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花园里的城市”——新加坡滨海花园设计理念探析

更新时间:2023-05-23 07: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外风景园林

迈向“花园里的城市”——新加坡滨海花园设计理念探析

Towards "City in the Garden"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Design Concepts of Gardens by the Bay Project, Singapore

李 泽 / LI Ze

张天洁 / ZHANG Tian-jie

摘 要:滨海湾花园地处新加坡中央区的核心,是新加坡政府基于40余年花园城市建设经验,迈向“花园里的城市”新目标的重要举措。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建筑师协会、国际竞标参赛方等对花园、城市、生态、文脉等因素做出了多样的解读和回应。通过分析比较“热带”“共生”“多元”“永续”等理念在总体规划、景观设计等层面的应用,探究自然景观与城市肌理、国际技术与本土特色的结合,以期为同类园林设计提供借鉴。关 键 词:风景园林;滨海湾花园;新加坡;绿色城市空间;花园里的城市文章编号:1000-6664(2012)10-0114-05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2-02-29; 修回日期:2012-04-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108307)和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编号E10034)共同资助

Abstract: The Gardens by the Bay project is located at the core of Singapore's Central Region. It is an essential turn-point towards Singapore's new goal of "city in the garden", based on the 40-year national journey towards garden city. In its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Singapore's National Parks Board,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ntries make a wide range of readings and responses to issues like garden, city, ecology, context, etc.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concepts like tropical, symbiotic, pluralistic, sustainable at levels of master plan and landscape design, the paper intends to elucidate the integra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into urban fabric,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es into local feat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useful ideas for similar landscape designs.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ardens by the Bay; Singapore; green urban space; city in the garden

滨海南花园(Bay South,图1)坐落于新加坡闹市区的心脏地带,占地54hm2。园内标志性的“花之穹顶”(Flower Dome)和“云之森林”(Cloud Fore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冷室(cool conservatory, 图1~3),展示着地中海和热带山区的植物及花卉品种。高25~50m的人工超级树(supertree,图4、5)容纳了冷室的服务设施,从高于游客步行的区域排走冷室多余的湿热空气;安装有太阳能收集装置,并利用生物质(biomass)产生热及电能,为冷室内可调节温度的冷却水环路提供动力;同时还设有餐厅及观景平台,构筑起独特的竖向空中花园[1]。滨海南花园与后续将建设的滨海东花园(Bay East, 32hm2)、滨海中花园(Bay Center, 15hm2)一起组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城市花园——滨海湾花园,代表着新加坡近50年来努力建设花园城市的新方向①。该花园同时也是360hm2滨海湾(Marina Bay)整体规划建设的一部分,将巩固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商务中心的地位,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休闲提供令人激动的新机会[2]。

1819年,英国殖民者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在此建立自由贸易港,揭开了新加坡海运贸易繁盛的序幕。之后,持续的填海工程将海岸线不断向外拓展。1971—1977年填海获得106hm2的土地,即今天的滨海中地区。滨海南(Marina South)的填海工程于1974年启动,1977年完成120hm2,1985年再增加123hm2②。经过近20年的精心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今天的滨海湾已成为新加坡城市转型的核心地区。这一地区不仅是国际性金融商务中心,还将是每天24h、每周7天充满活力的水滨花园,面向各行各业的人群免费开放。2008年横跨滨海湾水道(Marina Channel)的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竣工,为城市中心创造了新的淡水区和相对稳定的水位,令滨海湾蓄水库能够提供多样的娱乐活动,成为滨海湾3座花园的中心。

2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定位

2006年,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ational Parks Board)举办了国际竞标征集滨海湾3座水滨公园的最佳设计。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garden city)”已有40余年,此次竞赛提出了迈向“花园里的城市(city in the

1 滨海湾的发展历程

滨海湾地区是新加坡中央区的核心(图6),原为新加坡河的入海口。

① 1963年,总理李光耀发起植树运动,被视为揭开了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运动的序幕。② 相关数据来源于Marina Bay City Gallery。

114

LA in Foreign Countries

1图1 滨海南花园建设实景鸟瞰,左侧是2座玻璃冷室,右侧是超

级树林

图2 从滨海东花园远眺滨海南花园,玻璃冷室后可见滨海湾金沙

酒店(Marina Bay Sands)、莱佛士城和珊顿道中心商务区高层建筑群(引自.sg)

图3 滨海南花园内景,近景为蜻蜓湖,远景从左至右依次为银色

花园(含3棵超级树)、“花之穹顶”冷室、“云之森林”冷室

图4 超级树林(supertree grove),可见空中步道图5 超级树林夜景

gardens)”的新口号①。滨海湾花园将成为世界一流的花园来示范这种转变:通过开花植物引入缤纷的颜色,展示热带园艺与花卉栽培的佳作,还通过架构众多主题花园提供别样的休憩和娱乐[3];凝练新加坡的自然品质和历史文化精华,紧密融入城市肌理;成为市中心的绿肺,赋予观者空间感和缓释感,带来色彩、活力、空间、休闲、教育等多重体验[4]。3座子花园相互连接,巧妙地结合新的开发与旧的景点,并有着各自的主题、

