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2-02 09: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学前教育学教资题目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识记:
第一部分 考核内容与要求 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学 前教育功能的类型。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考核目的 理解: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关概念的掌握,对学前教育学产生和发展阶段的 了解,对学前教育学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的应用: 理解,以及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 理解: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脉络;各阶段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理解: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3.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理解: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的功能与效益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功能和效益概念的理解,对学前教育功能与效益的基本类型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分析学前教育具体功能与效益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学前教育功能和效益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教育的功能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发挥学前教育的功能。 2.学前教育的效益 识记: 学前教育效益的内涵;学前教育效益的特点;学前教育效益的类型。 理解: 学前教育的具体效益。 应用: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了解程度,考核学生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 学前教育在人的内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前教育在人的外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 识记: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理解:
遗传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概念及意义的理解,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任务和内容的了解,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考核运用德育的原则和方法,解决学前儿童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
识记:
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2.学前儿童体育
识记:
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与意义;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
3.学前儿童智育
识记:
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与意义;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智育的方法与手段。
4.学前儿童德育
识记: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与原则;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5.学前儿童美育
识记: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美育的实施途径。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的掌握,考核学生对幼儿园各种活动的组织要领的领会程度,考核学生组织各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的生活活动
识记: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理解: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应用:
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
2.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识记: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类型。 2.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
识记:
理解: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应用:
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
3.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识记: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概念;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类型;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特点。
理解: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意义。
应用:
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运用相关原理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 第六章 幼儿园的环境设计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心理环境、幼儿园物理环境等概念的理解,考核学生对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了解,考核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适合儿童的环境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
识记:
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理解:
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
理解: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3.幼儿园物理环境的设计
理解:
幼儿园户内环境设计的内容;幼儿园户内环境设计的方法。
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内容;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方法。
应用:
运用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园环境设计。
运用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相关原理进行幼儿园的环境设计。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了解,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考核学生根据相关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
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
识记:
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的种类。
理解:
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3.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理解:
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基于“同伴互助”
运用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指导自己的实践。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的认识,考核学生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基本方法与途径的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与意义 的教师成长;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应用:
运用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八章 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掌握,考核学生对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考核学生运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的家庭工作
识记:
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方法。
理解:
家庭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具体工作。
2.幼儿园的社区工作
理解: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原因;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
应用:
识记: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
理解: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
2.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理解:
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原则;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
3.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
识记: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理解:
国外幼小衔接的经验。
应用:
幼小衔接工作的途径。
第二部分 试题类型举例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1.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有( )
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体现学前教育的功能特征的是( )
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理解幼儿园所担负的“双重”任务?
三、论述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结合实例论述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就是在点你的名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还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试题类型举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二、简答题
1.答: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坚实基础;(2)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3)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4)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2.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概括地说,我国的幼儿园担负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这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理解与贯彻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必须把握:(1)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2)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3)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三、论述题
1.答:(1)“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2)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3)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4)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5)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答:(1)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学前教育能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类某些特有的能力。因此,我们各级幼教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对待
并高度重视学前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后天教养环境。(2)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或外界刺激,个体不断进行新的同化和顺应,如此循环不已,使认识结构不断创新,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较低水平的图式达到较高水平的图式。因此说,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四、案例分析题
