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周练 综合练习(一)

更新时间:2024-03-15 11: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中周练 综合练习(一)

【本周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倜傥 孝悌 剔除糟粕 B. 对峙 炽热 卷帙浩繁 C. 与会 呼吁 钟灵毓秀 D. 怵场 抽搐 处心积虑

2.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糟塌 寒暄 眼花缭乱 鞠躬尽悴 B. 烦燥 缀学 别出心裁 遗害无穷 C. 通霄 娇惯 标新立意 箭拔弩张 D. 陷井 汇萃 惩前毙后 凭心而论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这台词让无数观众落泪。

B. 2011年是中国足协“打假除黑”深化的一年,也是不断面对灾难,挑战,机遇的一年。

C. 杜甫在流浪成都时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 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4. 填入下列序号处的内容,最合适的一项是( )

《战国策》是一部 ① 体史书,是西汉末年 ②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其中有一个故事记录了谋臣 ③ 对齐威王进行讽谏,齐王纳谏后最终使齐国在朝廷上战胜了别的国家。

A. ①编年 ②刘向 ③触龙 B. ①国别 ②刘向 ③邹忌

C. ①编年 ②刘勰 ③触龙 D. ①国别 ②刘勰 ③邹忌

5. 下列句子中加红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国家质量技术监测局宣布,从7月1日起生活饮用水必须明示酸碱度,这使大量不合格饮用水在劫难逃。

B.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

C.老师常常说,写文章时,不一定要把想说的话写尽,有时候表达含蓄一些比文不加点更好。

D.“犹太金融资本家在客厅里打个喷嚏,世界上不少银行都将连锁感冒。”这可不是骇人听闻,犹太金融资本家在全球政治经济领

域的作用确实很大。

6.给加红字注音。

①教室( ) ②质量( )

③挫折( ) ④潜力( ) ⑤脊梁( )

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________(líng)空而起。 ②小屋在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________(qì)于枝头。 ③天地相连的那一道________(hú)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 ④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________(kè)守的教诲。

⑤在悠久的坟墓中迷________(wǎng),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晋太和中,广陵人扬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

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因下头目井。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8.下列加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甚爱怜之(喜爱可怜) B.狗因下头目井(看着井下)

C.生因暗行(夜间行路) D.若尔,便不相出(如果这样)

9.下列加红词语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时方冬月燎原 B.行止与俱 方见之 以此狗见与 C.生因暗行 D.狗乃周章号唤 狗因下头目井 乃语路人云

10.下列语句中的“之”指代杨生的一项是( ) A.甚爱怜之 B.方见之 C.人即出之 D.系之而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我们未尝不可说,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

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还不足以勾绘出他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他,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句话最能概括他的一切了。

11.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描绘的“他”是( )

A. 庄子 B. 陶渊明 C. 苏东坡 D. 李白

12.“他”生活的朝代是________

13.作者称“他”为“月下的漫步者”,请你列举他某个包含了“月”这一意象的文学作品: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四月 〔西班牙〕希梅内斯 黄雀立在白杨上。 ——还有呢?

——白杨( )在蓝天上。 ——还有呢?

——蓝天( )在水珠上。 ——还有呢?

——水珠( )在新芽上。 ——还有呢?

——新芽( )在玫瑰上。 ——还有呢?

——玫瑰( )在我心上。 ——还有呢? ——我心就在你心上。

14.填在这首小诗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动词应该是( ) A. 长 镶 映 开 落 B. 镶 映 落 长 开 C. 长 映 落 开 镶 D. 镶 长 映 落 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同一道数学题,甲来做单刀直入,十分简捷;乙虽然也做对了,却繁杂冗长,这反映了两人的思想方法和水平。甲把解题的思路想好后,下了一番整理的工夫,抓住主要的论据,逐步深入,不走弯路。这说明他力有余裕,从容不迫;乙的思路不很明确,带有盲目性和偶然性,一会儿想到东,一会儿又想到西,生怕漏掉,匆匆忙忙记下来,最后侥幸拼凑成答案。乙没有经过顺序的思考,他的解答中,有不少话多余、绕圈子或文不对题。由此看出,甲举重若轻,乙则喘息不已。

(王梓坤《谈“才” 》)

15.这段话举了甲乙解数学题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A. 甲思索数学题的思路是科学的,乙得到答案带有盲目性、偶然性。

B. 只有事先将思路进行整理,抓主要方面,才能将数学题好而快地做对。

C. 甲和乙的思想方法和水平不同,甲明确而有序,乙则零散而无序。

D. 不同的思维方法和水平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结果,甲从容,乙匆忙。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中国建筑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当年的地面建筑已不可见,但地下始皇陵的规模格局也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从现在发掘的极为片断的陵的前沿兵马俑坑情况看,那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从这些陶俑的身材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秦砖)的厚大坚实,也无不显示出那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________,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

(李泽厚《中国的宫殿》,有删改)

