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资料1

更新时间:2023-12-26 00: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学考点解析与应试指南 名词解释:

1、教育学;2、教育规律;3、历史法;4、教育调查;5、实验教育学;6、广义的教育;7、狭义的教育;8、学校教育;9、教育者;10、受教育者;11、遗传;12、人的发展;13、环境;14、遗传决定论;15、环境决定论;1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7、教育结构;18、教育目的;19、素质教育;20、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1、智育;22、义务教育;23、全面发展教育;24、学校教育制度;25、终身教育;26、义务教育;27、双轨型学制;28、课程;29、综合实践活动;30、研究性学习;3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2、劳动与技术教育;33、教学;34、教学原则;35、可接受性原则;36、教育方法;37、循序渐进原则;38、传授—接受教学;39、问题—发现教学;40、教学组织形式;41、班级上课制;42、所谓分组教学;43、讲授法;44、谈话法;4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6、读书指导法;47、实验法;48、教学评价;49、德育;50、德育原则;51、德育方法;52、修养;53、陶冶;54、疏导原则;55、教师;56、班主任;57、班集体;58、正式群体;59、非正式群体;60、显性课程;61、参照群体;62、教育;63、非指导性教学;64、直接的道德教学;65、班级组织;66、教师评价;67、学制;68、班级授课制;69、德育过程;70、启发性原则;71、历史法;72、人的发展;73、教育目的;74、义务教育;75、遗传;76、形式化教育;77、教育机智;78、发现法;79、活动(经验)课程;80、社会本位论;81、研究性学习;82、学校文化;83、班级;84、学生申诉制度

简答题:

1、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简单介绍一下教育学研究中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3、分别写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拉伊、杜威的1—2种代表性著作,并简单介绍其思想。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6、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主要特点 7、教会教育与骑士教育的特点

8、现代的学校教育与古代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 9、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

10、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1、试述教育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

12、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3、简述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14、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何关系。

1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6、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8、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9、我们教育目的包含的几个基本点。 20、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21、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生活关系。

22、运用马克思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所作的考察,阐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 23、教育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24、何谓学制?学制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25、简述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趋势。 26、简述教育制度的阶级性。 27、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

28、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29、学科课程的主要理论主张和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学科课程? 30、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31、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32、我国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

33、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34、简述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35、简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36、班级上课制的优缺点。

37、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38、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39、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40、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必然的联系?

41、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42、教师备课要做好的三项工作和要写的三种计划。 43、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44、教师上好课的要求。

45、简述我国德育的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46、运用榜样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的要求。 47、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的联系与区别。 48、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49、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50、试述教师劳动的价值。

5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素养之间的联系。

52、群体与集体有何区别?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有何区别? 53、班集体的教育功能有哪些?

54、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5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6、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应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57、何谓榜样法?运用该方法有哪些要求? 58、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9、简述国外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60、我国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有哪些?

61、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62、简述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63、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64、论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65、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66、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67、简评活动课程。

68、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显著特点。 69、简述班主任的素质。

70、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有理想走向实践 论述题:

1、论述“动物界没有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有自己的特殊性。” 2、广义教育与狭义教有何联系与区别?广义教育为何愈来愈受到中外教界人士的重视? 3、以终身教育观点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4、辨析: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5、中国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试就人的心理发展与环境影响的关系,谈谈你对人才成长中的“逆境定律”的理解。

6、为什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7、论述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素质要求。

8、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和我国教育目的的规定,试述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关系;并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对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看法。 9、试论我国现行学制形态的发展趋势。

10、简评活动课程论。

11、联系实际论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2、论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13、“传授一接受教喾”问题—发现教学“各有何长处与局限性。 14、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5、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6、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在社践中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17、请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问题,论述德育过程为什么是教育者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18、简述教师劳动的价值。

19、联系当前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名词解释: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对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 3、历史法是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察,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4、教育调查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问题的基础方法。

5、实验教育学是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教育学。6、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7、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

8、学校教育指狭义的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

9、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10、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11、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12、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展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13、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14、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等如同他们的眼睛、牙齿和手指一样,是自然赋予的,是先天得来的,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

15、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百分之九十是由教育决定的。

1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17、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18、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9、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0、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需要。这就是所谓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社会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2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22、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3、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2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煊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5、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

26、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也称普及义务教育或强迫教育。

27、双轨型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28、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课程论是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

29、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30、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3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2、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式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该领域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3、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活动。

34、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35、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济过努力才能掌据,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6、教育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据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37、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8、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39、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40、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1、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2、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4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44、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4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46、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47、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48、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

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49、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50、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51、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52、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53、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54、疏导原则是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5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56、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57、班集体即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识起来的学生群体。

58、正式群体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得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织起来得学生群体。它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

