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05 01: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首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至今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即成为应对社会问题的制度化的方法。我国也有社会工作的概念,但人们对专业社会工作比较陌生。因此,我们先说明社会工作的概念,然后说明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 1、社会工作的概念

自英美等国走上现代化道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城市贫困、失业、犯罪和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回应这些问题,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在英美等发达国家逐渐出现了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这就是社会工作。一个世纪以来,社会工作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得到了较快发展,并成为一种国际性职业。

这里所说的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social一词的基本含义是“社会的”或“社会性的”,它与营利的、经济的、利己的含义相对应。这样,社会工作就基本上是指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活动。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同、历史渊源不同,所以对这类活动有不尽相同的称呼。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这类活动还被称为social service(社会服务)或social welfare service(社会福利服务)。20世纪上半叶,我国学者把social work这一类的活动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事业。

由于社会工作概念并非源于某个权威组织,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的主要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亦各不相同,加之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1947年联合国调查各国社会工作教育情况时,就有33个国家提交了33个不同的社会工作定义。关于社会工作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大体上可以分成3种类型,分别代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类,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慈善事业,即社会中一些中上层人士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这个定义代表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初阶段,西方各国社会工作发展大多经历了这个阶段。

第二类,把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举办的,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包括对由于失业、贫困、疾病、年老、残疾、精神疾患、孤寡等各种原因而面临困难的人们的扶助救济事业、调查活动、贫困预防工作等。这个定义强调了对贫困的救助是政府的责任,是社会工作的的拓展阶段,也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社会工作的实践。

第三类,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它不分性别、年龄与贫富,以协助受助者个人发挥其最大潜能,使其获得最完善、最有意义的生活为目的。它的工作重心已不仅仅局限于对被救助者社会关系的调整与革新和对被救助者物质的扶助,而是有专业的咨询服务,以协助他们自觉、自立及发挥潜能。其工作对象不只是若干贫困或遭遇其他社会问题的人,而是已经普及到一般大众或全体人民,这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中的社会工作实践。

不管何种定义,社会工作都需要涉及到几个因素:①社会工作具有特定工作对象,如个人、团体、社区等;②社会服务提供者必须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其素质关系到社会服务提供的水平;③社会工作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消减不公平,维护社会公正;④社会工作有其特定的基本理念与方法,社会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守专业的伦理要求和工作规范,助人的技巧也必须经过专业培训;⑤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是社会福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贯彻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⑥社会工作以助人为基本宗旨,帮助人是社会工作的特定使命。

尽管不同国家或地区使用的概念有些不同,但其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们指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的活动。从事这类活动的人被称为社会工作者。这样,社会工作(social work)就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指的是一种职业的、专业化的助人活动,也指的是一个学科。

1

为了阐述和理解上的方便,我们尝试对社会工作给出一个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定义,我们需要区分清楚以下几点:

(1)社会工作不同于日常行善。日常行善是人们出于怜悯之心帮忙有困难者的自发性行为,它是一种体现行善者自身价值的个体行为,俗称善举。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日常行善活动一般以行善者的主观善心为中心,而社会工作则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它有一套明确的理论指导,是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

(2)社会工作不同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立法而确定的,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社会保障是一套制度性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依据这些制度性规定而实施的具体服务。

(3)社会工作不同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狭义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指对社会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服务支持。我国传统上对社会福利一般作狭义理解。狭义的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工作在涵义上基本吻合。

(4)社会工作不同于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与营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2、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维系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虽然各国政府与民间组织推动、发展社会工作的出发点会有一些差异,但是社会工作还是有其共同的目标。以下我们从服务对象和社会两个层面来说明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①解救危难。危难是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至生命遭遇危机的状态。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伤害时,社会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解除危机、帮助他们生存下来、生活下去。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负有职业上的责任。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面对这种境况,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寻找资源,支持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危难。社会工作者在解救危难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工作者要施以援手为其提供物质支持,包括衣、食、住条件;社会工作者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处于危难的人给予心理支持。在中外历史上,社会工作者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活动十分普遍,从救护战场伤员到救援灾民、难民,社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代社会,救人于危难的任务依然存在。比如,某些极度贫困者,因经济破产、家庭关系破裂而精神崩溃者,有自杀倾向者及吸毒成瘾者等都可能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能自拔,需要他人救援。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这些人走出生命危机状态。

②缓解困难。人类所遇到的困难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里把困难视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比较严重影响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命的状况。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前行的过程。人们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也就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有些困难是一般性的,是人们在人生过程中都会遇到的,这些困难常常由当事人及其家庭、亲友自己解决。但是,也有一些困难比较严重,当事人应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它们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困难,也包括精神方面、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一般需要

2

政府、工作单位、非营利组织(其中包括社会工作机构)来帮助。由于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及其对受助者的尊重、保密等承诺,所以它在解决有关个人困境,特别是其不希望他人知晓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社会工作在帮助青少年走出迷恋电子网络困境、协助解决家庭问题、帮助单亲家庭走出困境、促进就业困难者就业、帮助老年人适应退休及老年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生活。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③促进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解决个人生活困难、增进个人幸福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在这里,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都属于人的发展的范畴。潜能是人们所具有的、尚未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相信人们都有一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去回应他遇到的困难,而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这些能力、强化这些能力,使服务对象在得到帮助时也增加自己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以更好地面对困难、走出困境、面对生活。在现代社会,增加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提高个人与社会协调的能力都在发展之列。可以说,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 (2)社会层面的目标

社会工作不但要对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和群体进行服务,而且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及推动社会进步等。

①解决社会问题。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有两种:社会学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遇到某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而需要改变的社会状况。它强调了该问题较大的影响范围和对人们正常生活的较深程度的不利影响。当某一问题影响面比较大而且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比较严重时就成为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这样的社会问题就是社会性问题,它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在个人、群体那里产生的困难。社会问题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希望相违背的现象,而且与人们对它的认定有关。社会问题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现象,它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危害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是因为社会上存在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出现的,没有社会问题就不需要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用自己的专业方法介入社会生活,就是要解决个人、家庭、社区方面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的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相信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体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资源有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社会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社会问题。所以,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也要解决社会制度安排方面的问题。解决了社会问题,消除了不利因素和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增进了人们的社会福利。

②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公正也称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政治等资源分配方面所具有的正当性的状态。公正包括机会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等内容。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正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其主要表现是社会在财富分配上两极分化严重,有些人合法的政治权利被侵害。在经济、政治方面合法权利受到伤害的基本上是弱势群体,他们被排斥、被边缘化,从而生活于困境之中。大量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社会不公正的表现,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社会就是要消除严重的不公正现象,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平等的、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把促进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

3

观念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相信,不论年龄、性别、种族、职业,人们之间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这包括: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3、社会工作的功能

功能是一个与系统相联系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形成的体系。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功能有一个谁发挥作用的问题。社会工作所发挥的作用被称为其功能。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人类的行为受到周围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社会中遇到困难,他们要解决面临的问题,都离不开对其生存环境的分析。因此,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的功能,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类行为(Human Behaviors)也称人的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及其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是复杂关系,主要表现在:①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②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③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④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⑤总的来说,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社会工作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不仅要评估服务对象行为方面的情况,还要评估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评估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个人和环境,改变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状况,恢复和发展个人的社会功能。

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协助个人和社会解决问题,并发挥个人和社会的潜能,以增进个人和社会的福利,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就是说,社会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消极地解决问题,而且要积极地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社会工作的功能可以细分为五种,即复原的功能、配置资源的功能,预防的功能,发展的功能,稳定社会的功能。其中复原、预防和稳定的功能是经常被学者提及的,也是社会工作最基本的功能。 (1)复原的功能。社会工作的复原功能是指恢复受到损害的社会功能,对已产生的问题进行事后补救,消除产生问题的个人和社会环境因素,恢复其原先的功能或产生新的替代功能,以取得正常的社会生活。如通过社会工作,使下岗乃至失业者重新就业;使贫困者得到救济;使关系紧张的夫妻矛盾得到缓解,乃至重归于好,从而不仅挽救了这对夫妻,也使他们的子女不致因父母不和、失教而成为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就是这样减少、消除导致社会功能失常的一些因素,使之逐步恢复正常。

(2)配置资源的功能。社会工作的配置资源功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社会工作设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它通过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服务的计划与发送等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二,社会工作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使之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为困难人群、弱势群体所用。这具体又可细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协调社会现有的各种资源,为弱势群体成员所用。现代社会一般都建立了针对弱势人群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困难的性质和状况,向他们提供可资利用的福利资源的信息,并具体帮助他们了解申请社会救助的方式、方法或途径。如通过介绍特困者如何申请和领取困难救济,使其从社会中获得必需的生存资源。第二,社会工作者积极为社会弱势人群争取资源,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社会资源的分配往往是有利于社会强势群体的,这在初次分配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应通过再分配使之趋于相对合理,以确保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生存权利、利益。社会工作者应当通过自己的工作,促使国家和政府积极修正、调整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使之有利于弱势人群;应当积极动

4

员并争取来自社会的、社区的、民间组织的、慈善机构的、富裕阶层的各种力量关心弱势群体,增加物质、资金和设施的投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预防的功能。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是指社会工作不仅要解决社会问题,更要采取措施预防社会问题的产生。社会工作者最直接、最基层、最全面、最具体、最真实地接触社会,也最能首先发现各种社会问题的苗头,从而提前采取措施控制、防范,或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加以应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乃至根本杜绝问题的发生。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一般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工作来实现:第一,预警,即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预先警报。如社会变迁加剧,人际关系疏离变得不可避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两极分化可能发生,这些都是可预期的。第二,应变,即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预防问题的发生。一是强化个人或群体的功能,提高他们对面临问题的认识能力并做好思想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资源积累。二是强化社会支持体系,健全和强化社会福利体系与社会工作的助人体系,形成社会支持网络,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及时、有效的因应。

(4)发展的功能。社会工作的发展功能是指通过社会工作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潜能的开发,使之摆脱困境,成为正常的社会一员。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助人自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谋求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包括社会中的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成员。正是由于后者在社会中所处的弱势地位,社会工作者应当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的愿望。一是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获取必需的生存资源;二是根据国家法律对他们的基本权利给予保护;三是着重开发受助者个人的内在资源,包括智力及其他能力,以及将外来援助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的能力等。

(5)稳定社会的功能。社会工作的稳定社会功能是指通过社会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疏导社会关系,避免社会的动荡与混乱,从而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行与协调发展。社会工作常常扮演社会关系的协调及疏导者的角色,其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工作在稳定社会方面所产生的意义,应是社会工作能够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周永新,1994:66)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社会上贫者、弱者施以援助,协调、化解各阶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贫富矛盾,不仅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4、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或者说是同服务对象一起工作。它是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或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发挥自己的功能,参社会生活的过程。很明显,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服务提供的主体,他依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并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到受助者的需要和接受服务的能力来开展服务,所以不能把受助人视为纯粹被动的、只是行为的对象或客体。实际上,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体,他也将自己的意识、目的、对社会工作者行动的理解带入接受服务的过程,并直接影响这一过程。因此,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从实际过程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服务对象基于需要的求助行为——社会工作者根据自己对服务对象的(求助)行为的理解而采取的主动行为——服务对象的反应——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反应的反应——服务对象的进一步行为??直至服务结束。应该注意的是,这里双方的每一个反应都包含了对对方行为的意义、处境的理解,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循环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而相互理解与合理的行动是社会工作过程有效运行的深层结构。

通过以上社会工作的界定和对社会工作过程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助人活动等4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他向服务对象提供物质的或精神的服务或支持。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活动就无从谈起。从现代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不但有利他主义的价值,而且应该受过一定的科学训

5

练,把握科学而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与我们通常见到的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某种服务性工作的“社会工作”有所不同。

(2)受助者(client)。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案主。受助者是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个人或群体。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对象,社会工作也就不会发生。

(3)价值观(values)。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受助者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即社会工作者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为自己的行动的目标。社会工作认为,过正常生活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而不是在行使手中的“权力”。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

(4)助人活动(helping)。助人活动或称服务,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及合作的过程。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传输的是精心考虑过的、科学的、能够满足受助者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而受助者输出的则是需要和对来自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行为的理解、选择和反应。当然,助人活动主要体现的是社会工作者对助人工作的设计、理解和操作理念。 2、社会工作产生与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对于加深对社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将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对我国的社会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这个时期始于英国(18世纪60年代)、相继于法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19世纪30年代)的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但同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也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破坏性的影响。这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这使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追求个人利益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等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抬高神而贬低人,狂热的宗教意识使人的尊严受到损害,使人的发展受到压抑。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统治,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由此引发的欧洲宗教改革也恢复了人的尊严与价值。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资产阶级人道主

6

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新的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长期助人实践经验的积累。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特别是针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帮扶,其实在世界各国自古有之。应该说,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人们总是采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适用的方法去应对这些问题,然后人们不断探究更加有效、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以说,现代社会工作是长期以来助人经验积累的结果。无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还是社会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总之,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迫切的社会现实需求、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和长期助人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西方社会工作的实践

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看,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德国汉堡制(1788)与爱尔伯福制(1852)、慈善组织会社(1869)、睦邻组织运动(1884)等都是早期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前提的重要实践。之后,西方各国又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并产生了福利国家思潮。 (1)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行国,也是遭遇近现代社会问题最早的国家。16世纪末,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人口大量流动,贫困、失业、流浪现象急剧增加,社会陷入极不稳定的状态;同时,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教权衰落、王权兴起的现象,政府期望通过逐渐介入济贫事务来加强和发展世谷政权的力量。为了缓和社会矛盾,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皇政府综合以前的各种济贫法案,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堪称当时最为完备的《济贫法》(Poor Law,史称旧济贫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规定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

②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名,中央政府亦设立监察人员。《济贫法》首次确立了济贫的制度。

③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教区设有贫民习艺所(work house)供男女儿童学艺,教区亦义务代为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其进行工作自救。