16.填在文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应该是( )

A. 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 B. 平面展开的有机整体结构

C. 空间巨大的整体复杂结构 D. 空间巨大的复杂有机结构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者韩敬体针对近来使用频率颇高的“给力”“童鞋”“神马”“杯具”等词没有收入《新华字典》第11版解释说:“《新华字典》是语言规范性很强的辞书,它一直秉承一个原则,收大家普遍使用、有生命力、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用字,而这些词更多出现在网络中,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如果贸然收入,只会增加语言混乱。”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也表示,《新华字典》具有引导规范和标准的意义,而网络热词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一种调侃,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稳定性。“这些词反映的是一种自我表达或者自我释放,但是并没有反映出社会变化的结果,而且网络热词对于新知识、新科学没有意义,所以并未收录。”

(资料来源:2011年7月6日《北京晚报》,有改动)

17.由本报道推断,《新华字典》收录文字、词语的原则是( ) A.具有大众性、普遍性、生命力 B.具有标准性、规范性、生命力

C.具有引导性、标准性、稳定性 D.具有规范性、普遍性、稳定性

第三部分 知识与视野

18.默写。

①《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想通过施与近臣恩惠的方式来取胜,曹刿对此评价道:“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②荡胸生层云,________。(杜甫《望岳》)

③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9.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①“花甲之年”指的是人多大岁数?答:________。 ②“味摩诘诗,诗中有画”是苏轼赞美诗人________之语。 ③“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是________的诗句。

④“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包含曹氏三父子,他们是曹操、曹丕和________。

⑤过去,人们常常用“________”指代二十,“卅”指代三十。

20.名句出处(出自何人)填空。

①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②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 ③我能奉献给国民的没有其它,只有热血、辛劳、泪水和汗水。( )

④我们不会满意,直至公正如万水奔流,正义似湍流涌动。( )

第四部分 语言运用

21.阅读下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发明、发现项目 电话 无线电 电视 核反应 原子弹 激光器 发明年份 1820 1867 1922 1932 1939 1960 出产品年份 1876 1902 1934 1942 1945 1960 发现到投产间隔年数 56 35 12 10 6 1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依次为下列两副对联选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时,美国作家斯诺撰写了一副挽联。挽联是: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________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________! ②有一则励志的对联是:

有志者事竟成,________,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A.寰宇 寂寞 同甘共苦 B.中国 彷徨 破釜沉舟

C.中国 寂寞 破釜沉舟 D.寰宇 彷徨 同甘共苦

第五部分 作文

(请将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23.有一首歌唱道:“来吧伴我飞 多久都不会累/我已不在乎 所谓的是与非/如果爱是朵 很脆弱的玫瑰/我也愿意承受 不完美中的完美/原来风雪可以让我坚强让我感动/坠落在我的梦 只要一点火种/依然照亮我笑容/原来命运还有一些在我掌握之中/眼泪的朦胧 透着一道彩虹。”

你曾经见证过或者体会过那种“不完美中的完美”的感觉吗?那种感觉给你带来什么思考?

请以“不完美中的完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注意书写。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5.

1 C 解析:

1.C项都读yù。A项前两个读tì,后一个读tī;B项第一个和第三个都读zhì,第二个读chì;D项前两个读chù,后一个读chǔ。 2.A项应是“糟蹋”、“鞠躬尽瘁”,B项应是“烦躁”、“辍学”、“贻害无穷”,C项应是“通宵”、“标新立异”、“剑拔弩张”,D项应是“陷阱”、“荟萃”、“惩前毖后”、“平心而论”。 3.B项应是“灾难、挑战、机遇的一年。”C项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D项问号改为逗号。

4.属文学常识记忆内容,注意课本积累即可答对此题。 5.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6.给加点字注音。

2 D 3 A 4 B 5 B ① ② ③ ④ ⑤ shì

zhì cu? qián jǐ 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 凌

② 憩 ③ 弧 ④ 恪 ⑤ 惘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8—17.

8 A 13作品 《水调歌头》《赤壁赋》 解析:

8.A项“爱怜”意思应为“珍惜怜爱”。

9.D项都是“于是”的意思;A. 恰好/ 才;B. 和/ 送给;C. 因为/于是

10.A项和D项都指代“狗”,B项指代“火”。

11-13:属文学常识记忆内容,平常注意积累即可答对此题。 14-17:略

9 D 14 B 10 C 15 C 11 C 16 A 12朝代 北宋/宋 17 D

第三部分 知识与视野

18.默写。

①小惠未徧 ,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19.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① 六十

20.名句出处填空。填两句即可。 ① 伏尔泰

② 马克·吐温 ③ 丘吉尔 ④ 马丁·路德·金 ② 王维 ③ 陶渊明 ④ 曹植 ⑤ 廿 第四部分 语言运用

21.从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中叶,重大发明、发现进入投产的速度日益加快。

22. B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d1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