59、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60、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61、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已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通俗地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高的群体。

62、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载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济的基本途径。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的活动,都具有教育的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63、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捉进者、学生是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64、直接的道德教学:就是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

65、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是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学校基层群体。

66、教师评价:是在考核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工作及其成效做出的科学的价值判断。

6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68、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69、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过程。

70、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1、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72、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73、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74、义务教育是指按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75、遗传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76、形式化教育指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训练功能、发展能力为主要任务,并据此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

种教育理论和实践。其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知识的价值只在于作为训练和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来,没有看到智力的发展依靠于知识的掌握,离开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去进行思维形式的训练,效果是不好的,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77、教育机智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情况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践活动。

78、发现法是指依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通过学生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概念、定理、公式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

79、活动(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而组织的一种社会活动。

80、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8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82、学校文化是包含着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等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是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师生共同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83、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一个班级通常是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 84、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因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有关职能机构或人员作处的有关处理决定不服,或认为有关具体行为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申请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处理的制度。

简答题:

1、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大致有两点:第一,通过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观点,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二,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学遗产。吸取当代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简单介绍一下教育学研究中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1)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它包括史料的搜集、对史料的鉴别,对史料进行分类三步骤。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要把历史分析和阶段分析结合起来,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2)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对于制定教育规划、检查教质量、总结教育经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在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经常采用的有几种,如观察、谈话、查阅学生作业和教育文件资料、问卷等。(3)教育实验法: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4)统计法:通过调查、实验可以得到大量的数字资料,对于这些数字资料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只有运用统计的方法,才能揭示出来。统计阖是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对于各种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统计法包括对数学资料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一系列的方法,举凡统计图表的制作,各种集中理数、差异量数和相关系数的计算,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差异性的显著性检验等所运用的方法,都是统计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时,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采用。

3、分别写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拉伊、杜威的1—2种代表性著作,并简单介绍其思想。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他从迎合德国反动贵族阶级利益的伦理学出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他以心理学为基础,规定了教学步骤: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他强调了教学的教育作用。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曾一度风行世界,对许多国家的教育起了很大的影响。

(3)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生物学,他认为每一种生物都是按照:“感受—整理—表现(或表达)”这一公式来活动的。他把这一公式应用到教育过程中来。主张学生的学习,首先是通过观察,获得印象,构成知觉(感受);其次是把所获得的印象和知觉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付诸于行动(表现)。他特别重视“表现”这一步,认为学校应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学生的阅读、讲话、写作、体验、绘画、唱歌、舞蹈、戏剧等活动的表现上。他严厉批评旧的经院式的教学仅仅集中在学生的感受方面,而轻视学生的加工整理方面,忽略学生的表现方面。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无疑是教育学的一个进步。但是,实验教育学者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生物学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却是错误的。

(4)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经验主义的色彩。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它是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具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但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者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的这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6、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主要特点

在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斯巴达是一个农业国家,斯巴达的奴隶主为了维持他们的统治,特别重视军事的镇压。因而,他们的教育就特别重视对其子女进行体操和军事训练。雅典奴隶主的子弟,从7岁到18岁,可以既受到体操和军事训练,以受到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方面的教育,以便使其子弟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能力。 7、教会教育与骑士教育的特点

在欧洲封建社会里,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僧侣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科学成了宗教的奴仆。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形成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贵族)两个价层,因而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僧侣封建主的教育是赤教会学校,培养对上帝虔诚、服从教权和政权、进行宗教活动的教士,其教育内容是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称“七艺”,各个科目都贯串着神学精神(神学是全部学科的“王冠”)。世俗封建主的教育是通过宫廷教育把自己的子弟培养成为英勇善战的骑士,其教育的内容为“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标、击剑、打猎、下棋、吟诗),当然也要进行宗教观点和武士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两种教育基本上都是脱离生产劳动的,都是维护封建农奴制的。劳动人民的子弟除了能进入教会的教区学校,接受宗教教育,学习简单的读、写、算外,是无权进入其他的教会学校和享受宫廷教育的。 8、现代的学校教育与古代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古代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是: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公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系统。

古代的学校教育(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脱节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狭小的天地昊,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 9、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

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辊,其特点就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它是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它的特殊功能就是促进受教育者从无知转化为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做转化为会做,从没有某种道德品质;转化为有某种道德品质,从身体软弱转化为身化强壮,以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促进转化的活动,社会的要求是转化的方向和归宿,它制约着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内容;受教者的身心实际是转化的出发点和条件,它制约着教育的程度高低、内容组织和方法运用。这个转化过程,也就是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社会化和完善化的过程。 10、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11、试述教育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2、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它们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就教育来说,教育是使学生掌握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过程,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他自己的财富的过程,这种转化要求学生必须有自身的能动性。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厌恶学习,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动力,教师所讲的东西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