④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立救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所内工作。有家者给予家庭补助,使其居住家中。救济工作分为院内救济(indoor relief)与院外救济(outdoor relief)两种。《济贫法》首创机构救济和家庭式救助的先例。

⑤规定人民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教区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那里获得救济时,方给予救助。救助对象仅限于在该区出生的人,或在该区居住满3年的人。

就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关系而言,济贫法成为现代救济工作的开端,对专业社会工作影响很大。但也有不少严重缺陷: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对贫民的自尊心关注不够;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等等。 (2)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与爱尔伯福制(1852年)

德国也是工业革命开始较早的国家之一。汉堡是德国工业重镇,工业化发展以来,居民生活贫富相差悬殊,乞丐与贫民人数日益增多,成为汉堡市最为严重的问题。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贫民问题,1788年在汉堡市实施了由布希(Busch)教授起草的比较有特色的救济方案,史称“汉堡制”。方案规定将全市分为60个社区,每区设监督员1人,负责对该区贫民进行调查和救济。市政府设立一个中央办事机构,联络各社会救济机构协同工作,管理全市的济贫业务,包括为失业者介绍工作、给贫困者提供救济、将贫苦儿童送往工艺学校学习就业技能、把患病而自己无钱诊治者送往医院治疗等。同时,规定市民对沿街乞讨者不准任意施舍,以避免一些乞讨者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这样也有助于城市的市容管理。募捐晚祷献金,建立统一的慈善金库。汉堡制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虽然后来因城市人口增加太快,救济人员不足,

7

趋于衰微,但在其施行的13年中,很有成效。这种社区型的救助工作,被奉为现代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的先导。

1852年德国的另一个小镇爱尔伯福市,仿效“汉堡制”并且予以改良推行社会救助制度,史称“爱尔伯福制”。该制度把爱尔伯福全市划分为564段,每段约有居民300人,每段贫民不得超过4人。每段设赈济员1人,综合管理全段救济工作。赈济员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为荣誉职。其工作有二:其一是发放赈济款。求助者必须与赈济员接洽。接案后,赈济员应首先赴求助者家庭做家境调查,经调查确实需要救济者方能给予帮助。救济实施后,每两星期再前往调查一次。发放赈济款依据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不许贫民养成依赖心理。其二是从事段内贫穷的预防工作,如介绍职业、训练与管理游民等。同时在全市将每14段分为一个赈济区,每区设监察员1人,以领导赈济员,每两周开会一次,报告工作情况。此外,还设有中央委员会为全市的总赈济机关,支配管理院内院外的各救济事项,每两周开会一次。 总之,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的精神与做法,为以后各国探索公共扶助和社会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3)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

19世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失业和贫困问题,国家和民间社会对此很关注,一些民间组织开始去关注、了解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针对英国当时济贫法实际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和不同目标的慈善组织的混乱与浪费,牧师索里(Reverend Henry Solly)参考汉堡制及爱尔伯福制的做法,于1869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简称COS),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慈善组织会社认为,个人应对其贫困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摧毁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与道德观念,终将使他们依赖救济维持生计,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其基本做法如下:

①成立一个中央管理与联系机构,并将伦敦划分成若干个区,每个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每个区设有志愿委员会主持救济工作。

②各区办理本区内所有救济机构所受理的申请救济案件的总登记工作,设立咨询部,供济贫法监护人、各慈善组织以及个别的慈善家搜集有关救济申请人的资料,这种做法使得那些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申请救济的“职业乞丐”暴露其相。

③各区派人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申请人的住房、健康状况、教育以及工资等。 ④提高救济款物的配额,使其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

“慈善组织会社”在英国及美国影响很大,其实践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有重要的贡献:第一,首创派友好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s)访问申请救济者,以了解其社会背景并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它强调依据调,按“个别化”处理。这种做法,促进了个案社会工作这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产生。第二,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

在慈善组织会社之后,英美等国又兴起了一场“睦邻组织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Settlements and Neiborhood Centers)或称“社区改造运动”,即通过对社区进行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

历史上的第一个睦邻组织,是1884年英国牧师巴湿特(Samuel A. Barnett)为纪念亡友汤因比(Arnold Toynbee)而建立的。汤因比是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为宣扬基督的博爱精神,消除人间不平,与贫民共同生活,并为他们服务。但汤氏不幸患肺病于1883年去世,年仅30岁。同为牛津大学毕业生的巴湿特,是东伦敦教区的牧师,在汤因比精神的感召下,发动当时就读牛津、剑桥大学的学生前

8

往该区为贫民服务,与贫民同处,以便实际了解贫民生活情形,研拟对策。并于1884年在其教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取名“汤因比馆”(Toynbee Hall)。

这个服务中心的主要做法:①设立贫民区,建立宿舍,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他们的口号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②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根据居民的需要开展相应的工作;③尽量发动当地人力资源,培养他们自动与自发的合作精神,为地方服务;④除了使各地的社区睦邻中心成为当地的服务中心之外,还尽量将本国以及外国的文化向当地居民介绍,使这个服务中心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 “睦邻组织运动”不仅成为英国社会改良运动的一种新潮流,而且引发了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社区改造运动。其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在于:第一,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谋求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改善,工作方式应从个人与社会双方入手。第二,社会工作应随时依社区实际需要而开展,应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第三,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以促进社区福利的全面改善为目的。第四,社会工作进行的方法,不仅可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而且应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组织工作等方法。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端于英国,形成于德国,齐全于美国。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第一,国家通过制定法案或政策,执行对社会福利的管理,使作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社会工作行政开始登场。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比较规范的活动空间,并在这一过程中验证、提炼和发展具体的专业方法。

特别是后来“福利国家”的出现,社会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受到空前的重视,其提供服务的专业方法得到认可和发展。此时的社会工作也由主要面向弱势群体的专业开始向面向全体国民的专业转变。 3、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对于专业的理解,社会工作界比较认同格林伍德(E. Greenwood)的看法。1957年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中指出,作为一门专业,应该具备5个基本特征:①一套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即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或专业知识、技术。②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专业人员对服务对象拥有判断的专利权,服务对象也可由这种专业的权威获得安全感。③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即有一套共同信守的专业工作守则或信条,如客观、保密等。④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社会人士或社区居民承认该专业在一定范围内的权利与特权。⑤专业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包括专业的价值观、象征符号、行为规范等。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是在长期的社会服务实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不断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在专业化过程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特点。 (1)专业方法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的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帮助人、服务人的活动和职业,专业方法是其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许多慈善活动开始是出于怜悯,其助人方法并不讲究。当这种助人活动需要大规模、有组织地开展时,助人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就成为必要。

在社会工作领域,十分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在一段时间内也曾出现过将工作领域细分、强调某种专业方法的现象。后来,随着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社会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面对复杂问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社会工作者开始探讨将几种社会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的可能性,这就是整合社会工作(综合社会工作)的出现。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2)目标模式的变化

9

社会工作针对社会中的问题而出现,并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最初的社会工作任务是解决已出现的问题,通过诊治解决受助者的问题,在这里社会工作扮演的是补救的功能。比如,救助社会上的贫困、失业、老人、流浪儿童等困难群体。

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和复杂化,社会工作者愈发感到单纯的治疗型社会工作十分被动,而且治疗型社会工作把服务对象看得过于被动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如何激发和发展服务对象的能力,使其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去解决问题就成为社会工作者考虑的重要问题。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希望通过工作和服务对象的发展去预防问题的再度出现,于是,预防也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一个工作取向。这样,社会工作就走出了单纯的治疗、救助的旧框框,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这就将社会工作的目标追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社会工作的最初目标是救助穷人和弱者,后来变成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强调发展、增能取向都反映了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3)工作对象的拓展

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和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认识的变化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起初,英美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只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失依儿童和老人及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这些人基本上是不能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剧烈社会变迁,基本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陷入极度困境的人群。或者说,社会工作的早期对象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后来,社会工作除了依然关注这些最困难群体之外,也关心在非物质生活领域遇到困难的人。比如,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重要障碍的人,在职业生活中遭受沉重压力而心理上、精神上处于亚健康的人士等。这样,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扩展为所有“有需要”的人士。

(4)理论派别的形成

现代社会工作不是只靠个人经验而开展的专业活动。它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初,社会工作只是实干家的领地,缺乏对理论的关注。社会工作关心的主要是细致的、帮助人的方法,而对指导这些方法的理论缺乏重视和认识。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社会工作的务实品格的误解,另一方面是对实际工作缺乏理论化的总结。

社会工作对理论的关注来自于系统的教育培训和对自己的专业性的证明。最初,社会工作的理论只是被动地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后来,社会工作也特别注意发展自己的理论,包括实践理论和一般理论。这样,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就包括社会哲学层次的宏观理论、针对某一类问题的中观理论和实践层次的微观理论。这些理论吸收了社会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结合社会工作的实践,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论,也形成了多种理论派别和工作模式,并对社会工作实践给予解释和指导。这表明社会工作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表明社会工作在不断走向成熟。 4、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自古以来,有关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都很丰富的。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则开始于中华民国时期。

(1)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产物,我国传统社会缺乏产生社会工作的条件。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社会结构特征是以生活和生产相重合的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亲友、邻居为生活共同体,而形成的家族集团式结构。在文化价值方面,我国传统上崇尚儒家思想,同时又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相融合的生活文化。一个世纪之前,中国仍然是典型的、成熟的农业社会。虽然这种农村社会也不乏贫困和社会问题,

10

但是人们主要是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问题。社会的低度分化和低流动性不可能育化出现代社会工作。这样,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但是却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萌生

19世纪中期以来,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及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我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19世纪末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危机长期持续,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不时处于危急状态。同时,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侵入以及中国人自觉向西方寻求民族自救的道路,西方文化也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20世纪初至20~30年代,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并在我国的大学讲授社会服务课程(这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联系的),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这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服务方面,一些上层人士开展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孤儿救助、贫民救济等活动。另外,一些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也从事乡村建设运动,其中以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这是我国知识界施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虽然因战争等原因,这些实践活动的效果都是有限的,但它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当时政府将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3)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工作 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出于对社会学、社会工作的错误认识和理解,1952年的“院系调整”取消了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和相关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

为了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加强对社会的组织动员,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加强社会管理,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在城市,普遍实行“单位制”,政府不但成为全部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责任人。在农村,除了对“五保户”的救助和救灾,政府没有其他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农民基本上靠家庭和村集体来解决困难。这样,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没有专业社会工作生存的基础。如果说我国城市中的某些福利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工作性质的话,那么这种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它与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有明显差别。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重新步入现代化进程。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逐步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离”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及群众团体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加之民政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的提出,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要求被提上议事日程。1988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程。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在此后进程中,民政部门在社会工作职业化方面做了不懈努力,高等学校则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面矢志不渝,并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道路。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政府部门在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方面有了新举措。2004年6月1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并首先在上海试点;2006年7月20日,民政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07年2月15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08年6月28、29日,我国举行了首次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另外,2007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办组织专家就MSW(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11

设置问题进行论证,2008年年底通过,2009年通过答辩正式实施,中国人民大学等33所高校获得首批试点资格,于2010年正式招生。所有这些直接推动了我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素养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念、知识储备、对工作方法的掌握、实际工作经验,都影响着其服务效果的发挥。造就一批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1、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活动的主体,那么,什么是社会工作者呢?英国国家社会工作协会(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cial Work)对社会工作者的定义是:“受雇于社会服务机构或相关组织,在其雇佣契约中明确规定其社会工作者身份,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内履行义务的专业工作者。”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对社会工作者的定义是:“毕业于社会工作学院,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家庭、社区、组织和社会提供社会服务的人员。社会工作者帮助人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所需求的资源,促进个体与人们及其环境的到动,促使组织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影响社会政策。”在英美等这些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社会工作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这些人一般受过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教育和训练,他们在社会福利机构专门从事针对有困难、有需要人群的社会服务,并被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认可。比如,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会员资格是具有社会工作硕士学位的人。1970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才承认完成了由美国社会工作教育联会(CSWE)认证批准的社会工作专业点学业的,持有社会工作学士学位的人拥有会员资格。在英国,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必须在经英国中央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委员会(CCETSW)审核批准能够提供社会工作文凭训练课程的院校中进行两年“社会工作文凭”的课程训练,方可取得社会工作者的资格。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社会工作注册制度,那些具备专业条件并进行注册的被称为注册社会工作者。比如,在中国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办理社会工作者的“自愿”注册制度,注册的社会工作者必须有学士学位,并接受香港注册社会工作者(Registered Social Worker)工作守则的约束。《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社会工作者的界定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这是对社会工作者的一个简要的定义。根据我国社会工作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初步界定: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根据以上界定,社会工作者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为有困难的人群提供服务并促进社会公正,在我国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应该以助人为目的,而不是在助人过程中牟取私利。(2)从事社会福利服务。从事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活动,服务是这种职业活动的本质,这与以控制和管理服务对象的行为有本质区别,社会工作者不是靠权力控制和支配他人的行政官僚。(3)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工作不是靠个人经验,而是更多地使用作为普遍经验的专业方法。这些方法经过无数人的实践被证明是有效的,同时也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学得的。(4)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社会工作是一种现代职业,需要一定的专业规范和组织约束。一般地,社会工作者要在某种社会服务机构或社会行政部门工作,即使独立工作也应该受专业组织监督。以上这些有利于我们将社会工作者同慈善人士、行政官员、志愿者等区别开来。

2、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志愿者是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富和智慧,为弱者和公众提供服务而不求回报的人员。这些活动一般是社会认可的、以利他为目的的。志愿服务是公益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志愿服务的普及

12

和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表征。虽然志愿者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与社会工作者的活动有相似之处,但是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活动方式不同。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而对志愿者来说只是其“业余”活动。社会工作者以向困难人群提供社会服务为业,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但是志愿者只是在他愿意的时候向他人提供愿意提供的服务,尽管这种服务可能是有预先承诺的。