风味和内容(表1)。它们将围成环线,成为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的一部分,联系滨水散步道、滨海湾、未来的运动中心,同时能够举行如国际马拉松比赛等活动。

3 滨海湾花园竞标方案解读

滨海湾花园竞标除地理、历史和环境导向之外,仅强调了不可避免

表1 基本概况

滨海湾3座花园的设计定位规划愿景

作为滨海湾花园工程3座花园的核心,宛如绿宝石般,尽显开敞空间吸引力,补充周边发展。其主要功能体现在3方面:1)主要休闲吸引力和寓教于乐;2)绿色的物质空间;3)园艺机构。花园将成为滨海湾的主要公共开敞空间,盎然绿意将沿着城市走廊弥漫开来。有园艺主题、大量的花卉、色彩缤纷充满生机的绿洲,是新加坡画展和其他园艺活动的举办场所,还将举办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吸引附近的居民和工作者。花园的中心是冷室综合体,展示凉爽气候下的植物。具有独特的外形、园艺内容,无疑将成为城市的新标志

关键点

1)色彩缤纷的花园;2)冷室综合体;3)室外园艺展示;4)户外事件空间;5)有树丛的开阔草地;6)入口辖区和游客中心;7)苗圃

滨海南花园(Bay South)

位于滨海湾南面(图6),占地54hm2,在3座花园中面积最大。地处填海而成的滨海南地区,亦是新开发地区的心脏地带。花园西北侧紧邻新的国际商务中心区,聚集地标性的摩天楼;南侧规划为“白区”综合发展、居住区和未来预留用地等

滨海东花园(Bay East)

位于滨海湾东面(图6),占地32hm2,面积第二大。地块呈线性,宽150~230m。临近一处公共高尔夫球场,经由滨海堤坝连接滨海南花园,同时沿着东南海岸线抵达东海岸公园

定位为热带水生花园,展示多种多样的热带水生植物。它与滨海湾亲密接触,将为滨海湾与水相关的活动提供表演和下水空间,同时还将营造花园会场来观看这些活动

1)水生花园;2)与水有关活动的设施

滨海中花园(Bay Center)

位于滨海湾北面(图6),占地15hm2,是3km长的线型滨水花园,紧邻滨海湾、滨海水道和加冷内湾(Kallang Basin)

将利用加冷内湾已有的海滨,并联系未来的运动中心,来提供娱乐机会。将成为滨海中的主要开敞空间,绿意将沿着尼诰大道(Nicoll Highway)蔓延至未来周边的新开发地区

设计应考虑到该花园在远期将受到新加坡地下道路系统建设的影响,园中的任何景观或设施都应该可以再生或者易于拆除

① “花园中的城市”这一目标包含了6个关键领域:建立世界一流的花园;恢复城市公园的活力和活跃街道景观;优化绿色和休闲的城市空间及基础设施;增进城市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加强景观和园艺业的职能;启动和激

发社区共建更加绿色的新加坡,详见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官网:http://www.nparks.gov.sg/ciag/。

115

国外风景园林

图6 新加坡2008年总体规划中的滨海湾花园(张天洁改绘自新加坡市区重建局提供的地图)图7 格兰特方案之结构示意图(引自/garden-by-the-bay.aspx)

的场地限制条件,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以让参赛者充分发挥想象力[5]。来自24个国家的170多家设计单位提交了70余份花园总体规划草案。初审后,8组设计团队进一步呈现了令人叹服的精彩原创理念①。3.1 兰花结构、穹顶与超级树

格兰特及其合伙人(英,Grant Associates)的方案(图7)凸显了互利共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和哲学。3座花园各设定了明确的特征:滨海南主要展示新加坡的骄傲,包括人与植物、自然的智慧与智能设计;滨海东表述平静、欣喜、惊叹;滨海中象征从城市丛林中逃逸。园区内有机的形式和设计语言占主导,同直线性的城市网格形成对比。在半自然种植的基底上营造各具特色的场景,而非整体覆盖式的高度植栽。

滨海南将通过建造智能化的新基础结构和管理系统,营造一座世界性的庇护所,让原本不能生长的植物能够被培育和种植。其结构模仿了新加坡国花“兰花”在主体结构中生根、生长、繁衍的方式。核心是栖于海湾边的冷室,采用2座独立结构以分别营造凉爽潮湿和凉爽干燥2种不同的环境。2座冷室沿着东西向轴线布置,考虑了南北向遮阳。它们形式相异,但由相同的几何形式产生,循环和辅助设施布置在它们之间或其中。干燥冷室体量较大,内部布置不同地域的种植堆。潮湿冷室体量相对小些,其核心是一座人造山体,有核心电梯直达山顶。