(2)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

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是赞成或是反对,是积极行动或是采取回避态度,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已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13、简述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人的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首先,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规定了人各方面潜能所能达到的最高极限。一方面,人的发展都是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的发展是无从谈起的。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水平只能不断地接近先天规定的最高极限,而无法突破这个极限;其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人的生理发展影响,遗传素质起着绝对统率作用。再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最明显的是脑的发育完善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上。

(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因,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

环境是环绕在人们周围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是影响于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时刻都在作用于人、影响于人,并在不知不觉同化的同时,使人的心理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促进了人的身心发展。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征环境。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个外因中,教育起的作用最大,是最

重要的外因。可见,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14、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何关系。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1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其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巨大影响作用。首先,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其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第三,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16、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首先,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其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第三,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1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8、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生产力是巨大发展就没有基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心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无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看,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来看,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应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

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教育、要认识到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理,任何轻视教育,把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不愿在教育上进行投资的思想和作法,都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是需要转变的。 19、我们教育目的包含的几个基本点。 我国教育目的包含的基本点:(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要求全面发展;(3)具有独立个性。

20、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的,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人提出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的,它是内容是客观的。

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一定社会的现实的人。受教育者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获得发展,教育者也只能在现实的生活条件下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

(1)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体现人类已有的发展程度,又对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和提出要求。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决定作用,从而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取决于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实际上,每个统治阶级都是通过它的代表人物或国家机关提出它的教育目

的。因此,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事实上,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首先,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其次,人们既然希图将所提出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再次,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1、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生活关系。

我国普通中小学的教育心须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组成部分。体育的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的这五个组成部分各有自已的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相互取代的;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实践中,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22、运用马克思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所作的考察,阐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

马克思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考察,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给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依据历史事实和马克思的思想,可以认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这包含三层意思。第一,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第二,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个人本位论者和社会本位论者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分歧,实质上是这种矛盾的反映。第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今天,我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但这还要走很长的历史道路。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决定我们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3、教育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要求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成其为人。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主张,个人应当为社会而生存、而发展,同社会的共同生活相协调,乐意为社会作贡献。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或集体意识强加于个人,把不具有任何社会特征的人改造为社会的人。

24、何谓学制?学制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建立的依据是: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状况;(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学鹇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25、简述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26、简述教育制度的阶级性。

(1)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

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设立的学校,都是根据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设立的,其目的是为了把他们的子弟培养成剥削阶级的继承者。封建社会,学校等级森严,封建统治集因内部成员按照社会地位进入不同的学校。这种等级森严的学制完全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服务的。

(3)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制度后,在学制上的重大改革,就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学校”变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学校”。他们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口号,扩在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应池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并不是像资产阶级所说的那样,他们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与迅速增长,科学技术在国际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特别关心、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竞相延长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调整、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出现了所谓“教育机会平等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经济的、社会的和种族的原因,享受教育的权利仍然不可能是平等的。

27、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

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也称普及义务教育或强迫教育。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质。中共中央关于普及义务教育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义务教育的立法,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 28、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高智力开发怀学习能力的培养;(4)重视个别差异。

29、学科课程的主要理论主张和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 ,分科进行教学。每门学科的教材要根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这一派理论的特点是:(10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2)重视教材的逻辑知识;(3)强调训练的价值。

学科课程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是好的。但是完全从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则是缺点。 30、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1)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即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同时也相应的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它的特点是,各学科课程各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彼此界限清楚,各自自成一体;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重视学习的理论知识。其缺点是,由于学科各自独立,割裂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课程只重视系统学科和学科知识,不注意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与人的发展职能;学科课程注重于学科知识,而置能力培养于不顾,将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脱离。 (2)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已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强调经验,但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排除了人类积累的间接知识的系统学习,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

(3)目前,关于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讨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补充说”,认为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应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功能。二是“对立说”,认为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本质的不同,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课程形态,如果简单地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成相互“补充”,就容易导致“活动课程学科化”。三是“发展说”,认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不对立,而是具有历史逻辑的统一性;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发

展到一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活动课程实质上包含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形态,活动课程就是以活动作为特殊形式把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 31、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优化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2、我国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

我国普遍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和有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33、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引起求知欲。(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34、简述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后来被他的学生所发展。席勒把明了分为两个阶段,组成了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赖因则在前面加了个预备阶段,并对原有的四个阶段作了更符合教学实际的修改,演变为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联系、总结、应用的教学过程。上述教学过程均为五段,俗称五段教学法。 35、简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是指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教学过程上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它被简明地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 36、班级上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上课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一个教师同时能教几十个学生;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班级上课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37、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38、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39、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

40、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必然的联系?

