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读书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02 17: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米勒《管理困境》

——关于科层失灵的探讨 政法xxx xxxxxxxxx

xxx 读米勒《管理困境》 ——关于科层(企业)管理困境的探讨 对于作者盖瑞.j.米勒(garyj.miller)知之甚少,

只了解其为美国华盛顿大学 这是一本由一位当代政治学家所撰写的“企业内部的经济分析”,是一本为学术界和管理界所撰写的非同于“管理经济学”的“企业经济学”。这是一部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

讨科层(企业)之存在理由、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及其困境的理论性著作。 一、科层 自从资本主义市场发展以来,市场在经济中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学主要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评论:“自由市场是无形的手”。市场看似自由、杂乱,但是竞争性的市场会有效地地配置资源。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在资源的配置上,存在自身缺陷

和外在不足,它也有它自身难以弥补的缺点——那就是市场失灵。(正文p37-39) 以下详细介绍市场失灵的原因:(正文p25-26,p39-49) 1、信息不对称。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消费者与生产者难以达成互利的市场交易,这主

要因为人是理性的,这也是导致科层管理的困境主要原因。 2、外部性。在经济学中,外部性是指参加交易人的行为影响第三者,例如在一个团队中,

每个人的生产力水平可能取决于其他人的努力水平,随意可能导致卸责。 3、市场垄断。市场之所以会一起资源的高效率配置正源于他的自由竞争,但是,垄断的

出现就会丧失自由竞争性,因此就难以造成高效率。 业’、‘组织’”。在中文中我们理解成企业,总而言之是一种组织。(译者的话p3,导言p16)

同市场失灵一样,科层也不是万能的,科层也会失灵,科层也会遭遇它的管理困境。 二、科层管理困境

著名的“囚犯困境”会给我们解释这个问题:(正文p30-37) 甲和乙是两个被捕的嫌疑罪犯(共犯),为了使他们承认犯罪,检察官实施一个计划,如

下表: 女检察官为了破案,将甲乙两人陷入“囚犯困境中。假如甲乙两人为了自身利益,又在不同的房间中被审问(类似于信息不对称),为了更好的利益只好承认(即使两人是清白的),但是这正中了女检察官的心意。而且这也不只是存在于学术上,在美国追捕女巫事件中切实发生。

三、科层管理困境的具体表现与分析 (一)、集权与分权孰优 当利己的行为和讨价还价导致低效率时,科层是一种解决机制。但是,一旦科层的行政

权威建立,制度问题仍然存在:谁应该为企业做权威决策? 1、集权局限 1943年老福特去世后,亨利?福特二世取得企业的完全控制权,但是他很快意识到:仅仅拥有对一群人的独裁权力是不够的。正如他对助手所说:“很明显,我的知识不足我经营这个地方”。(正文p106) 在早期的中世纪管理思想家中,马基雅维利在其《君主论》中所设想的领导具有绝对权力,类似一个独裁者。然而,他仍认为,即使具有绝对权力的君主也需要得到准确的信息与

建议。(正文p109) 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解释市场失灵,为设立科层提供了貌似有理的理由。但是,信息不对称不会因为科层的设立而消失。一个人难以得到所有的信息,尤其在信息不对称时。因此

在科层中,独裁是行不通的,所以下放权力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2、分权不当。在决策中,如果让每个对结果有影响的人有“任意决断权”,我们就抑或

放弃帕累托最优,抑或进入一个无休止循环。(正文p109) 科层制企业内部的权力分散或分权能否解决问题?也不一定。正如miller教授所见,“如果我们在科层中想要任何程度的分权,我们既不能保证稳定的选择是有效率的,也不能保证有效率的选择是稳定的”。 于是,任何科层制企业常常处在集体选择中“sen吊诡”(sen paradox)之中。理论上是如此,在现实中也常常是如此。每一个权力下放的科层一定违反帕累托最优原则、传递性、或者全域,每个可能性带有一系列令人不快的组织问题。权力下放的科层,其组织设计必然

涉及多种不愉快的权衡替代。(正文p122-125) (二)、激励与守诺问题 在泰勒看来,计件工资无疑是一个能够提高效率的激励模式,现在仍有许多组织借用这一激励制度来操纵个人偏好,从而提高效率。这之间存在守诺问题:当雇主的激励手段能够守诺时且雇员也守诺,会达到理想状态,但是当雇员不守诺时,难以达到所向目标。(正文p144,p148)