在超自然的花园里还“生长着”高达50m的超级树。每棵树干都是让

人惊叹的垂直花园,种植着蕨类、兰花、藤蔓以及其他种类的植物,攀援

至30m,营造出美丽树冠荫蔽下的幻奇空间。其中2棵超级树设有电梯,直达35~40m高的空中步道,引导游客俯瞰花园。步道连接着不同树冠,形成围绕树林的环路。

滨海东运用被动、模拟式的技术与滨海南形成对比。平面布局以新的水体为脊柱,两岸布置戏剧性的景观、建筑和花园。滨海中这片狭长的土地将城市与水库分离开来,提供了一处从喧闹拥挤的市中心逃逸的休憩场所[6]。3.2 树叶式地景、三维层级与边界消解

古斯塔夫森公司(英,Gustafson Porter Ltd)的方案力图在错综复杂和清晰之间,在丰富体验与随意放松之间、在湿润和舒适微风之间创造一种平衡。设计者通过阅读新加坡的三维空间,选择了热带地区繁茂、绿色和形象生动的树叶形式(图8)。水平方向上,棕榈叶式的地形自滨海南向滨海东和滨海中伸展,使这些地块紧密相连。波动的树叶式地形能提供三维的层级体系,这也象征着城市的特征和氛围。游客将徜徉于这一地景之内、之上和之下。雕塑般波动的地景有着丰富的层次,如水、光、阴影和植被、山谷和山巅等,诱导穿行于其间的游客深入探索。

树叶式的地形还能创造不同的条件和环境,适合各种各样的植物生长。同时容纳不同层次的活动项目,营造出时而宁静、时而活跃的系列空间。树叶的形式其实是强壮的表皮,在其上可以试验和上演多种多样的愿景[7]。3.3 花园、生态与文脉的多样诠释

其他设计团队的方案亦精彩纷呈。奥尔索普(英,SMC Alsop)的方案

① 初审标准主要包括:执业记录、相关经验、国际奖项、滨海湾花园总体规划方案的设计哲学和方法等。为节省篇幅,在接下来的方案介绍中省略了合作单位。

116

LA in Foreign Countries

9

8

[7]

11图8 古斯塔夫森方案之总体规划图

图9 阿比方案透视图,由滨海南花园眺望滨海东及滨海中花园(引自/portfolio/gardens-by-the-bay-bump)图10 胜景观方案之层叠示意[12]图11 “花之穹顶”冷室内景图12 “云之森林”冷室内景

将滨海南花园的划分打破为51块25m宽,分离但又相互连接的长条主题花园,均能俯瞰滨海湾。滨海东花园采用类似的组织原则,布置一系列花园房邀请游客去发现[8]。

阿比景观事务所(美,Ah'be landscape architects)的设计(图9)认为拓扑的凸起和凹进是人与自然汇集的象征性的有形的综合,因而将地面或抬升或下降,创造出不断变化的表面,增强水的渗透、风的流动和光的过滤,营造出许多不同的微气候,供给多种生物生长。花园中热带雨林的树冠将延伸城市复杂的绿色织锦,模糊硬质与软质的边界[9]。

易道(澳,EDAW)提出的主要理念是“反式地景(Transcape)”,关键词包括:生活实验室、进化景观、管理工作和事件。滨海南花园以城市生态学中心为核心,引入了生态带。它包含着一系列特色景观空间,用慢行径横穿花园,展示草地、洞穴、林地和雨林等不同的景观,地形地貌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植被[10]。

菲尔德公司(美,Field Operation)从新加坡的海运贸易及多文化交汇的特征出发,运用全球航行和表现—网格和圆圈—组织滨海湾花园这一微观世界的分层混合体,以植物为主要载体讲述和改写新加坡的故事,涉及本地文化、贸易、经济、食物、健康、福利、园艺和奇风异俗等[11]。

胜景观规划设计(日,WIN landscape planning & design)的方案视滨海湾花园为活的有机体、体现生命细胞活力的微观世界。环绕整个有机体的是一个多层的膜状环,构成空中步道,联系着主要设施和景点。还引入了层叠(Tiers,图10)来容纳观赏平台和餐饮设施,在垂直方向上模仿

热带雨林环境的多样性(如蚂蚁路径、树蘑菇、树干柱、树生活等),每层将根据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环境[12]。

4 从“花园城市”迈向“花园里的城市”

经过专家评审和公众投票,2家设计团队最终胜出:格兰特及其合伙人负责滨海南花园的规划设计;古斯塔夫森·波特公司将根据前者的方案调整滨海东花园方案,同时保留自身方案的优点;滨海中花园将暂缓设计,以待从前2座花园的实践中吸取经验,并为新加坡本土设计留出空间。