教学过程中有几种必然联系:(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41、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是:(1)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3)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2、教师备课要做好的三项工作和要写的三种计划。

教师备课要写的三种计划和做的三项工作:三种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43、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首先,作业的内容、数量应决定于教学的需要,是为学生加深、巩固和运用课堂教学的知识服务的,所以要有目的、有重点,并及时向学生布置,以便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其次,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要多样化,各作业题的难度要依次增加,一般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其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确有困难时可以请教教师,父母作启发指导,或与同学讨论、交换意见,但不允许依靠他人来完成或抄袭同学的作业。其四,对作业必须认真批改,一般由教师批改,但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相互批改和自我批改,使他们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44、教师上好课的要求。

教师上好课的要求: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 45、简述我国德育的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在上述三者中,道德品质是基础。尤其是中小学德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废。我们应使三者相互促进,以发挥它们在培养学生品德中的最佳整体功能。 46、运用榜样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的要求。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47、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的联系与区别。

德育过程引导、培育和促进着学生品德的发展,因而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教师组织与领导的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外在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本身。要知道,品德的发展过程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它有自已的规律。这些品德发展的规律不是德育过程的规律,只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48、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学校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并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因此,学校德育的任务是:以共产主义思想和首先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德育的具体任务是:(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上述三个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要注意发挥三者的整体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49、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50、试述教师劳动的价值。

(1)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

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文明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次,教师的劳动也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如何,前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受的教育,取决于教师的劳动。没有教师的劳动,年轻一代就不可能有他们个人的幸福和前途。

(2)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其次,教师的劳动也集中表现在,教师劳动比一般劳动者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教师的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此外,教师劳动还能得到一般劳动者所享受不到的乐趣。教师的乐趣来自学生平日的进步,来自桃李满天下,更来自学生毕业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5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素养之间的联系。

教师职业劳动具有本身独特的特点,这对教师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教师的要求、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个性品质等等,无形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示范性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首先,具有较高的师德,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其次,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教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教师也应该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这样就更有条件接近和深入学生,赢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2)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以及教师的劳动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对教材的内容和加工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及在生成性课堂上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

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3)教师劳动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因为,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教师的劳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

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对教育事业忠诚和热爱,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等方面进行全面关心。这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群体与集体有何区别?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有何区别?

(1)学生群体是按照某种章程形成的汇合,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班集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用与传统。它能正常发挥其整体功能,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不断总结经验,使集体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不断前进。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那些纪律松弛、涣散,集体功能不健全得班就算不了集体。

(2)正式群体,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它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正式群体得到学校的支持,班主任和有关教师的领导。它的目的与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的组织纪律与工作计划,活动开展经常。正式群体如果组织得好,就能有力地团结、教育全班学生共同前进,在一个班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具有不稳定、易变的特点。但它确有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人弥补正式集体活动的不足。但非正式群体也有盲目性消极的一面。如,有的过分热衷于小群体活动而不关心集体,不愿担负班的工作等等,不过只要班主任真诚地关怀和帮助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可以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53、班集体的教育功能有哪些?

(1)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2)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班集体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4、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5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优化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亡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6、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应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确定集体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2)建立一个有威信的班集体领导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7、何谓榜样法?运用该方法有哪些要求?

(1)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2)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58、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的教师。 59、简述国外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4)重视个别差异。

60、我国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有哪些?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61、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儿童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已的品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儿童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的现实生活、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已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情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儿童上学后,他们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引导下,开始转向主要是从一定社会、阶级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中吸取精神营养,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活动,日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品德,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但是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

(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将外部的教育影响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才能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在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所以一般来说,在德育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心理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德的发展。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62、简述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是由该国的政体决定的,但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也有关系。教育会对整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冲撞的影响。

另外,教育部门特别是高等院校,作为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会对各种政治决策产生影响。现代高等学校一般都担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许多国家都把大家看成是重要的思想库和决策咨询机构,聘请学有专长的学者做政府部门的专家、顾问,征询来自高等学校方面的见解。高等学校已成为

政治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63、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64、论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备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备课的基本要求是:紧扣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无教案者不得上课。 (2)备课要做到“三备”、“一结合”。“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一结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要求集体备课至少两周一次,由备课组长牵头。

备教材是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章、本节、本篇在整个教材中所处地位和教材内在联系,深化拓宽教材的知识。钻研教材包括研究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目的与要求及突破重点与难点的具体意见,提出落实“双基”、“双力”的具体办法。教师掌握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透”就是对教材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已的知识体系,“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算是完全掌握了教材。

备学生是指教师为了使自已的教学能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老师要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及规律。

备教法是指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教学目的、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学原则的教学方法。