在某企业,雇主所定计件工资制的标准为a,管理者往往会发现,雇员往往只比a高一点,即使他们还有充分时间,但是他们却已说笑打发时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雇员凭借以往经验发现,如果他们的工作普遍超过a时,管理者认为他们还有能力超过这一标准所以会把a调为b(b>a),因此雇员们要多工作。雇员与雇主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所以往往

保持理性,彼此不信任。(正文p143-166) (三)、团队卸责

正如市场失灵的外部性一样,科层失灵也存在外部性因素。在某个团队,一个人 卸责,就会导致整个团队的卸责。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担

水河、三个和尚没水喝。(正文p177-181) 张五常谈论中国纤夫的事情也证明这个理论:当一个纤夫在卸责时,其他的纤夫理所当然的想到自己也应该卸责。(p81) 在了上世纪中国搞人民公社化时也充分反映这个问题。上面的计件工资制的不守诺也会导致团队卸责。

四、如何解决科层管理困境 总的来说,解决科层管理困境——即科层失灵问题,主要策略要靠“制序”。这是一个新

概念,所谓制序就是指在制度管理下的秩序。(译者的话p5-7,导言p6-8,p12-16) 此制度并非所谓的规章制度,是一系列的管理模式:包括合作、领导艺术。 (一)、合作 就再次以纤夫为例,当他们都卸责时,运河上的船还会行驶吗?理性会使得他们再次重

新工作起来,而且会更能够提高效率。 而且当一个企业能够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就会一定程度的提高合作的可能性。一旦公司

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凝聚力就会提高,合作的观念就会增强。(正文p271-272) (二)、领导

一个恰当的领导者他的作用是强大的。 1、守诺。在上面已谈到激励与守诺问题,只有当领导者守诺时,才能尽可能的得到员工

的信任。所以才有可能使得两者之间矛盾扩缩小。(正文p296-300)

2、交流一个有效率的管理者做好的一件事是加强交流。虽然通过交流无法解决问题。但

是会有效的弥补缺陷。(正文p300-306) 3、制度约束。中古有句古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稳定的制度约束,使得守诺

才尽可能的不被个人理性所影响。(正文p306-315) 五、小思总结 经过阅读和深思,我发现是无法彻底解决科层失灵问题的。但是我们寻求方法解决科层管理困境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追求效率,虽然难以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对于提高效率仍然是有效果的,所以这个研究仍是有用的,不然哪会有那么多的学者专家篇二:外部空间设计 读书报告

城市规划原理 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作者在书中首先提出了自己的重要关键词——外部空间。 外部空间——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不同于无限伸展的自然环境。 进而提出了积极空间(p)与消极空间(n),前者满足人的意图,从确定外部边框并向内侧整顿秩序;后

者是自然发生的,具有扩散性。

在一些概念相对明了之后,作者开始对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进行了探讨。 一、尺度关键的设计公式:d/h 可以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与高度,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脸部高度同距离,还可以是广场的宽度与主体建筑的高度之比,人与墙体高度或宽度之比,对于这些比例的掌握与理解,可以让我们从一个理性的角度来创造一个适宜的,充满活力的空间,使空间成为一种节奏。。。卡米洛·希泰(camillo sitte)做了有关广场大小的阐述,按照他的说法,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其高度的2倍。 这里更多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从人的视线角度,人的体型特性(身高,体宽等),人与人之间不同距离产生的影响说起,进而提出了外部空间设计的两个假说:1、十分之一理论: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2、外部模数理论外部空间可以采用一行程为

20~25米的模数,是我们在设计外部空间是有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二、质感这里涉及的是人与感知物间的不同距离产生的不同质感, 什么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各个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在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上是有利的,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例如以直径约3厘米的连接模板的锥体的圆痕为中心,从距离60厘米处开始观察。在大约2.4米距离,模板的圆痕清晰可见,

有效果。再远一些,超过相当前 述一行程的20~25米,现浇混凝土那种质感的妙处就逐渐看不到了。当距离在30米以外时,质感就完全看不到了。距离60米以上时,与其说质感成问题勿宁说作为面的存在开始成问题了。