上述的2个获胜方案创意性的提取了如兰花、棕榈叶等本土元素,均强调了景观与建筑一体的考虑,深入分析花园与城市的关系,加强多学科的紧密合作。同时两者也存有差异。格兰特方案的出发点更多源于对“花园”这一概念原型的思考。它引述了18世纪埃里森(Ellison)对花园的界定:花园是一种景观,它结合了广阔和明确,它统一的美、华丽、奇异应传达关心、培养或监督的理念[6]。方案通过玻璃冷室构成的水晶天际线、超级树等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满足了官方需求。古斯塔夫森的设计则将滨海湾花园工程同纽约中央公园和巴黎杜伊勒利花园相类比,更多的从“城市公园”的角度来思考。它认为城市公园的设计哲学已经转向模糊花园与周围城市肌理之间经验上的边界,预见公园的流动模式是周边城市肌理的延伸,让表演更多样化,向城市肌理中引入新的目的和活动[13]

117

国外风景园林

13-1

图13 滨海东花园设计方案(引自/site.html)

滨海南公园于2007年11月奠基,2012年6月正式开放。在国家公园局及其技术团队的协助下,格兰特的方案被进一步深化调整并呈现。园区北部的干燥冷室(图11)占地1.2hm2,内部温度控制在23~25℃,相对湿度60%,布置有地中海盆地、澳大利亚西南部、南非、智利中部等不同地域、季节、主题的植物展示。潮湿冷室占地0.9hm2,温度管理体系与前者基本相同,但相对湿度80%或更高,模拟了热带山区的雨林环境。2座冷室内部主要由地板下的冷水管制冷,并通过控制夜间降温,诱发植物每3个月开花一次。冷室外表皮采用了复合式的结构并优化,确保立面的日光照度峰值控制在45 000lux①。玻璃表皮外还增设了外部遮阳体系,感应控制以应对太阳光角度的变化。干燥冷室采用干燥剂除湿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冷负担, 其主要的驱动能量来源于生物质,将由新加坡全岛范围的园艺废物流供给[1]。这2座冷室全天候运行,但通过运用最新节能技术,比新加坡同等规模的商业建筑减少能耗达30%[14]。

冷室的能源中心是园区中部的超级树林,四周布置有各种小型特色主题花园。园区南部为新加坡最大的开阔草坪,可供举办露天音乐会、嘉年华等各种大型活动。花园外围由水体环绕,形成天然的生态过滤装置来净化水质[14]。

此外,修改后的滨海东公园方案(图12)延续了树叶式三维感性地形。花园以水为主题,包含着开阔滨海湾的划船运动、芦苇地的净化系统、水生花园和台地、喷泉、波浪池等[15]。目前尚未建设,过渡性地整理开放为临时花园。

总体而言,滨海湾花园实践了“本土”“共生”“永续”等理念,成为城市地标、园艺胜地和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展台。在土地极度稀缺的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积极探索自然景观如何同建筑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拓展了新加坡现有的公园、公园连接道、植物园、自然保护区、古迹等绿色城市空间,提升了宜居环境品质和旅游竞争力。作为迈向“花园里的城市”目标的重要举措,这一环绕滨海湾的绿色花冠将替代老城区殖民风格的建筑群和拥挤的现代高层建筑,成为新加坡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新中心。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张天洁拍摄。

① 经国家公园局技术团队研究发现,多余45 000lux的光照并不会服务于园艺目的,反而会制造热量,需要通过机械制冷过程驱散。

118

参考文献:

[1] Davey M, Bellew P, Kenneth E R, et al. Gardens

by the Bay: High Performance through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J]. Intelligent Buildings

International, 2010(2): 140-142.

[2] [EB/OL].http://www.marina-bay.sg/planning.html.

[3] Wong Yunn Chii. Editorial: Imagining the Soft-scapes[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30-31.[4] Gardens by the Bay Project[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33-35.

[5] Wong Yunn Chii. Interview with Dr Tan Wee Kiat[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116-119.[6] Grant Associates[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36-51.

[7] Gustafson Porter[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52-67.

[8] SMC Alsop[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68-75.

[9] Ah'be Landscape Architects[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76-83.

[10] EDAW[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84-91.[11] Field Operation[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92-99.

[12] WIN Landscape Planning & Design[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100-107.

[13] Wong Yunn Chii. Interview with Ms Kathryn Gustafson[J]. Singapore Architect, 2007(238): 126-131.[14] [EB/OL]..sg.[15] [EB/OL]./site.html

(编辑/邵丹锦)

作者简介:

李 泽/1977年生/男/山东烟台人/博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当代城市形态与产权制度(天津 300072)

张天洁/1978年生/女/湖北宜昌人/博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景观与城市(天津 30007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cd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