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精品试题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9 07:2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精品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元朝的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赵匡胤

D、皇太极

2、下列各项中,符合元朝历史的有( )

①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②设置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

③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④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宋元时期发明或改进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火药 C、造纸术 D、指南针

4.明朝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描写才子佳人的故事 B.都具有反封建思想

C.都有很高的艺术性 D.都是用浪漫手法写成的5.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①苏轼②李清照③辛弃疾④陆游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6.现已被世界译成多种文字的明朝著作有( )

①《本草纲目》②《农政全书》③《天工开物》④《九章算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 明清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是( )

A小说 B.书法 C.画画 D.戏剧

8.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A.选拨真正有才能的人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C.选拔皇帝的忠实如仆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9.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明朝的是

①内阁③三司③行中书省④丞相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

A 泥活字

B 木活字

C 锡活字

D 铜活字

11.中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的政策调整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D.南方贸易发达

12.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下列事件起过进步作用的有( )

①楚汉争霸战争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北宋设立边境贸易④元朝统一中国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明文官服饰上有“飞禽”,武将服饰上有“走兽”,这说明

A君臣关系变成主仆关系 B、加强思想统治的结果

C.体现君臣平等关系 D、大一统的需要

14、假如穿过时光隧道,将历史上的名医集中在一家医院工作,最能胜任外科主任的医

应该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15、明清帝国实行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废除宰相制度②设立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推行文字狱⑤设立廷杖制度⑥设立锦衣卫和东厂

A、①②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6、“戚家军”和“岳家军”相似的地方是:()

A、抗金

B、收复台湾

C、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D、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

17、中国古长城:()

①是为遏止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而修建的②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具有及其重要的军事地位④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充满凝聚力的象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某中学中国古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

A、阳关遗址

B、山海关

C、嘉峪关

D、玉门关遗址

19、“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

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20、为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清朝在伊犁、吉林等地设立了

A、将军

B、大臣

C、大使

D、督察

21、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发展形势的变化

B.不能及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C.对西方的殖民者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D.中国经济逐渐落伍于世界

22、在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中,有位皇帝御驾亲征,他就是( )

A、乾隆帝

B、康熙帝

C、顺治帝

D、雍正帝

23、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

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4. 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5、活动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如果你是宋朝人,你们已经懂得哪些科学技术?同学们

众说纷纭,你认为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用刀在木板上雕刻成凸起的汉字,然后将字印刷在纸上

B、能制造火药武器

C、把黎族人先进技术与内地纺织工艺结合,进行制棉工具和纺织方法上的重大革

D、将磁化钢针支撑固定在一个刻有方位的盘中,用来指向

二、配伍连线

①《牡丹亭》 A.罗贯中

②《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B.施耐庵

③《三国演义》 C.张择端

④《水浒传》 D.李清照

⑤《红楼梦》 E.汤显祖

⑥《资治通鉴》 F.曹雪芹

⑦《念奴娇·赤壁怀古》G.司马光

⑧《清明上河图》H.苏轼

三、分角色:

27.小张等同学准备编排一个反映18世纪中国某城市各阶层人物的历史舞台剧。他们设计了若干个不同职业或身份的人,又考虑每个演员都要用书作为小道具。小孙找来了《窦娥冤》、《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西游记》、《唐诗三百首》五部书。你能帮助他将上述五部书分给下列演员吗?

⑴剧中的赵二是一个戏曲演员,总是痴迷古代的戏剧剧目。你分派给他______

⑵剧中的张三是个孝子,总念叨着要给多病的父亲采药治病。你分派给他_______

⑶剧中的李四每天要给儿子讲“唐僧取经”的故事。你分派给他________

⑷剧中的王五特别喜欢杜甫,见人就讲杜甫写的作品那时侯就无人比得上,现在更无人

超越,每次说完后总要摇头叹息一会。你分派给他________

⑸剧中还有一个外人,总是神秘兮兮地找人打听说要买宋应星的书,最后竟给他买到了

手,不禁大叫“Wonderful!”。你分派给他________

四、材料解释题:

28、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图

材料二:“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

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失海洋洪涛接天,

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

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衙

者……

①材料一中所言的“涉沧溟十万余里”,请问郑和船队

最远到达何方?“迄今七次”先后经历了多少年?

②材料二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

③阅读材料二后,就明政府的“厚往薄来”贸易原则及郑和船队壮举的积极意义和消极

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29.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即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⑴科举制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为什么观点不一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DCBB BDCAA CDBAD CDCCA CACBC

二.配伍连线

1E 2D 3A 4B 5F 6G 7H 8C

三、分角色:

《窦娥冤》,《本草纲目》、《西游记》、《唐诗三百首》,《天工开物》四、材料解释题:

28.⑴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8

(2)郑和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胆识,忠贞爱国和热爱和平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3)积极意义:促进了中国人民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政府间和人民间的友谊;郑和下西洋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影响: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贸易坚持的是“厚往薄来”的原则,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与富有,从而加深了中国人的自我虚骄心理和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观。

29.⑴隋朝;通过考试,按才能选拔官吏。

(2)因为早期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还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考试重视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发生了重大变化: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问题只能是“八股文”。产生非常消

极的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说明:28——29题,学生的答案文字表述不要求与本参考答案完全一致。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相应分数。鼓励创新性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ate.html

Top