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讲授课题、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实施设想、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每课或每单元结束后,提倡写教学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 65、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66、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人们在表明教育的本质属性时,基本上是从两个侧面来表述其内涵:一是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变化来谈,如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总之,对教育的普遍的本质的概括,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都是教育者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新一代身心发展的工具,教育对人的发展细分起来,应有三层涵义:

第一,人是人,人不是动物,人生下来就带来了人在进化、在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历史的烙印。年老一代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一代。因此,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延续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

第二,人的本质不仅是它的自然实体,人还是社会的实体。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它是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

第三,人在其现实性上,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67、简评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论是一种强调儿童中心的课程理论。它是以活动作为全新的组织要素,打破各个割裂的知识壁垒。

(1)活动课程论的内涵

活动课程论是和学科课程论相对的一种课程理论。主张这种理论的主要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他们反对分科教学,认为分科编制课程是把一堆死知识分别孤立地交给学生,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应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他们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他们特别强调注意游戏、活动作业、手工、表演、实验等。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的经验,可以与社会相适应,克服知识的孤立性。

这一理论的基本特点包括:1)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2)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3)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2)活动课程论的评价

活动课程论的长处在于:1)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学习是真实而有意义的,兼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2)可以充分利作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能使学校和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3)可以调整学校各个方面生活,对各科知识也能以综合的方式进行整体性学习;4)问题解决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他所需要的有效地对付校外生产的技能。

活动课程论的不足在于:1)这种课程离开了人的发展所必须的文化遗产、知识体系,科学所具有的逻辑,片面强调了主体的自发性;2)经验的组织难有共同一致的标准和计划,无法比较、评判其优劣;3)活动课程的实施难度较大,现有学校校舍和设备不适于施行活动课程,教师也难以胜任。 68、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显著特点。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有显著的特点: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测量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意自我评价的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69、简述班主任的素质。 (1)高尚的思想信念;(2)坚定的教信念;(3)家长的心肠;(4)较强的组织能力;(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6)善于待人待物。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70、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有理想走向实践

1.现实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也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先哲期盼的共同理想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身体,德行,智慧的和谐发展,17世纪意大利人文教育家维多利诺提出智,德,体,美普遍实施的主张,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狄德罗和爱尔维修以健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到早起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欧文的全面发展设想,分别阐述了他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期望而已.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才逐渐使全面发展由理想走向现实.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在当代,国际上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都市化生活,更需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美德.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在科学培育占据了学校教育主导地位并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其副产品也带来了严重的负效应.

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是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学校教育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终止,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在他们的工作中不断追求新的学习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他们的新的需求. 论述题:

1、论述“动物界没有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有自己的特殊性。”

(1)教育的广义定义一般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教育的狭义定义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数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虽然与人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它们是种本能活动。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自觉地去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教育这一福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一句话,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促进转化的活动,社会的要求是转化的方向和归宿,它制约着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内容。因此,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以发展,它是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

(3)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这就是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教育活动极其复杂的关系。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措施;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这些关系就是教育活动的内部矛盾。

在这三个要素中,主要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这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实质上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才是教育过程内部矛盾的实质,也可以说是教育这一事物运动的基本内容。

2、广义教育与狭义教有何联系与区别?广义教育为何愈来愈受到中外教界人士的重视?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教育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社会科技进步、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广义教育愈来愈受到中外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1)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着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数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教育。 1)二者的联系

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都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其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者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主要解决的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狭义教育实际上是广义教的一部分,而广义教育是狭义教育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延伸。二者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缺一不可。没有有组织的人类教育,人类的知识技能就无法系统完整地传递下去,没有广义教育,人类的学习就会局限于学校课堂上,而这对于人类个体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 2)二者的区别

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毕竟是两上不同的概念,还是存在许多差别的。广义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而狭义教育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有能力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来兴办学校和聘请教师时才出现的。