在第三部分,作者理所当然的谈到了设计手法,其实就是空间的营造方法。依次谈到了空间的布局,空间的围合,空间的层次,与空间的序列及其他一些相应的手法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在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希望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只有外部空间有了目标,途中的空间才产生吸引力,而途中的空间有了吸引力,目标

也就更加突出,它们是可以产生这样的相互作用的。

外部空间的层次 在外部空间构成当中,都要考虑顺序。建立秩序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用途和功能来确定空间的领域。 外部空间的序列 外部空间设计中,西欧技法与日本技法常有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从一开始就一览无余地看到对象的全貌,一个是有控制地一点一点给人看到。当设计外部空间时,一开始就给人看到全貌,给人们以强烈印象和标志,这是一种方法;而有节制地不大给人看到全貌,一面使人有种种期待,一面采取可以一点一点掌握空间的布置,这也是一种方法。如果进一步把两

者并用,一方面带来强烈印象,一方面又能创造充实丰富的空间,又有什么不好呢? 其他手法 a.有效地利用地面的高差。这里想谈一谈联系高差的室外踏步及斜道。外部空间的踏步最好宽度较大,人们能充裕地交错通过,而且,踏步高度与室内相同或是根据情况低一些较

好,踏面则希望做得比室内宽些。 b.关于物体的边缘。在外部空间中,因为往往比内部空间有更开阔的视野,所以必须特别注意线的“通畅”。1.材料:用于边缘的材料,应当是比用于中间铺装面更加高级的材料,希望比用于中间的材料或是更规整,或更坚硬,或吸水性更小,总之在材料上更高级。2.铺

装:在外部空间构成上,应当是等间隔的,或是在一条直线上整整齐齐排列的。 c.外部空间中水的处理:静水可产生倒影,使空间显得格外深远。动水有流水及喷水。流水低浅地使用,可在视觉上保持空间的联系,同时又能划定空间与空间的界线。水的有趣的用法,就是在空间布局使说过的那种不希望人进入的地方,以水面来处理。就如印度泰姬·玛

哈尔陵前面的水面处理。

书中基本概括了各种空间理论并提出了新创见,现总结如下: 1.外部空间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由人所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地面和墙壁

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决定性元素。 2.以意大利人作为起居室的意大利广场为例,如果把周围的房子无顶搬开覆盖到广场上,那么内部空间的顺序将颠倒,原来的外部空间就成了内部空间。卢原先生依据这种内部空间可以转换的可逆性,提出了“逆空间”概念。“逆空间”的主要设计元素是墙壁和地面。 3.从空间论观点看来,满足人的使用意图,有计划创造的内部空间,即从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再转向内侧整顿秩序,是一种有积极性的空间。反之,在自然界中发生的,以内侧向外增加扩散性空间,是一种消极空间。当两幢建筑距离与高度之比小于2时,他们之间可能会形成中和空间。 4.建筑物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有作用的数值是d/h小于3(d为间距,h为建筑物高),广场中的d/h在1-2之间时,空间较平衡紧凑;当d/h小于1时,建筑之间干涉过强;当d/h

大于2时,建筑之间过于分离。 5.外部空间的要素为尺度和质感。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至10倍的尺度,较

为适宜,其行程距离可以采用20或25的模数制。 6.建筑空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以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的修筑建筑上,可称之为”加法空间“;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的修筑建筑上,称之为”减法空间“。

关于空间秩序的建立的问题。 1)加法创造空间与减法创造的空间——就象既有用某些材料堆砌而成的雕刻,也有从石头或木块上砍掉不需要的部分而做成的雕刻一样,建筑空间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地修建建筑上,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修建建筑上。

加法创造地建筑,它的规模自然有限,超过了,加法就陷入动脉硬化,最终 会引起混乱,因此它的规模希望不超过一定限度。在内容复杂的大型设计中,希望同时采用从外部建立向心秩序的方法和从内部建立离心秩序的方法,不偏袒任何一方,在调和相