(2)专业技术能力不同。工作者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志愿者则不必有此前提条件。一般地,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要由社会服务权威部门来认定,而认定的基本手段就是考察其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志愿者身份一般不需要以其专业能力为前提。或者说,社会工作者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进行复杂专业服务。 (3)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志愿者所从事的多是对公众和困难群体的一般性服务,这些服务一般是体力或时间的支出以及简单的物质性的帮助。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一般会涉及政策、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一般是较难解决的问题。

(4)社会约束不同。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行为及效果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对志愿者的服务要求比较一般。这表现为,社会工作者有专业守则,而志愿者可能只有一般的行为规范。社会工作者要接受行业组织的考核与监督,志愿者只要履行了服务责任即可。

当然,以上这些方面的差异并不说明社会工作者更高级,而是说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更高、严格。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如前所述,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合作而进行的复杂的助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多种角色。其主要角色包括提供直接服务的基本角色和支持这种服务的拓展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

①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

②反应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服务对象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其能够自立或自我发展。在这里,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是社会工作者的支持者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行为倡导者。倡导是社会工作直接向服务对象提倡某种行为。在一定情况下,比如在服务对象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但服务对象对新的行动又不了解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当然,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服务对象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2)社会工作者的拓展角色

①过程管理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必须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特别是不出现伤害服务对象等意外问题。管理者的角色不但对福利机构的运行来说十分重要,对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也同样重要。

②资源筹措者。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络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社会人员,向他们争取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为服务的顺利开展筹措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③政策影响者。由于某些社会问题并非由个人生理、心理因素所引发,而由社会制度因素造成,因此,对造成这种问题的政策或制度进行改变就是必要的。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时,应该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社会政策,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

13

④专业研究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社会工作者都是研究者。实际上,细致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判断就是研究问题。另外,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有心人,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可以提高专业服务水准,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理论,可以为社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4、社会工作者的素养

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等。 (1)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要求

①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无论从事何种专业的工作,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员都应具备金字塔型的知识体系。金字塔的底部是广博而坚实的基础知识为支撑,由此再根据专业要求与工作需要发展和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讲,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从事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尤为重要。一方面,社会工作者接触的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服务对象。这些服务对象的背景、职业、生活方式、习惯爱好均有较大的差异。只有当社会工作者对之有大致的了解,才有可能与不同的服务对象均达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而这种人际沟通又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社会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工作者只有具备了更多的基础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处理各种复杂状况,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不仅包括社会科学也涵盖自然科学。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尽量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强自身基础知识功底,为在专业方面更加深入和完善自己做好准备。 ②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的社会工作强调其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助人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依赖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规律性的认识及其概括和总结。因此,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除了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社会工作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相互独立的,它们相互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社会工作者在接受社会工作训练的同时应注重这些知识的相关相融,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将其综合运用,以达到工作的最佳效果。 (2)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要求

社会工作是实务型的工作,它以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联结起来。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上面所说的知识也是某种能力。除此之外,以下几种能力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重要的。

①交往能力。人的本质在于人所具有社会属性。人若想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简单地说是在社会中人与人的往来与接触,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相互影响的社会活动方式。社会工作是以人和社会为主要内容的专业。高效的社会交往是完成日益艰巨复杂的社会工作任务的保障。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熟练的专业的社会交往能力。一方面,社会工作在近百年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其服务对象逐渐从最初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基本生存出现困难的群体扩展到广泛的有着不同需求的社会大众。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服务对象都能够达到有效的沟通,是社会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例如,与不同的服务对象交往中,社会工作者如何从其讲述的内容、言谈的方式、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传达的信息来准确地把握案主叙述的内涵;如何与服务对象进行态度与情感的互动,建立更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合作关系等等都是对社会工作者具备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所需面对的不仅是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同时还需与提供帮助或服务的人和机构、团体交往。这些个人或群体是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可能是具有相当物质财富的捐赠人,或者是提供服务的各种社会机构,抑或是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的政府工作人员。因此,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在社会交往方面应是多面手,合理、得体、娴熟地在社会资源的供需两端进行协调与联络,达到社会工作的目的。

14

②组织能力。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往往不是个人,如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的服务对象是以群体出现的,因此,社会工作者需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自如。例如,在小组社会工作中,对象群体的个体成员所具有的目标并不相同,不一定与小组目标相符。社会工作者要结合小组成员各自的利益,根据小组的具体需要考察小组的发展,拟订工作计划,组织可以被大多数成员接受的活动项目。在开展活动时,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运用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和管理整个小组。社会工作者作为小组工作的中心人物,应使对象群体对社会工作者保持充足的信心。在处理各种工作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一般,使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认识到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改善自己的状况,拓展自己的活动范围,实现小组工作的目标。再如,在社区社会工作中,英国学者托马斯(D.N.Thomas)提出社会工作者从事社区工作有两大目标:一是调配资源,二是发动居民。其具体的工作包括调查社区的社会资源以及社区成员的需要,制定社区发展的方案,调动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满足社区的需求。由此可见,组织协调是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是否具有较好较强的组织能力对于其能否在社区顺利地开展工作有着决定作用。就我国社区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注重社区硬件设施配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大力开展社区居民互助服务,创建社区文化。我国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更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通过在社区组织开展有效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③适应能力。随着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从最基本的生活领域拓展至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已成为社会工作者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之一。从对服务对象的单纯救助到谋求他们的发展,从个案工作到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者要在不同的时空里处理个人、群体、社区遇到不同的社会问题。服务对象与工作情境不像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存在着巨大差异。另外,就是与同一服务对象交往,随着工作的进展服务对象的态度、行为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工作情境和服务对象,选择正确合理的工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活动计划或方案,做出适当的反应以达到社会工作的最佳效果。

④持续学习能力。社会工作者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和训练,但是就他可能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来说,这些原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方面,现实世界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也十分复杂,而相对于处理这些问题的要求,社会工作原来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可能是不足够的;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社会工作者在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不断形成一些经验。这样,社会工作者就要不断用各种知识丰富自己,以适应工作之需要,这就需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3)社会工作者的心理素质要求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的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和特征。较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一个人能正确地理解外部刺激,并选择适当的反应方式。社会工作者要同各种人打交道,要面对各种问题,特别是各种复杂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包括:遇到问题要沉稳、冷静,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经得住困难和复杂问题的压力,要富有同情心又不感情化。只有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处变不惊、充满信心,才能有效地与服务对象合作,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4)社会工作者的道德品质要求

社会工作是一项崇高的助人专业和职业,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工作实践中应遵守如下职业道德:①职业责任。一是热爱本职工作。社会工作者要认识社会工作的意义,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社会工作的专业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从事社会工作。二是确立一切为案主服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工作者责任重大,不仅是辅助人们摆脱困难,有时关系到拯救生命,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活和幸福。这个职业特点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对案主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为案主服务的价值观。三是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社会工作面临的是大量的、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主要工作对象是社会中的老、弱、病、

15

残者。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积极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②职业态度。一是全心全意,尽心尽职。社会工作者要努力为案主解决困难,尽量满足案主的正当要求,竭诚帮助案主摆脱困境。不因案主的经济困难、身体残疾或智力低下而轻视或歧视他们,而应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平等相待。二是耐心细致,诚恳坦率。帮助案主是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要对案主怀有深切的同情心,急案主之所急,想案主之所想。要给案主精神上鼓励,心理上安慰,经济上资助,为案主排忧解难。社会工作者应实事求是向案主说明社会援助的能力与目的,以及接受社会援助的权利与义务。三是礼貌待人,热情服务。社会工作者亲切温和的态度,热情友好的表情,暖人心腑的言语,端庄大方的仪表,是对案主的尊重,易引起案主的信任感,易沟通双方的感情,打破案主的羞耻、怯弱、自卑等闭锁心理。言行举止可体现出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情操。社会工作者的热情与礼貌会使案主感到关怀与支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③职业作风。一是努力钻石,精益求精。社会工作的崇高宗旨,要通过社会工作者过硬的本领来实现。社会工作者必须认真钻石社会工作理论,努力学习有关社会工作对象的知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科学方法和专业技术,用科学的方法为案主排忧解难。同时,要善于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敢于创新。二是尊重同事,相互协助。社会工作面临的任务比较复杂,往往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需要同事帮助,因而相互协作的精神十分重要。社会工作者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相互学习、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切忌相互怠慢、相互推诿,贻误案主的康复。社会工作者对自己或对同事的品质、能力、成绩都应有实事求是、公正准确的评价。社会工作是助人的事业,体现了人类本性中美好的一面,从事这一工作的人要率先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三是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社会工作是一项实践事业,社会工作者要经常走出办公室,深入社区、基层,到实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更多的是组织者和协调者,要善于动员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有不畏艰辛的毅力,持续工作的体力,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优秀素质。④职业纪律。一是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社会工作者要严格遵守有关政策、纪律、规定,对自己的言行高度负责,保持专业的尊严。社会工作者可能接触大量的物资、资金,因而必须廉洁奉公,要具有高贵品质,不得授受贿赂,不得利用职权谋求个人私利。二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社会工作者掌握着大量求助案主的资源分配权,因而会受到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支持原则,不徇私情,抵制亲朋好友等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织成的关系网的束缚、压力和影响,杜绝厚此薄彼现象。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决不迁就,对符合条件的人绝不刁难。三是尊重案主,保守隐私。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权利,工作中涉及案主的有关情况、资料、文件记录应予以保密。即使案主本人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也要为案主保密。要告诉案主有关保密问题的规定,有关资料使用的目的,使案主知道有关自身情况的工作记录,尊重案主解决问题的选择权。

任何社会工作的开展都是社会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它不仅规范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也规范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 4、社会工作价值

著名的社会工作专家布特雷姆(Z. T. Butrym)在其著作《社会工作本质》一书中曾指了,社会工作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假设:一是对人的尊重;二是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三是坚守人有自我改变、成长和不断进步的潜能。上述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与伦理发展,也对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的变化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理解社会工作价值的内涵,并深入了解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真正内化专业理念和付诸专业行动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1、社会工作价值的概念

价值是人们对社会中一切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或评价。社会工作价值不是别的,它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奉行的一套基

16

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社会工作所奉行的价值与其他领域所奉行的价值以及社会一般价值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

社会工作价值的建立与履行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标志。具体来说,社会工作价值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社会工作价值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从而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质,使得它同其他社会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2)社会工作价值对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提供了指引,从而确保专业行动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减少对服务对象造成的各种潜在的或实际的伤害。

(3)社会工作价值通过对专业共同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从而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的内容

作为一个职业和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已经跨越了国界。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有如下6个方面:

(1)服务大众。社会工作者应当将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超越个人利益为社会大众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

(2)践行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应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努力推动社会变革,在服务中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并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要,在社会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倡导和寻求积极的社会变革。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社会工作者对每一位服务对象都给予关心和尊重,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服务对象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对文化和种族的多元性保持开放与敏锐的意识。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工作是处理人的问题的工作,涉及人与人的沟通和互动行为。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包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换位思考)、建立积极和良性的沟通交流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彼此分享和相互帮助。

(5)待人真诚和守信。社会工作者应坦诚地对待服务对象,并敢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真诚地分析自我的问题和需要,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好学的精神,坚持在实践中再学习和再教育的理念,不断增进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掌握新技能,从而提升专业实践的效率与效果,改善服务对象和社会大众的福祉。

3、社会工作价值的体系

社会工作价值受到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集体主义等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成为一种系统的、成熟的引领社会工作者从事专业实践的指南,同时它也是内化于社会工作者专业实践的精神标准。具体而言,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可以通过以下5个方面来体现: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看做是一个与自己有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和有能动性的个体,要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将他们视为合作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民主工作关系。

(2)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专业的立场,在实践中努力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不断学习和充实专业理论、技巧和知识,提高专业实践的效率和改善服务的效果,强化专业服务的标

17

准。作为专业共同体的一分子,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促进专业的发展,并坚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看法。社会工作者常常是在机构中开展服务的。因此,社会工作者应维护服务机构的政策、立场和管理规则,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尽力做到公正合理地处理个人与机构的关系,尽量避免在外部服务机构进行批评。在机构管理实践中,社会工作者有权对服务机构的运作、服务模式、人员管理等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同时,社会工作者也有义务帮助服务机构的管理者不断提高机构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4)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不断改进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增进总的社会福利水平。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公平正义原则,对最不利的弱势人群的需要给予优先满足。社会工作者在推行社会政策和提供社会服务时,要坚持效率与平等兼顾,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的效果,最大程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社会工作者都是有理想的一群专业工作者。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前途和远景始终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相信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并愿意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通过专业实践和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进程。当然,社会工作者不是空想主义者,也不是简单的理想主义者,而是相信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曲折和困难,但坚持认为,通过人类不懈的追求和奋斗,通过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不断改善社会服务,人类社会就可以变得日益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获得质的改善。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在社会工作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确立与发展是专业价值的具体呈现和外化,也是专业的核心标志之一。在社会工作专业活动领域,专业伦理可以有效地规范和指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履行助人的服务职责。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概念

伦理亦规范,是评判有关行动的标准。伦理可分为个人伦理和专业伦理。个人伦理指个人对其群体相对的与相互的关系,以德行为中心。专业伦理指专业团体对其案主的专业关系与服务,以责任为中心。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一整套指导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伦理源于价值并且与价值保持一致。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变为行动的行为守则。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定了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在现实中就是以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守则为准。总的来看,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基本包括下列几方面: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 (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遵循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保障专业的完整性,遵循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

(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促进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参与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参加适宜的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

18

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来看,它主要强调了3个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社会工作者要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重,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为优先考虑,保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坚持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在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发生冲突时,社会工作者要坚守专业信念和原则;三是坚持专业伦理的权威性,并坚持自我约束,积极推动专业服务和活动的发展,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