答:该案例说明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现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桥梁。学前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过程,而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积极、恰当地与学前儿童进行沟通,创造师生间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协调的氛围,将会极大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案例中的教师主要使用了目光沟通。目光沟通在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起着不同的作用。当个别教师对“调皮”或“犯错误”的儿童批评时,不要当着全班其他儿童的面,而应投以责备的目光以提醒正在犯错误的儿童;当孩子对某项活动或某种问题有兴趣时,教师应投以充满肯定、赞许的目光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有某种荣誉时,教师应投以鼓励的目光,以激励儿童再接再厉。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 第三部分 主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一、孕育阶段(16世纪以前)
(一)中国
在这一时期,学前儿童主要在家中接受早期启蒙教育。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属学前家庭教育理论的范畴。其中以颜之推、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较为出色。
颜之推 1.《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家教思想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
(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
(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
(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博习致用)
朱熹
1.重视蒙养教育
2.要求慎择师友
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
(二)国外
1.柏拉图
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亚里士多德
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二、萌芽阶段(16至18世纪初)
夸美纽斯
1.学前教育著作
《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是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
2.学前教育思想
(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方法 卢梭
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
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
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从而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
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
裴斯泰洛齐
(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
(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
(3)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期)
19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开始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中国
陈鹤琴
1.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2.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3.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4.创立活教育理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主张“中国化”“平民化”的学前教育
2.提出“生活教育论”
3.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二)国外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福禄培尔
1.首创幼儿园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
3.系统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
4.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
1.提出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2.总结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
3.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了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
4.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四、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之后)
(一)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
(一)学前教育现象
(二)学前教育规律
(三)学前教育理论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要拓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
(四)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 一、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
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教育的功能在学前阶段的应用,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二、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
1.领先性
2.广泛性
3.对象性
4.发展性
5.延后性
三、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一)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1.保育功能
2.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 1.经济功能
2.政治功能
3.文化功能
4.家庭功能
四、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一)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让每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越来越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幼儿教育政策和发展方针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二)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
学前教育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很强,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多、难度大的特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协调机构或机制。
(三)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国家财政应该有学前教育的单列经费。政府的出资主要应该办好两件事:一是举办一定数量的幼儿园,二是扶持城乡弱势家庭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政府出资办幼儿园,可以引导整个事业的健康发展,体现政府对社会事业的干预和补偿。
(五)多渠道办托幼机构
我国应该贯彻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提倡和支持举办家庭托儿所,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六)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七)为学前教育立法
近十几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
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但相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全国性法律而言,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一、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道德规范、期望等传授给儿童,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
(一)家庭教养方式:溺爱
子女表现的特点:
比较不成熟 任性
责任感低
附和朋辈
欠缺领导能力
(二)家庭教养方式:专制
子女表现特点:
依赖性强
自信心较低
社交技巧较差
好奇心不强
(三)家庭教养方式:民主
管教特点:
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
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 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
子女表现特点:
情绪稳定而乐观,性格外向
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
(四)家庭教养方式:放任
管教特点:
不向儿童提什么要求,与儿童沟通不多
父母任孩子自由、不受约束地发展
二、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1.模仿
榜样只有当它具备以下三种特征时,才能刺激儿童的模仿:
一是教师控制自己的需要、情感冲动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一种“威望”
二是教师真诚的关心、帮助、指导
三是类似性
2.认同
美国研究者认为,认同一般可以分成四种:模仿学习、禁令学习、认同强者、分享体验
3.期望
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后天偷懒、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
(二)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
个阶段,胜过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总和。
2.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将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强调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三、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
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
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总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学前教育总目标──普遍要求
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特殊要求
3.短期目标──阶段要求
4.活动目标──具体要求
二、幼儿园的任务
教育儿童、服务家长双重任务
三、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一)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内涵: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以“完整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
目前培养“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和谐平衡全面发展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体性发展。
(二)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
其次,尊重每个儿童,不搞成见,不偏见;
第三,促进师幼之间的沟通。
(三)保教结合的原则
内涵: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学前儿童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他们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具体要求: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四)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内涵: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基本要求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五)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
内涵:指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
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
基本要求: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指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寓教育于游戏中,通过游戏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
2.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