广义教育其教学内容更加广泛、教学形式也更加多样,教学场地则因时因地而异。狭义教育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有比较严格的选择和限制。同时也要求有相对固定的场所。广义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而狭义教育则仅仅局限于青少年时期的学校教育阶段。 (2)广义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密切,也使社日益有条件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完整的教育。人们日益呼唤一种贯穿人的一生、涉及到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广义教育日益受到中外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广义教育愈来愈受到中外教育界人士的重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现代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世界变化速度快、科学知识和技术日益进步、政治基础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大众传媒的出现、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模式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出现危机等。这些来自人类生存环境改变的挑战,向人们提出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需要,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泛性,要求人们在智力、体力和情感等方面做好准备。广义教育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到其生命终结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广义的教育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 2)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实施广义教育不仅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满足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广义教育的实施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广义的教育促使社会为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提供终身保障,有助于教民主化的实现。广义的教育有助于打破传统学校的僵化体制,从而采取灵多样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广义教育的实施也非常有助于狭义教育的改造。学校将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教育和文化中心,而不再是与现实生活隔绝、只供一部分人使用的封闭区域。广义教育的实施有助于不习化社会的建立,进而促进全人类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3、以终身教育观点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1)终身教育指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终身教育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终身教育的概念,重要一点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它对制度化的教育提出挑战,注重人们个性发展的全面性、连续性,比传统教育更加能够瞧显现每个人的个性。终身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教育目标的价值预设的个性化;教育过程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人、教育、生活的整合,即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2)传统教育系统主要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组成,这些阶段虽然相互连接,但又封闭统一、自成体系。这种以阶段为特征的制度化教务长是与工业经济相联系的,它的特点是划一和封闭,过分强调学生的共性面压抑和阴碍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正常发展。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发展潜能,教育就是要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切机会,把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而这种阶段性的教育相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很有限的一段时间,因此也只是一种很有限的教育,不能满足人发展的各种需要。终身教超越了阶段性、制度化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宜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有利于教育创新的实施。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教育目标的价值预设:个性化。终身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承认人的个性因素,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让所有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以学习的机会。它消除了一次性教育带给人失败的痛苦,允许并提倡人们多次、多样选择,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教育过程的实现形式:多样化。终身教育考虑到人格的全面和有机的发展,在纵向上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谋求各种教育实现形式的综合统一。这是对教育外延的崭新思考,使人们充分重视并开发大量的包括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在内的多种教育,发挥各类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及其他设施的教育功能,共同实施终身教育。

3)人、教育、生活的整合: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人、教育、生活的整合表现为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个性化与多样化是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个性意味着差别和多样化,而多样化总是优于单一化,它既包含了最好的单一化的优点,也避免了它的缺点和僵化。多样化的尊重,就意味着对个性独特性的尊重。多样化是从数理、环境上保证个性化得以实现、个性化则从质量和动力促进多样化的发展。

可以看出,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4、辨析: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的观点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人是在环境和教育同时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描述。比如,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首先,他把教育看作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他说,假如男女青年都“毫无例外地、全部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社会就“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夸美斯在《论天赋才能的培养》中,多方面地对比了有教养的民族和没有教养的民族之间的差别,以说明教育对于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增进人类幸福和加强国家实力的作用。

其次,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教育。只要接受合理的教育,任何人的智力都能够得到发展。他反对借口“智力迟钝”而拒绝教育儿童。他说,智力极低,不能有所发展的人是极少的,因此,他认为:“假如要培养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培养。”“只有受过良好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2)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二重性。所谓教育的二重性是指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同时具有规训奴役与启蒙超越的作用。它具体表现为这样一种事实: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主动建构自身的行为,基于人类的可塑造性与自主性,教育往往表现为两种相辅相成的功能:一是形塑规为个体,使之朝向教育者施教的方向发展,或使之匍匐于各种外来的力量之下,失去独立与自主充当他人的工具与奴隶。二是对主体的启蒙,即教育可以使个体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超越他本人的现状,甚至超越当下社会,从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教育对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教育是“塑造”、“培养”人才的最好手段。另一方面,教育也是“启蒙”的重要工具,即教育可以启发人的智慧,使人成为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

包括社会生产、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在内的社会环境都对个体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5、中国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试就人的心理发展与环境影响的关系,谈谈你对人才成长中的“逆境定律”的理解。

(1)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护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2)遗传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能否变成理实性,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条件,也就是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一个生来就是健全的头脑和器官的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自己又不刻苦努力,他的智力和其他个性品质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一个大体上具有同样先天素质的儿童,如果生活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己又勤奋努力,则可能获得较高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3)许多事实说明,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环境和动物的环境有本质的区别。动物的环境是一种自然环境,动物的发展是受自然规律所支配的。人的环境是一种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环境,是人参与实践的环境。人是在接受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在主动改变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条件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发展的。离开了社会环境与社会实践,人的心理就不可能向人的方向发展。目前有关早期学习的研究,也为环境不、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和证据。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别差异。

(4)环境按性质可分为顺境和逆境。一般讲,顺境对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逆境则起阴碍作用。但因环境作用于人自身的实践活动,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改变环境的作用。教育者应引导学生身居顺境不自满,身居逆境要自强。要学会利用有利环境,改善不利环境,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环境。 6、为什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没有基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落后,管理落后,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是没有出路的。离开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可能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也不可能缩短我们在经济技术上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中初级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经营管理人员和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

育事业放大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无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看,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建设的内容来看,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应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

因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要认识到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任何轻视教育,把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不愿在教育上进行投资的思想和作法,都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是需要转变的。

7、论述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素质要求。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概括起来教育目的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要求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