3、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与抉择

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者实务工作的指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很难依据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做出既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又符合各方利益的选择,因为现实远比理论要复杂丰富得多。社会工作者遇到的每一个受助者都各有差异,从个人出生的背景、生长的环境、遗传禀性、个性特征,到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持有的价值观念以及面临的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常常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伦理困境。“所谓伦理的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由价值观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时常把社会工作者置于困难的伦理抉择面前。与做出技术性选择相比较,做出适当的伦理抉择是对社会工作者更为严峻的考验,但也是任何社会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这其中涉及责任和义务的优先权、伦理抉择的过程、伦理抉择的模式等问题都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伦理两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①保密与保护权益或遵守法令之间的两难;②案主自决与干涉主义之间的两难;③专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冲突;④资源分配的议题;⑤专业价值与受聘机构的冲突。

虽然没有一种精确的公式可以解决伦理上的两难,但是依循如下步骤可确保伦理两难的各个层面都兼顾到,有助于社会工作者破解伦理的难题。

第一步:理清伦理的议题,包括冲突的社会工作价值与责任。 第二步:尝试找出所有可能被伦理抉择影响到的个人、团体与组织。

第三步:尝试找出各种可采取的行动以及参与者,并评估每种行动的利弊得失。

第四步:谨慎检视赞成或反对每种行动的理由。考虑:①伦理守则与法律原则;②伦理理论、原则与指导方针;③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与原则;④个人的价值观(包括宗教的、文化的、种族的价值,关于政治的意识形态),尤其是那些与自己价值观相冲突的部分。

第五步:征询同事和专家的意见(如机构工作者、督导、机构行政人员、律师、伦理学家等)。 第六步:作抉择并记录作抉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伦理优先权排列次序的不同选择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决定。西方有很多学者认为,应把保护生命(包括身体健康、食物、住所、心理健康等)放在优先权列表的最高位置,其次强调平等与差别平等、尊重案主自决权的重性,然后依次强调最少伤害、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等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还提出:个人福利的权利优先于法律、法规和组织的规定;防止伤害的义务,以及提升公共利益的义务如居住、教育以及社会救助优先于个人财产所有权的权利。这似乎可以看作为经过强化法制和经济利益过程之后的现代西方国家向“以人为本”的回归,对于正在建设法制国家和强调经济利益的中国来说,是很好的借鉴! 5、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与专业伦理的构建

在中国,社会工作价值和专业伦理的确立不仅应该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更要考虑具体的国情、社情和民情。

1、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构建

在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工作价值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19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困难,协调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服务活动,它与人的问题和需要息息相关。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本着人性、为服务对象着想和谦和的态度,真诚地对待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及时地回应它们,并通过专业服务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以人为本不仅应体现在社会工作的具体服务实践中,还应该体现在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践中。

(2)接纳与尊重

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无论在哪一个阶段的服务过程中,都应该首先从内心真诚地对待所有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所有社会工作者而言,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一种一贯和统一的原则或立场。同时,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尊重不仅意味着在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保持的必要礼节与称谓,更重要的是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进行倾听、回应,及其在服务过程中真正将服务对象视为改变的一种力量。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问题及需要,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倾听、理解和回应,同时与服务对象一起寻找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从而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提升其社会功能。

(3)个别化和不批判

由于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的是与人有关的专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每个服务对象的个性与人格,充分理解服务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即使是提供同一类的专业服务,他们也要注意避免将服务对象看做是不同的个体,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特质(如年龄、性别、种族、生理-心理状况、文化背景、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政治倾向性等)对服务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潜在影响。而且,社会工作虽然是一种价值主导的专业实践,社会工作者仍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与价值观,更不应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服务对象身上。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与服务对象在一起工作,共同分享对问题和需要的看法,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在这些专业服务的各个环节,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力图实现自我决定的原则,不应直接或间接地强迫服务对象接受任何决定与服务。

(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坚持的主导政策方针,也是指导社会建设的核心原则。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者要将和谐与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价值观。和谐的内容包括多个层面,涉及家庭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群体关系和谐、干群关系和谐以及社区和谐等。发展则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不断探索与总结新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社会行政与社会服务的水平,通过人性的、有效的社会行政与管理,落实社会政策,实施有效的与适当的社会服务,从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满足不同人群的社会需要。

(5)平等待人,注重参与

社会工作的实践建立在专业的工作关系基础上,它要求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相互理解与合作,形成有效的工作关系,共同面对问题,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和想法,主动询问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尽量减少其主观判断和意见。在对服务对象的需要满足和问题解决策略上,社会工作者要试图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尊重服务对象个人的意见和决定,以避免因个人的主观独断和偏见造成服务对象有伤害。在社会福利服务政策和服务推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政府的代表或被委派推行服务,要尽可能站在居民的立场上,多倾听服务对象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尽可能提升政策和服务的效果。

(6)道德与责任并举

社会工作是一种服务过程,也是一种道德实践。社会工作者要将助人、满足困难人群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放在第一位,在服务过程中实践专业承诺。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通过专业服务和干预,帮助服务对象改善自我的能力,提升他们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潜能。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树立责任

20

意识,逐步强化自我改变和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减少服务对象对制度和外部支持体系的依赖,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7)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社会工作要帮助社会中有困难和有需要的人,通过提供必要的资源或服务,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从而实现自立自强。社会工作的目标不仅是帮助有困难或需要的个体和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和发展中的困难,改善他们的社会功能,促进他们融入社会。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还要致力于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改革,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平等和公正。社会工作的实践是既注重个人的需要与服务,也关注社会层面的改革与政策变革。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在帮助个人和实现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上努力促进人类、制度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2、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构建

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建设方面应当注重几个基本原则:

(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初期发展阶段要着力解决一些重大的制度问题和相关的社会问题,专业伦理应该反映时代的问题和任务,也应该与现存的社会福利制度保持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体制变革和社会需要的一系列变化,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也应相应作出调整。因此,在某一时期制定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不可能涵盖所有问题,这一伦理体系或机制应在未来保持某种开放性,以及时对新的问题作出回应。

(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标准和伦理体系在中国文化和社会里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应与中国本土社会结合起来,在制定和确立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时候,就要以务实的态度来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差异。

(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里,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伦理原则与实践模式同政府的政治治理及社会行政实践应该进行协调,以充分反映现实情况、要求与专业实践的标准。

因此,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协助政府,为民排忧解难;依法行政,公正无私;坚持普遍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倾听沟通,有效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工作中同事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坚持政策与管理的理性原则,注重服务中的人情味;平衡个人利益满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异。 6、精神分析理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希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一个影响了20世纪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学者。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对社会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887年,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病理学家,开始采用催眠术对歇斯底里症进行治疗和研究,1923年发表《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和关于治疗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所阐述的无意识现象以及与此有关的疾病,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它曾在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中处于垄断地位。促使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盛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20年代社会工作方法在助人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二是儿童引导运动(child guidance movement)的推动;三是社会工作专业需要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战争受害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提供深入的精神服务。自此形成了所谓“精神分析洪流”。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1)心灵的构成。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的。意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

21

可以觉察的想法与感受。前意识是很容易变为意识的潜意识,亦即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不仅包括趋力、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核心的观点,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2)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go)。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它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发生改变。

自我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所以自我是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我的欲望以及超越我与外界的要求。

超我由自我发展得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也包含潜意识。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

(3)焦虑、防卫与转移

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

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

表:自我普遍的防卫机制 否定 替代 认同 投射 合理化 反作用 退化 压抑 升华 拒绝相信或感知现实状况 将感受与行为转换到另一个替代对象 有意识或部分有意识地打官腔另一人的特质,以降低自我贬抑的感受 将自己无法接受的特质归诸他人 为自己无法接受的行为寻找表现但合理的解释以维持自尊 压抑自己或社会无法接受的冲动并替代以相反的感受,如以爱代替恨 采用前一阶段的行为 将对自我构成威胁的冲动和想法放入潜意识中 一种正常且非导致压抑的替代行为方式,如将性冲动转化为可接受的释放方式 对攻击者的认同被心理动力学派视为非常重要的心理防卫机制,不仅是在儿童时期对父母亲的感受,同时也发生在个人一生当中面对握有实质权力的另一方时

(4)性心理的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他将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性的满足,释放能量。如果人的欲望不能得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焦虑,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成为人的问题行为,需要帮助和治疗。

口腔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一年,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在口腔期的初期(0~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唇与舌的吮吸活动,吮吸本身可产生快感,婴儿不饿时也有吮吸手指的现象就是例证。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

22

一个被“停滞”在口腔阶段初期的人可能从事大量的口腔活动,诸如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综合型人格。在口腔期的晚期(8个月~1岁),体验的感受部位主要是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撕咬活动,一个被“停滞”在口腔阶段晚期的人会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施虐型人格。

肛门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二年,动欲区在肛门区域。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吝啬、整洁两个方向发展。

性蕾期发生在生命的第三至第五年,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它是弗洛伊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恋亲情绪因儿童性别的不同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之分。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男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爱恋的心理和欲求,通过冲突和焦虑,男孩子终于会与自己的父亲产生认同作用,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女孩子度过了“恋父情结”阶段,与母亲发生认同作用,而开始习得女性的行为方式。

潜伏期是指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而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

生殖器期是指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而进入的人格发展最后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性爱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病。

2、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理性是无法察觉潜意识的经验。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在于揭示内在冲突的根源,使个人获得自我了解(self-knowledge)并能洞察和顿悟(insight)。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这也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早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点。

(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契约。因为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是一个重温过往痛苦经验的过程,必定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受助人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环境,以保证能够顺利地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受助人造成新的伤害。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受助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讲出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治疗者要在其中看到内在联系,发现内在冲突。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理解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 3、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儿童时期的性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性对话。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要与受助者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受助者的态度,治疗者要保持专业、同理的态度,同时还要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受助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这样,他才可能将痛苦讲述出来。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即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和诠释。

20世纪60年代之前,精神分析理论主导了社会工作治疗的方向。在美国,社会工作一度几乎等同于个

23

案工作,个案工作又几乎等同于精神分析治疗,由此可见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要求社会工作服务于广大人群。这就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不可能再有充分的资源与时间提供精神分析理论所要求的深入、耗时的治疗。与此同时,各种不同的理论开始出现。由此,使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逐渐减弱。至今,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治疗方法。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根本性影响。

7、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整合而来的。尽管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渊源,但是,在实践中二者被整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更有效的服务手段。

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在巴甫洛夫用狗做的经典实验中,狗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铃声与食物的反复结合,使铃声具有了直接引起狗分泌唾液的作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行为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崛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人格和智力的主要测量工具。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行为主义认为,除了些天生的反射行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环境对人类行为发生作用,主要是通过“学习”的过程发生的。因此,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这种理论成为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认为治疗的焦点在于弄清楚什么事情可以持续引起人的行为发生转变,而不去关注人的心理的内在变化。行为主义所致力的临床行为改变,在某种意义上所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引起行为的原因。

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分道扬镳。阿德勒认为,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过度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在阿德勒看来,人类行为来自性方面的动力远不如来自社会方面的动力。而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所塑造的。这包括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个人的信念、期待等。而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行为,更会影响个人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是: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认知学派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行为和认知是相伴而生的,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

1、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

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化思考”(automatic thinking)机制的影响。所谓自动化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思考与行动自动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假思索地行动。正因为行动是不假思索的,个人的许多错误的想法、不理性的思考、荒谬的信念、零散或错置的认知等,可能存在于个人的意识或察觉之外。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将这些已经可以不假思索发出的行动重新带回个人的思考范围之中,帮助个人在理性层面改变那些不想要的行为。

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即:真实发生的事件,人们如何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其所遭遇的事件和人们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此事件的情绪结果。他用这个框架来说明人们的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是理性的,则情绪是正常的;相反,如果人们的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是非理性的、扭曲的,则人们会逐渐发展出不正常的情绪、情感和行为。简单来说就

24

是,如果人们有正确的认知,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的认知是错误的,则他的情绪和行为都可能是错误的。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其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归因和认知治疗原则三个方面。所谓问题解决是增强个体界定问题、行动目标、规划及评估不同行动策略的认知能力。达到能够在不同情况下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行动目标。所谓归因是指个人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的解释。所谓认知治疗原则,指的是修正一些认知上的错误的假定,包括过度概括、选择性认知或归因、过度责任或个人肇因假定、自我认错或预罪、灾难化思考、两极化思考等。

2、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

第一,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由学习改变的。

第二,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在认知行为理论看来,服务对象的问题不仅是外在行为层面的问题,更是认知的结果。个人能力不足、习惯性思维都可能造成个人认知错误,以致无法发出正确的行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不仅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而且还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

第三,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服务对象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其问题的前提。

(2)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第一,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认知行为学派主张,个人的知识经验的形成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认知和生活形态是通过正确解读外在环境事件的意义,有效地自我调适来建构和调节的。

第二,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认知行为学派认为,帮助服务对象的关键是协助他(她)自助、自立,使其能够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成为自己的咨询者和帮助者,以达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效果。

第三,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助人和自助的目标。

(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第一,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第二,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第三,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第四,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认知行为学派在助人的过程中为了使服务对象改变,一方面要协助他(她)做到自我了解、自我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提供外在监督,实现自我控制与外在控制的结合。从专业的助人过程来讲,有三个方面:

第一,确定评估重点。根据认知行为理论,评估的重点应该在于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即思想如何推动情绪和行为,行为如何带动了思想和情绪,情绪又如何影响思想和行为。

第二,专业关系的建立。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约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所谓结构性的和有期限的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见面的次数、每一次见面的主题及目标都是确定的。专业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是否与

25

信任。在接纳与信任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服务对象学习改变错误的认知,形成应对错误认知的行为。在专业关系持续期间,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反省,因为服务对象可能会将他对生活中的重要的人的期待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这是处理专业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者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帮助服务对象建立正确的认知。

第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关系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一个是教育者的角色,一个是伙伴的角色。作为教育者,社会工作者要做到教会服务对象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与技巧来检验自己的认知与行为的改变。作为伙伴,社会工作者要陪伴他(她)一起探讨其思维方式,讨论应对其认知错误进行修正的目标与策略,并协助他(她)学习正确的行为,规划自己的生活方式。