(七)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内涵:指充分利用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经验的学前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环境、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将使教育更加开放,更经济,更生动活泼,更有意义。
基本要求
1.让学前儿童真正接触社会
2.让家庭、社区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行列
第二节 学前儿童智育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1.发展智力的教育
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
3.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
(一)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途径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前儿童自主活动
(二)实施学前儿童智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2.重视学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注意学前儿童知识的结构化
第三节 学前儿童德育
一、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德育过程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知是基础。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
他律性
儿童只是按成人提出的道德准则进行道德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自己对道德标准的理解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服从”就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
直观性
1.把行为的直观效果,即直接看见的效果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
2.儿童还不能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道德判断
情绪性
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对自
己有好处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情,即道德情感。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等所有表示的喜、怒、哀、乐、爱、憎的情绪体验。它是伴随着思想品德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是转化为思想意志、行为的中间环节,
使用说服法的注意事项
(1)说服要结合具体事例,防止抽象、枯燥的说教(针对性、艺术性)
(2)说服要伴随良好的气氛,防止简单、生硬的压服 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不稳定性、模仿性、外露性
(三)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自觉性低、自制力弱、坚持性不强
(四)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规范,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和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是:知行常常脱节、容易反复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
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三、学前儿童德育的方法
1.说服
即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学前儿童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学前儿童分清是非,使学前儿童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方法。
2.范例
指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典型事例,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一种方法。
使用范例的方法进行教育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教师要为儿童选择和确立积极的范例
二是教师要以身作则
3.评价
指对学前儿童品德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是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学前儿童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
运用评价法应注意三点:
一是幼儿园应以表扬、奖励为主
二是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必须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三是运用评价法要适时适度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指在幼儿园全部教学活动中,必须向儿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启蒙教育,贯彻完成幼儿园德育的任务
贯彻思想性原则的要求
1.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
2.教师应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儿童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
贯彻科学性原则的要求
1.选择正确的符合儿童全面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
2.教师对知识的介绍、说明、讲解、分析、举例等必须准确无误,以有利于儿童形成科学的概念
3.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教学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儿童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吸引儿童注意力,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
主要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具直观、电化教育直观、语言直观、动作直观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使用需要注意: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直观手段
直观手段的运用要以教学为主,它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是目的 (四)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引导儿童积极思考,提高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应注意:
1.善于启发诱导,引导儿童注意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
2.组织安排儿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具体、生动、形象与兴致勃勃的活动之中
3.培养儿童初步的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五)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使各教学环节充满趣味,以引起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要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贯彻趣味性原则的要求:
1.必须结合儿童特点进行,以活动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趣味性来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积极性
2.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准备
1.学期计划
(1)学前儿童情况的简要分析,包括完成上学期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
(2)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要求
(3)本学期各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进度
2.编写活动方案
(1)钻研教材,确定教学要求
(2)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
(3)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开始部分,教师主要应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向儿童提出学习任务,使儿童知道学什么,应该怎样学。
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教师的任务是有步骤地组织儿童学习新教材或复习旧教材,完成教学任务。
结束部分应有活泼、愉快的气氛,教师要小结这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儿童的学习态度,提出新的要求,引起他们再学习的愿望。
(三)各年龄班学前儿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和组织
1.小班
在儿童刚入园的两周内,教师可以把儿童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开始集体教学活动时,时间要短。教学时应尽量让儿童观察实物,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
2.中班
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要适当增多,时间要适当延长,教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要求他们认真听,并且学会复述。教师对儿童的作业应进行评价。
3.大班
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每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要延长,逐渐接近于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教学方法上,要逐渐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和必要的自制力和坚持性。
(四)课堂教学活动评定
1.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2.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章 幼儿园环境设计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 一、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一)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
(二)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
(四)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二、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
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前者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后者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从环境的性质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主要分为两大类: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三、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
(一)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二)我国的标准
1.安全和健康
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
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与特点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
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
1.教育性
2.可控性
3.隐蔽性
4.复杂性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树立科学的儿童和教育观,就是要对学前儿童有真挚的爱,与学前儿童有良好的沟通,知道儿童的需要和想法,并让儿童理解教师的要求及标准。
(二)发展性原则
指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
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主要包括:情感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1.情感发展的需要包括:
(1)建立友谊的需要
(2)提供支持的需要
(3)给予理解的需要
2.心理发展的需要
3~6岁的儿童,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是:
(1)具体形象思维代替感知动作思维
(2)独立性倾向日益明显
(三)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强调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过程是学前儿童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具体要求:
1.避免教师中心主义
2.培养学前儿童的主体意识
(四)开放性原则
一是指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心态来设计幼儿园的心理环境。
二是指设计幼儿园心理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环境系统。
