预测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六、对研究变量的评价1、是否从概念性或操作性层次对研究中的主要变量给予了确认和定义,定义是否清晰2、该研究的干扰因素有哪些,描述是否全面。七、对样本和抽样方法的评价。八、对科研设计的评价1、本研究设计类型,是否干预,有否对照组2、是否做了预试验3、为得到所需资料,该研究设计是否最恰当,是否可选择更严密的设计方法4、该设计是否为达到所有研究目标或验证假设提供了有效途径5、如果设计中有干预,干预是否被详细的描述6、如果设立了对照组,该对照方法是否合适7、如果没有设立对照组,是什么原因,它是否影响对研究结果的理解8、控制干扰因素的方法是否合适和有效9、设计的主要局限是什么,是否被研究者所认识。九、对测评工具的评价。十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评价。十一、对统计分析的评价。十二、对结果与讨论的评价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d9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