(2)社会工作的策略及步骤

认知行为学派助人的一般过程是首先帮助受助者改变错误的认知,然后根据社会学习原理用正强化、负强化和示范的方式帮助受助者逐渐形成想要的行为,除去不想要的行为,并使受助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 第二,要求受助者自我监控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或者进行自我对话。 第三,探索受助者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 第四,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

第五,检验受助者新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 认知行为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因此,其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认知行为理论由于综合了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因此,它能够做到从内在的认知和外在的行为两方面着手帮助受助者实现改变的目标,而认知的改变和行为的改变又是相辅相成的。当然,认知行为理论也存在一定的限制。首先,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人的心理功能是认知、行为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三者的交互作用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在助人实践中很难明确分清三者的不同作用。其次,认知行为理论对个体的认知能力有较高的依赖,所以在面对缺乏足够认知能力的个体来说,其适应性就受到很大限制。 8、社会支持理论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而产生的。社会支持在人类社会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社会支持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鲍尔拜首先在精神医学领域提出了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强调早期关系(特别是与父母的关系)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柯伯和卡塞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工具性支持和情绪性支持。斯拜科特提出网络干预(network therapy)概念,并以社会网络干预的方法训练治疗者,推广社会网络治疗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社区支持计划(CSP,community support program)迅速发展,特别是针对精神病患者离开治疗机构回归社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帮助病患者学习社交技巧和参与休闲活动,从而帮助精神患者真正回归社区。在这个过程中,非正式网络发挥了不能代替的作用。1987年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组织(NIMH,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将非正式网络支持纳入到精神病人的康复计划中,强调在自然网络中而非治疗机构中康复,其最终目标则是自然地回归社区。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支持理论得以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在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界,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支持概念的研究;二是关于影响个人发展和使用社会支持因素的研究;三是关于社会支持影响个人心理状态的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压力、社会支持、应对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

1、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26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又可以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社会资源是指个人社会网络中的广度和网络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1)社会支持的概念

关于社会支持的概念有很多讨论,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给予不同的界定。林南(Lin. N,1986)综合了众多学者对社会支持的讨论给出了一个综合的定义: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社会网络只是个人可以直接接触的一些人,包括亲戚、同事、朋友。这些人对于个人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亲密伙伴是个人生活中的一种紧密关系,关系中的人认同和期待彼此负有责任。工具性支持包括引导、协助、有形支持与解决问题的行动等;表达性支持包括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认可等。

(2)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

社会工作者对影响服务对象社会支持因素的准确判断,是提供有效服务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找到其个人问题产生原因的一个重要线索。一般来说,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发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第一,发展因素。一个人对关系的内在呈现是自出生以来就不断发展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个人对关系的观感是个人的内在特质和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关系观感直接影响着个人以后的关系的建立。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社会支持,其关键的问题在于过去的经验如何影响其今后的社会生活。进一步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则在于如何改变个人过去生活中的负面经验或弥补个人生活经验的不足,以图改变个人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

第二,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指个人的人格因素,包括自尊程度、社会性和控制场域对发展和使用社会支持的影响。一般来讲,低自尊对于建立关系是一个不利的因素,而高自尊者可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一个对自我的评价高的人,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而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性高者倾向于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就可能建立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而自主性高者则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利用社会资源网络的倾向不高。

第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中的作用体现于不同类型的生活环境。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个人更容易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也更倾向于利用支持网络;在封闭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个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利用就会相对减少。

总的来说,发展因素、人格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个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对于每个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来说,这三个因素会有不同的组合,因此导致每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都是不同的。另外,每个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利用也是不同的,因此,最终社会支持网络对于个人的意义是什么,还要有赖于个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认知与运用。

2、社会支持理论的实务模式

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一定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一种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应该发挥两个作用:一是以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帮助,以满足其当前比较紧迫的需求,或者提供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所不能提供的社会支持。

27

这时,社会工作机构暂时性地成为其社会支持网络的一部分。二是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其补足和扩展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其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干预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要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其次是拟定具体的帮助计划,实施帮助。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评估包括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指的是网络的组成,包括人数、网络所包括的人员的类型(职业和领域)、网络中人们之间的距离等。内容则是指网络所发挥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和表达性支持。评估又可以在个人和社区两个层面进行。个人层面的评估首先要确定网络所包括的人员的生活领域,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员对于服务对象的重要性。社区层面的评估可以针对服务对象所生活的社区,也可以是一般性地对社区内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但是,无论是围绕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还是一般性地对社区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即主要评估社区中有哪些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资源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现有资源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3、社会支持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点在于帮助其学习如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反映的是个人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状态。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通常是社会弱势人群。在对他们实施帮助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作出必要的评估,确定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其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能够帮他们建立哪些新的连接。在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要使社会支持网络切实能够发挥支持功能。社会支持网络通常能够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即预防、治疗和恢复。

在运用社会支持网络时需要注意,社会支持网络不仅是一个有效的工作手段,同时也是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对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运用和改善社会支持网络,使之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解决其问题。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专业人员在充分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同时,应该注意帮助服务对象学会认识和利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并进一步重建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 9、生态系统理论

人类的社会环境是错综复杂的,每一种环境因素都在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或大或小的作用。系统生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面对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视角。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在不同的时代融入了不同理论概念。正是因此,生态系统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的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深受达尔文的进化论,特别是“适者生存”观念的影响。20世纪初,玛丽·里士满和珍·亚当斯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分别以不同方法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她们选取的理论倾向成为生态系统理论的先导。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众多学者都对系统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到了80年代,杰曼(Germain)和吉特曼(Gitterman)等人综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提出了社会工作的“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中来考量社会工作的实施。 1、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环境之中。

(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

28

2、生态系统理论的实务原则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系统理论强调要理解个人在家庭、团体、组织及社区中的社会生活功能,社会工作者应该从生活环境的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关联之处入手。一般认为个人所生活的系统可以分为4个层次:微观系统,指的是亲密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形态和角色扮演;中介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情境间发生的关联及其历程;外在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关联情境,并在同一个间接的外在情境中发生关联;宏观系统,指的是各个系统层次在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民族团体中发生关联。不论求助者的需求表现在哪个层面上,其背后都与各个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要求社会工作者对所有相关系统予以关注。埃文斯和科尼(Evans & Kearney)提出了系统模式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使系统理论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服务实践相结合。其内容是:

(1)系统观点有助于维持实践的一致性,从服务对象的处境出发,看到他们的限制和机会,分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权利、责任及其可能的影响。

(2)要充分认识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决定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和可能的回应方式。 (3)要采用积极视角,在不利情境中看到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 (4)要辨识行为模式以看到积极的可能性和应改变之处。

(5)系统理论重视过程,即关系和互动是如何产生的,内容和结果如何。要看到服务对象的正面技巧和积极关系,并尝试将它们转移到另外的情境中去。

(6)与他人一起工作也是系统理论的重点,包括重视他人、个人支持网络、机构和社区资源。 3、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即我们必须将个人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去解决问题。

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问题。 (2)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着手。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作出新的判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10、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可以包括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做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实现了“人的发现”,人的价值包括尊严、才能和自由得到了承认。经过启蒙思想家的努力,在西方社会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的神本主义逐渐被人本主义所取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命新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既反对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中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把意识看做是行为的副现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趋善的。 1、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以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源于人本主义哲学,它相信人的理性,认为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选择行动。人本主义关注人类的理智能力,相信人有能力运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的命运。人本主义学者卡尔·罗杰斯(C. R. Rogers)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临床社会工作的理念。临床社会工作者吸收罗杰斯的观点,提出了

29

社会工作专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原则,即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或同感)。后来,罗杰斯的观点被应用于社区工作、组织和政治发展,提出社会工作应该促使人们掌握我们都拥有的“个人权力”以实现其目标。

2、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格拉斯曼(Glassman)和凯茨(Kates)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他们对小组工作的看法。他们认为小组过程是一个小组成员之间的民主过程。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是:

(1)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能力。强调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尊重,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协同社会工作者一起对每一个成员表现出关注。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在小组过程中要强化每一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感。

(3)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在小组工作实践中,强调每一个成员都要看到关注,小组成员的归属权利要得到尊重,小组要能够包容每个人的个性。

(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强调小组是全体成员的小组,每一个人都具有参与决定小组事务的权利。

(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小组重视创造鼓励表达的气氛,让每一个成员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

(6)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个人的差别都要得到尊重。 (7)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人本主义取向的小组工作允许小组成员利用小组寻求他的个人发展,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民主互助体系,在小组工作中要创造条件帮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11、存在主义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期,存在主义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其含义是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存在主义成为一种助人模式是从心理治疗开始的。20世纪30年代,弗兰克尔(Frankl)主张心理治疗的对象不是弗洛伊德理论所主张的“潜意识”,而是要针对人类的本质“存在”。从存在出发,分析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发挥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治疗过程中,帮助服务对象通过体验爱、苦难来发现生活的意义,促进服务对象更具有责任和理性。 1、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因为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人类能够通过个人的自由去创造或界定自我,人格和社会结构是自由的人们选择的结果。因此,人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人的自由不包括免除责任的自由。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自由首先表现在他认识到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而缺乏自由。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社会工作者必须明确,受助者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受助者选择他们的目标,克服实现目标的限制。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将负面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因素。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关注受助者的主观经验。 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提出了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5个基本概念:

30

(1)觉醒,即个人意识的觉醒。这个概念指的是人的自我意识要经历一个对自我不真实生活的幻灭,进而到对真实生活的正视过程。存在主义认为,觉醒的过程是要经历幻灭的过程,个人的成长必然要经过这种负责任的行动,才能达到个人的独特性。

(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痛苦的意义源于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生命的态度,存在主义认为痛苦是必然的,痛苦对人的生命具有指导性。存在主义强调对过去经验的解释对于未来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选择的自由。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主观性和选择的自由,强调个人在主观上具有选择与改变的能 (4)对话的必要性。存在主义认为,人是无法独立生活的,个人必须通过他人的反映来彰显自己的意义,并根据这个意义来选择行动,个人的成长就是在他与别人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

(5)实行。实行是指在社会工作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如果希望受助者能够肯定他自己的独特性,就必须通过社会工作者对受助者的肯定来实现。

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临床治疗者强调,不应预先设定受助者应该如何生活,应该肯定受助者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有选择的能力与自由,而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协助受助者肯定自己的本质。 2、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认为包括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意义 12、增权主义理论

社会工作所面对的群体常常是社会中权能(power)最弱的人群,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能力也是最低的。但是,这种状态并非他们自身的缺陷,他们权能的缺乏是由于社会中最强势力量的压迫使他们形成了无力感、无助感、疏离感和失去自控感。增权理论强调的是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增强他们的权能。一般认为,增权(empowerment)概念最早就是由美国学者巴巴拉·索罗门(Barbara Soloman)1976年出版《黑人的增权: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一书中提出的,并使增权的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索罗门的著作描述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中受到“制度性种族主义”的压迫和疏离。社会工作则应增加黑人在这种社会状况下的权能,促进社会改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取向与增权的观点一直相吻合。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权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增权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都有快速发展。这个时期社会工作强调尊重受助者,帮助其增强权能,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和需要进行自主判断,并鼓励有相同处境的受助者建立互助团体,在团体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摆脱无力感,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1、增权取向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增权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作为受助人提供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者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增权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以下几点: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从增权观点来看,他们之所以会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经济不安全,又缺乏参与政治机会的环境之中。因此,不利的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比其他人群更强烈的压力,形成强烈的无力感。根据索罗门的总结,造成无力感的根源有三个:一是受压迫团体的自我负面评价;二是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三是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3)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

(4)受助者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受助者的权能不是社会工作者给予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受助者消除环境的压制和他们的无力感,使他们获得权能,并能正常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

31

(5)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社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于受助者与环境之间是否能够实现有效互动,从而实现自己。 2、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

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反对传统社会工作扮演施恩者的角色,尽管他们也承认受助者是受害者。他们认为重要的是帮助受助者消除环境的障碍,鼓励受助者自己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帮助他们确立自信,增强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增权观点已经为社会工作者广为接受,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从伦理价值、干预认可、概念框架和助人过程4个方面来阐述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

(1)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在伦理价值上强调推动社会正义、尊重受助者自决与自我实现,并让受助者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订。

(2)干预认可是指来自各个方面的对干预计划可能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要尽可能在各方面允许的范围内为受助者争取更多的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协调各方面的限制,使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达到一致。权能指的是一种能力,具有权能的个体能够在社会中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社会资源,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空间。相反,如果个人对自己生活空间的掌控受到阻碍,从而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活动,就是缺乏权能。

(3)在概念框架方面,增权观点认为,权能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权能是可以不断被衍生出来的。权能一般发生在三个层次上:一是个人层次,包括个人感觉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二是人际层次,指的是个人和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三是环境层次,指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权能发展的制度安排。

(4)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注重独特的助人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受助者与社会工作者要建构起协同的伙伴关系;第二,重视受助者的能力而非缺陷;第三,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第四,确认受助者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第五,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权”状态中的人成为服务对象。 3、增权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索罗门提出要从以下4个方面帮助受助者提高权能: (1)协助受助者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2)协助受助者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3)协助受助者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其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者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4)协助受助者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李(Lee)根据增强权能理论的要求,提出了社会工作的10个实践原则:

(1)所有压迫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是破坏性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该挑战环境的压迫。 (2)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压迫的环境采用整体视角。 (3)人们自己要增强自己的权能,社会工作者是协助者。 (4)推动具有共同基础的人们需要相互增加权能。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互惠关系。 (6)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7)社会工作者应该坚信人是胜利者而非受害者。 (8)社会工作者应该聚焦于社会持续不断的变迁。

(9)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

(10)干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建立合作关系,满足服务对象眼前的需要,包括连接服务对象所需的资源、开始提供意识觉醒、寻找和申请资源;二是教授技巧和知识,并评估服务

32

对象的权能动态机制,包括各类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三是集体行动,旨在形成集体、参与倡导或进行社会行动。