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一)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
要求:
1.应该符合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
2.在环境的布置上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
(二)创设幼儿园成人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
1.园长应该了解教职工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各人的长处,知人善用;
2.园长应该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科学的奖惩及管理制度;
3.倡导在教职员工间建立文明的行为规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
(三)建立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师幼关系
1.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
2.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
(四)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1.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儿童,同时应采用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方法
2.积极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尤其是集体游戏
3.教给学前儿童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知识和方法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第一节 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角色 指导者
心灵的工程师
养护者
沟通社会的中介者
教师是研究者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 一、观察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内涵
教师的观察能力是指教师对周围事物,主要是对教育对象(学生)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能力。
(二)观察能力的作用
1.促进有效教学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观察能力的特点
迅速而准确
细致而深入
全面而客观
(四)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
1.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3.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4.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二、沟通能力
(一)沟通能力的基本构成
1.目光沟通
2.动作沟通
3.语言沟通
4.面部表情沟通
(二)教师的沟通技巧
1.熟记儿童的名字
2.选用适当的语言
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4.语调语速要适当
5.语气要和善
6.善于倾听
7.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三)培养沟通能力的方法
1.提高语言素养
2.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
3.多参加集体活动
三、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一)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
(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基本要素
1.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2.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3.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三)培养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
1.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
2.经常向教学行家学习
3.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一、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一)同伴互助的内涵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二)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
对话,协作,帮助
二、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一)反思日记的内涵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二)反思日记的类型
1.自传叙事
2.教学叙事
3.生活叙事
(三)反思日记表述方式
1.叙事为主,夹“叙”夹“议”
2.基于生活,超越生活
三、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八章 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坚实基础
(二)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
(三)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二、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必要性
(一)教育目的的计划性与随机性
(二)教育对象的集体与个人
(三)长幼关系的权威性与亲情化
三、幼儿园与家庭衔接中的问题
(一)家长方面
1.认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没有衔接的必要
2.认为教师是权威,自己无法参与
3.没有时间与教师沟通
(二)幼儿园方面
1.盲目迎合家长
2.利用家长
3.排斥家长
4.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
四、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
(二)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三)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四)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五)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五、幼儿园与家庭衔接方法
(一)个别联系方式 1.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
2.家庭访问
3.书面联系
(二)集体联系方式
1.家长会
2.家长开放日
3.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
4.家长座谈会等
六、家园相互合作的原则
(一)平等尊重
(二)注重沟通艺术
(三)一视同仁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一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幼儿园与小学是邻近的教育阶段,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1.社会要求变化
2.生活制度变化
3.师生关系变化
4.生活环境变化
5.教育内容变化
6.教学方法变化
以上六个方面适应不良现象,会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
三、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
第二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
指不能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
二、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
指幼小衔接工作应当从学前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
三、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原则
避免两种倾向:
一是提前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
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
四、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则
指幼儿园教育应和社区、家庭、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第三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1)培养主动性
(2)培养独立性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3)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
1.日常生活
2.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
3.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第四部分 综合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________、初创阶段和________四阶段。
2.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________。
3.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分析主要是从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个性、情绪能力、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方面进行。
4.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________、________等。
5.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6.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________和________。 7.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8.学前教育是面向________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9.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________,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10.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________和________。
11.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包括主动性原则、D.家长开放日
2.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________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和原则________。
12.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个别教学。
13.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14.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5.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________和________。
16.幼儿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担当的角色有________、开拓者、工程师、支持者、养护者、________和中介者等。
17.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帮助三种形式。
18.“反思日记”的类型包括自传叙事、________和________。
19.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________、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________。
20.国外幼小衔接的过渡模式可以归纳为________、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________。
21.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二、选择题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
A.家长会
B.家长咨询
C.父母育儿橱窗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3.下面选项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 )
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短期性
4.教师互助中对话的具体形式有( )
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
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讨论
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
5.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6.与培养教师沟通能力有关的是( )
A.培养多种兴趣
B.提高阅读能力
C.多参加集体活动
D.提高语言速度
7.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 )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8.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
A.社会功能
B.个体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
9.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系统性和( )
A.专门化
B.完备化