(1)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普通中小学(包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普通中小学为学生的做人打好基础,在我国,也就是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新人打好基础。普通中小学在为学生的做人打好基础的同时也在为他们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这两个任务实质上是同一的。在教育内部,普通教育是相对专业(职业)教育而言的。新的一代总是先有一定的一般发展而后才能有专业(职业)发展,因此普通教育同时又是专业(职业)教育的基础。普通中小学还承担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任务。

(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我国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的任务,普通中小学的教育必须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组成部分。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在教育实践中,需要随时注意引导学生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8、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和我国教育目的的规定,试述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关系;并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对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看法。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几经变换,但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总的来说,包括这样几个基本点: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要求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我国教育所要培养的“劳动者”或“建设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说的是体、智、德、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育者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受教育者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不同的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经历与经验和不同的智慧品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不能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不能不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一个追求主宰自己的人,才能富有理想,懂得自尊、自立、自强、自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才能具有对社会、对人类的使命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意见,善于同他人平等相处、合作共事。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创造才能的人,才能不囿于传统、安于现状,不盲目从众、唯上、唯书;才能面向未来,求实务实,勇于进取,乐于改革,欢迎新事物、新观念,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并尊重他人的劳动、贡献,注重效率、效益;才能目标明确,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

维方式、行为方式,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力;才能对自己的力理和他人的力量充满信心。这些都是一个现代人必的、需具备的品质。我国教育也应当把培养这些品质作为自己的目的。

必须指出,我们所说的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所说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所说的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自由发展。我们并不赞成与社会利益、社会秩序背道而驰,为所欲为的个性。现实中,在某些受教育者身上,的确存在与社会发展需要逆向或异轨的个性化要求。对于这种所谓的个性化或自己发展,必须加以教育、约束,使回到教育目的所要求的轨道上来。 9、试论我国现行学制形态的发展趋势。

(1)幼儿教育学制不宜改动,发展也应量力而行

近年来,全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幼儿教育有结束期提前、由高班到低班逐步普及和使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联系与结合起来的趋势。但是,我国幼儿教育学制不宜急于改动,发展也要量力而行。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在普及小学、初中甚至高中后,幼儿教育才由高班低班分段逐级普及。当然更不宜把幼儿教育都缩短至6岁。因为这一切都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2)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应多样化

我国义务教育规定为9年,把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定按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分期实现。这就意味着义务教育分段应该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普及义务教育年限不同的需要,条件是每个相应年级教学内容应该基本统一。这就是说,可以根据当地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和有利于分段普及的情况实行学制分段多样化;可以九年一贯,可以四五分段、六三分段,九加一等,也可以几种分段同时并存。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每个年级教育学内容基本统一条件下的多样分段的学制,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当然,当全国普及义务教育达到同一年限后,可根据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等原则,适当减少分段的种类。

(3)中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为了适应青年的方向选择和满意足社会的需要,义务教育后的学制应该多样化,即应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供学生选择,这是一个层次。另外,应当使普通高中在高中阶段保持相当的比例,以满足高等学校从中选择优秀生来培养未来的高级专家。面对没有考取高等学校的学生,则应给予或长或短的职业培训,以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向社会。中等教育的多样化和普通通教育后的职业教育,保证了不继续升学的学生可以接受就业前的职业培训,这们就弥补了我国过去学制在这个方面的缺陷,从而使我国学制在这样一个重要邢台更加完整。

(4)高等教育走向开放——多层次、多类型

近数十年来,由于高等学校和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高中的逐步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于是大学走出了象牙塔,向社会开放。当然,高等教育的开放的重要条件是新成立的和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高等学校越来越多,特别是短期大学和社区学院,以及开放大学的出现。高等教育走向开放,一是高等教育的多层次;一是高等教育的多类型;一是高等教育向在职人员开放,为他们提供了方便。

(5)发展成人教育

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走向终身教育。这既是现代生产、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人个性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不同文化层次和职业的各类成年人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和场所,即发展各级各类在业余时间学习的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各种制度化的和非制度化的教育机构以及老年人学校等。成人教育在我国也将是最具有发展潜力和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项教育事业。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幼儿教育机构系统、儿童校外教育机构系统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将形成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新格局,这将为未来的终身教育制度奠定基础。 10、简评活动课程论。 (1)活动课程论的内涵

活动课程论是和学科课程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主张这种理论的一要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反对分科教学,认为分科编制课程是把一堆死知识分别孤立地交给学生,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他们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特别强调注意游戏、活动作业、手工、表演、实验等。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的经验,可以与社会相适应,克服知识的孤立性。

(2)活动课程论的评价

活动课程论的长处在于:1)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学习是真实而有意义的,兼顾了学生个别差异;2)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能使学校和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3)可以调整学校

各方面生活,对各科知识也能以综合的方式进行整体性学习;4)问题解决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他所需要的有效地应校外生活的技能。