在增强权能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而是要与受助者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他们视助人过程为分享权能的过程,因为通过分享,可以使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权能。权能不是由他人授予的,而是在人们的积极互动过程中不断生长出来的。在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中,如果存在权威,只能降低受助者的权能。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真正做到与受助者对话,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真实的经验。在针对团体运用增强权能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鼓励团体成员建立协同关系,形成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在与受助者的关系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多元的,但最基本的角色是受助者的伙伴。

经过多年的发展,增强权能的观点已经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取向。增强权能理论看重受助者的长处、受助者的主体地位和个人价值。但是,增强权能观点社会工作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例如有人批评增强权能社会工作过度注重个人层面的增强权能,而对社会变革关注不够;不同个人的权能可能彼此冲突,当两个人处于同一个环境中时,增加谁的权能,如何选择,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难题。因此,增强权能观点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还需不断完善。 13、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发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 in Social Casework)一文,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学者霍利斯(Florence Hollis)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各种相关的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1)理论假设

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人在情境中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认为影响人的行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认为导致服务出现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成长早期未实现的欲望或诉求压抑,对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形成压力;其次,当前的压力,迫使早期的问题显现出来;第三,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有效应对外在环境的要求。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这3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心理出现困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他们也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治疗技巧

①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前者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支持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和同感等方式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给予服务对象必要的肯定和认可;直接影响则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

33

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探索-描述-宣泄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让服务对象解释和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的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冲突,调整服务对象的不良行为。后者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现实情况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心理动力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人格发展反思则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以往经历、调整自己人格的技巧。

②间接治疗技巧。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家人、朋友、同事、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它扩展了个案服务介入的焦点,构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技巧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依据生理医学模式,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实施阶段。这三个实施阶段相互影响、紧密关联,形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自身的特点。

①注重从人际交往的情境中了解服务对象。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研究阶段是指从第一次与服务对象接触到完成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资料的收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在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过程中,只有把服务对象放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的情境中,并把服务对象目前的内心冲突与以往的经历联系起来,才能准确揭示服务对象困扰产生的真实原因。

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阶段是指对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估;缘由诊断则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分类诊断是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

③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阶段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它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主要用于5个方面的治疗工作:一是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二是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三是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四是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五是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思想来源植根于行为治疗原理(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贝克(A. T. Beck)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认知治疗理论,强调认知因素对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影响,成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重要思想来源。为了扩展服务的效果,七八十年代人们开始寻求和探索将认知和行为因素结合起来的服务模式,形成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史华哲(R. Schwartz)1982年对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在社会工作领域的运用进行了总结。 (1)理论假设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包含2个基本假设: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假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日常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估就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情绪。这样,认知、情绪和行为就会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形成相互影响的循环圈。可见,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把人的问题归结为认知、行为和情绪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需要从认知、行为和情绪3个方面同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34

(2)治疗技巧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短期治疗模式,关注服务对象的此时此地的经验和感受。当然,它同时也关注服务对象的家庭背景、创伤经历和儿童早期的发展状况等。一般情况下,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根据服务对象问题的复杂程度安排5-20次的面谈。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案例,像人格障碍等,辅导面谈的次数可以超过20次。每次面谈的时间以45分钟左右为宜,每周1次。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主要包括:

①个案概念化。根据服务对象的心理结构和问题的特性,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原理个别化,以适合具体的具案。它要求从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原理设计针对具体问题的服务介入计划。而不是相反,依据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原理直接安排治疗活动。

②合作式的治疗关系。治疗师依据理解、友好、同理等原则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平等的合作治疗关系,组成调查研究小组,一起观察、一起建立问题的假设、一起设计和执行服务治疗计划等。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中,服务对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们可以参加治疗计划的讨论,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③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法,他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争辩、诱导或暗示,把学生导向预定的结论。社会工作中的苏格拉底式提问,即通过采用对话式提问调动服务对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揭示服务对象的无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强调让服务对象参与具体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强迫服务对象接受所谓的治疗理论和概念。

④结构化和心理教育。通过让服务对象设计日程的安排和提供反馈的方式,帮助服务对象规划自己的生活安排,提高服务对象的学习能力,最充分地发挥面谈辅导的治疗效果。而心理教育是指运用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呈现治疗的概念和要点。当然,在运用心理教育的治疗技巧时,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如自助的读物、手册和量表等。

⑤认知重塑。通过认知中错误的辩论、理性选择方式的列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式,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的能力。 (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在行为治疗模式基础上结合认知治疗的要素而产生的,它形成的目标就是想克服行为治疗模式和认知治疗模式的限制,把人的内部信息的加工过程和外部的行为调整结合起来。因此,认知行为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行为治疗模式和认知治疗模式,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①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模式非常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的内部信息加工的特点,把人的内部意识的变化过程也作为考察的内容。这样,借助于对人的内部意识过程的了解,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服务对象行为变化的规律,把认知和行为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

②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行为治疗模式注重人的行为的改变和学习规律,认知治疗模式强调人的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实际上,人的行为改变一定涉及内部信息的加工过程;同样,人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的改变通常也会带来人的行为的变化。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既看到人的行为改变的规律,又看到人的认知加工的特点,使内部和外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工作。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这种趋向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发展出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另一种倾向则

35

发展出不良的、非理性的生活方式。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它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人的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比较有影响的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beliefs),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知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通常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都是由引发事件直接导致的,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的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引发事件,像要求自己所遇到的人都喜欢自己,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所谓非理性信念是指那些把特定场境中的经验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所谓绝对化是指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希望自己的生活完美无缺;普遍化是指服务对象把自己对某件或者某些事情的看法概括为所有事物的普遍特性;抽象化是指服务对象把具体场境中得出的经验抽象为一般的准则。因此,帮助服务对象克服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最有效方法是协助服务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使服务对象形成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 (2)治疗技巧

①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即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它主要包括:一是反映感受。让服务对象具体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以及各种感受,从而识别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二是角色扮演。让服务对象扮演特定的角色,重新体会当时场境中的情绪和行为,了解情绪和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三是冒险。让服务对象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四是识别。根据非理性信念的抽象、普遍和绝对等不符合实际的具体特征分析、了解服务对象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②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即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它主要包括:一是辩论。让服务对象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质疑,动摇非理性信念的基础。二是理性功课。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非理性信念的语言模式,如“必须??”、“应该??”等,从而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三是放弃自我评价。鼓励服务对象放弃用外在的标准评价自己,逐渐消除非理性信念的影响。四是自我表露。借助社会工作者表露自己感受的方式,让服务对象观察和学习理性的生活方式。五是示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具体的示范行为,让服务对象理解和掌握理性的行为方式。六是替代性选择。借助替代性方法的寻找,帮助服务对象逐渐克服喜欢极端化的非理性信念。七是去灾难化。让服务对象尽可能设想最坏的结果,直接面对原来担心害怕的事件(灾难),从而使服务对象担心害怕中的非理性信念显现出来。八是想象。让服务对象想象自己处于困扰的处境中,并通过设法克服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方式学习和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为中心形成了目标清晰、要求明确的治疗方法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

①明确辅导要求。在服务对象接触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除了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之外,还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清晰简洁地介绍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基本原理,让服务对象认识到,真正导致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

②检查非理性信念。当服务对象了解了困扰产生的真正原因是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时,就需要鼓励服务对象寻找这些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并且协助服务对象理解这些非理性信念与具体的情绪、行为困扰之间的联系。

36

③与非理性信念辩论。找到了非理性信念之后,服务对象接着面临的任务是与这些非理性信念展开辩论,认识和了解这些非理性信念的不切实际的地方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且采取具体的行动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

④学会理性生活方式。了解了非理性信念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之后,服务对象就需要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并且与具体合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连接起来,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⑤巩固辅导效果。通过一些具体的练习帮助服务对象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理性的生活方式,巩固辅导的效果。 4、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task-centered model)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为了回应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雷德(William J. Reid)和沙尼(Ann W. Shyne)合作开展了一项为了促进个案工作服务效率的研究。1872年,雷德和艾泼斯坦(Laura Epstein)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Task-centered Social Case Work)一书,具体讲述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由服务对象自己选定的明确目标的任务中心模式。 (1)理论假设

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任务中心模式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5个方面的基本要求:①介入时间有限;②介入目标清晰;③介入服务简要;④介入效果明显;⑤介入过程精密。

在任务中心模式看来,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它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服务介入工作目标——解决问题的手段。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 任务中心模式在运用任务实现目标过程中非常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①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即由服务对象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处理问题、处理什么问题以及怎样处理问题等,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程度。②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即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介入过程中尽可能发挥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潜在能力,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2)治疗技巧

任务中心模式把沟通视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无论在辅导面谈之内还是之外,社会工作者只有借助具体的沟通行动,才能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服务对象,推动服务对象发生改变。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有效的沟通必须具备2个要素和达到5种功能。

有效沟通必须具备的2个要素是:①有系统。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所处的介入阶段以及此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与服务对象沟通,这种沟通需要集中焦点、不节外生枝,同时又与整个服务介入过程紧密相连,做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②有反应。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服务对象及时的回应,鼓励服务对象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让服务对象体会到社会工作者对他(或她)的关心和尊重,了解和分享社会工作者的经验和感受。

沟通要达到的5种功能是:①探究。明确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承担的任务。在确定了服务对象的任务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执行任务。②组织。规划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方式和目标,包括介入目标的解释、介入时间的安排、行动的规划和服务对象的参与方式等。③意识水平的提升。通过提供相关的资料,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认识和了解。④鼓励。强化或者激励服务对象的、有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和态度。⑤方向引导。向服务对象提供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建议和忠告,让服务对象及时了解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

37

(3)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问题的界定、服务对象的界定以及任务的界定是任务中心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任务中心模式的重要特点,因为只有清晰界定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为服务对象制订简要的服务项目。 ①清晰界定问题。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具备4个条件:第一,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存在;第二,服务对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第三,服务对象愿意处理这个问题;第四,服务对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有可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②明确界定服务对象。并不是所有的求助者都能成为任务中心模式的服务对象,任务中心模式对服务对象具有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2个方面:第一,服务对象必须是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且作出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求助者。第二,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③合理界定任务。在界定任务时,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3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而且也是可行的。这3个方面的因素是:第一,服务对象的问题;第二,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第三,服务对象的意愿。 5、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crisis intervention)是一种对处于生活危机状态中的人施以短期性治疗的方法。该模式最早是由林德曼(Erich Lindeman)和卡普蓝(Gerald Caplan)提出的。1946年,他们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从事预防自杀的研究,成立了预防自杀的危机介入中心。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1)理论假设

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它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在不断吸收其他理论以及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基本的概念。

①危机的定义。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危机通常可以分为2类:一是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例如入学、成长、结婚、生子、更年期或退休等所导致的危机;二是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例如,受暴力伤害、致使性疾病、失业、离婚、家庭遭遇灾难和亲人意外死亡等事件引起的危机。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②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出现以后,服务对象的身心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情境。危机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4个阶段:一是危机发生。在这一阶段服务对象面对生活中的意外危险事件而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张和不安,无法有效应对意外危险事件,从而导致危机的发生。二是应对。危机出现之后,服务对象就会设法解决面临的困难。三是解决危机。在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就会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或者消极退缩停止问题解决的努力,或者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策略。四是恢复期。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形成新的身心平衡状态。

(2)治疗技巧

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在综合运用这些服务介入技巧时,危机介入模式形在了有效调适和治疗危机工作的一些重要原则:

①及时处理。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按案、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伤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

38

②限定目标。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只有把精力集中在目前有限的目标上,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和处理面临的危机。

③输入希望。因为危机发生之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茫、无助、失去希望的状态,所以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激起服务对象寻求改变的愿望。

④提供支持。在帮助服务对象面对和处理危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当然,同时也需要培养服务对象的自主能力。

⑤恢复自尊。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社会工作者在着手解决服务对象的危机时,首先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⑥培养自主能力。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虽然服务对象在危机中自主能力有所下降,但社会工作者不能认为服务对象缺乏自主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 (3)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由于服务对象处于危机的状态中,社会工作者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的困扰,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危机介入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①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由于服务对象在危机面前通常表现出迷茫、不安和不知所措,而且时间又非常紧迫,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②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危机之后经常伴随服务对象的是一些破坏行为。因此,作为危机介入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服务对象的情绪在危机中通常是非常不稳定的,表现出紧张、不安、迷茫、无助和沮丧等,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心的聆听、感情的支持等技巧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

④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一旦服务对象的情绪稳定之后,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制订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标的介入计划。在服务对象周围其他人的支持下,协助和检查计划的执行,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危机的影响。 6、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总结自己的临床辅导经验后提出的。1951年罗杰斯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注重感受和反映服务对象的内心变化。1957年罗杰斯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得出促使服务对象改变的一些充分必要条件,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和交流。1974年罗杰斯将自己的辅导模式正式命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又称人本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①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本治疗模式吸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在生理方面表现为一切生物所共有的发展动力,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人所特有的充分发挥自身各种能力的自我实现倾向。

②自我概念。罗杰斯把自我概念界定为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以及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三个部分。罗杰斯认为,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与周围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人的态度和反应方式的影响他(或她)的标准。这样,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的

39

形成就会受周围他人价值标准的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依赖周围他人的价值标准,并以此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式,就会与自己的真实需要发生冲突。

③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当他人的价值标准内化为服务对象的内心要求时,就会使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服务对象通常借助曲解或者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一致,这时的内部心理状态称为心理适应不良。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上的一致,这个时候服务对象就会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严重的导致心理适应的失调。 (2)治疗技巧

人本治疗模式认为,如果集中关注分析和治疗服务对象的问题,可能会把社会工作者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给服务对象,反而妨碍服务对象的自我成长。因此,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罗杰斯把这种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各种潜在能力的人概括为5个方面的特征: ①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物,具有基本的安全感,是理性的人。 ②能够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