C.丰富性
D.理论性
10.社区教育起源于( )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11.榜样应具有( )特征才能起到刺激儿童模仿的作用
A.释放自己的情感
B.树立威望
C.严厉冷漠
D.标新立异
12.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 )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C.家长的要求
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1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
14.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的是邻近学科和( )
A.心理学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
D.生理学 15.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是( )
A.集体教学
B.认知教学
C.一般教学
D.特殊教学
三、判断题
1.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陶行知。
( )
2.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萌芽阶段。
( )
3.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满足儿童的需要。
( )
4.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 )
5.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
( )
6.学前儿童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身心健康、个性完善”。
( )
7.学前教育只具备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 )
8.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单项性。
( )
9.学前儿童智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
( )
10.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
( )
11.社区教育起源于美国。
( )
12.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
13.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即是指幼儿园的物理环境。
( )
14.学前教育不影响一个人将来的文化水平发展。
( )
15.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 )
16.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三大要素。
( )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2.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
3.分析学前教育是如何促使学前儿童的发展的。
4.简述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5.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6.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7.简述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
8.简述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9.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2.联系实际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3.分析学前教育对于人外在发展的影响。
4.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你是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6.你认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师幼关系?
7.论述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8.论述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内容。
9.联系实际分析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六、实例分析
材料:
1.幼儿园对父母做了个调查:“您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做什么的?”父母主要有以下几个说法:A.帮父母看孩子的;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B.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快乐;哄孩子高兴的呗。C.主要是照顾孩子,也教一点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角色要求。
2.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孩子们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瓣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
根据材料讨论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3.一位母亲向专家咨询时说:“我女儿上幼儿园中班,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就是特别嗜好表扬。在家里,不管她干什么事情,如果我和她爸不及时给予表扬,或者说表扬得不到位,她就会非常不高兴,情绪一下子就从山顶跌入山谷。在幼儿园也是如此,明明是她粗心做错了题,老师点名提醒她,她的反应异乎寻常地激烈,有时候甚至还会哭鼻子。难道是我们对她的表扬太多了?”
根据这个案例,结合工作经验谈谈你认为幼儿园应该怎样对学前儿童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萌芽阶段,发展阶段
2.《理想国》
3.社会化,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
5.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
6.想像力,表现力
7.理想的功能/期望功能,实际功能
8.0~6
9.育人效益
10.教学活动,游戏活动
11.渗透性,实践性
12.集体教学,分组教学
13.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
14.保育环境,教育环境
15.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16.指导者,研究者
17.对话,协作
18.教学叙事,生活叙事
19.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0.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
21.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
二、选择题
BDBCA CADDB BADBA
三、判断题
错对对错错 对错错错对 错对对错对 对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答案要点:
①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
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③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
④学前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2.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
答案要点:
学前教育是个体的启蒙教育阶段,它在人一生的内在发展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认知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3.分析学前教育是如何促使学前儿童的发展的。
答案要点: 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类某些特有的能力。
4.简述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答案要点:
智育的内容是根据智育的任务而设计的,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智力的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智力品质等。
(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引导幼儿获得的知识必须是有关于他们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粗浅的、具体的知识,而且必须有科学性和教育性。
(3)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好奇心是幼儿求知兴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将之进一步发展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容。
5.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答案要点:
生活活动既是儿童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儿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具体地表现为: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②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③是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6.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②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③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行为态度;④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7.简述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
答案要点: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狭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指教师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恰当地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小组和个别形式与儿童有效地互相作用的能力,分层次指导儿童的能力,指导游戏的能力,随机教育的能力。广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是指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生活指导能力、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创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教学的应变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8.简述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答案要点:
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优化社区学前的教育功能;②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③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9.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答案要点: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的幼教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衔接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答案要点: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2.联系实际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答案要点:
概括起来讲,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即奠定学前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萌芽,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和个性发展的功能,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
(1)经济功能
(2)政治功能
(3)文化功能
(4)家庭功能
3.分析学前教育对于人外在发展的影响。
答案要点:
①学前教育与人的外在发展,主要是从学前教育对个体外在利益的影响来说。②学前教育影响学习成就。③学前教育影响中学毕业率。④学前教育影响文化水平。⑤学前教育影响职业发展。⑥学前教育与经济独立。⑦学前教育与犯罪率。
4.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你是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
答案要点:
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以“完整
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
①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②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③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答案要点:
(1)游戏条件的创设
(2)角色游戏的指导
(3)结构游戏的指导
(4)表演游戏的指导
(5)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6.你认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师幼关系?
