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地理 - 荷兰

更新时间:2023-09-17 16:53: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贸地理

欧洲的花园之国——荷兰

一、地理情况 (一)自然地理

荷兰位于欧洲三大河流的出海口,是北大西洋航路和欧洲大陆出海通道的交汇处,位于欧洲西北部,素有“欧洲门户”之称。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其西部沿海为低地,东部是波状平原,中部和东南部为高原。“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荷兰的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二)人文地理

首都虽然设在阿姆斯特丹。人口1673万,90%的居民是荷兰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弗里斯兰省讲弗里斯语。居民36%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新教。

二、荷兰的经济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经济发展特征

荷兰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十大经济强国之一。荷兰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属外向型经济。基础设施齐全,有完善的中介组织,经济环境较好,目前经济运行正常。优于欧盟平均水平。80%的原料靠进口,60%以上的产品供出口。对外贸易的。80%在欧盟内实现。商品与服务的出口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2%,进口占62.4%。

(二)、经济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虽然没有参战,但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 战争结束后荷兰经济很快便开始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工期间,荷兰遭到德国的入侵和占领, 经济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1943年外贸进出口额仅为10.61亿荷兰盾,相当于1918年的水平。工业生产从1940至1945年逐年下降,1945年工业生产只及1939年的28.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荷兰仅用了3年时间就使其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荷兰经济再次出现高速增长。 特别是

1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贸地理

50年代末在荷兰北部发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资源,这不仅改变了荷兰的能源消费结构,而且对荷兰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现代化的石油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工业、 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从1948年到1973年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2.04倍,1958年至1973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递增5.2%。

1973年是荷兰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这一年发生的第一次国际石油危机结束了荷兰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好时光,转而进入了停滞阶段。 这一时期失业人数迅猛增加,1984年失业率高达17.6%,在欧共全国家中居第二位。同时,通货膨胀也日趋严重。1983年的消费物价比10年前的1973年上涨了0.8倍,每年平均上涨6.5%。为此,政府采取了压缩公共开支、减少财政赤字、改善投资环境、鼓励私人投资等一系列措施。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世界经济由衰退转向复苏。 荷兰经济也出现了个人消费上升、失业率下降的好势头。 但是此时荷兰经济已不再能重现其50和60年代创造的飞速发展景象,而转入低速增长阶段。 荷兰80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为2.3%,即使这样,荷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高于欧共体国家的平均速度。进入90年代以来,荷兰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8%。《经合组织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荷兰的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为6420亿荷兰盾,2002年为8630亿荷兰盾,2003年为9740亿荷兰盾, 2004年达到10010亿荷兰盾。

三、荷兰的产业结构 (一)工业

荷兰工业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钢铁、造船、印刷、钻石加工等,近20年来荷兰政府积极鼓励发展新兴工业,特别重视发展空间、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钢铁、造船、印刷、钻石加工等。传统工业为造船、冶金等。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炼油中心。荷兰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之一。

(二)农牧渔业

荷兰的农业高度集约化,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2%,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业从业人员27.3万。农业的构成中,畜牧业占50%,

2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贸地理

园艺业占38%,农田作物占12%。2005年农产品和食品出口额达789.3亿美元,进出口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净出口为全球第一。

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全国共有1.1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每年出口约100亿欧元,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60%。

(三)服务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2003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4%,主要集中于运输、银行、保险和股市等。旅游业发达,2004年外国人在荷旅游支出为26亿欧元。

(四)交通运输

荷兰陆、海、空运输均十分发达。境内河流纵横,水路四通八达。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大小水道160多条,桥梁1000多座。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出海口的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曾连续42年名列世界第一大港(按吞吐量计),2004年鹿港吞吐量为3.69亿吨,被新加坡(3.88亿吨)和上海(3.79亿吨)超过,屈居世界第三。阿姆斯特丹机场是荷兰和欧洲主要航空港之一,曾多次获世界最佳机场称号。荷兰人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展交通运输业,其陆海空各类运输占欧盟交通市场总额的百分之三十。

四、对外贸易特征 (一)贸易地区结构

荷兰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对外政策以欧洲为重点,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和民主人权是其外交的三大支柱。视美国为传统盟友,强调美国在欧洲的存在是欧洲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保证。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支持欧盟和北约双东扩。重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支持联合国改革。重视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1、荷美关系历来密切。政治上荷主张同美保持平等伙伴关系,军事上依靠美核保护伞,强调美在欧洲的存在是欧洲稳定的重要保证;经济上美是荷在欧盟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互为主要投资国。

2、同欧盟国家的关系。欧盟国家是荷兰重要的经济伙伴。荷赞成扩大欧盟,主张深化并积极推动一体化进程。重视加强与西欧国家的关系,与

3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贸地理

邻国的高层往来密切。

3、同东欧国家的关系。密切关注独联体和东欧各国的发展动向,支持和推动其向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重点发展与东欧各国的关系,支持其加入欧盟和北约。

4、同亚洲国家的关系。对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十分关注,认为这对西方既是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努力改善和发展同亚洲国家的关系,扩大和加深同亚洲地区的经贸合作。近年来与亚洲国家高层互访增多。

5、与中国关系。中国与荷兰的人员和经济交往可追溯到17世纪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中荷经贸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双方政府先后签订了包括海运、航空、经济、技术、文化在内的多种双边协定和协议。荷兰也是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荷兰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2011年,中荷双边贸易额达到68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3%,连续9年成为中国在欧盟范围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荷兰对华投资累计已达119亿美元,2600多个项目,涉及石化、制造、金融、物流等多个领域。近年来,中国对荷投资发展迅速,投资主体、方式和领域均有所拓宽。

(二)贸易商品结构

荷兰主要出口商品有农产品、食品、石化产品、机械设备、电子电器、农用机械等。进口品主要有原料、燃料、汽车、机械设备、粮食等等。

五、主要的港口和城市 (一)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有大小水道160多条,桥梁1000多座。阿姆斯特丹机场是荷兰和欧洲主要航空港之一,曾多次获世界最佳机场称号。

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出海口的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全球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交汇处,是通往欧洲的天然门户。

荷兰现拥有四个大型海港区,共计15个港口,但最主要的港口是鹿特丹港口和阿姆斯特丹港口,这两个港口的货运量占全国海运货物总量的90%左右。

4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贸地理

目前,海运业在荷运输领域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荷经济支柱之一,荷进出口货物约一半是通过海运来实现的,欧洲近20%的国际货物经由荷兰港口转运。

2012

5

年12月15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bw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