互关系上去提高空间质量。 2)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当一个内部秩序需要发展扩大的时候,比如一个家庭作坊,它的局部外部空间随着发展扩大的需要而逐渐转变成为内部空间,这样的过程会随着发展而反复进行,一直都处于内部化的过程。只有一个内部秩序时,周围为n空间,两个内部秩序时,因系细胞分裂,其间则产生pn空间。如果进一步增加发展的压力,产生许多细胞分裂,

那就必须导入外部秩序的观点,这是必然的。 芦原义信的基本论点就是从小环境的角度,探讨建筑外部程序本身的设计方法,从而完善了空间论设计方法,与此同时,外部空间论的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建筑应从环境设计开始进行设计的基本论点。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应和建筑群,城市总体环境相一致,并成为城市大

空间系统中的子系统。在量的空间体验与衡量上。提供了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手法。 另外,纵观全书,作为空间感觉的理性描述,作者都是用理性的数据来归纳人的感觉。我愿意相信建筑上有更多的东西是可以完全依靠理性来把握的,这部分就是建筑师职业化的部分。但是永远都不要忘了还有更重要的个人感性部分,那是一个设计的魂。篇三:《外部空

间设计》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 读后感

芦原义信(1918 — 2003)是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设计代表作 结合书中的内容,就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外部空间的设 计手法以及空间秩序三个方面的理论总结此书读后感,并适当加以案例分析。 一、 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及要素 作者在定义外部空间时说,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有意义的空间。在设计师看来,由于这个空间是建筑的一部分,所以可以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比如以意大利锡耶纳小城为例,坎波广场约是100*140平方米的空间,周围建筑以五六层居多,其中有9个三角形铺装形成的扇形广场,周围有石柱。周围建筑的外墙,在举行赛马时反转成比赛场地的内侧,围合出来广场空间。在这里,除了没有屋顶,我们是看不出来房屋内外的区别的。西方城市中的广场就像家庭单元中的起居室一样,广场、街道就是意大利人的生

活场所,是城市的客厅。 建筑空间可以分为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积极空间就是从周围边 框向内收敛的空间,消极空间则是以中央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空间。对 对象a,把包围他的空间b作为充实的内容考虑时,b对a就是积极 空间;相反,当包围a的空间是自然非人工意图的空间时,b就是a的消极空间。例如,

西方油画中,背景经常是用颜料涂满的,可以将 背景视为积极空间。东方的水墨画,背景不一定上色,空白是无限的, 扩散的,所以背景是消极空间。如果a是纪念碑或者雕塑等中心性强 的物体,放在空旷的无限延伸的自然环境中,周围就可以看做消极空 间。如果a是居室中的暖炉等物体,居住空间就是积极空间。 尺度 一般认为,人的眼睛以大约60°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 围,熟视时成为1°的圆锥。根据海吉曼(werner hegemann)与匹 兹(elbert peets)的《美国维特鲁威城市规划建筑师手册》,如果 相距不到建筑高度(h)2倍的距离(d),就不能看到建筑整体。亦 即tgθ1=1/2,仰角θ1≈27°。若从看单幢建筑进而为看一群建筑 时,一般认为距离为d=3h,亦即tgθ2=1/3,仰角θ2≈18°。在

外部空间设计时,d/h=1、2、3······这些数据到底用哪一个呢?以 d/h=1为界限,当比1大时,建筑成远离感;比1小时,则是近迫感。 等于1时,建筑高度与间距有匀称的感觉。当d/h>4相互之间的影响 比较薄弱。其中1、2、3是较广泛运用的。广场的宽度最小尺寸等于 主要建筑物的高度,最大不超过其高度的2倍,即1<=d/h<=2。因为 当d/h<1时,广场成了建筑间干扰过强的空间,d/h>2时,建筑过于 分离,广场封闭性不够。根据这些理论,作者提出两条假设。第一假 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的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 分之一理论”。第二假说:外部空间可采用一个行程为20~25米的模 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 以我校元和广场和启明广场为例,元和广场面积比启明广场略

小,中部的尺度上给人开阔感,这是由于元和广场东西分别是图书馆 和中心教学楼,广场的宽度与两侧建筑高度之比基本处于1~2之间。中心是高耸的钟楼,钟楼周围的水池尺度较小,比较亲近人;铺地用小块的铺砖拼成辐射状,西侧则是扇形的绿地,呈发散的形态;绿地上有水杉等乔木植物,加强围合的层次感;边缘还有花坛和长凳,可供人休息,因此尺度感合适,使用率也很高,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草地附近休息、聊天。反

