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三化学试题一对一4

更新时间:2024-04-21 01: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初三化学试题

1.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2. 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结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析出 3. 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B.将白醋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D.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K2SO4

4.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CO3,选用的试剂是 ( )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K2SO4溶液 D. AgNO3溶液 5.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项目 A B C D 物质 KNO3 H2 硝酸 CO 杂质(少量) MnO2 水蒸气 盐酸 CO2 试剂 足量的水 适量的NaOH溶液 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足量氧化铁 操作方法 溶解、过滤、蒸发 洗气 过滤 加热 6.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C.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 D.用硝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7.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 B C 物质 CO NaCl NaOH溶液 所含杂质 CO2 泥沙 Na2CO3 除去杂质的方法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溶解、过滤、蒸发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8.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物 质 CO2 KCl H2O Na2CO3 杂 质 CO MnO2 NaNO2 Na2SO4 除杂试剂 O2 水 活性炭 BaCl2 提 纯 方 法 点燃 溶解、过滤、蒸发 吸附、过滤 溶解、过滤、洗涤 9. 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品尝味道可以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C.用水可以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D.观察颜色可以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10.奥运向我们走来,“绿色奥运”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对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人来说,“绿色化学”理念同样重要,你认为下列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实现零排放的是( ) A.实验室制氧气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D.实验室制氢气 11. 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A.验证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SO4,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有SO42-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13.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N2 (O2) CaO (CaCO3) CO2 (水蒸气) CaCl2溶液 (盐酸) 除杂方法 通过灼热的铜网 高温煅烧 通过浓硫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 14.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15.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物质 NaCl溶液 CuO粉末 N2气体 所含杂质 NaOH C O2 除去杂质的方法 加入稀盐酸pH等于7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 CuCl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1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

A.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B.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适量稀HCl C.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CO3:加适量稀HCl

D.除去CaCO3中混有的CaCl2:加水→过滤→洗涤→干燥

17.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B.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 1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

A. B. 物质 CaO固体 NaOH溶液 杂质 CaCO3固体 Ca(OH)2溶液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C. CO2气体 CO气体 点燃 D.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19.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20.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21.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22.右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23.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24.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04 B.NH4N03 C.KN03 D.Ca(H2P04)2

25.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26.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2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28.根据氨碱法用食盐制纯碱的反应原理是: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 (2)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纯碱属于盐类物质

C.因生成气体,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 29.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30.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

A X Y Z NaOH NaNO3 Na2SO4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 ) B Ca(OH)2 CaCl2 CaCO3 C Fe2O3 Fe FeCl2 D Cu CuO Cu(OH)2 3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32.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无色酚酞试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33.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

A.BaCl2 、Na2SO4 、Ca(OH)2 B.MgCl2、CuSO4 、NaNO3 C.AgNO3 、BaCl2 、K2SO4 D.CaCl2 、K2CO3 、NaNO3

34.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35.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 血浆 乳汁 唾液 胆汁 胰液 胃液 pH范围 7.35~7.45 6.6~7.6 6.6~7.1 7.1~7.3 7.5~8.0 0.9~1.5 A.胃液 B.血浆 C.乳汁 D.唾液 3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37.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38.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仅供选用的试剂:①烧碱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盐酸④水 (1)把选择的试剂的代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CaC03粉末(Na2C03) ;H2(C02)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9.选择恰当的试剂或方法除去括号内的杂质。

(1)CaO(CaCO3) ;(2)Cu(Fe) ;

(3)NaCl(CuCl2) 。(4)ZnSO4(CuSO4)____ ________。 (5)O2(水蒸气)_______________

40. 请回答下列与物质提纯有关的问题:

(1)下列两个方案都可以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①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铜 ②用CO还原氧化铜 从环境保护和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较好的方案是 (选填“①”或“②”); (2)要除去K2SO4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选用稀盐酸,原因是会生成 (填写具体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而引入新的杂质:

(3)要使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 SO4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可选用适量的 , (4)要除去氢气中的少量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气中仍含有的杂质是 。 41.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

42.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3. 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经查阅资料得知: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实验②、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 。为满足实验③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 。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3)将A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 黑色沉淀D。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2Ca(HCO3)==== CaCO3↓+ H2O+CO2↑,则热稳定性CaCO3> Ca(HCO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 (均写化学式)。 (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 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 44 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C是常见气体,D是常见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的化学式为 ;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 ; (3)无论A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的化学式均为 ,D的化学式均