③能够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并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 ④面临众多的选择,而且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 ⑤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3)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①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人本治疗模式把个案辅导工作的中心集中在社会工作者自身品格和态度的培养上,认为社会工作者只有提供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怀,全身心地与服务对象交流,才能为服务对象创造和谐、信任、宽松的辅导环境,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

②强调个案辅导关系。罗杰斯对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积极有效的辅导关系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这种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表里如一。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感受开放,让自己的意见和态度与自己的真实感受相一致。第二,不评价。社会工作者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服务对象的感受和行为,把自己的价值作为标准强加给服务对象。第三,同感。社会工作者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处境中,从服务对象的角度体会和理解对方的各种内心感受,做到感同身受。第四,无条件的接纳。无论服务对象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社会工作者都需要采取接纳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本身。第五,无条件的爱。无论服务对象怎样表现,社会工作者都需要给予真正的关心和尊重,让服务对象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成长。第六,保持独立性。社会工作者需要让服务对象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关注自己的各种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挥。

③关注个案辅导过程。人本治疗模式非常注重个案辅导过程,认为借助具体的个案辅导过程,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让服务对象体会此时此地的各种内心冲突和不安,了解自己的真实的需要,发挥自己的各种潜在能力。 7、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是由米纽秦(S. Minuchin)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提出的。米纽秦在早年帮助纽约贫民窟的孩子时发现,受帮助的孩子大多来自家庭结构不完全而且父母不尽职的家庭,这促使米纽秦从家庭结构的整体角度着手理解和帮助有问题的孩子。20世纪60年代初,米纽秦总结自己的实际辅导经验提出结构式家庭治疗法。70年代之后,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成为家庭治疗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服务模式。

(1)理论假设

40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它的基本概念涉及如下4个方面:

①家庭系统。家庭由于不同的成员组成,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组织化的系统。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单个家庭成员所不具有的性质,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方式和过程。因此,在辅导过程中不是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而是直接中断家庭成员之间循环互动的方式,把家庭当作一个系统。 ②家庭结构。每个家庭都具有一定的结构,这些结构涉及家庭系统中的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以及权力结构等。一是次系统。在家庭系统中存在着像夫妻、亲子等更小范围的系统,称为次系统。二是系统之间的边界。家庭以及家庭内次系统之间都具有与周围分割的界限,这些界限就是边界。三是角色和责任分工。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功能正常的家庭中每个成员能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四是权力结构。每个家庭都具有一定的权力运作方式,称为权力结构。它与家庭的角色和责任分工有关联,但不完全重合。

③病态家庭结构。米纽秦具体总结了病态家庭结构的基本方式,包括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和倒三角等。一是纠缠与疏离。家庭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边界不清晰就会出现纠缠与疏离的现象。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过分密切,称为纠缠。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过分疏远,称为疏离。二是联合对抗。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时,有些成员就会形成同盟,与其他成员对抗,这就是联合对抗。三是三角缠。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第三方实现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就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这种现象称为三角缠。四是倒三角。有些家庭的权力并不集中在父母亲手里,而由孩子掌握。这时就会出现权力结构的倒置现象,称为倒三角。病态的家庭结构会妨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

④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自身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周期,从两人组成家庭的形成期到增添第一个孩子进入发展期,再到家庭基本结构稳定的扩展完成期,孩子逐渐长大离开家庭之后进入收缩期,直到所有孩子离开家庭完成收缩期,最后家庭面对解体的解组期。 (2)治疗技巧

①重演,即让家庭成员实际表现相互交往冲突的过程,呈现家庭的基本结构和交往方式。

②集中焦点,即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家庭交往方式与问题的关联上,避免家庭成员回避问题。 ③感觉震撼,即利用重复、声调的高低和简洁的语词等方法让家庭成员明了社会工作者谈话的内容。 ④划清界限,即帮助家庭成员划清交往的办界线,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变得更有弹性。

⑤打破平衡,即协助家庭成员挑战家庭的病态结构,改变家庭的权力运作方式,打破原来病态家庭结构的平衡。

⑥互动方式,即让家庭成员了解相互之间的关联方式,明白自己是怎样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

⑦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即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家庭成员提供专业的意见和解释,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合理的观察生活的视角。

⑧似是而非,即通过强化问题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使原来模糊不清的错误想法显现出来,从而为家庭成员了解和改变问题背后的错误想法提供机会。

⑨强调优点,即引导家庭成员关注整个家庭或者个人的优点,避免过分关注家庭的不足。 (3)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实施过程包括前后相连的3个主要阶段:进入家庭、评估和介入。在这三个主要阶段的介入过程中,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焦点的工作。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进入服务对象的家庭,通过观察服务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和过程,了解服务对象家庭的基本结构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结构式家庭

41

治疗模式非常注重家庭结构的认识和把握,要求社会工作者进入实际的家庭环境中认识和了解服务对象家庭的基本结构和交往方式,并通过整个家庭结构和交往方式的改变削除服务对象的问题。

②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在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家庭功能的失调作出判断。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观察评估的基本框架包括:第一,家庭的形态和结构,即家庭的规模、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价值观、文化、家庭内的联盟、家庭的边界、家庭成员的归属感以及家庭的权力结构。第二,家庭系统的弹性,即家庭的适应和转变的能力。第三,家庭系统的回馈,即家庭对每个家庭成员的需要、感受、想法和行为等的回应能力。第四,家庭生命周期,即家庭自身发展变化的历程。第五,家庭成员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的关系。

③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根据评估之后制订的治疗方案展开各种服务活动。就一般情况而言,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需要完成3个方面的任务:第一,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当家庭成员遇到问题,通常会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某个家庭成员或者外部环境,忽视家庭成员交往方式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社会工作者需要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引导家庭成中直接面对家庭的交往方式。第二,改善家庭结构。家庭问题通常表现为家庭边界的不清晰,家庭成员之间或者过分疏远或者过分亲密。通过改善家庭的基本结构,就能发挥整个家庭的功能。第三,改变家庭错误观念。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期望、要求和价值观,社会工作者通过挑战家庭的一些错误的观念,让家庭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理解日常生活。 14、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42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1)理论基础

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最早源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如行为修正理论、学习理论等。此后,社会学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理论对治疗模式的影响也日渐深入。治疗模式关注小组组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认为这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而主要在于社会关系的失调,因此,强调通过小组活动来解决组员的社会化缺陷,重建其社会关系网络,恢复和发展其社会功能。其假设前提在于:个人的社会关系与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得到治疗和康复,改变有问题、有缺陷的行为方式,习得适应社会生活的经验,由此获得自我发展,改变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恢复和发展其社会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2)实施原则

治疗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其对象通常是有较严重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人格问题、精神异常或有社会偏差行为的人,工作的目标是通过治疗帮助组员个人在心理、社会和文化适应方面得到康复、发展和完善,并预防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的消极因素的出现。因此,组员在小组活动中获得的主要是矫治性的治疗,通过这种治疗以获得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帮助。社会工作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时,必须坚持和实施一些原则: ①综合性原则,即综合运用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临床社会工作的知识和实务技巧,明确治疗的方向,设计和实践小组治疗计划并控制小组的发展。

②建构型原则,即带领小组组员建构和发展社会性的治疗关系,以替代原来的、有缺陷的社会关系网络,并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的行为,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③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即设定每一个组员的个别性治疗计划,同时通过对所有小组组员个别性问题的综合分析,寻找小组共同成长的目标,实施整体性的小组治疗计划。 (3)社工角色

社会工作者在该模式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专家,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去诊断个人需要,安排治疗计划,并控制小组的发展进程。社会工作者也像一位家长或导师,引导并协助小组组员的互动,促成组员的行为发生实际的改变,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交互模式(reciprocal model)

交互模式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小组模式,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及社会环境之间、小组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分展能力。 (1)理论基础

交互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该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小组是个人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的有效场所;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可以发掘组员的自身潜能,增强他们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的信心、知识和能力。 (2)实施原则

43

交互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焦点在于互动关系及其效果,其服务对象没有固定的概念,既可以是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残疾人群体、学生群体、白领阶层、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等,也可以是那些缺陷、有问题的社会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只要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参加特定的小组。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时,应坚持实施和贯彻以下的工作原则:

①开放性的互动。交互模式下的小组目标是促使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达到开放,实现良性的互动。应该运用催化、刺激、示范、提供咨询、反应、质疑与开放讨论等方法和技巧,来促进小组互动频率的加快和小组互动质量的提高。因此,小组的目标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更在个人、小组、环境等之间的开放和互动。

②平等性的互动。交互模式要求组员在小组中养成平等的关系,通过与其他组员的沟通、理解、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实现小组的目标并由此获得个人的发展。该模式强调小组组员间的平等及个体独立性。 ③“面对面”的互动。组员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是小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作为小组的指导者和协调者,社会工作者尤其要促使组员之间“面对面”澄清其苦恼的问题、期待解决的需求,认清其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同时,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协商、讨论,促使组员寻找小组的共同需求,挖掘小组的正向动力,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组员个人及小组的发展目标。 (3)社工角色

在这一模式中,社会工作者不负责设计方案,不设法控制小组的运作。他不是要为小组组员做什么,而是与组员一起做。小组的形成与维持由小组组员互动的结果而定,组员分享对小组的责任。此外,社会工作者充当组员与小组以及小组与机构间的协调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该模式也被称为“居间模式”(mediating model)。

4、发展模式(developmental model)

发展模式是较晚发展起来的一种小组工作模式,旨在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这一模式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如各种困难人群、面临危机的人群以及寻求更大自我发展的人群,等等。 (1)理论基础

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以及小组动力学。发展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发展模式关注的焦点在于小组组员的社会功能而不是有关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因素,重视的是组员个人潜力的发掘与发挥而不是治疗性辅导。发展模式的假设前提是:人有潜力做到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能够意识到他人的价值、评价他人,并与他人形成互动;能够意识到小组的情境,评估小组的情境、并在小组中采取行动。 (2)实施原则

发展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特点是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积极表达自己并找出小组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形成积极的小组互助关系,促进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为此,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时,应坚持和贯彻以下两大原则:①积极参与原则,即要协调和鼓励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困境或者发展的建议,积极分享和学习自我发展的经验。②“使能者”原则,即要支持、帮助小组组员通过各种活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相互分享,发展认知,激发潜能,提升组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合社会资源及自我发展能力。 (3)社工角色

发展模式强调“时间、过程和小组发展阶段,以及小组组员与发展的关系”。在该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根据小组发展阶段的特点指导小组工作;他不断地根据新的情况修正小组的目标,理解小组组员与小组的关系,并及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以达成提升小组组员社会功能的目的。

44

15、小组工作一般流程

小组工作是一个不同阶段而组成的动态过程。对于小组工作阶段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但比较普遍的意见是将小组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要清楚把握各阶段的任务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准备阶段

一般而言,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属于制订计划的阶段,还不是小组组员参与过程的开始。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必须精心遴选小组组员,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及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 如何遴选小组组员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别会见或资料考察的形式对求助者进行遴选,遴选标准或评估要件主要有:一是共同或相似的问题,或者有共同的兴趣和愿望;二是年龄和性别(如果有此要求的话);三是文化水平及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四是家庭状况;五是职业状况;六是参加小组的要求。 如何制订工作方案呢?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工作目标及人、财、物等方面的条件,精心制订可以实施的工作计划。通常,小组工作的方案或计划就是一份详细的小组计划书。下面的表格体现了计划书的基本框架,可资借鉴。

表:小组工作计划书内容框架 主要环节 理念 目标 组员 小组的特征 明确的目的 初步确定的程序计划和日程 基本内容 机构的背景;组成小组的原因;小组的理论或概念框架 总体目标 特征、年龄、教育背景;需要解决的问题 性质;时间(长期/短期);规模、人员组合;集体聚会的频率和时间 各具体目标 每次集体聚会的计划草案;程序活动;日期、时间、每次聚会的特点;活动的具体目的;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活动准备;需要的器材、设备;每次聚会需要的费用 招募计划 需要的资源 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 预算 评估方法 按机构的规则制定小组建立的程序;组员的来源;宣传、招募方法;允许的招募时间;招收方法 器材;地点和设备;人力资源;特别项目;有关人员 小组组员的问题;小组社会工作者或机构的问题;其他来源问题 程序、器材、交通等费用的总和;费用或小组组员会费 评估的范围;评估的方法 小组规模多大好呢?一个小组到底以多少人为佳,学者们一直有争论,但多数意见同意在3~50人之间。不同规模的小组具有不同的功能,5人的小组比较适合讨论,8人的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而活动性、辅导性或教育性的小组规模可稍大些。不过,超过25人的小组,组员之间的紧密性将明显降低。 在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一些前期性的物质准备事宜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有三:一是小组活动场地的选择。活动场地及其环境的布置要有助于促进组员对小组的认同感,最好选择安全、安静、舒适的活动场地和环境;二是活动所需的座位安排。从有利于提高小组组员互动频率的角度,座位安排最好是圆形的,或者面对面的;三是准备活动所需的其他设施和辅助材料,譬如张贴画、奖品等。此外,对小组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有充分估计,并做好完善的应急预案。 (2)开始阶段

从第一次聚会起,小组工作就进入了开始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小组组员之间、社会工作者与小组组员之间关系建构的阶段,是小组组员对小组产生认同的阶段,也是小组规范化的阶段,所以特别重要。

45

在小组的开始阶段,由于初入小组,组员往往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故在心理和行为上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和焦虑等问题。因此,这个阶段小组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具体可以通过恰当地使用一些游戏的方法,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通过小组组员参与讨论的形式,帮助小组组员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以及通过讨论并制订小组契约和规范等,增加小组组员对小组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阶段,随着小组的建立和发展,组员角色地位的开始确立,沟通频率的提高,相互交往的增加,小组关系结构(包括沟通结构、接纳结构、权利结构、领导结构、角色结构)随之初步形成并且会在以后的各个阶段不断变化和完善。所以,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在开始阶段将各个结构制成图表,以跟踪观察小组形成后的结构特征。