之,启明广场是东门的入口广场,面积很大,南 北向长度是东西向的2倍,宽度超过图书馆高度的2倍;且只有三面有建筑,围合感很弱;而轴线感过于强烈;广场上的水池、建筑小品成对称布置,小品的尺度也给人巨大的感觉。站在启明广场,会感觉周围一片空旷,氛围庄重严肃。因此除了必须经过那的活动之外,启

明广场经常是无人活动的。 质感 在作者看来,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和质感是极其重要 的设计手法,首先知道从什么距离怎么看到不同材质的材料,才能选择不同的材料,做出高质量的外部空间。例如,当代流行的柯布西耶式的饰面分格,立面图上看起来很好看,

可是实际墙面上,在一定距

离内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是一定距离之外,是只能看出来墙面的色彩, 分割、材质是无法分辨的。因此设计师必须考虑,在什么样的距离时,墙面,地面铺装

的材质、纹理和色彩是最好的,为做出合适的效果, 可能需要依据距离决定分割的大小,材质的粗糙程度等。另外此处可 考虑重复质感的做法,即不同距离欣赏不同的质感。假如墙面是带分 割线的花岗岩,在某个距离内,人们可以清晰分辨石材的花纹,凸凹。 然后在更远的距离时,看不到石材的质感,却可以看到分割线的构成 的质感。

二、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1外部空间的布局:平面布局就是结合功能分析并确定相应的的 领域。外部空间可分为人的领域和交通工具的领域。在车辆禁入的地 方,与其树立一个标志,不如设置几步台阶或者是矮墙。这样,空间 v 在视觉上是连续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功能领域。把人的领域可分为运 动空间(m空间、sm和停滞空间(s空间、ss)。运动空间常用于向 某个方向前进、散步、游戏或比赛、列队行进或其他集体活动等, 停滞空间可用于静坐、眺望、读书看报、等人、交谈、讨论、演讲、仪式、洗手等活动。像静坐、

眺望等需要在场地设置长椅、绿荫、照 明等,洗手等需要在已找到而又不受妨碍的地方即可。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在西流湖

公园调研时发现,卫生间的数量不仅少,且位置设置不当,导致很多人反映卫生设置不合理。

在后续的调研中发现,人们对卫生间的要求是在出入口和主要景点附近便于寻找且不受道路 影响即可。 另外外部空间带有方向性时,应该在尽端配置有有吸引力的内 容。不能让人在一直向前的途中没有趣味点和对终点的好奇心。关于 空间的大小问题,上文中说的以1个行程20~25米为单位,1~20个 行程即可。通常步行者心情愉快的步行距离是300米,当超过500米 时,就是超过了建筑式的尺度,一般的活动领域,可考虑500米见方。 2空间的封闭 讨论这个问题时,通常是考虑墙的高度与人眼 高度关系。墙的高度是30厘米时,可以用来坐憩,勉强能限定空间; 在60厘米时,与30厘米类似,视觉上有连续性;90厘米也大致相 同;但达到1.2米时,身体大部分无法看到,人会产生安全感,空间篇四:外部空间设

计 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书籍介绍:

名称: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芦原义信

出版日期:1985年3月 作者简介: 五十年代以来,他设计了各种类型建筑作品公达一百余例,其中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译者认为:“本书既包含着空间论,也包含着方法论。作者融汇了当前世界上的空间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n空间与p空间’、‘逆空间’等一系列颇有启发的概念。而且,更难得的是全书所引用的建筑实例均系作者本人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者本人理论的产物。因此,此书不仅可供阅读,更可作为设计实践中有价值的参考。” 芦原义信的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街道美学》、《建筑空间的魅力》、《续街道美学》等。

主要内容与思考: 全书分为四章,从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到要素、设计手法以及空间秩序的建立四个部分由浅入深、并附加大量实例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讲解,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有趣,可读性

极强,很容易让读者在初学知识概念的同时得出共识。现如下分章节具体介绍: 第一章、 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由空间概念入手: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主要

是根据视觉确定的。有此认为限定空间的三要素为:地板、墙壁、天 花板。 由此引出外部空间的概念: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概念阐述的同时,作者又提出了所谓逆空间的概念,并认为内外