答案要点:
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设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环境,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
(2)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
7.论述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答案要点:
(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8.论述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内容。
答案要点:
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两种。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以及家长座谈会等。
9.联系实际分析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答案要点: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六、实例分析
1.答案要点:
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
2.答案要点:
小班儿童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还不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因此,在儿童刚入园的两周内,教师可以把儿童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让他们一起听故事、做游戏。小组人数少,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儿童,使他们学会同全组儿童协调活动,逐步过渡到全班教学活动。开始集体教学活动时,时间要短(如,可以集中五分钟讲个有趣的小故事),逐步过渡到十五分钟一次。小班儿童知识、经验少,语言正在发展,有意注意还未很好发展,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尽量让儿童观察实物,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教儿童技能时,要让儿童边看、边听、边说、边做,在活动中多练习,使他们对学习发生兴趣。小班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特别要注意环境安静,活
动室内不宜放置与教学无关的东西,以免分散儿童的注意。
中班儿童已经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语言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所以,中班儿童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要适当增多,时间要适当延长,教师对儿童的要求也应比小班有所提高。中班儿童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要求他们认真听,并且学会复述。这样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认真听讲的习惯。中班儿童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有兴趣,而且已开始关心自己完成作业的好坏。因此,教师对儿童的作业应进行评价。评价要有分析,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说明原因。还要注意培养儿童认真完成作业,遵守课堂教学活动规则的良好习惯。
大班儿童在知识、技能、语言等方面都比以前有了显著的发展。他们按照教师指示完成任务的自觉性有较大提高,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能认真地听讲,并遵守纪律。因此,对大班儿童,特别是对到了大班末期的儿童,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每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要延长,逐渐接近于小学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儿童能听从教师教导,有时可以要求他们独立地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教学方法上,要逐渐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和必要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如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等。
3.答案要点:
(1)幼儿园应以表扬、奖励为主。
(2)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必须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3)运用评价法要适时适度。
正在阅读: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02-02
楚雄民间工艺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10-18
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05-07
2012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11-15
成长的烦恼作文指导(1)06-25
2013届高三11月月考英语试题03-13
四年级小数单位换算练习题经典05-1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复习资料
- 学前
- 教育学
- 桂林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 天津大学2016年保研名单
- 永宁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1
- 2012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51道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关于江宁新城的调研报告 - 图文
- 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 党务管理信息系统常见问题解答
- 如何用SPSS或AMOS实现调节效应回归方程解读
- 圆锥曲线对偶的性质整理100条
-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 CRTS型板无砟轨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2018年 新目标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3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 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 钟海燕自考毕业论文11
- 巴菲特2009年致股东公开信全文中文版
- 崇左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 霍林郭勒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管理办法
- 英语单词复数形式的规律
- XX年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