为 ;

(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 。

45. 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46.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 (2)F→G的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47.物质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 E为红色固体单质,则B、D的化学式为:B 、D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B: 。

(2)若E为一种盐,则A、C的化学式可能是 、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B+C: 。

48.右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C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 ,H可能是 ;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49.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

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甲是 ,G是 ;

(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

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50.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的转化 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 ;乙

(2)写出丙和正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

化学方程式: 51. 下图中A、B、C、D、E、F、G、H分别代表相关反

应的一种物质。已知:X、H为黑色固体单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为红棕色粉末。常温下C、E、F、G均为无色气体,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

(1)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②C

C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与H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G与Y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 (2)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 (3)若一种溶液有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盐酸且无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 。

52.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③ ;④ ;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 53.某镇硫酸厂排出的尾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H2SO4 。请回答:

(1)该镇经常下酸雨,酸雨的pH 5.6(填:>、<、=);要粗略地测定酸雨pH,通常用精密 试纸。

(2)请举一例酸雨的危害: 。 (3)用熟石灰处理该厂废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妥的是 (填序号):

A.废气循环利用 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 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54.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右图所示。

(1)硝酸铵属化学肥料中的 (填序号):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

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 ;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

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55.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 、碱 。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

56.我市某校“绿色”环保小组的同学用精密酸度计测得实验室的甲、乙、丙、丁四种废液的pH如下表。现请你和他们一起实验并回答:  废液 甲 乙 丙 丁 酸碱度 pH 6.5 11.3 7.0 2.0 (1)各取溶液少许,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废液是 。

(2)实验老师告知:乙、丁分别是未用完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硝酸。为了防止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小聪将丁溶液逐滴滴入乙中,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 7(填“<”、“>”、“=”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还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呢!”请问,该肥料属于 (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57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pH 7(填“<”、“>”或“=”)

(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 ) A.BaCl2 B.CuSO4 C.AgNO3 D.KNO3

58.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

+2+2+--2-

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Ba、Cu、OH、NO3、CO3六种离子,经查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 - 2- (1)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 OHNOCO33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2+、Cu2+、OH-、CO32- 等离

K+ 溶 溶 溶 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2+ Ba溶溶不 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 (填写物质

2+ Cu不溶不的化学式)。

(2)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

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

(3)根据以上溶解性表判断,Cu(NO3)2和Ba(OH)2溶液 (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写出理

由: 。

59.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水中 在碱性溶液中 牵牛花 万寿菊 胡萝卜 红色 黄色 橙色 紫色 黄色 橙色 蓝色 黄色 橙色 玫瑰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 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60.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右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该盐能和Li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写出该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OH- CO32- SO42- NO3- Ba2+ 溶 不 不 溶 Cu2+ +不 不 溶 溶 Li 溶 微溶 溶 溶 61.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右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 。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 ;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62. 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 CO3、灰份;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

璃仪器有:烧杯、玻璃

棒、 ,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 。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 (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 是正确的,其理由是 。 63.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⑧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64.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分泌过多,人会感到胃痛。小军拿来了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该药物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为了验证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将药片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然后 (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当小军看到药物说明书上的服用方法后,对此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抗酸药为什么嚼碎后服用?

【作出猜想】他的猜想是 。

【设计实验】实验一:将一片完整的药片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5%的稀盐酸;实验二:将 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5%的稀盐酸。 【现象与结论】实验二比实验一反应快。证明小军的猜想正确。 【拓展探究】

(1)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氢钠等也常用于制作抗酸药。这些物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与胃酸作用;二是 。 (2)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胃酸过多时,不宜服用含碳酸盐的抗酸药,其原因是 。 65. 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______,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______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______(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

(1)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 (2)验证:

实验内容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

写出(2)出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研究常见物质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小欢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提出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现象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结论 无色溶液中含有 氢氧化钠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 证明研究结论正确 小妮认为小欢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小妮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色溶液中确实 含有氢氧化钠 我认为:小欢和小妮的实验是为了证实小京结论的可靠性,小京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然小妮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小明同学在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他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桌面上,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M。请你与他一起对块状固体M进行探究。 【探究任务】 (1)探究固体M是否失效;

(2)探究固体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探究方案】 问题与猜想 探究一:固体M是否失效 实验步骤 取适量固体M,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加入前后的温度 探究二:固体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将上述烧杯内的液体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有氢氧化钙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反思拓展】

(1)你认为“探究二”是否严密 ,其原因是 ; (2)你认为固体M中除含有氢氧化钙外,还可能含有 ,请你设计实验是否含有该物质 。 67.小云同学对烧煮食物的某种固体酒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是固态的酒精吗?