空间可以转换的可逆性。 逆空间的存在以及这种可逆的转换型对于考虑建筑空间时是既有启发性的,作者以意大利建筑内外空间的近似性为例的具体说明了这种可逆性的可能性。“从逆空间的观点来说:外部空间设计时,就连‘逆空间’也要满足设计意图,就连建筑设计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要同样程度的关心,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时,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座建筑来考虑设计时,可以说这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以日本传统木结构住宅和美国独立式住宅为例的对比说明,引出了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的概念:建筑空间可大体分为从周围边框向内收敛的空间和以中央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空间。即为p空间与n空间。这些空间强调的内容即为内部秩序感与外部秩序感,这也是关于空间的渗透说。形象鲜明而孤立的东西,它的形象与该形象逆空间的n空间之间没有渗透作用,

二者的形象共同取得均衡而美观时,其纪念性越发成为唯一式的,质量也越高。 第二章、 外部空间的要素

外部空间的要素由尺度与质感组成。 尺度:作者引用布鲁曼菲尔特的《城市规划中的尺度》与海吉曼.匹兹的《美国维特鲁威城市规划建筑师手册》的尺度概念与关系,研究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理论,外部空间第一假说:“十分之一理论”:外部空间可以采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one-tenth theory.

引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中的空间是有领域性的观点,加上日式四张半席空间的例子得出了外部空间设计第二假说:“外部模数理论”即: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并以驹泽的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上的每隔21.6米配置的花坛和灯具为实例进行了分析和证明。 质感:作者认为距离与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什么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

选择适于各个不同距离的材料,这在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上市有 利的。以勒.柯布西耶的联合国大厦山墙的材质为反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若不去注意

距离与质感的关系,尽管特意使用优质材料,也会达不到效果。 以驹泽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广场的重复质感为例,提出了进一步的应用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的“第一次质感”与“第二次质感”进一步强调了距离与质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 外部空间设计手法 这一章节为全书的重点章节,作者从外部空间的布局、封闭、层次、序列等方面具体阐述。

外部空间的布局:作者认为“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改空间以明确的用途,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在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希望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 以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峡谷花园”为例:两侧有商店,尽端为下沉式庭院的溜冰场。以此得出:只有外部空间有了目标,途中的空间才产生吸引力,而途中的空间有了吸引力,

目标也就更加突出,它们是可以产生这样的相互作用的。 在理解了这种内外秩序的关系的前提下,把外部空间或外部秩序有意识的渗透到建筑内部设计的方法就更有条理性的出现了,而体现了这种做法的例子在西欧基督教堂或车站中央大厅的设计中很常见,建筑实例也表现在银座的索尼大厦、高松的香川县立图书馆等建筑设计中。

空间的封闭:为各个空间带来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向心性地整顿空间秩序的方法,就应

当注意墙的配置及其造型,在保持转角而创造阴角的空间时,可大大加强空间的封闭性。 作者以人所处的外部空间的空间感受为例分析说明了人处于开敞、半封闭、封闭空间时不同的心里感受,认为封闭性的改善使得空间的严谨与紧凑感也就表现出来了。同样的道理,从空间上转换到立面方面是视觉的封闭感来说:关于墙壁的高度的意义—应当考虑墙的高度与人眼睛的高度的密切关系。“所谓封闭性,就是由比人高的墙壁隔断了地面的连续性时产生的。”

通过空间封闭性以及对于人与隔断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作者得出了能给所处于空间中

的人带来不同心理感受的不同高度的隔断的模数与高宽比。 外部空间的层次:作者认为外部空间是满足人的意图的p空间。

以武藏野美术大学校园为例:内部式的外部空间在空间过度上采用收束空间的“收束点”,是作为强调外部空间的效果。使人在空间方向上移动的同时,感受到周围环境以及建筑空间

的变化,通过材质和质感与距离的关系,也同时是“十分之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实施。 外部空间的序列:在空间序列方面,作者认为东西方在这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东方式即为渐进式,意在逐渐看见;而西方式即为直接式,意在一览无余,一览全貌,注重得

是一种建筑物的纪念性。 当设计外部空间时,一开始就给人看到全貌,就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和标志感;而有节