在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角色:第一,领导者的责任和角色。社会工作者处于小组的核心公交车,具有指导小组发展、制订小组活动计划、统筹小组活动具体程序和细节的责任和领导角色。第二,鼓励者的责任和角色。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主动表达自己对小组和其他组员的各种期望,尽快适应小组环境。第三,组织者的责任和角色。社会工作者要组织一些能够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促进组员之间尽快建立相对的熟人关系。 (3)中期转折阶段

开始阶段完成之后,小组工作就进入中期转折阶段。这是组员关系走向紧密化的时期,也是小组内部权利竞争开始的时期。

在小组的中期转折阶段,组员之间沟通和互动比小组初期有所增强,但自我肯定、安全感受与真诚的互动尚未完全实现,组员之间会在价值观、权力位置、角色扮演等方面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这个阶段的小组工作重点在于处理小组冲突。要求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客观地分析组员间所发生的冲突,并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冷静地面对,而不应指责、威胁、挑衅及惩罚;其次要引导组员获得同理心的能力,以了解冲突的本质,方便冲突的解决;再次要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并且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以协助组员向着小组目标和既定方向改变;最后当然还需要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引导组员以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创造一个以小组为中心的环境解决情境,以期更好地实现小组目标。

在中期转折阶段,社会工作者在小组的权力与地位逐渐由中心位置向边缘位置转移,所扮演的角色与前两个阶段有所不同,即不再担任小组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而只是小组的协助者和引导者。在处理冲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不仅是充当社会工作者、辅导者,而且是调解人、支持者。 (4)后期成熟阶段

经过了开始阶段的适应,中期转折阶段问题和需要的澄清、冲突的解决,组员对小组的满意度增加了,并且能自主地处理小组内部的问题。这个时候,小组的关系结构稳定,小组活动运作状态良好,组员之间更愿意了解和被了解,更愿意接纳他人,更愿意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肯定,提出的建议或计划也更加现实。而且小组对其组员产生了一种群体感,或者说在组员之间发展出一种内群性(in-group)的感觉。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小组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

在后期成熟阶段,小组的工作重点在于协助组员解决问题,例如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等。

与中期转折阶段相比较,在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在小组的权力与地位更加退移到边缘位置,甚至成为一个“同行者”和“旁观者”。因此,社会工作者在此阶段的责任和角色主要在于:第一,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这时,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小组活动及组员的需要,做好信息的提供、资源的提供及链接工作,以便组员自己整合和运用好这些信息与资源。第二,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社会工作者促使组员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并通过自己在小组的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达到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第

46

三,小组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组员可以自己选择、运作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与组员“同行”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同时,对个别组员的异常行为和特殊转变化,给予关注和必要的专业辅导。 (5)结束阶段

达成预期小组目标后,小组历程也就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结束阶段。不过,这个阶段既是指导小组最后结束的动态时期及过程,如最后一次聚会或活动,社会工作者在小组结束后对一些组员跟进服务。 在结束阶段,小组的工作重点是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因此,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又回到了小组的中心地位。这有点类似于小组的开始阶段,但又不相同。在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中心位置是为了更好联结、联合小组组员;而结束继承人而是为了小组组员更好地离开。因此,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角色主要是:第一,引导者的角色。在小组结束期间,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组员处理好离开小组时的各种感受,组织各种活动。面对组员的离别情绪,社会工作者要以适当的接纳与支持,引导他们处理好离别情绪。第二,领导者的角色。在小组结束期间,社会工作者要以小组领导人的角色和专业职责,规划好小组结束的活动,安排好每一步骤,协助小组组员完成理想。应当指出,以上对小组工作过程的讨论,是一般意义上的,是小组工作要经历的一般实施程序。就不同的小组工作模式而言,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区别。 16、社区社会工作一般过程

社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是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社会事务、解决社区问题、发展社区居民的一个专业工作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关系建立、社区资料收集、社区计划拟定、实际问题介入和工作成效评估5个阶段。 1、建立专业关系

正如其它社会工作方法一样,社区工作首先也要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为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有二:一是“让社区居民知道我是谁”,即社区工作不同于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后者往往是由受助者提出申请,社工再给予协助,因而他们对社工的角色与职责是明确的,但在一个社区中,一般并不是由全体居民或所有机构一致决定邀请社工,所以社工有必要让社区中的一般居民与机构了解其作为社区工作者的角色与职责;二是“寻求未来工作的支持者”,即建立专业关系一般从拜访社区类领导人物和知名人士以及社区发展机构入手,因为社区居民人数众多,不可能一一认识,对社工而言,最关键的是要获得社区重要组织与人士的了解和支持。 2、收集社区资料

建立专业关系以后,为了确认社区问题,有的放矢地推动社区工作,必须对所介入社区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社工了解社区和收集社区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家访、拜访社区领袖、居民小组座谈、文体活动、社区调查、政府统计资料、各类文献等,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社区调查、个别拜访和居民小组座谈。社工需要收集的社区资料包括:①社区基本情况——地理环境(区位与边界、环境设计与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业服务和经济情况等)、人口状况(总人口数、性别比例及年龄结构等)、社区资源(公共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单位、社区组织、金融机构、商业场所等)、权力结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会团体、居民的自助小组和互助小组等)、文化特色。②社区需求——关于需求的类型,英国学者布赖德肖(Bradshaw)归纳总结出4种:一是规范性需求(Normative Need)。这种需求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的规定或规范,指出在特定情况下所需要的标准。例如民政部颁布的《全国示范地区标准》规定,每个街道都要建有一个10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服务中心,同时也规定了社区服务中心应配备的服务项目。当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不符合规定时,就存在规范性需求。二是感觉性需求(Felt Need)。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其反应就是感觉性需求。在社区中,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求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

47

来时,那便是居民的感觉性需求。这里要注意的是,居民的感觉性需求有时可能是过高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需求。三是表达性需求(Expressed Need)。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求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性需求。表达性需求主要反映了对社会服务数量上的需求,它不一定表示对服务质量的不满意;此外,表达性需求不仅来自个人,也来自团体。四是比较性需求(Comparative Need)。这类需求的认定是针对某种特征所作的比较,如果一些居民获得服务,但另一些条件相似的居民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服务,后者便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得出来的需求就是比较性需求。比较性需求可以由居民提出,也可以由专家提出。③社区资源分析——社区资源的范围十分宽泛,通常分为3大类:一是人力资源,包括社区中所有的个人体力、技术、智慧、助人意愿以及人际关系等。人力资源重视的人包括社区领袖、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领导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二是财力资源,主要是社区服务所需要的经费,一般有政府支持、社会捐助和服务收费三个来源。三是物力资源,主要是可用于社区服务的场地、设备。例如社区内大中小学的教育、运动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器材等。社区资源分析就是要对所介入社区的资源种类及可利用资源进行检查,如表1、2所示。

表1:社区资源种类 人力资源 财力资源 物力资源 社区内部资源 正式资源 非正式资源 表2:社区资源检查表 本社区必 人力资源 财力资源 物力资源 须运用的资源 已使用的资源 已存在的资源 尚未使用的资源 无法使用的资源 现不存在的资源 可开发的资源 无法开发的资源 注 正式资源 社区外部资源 非正式资源 收集社区资料的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策略和动员群众的方法。社工除了通过阅读书面资料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邀请居民一同来认识社区,这类活动有助于社工与居民联系感情,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居民对社区的共同认识,社工可以协助居民发现社区需求和问题,并鼓励居民尝试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使居民受到实际的鼓舞,更加积极地参与日后解决问题的共同行动。

3、制定行动计划

计划是在采取实际行动前所进行的设计、筹划,它将目前的情况与将来的理想连结起来。要解决社区问题,就必须在掌握社区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行动计划。社区行动计划包括整体规划和具体方案两种。

制定社区行动计划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即社区行动计划必须根据全体居民的愿望与需求,广邀各方代表共同参与制定;二是确保切实可行,即在社区行动计划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其适合性、可行性及可接受性,先要根据社区的内外条件设定比较明确、具体的目标,然后再设计出具体的、逐步接近目标的步骤,同时必须考虑与更大范围的社会发展计划的配合以及与社区内各机构、各组织之间的协调等;三是妥善存档保管,即各种与社区行动计划有关的文件、会议记录及评估报告等都应妥善存档保管,以便将来检讨改进之用。

48

4、开展社区行动

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将社区行动计划付诸实施,以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 开展社区行动,要求社会工作者从事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重要的,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教育。社区行动的对象一般为需要帮助的社区居民,但其工作涉及社区的方方面面,需要社区内各机构、团体及全体居民的通力合作。为此,社工应通过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场所的会议,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与协商工作,使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及行动计划为各界所认识、理解,并进而积极参与社区行动。(2)设立机构。社区行动可依托社区有关职能机构如社区福利机构来进行,也可以设立新的机构。由于社区涉及面广,设立或组建包括社区各部门、各方面领导及专门人才的执行社区行动的机构(如理事会、委员会)是必要的。(3)筹措经费。为保证社区行动计划的顺利进行,社工应协助职能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合理使用资金,并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定期开展审计,堵塞财务漏洞。(4)沟通协调。在实际执行社区行动计划的过程中,社区各机构、各方面的默契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工作中可能出现不必要的重复,造成浪费;工作人员之间也可能出现一些摩擦、误会,这些无疑都是不利于工作的进行。为此,社工在开展社区行动中,应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协调工作。 5、评估工作成效

评估是检验社区社会工作成效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可用于社区工作结束后,也可用于社区发展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成效评估的意义是:(1)对已有的成绩加以肯定,可以获得社区居民更大的信任和支持,也可使工作者有成就感。(2)可对社区发生的变化有更确切的了解。(3)有利于随时弹性地修正方案,有助于未来设计的方案更合理。

评估社区工作成效的基本过程可分为评估小组的组建、评估体系的建立、评估计划的制定、评估信息的采集、工作成效的计算以及评估报告的撰写等6个步骤。

评估工作可以由社工自己来做,也可以由社区各界代表来做或者请专家咨询;可用定量评估,也可用定性评估。总结评估工作不能过分依赖感性或太注重数据统计;总结评估工作要着眼于未来方向。 17、民政社会工作

民政社会工作,就是指社会工作在民政工作领域中的运用。其实,我国特殊的社会福利制度,决定了我国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是紧密相关的。我国民政部门所承担的工作总体上都属于社会工作范畴。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因此有必要先对民政工作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有个全面的认识。 1、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民政工作是各级民政部门及其主管的服务机构根据党和政府赋予的职责,运用行政手段和服务方法,进行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民政部门是党和政府重要的社会稳定机制,发挥着解决社会问题,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发展社会民主,维护特殊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基本生活权益,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作用,在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上被认定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重要基础作用。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遵循专业伦理守则,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解决社会问题和困难,恢复社会功能的专门职业。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称为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

从以上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含义可以看出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1)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有着本质的相同性。从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的使命来看,两者是相同的。民政工作是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遵循“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的。社会工作也是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提供服务的。无论是在民政工作中还是在社会工作中,都注意了被服务对象的价值和需要。从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上看,两者都是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等有服务需要的群体提供福利服务。从工作内容和方法来看,两者都以服务为手段开展助人活动。从服务功能上看,两者都有助人的功能。

49

(2)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服务理念看,民政工作讲究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社会工作遵循“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案主自决”等专业伦理,更强调和服务对象平等的地位,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从服务内容看,民政部门还有大量其他社会事务,如民间组织管理、行政区划管理、婚姻登记等社会管理职能,社会工作主要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从服务方式看,现阶段我国的民政工作主要是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帮助,对受灾对象和低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五保户等,主要是给钱给物,即救济型助人,对集中供养的城市“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提供生活护理服务,即服务型助人;而社会工作主要是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型助人。从服务功能看,目前我国民政工作多侧重于救济性、保障性功能,而国际流行的社会工作则多侧重于福利性、服务性功能。

从以上比较不难看出,一方面,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雷洁琼先生曾精辟地说“民政工作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事实上,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来源和历史看,它本身就是慈善事业、社会救助事业从最初的救济型、物质保障型不断向高层次、专业化、服务型方向发展的结果。从现阶段民政工作发展的层次来看,可以看作类似社会工作发展的早期阶段,虽然其阶段层次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笔者认为,正如任何一项职业都有它自己的专业支持一样,社会工作学就是民政工作的专业基础。在现代社会,使用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领域很广,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优抚安置、社区建设、残障康复到青少年服务、医疗服务、司法矫治、家庭综合服务等多个领域,涉及到的部门很多,但没有一个领域像民政工作领域那样广地需要社会工作,并且把它作为核心专业支撑,没有一个部门像民政部门那样把社会工作作为主要和基本专业指导。如教育、卫生、司法、劳动等领域也需要社会工作,但都是需要很少的一部分,并且是起辅助作用,而在民政业务和民政范围领域,不仅需要大量社会工作者,而且是把社会工作作为核心专业使用,社会工作在民政业务和民政范围领域起着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等核心和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确有不同,可概括为“主体”和“应用”的关系,即民政工作(包括本土的工青妇等部门团体开展的各类社会福利服务工作)是主体,是业务领域,当我们说民政工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区建设等业务领域;而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是人们从长期社会服务实践中总结提炼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专业操守、理论和方法,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当我们说社会工作时,首先想到的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理论和方法。

2、民政工作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的支持

任何一项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就是民政工作的专业基础。社会工作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很广,涉及到的部门很多,但没有一个领域像民政工作领域那样广泛地需要社会工作,并且把它作为核心的专业支撑。做好民政工作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的支持。

(1)从民政改革的方向来看,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民政部门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服务对象越来越广,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就其工作运行来讲,必须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道路,形成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政府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的格局。这就需要大力引进社会工作理论,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创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机制。

(2)从民政工作的理念来看,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一直是我们民政工作的宗旨和理念。多少年来,民政干部默默无闻地发扬“孺子牛”精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忧愁。新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民政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以人为本”的和谐民政理念。但是怎样将“以人为本”理念付诸实践,就需要我们引进社工理论,更新服务理念,运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价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c8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