【查阅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6O,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得出结论】:小云认为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Ⅰ】:

取少量固体酒精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白色固体。

【提出新问题】:白色固体究竟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二】:由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作为凝固剂,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骨架间隙中,即可得到固体酒精。固体酒精在较高的温度下燃烧时,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Ⅱ】: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 用铂丝蘸取该固体在酒精灯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实验结论

固体中含有Na+。

② ③

将该固体置于足量蒸馏水中。 取少量①所得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并振荡。

固体全部溶解。 溶液变蓝。

固体可溶于水。 溶液为碱性。

④ (此格不必填写)

实验结论:小云认为该白色固体为 。

【联想与解释】小云联想到老师用玻璃导管将纯净的氢气导出并点燃时,燃烧火焰为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

68.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 ,仪器a的名称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 。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 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CaO2与H2O反应有Ca(OH)2生成 CaO2与H2O反应无Ca(OH)2生成 (3)小强通过实验证明了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确有氢氧化钙生成,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我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现请你一同参与:[提出问题]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小雪: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一支玻璃导管插入水中吹气,未发现明显的现象。 小宁:在试管中加入2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试管中的溶液吹气,产生的现象

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他们的方案和实验,小雪方案中的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小宁的结论为: 。

[评价与反思]

小雪的方案若继续实验,也能得到小宁同样的结论。请你设计方案 (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产生的现象)。 70.回答问题:

(2)实验室用制氧气的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

________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 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查阅资料】 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 ①溶液呈酸性;②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Ⅰ: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_________蘸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实验Ⅱ: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得被测液的pH=8 猜想①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有气体产生 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交流与反思 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蓝色呢?

(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 Na 、OH 和极少量的H 。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平不变色,说明 ; 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平不变色,说明 ;

③ 。 (5)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72.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一场特大雪灾,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积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红和小兰对融雪剂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对融雪剂的成分进行积极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取一定量的融雪剂分装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步骤 操作 Ⅰ Ⅱ 加水溶解 现象 得无色澄清溶液 +

加入Na2C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分析思考】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由此看初步确定其成分有两种可能性:① ,② 。

【探究实验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融雪剂的成分,小红、小兰根据不同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不同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质量的NaCl固体、融雪剂、CaCl2固体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装置如下图所示。

小红、小兰预测:若装置B中温度计的读数介于装置A、C中温度计的读数之间,则可确定融雪剂的成分为 。(用化学式表示) 实际操作中,测得A、B、C三个装置中温度计的读数非常接近,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方面的原因即可)

73.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

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

指 ,若不发出_____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

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下图3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1)实验Ⅰ可以证

明 。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

是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量的CaCl2

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 现象。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 CO3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存在OH-的原因是 。 75.期末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让小刘和小赵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CaCO3)而变质? (2)进行猜想:

A: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B: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C:氢氧化钙没有变质。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下表是对猜想A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示例: 实验步骤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请你另选择一种猜想参与探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4)原理与用途: ①氢氧化钙俗称 ,农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钙改良 性土壤(选填“酸”或“碱”)。

②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76.实验室有一保管不当的试剂瓶,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无机试剂。小宏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有关内容见下表:

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实验现象 ① ②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①滤液不变色 ②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钙全部 变为碳酸钙 2-

猜想一:可能是氢氧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化钠溶液 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滴入适量的用硝酸酸化的若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猜想成立。 若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不成立。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 猜想二:? 猜想三:? 硝酸钡溶液,然后滴入硝酸同,则猜想不成立。 银溶液。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先加入适量盐酸酸化,然后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滴入氯化钡溶液。 同,则猜想不成立。 请你参与这一探究活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宏的猜想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宏的猜想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宏同学对猜想一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和作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小宏的三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模仿上述过程,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验证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入下表。

你补充的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77.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 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1)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B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评价】在上述同学们探究活动中,你最欣赏的是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d5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