活动课程的不足在于:1)这种课程离开了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文化遗产、知识体系、科学所具有的逻辑,片面强调了主体的自发性;2)经验的组织难有共同一致的标准和计划,无法比较、评判其优劣;3)活动课程的实施难度较大,现有学校校舍和设备不适于施行活动课程,教师也难以胜任。 11、联系实际论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1)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们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它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体现教学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分科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视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但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种课程组织形式各有其存在价值,因为学科的发展呈现分化和综合并驾齐驱的趋势。

一般来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在低年级的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所占比重应明显超过分科课程,随着年经的增高,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而分科课程所占比重则逐渐提高,并最后超出综合课程。

(3)我国当前的基础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工业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各学科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第三,按照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随学校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确定好两者的比例。

12、论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获取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是获取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如磁带、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在教学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3、“传授—接受教学”和“问题—发现教学”各有何长处与局限性。

传授—接受教学具有许多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个人的积极性;能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能在单位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学生以提高教学的功效;能使学生简捷有效地掌握知识。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往往因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往往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注重面向集体而忽视个别指导,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理解与掌握;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

问题—发现教学有许多优点: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俗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由于多半取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也便于因材施教。但是,它仍存在一些尚未克服的缺点;主要是因重视学生独立作业难免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要靠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则所学知识费时过多;若无高水平的教师的及时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的主动性、积极性。

14、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活动。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为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15、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以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一般在认识基础上形成,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首先,德育要注意全面性,要全面关心和培养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其次,德育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品德结构中诸因素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弥补其薄弱环节,改变其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16、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在社践中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发展的。这些影响纷繁复杂,不仅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往往前后并不连贯。如果不加以组织则必将削弱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使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范围扩大,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以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学生的品德按社会的要求健康发展。

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要求是: (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要使一个班或全校的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一致起来,必须组建相应的教师集体。教师集体要及时互通学生的情况,定期研究学生德育中的问题,制定教育的方案,相互配合开展教育活动。这样才能使大家对学生的看法,要求以及进行教育的步骤协调一致起来,以促进良好的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

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能够相互配合、比较一致起来,学校就应担负起调节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的重任。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的有关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其次,要及时或定期地交流情况,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相互配合的方案;其三,要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来控制和消除环境中学生不良的自发影响。

(3)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使教育影响连贯和一致,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做好衔接工作,包括做好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学期与学期之间学生思想教育的衔接工作;做好班主任和教师因工作调换而产生的衔接工作。 17、请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问题,论述德育过程为什么是教育者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生、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意“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道德,更重要的是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引导、培育和促进着学生品德的发展,因而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影响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

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

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品德能动地得到发展。 18、简述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是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赋予教师多种多样的职责、功能,要求教师根据社会不同方面的期望和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教师职业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知识传授者

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一个发动、指导和评定学习的人。教师的特殊功能自然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扮演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和信息源的角色。教师不仅应掌握有关的学科知识,而且应掌握传授这些知识的技能、技巧。 (2)行为示范者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与生活的模范和榜样。因此,教师要做到:1)具备积极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2)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3)教学方法要具有启发性、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接受;4)教师要平等待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和爱护学生。 (3)班级领导者

学校的教学活动大都是以班级的方式进行的,教师领导并指导着作为一个整体的班级,对他们施加影响。一方面,课程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系统,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师生之间积极地情感沟通。另一方面,良好的班集体气氛,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4)心理保健医生

教师作为学生的保健医生的角色,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人应是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充分地发展。因此,教育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5)教育研究者

教师参加教科研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1)教师投信教科研,懂得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并对照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运用到教学实际工作中;2)有助于了解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育观念的更新;3)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的实质,以科学的态度投入到教改,更好地当好教改骨干,提高教育改革的质量。

19、联系当前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件及其严肃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必须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否则就会贻害学生,误人子弟。教师劳动的特点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严肃性,必然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尚的师德。

1)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 2)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3)教师的道德还突出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

(2)现代人的素质。

教师要求学生有开拓精神,首先自己要有进取意识,而不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教师要求学生要有独立性,首先自己要有独立意识,而不是唯书唯上、人云亦云;教师要求学生要有民主观念,首先自己要有民主精神,而不是独断专行、妄自尊大;教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首先自己要有主人翁态度,而不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教师要求学生要有协作精神,首先自己要有群体意识,而不是文人相轻,相互拆台;教师要求学生要有效率感,首先自己要守时惜时,而不是拖拖拉拉,不求时效。

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

(3)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1)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3)教师要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 4)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总之,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的素养也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教师的素养还是造成教师劳动价值的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广大教师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水平,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以便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

(3)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1)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3)教师要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 4)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总之,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的素养也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教师的素养还是造成教师劳动价值的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广大教师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水平,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以便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c9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