制的不大给人看到全貌,一面使人有种种期待,一面采取可以一点一点掌握空间的布局。 其他手法:在把握了外部空间的要素、序列、封闭感的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法可以同样达到设计目的,如:有效地利用地面的高差、联系高差的室外踏步及斜道、关于物体边

缘的处理、外部空间中水的处理等,都能通过这些方面的表现来实现外部空间的设计。 第四章、 空间秩序的建立 作者将空间又分为了: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地修建建筑上的加法空间;把

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修建建筑的减法空间。 首先确定内部,再向外建立秩序的做法对外部来说难免会有一些牺牲,因此在作为整体构成,若超过一定规模,将引起混乱;而首先确定外部,再向内建立秩序,对内部来说又有牺牲,每个局部因为是按照“公约数”刑事处理的,所以会有一些勉强,对使用它的人来说,

有时是非人性的,不关怀的,而作为整体构成来说常能取得均衡,是逻辑式的、规划式的。 这两种建立空间秩序的方法,分别以阿尔瓦.阿尔托与勒.柯布西耶为代表,他们设计的袄库森尼斯卡教堂、赫尔辛基文化会馆、与西埃的马赛公寓都是这两种空间秩序手法的典型实例。

在内容复杂的大型设计中,希望同时采用从外部建立向心秩序的方法和从内部建立离心

秩序的方法,不偏袒任何一方,在调和相互关系上去提高空间质量。 后记—外部空间的构成与建筑空间论的动向 作者将建筑外部的两个方面分别概括为:一方面基于三次元的欧几里德空间而研究其存在形式,而这一方面的具体阐述则是本书的第二、三章节:是研究外部空间构成的语法;另一方面由其存在形式所带来的空间属性及内容,这一方面则由本书的第一、四章节具体阐述:

其基本概念为“p、n”与“内部、外部”的领域问题。 这样有条理的明晰的方式完成了作者的观点和表达的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内容。 相关观点、书籍: 作者早年在哈弗就学时期,就对空间构成的设计问题以及创造性涵养的姿态问题深有研究,这期间,有关人物、观点和书籍也对芦原义信先生的观点产生了影响,这其中包括吉迪恩的《空间.时间.建筑》、赛维的《建筑空间论》以及拉斯姆逊的《经验建筑》。 所以外部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学问,它不能单方面的考虑单一的变化与影响,

对于全局的掌控与把握也决定了外部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 不能忽视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角度出发的空间论述:这也是艾德瓦特.霍尔在《沉默的语言》和《潜在次元》以及罗伯特.索玛的《人的空间》中所提出表明的观点。 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的精神》一书中也提到人对于场所存在空间与建筑空间的需求:对于栖居的需求发展到存在空间的对于具体的特定的地点的场所的概念需求,这就表达了人对于追求个性、寻找场所感的心理要求,这也就是建筑现象学所表达的内容:“凭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 这种非物质的设计即为场所的精神:是人情化+地方化,具体的特定的地点。而这一表达

的内容与芦原义信在本书中表达的外部空间设计的观点又相一致。 感悟: 芦原义信先生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书,创造性的将空间分割分析,在提出自己概念的同时

又举出实例进行实际的验证与分析的方式使人能更加明确的理解作者书中所阐述的理论,无论是东方式还是西方式的外部空间设计,都是为了达到设计者想要的纪念性或者人性化的设

计初衷,而得以达到这些效果的目的手法即篇五: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完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第一部分: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1.1外部空间的形成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即便在日常生活

中,也无意识的在创造空间。 往往,建筑师对自己设计的建筑所占据的空间十分关心,这是自然的,可是,就连就连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要同样程度的关心。换句话说,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时,或再换句话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幢建筑来考虑设计时,可以说这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空间的积极性: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计划性。所谓计划,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收敛性) 空间的消极性: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无计划性的。所谓无计划性,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从内侧想外增加扩散性。(扩散性) 日本:传统木结构住宅,庭院属于家的内部秩序,内外界限处于围墙的位置 美国:独立式郊区住宅,内外界限在房屋与庭院的衔接处 意大利:没有庭院,建筑直接靠着道路修建,所以内外的界限是明显地处于厚重的石墙位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at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